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唯一心愿,死后能和徐志摩合葬,为何徐志摩儿子坚决拒绝?

说到徐志摩,还真是一个“风流倜傥”的诗人,一生有过三个女人,并且每段的爱情都是众人皆知的,闹得沸沸扬扬的那种,就是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这三位奇女子都与徐志摩有过爱情的纠缠,可能是欠下了太多风流债吧,就连徐志摩死后,陆小曼都想和徐志摩合葬,可是,徐志摩的儿子不同意啊,这又是为何呢?

原因之一:

坚决拒绝陆小曼要求的是徐志摩的长子徐积锴,徐志摩是和原配张幼仪所生,这道理我们都懂,所以出于私心,他不会让自己母亲以外的女人和父亲合葬。

原因之二:

徐志摩的家人都认为徐志摩的离世和陆小曼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陆小曼的花钱大手大脚,使得二人常常争吵,而徐志摩去世前,二人就曾经发生过激烈的争吵,后来徐志摩负气离开了家里。所以不仅陆小曼一直觉得徐志摩的死和自己有一定的关系,徐志摩的家里人也觉得陆小曼是害人精。而且陆小曼常常吸食鸦片。这样的行为一直被传统的中国人所鄙夷,而且她吸食鸦片的事情,又众人皆知,所以徐家自然不会让这样的一个“鸦片瘾君子”和儿子同葬。并且徐志摩是因为飞机失事而意外身亡的,很多人都觉得,要不是陆小曼花钱大手大脚,导致他们经济入不敷出,徐志摩也不会为省钱,搭乘免费班机而遭遇飞机失事身亡。总之,再徐家人看来,陆小曼就是没有资格和徐志摩合葬。

原因之三: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和翁瑞午常年同居,也正是如此,徐家人才不会让这样一个不忠于徐志摩的女子和其同葬。除此之外,当初陆小曼就在婚姻期间和徐志摩产生暧昧关系;而和徐志摩结婚以后,她还和翁瑞午有过暧昧关系。徐家人认为这么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根本不够格和徐志摩合葬。

最后,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中期,曾经的民国红粉佳人陆小曼离开了人世,她没有实现自己的遗愿与丈夫徐志摩葬在一块,而是独自葬在了苏州东山华侨公墓中。作者:橘子汽水322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6a630c0992bb




导语: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逝世。陆小曼火化后的骨灰,一直无人认领。23年后,陆小曼远在台湾的娘家侄儿,才在苏州建立了一座陆小曼纪念墓。

陆小曼生前想和爱人徐志摩合葬的心愿,终是成了空,因为徐志摩的儿子徐积楷一直不同意!

那些遗失在民国风里的故事,是徐积楷心头永远的痛

徐积楷的小名叫阿欢,1918年出生,那是父母包办婚姻的第三个年头。小阿欢出生没多久,父亲徐志摩就留洋去了。2岁那年,母亲张幼仪也去国外和父亲团聚。小阿欢留在家里,和祖父祖母生活。

长大后,阿欢才知道,母亲去了国外,过上了不堪回首、让人泪目的留学生活。在母亲生下弟弟彼特的时候,父亲逼着母亲签了离婚协议后,就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去了。

母亲在德国独自抚养着弟弟彼特,幸亏有舅舅张君劢的帮助。可是,在彼特3岁的时候,却又意外夭折了。伤心欲绝的母亲在1926年回到了上海,阿欢又见到了消瘦的母亲。

之后,母亲带阿欢去北京念书。

此时的父亲早已回国,整日沉醉在与陆小曼的浪漫中,完全来不及眷顾家里的老父老母,和尚在成长中的阿欢。

1931年11月19日,父亲徐志摩坠机身亡。

13岁的徐积楷和家里的长辈,一起去飞机出事的地点接父亲回家。一遍狼藉的坠机现场,他们找到了徐志摩。

父亲的双手黑紫斑斑,指甲嵌满泥血,面形很惨。应该是飞机坠地的时候,父亲还活着,而且父亲还经历过激烈的求生的挣扎,以至面部有些扭曲。

虽然13年的成长岁月里,父亲几乎都在缺席。但是,阿欢知道,从此后父亲要永远地缺席了。

徐家一直不曾接纳陆小曼

在阿欢的记忆中,自己的祖父就从未曾接纳过陆小曼。

在父亲和陆小曼交往的时候,尽管他们相互爱的很深,祖父徐申如却一直反对。众所周知的原因,陆小曼当时是有夫之妇。

出生在封建社会的徐申如,对儿子惊世骇俗的感情非常反对,甚至不惜以断绝徐志摩的生活开支,来试图阻止他们在一起。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哪怕有万人阻挡,父亲和陆小曼也没有投降!

1931年4月初,徐志摩的母亲病危,徐申如将徐志摩召回。当时,徐志摩想让自己的妻子陆小曼回来侍奉婆婆,却遭到了徐申如激烈反对。祖父说:

"她若来,我即走!"

后来,祖母钱慕英在4月23日去世。

陆小曼一身孝服赶来奔丧,祖父徐申如知道后,派人在半路上阻拦了陆小曼,无论如何也不准她进入徐家的门。为此,父子俩在母亲的灵堂前反目。

再后来,父亲徐志摩罹难,60多岁的祖父徐申如老泪纵横,对陆小曼的怨恨更深了一层,徐家对陆小曼的痛恨更是无以言表。以至徐志摩的追悼会,徐申如都不肯让陆小曼参加。

1944年3月21日,祖父徐申如病逝于上海。两年后,阿欢和母亲一起把祖父葬在了父亲的身边。

陆小曼放任自我的后半生,更是让徐积楷无法接受。

陆小曼本来就是富贵人家的娇娇女,空有一身才华。在丈夫徐志摩离世之后,不再日日交际,也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为了生存,陆小曼和有妇之夫翁瑞午一直同居。翁瑞午不仅有爱人,还有几个孩子。这种剪不清理不清的混乱关系,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虽然徐家不待见陆小曼,但陆小曼是徐志摩名义上的妻子。在徐积楷看来,这种公然和有妇之夫同居,就是对父亲和徐家的一种伤害。

人人都有婚姻自由,陆小曼也有。既然陆小曼在后半生选择了跟别的男人, 那就可以说,她陆小曼已经不再是徐志摩的妻子好多年了!

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再回来和父亲葬在一起呢?

徐积楷的心里是怨恨陆小曼的

徐积楷长期在国外工作和生活,他的思想应该与祖父徐申如不同。他对陆小曼的怨恨也与祖父有区别。

也许,在长大的阿欢心里,对父亲与母亲的婚姻,对父亲与陆小曼的爱情早就释怀了。后来,徐积楷在书中慢慢地了解了父亲,知道父亲是个很热情,对朋友很真心的人

尤其是父亲留在世间的作品,和父亲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力,都让徐积楷觉得自己的父亲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在美国,徐积锴和父亲的老友胡适、梁实秋等人常常有来往。

他目睹和父亲同辈的人,在新的社会制度下颐养天年,他多么希望自己才华横溢的父亲还活着呀!

有一次接受采访时,徐积锴忍不住说:

"我觉得,我父亲命太苦!”

在他看来,父亲追求自己的爱情没有错。但是,陆小曼挥金如土,害得父亲为了生计身兼数职,四处谋钱,长年累月在京沪两地疲惫地奔跑。

陆小曼作为妻子,不仅没有在生活上照顾好父亲,还让父亲为了满足她奢侈的生活而把命送断了。

毫无疑问,父亲娶回的陆小曼,不是个好妻子,不过是个败家子罢了。

三少说:

不能是站在徐家的角度,还是站在做儿子的角度,徐积锴都不愿意将父亲和陆小曼在一起合葬。

因为,他无法说服自己。




陆小曼唯一心愿,可以和徐志摩合葬,为何徐志摩儿子坚决拒绝?

“谁捧起花的脸庞,让岁月美的黯然神伤”,这是才子徐志摩的情话,徐志摩是民国时期多情的存在,也经常被冠以民国第一渣男的称号。

徐志摩的原配是张幼仪,并且和张幼仪生下了自己的唯一一个儿子。徐志摩不满传统婚姻的束缚,又大肆追求了林徽因和陆小曼等人,并且最终和陆小曼走入婚姻殿堂。

才子配佳人并没有成为一段佳话,甚至连最后的合葬都成为了奢望,为什么徐志摩儿子的态度如此决绝呢,且听漫谈君详谈。

第一、二人在一起并不光彩

陆小曼本是徐志摩朋友王赓的妻子,王赓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又被保送到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还和美国总统成为了同学。

王赓回国以后,代表中国去参加了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的翻译和发言赢得了西方人的尊重,很为中国长脸。

因为王赓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需要出远门,他担心自己美丽的妻子出现什么状况,便托好友徐志摩来照顾。令王赓没想到的是,他把最大的状况放在了自己家里,徐志摩把陆小曼照顾成了自己的恋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在外面游,绿从天上来。

知道一切的王赓并没有暴跳如雷,反而成全了二人,还警告徐志摩一定要照顾好陆小曼不可以做对不起她的事情。二人的结婚受到了全世界的阻挠,徐志摩的父亲和陆小曼的母亲都非常反对,但最终二人还是走过八十一难,互相为对方戴上了戒指。

第二、婚后并不十分的幸福

修成正果的两个人终于可以光明正大,但真正过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时,他们的感情也就变味了。二人是新时代新世纪的恋爱,陆小曼也是一个十分新潮的女性。

陆小曼喜欢奢侈的生活,她追求一切美好的大牌,她出入酒会,出入牌场,甚至还染上了吸毒的恶行。

如此种种,都让徐志摩心中那个活泼美丽的女神形象大大受损。徐志摩也自然希望结婚以后的徐志摩可以非常顾家,二人为此经常吵架。

生活中一个过不去的坎就是钱,对于徐志摩和陆小曼来说更是如此,陆小曼是没有收入的,所以全部的担子就压到了徐志摩身上。

徐志摩在当时的收入并不低,但到底是一个卖弄口笔的作家,比不得大富豪大商人,更是难以应对陆小曼的巨额开销,所以徐志摩除了赚外快以外还不得不经常性的借钱,甚至和自己的前妻张幼仪都开过好几次口。有些人只适合恋爱,有些人大概就是这二人吧。

第三、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以后并不检点

徐志摩在去看林徽因演唱会的路上因为飞机坠毁而亡,陆小曼又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陆小曼因为和前夫离婚时堕胎,身体大打折扣,徐志摩在世是便为她找了一个调理身体的推拿医生——翁瑞午。

翁瑞午经常性的给陆小曼做推拿和陆小曼聊天,一来二去二人便熟络了,成为了朋友。徐志摩去世以后,虽然徐家和张幼仪都会给陆小曼一些经济的帮助,但这些同她的花销相比可谓杯水车薪,她的日子变的暗淡。

锦上添花之人可能会让人忽略,但雪中送炭一定让人铭记,翁瑞午便是陆小曼的碳火。翁瑞午经常性的来陪伴陆小曼,为她推拿同她说话,而且更加频繁的居住在陆小曼这里。

二人的绯闻穿的铺天盖地,二人也的确在一起了,翁瑞午或许对美丽的陆小曼有情,但陆小曼只对徐志摩有意,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以后便专注的出版全集。

陆小曼似乎在扮演着一个深情的守寡者形象,但是在外面看来,在徐志摩的儿子看来,她不过是一个拿着自己家里钱去养外边男人的荡妇。

第四、终究非亲生,有隔阂

徐志摩的独子是和张幼仪所生,他的名字叫做徐积锴。徐积锴自小便跟着母亲长大,他亲眼看着父亲为了追求外面和女人执意和自己的母亲离婚,他恨父亲更恨外边的女人,是她们害的母亲以泪洗面,是她们害得自己家庭破碎。

徐积锴对陆小曼没有后妈的善意,只有仇人一般的敌意。而且在徐志摩去世以后,张幼仪还为陆小曼提供了很长时间的生活费,在母亲高大形象的衬托下,徐积锴对陆小曼这种空有一张皮囊的女人更是讨厌,所以也不会同意她和父亲合葬。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爱情是民国时期思想刚开放时的典范,陆小曼虽然吸毒拜金甚至当交际花,但她却为徐志摩收了心。她洗尽铅华,用几十年的时间为去世的徐志摩写合集,陆小曼是深爱着徐志摩的。

但是陆小曼的爱并没有为徐家所认可,也没有被社会所认可,以至于二人死后渴望同穴的简单要求也落了空。

(文/历史漫谈君 半青)




1965年,62岁陆小曼病逝。她想和丈夫徐志摩合葬,却被儿子徐积楷强硬拒绝。她的骨灰也无人认领,直到23年后,娘家侄儿为她在苏州建立纪念墓,她才得以入土为安。

陆小曼是近代女画家,也是民国赫赫有名的才女。

她被胡适评价为“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是徐志摩冒着被世人唾骂的风险,也要迎娶回来的女人。

1931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亡,年仅34岁。此时的陆小曼,也还只有29岁。

她长得很好看,无数才子向她伸出橄榄枝,胡适甚至写信给她,想要包揽她的衣食住行,只要她离开上海,前往北京。

但陆小曼拒绝了,她淡定地给胡适写信:“你养不起我,也无法养我。”

此后33年,她始终没有婚嫁。

去世时,62岁的陆小曼留下唯一的遗言,内容是想要和丈夫徐志摩合葬。

然而,这一看似很合理的要求,遭到了徐志摩长子徐积楷的强硬拒绝

无论别人怎么劝说,47岁的徐积楷都咬死了牙,坚决不允许陆小曼葬入徐家祖坟。

为何徐积楷如此不近人情?

其实,这还真不能怪徐积楷不近人情。


如果你是他,你也会坚定拒绝,谁劝就把谁拉黑。

小阿欢的艰难成长之路

徐积楷,小名阿欢,出生于1918年,是徐志摩的长子,也是徐家的长孙。

他的母亲不是才女陆小曼,而是当时被徐志摩视为乡下土媳妇的发妻张幼仪。

但严格来算,张幼仪真不能被称之为乡下土媳妇。

她的家境非常优渥,几个哥哥都是当时的青年才俊,而她自己在15岁之前也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算得上新时代的女性。

只是,15岁那年,她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门当户对的才子徐志摩。

对包办婚姻,张幼仪和徐志摩完全是两个态度。

  • 徐志摩的态度是,这是封建糟粕,要反抗,虽然还是和张幼仪行鱼水之欢,但他每时每刻都想要逃离婚姻。

  • 而张幼仪的态度是,既来之,则安之,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结婚前3年,这对夫妻相敬如宾,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第三年,张幼仪生下了长子阿欢,徐家父母也终于松了口,允许徐志摩前往美国留学。

为了自由,徐志摩拍拍屁股就走了,而张幼仪带着儿子在家侍奉公婆。

徐积楷的童年时光,基本上对父亲没有什么印象。

他一直跟着母亲、爷爷奶奶生活,2岁那年,在张幼仪二哥的强烈要求下,张幼仪前往欧洲和徐志摩团聚,小阿欢就彻底留在了家里,和爷爷奶奶生活。

此后,小阿欢的生命里,就很少出现父母的影子。

长大后的他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个弟弟,是母亲去寻找父亲,在国外怀上的。

但父亲却要逼着母亲离婚,最终,母亲前往德国的舅舅家生下了弟弟彼得,同时,被迫离婚的母亲,坚定前往德国学校求学。

1926年,3岁的彼得因病夭折,伤心欲绝的母亲回到上海,此时的阿欢,才再一次见到自己的母亲。

这一年,徐积楷8岁。

8岁的阿欢手足无措,他的童年时光没有父母,等好不容易见到母亲,却只能看见母亲伤心欲绝的模样。

好在,张幼仪没有忘记自己还有个儿子。

她带着8岁的阿欢前往北京念书,而此时的徐志摩,正在上海和陆小曼玩着轰轰烈烈的地下情。

之所以是地下情,是因为,此时的陆小曼,已经嫁了人,她的丈夫是陆军少将。

浪漫的陆小曼认为丈夫太死板,不是自己的意中人,便热烈投入诗人徐志摩的怀抱。

此后,小阿欢一直跟着母亲读书,期间听闻父亲又娶了新妻,爷爷奶奶也跟着过去一起住。

他抱紧了母亲,发誓以后要成为母亲的港湾。

但他没想到,一直没怎么见过面的父亲,婚后生活居然鸡飞狗跳,没多久,爷爷奶奶和新任后妈陆小曼的关系闹崩,直接来投奔母亲。

就这样,小阿欢再次和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住。

他很开心,幼小的孩子不懂那么多人情世故,他只知道,这些幼年就陪着自己的人,又回到了身边。

然而,好景不长。

1931年,奶奶身体不适,突然去世。

12岁阿欢哭成了泪人,然而,没过几个月,他再次突然听闻噩耗:父亲徐志摩居然因为飞机失事而亡。

他很害怕,可妈妈对他说,因为他是父亲的长子,所以,他必须要和叔叔们一起去接父亲回来。

12岁的他,捏紧拳头,按压下新头的害怕,在满目苍夷的坠机现场,一遍遍寻找父亲的尸骸。

一种莫名的悲凉涌上心头。

虽然整整12年的成长生涯,父亲都是缺席的,可从今日开始,他就彻底没了父亲。

长大后,徐积楷才知道,之所以是自己和叔叔们一起去为父亲收拾,是因为本该前往的后妈陆小曼,尖叫着赶走了邮差,拒绝认领尸体。

束手无策的邮差,这才找到了父亲的前妻,也就是母亲张幼仪。

张幼仪不敢让公公知道,因为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又刚刚送走了相伴多年的妻子,她害怕老人家的身体承受不住。

可作为前妻,她也不能贸然去为徐志摩收尸,不然,别人会对陆小曼指指点点。

无奈之下,她才决定把12岁的儿子推出来,以他的名义,去安葬徐志摩。

葬礼那天,一切按部就班,可陆小曼突然身穿白色丧服赶来,要见自己的丈夫最后一面。

因为和公婆闹得很僵,当年,婆婆去世,公公都没让陆小曼出席。

但这一次,他还是松了口。

毕竟,陆小曼是儿子最疼爱的女儿。

徐积楷站在旁边,维持现场的秩序,但没多久,陆小曼却在葬礼上闹了起来,强硬要求给徐志摩换衣服,换成西装下葬。

她哭着喊着:“他那么热爱西式的人,怎么能穿中式服装下葬?”

大家都不敢劝,因为她是徐志摩明媒正娶的妻子,是徐志摩宁可被世人唾骂也要娶回来的妻子。

可徐积楷心中止不住厌恶。

他想起来,自己是如何从废墟之中为父亲整理遗骸,母亲又是如何请人细致将父亲破碎的身躯缝合。

如果此时非要闹着换衣裳,那么干净遗容之下的破败身躯,会显露在所有宾客面前。

那么,母亲辛辛苦苦为父亲保留的最后尊严,将荡然无存。

可作为晚辈,他无法对陆小曼无礼。

他耐着性子,让人拦住陆小曼,然后派人去请母亲过来。

张幼仪没有出现,因为她若是出现,会让陆小曼觉得很尴尬。

但她还是安排人去带了话:“不许换,就说是我说的。”

在徐积楷的心中,爷爷徐申如一直看不上陆小曼,当年,她要嫁入徐家,爷爷就强烈反对,甚至还暗时母亲:“只要你反对,她就进不来徐家的门。”

张幼仪是善良的女人,虽然被辜负,被丈夫丢在语言不通的异国他乡,差点死在外面。

但她还是舍不得阻拦他的幸福。

因此,张幼仪的回答是:“我是自愿签字的。”

此后,徐申如认了张幼仪当女儿,这才松了口允许陆小曼进门。

而奶奶葬礼时,是爷爷和陆小曼闹得最僵的时候。

在灵堂,爷爷怒吼:“她若来,我便走!”

而父亲则和爷爷大吵了一架,然后头也不回离开。

张幼仪想要把徐志摩去世的消息瞒着老爷子,但陆小曼这一闹,什么都瞒不住了。

徐申如是白手起家的商人,是当地首富,他也是个观察力惊人的人。

当看着张幼仪忙来忙去,看着孙儿的消失,他就猜到儿子出了事。

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悲哀,还是难以承受。

自从办完了父亲的葬礼,爷爷的身体就越来越差。1944年,徐申如病逝于上海,2年后,阿欢和母亲一起,亲自把爷爷葬在了父亲身边。

徐积楷的长相,酷似父亲徐志摩,但在母亲的教育下,他成长成为专心事业、专心家庭的好男人。后来,他出国留学,妻子刚生下孩子,同样的选择,张幼仪站了出来对儿子说:“孩子我来养,但你一定要带着妻子一起走。”

这是张幼仪的善良。

当年的她,在结婚之前,还在学校就读,可结婚后,就开始操持家务,停下了前行的脚步。

而徐志摩看到了更大的世界,面临更多的诱惑,直接将她舍弃。

她不希望儿子和儿媳的婚姻,走向这样的境地,于是,她选择自己站出来,承担起抚养孙儿的职责,但一定要求儿媳同去。

与此同时,她还反复对儿媳说:“你一定要学习,一定要出去读书。”

在张幼仪的守护下,徐积楷的婚姻非常安稳。

与此同时,丧夫的陆小曼,却选择了和有妇之夫翁瑞午同居。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翁瑞午也是名人,有爱人,有孩子,可他却公然和陆小曼同住。

胡适写信给陆小曼,表示自己来供养她,目的也是为了切断她和翁瑞午的联系。

可陆小曼并不缺钱。

徐志摩去世后,虽然徐申如不见儿媳,却还是让人定期给她打去生活费,因为他觉得,儿子去世,那么供养儿媳,就是徐家的任务。

当听闻陆小曼和翁瑞午同居,徐申如差点气炸了,直接派人去写纸条:既然你已经和翁君同居,那么一切供养中断。

当然,老爷子也就放放狠话,在他去世后,张幼仪也接替了给陆小曼打钱的任务。

张幼仪说:“我是在替儿子供养她,名义上,她毕竟是阿欢的继母。”

因此,62岁的陆小曼,虽然再无婚配,晚年一直从事徐志摩作品的编撰工作,却和翁瑞午同居了30年。

这让忠于婚姻的阿欢,又如何能看得起她?

故事讲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为什么徐积楷坚定拒绝陆小曼和父亲合葬?

  • 第一,徐积楷并不喜欢陆小曼,也不接受她的为人处事。

虽然男婚女嫁,你情我愿,但公然和有妇之夫同居,实在是人品有问题。

虽然,陆小曼一直强调,不许翁瑞午给自己名分,要他为原配妻子保留名分,可不要名分,难道就不是对婚姻的伤害吗?

徐家治家严谨,也就出了徐志摩这样一个情场浪子,若是把陆小曼也葬入徐家祖坟,那么,谁来承受列祖列宗的滔天怒火?

若是徐积楷欣赏陆小曼,理解陆小曼就算了,偏偏,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陆小曼完全没做什么好事,他又如何为她出这个头?

  • 第二,徐积楷和爷爷的感情很好,但爷爷对陆小曼非常反感。

虽然,徐申如一直给陆小曼寄钱,但这只是履行义务。

在很多公开场合,徐申如都表示,自己不愿意见到陆小曼。

虽然斯人已逝,可徐申如也葬在徐志摩的旁边,若是把陆小曼和父亲同葬,岂不是让爷爷天天生气?

陆小曼和徐积楷没什么感情,可爷爷徐申如可是一直养育他长大的人,他怎么舍得违背爷爷的心意?

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善良的张幼仪遇见了自己的爱情,是一名姓苏的医生。她想要嫁人,便去征求儿子的意见,徐积楷的回复是:

“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看着儿子的回信,张幼仪泪如雨下。

善良的人,就算一时失意,也终究能得到同等善良的回应。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一直醉心于爱情,醉心于林徽因的徐志摩,他的人生有些颠倒错位。为了生存,为了留学,徐志摩只能答应父母的婚姻安排,可以说这段婚姻尚未开始便已结束,终究不会美满幸福。

张幼仪的家庭在政界、商界都有一定影响力,虽然她在成长中接受了新式教育,为人开明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在孝养公婆,相夫教子这方面又具备传统女性的各种美德。

他俩于1915年结婚,3年后有了第一个宝宝长子徐积锴,令人意外的是,就在新婚燕尔喜得贵子的时候,徐志摩却毅然决然的出国留学,因为在他看来,他按照父母的意思,已经完成了娶妻生子的任务。

当初张幼仪的四哥促成这门婚事,完全是看中了他的才华,这份才华不假,但徐志摩的品性实在太渣。

辗转求学的徐志摩最终被推荐进入康桥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这里,他爱上了才女林徽因,也爱上了写诗。他们的感情不断升温,徐志摩动了迎娶林徽因的念头。

此时的他好像已经忘记自己的家庭责任,他没有尽到孝养父母的义务,更没有考虑到妻子的感受和孩子的将来,一门心思的追求着林徽因。

徐志摩已婚,这对林徽因来说既是障碍也是压力,对于一个女人来说,选择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不能只看才华。

可怜的张幼仪呢,他的四哥当初为妹妹安排了这门亲事,看到他们夫妻二人两地分居于心不忍,就联系到徐志摩,希望能让自己的妹妹,与之团聚,这当然也是张幼仪所盼望的。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两年的分离,再次看到徐志摩的时候,徐志摩与周围的气氛完全格格不入。所有人都在注视船只逐渐靠岸,并向甲板上望去,希望找到自己亲朋的身影,只有徐志摩在岸边,脸上表现出极不耐烦的神色。

张幼仪心中隐隐感到不安,没想到团聚不久张幼仪再次怀孕,而等待她的只有两个字“堕胎”。

张幼仪把孩子看作与徐志摩之间的纽带,也是他们夫妻的感情成果,自然不愿意打掉自己的孩子,找了个借口就对徐志摩说:堕胎不是很危险吗?

换来的只是冷冰冰的一句:火车会翻车,你就不坐了?

不耐烦的徐志摩不但告诉她必须堕胎,而且彻底摊牌,他要与张幼仪离婚去追求他所谓的真爱。

张幼仪虽然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但受环境影响,人还是比较传统保守,她自然不想离婚,而徐志摩也懒得再和她说一句话,直接消失搬走独住,把怀有身孕的张幼仪一个人撇在了沙士顿。

临近预产期,看来腹黑的天才诗人终究是无法指望,张幼仪到德国柏林生下了幼子。

怀孕过程中,张幼仪的心情糟糕透顶,无心饮食,无心保养身体,所以孩子先天不足、体弱多病,最终在三岁的时候夭折了。身处异国他乡,已经与徐志摩离婚,又痛失自己第2个孩子,张幼仪悲痛万分。

她不想依靠他人,她想拥有自己的事业,也算是悲痛的一种排解方式,在德国她攻读了幼儿教育专业,德语水平提高了不少。

1926年,张幼仪从回到中国,安置好幼子的骨灰,她回到了上海,徐志摩的父母将这个曾经的儿媳妇认作干女儿,每个月给张幼仪300元生活费。

回到上海的张幼仪,先是与父母共同租住了一处房子,后来母亲去世,父亲也在不久后因悲伤过度撒手人寰。

办完丧事后,张幼仪在上海郊区租了一处房子,后来四哥张公权夫妇把他们自己的住宅腾了出来,让张幼仪搬了进去。

徐志摩口中的乡下土包子,替他抚养儿子成人,并给儿子寻了门亲事,后将夫妻二人送到国外进修,这期间,张幼仪事业有成,不但成为银行副总裁,还是时装公司的总经理。

1931年,徐志摩飞机失事身殒,陆小曼拒绝收尸,张幼仪拜托他的弟弟带着13岁的长子徐积锴一同前去。

1949年,张幼仪移居香港,并于1953年寻到了新的真爱,在儿子同意的情况下与之结婚,又过了二十几年幸福的婚姻生活。

最终还是张幼仪率先在台湾出版了徐志摩的诗文全集,她的第2任丈夫,与她重游英国康桥大学,这里是徐志摩的求学之地,还去了曾经和徐志摩一起居住过的英国沙士顿的临时住宅,这个重情重义的女人对徐志摩可说是仁至义尽,毫无亏欠。

叙述到这里,可以看出徐志摩这一生,对他的妻子张幼仪亏欠颇多,完全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自己的父母也是由张幼仪养老送终最后操持后事。

虽然徐继凯当时年岁尚小,但有部分记忆,母亲也经常对他提起,所以无论他对父亲有怎样的看法,对陆小梦是绝无好感的。

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第一次婚姻比较类似,陆小曼与王赓因争吵分手,并于转年与徐志摩完婚。

徐志摩的父母虽然非常宠爱他们的前儿媳,但却极其讨厌陆小曼,经人百般劝说才勉强同意。

但是,出于对陆小曼的不满,徐父断绝了徐志摩的生活费,徐志摩不得不在三所大学同时授课,业余时间还要投稿赚钱,胡适又邀请他担任两份教授工作。

于是,徐志摩就在这些工作中不停的周旋,北京上海每个月都要飞来飞去。

普通人群平均月薪仅仅几十块钱,低级工种更是只有几块钱,黄包车玩命拉车一个月不过七八块钱而已,而徐志摩每月六百块都不够陆小曼花销,她不单吸鸦片,还不知节俭坐吃山空,最终把徐志摩逼上了死路。

最终因飞机失事陆小曼为什么不敢去山东收拾呢?

因为本来她的公婆就对她极其不满。徐家断绝生活费是因为陆小曼,儿子拼死赚钱也是为了陆小曼,最终死于飞机失事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是因为陆小曼,如果陆小曼去收尸送回家乡,她的后果可想而知,她怎么敢露面呢。

作为徐志摩的长子,徐积锴自然知道这段往事。陆小曼糟糕的品性和间接害死父亲徐志摩的行为,令他对陆小曼充满了仇恨。

虽然张幼仪与徐志摩离婚,且已分居多年,但是他这个长子无疑还是受到父亲关照的,不可能毫无感情,仅仅13岁的他,因为陆小曼的原因失去了父亲,况且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又另嫁他人,他又怎么会同意陆小曼与自己的父亲合葬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胡适   生下   儿子   儿媳   长子   祖父   上海   爷爷   心愿   妻子   父亲   母亲   父母   飞机   婚姻   孩子   财经   徐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