刘继祖发了善心,主动找到朱元璋,送给了朱元璋一小块自家的荒地,下场如何?

大明一朝最安心的家族,就是送给朱元璋一片安葬父母荒地的刘家了。终大明二百多年,刘家的位置都丝毫未动。

朱元璋是一个乞丐出身,要过饭,还当过和尚,只是在这些之前,朱元璋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一个贫穷得不能再穷的农民家里。在元末那个吃人的年代,家里没有丁点土地,全靠给别人种地的老朱家,还是因为贫穷,父母双双饿死了,还有朱元璋的大哥。古人讲究入土安葬,可是老朱家没有自己的土地,这时候邻居家的刘继祖看着他们可怜,就让出了自己家的一块地方,老朱和二哥,用几件破衣服包了一下,草草安葬了亲人,接着就开始各奔东西,因为在家也活不下去了。朱元璋出家当了和尚,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

后来朱元璋造反成功,攻克凤阳,离家十几年的朱元璋回到了生养他的小山村,发现自己村里的人生活还是很贫穷,就让村里的人不种地交粮了,分了一些田地,安心的给老朱家看好坟地。朱元璋称帝之后,准备把自己的父母祖宗的坟地迁移到南京城外,结果被群臣给劝阻了。接着朱元璋下令,营建中都凤阳,大修皇陵,把自己父母的陵地升级为皇陵。而这时候的老朱家一个村的百姓们,也脱离了农民的角色,正式成为大明祖陵的看护者。外面还有孝陵卫看守着,安全性有保证。

那个送地给朱元璋安葬父母的刘继祖,这时候已经不在了,朱元璋追封为义惠侯,妻子为侯夫人,并且让刘继祖的牌位也进入了明皇陵,享受皇家祭祀,这在大明一朝也是空前绝后的。刘家也因为当初一点点恩惠,就让后世子孙享受了二百多年的官员生活。




刘继祖送出一块土地,却为自家儿孙后代换来了整个明王朝时期的辉煌和荣耀,其投资回报率之高,堪比秦之吕不韦。虽然刘继祖当时已经早亡,但朱元璋念及当年恩情,将其追封为“义惠侯”,配祀在皇祖陵中享受皇家祭祀,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可见朱元璋对其的感恩是真切的。


一块墓地的恩情

“穷”这个词在任何人类存在的时期都不是什么好事,它不仅可以剥夺人的尊严、力量和权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一个人的生命终止,实质上而言朱元璋的父母就是穷死的。

元至正四年,凤阳地区先是经历了数月不雨的大旱,转眼之间又有一场浩大的蝗灾迎面而来,将百姓们赖以生存的田地落得毫无收成。好不容易吃土、吃树皮、吃一切能吃的东西,将蝗灾挨了过去,就在人们身体最为虚弱之时,要命的瘟疫又悄然而至,上吐下泻高烧不止的人们抗不过三五天就死去,凤阳地区能逃的人纷纷外逃求活,但朱五四却是再也逃不动了。

他今天已经六十四岁了,逃荒逃了一辈子,这临了还患上了疫病,一个多月没吃过一顿正常的饭,他想逃也逃不动了。四月初六,朱五四终于结束了一生的苦难,撒手西去。

而就在他死之前的前三天,他的儿子朱重四也因为伺候他感染了疫病,于四月九日不治而亡;接下来,朱元璋大哥的长子也病亡;而到了二十二日,朱元璋母亲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从旱灾以来,朱元璋的二嫂、三嫂以及二哥的儿子已经先于他们死去,转眼间人丁兴旺的老朱家只剩下了朱元璋和他的二哥朱重六,以及大嫂王氏和她的一双儿女。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至亲死在眼前更令人悲伤的呢?但是更悲伤的还在后面,朱五四一家被土地榨干了一切,但是他伺候了一辈子的土地却没有给他准备任何葬身之处。

在中国,“入土为安”是一个人死后的最后一个要求,朱五四虽然穷了一辈子,但仍然有这样的“刚需”。朱元璋和他二哥商量了一下,就算明天饿死,今天也要想办法把父亲的尸身安葬妥当,但是尴尬的是,他们和父亲一样,伺候了土地一辈子,但却没有一分土地是他们的,尤其在这大灾之年,想要找一块坟地更是困难。

走投无路之下,兄弟二人去找了地主刘德,本以为朱家给刘德做佃户多年,刘德怎么也不会忍心让一个老佃户曝尸荒野吧?他们想错了,在这种困难时期,地主越发将土地看得比生命都珍贵,所以这刘德不仅没有一丝怜悯,反而“呼叱昂昂”将兄弟二人骂了一顿赶了出来。

朱元璋在后来回忆刘德说道:“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

好在中国人的人性从古至今都不缺纯朴和仁厚,刘德的另一个亲戚刘继祖就是这样一个仁厚的长者,朱五四一家的惨状被他看在眼里,也是同情万分,于是派儿子刘大将朱元璋兄弟二人叫到家中,给他们吃了一顿饱饭后又送给兄弟二人半分地作其父亲葬身之地。

兄弟二人听罢,感动得热泪盈眶,跪下给刘继祖磕头谢恩,刘继祖赶忙将他们扶了起来,让他们速速回去准备安葬其父。其实哪里需要准备,家中只有父亲穿了大半辈子的破烂不堪的衣服做了寿衣,更无余钱购买棺木,用家中那张破芦席卷了父亲尸首下了葬。用朱元璋的话来说就是“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家人纷纷离世,这对朱元璋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但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活下来,二哥决定要去逃荒,朱元璋自己则被汪大娘送进了皇觉寺当了沙弥,虽说还是一如既往的吃不饱饭,但总不至于饿死。之后,皇觉寺也支撑不下去了,朱元璋分到了一袭僧袍、一只瓦钵以及一个木鱼便被打发出去美其名曰“化缘”,其实就是要饭而已。

朱元璋在流浪的三年中,看到了基层百姓的惨状,更是对时局有了大概了解,终于在至正十二年三月初一走到了濠州城,他的大业从这里而起。

至正十三年,朱元璋已经成为“红巾军”镇抚大将,忽闻侍卫来报有故人来访,朱元璋出去一看,竟然是刘继祖的儿子刘大和汪大娘的儿子曹秀前来投奔。朱元璋闻听刘继祖亡故,“惨怛动容”,遂留下他们二人作了自己的贴身护卫。二人屡屡提出要上前线建功立业,但朱元璋一来知道他们才能平庸,二来不想让他们冒险,便将他们二人一直带在身边。


回乡省墓

至正二十六年三月,远在南京的朱元璋听到一个好消息——家乡濠州被收复。他回想过去,从至正十三年从凤阳招兵之后,此后再没有踏足家乡,虽然那里埋葬着朱元璋那可怜的爹娘,但由于十多年戎马倥偬,无暇顾及家乡,此时听到这个消息,如何能不让他激动呢?

朱元璋对着身边人感慨道:“濠,吾家也。既如此,我有国无家可乎?”而攻下濠州这一天,恰好是朱元璋大哥的忌日,十三天后将是母亲的忌日,他决定趁此机会,回乡省墓。

朱元璋此次回乡不仅带着刘大和曹秀两人,同时还带了一名博士官和起居注官,以记录他这次必将载入史册的回乡省墓。据史书记载,朱元璋返乡心切,仅仅用了三天就走了平时五天的路程,可见其心如归鸟。

村还是那个村,但经过多年的灾荒战乱已经残破不堪,原本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子现在只余下了二十户人家,朱元璋自己家的老院子也坍塌成了一堆瓦砾。

他本来有着些许衣锦还乡的自得,但面对此状也是再也高兴不起来,他没有想到战争竟然让自己的家乡破坏得如此彻底。

朱元璋凭着记忆找到了父母的坟头,但坟头经过多年的雨打风吹早已荒草连天,几与地平。他想着自己如今的富贵,再想想父母当年的可怜,不仅跪在坟头前泪如雨下。

本来朱元璋还打算将父母骸骨起出来,另选风水宝地将其安葬,但被手下极力反对,他们认为朱元璋能有今日,足以证明其父母坟地的风水是极好的,要是“起坟改葬,恐泄山川灵气”,朱元璋听罢觉得有理,于是下令“增土以倍其封”。

与此同时,朱元璋任命刘大和曹秀为守陵官,同时宣布赐给村里剩余的二十户乡亲每户二三十顷地免十年钱粮赋税。朱元璋对他们说:“以后你们就不要种地了,地租给别人种,我立你们为陵户,你们和你们的子孙后代专门帮我看守祖坟,帮我照料祭奠之事,快快活活度日吧!”

众人感激涕零急忙谢恩,朱元璋看了也甚是欣慰,但他总觉得现场缺了什么人,放眼望去,原来曾经带给他无限屈辱的地主刘德竟然没来现场。原来刘德听说朱元璋现在是吴王,心里忐忑不已,不敢出门。朱元璋随即让人将他叫来。

刘德来了之后急忙磕头谢罪,朱元璋看到当年意气风发的地主也已垂垂老矣,感慨了半天亲自将他扶起道:“此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言下之意,嫌贫爱富是人之常情,我如今身份高贵,懒得和你计较。同时还宣布,赐给刘德三十顷田。

在场之人无不被朱元璋之豁达所感动。其实朱元璋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当时天下三分朱元璋已据其二,不出意料的话这天下之主肯定是他的,因此他对自己的举手投足都很重视,他不想因这桩小事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之所以要带着史官和起居注官回乡,就是想让后世皆知其宽容大度之意。

之后,嘱托了乡亲们一番便告辞而去,刘继祖不会想到,当初半分墓地会给凤阳带来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营建中都,回馈家乡

洪武元年,大明开国定都应天。其实关于都城的选择,当初是有着巨大争议的,大臣们提出了长安、洛阳、开封和北平,唯独没有提到应天,因为应天所处位置偏于东南,无法较好的控制北方。

但朱元璋却存着另一种想法,他认为定都应天也可,另外在凤阳营建中都便可达到“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的效果,也补足了应天在地利上的不足。

此提议让一众大臣们面面相觑,惊讶不已,虽然都知道皇帝出身凤阳,但此地毕竟名不见经传再加上凤阳历来穷困不堪,又“平旷无险可守”,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是中都最佳选择,就连刘伯温都直接反对道:“中都曼衍,非天子居也!

可朱元璋此提议却得到了淮西功臣们的支持,谁不想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好些?于是双方就此事争论了许久,最终有人以“圣心思念帝乡,欲久居凤阳”的理由才平息了这次争端,一致同意了朱元璋的建议。

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迫不及待地下诏在凤阳营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虽然朱元璋历来节省,但在营建家乡一事上却是要倾全国之力,高标准、严要求、不惜成本要将中都打造成金汤之地。

经过百万民工六年不休的工作,凤阳这座小城成为明帝国最大的城市之一,这座巨城有三道城垣,“宫城周六里,高三丈九尺五寸…皇城十有四里,高二丈…中都城垣周五十里零四百四十三步,丈高三。

中都建造完毕后,朱元璋正式将刘大更名为刘英,封其为从仕郎皇陵祠祀署署丞,世袭罔替,专门守护皇陵,同时又将刘英的儿子刘鉴召至国子监读书,“日给糈脯,冬夏给衣布等物”,照顾十分周到。

洪武十一年五月,朱元璋再次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仁祖英陵改皇陵,在中都翊圣山,奉祀二人:刘氏、汪氏”,并将对他有恩的刘继祖夫妇和汪大娘一并配祀在皇陵内,享受皇家的祭拜,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白身配祀人物。而刘英的官职继续高升,虽未有实权,但也得了太常寺卿的虚职,更为关键的是,此虚职也被其后代刘鉴所继承,可见是世袭的。

朱元璋对刘家的感激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从他对刘英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刘英自知大限将至,遂跑到应天去看朱元璋,但当时朱元璋因事在身,两三天后才召见他,可刘英等得不耐烦,已经骂骂咧咧回家了。朱元璋得知消息后派出使者去请刘英再次进京,可刘英觉得朱元璋当了皇帝架子大,所以迟迟不动身。

这种态度冒犯朱元璋的人,除了刘英以外,其他人坟头草早就三丈高了,可在刘英面前,朱元璋却觉得真是自己失礼,所以又派出更高规格的使者再次请刘英进京,可这次等来的消息是刘英病故,朱元璋为之悲痛落泪,特写下《祭署令刘英》一文以示哀悼:

昔者朕寓居是方,存亡者感英父子之恩,至今犹存情怀,未尝有所忘也!前者英赴京来,三日复觉,朕为机务浩繁,兼寿有年,失顾问于英…呜呼!感恩之道常怀,感恩之礼未终,特以牲醴之奠基之,英其不昧,飨之!

朱元璋传世文章本不多,但事关刘家的圣旨就多达五篇,且皆是褒奖之举,在洪武一朝,可谓是绝无仅有。

洪武一朝,朱元璋多次发起屠杀,功臣们更是被其屠戮殆尽,可凤阳的刘家却稳如泰山,从未受到波及,并且有这样一个特殊身份存在,其后代不仅在洪武一朝享尽荣华,终明一世刘家都世袭为官,可见朱元璋对刘家的报答,足够情深义重了!

不仅是刘家,就连村子里那二十户陵户,朱元璋也赐了其特权,建房可用朱红色。

而整个凤阳,也因刘继祖送给朱元璋的一块墓地,政治地位得到了巨大提升,不仅成为一个地跨淮河两岸的巨大行政区,更是多次移民使得该地区拥有了四十八万八千人的巨大城市。这样一个特殊而非常重要的城市,对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格局甚至一直延续到清朝。


结语

刘继祖一块坟地,换来的是子孙后代二百余年的荣华富贵,更是为凤阳一地换来了几百年的繁荣,回报不可谓不丰富。作为帝王的朱元璋,在大肆屠戮功臣的情况下却对这个“一地之恩”的刘家别样相看,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可见朱元璋并非无情寡义之人,在其位谋其事,不过是帝王心术罢了。




朱元璋有两个刘姓同乡,一个叫刘德,另一叫刘继祖,据说二人还是堂兄关系。

刘德是个地主,富的流油,但也是“朱门酒肉臭”的一类富,朱元璋从小就给他家放牛。介于刘德与刘继祖的关系,想必刘继祖的家境也相当殷实,要不然那来的荒地施舍别人。

朱元璋的祖籍并不在濠州钟离(安徽凤阳),而是江苏句容(今南京东南)。他的祖上一路逃荒来到凤阳,但生活依旧没有改观。况且由于外来户的身份,也分不到土地,只能租来地主的土地耕种,但一年到头的收获还不够交租。

交不起租,地主不管,非但不体谅朱家,反而趁机敲竹杠,再将租子以高利贷的形式转换。如此一来,纵然是朱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也还不完地主的租子。因此,朱重八(朱元璋原名)从刚会跑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牛,只为多一点微薄的收入。

小孩子正是以发育身体的时候,再加上漫山遍野追牛消耗体力,而地主又不给带干粮,因此朱重八每天饿的前胸贴后背。所幸他还有一帮原意与他“同甘共苦”的小哥们儿一起玩耍,因此也能暂时忘记饥饿的困绕。

可能是经常挨饿的缘故,朱元璋从小便羡慕皇帝的生活,即使他不知道皇帝究竟过的什么生活。总之,他认为皇帝,一威风,二能吃饱饭,三不用穿破衣服。因此,没事儿的时候,朱元璋便坐在高高的石头堆上扮“皇帝”,而小伙伴们跪地高呼万岁。

但是,小伙伴们的朝拜是有条件的,那怕是吃一口肉都行,因为能和他一起混的孩子们家境也不会好那里去,同样营养不良、皮包骨头。比如最要好的朋友汤和,连说话都不利索,可能就是营养缺失的缘故。

所以,为了证明自己这个“皇帝”不是徒有虚名,朱元璋便将地主家的小牛烤熟了吃。结果,闯了大祸,因为他这个“皇帝”只能唬住小伙伴,而在地主刘德面前屁都不是。所以,朱元璋被一顿棍棒打了个半死。不仅如此,打那以后,地主刘德还落下了仇视朱家的病根儿。

元至正三年(1343年),朱元璋家乡濠州发生旱灾,第二年春天蝗灾和瘟疫又席卷而来。不出半月,朱家顶梁柱,朱元璋的父亲、大哥、母亲先后去世。只有朱元璋和二哥幸免。但是家里一没钱买棺材,二没有土地埋葬亲人。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好向主家刘德求助。

刘德自从损失小牛,心疼的掉了三十斤肉,还剩二百二十斤。一米六的个子看上去如一颗皮球。朱元璋一进家门,刘德就知道“来者不善”,因此眼皮都不带撩一下。朱元璋低声下气说明来意,刘德只是鼻子哼了一下,然后拿起水烟,吞云吐雾。

朱元璋还想磨叽,刘德抄起棍子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猛抽。朱元璋与二哥一边惨叫,一边夺门而逃。兄弟俩回到家,跪在亲人遗体前放声大哭。这时,邻居刘继祖听到哭声,自然也明白了缘由,于是喊朱元璋到面前,给了朱元璋一大堆旧衣服做“棺材”用,另外允许将遗体葬入他家荒地。

朱元璋埋葬完家人就进了黄觉寺,也算有个落脚地儿,然而不出一月,黄觉寺又黄了。于是朱元璋由念经的和尚变为沿街串巷的乞丐,而且来来回回就是九年时光。

二十五岁那年,朱元璋终于结束了和尚兼乞丐的生涯,投奔了义军郭子兴。朱元璋很能干,很快得到郭子兴的器重,而且还娶了一个大脚老婆。后来,朱元璋干得越来越得心应手,终于引起了郭子兴的忌惮。因此,有骨气的朱元璋向郭子兴提出自己单干。郭子兴顺水推舟答应,但不给朱元璋兵马。

朱元璋一咬牙,干脆带着二十几个最要好的兄弟与郭子兴分道扬镳。没想到,这一离开,成了朱元璋一生最正确的选择。因为,朱元璋屡次得到高人的加盟指点,他的创业之路很是顺风顺水。几年下来,无论是比他起家早的大咖,还是比他出道晚的新秀,不是被他剿灭,就是被他降服。

1368年,朱元璋时机成熟,于是称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布衣出身,很在乎衣锦还乡的那份荣耀,更何况还得祭奠一下祖坟。所以朱元璋如同当年刘邦一样,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

人的一生,最不能忘记两样东西,一是仇人,一是恩人。所以,朱元璋自然想到了刘德与刘继祖。出乎朱元璋意料的是,坏人刘德健在,恩人刘继祖早已归天。朱元璋感慨万千,沧海桑田,世事无常。

接下来,朱元璋如同对待当年受胯下之辱的恶霸一样,给了刘德三十庙地,免收税赋。而于刘继祖,朱元璋更为出手阔绰。朱元璋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子孙后代,世袭罔替。因此,刘继祖一个善举,为后辈引来去无限的福泽。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朱元璋不是什么忘恩负义之徒,刘继祖帮过他,种下了善因,自然得善果。

在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开国之君里面,朱元璋应该算是起点最低的。刘邦虽号称布衣起家,但好歹当过公务员,起步便是沛公;刘秀虽然被称为是一届农夫,但却上过太学,哥哥是南阳大侠,开局便有舂陵军;刘备被人嘲笑织席贩履,但却能拜卢植为师,和公孙瓒称兄道弟,拉起队伍镇压黄巾军。

相比之下,朱元璋可就惨多了,他出身贫寒,给地主家放过牛,去寺里出家当过和尚,最落魄时只能是拿着破碗上街,名为化缘,实为讨饭,正儿八经的开局只有一个碗。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开创白手起家的奇迹,除了元末乱世所谓的时势造英雄之外,更与他早年的惨痛经历有关。尤其是在十七岁那年,朱元璋经历他此生中最大的磨难——家破人亡。

元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濠州天灾不断,先是大旱数月,后又蝗灾四起,最终老百姓颗粒无收,饿殍遍地,尸体无人处理,引发瘟疫。在这场大瘟疫中,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以及大哥朱兴隆,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去世。大家不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朱元璋接连看着父母长兄在眼前活活病死,自己却无计可施,那该是如何的悲痛?

然而,对于朱元璋来讲,这仅仅只是悲剧的开始。古人死后讲究入土为安,然而朱元璋的父母和长兄在死后却面临着无地可葬的境地。因为朱元璋家里穷,穷到连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都没有。因为朱元璋他们家本不在濠州,是从金陵那边徙居而来。由于是外来户,朱家人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去地主手里租地来耕种,也就是所谓的佃农。

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体系下,佃农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一群人,比贫农都还要惨,毕竟人家贫农还有地,收成好坏都是自己的,一年到头还有个指望。而佃农的地却是地主的,每年不管收成好坏,该给的租子一个都不能少。在那些饥荒年代,佃农们一年辛苦到头,耕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给地主家交租的。

所以朱元璋一家其实都是在给地主家干活维持生计,像父母和长兄这些青壮劳动力,就负责给地主种地,而朱元璋这种年纪尚小的孩子,就去给地主家放牛。俗话说“猫无晚饭,狗无中饭,小放牛的没早饭”,朱元璋这个放牛娃,小时候经常是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饿得两眼发青。后来饿昏了头的朱元璋,还和小伙伴们把地主家里的小牛犊给杀掉烤来吃了,因此丢掉了工作。

不过话说回来,朱家这样的生活虽然凄苦,但是父母健在,儿孙满堂,尤其是朱家四个儿子,个个身强力壮,生活不是完全没有奔头。可是,谁曾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十七岁朱元璋突然就家破人亡了。当时朱家只剩朱元璋和二哥朱兴盛两个壮劳力,剩下的大嫂和侄儿,一届妇孺根本指望不了。兄弟俩个一无所有,没钱买棺材,更没钱买坟地,眼见就只能是让亲人死无葬身之地。

《皇陵碑》中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在古代来讲,此乃不孝之举,但是朱元璋没有办法,因为太穷了。而雇佣他们一家人的地主刘德,又是一个周扒皮式的人物,典型的铁公鸡,一毛不拔,全然不顾朱家人的死活。不仅不帮朱元璋兄弟两料理后事,还将其扫地出门。

刘德的哥哥刘继祖实在看不下去了,从家里找了些破旧衣服给朱元璋兄弟俩,让他们给父母兄长的遗体套上,虽说死后没有棺椁收留,至少也不该衣不蔽体。此外,刘继祖还从自家土地里划了拿出一小块地皮供朱家作了墓地。朱元璋的父母兄长,由此得以入土为安。对于朱元璋来讲,刘继祖绝对算是大恩人了。

《皇陵碑》有载: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并没有忘记刘继祖的恩情,他专门回到凤阳老家,找到刘继祖一家报恩。虽说此时刘继祖已经去世,但朱元璋依旧追追赐其为义惠侯,同时追封刘继祖的夫人娄氏为侯夫人。刘继祖的子孙们,世代享受福泽,刘家世代富贵。一直到明朝灭亡。刘继祖的一次善心,荫及子孙,令子孙享受了与大明王朝同寿的恩遇,可以说是回报非常丰厚了。

事实上,除了刘继祖以外,朱元璋还有一位贵人。她在朱元璋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当初朱元璋在安葬父母之后,眼见家徒四壁,一家人待在这里只能活活饿死。于是便和二哥商量了一下,与其在一起等死,不如分道扬镳,各寻活路,于是大家各自分开,各安天命。大嫂和侄儿回娘家,朱元璋和二哥则外出谋生。

然而,身无长物,举目无亲的朱元璋,根本不知道去哪里。就在朱元璋即将饿死的时候,此时村里热心的大妈汪氏伸出了援手,她打发自己的儿子,把朱元璋送到皇觉寺出家当和尚。对于当时的朱元璋来说,这也是一种出路,因为元朝元朝对僧侣有优待。然而当时的朱元璋没见过什么世面,根本不知道这条路。

好在汪大妈帮他指了这条明路,让朱元璋渡过了最为艰难的那段困境。

《皇陵碑》有载: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醴馨香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同样也没有忘记汪大妈的恩情,对于汪氏一族大加封赏,封汪大妈为“德贤夫人”,追赠其丈夫为“忠护协贶侯”,甚至还给汪家建庙修祠,赐庙号“余地堂”。其意在称赞当初汪大妈“做人留有余地,助人不分贵贱”。

很显然,汪大妈和刘继祖当年是决计不会想到朱元璋这个放牛娃会成为皇帝,他的所作所为只是因为一时的善念。所以说,种善因,得善果,乐于助人也是一种投资,谁能知道,你的举手之劳,日后不会被加倍回报呢?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冤家少堵墙,不是瞎说的。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对朱元璋一家不管不顾的地主刘德,朱元璋也没有秋后算账,还给了封赏。朱元璋说当时那是人之常情不怪他,谁也想不到他会是以后的皇帝?再者一朝天子怎么也不会和一个平民为难,要不然以后上史书太难看了。最为关键的一点,刘继祖乃是刘德的兄长,这倒是有些当初韩信的风范了。




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刘继祖已经死了,但朱元璋没有忘记刘家人的善意,于是让刘家一脉富贵,一直与大明朝始终。

当年朱元璋还不叫朱元璋,而叫“朱八八”,因为当时的汉人地位极低,大部分成为佃农的家庭,都没有严谨的名字,譬如朱元璋的曾祖父名为“朱百六”,祖父名字为“朱初一”,父亲的名字为“朱五四”。

乍一看这名字取得挺不走心,仿佛很好笑似的,但其实这是当时世人的一种无奈。

朱元璋祖上自南宋以来就过得很苦,仅有作为传承的族谱流传,除此之外,名字和宗族故事几乎是空白,而老朱家,也世代给别人耕田为生,没有当过地主,命运一直延续着。

到了朱元璋父亲朱五四这一代,他们就给刘姓人家种地,是为他们的佃农。

刘继祖本不是朱元璋他们家的“地主”,刘德才是,刘继祖和刘德乃是宗族兄弟关系,哥俩之间好不好不清楚,但是刘继祖和刘德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元末社会动荡,一边是统治者的无度,一边是汉人被压迫已久的决意崛起,反正自古以来只要关于打仗,遭殃的都是底层的农民。

元朝廷赋税加重,于是刘德他们也把地租加重,这个时候,只要有一年的天时不好,就能把人饿死,毕竟贫农手里是没有余粮的。

很不幸,朱家就遇上了这么个情况。

本来天下就乱,刘家人还加重赋税,朱家人已经无米可吃,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大哥,竟然都是活生生地饿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最终连个葬身之处都没有,刘德直呼晦气,没有恻隐之心,还一度对朱元璋赶来赶去。

而汉家人极其注重身后事,自己的父母兄弟“死无葬身之地”,即便朱元璋年幼,但都对此痛苦不已。

他哀求自己的地主刘德能给一块地安葬家人,刘德自然是不可能答应,可理论上刘德也是该给的,僵持着僵持着,朱元璋渐渐地绝望。

用朱元璋后世的话来讲,时逢乱世,人人泥菩萨过江,不怪刘德,可真要说不恨,那是假的,之所以后来没有处理刘德,还是因为刘氏宗族的另一个人出来帮助了朱元璋。

他就是朱元璋隔壁家的地主,刘继祖。

刘继祖不忍小朱元璋跪求得如此揪心,面对宗族兄弟刘德做法,刘继祖没有表态满意或者是不满意,他只能自己谋划出一块地来,给朱元璋安葬自己的家人,正因为彼此都是汉家人,而且都身逢乱世,互相帮扶说不上了,只能说尽最后的一点善良来帮忙。

朱元璋得知刘继祖愿意无偿帮他,连连跪谢,最后得以安葬了父母。

其实经过这件事后,朱元璋已经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大的折磨了,再说耕田,他已经无心下去了,随后刘继祖和当时汪家的汪母想办法给朱元璋筹了一笔钱,把朱元璋安排进皇觉寺,虽然是要出家,但保住命,比什么都要重要。

就是这样,通过同乡之人的帮助,朱元璋进了皇觉寺。

可事实上,皇觉寺也是外强中干,僧多粥少,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问题,皇觉寺更是不可能置之度外,久而久之,朱元璋知道在皇觉寺说不准也会饿死,不如就借着出家人的身份外出化缘,如此一来,还能勉强活下去,要说目标,朱元璋暂时没有。

就是化缘的想法,让朱元璋走上了另一条人生路。

说是化缘,但朱元璋乃是天命之子,别人的化缘十里八乡,朱元璋化缘却是五湖四海,去了很多地方,用双脚走了很多地方,他看到元朝带来的灾难,看着挣扎起义的农民们,朱元璋知道,其实他们和自己是一样的,只是区别在于敢于不敢罢了。

可朱元璋孑然一身,他又有何不敢,游历了河山,朱元璋再次回到凤阳,而这个时候,郭子兴早已在附近一带相应红巾军,朱元璋的儿时好友汤和已经参军,他写信邀请朱元璋一同参军,以此来改变命运。

正合朱元璋的心意,于是他毅然决定还俗,当一个乱世之兵。

朱元璋的命运是骇人的,小前半生艰难无比,而自参军起,他的人生就逐渐走向了巅峰。

从小没读过兵书,可朱元璋却颇有才能,在几次的小战争中,朱元璋展现了强大的能力,而且朱元璋为人处事老到,身边的人都十分佩服朱元璋,愿意和他交好,慢慢地,朱元璋的地位超过了汤和。

此时郭子兴正需要人才,于是也重视朱元璋,重视到什么程度呢?

他把自己的好友的女儿马氏嫁给了这个一穷二白的小伙子朱元璋,马氏正是后来的皇后马秀英。

马秀英也是郭子兴极其宝贝的爱女,能把她嫁给朱元璋,可见朱元璋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随着时间的进步,郭子兴在壮大,朱元璋也在不停成长。

后来郭子兴去世,朱元璋又解决了两个“大舅哥”的麻烦,逐渐掌控了起义军的力量,朱元璋开始走上了人生的正道,他不再是为谁打工,他自己成为了神州大地上的一支中坚力量,与陈友谅、张士诚等人争锋。

在封王期间,朱元璋还曾经回到过自己的家乡,回去拜访过曾经的邻居和恩人们,他这算是衣锦还乡,带着大量的物资回去分给众人,邻居们纷纷感叹:

当年那个差点饿死的穷小子,竟然离成为天子只有一步之遥,唏嘘无比。

可还未称帝,就不算圆满。

直到公元1368年,朱元璋扫荡了一切国内势力,又派军北上阻击元朝最后的力量,他于是安下心来在南京称帝,建元洪武,国号大明,时间到了这里,神州的主导权再次回到了汉家手中,朱元璋可以说是功德无量了。

同年,元朝大都被明军攻陷,元朝正式推出中原,再次回归草原成为了割据政权“北元”。

又过了三年,也就是洪武三年,天下几乎大定,朝廷也有了实力,开始赏赐群臣,对于开国功臣,纷纷加官晋爵。

虽然在后面发生了许多不好的事情,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朱元璋对家乡之人的真挚情感,譬如当年的刘家、汪家。

朱元璋称帝时,刘继祖已经不在人世,朱元璋派人回到凤阳老家,以父亲所在的陵墓再次修建,形成了皇陵,而皇陵则是需要人看守,朱元璋一改以往朝代宗族看守的规则,让汪家、刘家世世代代成为看守皇陵的“令”。

这个职位就是一份“养老差”,因为供奉的是太祖之父母,所以刘家和汪家注定地位高涨,甚至后世不会因为争权夺利而受到影响,真正做到和大明始终。

而对于刘继祖,朱元璋追封为“义惠侯”,要知道,大明开国的侯爵并不多,就连刘伯温也只是一个“伯爵”,所以朱元璋对于没有功绩的刘继祖,给的面子是很足够了的,而对于还在世的刘继祖夫人,朱元璋封为“侯夫人”,刘家可谓是因此光宗耀祖。

大明洪武有着冷冰冰的四大案,但对于刘家、汪家,朱元璋展现的是自己作为一个人最真诚的一面:知恩图报。

而对于刘德,朱元璋也没有追究,只是说出了理解的话语,并给予了一些田地,但也仅此而已了,以德报怨,如此一来便不落别人嘲讽。

任谁也想不到,乱世之中,一个小小的善意竟能搅动如此大的因果,或许刘继祖还在世的时候,也听说了朱元璋崛起的事情了,可他毕竟曾经不求回报,这一份本心,最终打动了乱世之下本毫无联系的两家人。

最终命运交叉串线,他们很久才见一面,但却与大明紧紧相连。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至正   凤阳   大明   佃农   坟地   皇陵   荒地   元朝   善心   地主   下场   皇帝   家乡   当年   主动   父亲   父母   土地   兄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