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为何叫“儒”家?

《论语》是“君子之学”


如果真正地走近孔子、走近《论语》、走进早期儒学的世界,我们马上就会发现,《论语》真的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与瑰宝。可以说,它就是“君子之学”。


大约100多年前,“五四运动”前后,也有很多学者对孔子文化、儒家思想进行过激烈的讨论。比如辜鸿铭先生,就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如此写道:“孔子全部的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可以归纳为一句,即‘君子之道’。”


《论语》的首篇首章、末篇末章都在谈君子。打开《论语》,第一章就写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最后一章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实际上,《论语》里面谈的君子之学,就是全书思想的核心所在。整个儒学,就是在鼓励人们去提高自己的境界。



曾国藩的老师唐鉴,曾送给自己的学生一句话:“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听起来不免惊异,难道在圣贤和禽兽之间没有过渡环节吗?其实不是的。这里的“为”字是个动词,意思是要人努力地朝向圣贤,而非自甘沉沦。


早期儒家思考问题的起点,就是“人禽之辩”。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为禽兽,区别就在于人努力地朝向更高层面的格局。


与之相应还有一句话,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里的“为”也是动词,就是要人努力去修为自己。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我们就有可能成为境界高的人。


所以说,成为君子不难,它的前提条件是“为”。向着君子的方向生长,向着阳光生长,你就已经走在光明大道上了。


君子,是一个方向问题


《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谈“学即道”,大家可能觉得和传统不太一样。其实历史上早有学者研究过,清朝初年、民国时期,都有人提到:“学”是名词,是道术之总称。


《礼记·学记》有言:“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亲近这个老师,是因为安心于他的学,安心于他的价值观、他的道;与这个朋友交往,也是因为我们认可这位朋友的道。


所以,“学”其实就是“道”。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什么是道呢?


从文字学来看,“道”的字形下面是个脚。走到十字路口以后,一个人能够不迷茫,这就是有道者。孔子说:“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得不尊,非道不明。”一个人有了道,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明辨是非,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道”


孔子还说:“虽有国之良马,不以其道服乘之,不可以道里。虽有博地众民,不以其道治之,不可以致霸王。”治理一个国家、管理一个企业,就像驾车一样,如果你不会用正确的道驾车,即便马匹再好,马车也不会走得太远。


所以,一个真正的君子必须追求道的实现。有了道,我们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也才能行稳致远。



《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先、先、先,简短的一篇文章里,为什么反反复复地这么强调?其实,它强调的是一种逻辑关系。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里面的关联讲得清清楚楚。


大学之道强调的,其实就是一个方向性问题。最终都归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就是方向。


所以,我们理解“君子”的时候,要理解它的社会角色。君子是一个有担当的人,而且他的担当与别人不同,是一种特殊的担当。要成为一位合格的君子,就必须要修身,只有把自己做好,为政才有效果,才可以达到孔子所说的“致霸王”。


“君子十条”与人格追求


《论语》全文中,“君子”一词出现了107次,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


从诸多关于君子的论述中,我们挑选出来了“君子十条”。它们容易记住,有代表性,表达的含义也更为明确、深刻。它们分别是:


01. 君子不器。

02.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03.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04.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0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0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0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08.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09.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0.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以下,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这“君子十条”。


(1)高远笃定的人生追求


阳明先生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笃定,才有明确的人生追求。我们追求做君子,追求有正德,追求的是一种境界。


前不久,党中央领导人会见企业家代表的时候,引用了《周易》里面的一句话:“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什么是“富有”呢?有钱就算富有吗?在《易传》当中有个场景,就是人处在天地之间,上有天、下有地。效法天道,刚健有为;效法地道,博大宽厚。所以,一个人做事刚健有为,做人博大宽厚,这就是人的“天地境界”。有了这样的格局和境界,才是真正的富有。


“富有之谓大业。”这个“业”就是成功,“大业”就是大的成功。一个人实现了真正的富有,才能有大的成功。


“日新之谓盛德”,明白时空变化的道理,与时偕行、与时俱进,就是“日新”。我们都处在天地之间,天道流行,谁能挡住寒来暑往?谁也挡不住。天道在变,我们决策时该不该拘泥?做人该不该一成不变?


当一个人真正能懂得变化,并且有了天地格局,那么这样的人就有了真正高远笃定的人生追求。



所以,孔子才说“君子不器”“君子务本”。一个真正境界高的人,一定是“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一个真正活出生命的精彩,了解生命价值的人,才有一种君子的担当,才有对自己使命的理解和把握。


孔子还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立志是人生的第一步,走好这第一步,接下来才能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乃至打好未来人生的基础。所以,立志非常关键,我们特别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2)大人君子的使命担当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句话谈的就是大人君子的使命担当。


孔子还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要敬畏天命,有怎样的社会身份,就要按照相应的社会身份做好自己的事情。


例如,如果我是一位医生,但是不收红包就不肯救治病人,那一定不是个合格的医生。如果我是一位老师,但是上课时不好好教学生,下课以后收补课费,那么我就是连最基本的使命担当都没有做好,更别说传道了。


所以说,真正的君子一定要敬畏自己的道德使命,这就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啊!敬畏天命,是一个人的格局。


再比如,《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强调人的社会性,“率性”就是要人根据社会性的要求引领自己的性情,让自身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这就叫“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修道之谓教”,就是要教化自己,把握“中道”,敬畏自己的使命,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角色。


说到这里,其实儒家就是要改变一个人。“儒”字最初的字形,就是一个人在洗澡。后来孔子创立儒学,“儒”不仅是洗干净身体,更是洗干净心灵了,即“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



儒学就是大人之学,它是要成就一个人的格局,让人变“小人”为“大人”。


所以孔子对他的弟子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心里不要只装着自己,把学问仅仅当作谋生手段,还要注重自己的社会责任。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的都是一位君子的影响力、判断力。君子注重道义,注重自己的人生使命,这就是大人君子的格局与担当。



(3)坦荡仁和的博大胸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些说的都是君子的胸襟。谁都会愿意与一位胸襟博大、性格仁和的君子共事往来。


君子心胸宽广,内心温和,能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实际上,当一个人胸襟坦荡之后,他的人生也会变得非常平和。


阳明先生的《瘗旅文》,就讲了类似的道理。某一天,阳明先生偶遇一位来南方赴任的、容色惨淡的小吏。第二天,阳明先生派人探问他,结果这个人已经走了。又过了些时候,就听说这个人携一子一仆相继死于坡下,一行三人客死异乡。


阳明先生前去埋葬他们,感叹道:“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他说,我看你愁眉苦脸,知道你可能活不了多久,但没想到死讯来得这么快。


阳明先生说,和你们三人一样,我也被贬到如此恶劣的环境,“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然而,尽管外在环境恶劣,但我心胸坦荡、心地光明,没有抑郁之情,邪气不能趁虚而入,“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


这就让我想到孔子所说的那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有了高远笃定的人生追求,有了大人君子的使命担当,有了坦荡仁和的博大胸襟,一个人的人生还能不高远、不舒展吗?


所以,君子文化对于我们的人生是个很好的启迪。学习君子文化,对我们的生活、事业,乃至社会、国家,都非常有益!


以上为杨朝明院长演讲部分精彩内容整编。




儒家为何叫“儒”家,有必要先弄清楚“儒”的解释,这为理解“儒家”,更有帮助。

1.怎样理解“儒”呢

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都认为,是孔子创立了儒家。那儒家为什么叫“儒”呢?“儒”的名称起于何时?“儒”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在孔子之前有“儒”吗?如果有,这些儒者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原来是做什么的?

其实,“儒”字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甲骨文中的“需”字就是最原始的“儒”字。这个字的形状是以水冲洗、沐浴之形。那时的人不能制造很大的澡盆来洗澡,只能用水罐灌水来冲洗,有点儿像今天的淋浴,“需”字象人在淋浴时,水自头顶上冲洗而下的样子。沐浴本来是人之常事,“需”是怎么演变为“儒”,又和儒家联系起来的呢?

古代在祭祖事神时,一般都必须沐浴斋戒。《孟子·离娄下》中说:“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要在斋戒沐浴完成后,才可以侍奉天帝。《礼记·儒行》中强调了“儒有澡身而浴德”,“澡身”就是沐浴,“浴德”就是斋戒,澡身的同时要浴德,否则不足以致其诚敬。当“需”字从人,就成了“儒”字。胡适认为,“儒”字从“需”而训“柔”。因为古“需”字与古“耎”字相通,《广雅·释诂》释“耎,弱也”,“需”字本身就有柔软的意思。后来,“需”字加竖心旁变为“懦”,加虫字旁变成“蠕”,加子字旁变成“孺”,懦弱、蠕动的虫子、小孩子等,也都有柔软的意思。“需”还有等待而不急于进的意思。见《周易·杂卦》:“需,不进也”。《尔雅·释诂》:“需,待也”。“需”“儒”相通,“儒”也有了柔软、等待的意思。

徐中舒在《甲骨文中所见的儒》中描述到,殷高宗武丁时,有个人本来名字叫“父辛”,但大家都叫他“子需”。这是因为,他在朝堂上宾祭典礼,祭祀人鬼,地位显赫,人尊敬,大家都称呼他的职务名称,而原来的名字却逐渐被人淡忘了。可见,不仅甲骨文中有“儒”字,殷商王朝也有儒者。

殷商被西周所灭后,儒者作为殷商遗民的一部分,陆续移居到宋国、卫国、鲁国之地,这些地方保留下了很多殷礼旧俗,到春秋时,还有“诸侯宋鲁,于是观礼的说法。殷商贵族中那些精通殷礼的人们,背负起了保存殷礼旧俗的责任,便以“儒”行于世。就像傅斯年说的那样,“鲁之统治者是周人,而鲁之国民是殷人”。胡适也接着指出,“最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遗民,他们穿戴殷的古衣冠,习行殷的古礼”。孔子的祖先是宋人,是殷王室的后裔 ,在孔子看来,儒服是他故国的服制,儒服就是殷服,最初的儒都是穿戴着殷商的古衣冠,习行殷商的古礼的。 这些熟悉礼俗的“儒”,正是靠着这些知识和技能,获得了衣食之资,维持了自己的生活。“儒与墨,盖当时失职之贵族。性好文者则为儒,性好武者则为侠。”有些人去了西周新诸侯那里做了职事;留在民间的,最初可能帮人祈神、求雨、驱鬼、乐舞等。《庄子·田子方》中就有:“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屦者,知地形。缓佩玦者,事至而断”。儒者通晓天文地理,占天候,看地形,有点儿像风水先生。后来,他们渐渐充当了民间的礼官,尤其是谁家有了丧祭大事,都得去请教他们。儒者虽不是社会的上流人物,有的人甚至很穷,但却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背负着保存古国文化的遗风……在他们自己民族的眼里,他们是殷礼文化的保存者与宣讲师。在西周民族的眼里,他们是社会上多才多艺的人,是贵族阶级有用的清客顾问,是多数民众的安慰者。”(胡适《说儒》)

因为儒者不做农活,不耕而食,有时候还文绉绉、酸溜溜的,所以对他们也有批评的声音。孔子在《论语》中,把“儒”分为“小人儒”与“君子儒”,大致与《荀子·儒效》中的“雅儒”“俗儒”相当。《论语·卫灵公》中称:儒是“小人穷斯滥矣”的堕落者,《墨子·非儒》中尖刻地说他们“贪于饮食,惰于作务”,没有土地,不事农业生产,可以说是不稼不穑、无拳无勇的游民。他们又自恃曾是贵族,素有门望,只晓得摆个臭架子;更有甚者,还每每无耻无赖,简直就是社会的寄生虫。《庄子·外物》里有段寓言: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 《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接其鬓,摩其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诗礼”云云,是说表面上还要面子;“发冢云云,说明他们盗墓技巧之熟练。这极度讽刺了小人儒口中说着礼,在帮人办完丧事,做了殡仪吹鼓手之后,又去偷盗人家墓中的陪葬品的低贱形貌。 与“谋食不谋道”的小人儒相反,君子儒是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他们都是斯文的模样,以礼为本,有意识地去保存古制古礼,是为人着想、为文化着想的。“君子儒”操持着礼俗之业,不仅修以敬,还能修己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但在孔子之前乃至于孔子时,这种“君子儒”都是很理想化的,相比于“卑巽而实近于寒酸局促”的小人儒,君子儒“尚近于落落大方”,但也是“卑異”者。直到孔子有三千弟子,师徒相传,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争到了一席之地,“儒”进而成为“儒家”,“儒学”才成为显学。

2.为何叫“儒家”呢

儒者出现后,那什么时候出现的“儒家”呢?《淮南子·要略》中用了一大段话,陈述了儒家出现之前的历史,为了便于理解,全文照录于下:

文王业之而不卒,武王继文王之业,用太公之谋,悉索薄赋,躬擐甲胄,以伐无道,而讨不义,誓师牧野,以践天子之位。天下未定,海内未辑,武王欲昭文王之令德,使夷狄各以其贿来贡,辽远未能至,故治三年之丧,殡文王于两楹之间,以俟远方。武王立三年而崩,成王在褓襁之中,未能用事,蔡叔、管叔,辅公子禄父而欲为乱,周公继文王之业,持天子之政,以股肱周室,辅翼成王,惧争道之不塞,臣下之危上也,故纵马华山,放牛桃林,败鼓折枹,搢笏而朝,以宁静王室,镇抚诸侯。成王既壮,能从政事,周公受封于鲁,以此移风易俗。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

翻译过来就是:周文王从事讨伐殷商的事业,未完成便去世了周武王继承了周文王的大 业,采用姜太公的谋略,倾注全国的兵力,亲自穿上甲胄,来讨伐无道不义的殷纣王。周武王在牧野会合天下诸侯,誓师伐纣,最后终于登上了天子之位。但周武王立国三年就驾崩了,那时候,周成王还在襁褓之中,不能亲自执政。蔡叔、管叔想辅助纣王公子禄父,试图叛乱。周公旦继承了父兄周文王、周武王的事业,掌握了天子的权力,安定周王室,辅佐周成王,努力平定了天下的叛乱。之后,周公担心争斗不停止,臣下危及天子,便把军马释放到华山,把牛散放到桃林,把战鼓打破,鼓槌折断,身插笏板而朝见,以便安定周王室。后来周成王长大了,能够自己处理政事了,周公还政于周成王。周公在自己的封国鲁国也用这种办法来改变旧的风俗习惯。春秋时期,孔子修治周成王、周康王的主张,祖述周公的教训,用来教导自己的学生,让他们穿戴符合礼制的衣冠,研究前人遗留下来的典籍。于是,儒家便产生了。

可见,“儒”出现得很早,但作为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家”,则出现得较晚。韩非子曾说儒家是显学,“儒之所至,孔丘也”(《韩非子显学》),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儒家的一面旗帜。孔子“把那有部落性的殷儒,扩大到那仁以为己任的新儒,他把那亡国遗民的柔顺取容的殷儒,抬高到那弘毅进取的新儒”。(胡适《说儒》)又继承了文、武、周公的王道政治传统,以师徒相授,使儒生知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也叫“六经”,或当帝王师,教君王施行仁政,坐而论道;或开门授徒,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用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的方式来弘道。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得更清楚: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儒家来自掌管教化的司徒,其宗旨是辅助君王顺应阴阳、提倡教化儒家研习“六经”,专心于仁义之间,遵循着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以孔子为宗师,来显示他们言辞的分量,其“道”最为高深。

3.儒家的重要价值观

儒家“学而优则仕”,通过学习“六经”,希冀进入官场,成为文化贵族影响帝王将相。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都体现着特有的气质。《礼记·儒行》中记下了很多儒家的行为规范和修养之道,这些规范和修养之道,成为儒家的教范,也成为价值观为后人学习和效仿:

儒家的日常生活相当严肃,其一起一坐都恭恭敬敬,说话一定要讲究信用,做事一定要讲究公正。儒家不祈求土地,树立起道义就是他们的土地;儒家不祈求多有积蓄,多掌握知识就是他们的财富。儒家性情沉静而崇尚宽大,性格强毅而能从善如流,学问渊博而能服膺胜于己者。

儒家隐居独处时不做坏事,飞黄腾达时力行正道。儒家不在地位较低的人面前自高自大,不在功劳较少的人面前自夸功高。儒家和朋友志同道合,彼此皆有成就,皆大欢喜;彼此有了差距,也互不嫌弃。即便把许多金银财宝赠送给儒生,即便用声色犬马去引诱儒家,儒家也不会见利而忘义;即便用人数众多来威胁儒生用严刑酷法来恐吓儒家,儒家宁愿去死,也不会改变节操。儒家遇到盛世,不自惭形秽;遇到乱世,也不放弃信念。

综上,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儒”,何为“儒家”,以及儒家的重要价值观。以这些儒家为代表,以后又出现了“儒学”,以儒学为代表的使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充实完善,成为中华民族经典的学术思想。




儒家之所以叫“儒”家,首先,“儒家”自己这样称呼自己;其次,诸子百家也这样称呼儒家。再次,就说来话长了。

儒家称自己为“儒”吗?是的。

有人说,《论语》,没见孔子说过这个话。

的确,《论语》里没记载孔子曾自己为儒,也没说到儒家学派。但他对子夏说过要做君子之儒,别做小人之儒。

尽管儒未必是指学派,也有君子小人之分。但当时存在儒应无问题。

《孔子家语》的第五篇叫《儒行解》,里面详细记录了孔子和鲁哀公关于“儒”的对话——从儒服到儒行,待人接物,求学修身,治国齐家等等,一概论及。说得哀公佩服不已。

《汉书.艺文志》曾收录《孔子家语》二十七卷,称由孔子门人所撰。后亡失。三国时王肃搜集编为十卷本。对此本,自古就多争议。宋代、清代都有学者专门证其伪。现代学者也多赞成是王肃托伪之作。

但是,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了竹简《儒家者言》;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篇题为《儒家者言》的简牍。这两份简牍的内容,均与《孔子家语》相近。据此考证,今本《孔子家语》当还在孟子以前,确具有重要的古文献价值。

说到孟子,他作为儒家的“亚圣”,还真的说到过“儒”。他在《尽心章句下》里讲——“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翻译成白话文是——“逃离墨子一派的,会归顺为杨朱这一派;逃离杨朱这一派的,会归顺到儒家来。既然归顺,就接受他好了。今天与杨、墨两家辩论的(儒家的)人,好像追赶逃走的猪一样,已经把其赶回了猪圈,还要把其圈住——说得够狠。

总之,儒家是自称儒家的,毫无疑问。

与儒家同时的其他诸子百家怎么说呢?

老子大概年长于孔子。孔子又毕恭毕敬地向老子问道。而且,老子对周朝心灰意冷,驾牛西去,不知所踪。所以,没见他说到儒家。

不过,他的后学,庄周先生说了。在《庄子.田子方》里,讲到庄子见鲁哀公的对话——鲁哀公说鲁国有很多儒,庄子说其实很少。整个对话的意思,是庄子讽刺儒生无才。不过,庄子大约和孟子同时,他出生的时候,鲁哀公已经死了一百年了。所以,他除非是在梦里和鲁哀公见了面。另外,《田子方》属《庄子》外篇,外篇多被认为真实性存疑。只是,文中嬉笑怒骂的风格,倒蛮像庄子。

墨子大约也与孟子同时,稍早一些。他有一篇著名的《非儒》,据说原为上中下三篇,但上中已佚,仅余下篇。内容是讽刺揭露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墨子不赞成儒家学说,这是肯定的。

不必多言,在春秋战国之际,不论儒家自己,还是别的学派,都是把儒家称为“儒”的。

说了半天,还没解决儒家之所以叫“儒”的原因。咱们再往后看。

秦始皇前221年荡平六国,实现统一,然后发生了“焚书坑儒”事件。按照司马迁《史记》的说法,秦皇所坑460个人,未必是儒生,他只以“诸生”称呼这些人。而且,根据他的说法,这些人大多应该属于方士——亦巫亦士。

《史记》里,录有《儒林列传》,介绍了一些著名的儒生,比如伏生、董仲舒等等。但司马迁并未对何以为儒做出界定。

董仲舒是司马迁的老师,被称为汉之大儒。其实,他是把天人合一,五行学说,大一统观念等等,都装入了“儒学”这个篮子里,奉献给汉武帝。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他的原话。公元前134年,董仲舒上《举贤良对策》,建议汉武帝“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是原话,后来的“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后人用自己的语言,对董仲舒主张的概括。他当时亦未讲到儒家何以称儒。

最早对儒家做过解释的,应该是东汉的班固。他在 《汉书·艺文志》里,将春秋以来的学说归纳为主要的九流十家,分别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另外再加小说家是十家。他认为小说家没有自己的独立立场,只是取悦读者,所以“不入流”。 他在《艺文志诸子略》里,对儒家评价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

班固吹捧儒家的话不要去管,但是他说到了两个重要之点——一是,儒家出于司徒之官,是朝廷的王官;二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类于巫史。

所以,历来学者们认为,儒,应该是与当时的宫廷职业相关。遗憾的是,《周官》一书中,并未记载西周时设立了“儒”这一官职。

可以说,徐中舒先生破解了这个难题。

他在对甲骨文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字,写作——

他说,此字应释为“需”。甲骨文从“大”;金文从“天”。大、天,皆象人沐浴濡身之形。《汗简》、李阳冰的《碧落碑》记录了这个古字。

“儒”和“濡”,都是从“需”而来的踵事增繁文字。 古代之儒,为人相礼、祭祖、事神、办理丧事,事先均需沐浴濡身,慢慢的,“儒”就成为了专用名词。

他举了三十多条甲骨文中“需”的卜辞,证明“需”,也就是“儒”,是商朝的官名。

他还举了若干卜辞,证明武丁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儒”,叫“子需”。武丁对他信任有加。

徐先生还论证,甲骨文中有儒师、儒人、儒丘,证明当时有一个教阶、教区的宗教组织。儒,是一个由贵族组成、世代相传的阶层。 到了西周,统治阶层大换血。儒,这个阶层不吃香了,于是归于沉寂。

不过,孔子是商族后裔,或者,很可能是儒这个阶层的后裔。据说,他也有一身武艺,且有文化。 能够传承文化,是儒家的最大特点,后来的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皆属儒家。这个阶层还掌握着文字。如此这般,儒家能够在诸子百家中成为翘楚,是具备了很多先决条件的。

儒,在殷商是贵族,任王官;到了西周没落了,不能当官,但为职业,只是地位比较低下。孔子自己说过,他干过吹鼓手一类的卑微行当。

按照徐先生的考证,儒家之所以称儒,就顺理成章了。




谢谢悟空邀请 :
儒家为何叫“儒”家?
“ 儒 ” 者
读书人一一鸿儒也
儒家是尊崇至圣孔子
亚圣孟子学说的人
他们并且尊崇
孔子、孟子一派的思想教育
所以称之为一一儒家
@今日头条 @悟空问答





“儒”是指古代从事丧葬冠婚司仪的一种职业,称有知识才艺者为“儒”。儒由“人”和“需”组成,指某人的思想学问,能安定别人,说服别人,为人所需。“儒”本身的含义,是对古代学者的一种尊称。

孔子早期的职业是丧葬冠婚司仪,也是一个有文化的学者。因为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形成了以仁义道德礼智信为核心的思想文化,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儒家。儒家思想文化,孔子也就是当之无愧的创始人。他的学派体系及其影响力,是诸子百家中最大的一家。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被后世历代封建王朝作为正统文化,安帮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华夏子孙修养生息立足的根基。孔子作为一代至圣先师,也成为万世师表。

“儒”字至今仍是褒义词,儒雅,儒商,儒生,鸿儒,儒者风范,儒雅大气……我们的儒家文化,早已走出国门,与各国文化双向互动,引领世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1

标签:儒家   董仲舒   墨子   孟子   论语   孔子   儒者   殷商   儒生   诸子百家   儒学   坦荡   庄子   君子   小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