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团是怎样的一个建制?

独立团是一种特殊的编制,不属于正规部队的常规编制。


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独立团屡见不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都组建过独立团。

例如,朱德在南昌起义失败后率领部队上了井冈山,部队改编为红四军,

朱德担任军长,毛泽东担任党代表,这个红四军就是独立团。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也组建过一些独立团。

例如著名的叶挺独立团,是北伐战争中著名的第四军独立团,又称铁军,

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下辖的一个团,团以下设营、连、队等编制。


总之,独立团是一种特殊的编制,在军队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但仍然需要接受上级的领导和指挥。




我思考与回答问题比较喜欢用比较法,这样可以让大家容易理解。要说清楚独立团,咱们得先了解一下正规的建制团。一般来说,一个团配有三个营,一个标准团人数事1500人。有些团会配属一些独特性质的直属连队。接下来再说说独立团。独立团是越过上一级,由更高级别的师级单位独立指挥,比一般建制团具有更大的独立性,自然编制也会比正常的建制团多。在行军打仗的时候,经上级领导同意,可以自己制定作战计划。历史上最著名的独立团当属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广东肇庆成立,全团有2100多人,设有三个营及两个直辖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在北伐战争中,率先从广东出发,攻占武昌城。

但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独立团,大多都是被收编或改编,或由地方武装组合而来。在看亮剑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李云龙的直属上级是旅长陈赓,所以这不符合独立团的建制标准。原因是抗日战争时期,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包括:一一五师、一二零师、一二九师、陕甘宁留守兵团,总部特务团、炮兵团,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人。由于八路军真心抗战,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加入八路军的人越来越多。但国民党给的部队编制番号是有限的。所以新扩建的部队只能用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没有正式的番号,所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独立团都是“黑户”。独立团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地方武装,像县大队、区中队、各村的民兵,这些地方武装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之一。上级为了鼓励地方武装,也会授予这些单位独立团或营的番号。




独立团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战斗单位,级别高于一般的普通团,它不归师部管辖,往往直辖于军部。

独立团的建制也很复杂,独立团的兵员数量差别巨大,实力雄厚的独立团,有2000多人,实力薄弱的独立团居然不足500人。

事实上,独立团下辖2-5个营,或者5-10个大队,有的独立团不设置营级,而是直接设置大队。

咱们可以从历史上的三个方面,来看看独立团这个非常特别的战斗单位的情况。

其一、叶挺独立团辖3个步兵营,一个直属勤务队,共约2000人。其番号虽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但它实际上是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武装力量

1925年11月中旬,国民革命军进行整编。周恩来、陈延年领导的中共广东区委,经过争取得到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的同意,建立由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团,由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团长。

叶挺应召从东征前线回到广州担任34团长,赴肇庆进行筹建工作。

独立团以铁甲车队为基础,在广东肇庆扩大编成,起初被称为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

铁甲车队除党代表廖乾吾调任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外,队长周士第和三个排长、司书和班长、战士100名调到三十四团作为骨干。

1926年春,第34团脱离第十二师建制,归第四军军部直接领导,并改称为第四军独立团,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一支革命武装力量。

独立团辖有三个营和直属勤务队,共2000余人,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原来隶属元帅府的铁甲车队、黄埔军校抽调的部分骨干、从两广和湖南招募的农民积极分子。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组建的第一支部队,带有鲜明的“党军”特色。

独立团,因叶挺任团长,又称为叶挺独立团。

它的番号虽然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但它实际上是一支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武装力量。

排以上干部的任免,部队人员的补充以及重大的军政训练计划都由共产党来决定,不受第四军约束。

连以上干部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全团建立共产党支部,各营建立党小组。独立团充分发扬民主,实行官兵一致的原则。实行经济公开,干部不搞特殊化。

据说,独立团只有一匹马,行军作战,叶挺就让给伤病员骑,自己和战士一起爬山涉水。

  • 叶挺独立团赢得“铁军”称号

1926年4月,吴佩孚任命叶开鑫为“讨贼联军湘军总司令”,对唐生智部发动进攻。不久,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8旅,以及第4军所辖叶挺独立团等部作为先头部队,出兵援助被吴佩孚援军击败,而退守衡阳的唐生智部,拉开了北伐进军的序幕。

在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中,第4军内的共产党员最多,叶挺独立团,又是其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

后来,叶挺独立团抵达湖南安仁县,击退正向安仁推进的直系军队。溃敌向攸县、茶陵败走,独立团乘胜追击,占领攸县。

进入湖北后,北伐军决定用坑道战进攻,叶挺亲自指挥坑道作业,他终于指挥独立团占领了蛇山,首先进入武昌城。

独立团在此次战斗中共牺牲191名官兵,独立团党支部决定在武昌洪山修建攻城官兵诸烈士墓,墓碑上镌刻着“精神不死”“先烈之血,主义之花”。

诸烈士的血铸成了“铁军的荣誉”等名句。这座烈士墓碑,成为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在北伐中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历史见证。

其二、红军的很多军级单位也会设置独立团,新六军的“湘鄂西独立团”与大洪山的襄北独立团比较有名,长征期间的“沿河独立团”则是游击队组成

湘鄂西特委撤消,在湘鄂西省委成立前,同时还宣布对新六军进行整编,将军校学生编人,组成湘鄂西独立团,由段德昌任团长。

这个红军独立团辖一、二、三营和1个特务营。一营营长陈华山,二营营长陈光明,三营营长杨嘉瑞,特务营营长董国洲。

宋盘铭传达了贺龙关于红二十六师坚持长期游击战争,千万不要离开大洪山”的指示。

在大洪山内将鄂北游击总队、钟祥县游击大队和转移到大洪山的襄北各县游击队编人襄北独立团。

这个独立团辖3个营、1个警卫连、1个手枪连、1个骑兵连,计1200余人枪。

后来,鄂北游击队也编人了襄北独立团,仍以鄂北游击队的名义开展活动。

襄北独立团以大洪山为依托,游击于东起应城、京山、天门,西止荆门、当阳,北到宜城、随县的广大地区。

红九师师长钟炳然、政委朱绍田亲自率部前往甘溪、上坝、淇滩一带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和组织工农武装。

红九师走后,又由红军干部贺炳炎、胡宏升带领的一个班的队伍组成工作队继续开展工作,先后组建十多个游击大队。

  • 不久,各游击队整编为“沿河独立团”,贺炳炎任团长,胡宏升任政委

经整编后的独立团下辖:10个大队,每个大队下分若干中队,中队下设分队和班,人员在1000人左右。沿河独立团共10多个游击大队。

其三、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游击队组成的独立团最为有名,这些独立团的建制比较复杂,各地的情况差别很大

1945年3月,部队整编,县大队建制扩大,改称夏津独立团,马立潮任团长,李开道任政委,冉义林任副政委,朱魁代理参谋长。

独立团辖六个连,除县大队的一、二、四连外,马立潮领导的运河大队13中队(4个排,其中1个回民排,共120人)编为三连。

刘静波领导的五区区中队与六区区中队合编为五连,独立团总计近千人。

在新四军第五支队的支持和帮助下成立了淮宝独立团,主要指挥员都由五支队连营以上干部担任。

到1941年11月,淮宝独立团发展到700多人。1942年1月实行精兵简政后,淮宝独立团辖5个步兵连,共计550人,武器装备都很精良。

此后,每年淮宝独立团都有一部分骨干补充到新四军主力部队。

  • 蒙古骑兵独立团

1945年9月初,中共北满地区第一行政监察公署专员兼嫩江第一纵队司令员夏尚志,率其所部进驻郭前旗,并在苏军的帮助下,接收了苏军缴获日军的马炮、三八野炮、山炮、轻重机枪及一批弹药。

年轻的蒙古族战士经过正规的军政训练,提高了指战员的军政素质,为后来经受严峻考验打下了基础,为建立蒙古骑兵独立团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后来,上级决定将长白纵队三团二营,原郭前旗蒙古军,从长白纵队三团划出,与郭前旗治安队、保安队合编为吉江军区蒙古骑兵独立团。

经过激烈的斗争和复杂的工作,合编工作基本完成。

吉江军区“蒙古骑兵独立团”下辖:共有1100余人,其中原蒙古革命军战士300余人,长白纵队基层干部10余人,治安队和保安队员800余人。

团部设置:参谋处、政治处、供给处、卫生队、警卫连。

综上所述,叶挺独立团辖3个步兵营,一个直属勤务队,共约2000人。

红军的很多军级单位也会设置独立团,新六军的“湘鄂西独立团”与大洪山的襄北独立团比较有名,长征期间的“沿河独立团”则是游击队组成。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游击队组成的独立团最为有名,这些独立团的建制比较复杂,各地的情况差别很大。

总的来说,实力雄厚的独立团,有2000多人,实力薄弱的独立团居然不足500人。

事实上,独立团下辖2-5个营,或者5-10个大队,有的独立团不设置营级,而是直接设置大队。




还是专业点,从军事术语上解释,独立团的定义应该是:“至少由上两级作战单位直接指挥的团级建制”。之所以写的这么咬嘴,是因为在民国时期有一个存在过而又被取消的常规编制:旅,绕开了这个特定编制,你就不能正确理解独立团的具体含义。




说的再直白详细些,当“旅”级单位存在时,独立团一定是师以上司令部直接掌握的部队;当旅级编制被取消时(约以1939年初为界),独立团一定是军级以上司令部直接掌握的部队。如果不符合这个特征,要么是情况特殊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要么是地方实力派不敢申请番号的自建武装,绝不是合法或者合规的部队番号。


比如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初,八路军只被允许改编成为三师六旅十二个步兵团,对于45000多主力红军来说(加地方红军总数72000多),显然编制是不够用的。因为按照“调整师”的额定编制,每师两旅四团不过11000人左右,所以45000人无论如何是十二个团编制满足不了的,于是八路军总部增加了三个团级建制,但是没有序列番号啊,遂自称独立团或者教导团。



其中第115师称为独立团,第120师和129师称为教导团,也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是要注意,杨成武的独立团隶属于第115师师部直接指挥,而不受第343、第344旅的节制,这就是开篇“上两级单位直接指挥”的概念。也就是说,师级可以设置独立团,军级、集团军级、战区级都可以编练(比如北伐时期第四军的叶挺独立团),而唯独旅级不行,它可以直属的部队级别,只能是“独立营”。


因为这才是“独立”的真正含义,即不受上一级建制或者单位的领导,而是由更高级单位直接控制的部队。再比如胡宗南第一师扩编为第一军时,军部直辖一个“独立旅”,同样,它也不受任何一个师指挥,否则就失去独立番号的意义了。不妨可以这么理解:独立团是上两级作战单位的司令部的直属部队,或者是单独执行任务、单独驻扎偏远地区的特殊建制。




有人肯定会问,那《亮剑》中八路军第386旅不是下辖李云龙的独立团吗?答案是:电视剧在胡扯,缺乏军事常识!翻编八路军第386旅的战史,也没有独立团这个番号,因为这违反了军制惯例,黄埔一期的陈赓没有这么糊涂。对于新扩建的部队,八路军各旅有两个办法:第一是按自己的序列命名番号,比如386旅除771、772团外,后建部队都有自拟番号的第17团、第18团,或者新编第1团(这个真有)等等;第二是组建“独立营”,但就是不会出现独立团的建制。


南岳军事会议取消“旅”级建制以后,连师级单位都不可以再设置独立团建制了,至少上两级嘛!所以各步兵师只有三个正规番号团和一个野战补充团,而绝不会出现什么“独立团”。此时各军倒可以设置这一建制,比如来不及向军政部进行报备的、来不及申请番号的,或者未经过军政部正式“点验”的,反正总之是存在点问题,否则哪一支部队都希望有正规的序列番号。




而在我军这一方独立团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各军分区以上单位直属的新建团,一般战斗力还不够强,暂时未授予野战部队的番号,临时以独立团命名,所以独立团绝不是什么牛叉的番号;第二是地方武装的最大编制,人数从数百到上千不等,隶属于几个县或者一个县的地方政府,如果人数太少了就编为独立营,完全看实际情况,与另外一方的“保安团”含义接近。


网上流传八路军番号不够的说法,那都是不了解实际情况的耍流氓,从1940年开始,八路军扩建的旅、团级部队,都由八路军总部直接授予了新的自拟番号,比如新四旅、教导旅、第16团(王近山带着消灭日军考察团的那支部队)、第20团等等,即便是正面战场取消“旅”级建制时,八路军也仍然保留着,部队编制完全已经自成体系。


而各“独立团”升格为野战部队时也会重新授予番号,比如地方武装“士敏独立团”调入386旅作战序列后,即改称386旅第21团。





所谓独立团,分为两种情况。

一者,是直接从属于军、师甚至更高建制的团级单位。如八路军(八路军不是军,而是路军编制,与军团,集团军于理论上同级)总部直属的炮兵团,特务团。抗战初,国民政府军委会也直辖了若干的炮兵团。

二者,国军当时的编制很繁杂,仅中央军的师就有三旅九团,三旅六团,二旅六团,二旅四团,直辖5团,直辖3团等若干方式。所以在通常情况下,独立团应最少从属于师。但八路军虽是路军名称,实限三师六旅12团,军政部只按这个编制给予军饷。所以敌后展开后,总部下设纵队、总队,军区,在师、军区之下设新编旅,军分区等,在旅、军分区之下设新编某团、独立团等。

当然,八路军的独立团、新编团,实际编制与实力各不相同,大团三四千人,基干团有千多人,小团只五六百。与国军情况基本类似,国军甲种团20个连3000人。乙种团9个连千人出头,地方保安团就更少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独立团   国民革命军   抗日战争   蒙古   番号   纵队   军政   游击队   团长   红军   大队   部队   领导   单位   地方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