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捋清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历史脉络?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时期,其历史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捋清:

  • 魏晋时期(220-420年):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东汉末期,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汉朝逐渐衰落,而魏晋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力量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魏晋时期包括三个朝代:曹魏、东晋和西晋。在这一时期,北方政权由三国鼎立逐渐演变为十六国混战,南方政权则由东晋逐渐演变为南朝。
  •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分裂最为明显的时期。南北朝时期包括南朝宋、南齐、梁、陈和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朝代。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政权多次统一了中国北方,但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南方政权一直保持着独立状态。
  • 隋唐时期(589-907年):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和文化统一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隋朝和唐朝先后统一了北方和南方政权,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恢复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脉络的主线是政权分裂和统一的演变过程。从政权分裂到南北对峙,再到统一中央集权,这个历史进程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期间出现了许多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如果要捋清这段历史脉络,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要说魏晋南北朝时期,那简直就是“黑暗料理”,民族分裂和诸侯争霸使诺大华夏如同一块碎了的美玉,“万碎万碎万万碎”,那些大地主小地主们不停地PKPK再PK,“纷扰扰你方唱罢我登场”,怎一个“乱”字了得 !下面我们就把这团乱麻梳理一下,编编辫子。

三国魏晋时期

三国鼎立。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就是魏、蜀、吴三国。三国玩起了“石头剪刀布”,玩着玩着,曹魏玩大了,当了老大,蜀、吴只是小国,仪仗着“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和长江天险苦苦支撑。

三剩二。后来老大曹魏在263年灭了蜀汉,蜀国虽然有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奈何“出师未捷身先死”。还剩魏、吴。(要说这三国确实和“二”有缘,魏蜀吴建立的时间分别是220、221、222年。)

三剩一。这期间曹魏的曹姓皇帝被那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氏家族给灭了,司马氏自己坐上龙椅,建立了西晋,之后在公元280年又把吴也给灭了,自此三国鼎立局面结束,西晋一统中原。

司马氏得意呀:我多威风啊,一统天下,可以喘口气儿舒舒服服地坐拥江山了?

慢着!“想得太美”,乐极生悲,司马氏家族自己人掐起来了,这就是“八王之乱”,皇族内部争斗起来那也是撕破脸皮六亲不认,打起架来真刀真枪地干,而且这一乱就是16年,西晋国力渐渐被内乱耗尽了。

话说“有人愁有人喜”,司马家族的争斗让西北的少数民族大为欣喜,他们觊觎中原这块沃野千里的“肥肉”已久,于是趁此机会来了个“五胡闹华”,终于在公元316年,那些饶勇善战的“套马汉子”――匈奴人把西晋给灭了。

三国一个也不剩?非也!不得不说司马氏家族基因还真是强大,司马睿带着一些士族大夫跑到南京建立了政权,美其名曰“衣冠南渡”,这就是东晋,从公元318到420共102年间,南方都是东晋的统治,自此南北朝雏形初步形成。

总的来说,三国魏晋时期可以概括为:

魏蜀吴鼎立――魏吴――西晋――东晋

南北朝时期

一、南朝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中的南朝(公元420年-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即宋、齐、梁、陈

。东晋政权在公元420年被刘裕篡夺,建立了刘宋(420―479),是南朝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59年。

。萧道成建立了齐(479―502),虽然国运只有23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

。萧衍建立了梁(502-557年),历3代4帝,其中武帝萧衍个人执政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

。陈霸先建立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最终亡国于隋朝之手。

宋、齐、梁、陈都建都南京,再加上之前在此建都的东吴和东晋,所以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二、北朝

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与中国南朝同时代并存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北魏、东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鲜卑族建立,北齐则由鲜卑化汉人所建。

西晋末,霸战北方的是“五胡十六国”。

五胡就是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民族。

十六国其实不止十六国,包括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胡夏、冉魏、翟魏、西燕等等……哎呀,实在太难记了!

不过,你也不用太费那个脑细胞去背了,因为很快这些国家就被北魏取代。

北魏,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的北朝第一个政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中国北方,不幸的是北魏在534年发生内乱,两个大臣宇文泰和高欢互相看不顺眼,于是各自捧了个皇帝:宇文泰在西边迎孝武帝入关中,高欢在东边立元善见为孝静帝,于是北魏咔嚓分裂成了西魏和东魏。

宇文氏和高氏可能觉得自己当大臣太屈才,干脆把各自的皇帝一脚踹开,把皇冠戴自己头上,于是西魏、东魏又双双改朝换代,变成了北周和北齐。

北齐,公元550年,高欢子高洋任首席执政官,建都於邺。

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将禹文泰子宇文觉是任首席执政官。

然后北齐和北周又约架,北周胜出,公元576年北周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

然后公元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9岁的太子宇文衍即位,是为周静帝。周静帝大家不熟悉,但是他外公众所周知,就是杨坚,此时承袭父亲杨忠隋国公的爵位,独揽大权,辅佐幼主。581年,早有野心的杨坚越阴谋阳谋地逼着静帝不得不禅让王位给他,于是乎这杨坚姥爷也就不客气地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灭亡

589年,隋军南下攻入陈朝都城建康,向来不理朝政、沉湎酒色的陈后主陈叔宝,此时已经将陈朝带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隋军攻破城池,将陈后主掳去长安唱他的《后庭花》去了,南陈灭亡。

自此以后,杨坚完成了天下统一的大业,中华大地经历了三国、两晋和南北朝,长达300多年的大分裂,终于再次回归统一。




魏晋南北朝历经370年,30余个王朝先后更迭,80余位皇帝先后登场,大小战争超过1600场,可谓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乱世。


一、政权演进历程

大致来说,魏晋南北朝政权演进沿着四条线:


第一条线:东汉→魏蜀吴三国并立→归于西晋


第二条线:西晋→东晋+十六国


第三条线:十六国小部分政权→东晋→南朝(宋齐梁陈)


第四条线:十六国大部分政权→北魏→北朝(西魏+东魏+北周+北齐)。


二、政权帝王世系

1、三国两晋帝王世系传承


2、十六国帝王世系传承


3、南朝帝王世系传承


4、北朝帝王世系

在公元386年(东晋太元十一年)这一年,曾先后出现过15位帝王,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现皇帝最多的一年。





魏晋南北朝,这五个字其实已经将这近四百年的历史梳理的很清楚了,其关键字便是“正统”。

把握了正统所在,便理清了历史发展的脉络,正统之争虽然在今天看来本身意义不大,但对于我们梳理历史的脉络还是很有帮助的。

1,魏

魏,代表的是三国时期,得益于《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我们对这段历史都很熟。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立魏朝

221年,刘备称帝于蜀地

229年,孙权称帝于江南

2,晋

晋,便是两晋,其中西晋统一了天下,结束了三国时代;而东晋则偏安江南,北方则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这一时期的正统一直在晋朝,不管北方如何城头变幻大王旗。

事实上许多人理不清楚的应当是五胡十六国的历史,这段历史确实很混乱,但也有理清历史脉络的关键,那就是“只看谁占据中原”。

1)前赵与后赵――匈奴阶段

304年,南匈奴人刘渊起兵于山西,国号“汉”,之后分裂为刘曜的前赵和石勒的后赵,东西并立于中原。

然后,石勒灭前赵,一统北方。

石勒死后,北方重新大乱。

2)前秦和前燕――鲜卑阶段

石勒的后赵亡后,石闵,也就是冉闵建立“冉魏”。冉闵后来被慕容恪所败,慕容氏的前燕入主中原。

与此同时,氐族人在关中建立前秦,与前燕东西对峙于北方。

最终,前秦苻坚灭前燕,一统北方。

3)第三阶段――后秦和后燕

苻坚败于淝水之后,慕容垂兴复大燕,是为后燕;姚苌杀苻坚,是为后秦,重新东西对立于北方。

但这次结束分立之局的并非二者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崛起代北的拓跋北魏。

北魏灭后燕,后燕分裂为南燕和北燕。

之后,北魏灭北燕,东晋刘裕灭南燕和后秦。

至此,北魏与东晋联合瓜分了中原,十六国时期结束,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3,南北朝

所谓南北朝,也就是南朝和北朝均为正统。

晋朝的北方被北魏继承,南方被刘宋代替。

南北朝的历史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南朝就是宋~齐~梁~陈

北朝就是北魏的演变史,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被北周取代,东魏被北齐取代,北周灭北齐一统北方。

结束南北朝的是北周的权臣杨坚,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之后挥师南下灭南陈,一统天下。

这便是“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的主要脉络,当然这段历史远不止此,要想全部了解需要认真阅读这一时期的断代史,比如吕思勉的《两晋南北朝史》、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等。

这一段历史很重要,不了解这段历史就不能理解隋唐的由来,不能清楚今日汉民族的由来。




谢谢邀请,诚然如题主所说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纷乱复杂,虽然简略的只用了五个字概括,但是涵盖的国家政权却有几十个之多,而且同名的很多(比如叫燕国和凉国的都有四五个),让后世读史之人非常迷茫。要捋清这段历史的主线脉络,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把握区域政权的南北之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启于三国,终结于隋,这其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南北方分裂割据。因此这段历史就可以按照南北方的两条主线来进行梳理。三国时期,魏国占据北方中原可算北方主线的开端,而蜀、吴两国(尤其是吴国)可以看作南方主线的开端。西晋司马氏统一全国后,没有把握机会建立长期稳固的大一统王朝,反而因“八王之乱”等因素使中国又迅速回归到分裂时代。而此时的南北主线则分别转为退居江南的东晋王朝以“五胡十六国”为代表的北方诸国;随着公元420年东晋的灭亡和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中国又转而进入以北魏(后分为东、西魏和北齐、北周)为代表的北方政权和南朝四国(宋齐梁陈)对峙分裂时代。最后由代北周而起的隋统一南北,重建全国统一。由此可见,这段历史长期处于南北割据对峙的状态,因此要捋清这一段历史,就首先要从南北两条主线和板块来加以分析。

其次把握胡汉民族之分

魏晋南北朝是汉族和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民族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从西晋末期开始,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为代表的周边民族,纷纷挺进中原或割据称王,可谓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汉人传统聚集地黄河流域全部沦陷,大量汉人被屠杀,剩下的汉人中很多被迫迁往南方,建立东晋等南方政权,使得长江流域的汉人比例迅速增大,同时南方得到较快的开发,逐步向我国经济中心演变。而入侵中原的胡人民族,也由开始的野蛮杀戮,武力征服逐步转为主动融入,积极汉化,直至南北朝后期演变为汉化的胡人,最终在隋唐时代彻底融入汉族。

第三把握统治阶层的演变之分

从汉代以来,尤其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等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汉人王朝统治阶层逐步由士族高门垄断,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两晋时期尤其是东晋时期,甚至皇室也不能撼动士族阶层的利益。如果没有魏晋南北朝四个世纪的剧烈动荡,估计这种体制还会缓慢而僵硬的继续主宰中国的政治生活。但是胡人民族的闯入,就开始冲击和动摇这种体制;虽然他们为了巩固统治不得不依靠这些世家大族,但是自身是少数民族依靠武力征服的背景下,他们不会任由士族控制所有权力。而南方政权自东晋末期动乱开始,也对南迁和江南本土士族冲击很大,南朝(宋齐梁陈)皇帝都是军阀阶层出身,因而也开始逐步摆脱士族控制国家权力的局面。最后随着隋唐的兴起,通过科举制彻底瓦解士族的特权,并最终使士族阶层从中国的历史上消失

综上,要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个人认为要从南北区域分裂割据、胡汉民族冲突与融和,再加上国家统治阶层的进化演变三个层面入手。这样也就能了解魏晋南北朝四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惨痛的教训和血腥的历史。它还带来了更强的民族凝聚力和更大的国家统一向心力;革新了秦汉时代以来的汉族自身的一些弊端,融入其他民族的尚武革新等新血液,从而促使中国进入了新一批隋唐时代汉人开创的文武相济的的伟大时代;同时南迁的汉人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得南北方趋同化加快,使中国的国家重心从局限在黄河流域扩展为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更广阔的一个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5

标签:东魏   西魏   士族   北周   北齐   北朝   中原   西晋   历史   北魏   东晋   南朝   南北朝   脉络   政权   时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