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如果是赵国赢了,那它能一统六国吗?为什么?

不可能,统一六国需要综合国力,赵国只有军事和秦国匹敌,但是粮食严重匮乏,就算赵国赢了长平之战,那是防御战胜利了,等秦国休养生息后又会卷土重来。秦国统一六国的趋势势不可挡。




秋风萧瑟,大雁南飞,窗外细雨蒙蒙,落叶纷纷。心事重重的赵王,在昏暗的房间徘徊不定。

秦赵两国在长平一线,对峙快三年了,老将军廉颇加固保垒,坚守不出,本王多次催战,他执若枉闻,没任何起色,畏敌如虎,秦军主帅白起有那么厉害吗?年轻时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勇冠三军,屡立奇功的廉颇那里去了。


大将赵撦之子赵括,多次主动请缨,本王对其卓越军事才华早有耳闻,将门虎子,其父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赵括常在朝堂旁听,经常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积极性建议,深得孤王赏识。他自幼熟读兵书战策,潜心研究排兵布阵,随机应变,对答如流。深得兵法之奥妙。孙武之再世也不过如此。

最近朝堂上,多位臣子提议换主帅,我还犹豫,今盘点国库的官员,告之,国库军备粮草,战略物资最多坚持半年。五十万参战大军,加上后勤保障人员一百万人,何止日废千金。兵贵神,不宜久。孙子兵法真是高明啊。临阵换主帅,兵家大忌,现在不得不换,国家长远之计,理性判断远比感情用事胜算高的多。

非常时期,辟免打草惊蛇,赵王密秘认命赵括为主帅。赵括即刻走马上任,白天依然坚守不出,夜半悄无声息的调兵遣将。按部就班的占居有利地形,昼伏夜行,埋伏在深山老林中,老谋深算的白起,见多不怪,习以为常。多次安排巡逻兵,四处查看,也没发现异常。真是潜藏于无形之中。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三十里外的赵军大营,突然火光冲天,白起听后大喜,趁火打劫正此时,率部倾巢出动,然而,赵军大营空无一人,大呼上当受骗,赶快撤军,回大营的路上,一队队人马,不断袭扰,人困马乏,惊慌失措,快到大营,突然大火四起,火烧连营。不好赵军劫寨。救火,救火,全力就火。急行军来回六十里,步行艰难,疲惫不堪。好不容易扑灭火,有困又乏的大队人马,倒头就睡。秋凉如水困意起,站岗的士兵不觉闭上睡眼。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万籁俱寂,静的出奇。突然,火把满山遍野,不好赵军杀来了,锣鼓阵阵,杀声震天,喊杀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许多秦兵困眼朦胧,迷迷糊糊掉了脑袋,损兵折将,士气大伤,早上天亮,横尸遍野,血流成河,目不忍睹。身经百战的白起,老泪纵横,目光呆滞,神情暗淡。

长平之战,以赵军大获全胜,全国上上下下,精神振奋,赵括审时度势,提出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此时磨拳檫掌,士气高涨,全力以赴,大显身手正逢时,秦轻壮年多半战死,赵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秦川大地。秦不久而亡,震惊东方各国,纷纷表贺赵王,赵国威震四海。各国人才源源不断的来到赵国邯郸,空前强大的赵国,称霸天下,傲视四海,东方各国伏首称臣,大约一百年后,逐步统一的国家。邯郸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国际性城市。




《过秦论》中说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六国论》中又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可见,秦国和六国不管从发展规划、态度和理念上都是有着巨大差距的。秦国多少代君王的接力,想的是秦国的持续富强。

六国呢?说句不好听的,真的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当然,六国也曾有过杰出君王,但齐桓公也只不过想当个老大,带着其他诸侯国“尊王攘夷”、“楚庄王能耐大一点,他去找周王室问了鼎,可他趁着楚国强大也没想起来和秦一样去统一天下啊。

赵国本弱,胡服骑射后终于有了一战之力,但赵国真的没有吞并天下的能力和雄心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赵国才刚刚登上历史舞台。

相对于齐国的富庶、楚国的沃野千里和彪悍战力、魏国的李俚变法和魏霸西河。赵国即便对比其他六国也没有任何优势,甚至于还要靠齐国“围魏救赵”去救。历史上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真的是数次兵临城下。但凡有一次失守,战国七雄也就没了赵国什么事了。

这样弱赵的情况一直持续到赵武灵王时期,在他的主持之下,赵国开始慢慢崛起。但赵国的快速进步也是相对于他自己而言。换句话说,胡服骑射后的赵国,才刚刚够得上“战国七雄”之名。然而,伴随着赵武灵王被亲儿子饿死,赵国又险些分裂......

好在后面有了廉颇、李牧、赵奢、蔺相如等一系列文臣武将为赵国保驾护航,这才站稳脚跟,和秦国真正有了一战之力。

但赵国的短期崛起只是昙花一现,他真的没有秦国那样一统天下的野心和实力,从历史文献上看,赵国君王太过猜忌,比如逼走廉颇、逼死李牧。所以,即便长平侥幸获胜,赵国也只能当第二齐国和齐桓公,学着“尊王攘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注定会东山再起,大概率地继续实现一统六国的大业。

赵国不占地利且君王多疑,即便长平之战侥幸获胜,也难以一统六国



前边说过了,秦赵的长平之战多少有点矬子里拔将军的嫌疑。

长平之战时,楚国刚刚被秦国打趴下,而齐国经济相当富庶,在秦国远交近攻战略的持续推进下,根本不愿意插手秦国与其他五国的事端。所以,秦国的假想敌自然会挑到六国中当时排行第三的赵国身上来。

我们再来看,长平之战的起义是什么?对,上党郡。

秦国当时并没有出入北方的战略要地,是韩国把上党郡献给秦国息事宁人。然而,在多方势力的持续发酵下,韩国直接把上党郡转送给了赵国祸水东引。秦赵长平之战的起因,正是于此。

赵国这次多少有些得意忘形,去收了韩国的一块飞地而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哎,风停了、雨晴了。赵国觉得自己又行了。

赵国作战思维过于单一,统一六国或成泡影



廉颇是骑兵将领、李牧是骑兵将领、赵奢是骑兵将领、就连赵括都是骑兵将领。面对装备了新式兵器(韩国冶炼技术制造的青铜器)的秦军,几乎遇到天敌。没有办法发挥兵种的最大实力。

你说骑兵如何去强攻秦国的方阵和箭阵,又如何能够守得了城。

战国大战多为车战,一辆战车被称为一乘,所以有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加上赵国是从胡服骑射后开始崛起。所以赵国的作战思维基本都是马和骑兵。

一句话,面对秦军的战阵都已经是天克。别说马匹不好行走的楚国湿地和淤泥了,遇到其他地形依旧难以取得优势。

综上所述,即便长平之战赵国获胜,历史的走向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长平之战赵国取得胜利,也不可能统一六国。

秦能统一六国,并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到秦始皇统一,共七位国君不懈努力才完成的,这七位个个能力出众,其中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更是少有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长平之战发生在秦昭襄王在位的时候,秦昭襄王打赢了长平之战,也没有统一六国,国力不及秦国的赵国,怎么能凭借一个长平之战的胜利统一六国呢?

退一步说,就算赵国打赢了长平之战,也不能灭掉秦国,秦国在平定六国的战争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许多。

肥之战,赵国大将李牧歼灭秦军十万,

李信灭楚之战,二十万秦军惨败。

秦国经历了这样的失败,照样能卷土重来,赵国指望长平之战取得胜利,就灭掉秦国,显然不可能,连秦国都灭不了,何谈统一六国呢?

可以看出,假设赵国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离统一六国还是任重道远,赵国想继续朝着胜利走下去,需要两个硬件的支持。

1:连续几代的圣明君主。

2:统一天下的战争需要强大的国力来支撑,赵国只有变法图强,使赵国综合国力超过六国。

这里的两个条件第一个最重要,没有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就无从谈起,那赵国在长平之战后的君主符合标准吗?

长平之战时,赵国的国君是赵孝成王赵丹,虽不是圣明君主,也不算昏庸,下面来看看他的继任者,

1:赵悼襄王:赵孝成王死后,赵悼襄王赵偃继位,赵偃在位的时候,重用爱财如命奸臣郭开,看过电视剧《大秦赋》,都知道郭开是什么样的人,秦赵大战的时候,郭开大发国难财,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还把老将廉颇赶出了赵国,幸好赵国还有名将李牧,才勉强没有被秦国所灭,赵悼襄王重用郭开这样的小人,怎么也不能算作有道明君吧。

2:赵悼襄王死后,赵王迁继位,这位末代赵王品行不端,和奸相郭开臭味相投。

秦始皇当政时期,秦国加紧了统一天下的步伐,屡次派兵攻打赵国,因为赵国有名将李牧,秦国当时的王牌大将王翦,也不是李牧的对手,不过这些对秦国来说很好办,因为反间计对赵王非常好用,想当年长平之战,秦国就是利用反间计,让赵王用赵括代替了廉颇,导致长平大败。

这次秦国派人贿赂了赵国丞相郭开,郭开在赵王迁母子面前进了李牧的谗言,关键时刻,赵王迁听信了郭开的谗言,下令解除李牧的兵权,仗打到这个份上,李牧明白,自己交权,秦国马上就会打进来,所以拒绝交出兵权,赵王迁见李牧不服从命令,就派人把李牧干掉了,赵国没有了李牧,很快灭亡了。

赵国这两代国君,说不上昏君也称得上糊涂蛋吧,指望他们带领赵国走向强盛,根本没有可能,而他们面对的秦国国君嬴政,是历史上少有的雄主,赵国能晚几年灭亡,已经是烧高香,哪会有统一六国的机会。




先说结论,赵国即便赢了也得不了天下!三点原因:

体制不是秦国对手。这是根本原因,到了战国中后期,战国七雄都在求变,不变必然被灭,变了可以图强。但各国的变法区别则很大。以魏国、楚国为代表的是表面变,内里不变;赵国则是军事变,政治不变;韩国是变不变都一样,太小了。

而秦国是变法最早也最彻底的:商鞅变法从政治到经济都给秦国带来根本性变化,一举使其由边陲小邦变成耕战一体的怪兽。综合国力碾压关东六国。

其二,赵国本身的问题也很多,政治不统一就是顽固结症。平原君的权力几乎与国君相当,政治军事经济多成二元结构,不利于统一号令,关键时候容易出问题。

其三,赵国的天生缺陷——四战之地,强邻环视,不利于做大。北有匈奴,东有齐国,南有魏国,西面还有巨无霸的秦国,那一面都不是省油的灯。这种地缘结构注定赵国难以做大,又无秦国函谷关那样的天下奇险做屏障,稍微强大一点就会被群殴。

此外,长平之战赵国就算侥幸胜了,那肯定也是险胜,国内元气几乎伤逝殆尽。剩下的东方五国哪一个不是见利忘义的主,面对他们就像瘦弱的狮子面对一群饥饿的豺狗,弄不好结局比秦国还惨!

所以天下归秦是客观必然,赵迷们就别想太多了…

(个人观点,欢迎关注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5

标签:魏国   国君   秦国   楚国   邯郸   齐国   综合国力   韩国   君王   将领   君主   骑兵   主帅   战国   财经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