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演义爆红,隋唐演义就不怎么红?

三国演义和隋唐演义都是中国文学经典作品,但是三国演义更为广为人知并且更为流行。这是因为三国演义描绘了三国时期各个英雄豪杰之间的战斗、权谋、爱恨情仇,加上小说中的神话色彩和戏剧化的情节设置,极大地增强了其趣味性和可读性,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此外,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也非常高,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之下,隋唐演义主要描写了唐朝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其叙事方式和文学价值与三国演义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隋唐时期历史相对于三国时期较为平淡,缺乏三国那种战争和政治斗争的激烈场面和英雄人物的形象,也影响了其流行度。

总之,三国演义和隋唐演义各有特色,但由于其叙事风格和内容的不同,使得三国演义更为广为人知和流行。




单就《隋唐演义》那好汉排名,就很肤浅。第一名无解的存在,前一名总能秒下一名,儿戏似的,这不具备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的特点,像游戏过家家似的。《三国演义》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有很多虚构的,出离史实的部分的打斗和个人武力值的精彩刻画,但决定战争胜负的,往往还是双方的实力和谋略。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鲜明,统一,关公就是关公的样子,像千古传颂的那样,形成一个代表了忠义的符号,刘备就是宽厚仁德,重感情,有远见;诸葛亮就是足智多谋,鞠躬尽瘁;曹操就是雄才大略,奸诈多疑;赵云就是一身是胆,勇武谨慎;张飞就是威猛无敌,粗中有细……反观《隋唐演义》,众多好汉出场,除了秦琼和罗成,以及程咬金有些个人风格和辨识度以外,别的大部分好汉,大家记住的仿佛就是他们的武功排名,以所谓武功排名决定谁是第几条好汉,这种分法就是简单粗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要知道,人的动态的,时与势不同,人的能耐自然也有不同,哪能那样区分呢,出场时第几,到死还第几?

《三国演义》的主线脉络清晰,过渡自然,隋唐演义显得过于繁琐和杂乱,就文学价值而言,《三国演义》远远高于《隋唐演义》。有位网友说得好——《隋唐演义》是爽文,而《三国演义》是文学。




因为《隋唐》主线故事开端太晚,书胆换得太勤,揽不住观众。

《三国》尊刘抑曹,开篇刘备就出现了,刘备死后还有诸葛亮。主线开端早,一直延续下去而且很久。

开始,刘备是书胆,之后白帝城顺理成章交给诸葛亮,故事紧凑。

隋唐,故事比较全的叫《大隋唐》,比如连丽如讲的那版评书。

开篇讲的是兴隋,几乎没有正经的书胆,刚讲杨林打天下,又讲罗艺定燕京,没溜啊。

隋亡,进入兴唐阶段,才有了一个正经的书胆——秦琼。

其实秦琼出现得也不早,就算从临潼山救李渊开始也不算早了,接下来的故事都很精彩,可是,程咬金出现了。

程咬金本应该是作为书筋的人物,却狠狠抢了秦琼的光环。从斑鸠镇卖耙子直到四十六友上瓦岗,秦琼就跟死了一样,有他不多没他不少。

程咬金卖私盐咆哮公堂,到斑鸠镇卖耙子结识尤俊达,小孤山截皇纲,一嗓子喊开长天关,三斧子定瓦岗,竟然坐上了大德天子混世魔王的宝座。

正当观众觉得程咬金才是男一号的时候,瓦岗开始崩溃。

五困瓦岗山,脱袍让位,瓦岗散将,牛头吓杨广,观众的心思跟着程咬金走到一半,程咬金自断光环。

又搞出来一个新的书胆,李世民。

李世民登场太晚了,李世民直到杨广开大运河,金殿辩冤才登场。

四马投唐开始,观众可能觉得,李世民确定为书胆了。

万万想不到,后来跳出来一个黑敬德,打三鞭换两锏,日抢三关夜夺八寨,棋盘山截粮,日锁五龙,单鞭夺槊,一大篇的故事都堆到敬德身上,而且这个故事可以一直讲到对鞭认父。之前秦琼、程咬金、李世民的光环都荡然无存。

这就是《隋唐》的问题,没有一个稳定的书胆,新人物一登场,旧书胆瞬间灰头土脸,很难让人接受。

换书胆就像改人设一样。比如《三侠剑》,大家都喜欢,到了《连环套》,有多少人不喜欢甚至讨厌《连环套》的?

在《三侠剑》里,大家把黄三泰、贾明、杨香武、蒋伯芳喜欢得不行,到了《连环套》里边,这些人都成了反派,有几个人能接受?

《隋唐》这样,不停换书胆改人设,没法揽住观众。没有什么观众愿意自己喜欢的角色失色,而《隋唐》的特征就是主角不断被顶替,观众心理上受不了。

所以,影视《隋唐》也很难拍。不停换男一号,谁遭得住?




最近带娃听完了三国(袁阔成),开始听隋唐(刘兰芳),这一下听出差距了。
今天刚听到秦琼在北平,弄死了武大帅全家这一段,突然发现…
某人出门办事、探亲访友,在异乡生了病交不起店饭钱了,这个桥段已经出现了至少四次:秦琼在天堂县卖马(碰到单雄信脱困)、王伯党在历城县卖艺(被秦琼接济),北平罗艺手下一个旗牌官(也被秦琼接济)、武大帅手下刺杀秦琼那位(街头卖艺被大帅赏识)…
这故事才刚开始不久,一样的套路就一遍一遍重复,就在通俗小说里,也得算Low了吧。




首先要纠正一下,无论三国还是隋唐都很红,但隋唐的地位远不如三国。

能代表山东大汉真性情的侠义人物只有两个,一位是打虎的武二郎,一位是卖马的秦二爷。

瓦岗山的秦琼能和水泊梁山的武松相提并论,隋唐还不够红吗?

为什么隋唐不如三国。其实很简单,一个是爽文,一个是文学。

无论是三国,西游还是水浒,成书之前于民间广为流传。一代又一代,故事经过千锤百炼,然后以文笔润色,人物形象风满突出,百看不厌。

故而成书后奉为经典。

而隋唐,无论故事还是人物,前后矛盾冲突之处甚多。

比如秦琼,除了当锏卖马之外,无雄心,无韬略,为书胆反而不如程咬金突出。

比如程咬金,出场周星驰似的无厘头,三斧子定瓦岗之后,比徐茂公还机智。

比如李元霸,出场便非人般的存在,最后谢幕是为了死而死,无敌到故事情节无法容纳,他若不死,后面的情节味同嚼蜡。

所以,隋唐爽则爽矣,却不是经典。

隋唐和三国,好比徐骁徐凤年父子和张作霖张学良父子。

两相对比,差距显现出来了。

而三国,隋唐有的个人勇武,三国甚之。

李元霸锤震四平山,无论文笔还是形象故事性怎比三英战吕布,更比不得温酒斩华雄。

程咬金的探地穴,神奇程度连张飞当阳桥的一声吼都不如,更不用说诸葛借东风了。

三挡杨林九战魏文通更像儿戏,和过五关斩六将,哪个让人印象深刻?

这就是爽文和经典的区别。

而隋唐的兄弟义气,远比不上三国的荡气回肠。更像草寇排座次,最后连秦琼都火上浇油,岗山散将。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柱香。

怎比关羽死后,张飞不近人情的狂怒。更比不上刘备歇斯底里赌上国运,发倾国之兵为弟复仇。

反之,三国的智慧,三国的恢弘壮阔的鏖战,隋唐中哪一场面能比?

大破长蛇阵?

锤震四平山?

隋唐和三国之面,只差一个罗贯中。

故事的框架有了,故事的民间传播程度有了,故事的历史背景也不相上下,缺的就是一枝生花妙笔。

但可惜,隋唐成也在爽败也在爽,真正的文学巨匠不会放下身段,在隋唐上下功夫。

因而,隋唐永远比不上三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隋唐   平山   演义   北平   耙子   武功   大帅   好汉   主线   光环   观众   价值   人物   故事   财经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