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四皇子弘历奉旨外出办差遭到哥哥弘时追杀,为什么不揭发?

弘历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知道此时不揭发弘时,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更为有利。

弘历对弘时向自己下黑手的事情是心知肚明的,这从李卫和图里深马不停蹄的来保护他时,他就了然于胸了。并且也明确了,老爸雍正对整个事情是掌握的。

那么以弘力的政治修为,面对这样的事情,肯定是想着如何对自己更为有利。简单分析可知:弘时这么做,老爸肯定不喜,自己如果告状,也不见得显得自己有格局。

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法是:向老爸请求不治弘时的罪。这直接挑明几个方面:1.表明自己是清清楚楚的知道,对自己下手的人就是弘时。2.弘时是不顾兄弟情的无耻小人,而自己是亲情大天有格局的人。

给老爸留下这个印象之后,雍正对比来看:这弘时真不是个东西,弘历比他强一万倍。

瞧,弘历多腹黑!




因为弘历的政治水平已经到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地步,他已经清楚这个皇位说什么都是自己的了。他现在要做的不是去和弘时争夺皇位,他要做的是尽可能多的收买人心,尽可能多的博取父皇的好感,继续稳固自己在雍正心目中的继位人形象。所以他一不检举,二不揭发,反而求雍正不要彻查。而反观弘时,计谋与城府都与弘历都相差的太大了。

在八爷党和隆科多被彻底整肃之后,弘时背后的势力已经基本上完全倒下。他现在只有最后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暗杀弘历,做困兽斗,这样自己才有机会继承大统。可是弘时为人太过阴险,他为了斩草除根,派人暗杀隆科多,却不想隆科多将这些计谋统统告诉了雍正。

雍正皇帝又急又气,气的是弘时勾结八王党,阴谋夺取政权。急的是弘历命在弦上,弘时随时都有可能暗杀掉弘历。雍正急忙派图里琛赴江南保护弘历,并嘱托找到弘历之后,让其与李卫一起护送弘历回京。而在弘历回到京城之后,弘时做贼心虚,主动到潞河驿迎接弘历,打探消息。

弘时一见弘历,立刻装成好老人模样,先问弘历可有大碍,又旁敲侧击问是否有活口留下。在得知没有活口留下时,弘时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又主动引导弘历,让他把这顶谋杀的帽子扣到山东官员的头上。

弘历是何许人也,那是打小在康熙圣主仁皇帝身边长大的,城府之深又岂是弘时可比。但是弘历却一点都没有点破,还看似傻乎乎的,像是信了弘时的话的样子。还表示要送弘时一些好茶,还说弘时平时肝火旺,这茶喝了以后听说能去肝火。

弘历这话看似平淡,实则暗藏玄机。他的意思实际上是说弘时的肝火大,以至于对自己动了肝火,找人暗杀自己,自己不以为意,送他二斤碧螺春,给你去去肝火。这话滴水不漏,既警告了弘时,告诉他自己都清楚。又装作什么自己不会在意,在雍正皇帝哪里不会落下一个气量狭小的名声。

而在雍正陛见弘历时,雍正还没说什么,弘历却率先表示希望雍正不要追究这件事了。原因有二,一是不希望因自己兴起大狱,二是更不希望因自己使皇帝和皇后伤心。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弘时虽然残害自己,自己却不想因此广泛的追查弘时一党。二是若是彻查,那弘时必定是死罪,而皇帝和皇后自然是伤心的很。

但如果弘历真的想保全弘时,话说到这里就该停下,可是弘历偏偏又说起了那个因自己而死的刘墨林。刘墨林与苏舜钦,才子佳人,本是佳话。刘却因自己而死,怎么看都是一大遗憾。这个时候提刘墨林,弘历想的恐怕不是要救弘时,而是要假雍正之手除掉弘时。毕竟弘历要学的是康熙,而不是雍正。

而在雍正接见李卫时,问询李卫自己应该怎么办。李卫吓得直磕头,说这种事不是臣子所能明言。但是后来的李卫又用先帝的一番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子,不是奴才斗胆敢说祖宗的不是,先帝爷千般都好,就是太宽容了。明知道他们八爷他们一个个心术不正,还一个个亲王贝勒的加封,把这些难题都留给主子了

李卫早就活成了人精,他这番话的意思无非是劝雍正不要学康熙。要雍正不要把难题留给下一代,留给弘历。雍正听了以后,当即表示不管多难,自己都不会把难题留给下一代,留给弘历。

如果说弘历与弘时的城府与智谋有差距的话,那么差距在那个昏昏欲睡的下午就已经拉开了。一个昏昏欲睡的下午,帝师邬思道在给雍郡王的两位世子传授康熙的帝王术时,一个吵着要去厕所,另一个则听话把康熙的书背了好几遍。

而之后的围猎大会上,弘历凭借这堂课脱颖而出,拿下了头彩,也在皇爷爷心中留下了位置,之后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人生从来都不是百米赛,而是接力赛,弘时不懂这个道理。在那个下午,弘时其实就已经输掉了皇位的战争,只不过他自己还浑然不觉罢了。

以上。




雍正帝没想到,到了自己的儿子这一代,为了皇储,还是发生了兄弟相残的事情,看来权利是个好东西呀!

河南巡抚田文静有奏折来报,因为田文静推广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一事,得罪了读书人,发生了生员贡院罢考。

学政与巡抚都上奏折互相弹劾,婆说婆有理,没办法只有派宝亲王弘历领钦差命去河南顺便体察民情。

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是雍正帝登基以来确定的基本国策,不能动摇,还有就是李卫在浙江也开始搞起来摊丁入亩,难度也不小。

弘历的能力是不用质疑,这次去河南他带了刘墨林,刘墨林这个小子还算机灵,差事办的不错,据说他已经随宝亲王弘历准备回京。

朝廷有制度,出京办差官员回京,或者外省来京办事官员都要在北京南郊的驿站待命,等皇帝接见。

在皇帝没有接见前是不可以回家的,否则视为大不敬罪。

这就是“潞河驿站”,这不是,弘历回京定要在这里等皇帝旨意,在这之前是不可以与其他官员见面的。

弘历一干人马刚到京郊,还没有到潞河驿站就听说三哥弘时已经在潞河驿站等候了。

弘历这次外出办差,事情还好,比较顺利,只是在回京的路上遭到了据说是江湖上的人追杀。

刘墨林就是为了保护弘历被凶手杀了,好可惜,通过蛛丝马迹可以看出这事与自己的三哥弘时有关联。

弘历到了潞河驿站,见三哥像没事人一样笑着问;怎么,听说路上还有人要害你?

弘历那是何等精明,也装作没事一样:谢谢三哥惦记,在外面当差哪能没一点风险。

不愧为天潢贵胄,说起话来滴水不漏,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弘时毕竟心里有鬼,以关怀备至的口吻说,老四,不是为说你,你是千金之体,不要再微服私访了。

弘历话里有话的对弘时说;三哥,你喜欢喝茶,这次我在杭州给你带回来二斤西湖龙井,都是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用口衔下来的,不多呀!喝了也好去去肝火。

对于江湖追杀的事情,弘历只字未提,因为就目前看还不能确定也没有证据证明就是弘时干的。

因为前有父皇那一辈因为九王夺嫡闹得像翻了天一样,不想走到兄弟相残那一步,何况没有证据。

这二兄弟的一场戏演的眼花缭乱,让在旁边的李卫、图里深不得不佩服这个未来的小皇帝的城府之深。

李卫与图里深是奉了雍正帝的旨意前来护驾的,自然不必多言。

第二日,弘历在养心殿见了父皇雍正皇帝,除了汇报去河南如何办差、如何解决了公事以外,对于被追杀一事只字未提,倒是雍正问了起来。

弘历跪下说:请皇阿玛不要再提这件事了,也不要追究这件事了。雍正帝看了看弘历不置可否,因为雍正帝心理有数了。

作为一代帝王,他并且自己还经历过了为了皇储你死我活的争斗,估计雍正帝绝对不想这事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那雍正帝会如何处理这件棘手的事,你怎么看?
(以上图片来自影视资料)

请关注《邸晓居MBA侃历史》欢迎网友们一起互动、评论、讨论、批评、留言必回复!




这个问题还得从老八胤禩被抄家时说起:

抄家的时候八爷府上管家说弘时太狠了,但是后来的老八胤禩却说弘历更狠毒!

他说的并没有错,弘历确实是一个狠人,我们也举了很多例子,但是为什么他面对追杀自己的三哥弘时时,却突然一改性情,而替他求情呢?

一、

弘历的“大灾难”:

图里琛半夜给雍正帝汇报,说自己的一个耳目反映被关押的隆科多那里有情况,于是雍正帝一同前往调查。

这一查可不要紧,发现这背后竟然是弘时在捣鬼,大惊之下,雍正帝连夜命图里琛紧急江南救援。

杨角风又得讲讲这个图里琛,他简直就是戏精的代表:

他在见李卫之前,是在门口不慌不忙地走进去的,可是见到了李卫以后,突然就慌了:

“去扬州了?遭了!”

然后喝茶也拿不住杯子了,自己这杯喝完,又把刚才李卫喝着的那杯茶抿了一口……

当然,他们这一行人及时赶到扬州,救了弘历,随后几人回京。

到近郊的时候,图里琛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突然就来了一句:

“宝亲王,待会儿到了潞河驿,你可千万要压住火!”

这一提醒可不要紧,狠人宝亲王弘历突然骑马加速,李卫害怕了,俩人追弘历,李卫担心的是他们两个要是打起来,会坏了雍正帝的章程,这句话是重点,我们待会儿会分析。

二、

弘历为什么不揭发弘时?(一)

这就印证了老八胤禩被抄家时对弘时分析的弘历了:

“第一,精明不及弘历,第二,狠毒不及弘历!”

前面一篇我们已经见识过弘历的狠毒了,那么这件事上他又精明在哪里呢?

前面图里琛和李卫都怕他见到弘时时会发飙,而实际上却正好相反,两个人还是好的不得了,还在一起分析刺客到底是谁呢。

见到俩人肩并肩走远,图里琛和李卫都摇了摇头。

其实弘历的手段很高明:

我们分析一下,是谁让图里琛连夜去江南保护弘历的?

是雍正帝,当初隆科多供出弘时的时候,图里琛也在现场,也就是图里琛是知道整个事情的详情的。

图里琛知道,那么自然弘历也就知道了,从他们快进京的时候李卫和图里琛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弘历是知道暗杀者就是弘时的。

可是弘历为什么没有找弘时打架?

就是因为他看到弘时还是自由身,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雍正帝本就知道弘时要暗杀弘历,可是雍正帝竟然无动于衷,并没有对弘时采取措施,那么对精明的弘历来讲,必然不敢轻举妄为,因为他要探雍正帝的底!

三、

弘历为什么不揭发弘时?(二)

他怎么探雍正帝的底呢?

他先跟弘时寒暄了一顿,其实弘时一直都是忐忑不安的,他也想探探弘历的口,看看自己派出的刺客是不是留了破绽?

当然,弘时派出的刺客还是可靠的,并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弘历也证实了这一点,说一个刺客也没抓到。

随后弘历进宫面见雍正帝,雍正帝还没说话,弘历就巴拉巴拉说了一通:

“托皇阿玛庇佑,儿臣平安回来了,请皇阿玛就不要追究这件事了……”

一看雍正帝没有说话,弘历接着说:

“皇阿玛圣明,儿臣实在不愿因为这件事兴起大狱,更不愿因为儿臣,使皇阿玛和皇额娘伤心……”

弘历这通话还是非常有水平的,先是点题,多谢皇阿玛庇佑,其实就是感谢皇阿玛派人来保护我,言外之意,皇阿玛早已知道是谁要暗杀我。

然后希望皇阿玛不要追究,毕竟追究起来会兴起大狱,会让你们伤心。

看着雍正帝还是没有开口,但是在不停地撵佛珠,弘历又加了一句:

“只是刘墨林可惜……”

多么高明的策略,先是表明自己心性善良,明明知道是谁要杀我,但是我不报仇,不记恨,而且懂孝道,不想让皇阿玛为难!随后话题一转,说了刘墨林可惜,目的就是激起雍正帝的怒火!

四、

弘历为什么不揭发弘时?(三)

在看雍正王朝时,很多人都认为皇位对弘历来说是十拿九稳的,其实不然,没到最后时刻,谁也不能确定皇位就是他的。

在康熙帝的儿子们身上就展现的淋漓尽致:

康熙帝在世的时候,最反感的也是争位,哪个皇子表现的越积极,哪个皇子就离皇位越远,用雍正帝自己对弘昼说的话就是:

“朕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潜心佛法,与世无争,是你皇爷爷非要把这重担交给你阿玛。”

不管是谁,自己还在位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儿子开始对自己的位置虎视眈眈了,换谁谁心里都不舒服,更何况是皇帝!

所以,对于弘历来讲,他也不可以表现的太过,这也是剧中他一直积极的推动新政,除贪官,安抚臣民的方式来博取雍正帝的好感的原因。

如果弘历一见雍正帝就哭哭啼啼的说弘时要杀自己,反而会引起雍正帝的怀疑,会给弘历安上一个置自己亲兄弟于死地的罪名,这是得不偿失的。

从雍正帝派人来保护弘历的那一刻起,弘历就敏锐的捕捉到,本来是他跟弘时的夺嫡之战,现在已经转变成了弘时于雍正帝的战争了。

既然矛盾已经转移到皇帝与儿子身上了,作为四弟的自己,何必趟这浑水呢?

后来弘历为了确信自己的策略成功,而不顾雍正帝的感受,一再问自己的三哥去哪了?

直到图里琛暗暗地给他点了一下头,弘历就知道自己成功了,由此可见,他跟图里琛早已经对过暗语了!

相对来说,弘时就傻到家了,一切都搞得那么尽人皆知,当着老八胤禩的面自己做主把人家门人和家奴发配云南,还指望老八胤禩给他出好主意助他上位?

真是可笑至极,估计弘时中计后,老八胤禩会从心里嘿嘿一笑:

“比狠毒,弘时你还是太嫩了!”

难怪弘时临死前才醒过味来,大喊“八叔八叔,阿其那,阿其那!”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谢邀@邸晓居MBA侃历史

弘时在八爷胤禩的影响下,也对皇位产生了想法。而八爷处世,就是一个字:争!

在康熙第二次废太子之时,八爷就把整个争位的局势明面化,把暗流诵动变成了汹涌澎湃,明眼人都看得到。他与太子争,与四爷争,与十四爷也争!

这也是和八爷的出身有很大的关联,他母亲的身份比较低微,所以他从出生开始,就不被康熙所喜欢,所以他内心就对太子,四爷,十四爷有明显的羡慕嫉妒恨。接着,他在康熙面前拼命的表现自己,表现自己的德行,能力,以及兄弟和睦!他拼命的学康熙,学他的宽容,学他的笼络人心,学他的杀伐决断,样样都学得像,却样样都做得都不像。康熙笼络人心,是为了大清国的江山社稷,而八爷笼络人心,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

这一切康熙都看在眼里。

而康熙随后的一系列决断,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第一次废太子以后,把十三爷胤祥软禁十年,让人难以理解;

“死鹰事件”把四爷和一干重臣全部罢免,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这一切都是为四爷做准备,而八爷也彻底失去了作为继承人的资格。康熙心里想的是“我没给,你别抢”,而八爷一而再再而三的去争权夺利,导致的后果只能是他自己离继承人这个位置越来越远。

在雍正王朝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康熙晚年狩猎,带着弘历,而年幼的弘历说“皇爷爷是大清第一巴图鲁”让康熙大为高兴,甚至把本来属于太子的玉如意,赏赐给弘历!这个细节的处理非常具有深意,很简单的表达了康熙对弘历的喜爱,也为弘历以后成为大清皇帝埋下了伏笔。

有人说胤禛成为继承人是沾了弘历的光,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而雍正继位以后,他有三个儿子长大成人,分别是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五子弘昼!

弘历不用说,就是以后的乾隆皇帝。

弘昼也是聪明绝顶,他看到父辈为了争夺皇位而兄弟相残,他自己选择明哲保身,远离权力。所以他一直装疯卖傻,甚至在生前多次为自己举办葬礼,这样也让他能够安然平安的度过一辈子。所以说,弘昼是具有大智慧的人。

而弘时刚开始也对皇位没有什么想法,毕竟天下人都知道,雍正是要把皇位继承给弘历的。而随着年长,他和八爷亲密的接触,进而受到八爷的影响,他对皇位产生了一丝的幻想。

前面说过,八爷的处事之道就是一个字:争。因为八爷没有办法,不争轮不到你,争还有一丝希望。而弘时的处境,又和八爷差不多,所以他就选择和八爷一样的道路,去争一把,殊死一搏

于是他就选择先下手为强,在弘历奉旨外出办差时,派刺客追杀!最后刺杀失败。

其实十三爷在临终告诉雍正皇帝,必须要警惕弘时。雍正皇帝心中有数。

而弘历在外被刺事件,也让雍正皇帝大为着急,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是谁干的,随后他要处置这件事。

而弘历也知道是谁干的,必然是弘时!

回来之后二人见面,还相当的亲密,谈笑自若。弘时表面上是接风洗尘,实际上心怀鬼胎,弘历表面上寒暄客气,实际上内心戒备。

弘历也是相当有城府的人,他镇定自若,丝毫不提被刺之事,而且还说给他带来江南好茶!

弘历为什么不揭发此事呢?

第一,为皇族的面子!

毕竟他二人都是亲兄弟,都是雍正皇帝的亲儿子,如果让天下人得知兄弟相残,他们皇族的面子往哪里搁?他不考虑自己,也要考虑考虑自己作为皇帝的父亲,这件事情公开,让谁都脸面无光。

第二,没有证据!

虽说弘历被刺,但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可以证明凶手是弘时,因为刺客都已自杀身亡。这样揭发也没人相信,弘时也不会承认,只会导致二人的撕破脸皮,争夺皇位更加激烈,于自己也不利。

第三,都心知肚明!

弘历心知肚明,弘时心知肚明,雍正皇帝更心知肚明。

随后,雍正皇帝不得不下狠手,为了让弘历顺利即位,不受威胁,他生生逼死自己的亲儿子弘时,让弘时自绝于列祖列宗!可能这也是他在民间被认为是暴君的一大理由。

所以,弘历被刺,他不用去揭发,而雍正皇帝这样处理,实在是有些狠心,但如果不这样处理,后患无穷,八爷是最典型的例子。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雍正   笼络人心   雍正皇帝   王朝   肝火   皇位   皇子   城府   心知肚明   河南   刺客   太子   康熙   皇帝   哥哥   儿子   事情   兄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