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为什么不开挖?

我来说道说道,既能满足一部分人群对“考古”的好奇心,又能让更多人明白“帝王陵”保护之路的任重而道远。


乾陵为什么不开挖?

我先简单介绍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陵寝地,准确来说,武则天曾废黜儿子李旦的帝位而自立为一代女皇并改国号为周,所以乾陵其实埋葬着两位大唐帝王,这在历史上可是独一份。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北部的梁山山脉,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

整个乾陵的陵园内有内外城墙设计,内城南北城墙各长约1450米,东面城墙长约1583米,西面城墙长约1438米,总面积大约在240万平方米,整座乾陵如多数唐帝王陵寝的格局一样,采用开山为陵的建造方式,整个乾陵陵区是仿照当时的京师长安而建设的。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是结合文献和经考古学家探明唯一未被盗掘的一座唐帝王陵,有一种说法位于陕西蒲城县的唐睿宗李旦桥陵也未被盗掘,但没有定义。在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于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当时的皇后武则天任命吏部尚书韦待价负责乾陵修建的工程,同年12月27日,唐高宗李治驾崩于贞观殿,次年8月(公元684年)唐高宗李治葬于乾陵。神龙政变(公元705年)后唐中宗李显复辟称帝,同年11月武则天崩逝,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武则天归葬乾陵。


我再来简单介绍乾陵经历的三次“盗掘”历史:

第一次是唐末黄巢之乱。当时黄巢动用了足有40万大军盗掘乾陵,挖出了一条40余米深的沟(黄巢沟),但一直找不到陵寝地宫的入口,后突然电闪雷鸣且飞沙走石,多少有点神话色彩,黄巢吓得放弃了盗掘乾陵的念头。

第二次是耀州节度使温韬。五代时期,耀州节度使温韬曾组织军队对关中境内的唐帝王陵悉数盗掘,这是文献记载的内容,唯独乾陵是“风雨不可发”,也就是说史书记载温韬盗掘了陕西关中境内的所有唐帝王陵,但乾陵却始终未能顺利盗掘,也是电闪雷鸣加上飞沙走石,总归多少有点神话色彩,但温韬的确是失败了。


第三次是民国时期军阀孙连仲。当时军阀混战,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借口,率领麾下部将驻兵于乾陵周围,打着演习的名义动用真枪实炮盗掘乾陵,但最终也是电闪雷鸣加上飞沙走石,未能找到乾陵的地宫入口有,只好作罢。

建国后,1958年,当地群众炸山采石的时候,意外炸出了乾陵的地宫入口,后几年经考古专家研究发掘,结合史书记载“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实物记载,确定这就是乾陵的地宫入口。


我再来伟人对保护乾陵的态度:

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总理对《乾陵发掘计划》做出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给后人来完成”,后,国务院再发通告“全国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由此,乾陵的发掘停止,因乾陵墓道完整,未发现新增盗洞,后众多考古专家考证认为乾陵是未被盗掘的唐帝王陵。

我最后谈谈“乾陵为什么不开挖”?

第一,技术达不到的失败教训。

1956年,由郭沫若、吴晗等人联名提请《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当时该报告被批准后,考古工作队对位于北京市郊区昌平县天寿山的长陵进行勘探,但从冬天直至春天也没找到通往地宫的隧道,后发掘委员会决定先尝试发掘规模小于长陵的献陵,可最终还是没找到地宫入口,后才把发掘目标改为定陵。

明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后和两位皇后的陵寝地,定陵的地宫入口被发现多少有运气的成分,当时定陵宝城的一角距离地面3米高的宝城城墙上方正好有墙砖塌陷的洞口,后由此发现了定陵的地宫入口,定陵地宫发掘由此开始。


1957年5月19日,考古工作队找到地宫入口金刚墙的封口,定陵的发掘顺利展开,但悲剧由此开始。大量珍贵的文物整齐地摆放在万历皇帝的棺椁附近,足足有29个红漆木箱,各种名贵文物数不胜数,各种锦缎、匹料、服饰等丝织品达600多件,其中的刺绣百子衣更是上乘佳品,价值连城。

但当时的发掘技术手段和考古经验比较落后,大量丝织品因为接触到氧气在短时间内化为碎片,一些字画也因为接触到氧气受损,金银器皿的保存相对简单,但简册、纸质文物字画、丝织品等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这是不可逆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后来,郭沫若等人在得知了1958年陕西当地群众炸山采石意外发现了乾陵的地宫入口后,在郭沫若等人的提议下,文化部向国务院提交了《乾陵发掘计划》,但当这份报告送到周总理手里的时候,周总理批示“此事留给后人来完成吧”。

发掘技术手段和考古经验落后对发掘帝王陵的影响是沉重的,是惨痛的教训,所以国家不会轻易对现存的帝王陵寝进行发掘。


第二,发掘难度之高。

乾陵历经千余年的风雨,一直没有被盗掘,足以说明乾陵的坚不可摧,要知道当初郭沫若等人发掘明长陵的时候,利用现代技术长时间连地宫入口都找不到,而明长陵还是覆斗形的地下陵寝,发掘难度比开山为陵的唐帝王陵要简单。

乾陵开山为陵,虽然找到了地宫入口,但发掘难度是十分之大的。有人可能会说现代有炸药等东西开个地宫还不简单?但考古发掘和盗墓不一样,考古发掘注重的是对文物遗产的保护性发掘,不是狂轰滥炸的盗取宝贝,所以本质上是不同的,保护文物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发掘难度高,发掘手段和考古技术不成熟,乾陵不能发掘,这其实是一种保护。


第三,保留历史的神秘感。

传说武则天的《垂拱集》就在乾陵的地宫之中,另一种猜测有王羲之的《兰亭序》很可能也在乾陵地宫之中,另外乾陵作为大唐盛世时期的帝王陵寝,地宫内部肯定藏有各种稀世珍宝,各种各样的猜测五花八门等等,这无形中增加了乾陵的神秘感,满足了大多数人的新鲜感,这份神秘感也属于对待历史的神秘感,吸引着无数人去往乾陵旅游参观,这份神秘感有比没有要好。


第四,为啥非要研究老祖宗?

从个人角度而言,历史是往前推进的,千余年来乾陵风雨无恙地保存地好好的,为啥非得要发掘来满足现代人的好奇心?为啥非要研究老祖宗?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当下和未来的社会发展,甚至经常在网络上能看到“想要发掘秦始皇陵的无脑提问”,死者为大,维持现状,文物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综上所述,你明白“乾陵为什么不开挖了吧”。




定陵出土的丝织品不敢动,一动就成碎末了;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特别是丝绸,至今放在冰箱里冷藏不敢拿出来示人;当年挖掘在水里泡着的马王堆墓时,有一片藕片在水里漂着,很漂亮,可拿出来一见阳光就烂光了,跟鼻涕一样,只有痕迹,没有样子了;马王堆里的文物刚挖出来的时候,非常光鲜,但一天天看着它变化,却毫无办法,太无奈了……看到这些,就知道,开挖乾陵很简单,但挖出来的文物如果没有能力保护,挖出来还有什么意义?

(乾陵开挖容易,但挖出来的文物如何保存好是个难题。)

乾陵埋葬着盛唐时期的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是我国仅有的一座两个帝王的合葬墓,也是目前所知唯一没有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誉为“唐陵之冠”。从其墓道被发现一直到2000年,陕西省一直想要挖开乾陵,但都没有被批准。

原因在于:其一,开挖定陵的教训,让人们认识到没有保护条件下就开挖帝王陵墓,是可悲的,等同于破坏文物;其二,周总理的“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的批示成为帝王陵不能开挖的规矩,也成为乾陵不被允许开挖的重要原因;其三,考古学界已经认识到,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文明的成果不能当成商品,抢救式发掘并非最佳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1.民工差点打开乾陵地宫,陕西曾拟定1959年7月1日打开地宫

(关中唐十八陵,保存相对完好的,要数乾陵了。)

最近去了一趟关中,看了关中唐十八陵中的两个陵墓,建陵和昭陵,都是依山而建,这是唐陵的特色。陵墓依山而建,也就是挖空了山成为墓穴,按说是很坚固的了,但唐陵的命运却很悲惨。《新五代史》中记载,有个叫温韬的节度使,将关中的唐陵挨个发掘了个遍。尤其是昭陵,墓也打开了,里面的珍宝抢掠一空,李世民的骸骨也被弄了出去,被富豪们当作文物收藏,北宋建国后宰相赵普特意花高价将李世民的骸骨购买下来,重新安葬。但这个温韬,挖遍唐陵,“惟乾陵风雨不可发”,意思是,挖的时候刮大风下大雨,没挖成。没挖成的原因,还是因为其山上的石头太坚固。

《新唐书》就说,“乾陵玄阙石门,冶金固隙”,十分坚固了。后来,又说黄巢40万大军挖了几年,也没有把乾陵打开;民国时期孙连仲的部队炸开了三层墓道石条,传说在爆破中突然出现了一条黑烟龙,卷得飞沙走石,砸死了7个士兵,孙的人马害怕了没有再挖等等。至于乾陵到底有没有挖开,或者被盗,也很难说,也有争议。

(乾陵的地宫差点被民工撬开,当然,其地宫应该不是这个样子。)

直到1958年11月27日,修建西安到兰州的西兰公路时,几个农民在梁山开山取石时,发现了雕刻整齐的石条,就报告给乾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找到一个姓杨的干部,说不小心把武则天的陵墓炸开了。

杨干部赶紧报告给书记、县长,俩领导不相信,就让杨干部去现场考察,果然有石条。回去报告给县长书记,俩领导便上报给省里。12月4日,陕西省文管会听了汇报后,就派人去现场勘查,清理出了墓道口。这是乾陵墓道第一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勘查清理时,当时有民工要撬开金刚墙,眼看着要打开了,被一个叫杨正兴的阻止了。这让乾陵躲过了一劫。不然,以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很可能乾陵的文物如定陵的文物一样,毁于一旦。

杨正兴要汇报给上级之后再做决定。他回到省城汇报后,省委一班子人大喜,如果能把乾陵打开,肯定对发展陕西大有好处。于是,陕西省当即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并拟定在1959年7月1日打开乾陵地宫大门。

2.郭沫若力劝挖开乾陵,周总理回他:“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周总理的一纸批示,让乾陵和其他帝王陵得以幸存下来。)

后来,这个委员会可能感觉到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有点太仓促了,是不是要给国家文化部请示一下?他们吃不准省里有没有这个权利,就派人到北京向文化部及有关领导汇报。那时,全国还没有发觉帝陵的法律条文,文化部也弄不清楚这件事究竟该谁来管。为了慎重起见,便给周恩来总理送上了一份“乾陵发掘计划”。这个时候,周总理已经获悉定陵的发掘情况太差了,当然知道发掘乾陵的分量了。还有个情况,就是当时全国发生了大的自然灾害,他手里没多少钱,多少大事都没法办。于是总理提笔在报告上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郭沫若极力主张打开乾陵,就是想看看《兰亭序》的真迹。)

当时听到要开挖乾陵时,有个人特别兴奋。这个人就是郭沫若。他盼望有生之年能亲眼目睹传说中保存在地宫中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手迹。所以,他打算以与周总理多年的老交情以及中国社科院院长的身份说服周总理。但当他讲完开挖乾陵的好处及必要性后,周恩来总理只说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此后,不主动挖掘帝王陵成为一项中央政策延续至今。在当时,多少地方都准备大动干戈挖自己地盘上的帝王陵,听了这话,估计小心脏都摔得稀碎稀碎的。

当然,郭沫若的心也是稀碎的,他失落之余,写下了“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到死,他也没有“延期翻案”。

3.定陵教训:万历尸骨被烧,丝织品一动就成碎末

(定陵挖掘后,不少出土的文物没有能力保存,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周总理之所以不让挖掘乾陵,是因为挖掘定陵的教训太深刻了。

是谁最先提出挖掘帝陵这一建议的,至今不可考了。但有案可查的是,1955年10月4日,由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等联名起草的《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可能是最早的。这份报告很快也到达了陈毅副总理和周恩来总理的案头。

这份报告让人很惊讶,因为发起人吴晗是北京市主管文化的副市长,又是著名的明史专家。当时的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长夏鼐都很震惊,极力劝说称,当时的技术水平还难以承担这样大规模陵墓的发掘工作,出土文物在保存、复原方面的技术也不过关。但吴晗反驳说解放后人力物力有条件胜任这项巨大工程。郭沫若、吴晗还特别在中央领导人那里加强宣传攻势。最后获得了毛泽东的首肯。

(定陵出土的丝织品,用涂料防腐,涂料老化龟裂,丝织品跟着碎裂,太可惜了。)

随后,“长陵发掘委员会”成立,但阴差阳错,长陵发掘进展缓慢,便转移到了定陵。1957年5月,考古人员使用铁铲、手电筒等工具,打开了定陵地宫,取出丝绸、青花瓷等大量文物。但正如反对的人们所说的那样,出土的艳丽的丝绸很快变得类似树皮,大量文物未保存下来,万历皇帝的尸骨更是被红卫兵焚毁了。

最可气又最可笑的是,1959年9月30日早晨,当时的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指使民工说,上级要来检查,让他们把地宫清扫一下,把万历皇帝等三人的棺椁清理掉。这三个棺椁,被几十名警卫战士推进了山沟。一个星期后,考古大师夏鼐知道了,赶紧让博物馆找回来保护,但已经找不到了。被附近的村民捡走当木柴烧了。

(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刚挖出来非常光鲜,但随后一天天地变化,毫无办法。)

定陵保存下来的文物,有些袍服的处理,都不尽如人意。比如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在半腐的衣服上。这种涂料是不可逆反的,不久涂料老化龟裂,丝织品也随之碎裂,太可惜了。

1965年,郭沫若等人再提发掘长陵,被周恩来总理予以否决。这也是后来,乾陵要发掘时被周恩来总理否决的重要原因。

著名考古学教授宿白说,定陵出土的丝织品是一个教训。现在不敢动,一动就成碎末了,万历至今才三四百年历史,乾陵有一千多年历史了,怎敢保证万无一失?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特别是丝绸,至今放在冰箱里冷藏不敢拿出来示人,不是足以说明保护条件不过关吗?

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徐苹曾回忆,当年挖掘马王堆墓时,墓被水泡着,有一片藕片在水里漂着,很漂亮,可拿出来一见阳光就烂光了,跟鼻涕一样,只有痕迹,没有样子了。马王堆里的文物刚挖出来的时候,非常光鲜,但一天天看着它变化,却毫无办法,太无奈了。

4.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

(陕西一直想挖乾陵,但都没有得到批准。)

陕西方面想要挖掘乾陵的心思,自从发现乾陵墓道后,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一位国家文物局的前领导透露,陕西方面力主开挖乾陵由来已久。早在1986年就提出过报告;1995年9月西安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陕西省领导又提出来,国家文物局还是不同意。2000那边老山汉墓发掘后,陕西又有人提出“抢救性发掘”秦始皇陵、乾陵的计划,都被国家文物局予以坚决的否决了。

陕西提出“抢救性发掘”的主要理由是乾陵处于地震带,可能在地震中遭遇破坏,而且它还属于喀斯特地形,地下水会毁损文物。当时北大考古学一位教授刚考察完秦陵,他认为,秦陵几千年都没有震坏,等几十年就震坏了?他勘探时发现秦陵地宫保存得相当完好,抗震性能很强,地宫也没有进水。同样,乾陵也应当如此。

(考古不是寻宝,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

考古学家宿白说:帝王陵有些省份为何一直主张要挖?无非是受经济利益驱动。

事实上,想要挖帝王陵的,都是把考古工作当成了广告,把文明的成果当成了商品,从上到下把它当作商品来对待。其实,考古本身只有一个价值,就是历史价值,但时下经济价值人们最愿意听,主政的也最愿意讲。

有著名的考古学家就呼吁考古界要去除浮躁,仔细想一想:我们挖帝王陵到底是为了什么,要考虑到这是全人类的文物遗产。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

其实,发掘本身就是一种破坏,它与保护是一对矛盾。这种抢救式发掘是否就是最佳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这种仓促发掘究竟是真正在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还是在保护名义下的合法破坏?我们应该扪心问一问:我们究竟要抢救什么?我们该怎样对子孙后代进行交代?




乾陵是中国古代一座非常特殊的陵墓。其一,与通常的皇帝陵寝不同,乾陵共埋葬着两位皇帝,分别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是一座帝王合葬墓;其二,乾陵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未被盗墓贼光顾的帝陵,可以说在所有帝陵中都是“开挂”的存在;其三,关于乾陵的陪葬品大家也是议论纷纷,饶有兴趣,毕竟它的主人太特殊了。那么,为什么不打开墓穴进行发掘呢?其实这是有很多原因的。

第一,国家不允许挖掘

帝王陵并不是你想挖就能挖的,是需要报请国务院审批的。而1987年和1997年,国务院曾两次正式发文,强调在国家层面上不主动挖掘帝王陵,这一规定目前已成为考古界不可逾越的“红线”。由于定陵的惨痛教训,目前很少有个人或组织敢于申请挖掘乾陵,即使申请,国务院也不可能审批通过的。早在1961年,乾陵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也多次发布公告,加大对乾陵的保护力度。在这种大背景下,至少短期内乾陵都不可能被挖掘。

第二,挖掘技术达不到

经历数千年的风雨和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盗墓活动,其他唐帝陵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唯有乾陵依然“坚挺”,这与它坚固的内部结构密不可分。乾陵“以山为陵”,修建在陕西咸阳市梁山深处,整个帝陵人迹罕至、位置险要、坚固异常。国民党将领孙连仲曾试图盗取乾陵,动用大批军队,经过长达半个月持续不断的狂轰烂炸,最后连墓室的入口都没找到,可见挖掘乾陵的难度有多大。

第三,保护技术达不到

由于陵墓主人的特殊身份,不少人推测乾陵埋有大量精美的随葬品,都是属于国宝级的文物。这些文物已经在地下沉睡上千年,一旦经发掘重见天日后,会由于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的原因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对文物保护要求极高。1958年定陵挖掘后,许多随葬的丝织品、青花瓷器以及明神宗的棺椁和尸骨都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损失极其惨重。截至目前,国家在文保方面的技术依然尚为达到要求,因此不会轻易挖掘。

基于以上原因,乾陵依然在梁山完整的保存至今。目前,乾陵已经过数千年的风雨,希望它能够一直这样平静的沉睡下去,远离纷争和世俗的打扰。




回答问题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乾陵。以便大家看的更明白一些。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这里埋葬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也是这位女皇武则天和其丈夫唐高宗李治夫妻两位皇帝的的夫妻合葬墓,因其特殊性与唯一性,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陵”。

乾陵建造之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因此,陵园建造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据记载,乾陵占地约20余万亩,里面放置的珍贵陪葬品有800吨之多。史书称其为“历代诸皇陵之冠”。

而面对这样一座宝库,在长达1200多年的历史中,盗墓贼的身影就没有断绝过,历史记载的比较大的盗掘活动总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唐末农民起义中,黄巢带领的起义军声势最为浩大。他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半座大山都被挖走了,直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但是因为军中无饱学之士,不懂乾陵坐北朝南的结构特点,结果因为挖错了方向,终未得手。

第二次大规模的盗掘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他率领兵丁一股脑掘开了十几座唐陵,发了一笔横财,因为手中有了钱,便驱动手下数万人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刚要开挖,好好的天气突然狂风暴雨,雷声大作,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几次三番,温韬受了惊吓,这才绝了盗挖乾陵的念头。

最后一次是在民国初年,国民党将领孙连仲看到孙殿英盗掘慈禧墓和乾隆墓,便也有样学样的率领一团人马,用军事演习当幌子驻扎梁山,但是部队日以继夜的挖了几个月却连墓道口都没找到,最终无功而返,乾陵得以幸存。

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几十万大军都挖不动的乾陵,居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被几个农民炸了出来。当时为了修补毁坏的公路,几位村民用炮弹炸山取石,竟然意外炸开了隐藏千年的地宫入口。

陕西省考古队闻讯后,立刻派人前往查看并保护现场。后来经过对地宫进行的局部探测,以及对乾陵附近的陪葬墓的发掘,专家们推测乾陵墓室的结构是由墓道、过洞、天井、前后通道、左右宫殿组成。左边躺着唐高宗,右边躺着武则天。

在前后通道的两侧,又各有四间石洞,洞里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宝贝。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过道两旁,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的国宝—《兰亭序》。史书记载,李世民在遗诏里让《兰亭序》陪葬地宫,就枕在他脑袋下边。那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而不在乾陵。可是,五代时温韬把昭陵盗了,但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发现《兰亭序》,那么十有八九《兰亭序》就藏在乾陵里面。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也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

细说起来,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惟一敢废黜正统,座上皇位的女人,只有武则天一人。她66岁时掀翻了李唐龙案,宫门外高悬起武周的旗帜,硬是当了15年皇帝,死后又敢在自己墓前竖起无字碑,一生功过任凭后人评说。唐高宗李治风流倜傥、病塌上草就遗诏,要把他生前喜欢的字画全部随葬入墓。而武则天更是才气横溢的一代女皇,可流传至今的《全唐诗》中,只收录了她很少一部分诗作,那武则天那么多失传佳作都到哪里去了呢?

乾陵里到底有什么宝贝?人们能否重见一代女皇的真实风采?半个世纪以来,乾陵的发掘与否始终是个热门话题。2005年第5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乾陵·天下第一陵,打开·石破又天惊》的文章,主张发掘乾陵,许多考古学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观点针锋相对,使得这座特殊皇陵的命运备受瞩目。

笔者认为不发掘乾陵有如下几个原因:

1、中国考古界有一个大悲剧,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1956年,郭沫若和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吴晗等人,力主发掘十三陵中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当时有很多人反对,因为中国的考古学是从1921年的周口店遗址发掘开始算起,到56年也不过30多年的历史,何况建国之初,国家考古方面的人才、技术都极度缺乏。不过最后国家还是批准了发掘请求,不过试掘的帝陵从最大陵墓长陵改为第三大的定陵(明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陵墓)。当时郭沫若率领的考古队经过一年的探查还没发现墓葬的门在哪里,由此可知困难多大,就这样又过了半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们才找到了一堵高8.8米,厚1.6米的金刚墙。考古队打开定陵后,由于当时考古技术的落后,当空气进入这个封闭了近300年的空间后,字画绸缎迅速腐化,其他文物也有相当大的损失。而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国宝级的金丝楠木棺材居然被考古人员当垃圾扔了。后来在文革期间,陵墓又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皇帝三人尸骨无存。

定陵中大量文物的损失让考古界痛心疾首,但是定陵的悲剧并没有让郭沫若反思。没过多久,郭沫若又想挖掘乾陵和秦始皇陵,这次周恩来总理坚定的拒绝了郭沫若并回复:“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此后,不主动挖掘帝王陵成为中央的政策延续至今。

2、时至今日,我们的科学技术能不能对乾陵地下的文物有效的实施保护还是一个疑问。定陵至今才三四百年历史,出土文物尚且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乾陵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谁能保证万无一失?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特别是丝绸,至今放在冰箱里冷藏不敢拿出来示人,足以说明目前的保护条件不过关。

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原本彩色的陶俑由于遭受了火焚并埋在地下2000多年,受到各种自然侵害,有的颜色层下的生漆底层已经老化,失去了与佣体表面的粘附力,出土五六分钟即翘卷脱落。近年来,兵马俑的考古人员和德国科学家合作,才使部分彩绘兵马俑得到了保护。

对科学技术而言,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能做的太少,不能做的太多。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前车之鉴和发掘难题,所以我们还是要坚守不挖帝陵的铁律。

3、“事死如事生”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礼制。这种观念和“孝”、“礼”联系在一起,成为传统社会的重要思想。生前所用之物,死后必定跟随其主人陪葬墓中。而墓主人生前的仆人车马也由各种材料制作成替代其的“人俑”和“车马俑”,生生世世的服侍墓主人。所以我们现在考古发掘的墓葬中都有着大量精美的随葬品。我们可以从这些随葬品中,了解到各个朝代、地域的风土人情,还原历史。

而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人的丧葬习俗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国在1985年开始推行强制火葬。由于殡葬制度的改革以及国人思想的改变,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贫民百姓,现在的坟墓里再也不会有古代那些精美丰厚的随葬品了。如果我们不计后果的把现有的大型陵墓统统发掘完,那么我们能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什么呢?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如周总理所言:莫把好事都做完,留待后人来完成。

我相信,乾陵所蕴藏的秘密,会与武则天传奇的命运一样,惊世骇俗。至于将来还有没有可能目睹武则天的真容,还有多少出人意料的发现,这些悬念将长期的困扰着世人,谜底的真正揭开,尚待来日。

中国有着世界上连续不断、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优秀文化。做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要了解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知来处,明去处”,只有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我们的民族才能更加自信!“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是博观文化传媒人;让我们一起守护历史,守护华夏文明。




中央有规定,帝王陵一律不允许开挖。因为如果开挖的话,得到的会是灾难性的结果。

新中国第一次挖掘帝王陵墓,就是1958年挖掘万历皇帝的定陵,得到的就是灾难性的结果。那个时候新中国成立没几年,并没有做过正式的皇陵考古挖掘。但是却在郭沫若提议,时任北京市长吴晗的同意下,仅仅依靠几个北大考古系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开始了挖掘工作。开始心气挺高,还想挖朱棣的献陵,压根找不到墓道口。后边又想挖朱高炽的墓,还是找不到墓道口。最后决定挖定陵。你说你练手,挖一个小坟先试试,直接上来就挖帝王坟。这种大无畏精神要在现在就叫脑残。

随后出土的大量陪葬的精美丝织品,尤其是皇帝和皇后嫔妃的衣物,全都因接触空气而导致快速氧化,很快化为灰烬,给难得一见的明代丝织品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万历皇帝和嫔妃的三具尸骨也被革命小将一把火,把三具尸骨全烧了。连皇帝和嫔妃的棺椁都没有保护下来,好好的金丝楠木,被一老农拉走做了自己的棺材。损失了多少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方面,非常有价值的一手资料信息。而且这些信息永远都不可能再找回来了,这是我们国家巨大的损失。

还有更恐怖的一件事,是北京以外的很多地方知道了发掘定陵的消息,全都不甘落后,也要挖皇帝陵。有的地方说要挖唐陵,有的想挖汉陵,还有的要挖清陵,一个个全都跃跃欲试。但幸运的是,最后周总理把这些事全给摁住了,哪个也没让动。而且一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再主动发掘过任何一座帝王陵墓。

后来有好几年,郭沫若一直向国务院申请挖乾陵,就想看看兰亭序是不是在里面。中央硬是没通过,乾陵也算逃过一劫。

鉴于当时对出土文物无法提供先进的科学保护措施,国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停止对各地帝陵进行挖掘行动。周总理的决定,有效的制止了各地掀起的挖掘帝陵的想法。而郭、吴二人对挖掘定陵的错误行动,以及造成对定陵出土文物的严重毁坏,也使他们在文物史上留下了不少负面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郭沫若   关中   梁山   墓道   陕西省   丝织品   陵寝   地宫   国务院   陵墓   陕西   帝王   文物   皇帝   入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