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耶律大石是中华文明的英雄?

耶律大石(英语:Yelü Dashi [42] ,1087年-1143年),一称耶律达实 [14] ,又被称为“大石林牙” [2] ,契丹族,字重德,西辽开国皇帝(1132年-1143年在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 [13]耶律大石通晓契丹、汉文,擅长骑射。天庆五年(1115年)中进士,先在朝中任翰林应奉、翰林承旨,后迁升为辽兴军节度使。保大二年(1122年),金军南侵,天祚帝出逃,耶律大石与群臣立秦晋王耶律淳为帝,建北辽。耶律淳死后,拥立其妻萧德妃摄政。期间两次大败北宋入侵。金军逼近南京时,又率部投奔天祚帝。不久后在作战中被金军俘虏,旋即逃回辽营。因劝阻天祚帝出兵攻金未果,遂自立为王,率铁骑二百逃至可敦城。他在西北“养兵待时”,联结西夏、南宋等政权及西北各部对抗金朝。金天会八年(1130年),率军西征。延庆元年(1132年),在叶密立称帝,称“菊儿汗”,汉号“天祐皇帝” [18] 。之后继续西进,并迁都八剌沙衮。康国八年(1141年),率军在卡特万之战中击败塞尔柱帝国及中亚各国联军十万,使塞尔柱势力退出河中,确立了西辽在中亚的统治。康国十年(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享年五十七岁。庙号德宗 [10]

耶律大石在艰难之中率众西征,于中亚开创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王朝。他总结辽朝兴衰的教训,结合占领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西辽国家的基本制度,促进中亚社会发展与民族交融,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 [25]

中亚、西亚史家也对其生平有所记录,甚至有景教徒称他是传说中的祭司王约翰

西征建国

保大四年(1124年)七月,在得到耶律大石带来的人马后,天祚帝又得到阴山室韦“谟葛失”(蒙古族名) [17]

,自认为得到天助,准备出兵与金决战,收复失地。耶律大石指出之前辽军一败再败,丢失举国的汉地,这时再求决战,不是良策。他建议天祚帝“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但天祚帝不能采纳,坚持出兵。耶律大石至此认为天祚帝不能成恢复大业,于是决心前往辽在西北的军事重镇可敦城(即镇州,今蒙古土拉河上游)。此地自辽开国以来便受到历代辽帝的重视,专设有建安军节度使司,并为辽西北路招讨司的驻地。即使在辽末战乱之中,西北仍然相对安定,有各部军队两万余骑,战马数十万匹 [19] 。为防止萧乙薛、坡里括二将反对,他先下手杀死二人。随后设置北南面官署,自立为王,率领铁骑二百人连夜逃离辽廷(中国史学家唐长孺认为其称王应在会七州及十八部王众之后 [18] )。 [3] [5] 耶律大石离开后不久,执意出兵的天祚帝果然兵败被俘,辽朝自此灭亡,距他出走不过半年。 [13]

耶律大石自夹山出发,向北走了三天,过黑水(今内蒙古艾不盖河),见到白鞑靼详稳(辽官名)床古儿。床古儿进献马匹四百只、驼二十只、羊若干。耶律大石向西行至可敦城,驻军于北庭都护府,会集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州以及大黄室韦、敌剌(敌烈)、王纪剌(弘吉剌)、茶赤剌(茶扎剌)、也喜、鼻古德(鼻国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十八部之众,晓谕道:

我祖宗历经艰难创下大业,经历了九代二百年。金人作为臣属,逼迫我国家,残杀我黎民,屠杀毁灭我城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想到这些我日夜都痛心疾首。我现在仗义西行,想借助众蕃部的力量,翦灭我们的仇敌,恢复我国的领土疆域。你们众人之中也有顾念痛惜我们国家,忧虑我们的社稷,思量共同救出君父,济助生民于苦难之中的人吗?

在这一讲话的感召之下,诸部纷纷支持耶律大石的行动,使他很快就得到了精兵一万余人,并得以设置官吏,编列排甲,置备仪仗器具。 [5]

[18] 耶律大石政权的官僚机构初具规模,并建立起一支实力强劲的骑兵部队。 [26]

耶律大石在可敦城立国,这里畜产丰富,远离金朝数千里。他贯彻“养兵待时而动”的战略,没有主动出击金朝,而是争取西夏、南宋等国及部族 [30]

,以孤立金朝。到金天会七年(1129年),他已夺回了金朝二方二营。金朝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金天会八年(1130年)向漠北诸部征兵进讨耶律大石,但诸部不从,征讨半途而废。 [25]

而耶律大石经过五年生聚,决心向外发展。他认为金朝正处于强势时期,无法与之抗衡,故决定向西开拓。 [25]

金天会八年(1130年),一称金天会九年(1131年)二月甲午日,耶律大石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祖宗,整顿队伍向西进发。他先写信给高昌回鹘国王毕勒哥说:“从前我国太祖皇帝北征,经过卜古罕城,就曾派遣使者到甘州,下诏给你们祖先乌母主说:‘你思念故国吗,朕马上就可以为你恢复,你担心不能回去吗,我已经拥有这片土地了。我拥有,也就是你拥有了。’你的祖先当即上表致谢,认为国家迁来此地,已有十几代人,军民都留恋现有国王,不愿迁居异地,所以我也就不能重返故国了。这表明我国与你们国家的交好已有多年历史了。现在我准备向西前往大食,向你们国家借道,你们切不可生疑。”毕勒哥接到书信,当即迎接耶律大石到官邸,大宴三日。耶律大石临行之前,毕勒哥又进献六百匹马、一百只骆驼、三千只羊,并表示愿意以子孙为人质作为辽的附庸(但实际上并未如此 [18] ),一直送耶律大石至境外。 [6]

关于耶律大石离开高昌回鹘到称帝前的一段时期所发生的事件,汉文史料缺乏记载。而结合穆斯林史料记载可知,耶律大石离开高昌回鹘王都别失八里后,首先进入吉尔吉斯境内,但遭到当地势力的抵抗。随后,他率部队西进,在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建立根据地,修筑城池,招抚当地的突厥语部族。 [18]

正当耶律大石西征时,金朝西北前线很快得知了消息,并奏禀金廷。金天会九年(1131年),金元帅完颜宗翰自云中授右都监耶律余睹汉军及女真军一万人,命其北攻可敦城。但因可敦城地势遥远,“自云中由猫儿庄银瓮口北去,地约三千余里”,途中“尽沙漠无人之境”。所以金军的这次远征劳民伤财,最终毫无所得。 [23]

耶律大石在叶密立休养时期,可能与回鹘汗国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 [24] 。但基本上得到了当地突厥语部族的支持,辖下户数已达四万口。这一时期,西辽疆域大为扩展,东起土拉河,西到额敏河,连为一片。延庆元年(1132年)二月五日,耶律大石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于叶密立称帝,按照当地人民的习惯,号称“菊儿汗”(意为“大汗”或汗中之汗”)。群臣又另上汉尊号为“天祐皇帝”,建元延庆。追谥祖父为嗣元皇帝,祖母为宣义皇后,册立元妃萧氏为昭德皇后 [1] 。于是对百官说:“我与你们行程三万里,跋涉沙漠之中,日夜艰辛。仰赖祖宗之福佑,你等众人之力,我冒昧地登了大位。你们的祖父都应该加以存恤善后,以共享尊荣。”于是从重臣萧斡里剌以下四十九人的父祖都被赏赐封号爵赏。自此,西辽(穆斯林史料和西方文献称为黑契丹、哈喇契丹或合剌乞答 [26] [27] [42] )正式建立。 [8] [18]

称雄中亚

主词条:卡特万之战

关于耶律大石称帝后在中亚的活动,《辽史》概括性地总结道:“(耶律大石)所过,敌者胜之,降者安之。兵行万里,归者数国,获驼、马、牛、羊、财物,不可胜计。” [6]

今人根据域外史料勾勒其大概如下:耶律大石统帅大军南下,高昌回鹘没作抵抗,即归顺西辽。耶律大石将其并入版图,却仍让回鹘汗王统治这一地区,另设“沙黑纳”(监国)以为督察。 [25]

而后,西辽军西攻东喀喇汗国,在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遭到东喀喇汗阿赫马德·伊本·哈桑率部阻击,西辽军大受挫折,转而进攻七河地区。该地居住着原从辽朝迁来的突厥一契丹人,与汗廷时有摩擦,因而耶律大石的军队一出现,他们就投向西辽,使西辽军人数猛增一倍。但耶律大石并未立即进军东喀喇汗王廷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克马克),而是将大军集结边境,待机而动。 [25]

不久后,阿赫马德逝世,新即位的东喀喇汗易卜拉欣同葛逻禄首领和康里首领不和,二部反叛。延庆三年(1134年)初,易卜拉欣被迫请求耶律大石出兵支援。耶律大石很快平定了康里和葛逻禄动乱,并借机把东喀喇汗国降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带为西辽直辖领地。他见八剌沙衮左山右川,控扼万里,是中亚少有的耕牧两宜的富饶之地,于是决定在此建都,改称“虎思斡耳朵”(意为强有力的宫帐),改年号为康国。其后不久,吉尔吉斯人和康里人也都臣服了西辽的统治。 [25]

安定后方之后,耶律大石决定东征金朝,以兴复辽朝。延庆三年(1134年)三月,他派萧斡里剌为兵马都元帅,敌剌部前同知枢密院事萧查剌阿不为副元帅,茶赤剌部秃鲁耶律燕山为都部署,护卫耶律铁哥为都监,率军七万东征。临行前,耶律大石以青牛、白马祭天,树立大旗,对众军盟誓说:“我大辽自太祖、太宗以来,历经艰难而成就帝业,其后继位的国君沉溺享乐,不理国政,致使盗贼蜂起,天下土崩瓦解。朕率领尔等远抵朔漠,希望兴复大业,以光大中兴功业。此处不是朕与尔等世代所居之地。”然后,他向萧斡里剌申命道:“如今你前去,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与士卒同甘共苦,选择水草丰美之处立营,考虑敌情然后进军,不要自取祸败啊。”在东征途中,西辽先后征服了喀什喀尔(今新疆喀什)、和阗(今新疆和田)、畏兀儿等地。 [26]

但在此后的行军中,或许因大漠阻隔,战线过长,西辽军牛马多死,最终无功而返。耶律大石长叹道:“皇天弗顾,数也!”其后一二年间,西辽还再次发起过对金军的突袭,一度击败前来征讨的金军,但未取得大的战果。此后,耶律大石也彻底将扩张重心转向西方伊斯兰世界。 [8] [25]

康国四年(1137年),耶律大石率部进入费尔干纳盆地,途中未遇抵抗,但在继续西进时,遭到已为塞尔柱帝国附属国的西喀喇汗马赫穆德·伊本·穆罕默德的抵抗,两军交战,西喀喇军溃败,马赫穆德逃回撒马尔罕。耶律大石在战后也不追击,而是致力于巩固新占领的区域。 [25]

马赫穆德归国后,一再请求宗主国塞尔柱帝国的苏丹艾哈迈德·桑贾尔(马赫穆德的舅舅)出兵攻辽。经长期准备,桑贾尔号召伊斯兰世界对西辽的异教徒发动圣战,从呼罗珊、锡斯坦、伽色尼、马赞德兰、古尔等国集结了十万多联军,在康国八年(1141年)发起东征,率领穆斯林联军渡过阿姆河,进入河中地区,向葛逻禄人进攻。葛逻禄人急忙派使者向耶律大石求救。耶律大石企图调解未果,于是召集汉、契丹、突厥等军迎击。回历2月5日(儒略历9月9日),双方在卡特万(英语:Katwan,一译克特湾,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以北)激战。交战前,耶律大石指出联军虽多而少谋,只要发起进攻,他们首尾不能相救,西辽军必胜。他派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招讨副使耶律松山等率两千五百人攻联军右路;枢密副使萧剌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等率两千五百人攻联军左路;自己率众进攻联军中路。西辽军三路齐攻,迫使桑贾尔首尾不救,全军溃败。桑贾尔携马赫穆德逃至呼罗珊,其妻子和左右两翼指挥官都成为战俘。 [25] [7]卡特万会战是中亚史上著名的战役,穆斯林史家认为“在伊斯兰教中没有比这更大的会战”。据估计,桑贾尔部下死亡多达3万人。塞尔柱王朝的势力从此退出河中地区,原属国西喀喇汗国和花剌子模均归属西辽。 [25]

随后,耶律大石领兵进入西喀喇汗王廷撒马尔罕,改名为河中府,中国历史学者王国维认为西辽可能以其城为陪都。同时,耶律大石也保存了西喀喇汗国,封马赫穆德之弟易卜拉欣为桃花石汗,留一名“沙黑纳”督察其统治。其后不久,耶律大石派额儿布思进攻花刺子模,迫使花刺子模沙阿阿拉乌丁·阿即思归顺西辽,每年交纳三万第纳尔的贡品。耶律大石在河中府驻扎了三个月,而后西巡起儿漫(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北),再班师虎思斡耳朵。 [25]

在西辽境内民族复杂、宗教多样的基础上,对于属国和附庸部落,耶律大石要求他们按时缴纳贡金,并派遣一名(监国)监管,他们的头人要挂银牌表示臣服。其余方面一切依照原有模式治理。在宗教方面他也施行了包容政策。自此,西辽国力日增,成为了中亚的强国。 [25]

逝世

康国十年(1143年),耶律大石逝世,享年五十七岁,在位共二十年(此处自称王其计算)。死后庙号为德宗。 [8]

耶律大石的名字成为了西辽的代称,在他死后,周边政权仍以“大石”称呼西辽的君主。 [37]

为政举措

编辑 播报

政治

西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境内主要有契丹、回鹘、葛逻禄、塔吉克和汉族,北部边远地区还有康里、钦察、乌古斯等突厥语部族,东部边境则有阻卜、乃蛮等部族。鉴于这种情况,在国家制度上,耶律大石沿用了辽朝的南北面官制,这对于以游牧立国而征服农耕民族的多民族政权有着普遍的价值。不过,在南面地方官名上,西辽采用了类似八思哈这样的突厥语官名,使当地人民更易接受。除了直辖领地,西辽对附属国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羁縻方针,或者让其完全自治(如位于布哈拉的布尔罕王朝),或任命监督官常驻其首府(如回鹘汗国),或定期派出官员视察情况收取贡品(如花刺子模)。 [25]

耶律大石还废除中亚地区长期以来分封土地的做法(伊克塔制),既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又杜绝了因土地而引起的纷争与混战。同时不允许将军直接控制军队,在物质上则多加赏赐,以扭转中亚诸政权普遍存在的军队与中央王朝的离心倾向。 [25]

终西辽一代,从史籍中未见有地方政权独立、封建领主混战的记载,这无疑是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的。 [27]

军事

  • 军事征服

耶律大石称帝后不久,便率军南下进入高昌,迫使高昌回鹘成为西辽的附庸。延庆三年(1134年),耶律大石利用东喀喇汗国不堪忍受康里、葛逻禄诸部的袭扰,请求西辽援助之机,率军进入喀喇汗王都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的楚河南岸),并以此为西辽都城,改称虎思斡尔朵。同年三月,耶律大石派七万大军东征,以图中兴辽朝。在东征途中,先后征服了喀什喀尔(今新疆喀什)、和阗(今新疆和田)、畏兀儿等,但此后进军不顺,只得回师。康国四年(1137年)后,耶律大石实施西征策略,挥师进入费尔干纳盆地,击败阿姆河以北地区的西喀喇汗国。康国八年(1141年)夏,西辽与葛罗禄部密切配合,在卡特万之战中又击败了前来救援西喀喇汗的塞尔柱苏丹艾哈迈德·桑贾尔所率十万联军。另外,耶律大石又派军征服了花刺子模,迫使西喀喇汗国臣服,使西辽一举成为中亚地区的强国。 [26]

  • 领土范围

西辽疆域最盛时,正东至土兀刺河(今蒙古土拉河)上游,包括可敦城周围地区;东北至谦河(今叶尼塞河)上游,与游牧部族吉利吉思为邻;西北越过达林库儿湖(今巴尔喀什湖),包括康里部的游牧地,迤逦西至花刺子模海(今咸海)以北地区;正西至卡拉库姆沙漠,包括花刺子模附属国在内;正南以阿姆河为西段,以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为界;东南包括哈密、若羌,隔沙漠与西夏接壤。 [25]

在帕米尔地区,包括瓦罕走廊、帕米尔以东包括东喀喇汗国疆域在内,面积达四百多万平方公里 [28] 。 [26]

西辽疆域分为直辖领地和附属国、附属部族两大部分。直辖领地以都城巴刺沙衮为中心,包括锡尔河上游、伊塞克湖周围以及七河地区。附属国有东喀喇汗国、西喀喇汗国、高昌回鹘和花刺子模。附属部族有粘拔恩部、康里部和葛逻禄部。 [27]

经济

西辽帝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后,维持了原有的农耕和游牧的两部经济体制,在农耕地区减轻赋税,实行户赋制度,每户只收一个第纳尔。 [25]

根据当时中亚地区的金银比价,这是较轻的赋税。 [27] 这一举措,使耶律大石的统治得到稳固,中亚的半耕半牧的生产方式得到发展。 [28]

在生产技术方面,随着耶律大石建立西辽,他带来的汉人把中原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西域,远至阿姆河以南的巴里黑和团八刺等地均可见“长安题识”的漆器,由此可见中原器物传播之远。而据现代考古发现,在西辽的直辖领地上有很发达的冶炼业,特别是兵器生产,箭铁、斧、刀、短剑、恺甲等各地都有发现。在建筑和造型艺术方面,西辽也传播了汉文化,使其同中亚文化融合,对中亚人民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的向前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27]

文化

西辽王朝统治区域内,有契丹、汉、回鹘、塔吉克、样磨、葛逻禄、蒙古、吐蕃等民族。宗教有萨满教、佛教、儒教、祆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犹太教等。在耶律大石的统治区,形成了民族宗教错综复杂的局面。耶律大石面对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在统治区采取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允许各种宗教并存,不设国教,不允许任意宗教坐大,各种宗教或教派自然不会对耶律大石的政权产生不满。在统治区域内,耶律大石没有强行推进任何信仰,并且对不同的宗教一视同仁。伊斯兰教、佛教、景教、摩尼教、萨满教等宗教都在西辽赢得了不少信徒。 [27]

[28]

正因如此,甚至关于耶律大石本人的宗教信仰都有着不同的说法,《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波斯史学家志费尼认为他“秘密成为了一位穆斯林”,另一位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阿西尔又说他是摩尼教徒,甚至还有景教徒称颂他是传说中的祭司王约翰 [22]

由于他的这些宗教宽容措施,西辽尽得民心,很快发展成为中亚强国。后来成吉思汗的重要辅臣耶律楚材盛赞耶律大石“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 [20]

。 [25]

另一方面,耶律大石带领众多汉人与深受汉文化影响或高度汉化的契丹人进入西域,这是唐末以来未曾出现的迁徙活动。这一活动,传播汉文化,正如史学家陈垣所说:“当元人未据西域之先,大石林牙已将汉族文明炫耀于中亚大陆。” [27]

民族与对外关系

耶律大石在早期任职时,曾就宋朝结盟金朝之事与宋使有过一次交涉,巳初露外交才华。而后无论在何种环境下,他都能妥善地解决好与邻国的关系,争取到盟友,从而在实行自己的计划时,能够得到多方的援助。诸如在他离开天祚出走的途中,得到白达达详稳的援助,在他到达可敦城后,很快就团结起七州十八部,并且一直努力与四周邻邦结好,力图结成反金的统一战线,实际上也给金朝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在来到政治势力纷繁复杂的中亚地区后,他能因势利导,在建设统一帝国的同时,采取联盟自治,与当地原有的统治者相安无事,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社会安定。 [34]

历史评价

编辑 播报

脱脱等《辽史》:①通辽、汉字,善骑射。 [10]

②大石既帝淳而王天祚矣,复归天祚。天祚责以大义,乃自立为王而去之。幸藉祖宗馀威遗智,建号万里之外。虽寡母弱子,更继迭承,几九十年,亦可谓难矣。 [10] ③大石苟延,彼善于此,亦几何哉? [10]耶律楚材《怀古百韵》:后辽兴大石,西域统龟兹,万里威声震,百年名教垂。 [20]

穆斯林史学家朱兹贾尼在《卫道者列传》 [35]

中称赞耶律大石“是一位公正的君主,因为公正和才干而受到崇敬”。 [34]

拉施特《史集》:他是一个有智慧而又有才干的人。他有条不紊地从这些地区将队伍召集在身边,占领了整个突厥斯坦地区。 [21]

谭宗浚《辽史纪事本末绪论》 [35]

:德宗起自词臣,兼通藩俗,削平各部,殄定诸藩,意其典章制度必可多采。 [34]

纪宗安《西辽史论·耶律大石研究》:①耶律大石是12世纪时出现在中国北方和中亚地区的一位伟大人物。他为大辽事业在中亚地区的延续,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过不朽的贡献。……由于耶律大石在西辽史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以“大石”成了西辽的代名词。 [34]

②在我国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中,若论武功业绩虽有不少佼佼者,但若论像耶律大石这样同时兼有文化和意志修养的却堪称凤毛麟角。 [35]

虞云国《细说宋朝》:他的姓名已成为西辽的象征,在他去世数十年后。西域、南宋和金朝仍径以大石指称西辽。耶律大石在艰难的条件下,率众西征,在中亚创建了另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新王朝。他总结辽朝兴衰的教训,吸收当地民族的统治经验,制定了西辽基本制度和政策,推动了中亚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这一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大石在辽史上应该占有与阿保机那样的地位,也应该列入中华民族最杰出的历史人物的行列。以前的史书对他强调得实在不够。 [25]

杜娟《耶律大石西迁对中亚地区的影响》:耶律大石从中亚地区的民族那里吸收了一些文化元素,同时又根据自身文化的制度和性质,拒斥了另一些文化元素,在新的环境体系之下经过加工改良,实现了文化的整合。正因为这种模式的成功,使得中亚社会秩序安定,经济文化得到发展,使汉文化又一次渗透到中亚,对于中亚人民意义深远。




耶律大石是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尽管他在无奈之下放弃了自己的糊涂君主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但是他没有让契丹民族失望,他在遥远的中亚建立了西辽,被后人津津乐道,可以说他是真英雄!

耶律大石在辽天祚帝耶律延禧逃跑后顶住压力打败了北宋,后被金国俘虏侥幸逃脱,在天祚帝发疯一样攻打金国时劝阻无效后失望至极,最终远走中亚,建立了西辽国,可以说他是契丹民族除耶律阿保机之外最受人敬仰的英雄人物。

为什么说耶律大石是中华文明的英雄,可以从几方面来看。第一,政治上。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王朝,政治上总结了辽朝兴衰的教训,吸收了当地的统治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比如沿用了辽的南北面官制度,除了直接管辖的领地,对其他附属国家采取不同的方针,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尊重各地特点。还有一些废除分封土地的政策,减轻赋税等等使得西辽的政治局面相对稳固。

第二,军事上。这也是现在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个内容,耶律大石拥有极高的军事素养,他在辽国国力衰微的时候,凭借辽国最后的一点兵力干掉了几万宋军。最后领着几百人不断西进,不断收集人马,壮大西辽军队,最终在卡特万战役击败十万中亚联军,确立了西辽的统治,开启了百年的统治。

第三。疆域上。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国在全盛时期几乎可以和之前辽国相提并论了,领土东至蒙古土拉河上游,东北至叶尼塞河,西至土库曼卡拉库姆沙漠,西南至喀喇昆仑山,东南与西夏接壤,这个中亚大国的建立者正是耶律大石,他的国家有契丹人,回鹘人,钦察人,乃蛮人,汉人,塔里克人等民族,不得不说他是契丹的民族英雄,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耶律大石是辽国贵族耶律阿保机八世孙,善长骑射又是契丹人中唯一中过进士的,入过翰林可以说定文武全材,当过泰州和祥州刺吏,节度史。契丹语中,也叫他林牙大石。1122年(辽天祚帝保大二年)金兵攻克中京,辽天祚帝不作任何抵抗,逃往云中。耶律大石临危受命任辽兴军节度使,在幽州抵抗宋金两国的夹击。为安抚人心,大石和群臣拥立耶律淳为帝。率军抵抗。1123年,耶律大石在同金人做战中兵败被俘,作为金兵向导寻找天祚帝。后来大石和家属逃出来,找到天祚帝耶律延禧。天祚帝不能原谅大石被叛自己另立新君的行为。也不接受大石养兵以待天时同金人和谈的策略,一个心思的同金人决战。大石看势不可为,便率二百铁骑连夜逃走另寻出路。大石一伙人来到可敦城,当地有辽国边防驻军。大石靠贵族身份和政治威望得到当地军政大权,经过几年经营拥有几万人马。大石和手下人宣示要:"救君父,济生民,”但这个时侯金国已经占领辽国大部分地区,对大石西部地区严加防守。于是大石决定率军西征开避另一个天地。1130旬,按照契丹风俗,杀青牛,白马,祭祀祖先,率军一路向西行万里。高昌回鹘遣子为质效忠,突厥诸部万余户投降,大石兵威日盛,气势高涨。当当时东喀刺汗国内发生叛乱,国王要求耶律大石邦助出兵平叛。大石平叛以后,把东喀刺汗国降为附庸割其北境为直辖领地。.1|34年,太石定都巴刺沙衮(吉尔吉斯托克马克,改名虎思斡尔朵。定国号菊儿汗(众人之汗),尊汉号,天估皇帝,改元延庆。1134年,耶律大石派手下将领率七万军队东征金国。途中过沙漠牛马死伤过半,不得已退兵。复国无望,大石将扩张重心转向西方伊斯兰军。1137年大不率军攻入西喀刺汗国,西喀刺汗国向 ̄塞尔柱突厥帝国求救。塞尔柱大君桑甲尔率呼罗珊和加兹尼联军十万人在河中府的卡特万草原与耶律大石的联军展开决战。大石军队三路夹击,塞尔柱联军大败,桑甲尔受伤逃击。从此塞尔柱势力永远退出河中地区。大石乘胜降服花刺子模。大石的西辽帝国北到巴尔喀什湖,西达咸海,西南到阿姆河流域,东到新疆中部地区,辐员万里,境内民族众多,宗教各异,被大石治理的##有条。在帝国内汉语是官方语言,不设国教,各种宗教一律平等。利用两院制管理当地农业和牧区。大石的政策深入人心,帝国內经帝繁荣,把汉文化,汉制庋成功扩展到中亚地区。使世界|上诸多国家识识了中国。一些欧洲国家把契丹作为中国的名称,并一直延续至今。。西辽经五世,,享国九十七年,后被西征蒙古人所灭。耶律大石在国家灭亡后,经过艰苦努力,成功复国,其历史功绩可和历代开国帝王相比,招展了汉祯,生存空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军事家。




西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新疆与中亚地区建起的政权,历三世三帝两后,国祚88年。

西辽的创立者耶律大石是辽国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自幼很好受过契丹族的骑射与文化教育,又接受过汉族文化的教育。

耶律大石最早效力于天祚帝,在辽朝灭亡之际出走。并于1132年,在叶密立城登基称帝,号菊汗儿。由于深受汉文化与中原典章制度的影响,耶律大石仿照辽国旧制,上尊号为天佑皇帝,改元延庆,规定官方语言为汉语。

随后,耶律大石向新疆,漠北,中亚扩张,最终建都于虎思斡鲁朵。1141年,击败塞尔柱帝国联军后,称霸中亚,威名远播欧洲 。其疆域面积与辽朝相当。

西辽建立后,并没有强制改变当地人的信仰,因此,境内契丹族,汉族,与中亚个各族人民融洽相处。伊斯兰教,佛教,儒学互不排斥。据说,西辽的王子、公主只穿东方的丝绸,结婚时,仿照汉族的仪式。西辽是中原文化最后一次向中亚的输出。

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在位22年,庙号德宗。




为什么说耶律大石是中华文明的英雄?

耶律大石去世数十年后,西域、南宋和金朝仍然以大石指称西辽,可见,耶律大石已成为西辽的象征。能在中亚创建另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新王朝,而且,是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率众西征所得,显示耶律大石军事及其治国能力非同寻常。他制定了西辽基本制度和政策,推动了中亚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这一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治国之理来自于他善于总结辽朝兴衰教训和吸收当地民族的统治经验。甚至于在西辽被蒙古消灭以后,“颇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成吉思汗的谋臣耶律楚材仍然如此赞大石。



耶律大石,没有让契丹民族失望,他在遥远的中亚建立了西辽,被后人津津乐道,可以说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中华历史英雄人物,他是真英雄,应该是中华文明的英雄!

耶律大石,通晓辽、汉文字,擅长骑射,为西辽的创立者。出生地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曾在无奈之下,他放弃了自己的糊涂君主辽天祚帝。

一、早年经历

耶律大石中过进士,入过翰林院,任过翰林承旨。后来,他又历任泰、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




二、保卫南京

金兵攻克中京,天祚帝西逃入云中,这事发生于1122年。时留守南京大石等遭到金、宋夹攻。大石拥立耶律淳即位,以便安定人心,坚持抵抗。而后大石被任命为军事统帅,负责守卫。北宋出兵二十万攻打南京。大石率军迎战,败宋军于白沟河。不久耶律淳病死,其妻萧德妃摄政,宋兵复来攻,在巷战中辽军再次取胜。

次年金兵南下,大石率军在居庸关抵抗失败被俘,但是他设法逃脱,并与萧德妃一起投奔天祚帝。然而,大石擅自另立皇帝的行为并不能被天祚帝原谅,而且大石“养兵待时”的意见也不能被天祚帝接受,这使得大石深自疑虑,陷入两难境地。

大石杀死了监军,率领亲兵200人逃离。这事发生在1124年夏,当时,天祚帝正准备出兵与金决战。



三、大石西征

大石一路向北逃,过黑水,见到白达达详稳床古儿,获其进献马匹四百只、驼二十只、羊若干。大石会集威武、崇德等十八部王之众并晓谕,于是得到精兵一万余人,设置官吏,编列排甲,准备仪仗器具。这事发生在大石向西行至可敦城,并驻军于北庭都护府的地方。

1123年二月初十,整顿队伍向西进发,并提前写信给回鹘王毕勒哥。毕勒哥接到书信,很快到客舍迎接,进献马、骆驼、羊若干,并愿以子孙为人质做附庸,送至境外。

大石西征途中,兵力日益强大,士气日益高涨。行军万里,所经过之处,为敌的击败之,降附的安抚之,获得骆驼、马匹、牛、羊、财物等,不可胜数。

西域各国合力举兵十万,号忽儿珊,前来寻思干拒战,两军相距大约两里。大石晓谕将士,于是,三军一齐攻击,忽儿珊大败。当大石驻军于寻思时,回回国王前来降附。

1124年二月五日,大石即位,年三十八岁,号称葛儿罕。这事发生于西行途中,在起儿漫,文武百官册立大石为皇帝。





四、称霸中亚

1134年,康里和葛逻禄内乱被大石很快平定。然后,大石把东喀喇汗国降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带为西辽直辖领地。当年,大石定都于八剌沙,改年号康国元年。

安定后方之后,大石决定东征金朝,希望复国。大石率军七万于1134年夏,远征万里,路途难以补给,死伤惨重,被迫撤回。金国乘机出兵追击,但也因劳师远征,在沙漠中被大石击败。从此之后,西辽和金国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冲突。大石也彻底将扩张重心转向西方伊斯兰世界。

西喀喇汗国遂向其宗主国塞尔柱突厥帝国求援。这事发生在1137年,大石率军侵入西黑汗国,在忽毡击溃了敌军主力。

塞尔柱突厥苏丹桑伽于1141年7月,号召伊斯兰国对西辽发动圣战,集合了呼罗珊、加兹尼等国的士兵约十余万,与大石在撒马儿罕附近的卡特万决战。决战结果,穆斯林联军惨败,桑迦仅以身免。大石率军一直追击到克尔曼。此后,原属国西喀喇汗国和花剌子模均归属西辽,而塞尔柱突厥的势力退出中亚。从此,东至高昌,西抵里海,都是西辽的控制区域,西辽成为了中亚的霸主。

1143年,耶律大石病逝,享年五十七岁,庙号“德宗”。







五、为政举措

1、民族宗教

在统治区域内,大石没有强行推进任何信仰,并且对不同的宗教一视同仁。关于耶律大石的宗教信仰,也流传着不同的说法,也许是因为他表现出了极度的宽容性缘故吧。

对于其属国和附庸部落,大石要求他们按时缴纳贡金,并派遣一名“沙黑纳”(监国)监管,他们的头人要挂银牌表示臣服。其余方面一切依照原有模式治理。同时,他也采取了辽朝南北面官制,对南面农耕居民和北部游牧居民按其习俗分别治理。每户交一第纳尔税收。

由于他的这些宽容措施,西辽尽得民心,很快发展成为中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强国。



2、军事

大石军事才能历来为人称道,他坚持“养兵待时”,虽然屡遭失败,但均能善于把握时机,随败随起。先率一城哀兵破十万宋军于燕京,后领数百铁骑开万里国土于中亚,将耶律氏的国祚又绵延了近百年。

总之,不管怎样,大石在辽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应该列入中华民族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列。以前的史书对他强调得实在太少了,以至于现代人对他几无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中亚地区   契丹   延庆   花刺子模   穆斯林   卡特   中亚   西域   西辽   王朝   突厥   疆域   帝国   联军   中华文明   英雄   地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