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看电影的场景吗?

在农村看露天电影,是上个世纪广大农村人主要的精神娱乐方式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后的七八十年代,农村没有普及彩色电视和有线电视信号,通过电视来看电影的机会是很少的,远不如电视剧多,想看电影最主要的渠道就是露天电影。

在物质生活贫乏的情况下,人们的精神状态却是积极向上的,乐观淡然,贫穷中带着希望,一天天奔向生活的前方。在一天的繁重劳作后,晚上在村里能够看一场露天电影,是很满足的事情,弥补了精神生活的空虚,增添了乐趣和茶余饭后的谈资,通过电影故事和电影世界开拓了眼界。那时候看的一些主旋律电影,包括生活题材、战争题材等等,即便在二三四年后,依然成为那代人共同的回忆。

对于看露天电影的场面记忆犹新,真是热闹极了!不管村子里啥时候上面来人要放露天电影,几个消息灵通的年轻人最先得知,立马满大街大喊大叫,广而告之,比村委会的大喇叭广播得都快。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肯定达到妇孺皆知。想看电影的人们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六点来钟就吃完晚饭,收拾好家务,比平时能提早一个小时,还没到天黑电影放映的时间,几乎所有人都会早早来到村中央的广场上,抢占最好的观影位置。有约一起的,有单独来的,还有领着孩子或抱着孩子的,有的特意拿着舒适、不占地的小板凳坐下,有的干脆坐在地上或石墩上,人特多挤不下时,晚来的只能在人群周围站着。大人们三五成群的,一边聊天,捞着家常,孩子们则一边玩耍打闹,一边慢慢等待。到了电影正式开播时,一切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盯着电影屏幕,一门心思进入了电影世界,既有新鲜感,充满好奇,也伴着沉思,把自己融入电影情节中,跟着电影的节奏情绪起伏。

一场露天电影的影响是长远的,文化下乡滋养着农村环境和广大村民,回头再看,化作美好的回忆,生活的馈赠,从来不虚此行,带着记忆走向新的远方。


https://www.toutiao.com/video/7159984062096998923/




小时候看电影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娱乐方式就是看戏看电影,这是当时主要的精神食粮。

看电影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高兴的事情,记的那个年代很少去县城的电影院看电影,一是上学没有时间,二是看一场电影一毛钱,这在当时来说算是比较贵了。

即想看电影,又不想花钱,那只有看露天电影。县电影放映队每月都会到各村巡回放映。孩子们一听说村里要演电影,就会提前几个小时抢占地方,将板凳丶马扎放到广场上,他们高兴的跑着丶喊着奔走相告。有的孩子干脆晚饭也不在家吃,拿上一个饼子或窝窝头在广场随吃随看。

电影放映队在一个村放映完后,就会转移到另一个村继续放映,孩子们也会在晚饭后跟随到另一村观看。回想起那段历史,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孩子们的成长,特别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丶人生观丶价值观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电影是那时候人们的主要精神食粮,对于我们这些小孩们来说更是。我们盼电影、看电影、讲电影,儿时的那一幕幕场景记忆犹新,时常浮现在眼前。

盼电影。小时候,心中最盼望的事有三件,一个是放假,一个是过年,再一个就是电影。我们村一年总得演几场电影,一场要演六七天,最多的时候演了十天。每当一场电影演过,就掰着手指头数天,期待着下一场电影,演电影的时间大都是春天秋后农闲时节。每当听到村上大喇叭广播说“今天来电影”,大队部和广场就成了我们这帮孩子们的“乐园”,高兴劲儿别提了。我们早早就来到大队部门前,得知接电影的马拉车快到村口时,我们就“一窝蜂”似的跑过去“迎接”,然后跟着车在后边跑,弄得“尘土飞扬”。看着大人们卸完车,马上跑回家,告诉娘早点做晚饭,然后就又回到大队部,玩耍着,等着、盼着天早点黑……

看电影。为了占个好位置,天刚一擦黑,连饭也顾不上吃。拿一个玉米饼子,蘸点黄豆酱,带上蒲团或者马扎、板凳儿,边吃边往广场跑。有时为了抢地方还要跟其他人争起来,甚至还要骂起来,打起来。电影开演前,同一年级的孩子们有时还要一起背课文,往往是一个人起头,然后说“预备,起!”其他人就跟着背了起来,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等到开演了,就静了下来,专心致志地把电影看完。

讲电影。第二天来到教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挣着抢着把昨晚电影的情节复述一遍,模仿演员的动作和口气,有遗落的情节自然会有人及时补充进去,精妙处逗得其他同学们哄堂大笑,直到上课铃响,甚至到了课间,有的还意犹未尽,还要继续模仿。




小时候农村的文化生活极度匮乏,除了60年代才有的广播以外,再有就是农村户外的露天电影,用几棵干树或竹子捆绑起来的架子上扯上白色的银幕,再架上电影放映机,银幕下面再放一个大音箱放映工作就可以开始了。

那时放映的都是黑白影片,没有彩色影片,彩色影片大概是有了革命样板戏以后才有的。放映一般的都是先放映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新闻和科学知识节目,俗称“加片”,然后再放”正片”,正片反映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战争片居多,如《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红日》等,也有地方戏曲和故事片。有时候电影拷贝还得传好几个村放映,孩子们也有跟看好几个村的,可见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极度渴望。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电视的迅速普及,在农村看露天电影已不再是人们唯一的文化生活,再后来直至现在孩子们可能都不知道什么是露天电影了。




可以说是历历在目。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在农村的文化娱乐就是,过大年期间大队部排练的小戏,像我们那地方就是《走西口》、《五哥放羊》、《墙头记》等。

再有就是看电影了。放电影的日子,既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大人们的节日。

天光还大亮时,放映员连带放映器材就被生产队的大马车接到村里了,村里往往派一个人协助放映员工作,。

放映地方一般在生产队院子里,把桌子搬到院子里放放映机,在一排房子的后墙还得栽两根电线杆子,撑电影幕布。一切准备就绪,单等夜幕降临。

小孩子们一见放电影,自始至终就围绕着打闹嬉戏。在学校念书的孩子们则早就心不在焉,猴急难耐地等放学。

那时候,生产队有村办小学,大队部有村办初中,学生们都是就近上学。

村里放电影,老师也知道,早早地就放学了。

大人们也知道,就早早地做饭了,有时十里八村的亲戚也会过来看,还得多做,做好饭。

前排是木板凳、砖头、石块,占得座位,大部分人都是站着看。

夜幕降临,电影还没开始时,生产队的院子里已黑压压的站满了人,有本村的大人孩子,还有周围十里八村赶来看电影的外村人。

孩子们有的嬉戏打闹、围着场子追逐乱跑,有的站在影幕前面用小手比划剪刀、兔子,扮鬼脸搞怪。

大人则是说不完的家常里短,叙不完的亲情厚谊。

大人叫小孩闹,院子里人声鼎沸嘈杂,成了一个欢乐场。

记得看的电影有《小花》、《列宁在十月》、《地道战》、《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瞧这一家子》、《喜盈门》、《红牡丹》等。

电影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啊,牡丹》,大人小孩尤其爱唱。

有时一部电影我们会结伴追逐着到好几个村子看,每一次看,都是从始至终,看的津津有味。

第二天到学校里,还要凑在一起,叙说回忆每一个自己认为有意思的情节人物。

那时候的电影带给我们身心愉悦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文学启迪。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队部   看电影   村办   生产队   文化生活   记忆犹新   板凳   露天   村里   晚饭   场景   小时候   情节   大人   农村   地方   财经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