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给马钉马掌,铁钉牢牢钉在马蹄上,马不疼吗?

给马钉马掌是为了让马能够更好地掌握奔跑时的冲击力,避免马蹄在奔跑时对地面产生过大的冲击和压力,从而保护马匹的骨骼和关节。

钉马掌时,铁钉通常会穿过马的脚掌,深深地钉在马蹄的骨头上,以加强脚掌和马蹄的强度,并减少冲击力对地面的冲击。虽然钉马掌会有一定的疼痛,但通常情况下,马匹能够忍受这种疼痛,并且可以通过锻炼和调整饮食来减轻疼痛和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钉马掌是一项需要专业训练和经验的工作,如果不当使用或钉钉位置不正确,可能会导致马匹的蹄部损伤或感染。因此,如果是一位马术爱好者或养马人,建议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钉马掌的工作。




给马蹄钉铁掌,看起来确实有点疼,毕竟马蹄就是马的脚,按照我们正常的认知,往脚上钉铁掌无疑是一种“酷刑”。但是,对于马儿来说,钉铁掌非但不同,而且还有益处,尤其是人工饲养下的马更需要钉马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马蹄铁是怎么钉的?

马蹄铁就是我们上图中看到的那个圆形的铁家伙,它被平整的钉在马蹄的脚底板上。马蹄铁至少已经出现了一千多年了。作为古代的交通工具,马就等同于现在的汽车。那么,马蹄铁是怎么钉上去的呢?

马蹄铁想要钉到马蹄上,需要两个重要的工序,一个是打磨,一个钉钉子。打磨是指钉马蹄的师傅要将马蹄修平整,以便于马蹄铁与马蹄能够完美贴合,而钉钉子就是一个技术活了。一般情况下,马蹄铁的设计是一边有三个钉孔,一边有四个钉孔,之所以用这么多钉子就是为了防止马蹄铁脱落,相传波斯沃斯战役中,查理三世丢了英国的控制权就是因为它骑乘的战马掉了钉子,从而使战马的一个马蹄铁掉落,最后战马与查理三世双双摔倒在地,被生擒。我们言归正传,之所以说钉马蹄有技术性就是因为钉子在钉如马蹄时需要斜钉,而且还不能钉太深。

当将钉子砸入马蹄后,师傅需要将裸露在外的钉子打掉,然后再用锉将钉子的末端与马蹄铁打平。

这就是马蹄铁钉入马蹄的全过程。

马蹄为什么要钉马蹄铁?

首先,马蹄钉马蹄铁都是发生在人工饲养下的马儿身上,这是因为人工饲养下马儿的运动量与野生的完全无法相比,而且人工饲养的环境也比较的好,大都是平整的草地,这也就造成了这些马儿的马蹄磨损较差,而马蹄其实是像人类的指甲盖一样会一直生长的。所以,人工饲养下的马儿的马蹄如果不经过修正的话,就会出现下图的情况:

但是,马蹄仅仅靠修是远远不够的。由于马儿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骑行,一个是负重。而这两个作用会增加马儿的负担,身体的重量再加上人或者是货物的重量都集中在了马儿的四条腿上,确切的说压力都在马儿的四个马蹄上。这样就会造成马蹄开裂或者是因为过度磨损使马儿无法正常行走。

而马蹄铁的出现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经过修平后,将平整且坚硬的马蹄铁钉在马蹄上,这样马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就由马蹄变为了铁,这无疑增加了马蹄的使用寿命,而且也不会出现因为过度负重接触硬物而造成马蹄开裂的情况了。

也就是说,马蹄铁对于马儿来说就像是我们人类穿的鞋子一样,是对蹄(脚)的一种保护。

给马蹄钉马蹄铁,它不会痛吗?

虽然马蹄铁的功能等同于人类的鞋子,但是毕竟鞋子是我们直接穿在脚上的,可以自由的脱下、穿上,而马蹄铁则是生生的用钉子给钉到马蹄上的,这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么,在钉马蹄铁时,马儿会疼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马蹄总共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就是指马蹄与地面接触的这一部分,这一部分的厚度在3公分左右,而在3公分之上的则是另一部分。那么这两部分有什么区别呢?虽然从外观上看,整个马蹄都是黑黑的,没有什么区别,但其实,它的下部是完全没有神经和血管的角质层,而上部分则是有少量神经和血管的活体角质。

正常情况下,钉马蹄的师傅非常的有分寸,只是将钉子斜钉在马蹄的下部分,而这样对于马儿是没有伤害的,而它也不会感觉到疼。但是,如果钉过了,将钉子钉入活体角质中,马儿是有痛感的,即使正常行走时不明显,在负重时,也会显现出来。

总结

马蹄铁对对马,就像是鞋子对于人类一样,不同的是,马“穿鞋”需要用钉子。但是,由于这些钉子是钉在硬化的角质中的,所以马儿是没有痛感的。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马蹄铁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当马蹄铁磨损严重时,也需要更换,而更换时,为了让马蹄铁更加的贴合马蹄,通常会选择与上一次使用的马蹄铁打孔不同的马蹄铁来更换,这是为了防止用一个钉孔容易造成马蹄铁脱落。




师傅拿着刀具,对着马儿的脚掌就像切肉一样,一刀刀地切下去,然后再使用锉刀,钩子又磨又撬,最后还要在马掌上贴一个U型铁片,敲进去几个钉子,又是一番打磨。如果换作是人的脚,估计早就挣脱了,可马儿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看上去一点也不疼,反而还喜欢这种待遇。

对于马来说,没有此待遇的马,就不是完整的马,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大家深度科普!

1、马是一个怎样的物种?

2、人们是如何发现马需要钉马掌的?

3、铁钉牢牢钉在马蹄上,马不疼吗?

一、马是一个怎样的物种?

马的祖先是生活在5000多万年前的始(祖)马,起先只有狐狸般大小,生活在北美森林。始马头骨小,牙齿简单齿冠低,背部弯曲,前足4趾,后足3趾,主要以嫩叶为食,善于跳跃。

随后始马逐渐演变为山羊般大小,前后均为3趾的渐新马。

在1000多万年之后,又演变成了体型和小马相同的草原古马。此时马的背脊由弧形变为硬直,牙齿结构也随环境变得干草、嫩叶都能咀嚼。此时的四肢强劲有力,开始由跳跃转为奔跑形式,它们开始走进草原。

在之后,上新马、真马出现了,原来四肢的3趾结构已变成中趾发达,两侧足趾退化的单蹄(硬蹄)。咀嚼面的褶皱更为复杂,由于胃功能强大,盲肠发达,狭窄的食道并不影响它们进食干草、树枝等硬质食物,环境适应力特别强。

真马是现代家马的祖先,它四肢筋腱韧带好,骨骼坚实,蹄质坚硬,心肺发达,不管是柔软的草地还是坚硬的地面,它们都能迅速奔驰。因具备出色的汗腺,自带温控技能,能抗严寒也能耐高温,因此迅速演变出了森林马、冻原马、鞑靼马和普氏野马。

马的头颈灵活,两眼可视360°无死角,可它们两个眼睛看到的东西只有30%是重叠的,从马的视角看出去,就像一个三体,感觉很怪异,就算这样,也不妨碍它能夜视百米外的物体。视觉的缺陷,只能靠灵敏的嗅觉和听觉来弥补,记忆力惊人,是一种温情的动物。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发现,马不但能吃还能挤奶,于是,五六千年前的哈萨克斯坦人民,最先对野马进行驯化,主要用于食用。

后来人们发现,马庞大的身躯并没有影响灵活,同时腰腹力量好,四肢肌腱有力,适应力强,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区,它都能涉足。

正因如此,人们逐渐把它作为劳役动物使用。后来,还广泛用于交通、通讯和战争工具。

大约五千年前,野马也逐渐被驯化,走进了古中国的视野。

二、人们是如何发现马需要钉马掌的?

最初,哈萨克斯坦的工业文明不发达,在看见马蹄变长后,以为是马的寿命到了,随即宰杀食用。

古中国人民也一样,发现长期在外奔跑的马,它们的脚底板都快磨光了,尤其遇到雨天或冬季出行,马蹄还会变软,经常开裂破碎流血,影响行走和奔跑。也能把马放在家中静养,使马蹄重新生长,可很多马因为脚部发炎,造成一病不起的情况有很多。

而放在家中食用和劳役的马,随着时间越久,马蹄也越长越长,人们看着弯曲内翻不规则的马蹄,经常在马厩里因走路不稳而摔断腿,给人和马都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封建王朝连连征战,人们也尝试过骑牛,骑猪,骑大熊猫,可这些动物不是太笨就是太慢,或不好管教,都没有马好使。如果正在打仗,当某一方马不行时,往往会左右胜利的天平。

在我国春秋初期,因为战马的原因,贻误了很多战机不说,也造成战斗正酣时,突然马跑不动了,不走了或蹲下了,枉死的情况特别多,给很多君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在春秋时,我国的冶炼技术相对成熟,人们发现,马的马蹄掌骨非常长,四肢只有一个趾,属于单蹄,趾的侧面和前面(叫蹄壁),以及底部的前端(蹄底)都比较坚厚,而趾底部的后端角质柔软,还有弹性,马蹄只有蹄壁着地接受磨损,其它部位是悬空生长的。

时间久了,着力点的蹄壁磨损,逐渐地把重心往肆意生长的蹄底靠,这是马不擅长的走路方式,走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直接影响马的速度和负重,人们在想,要是能保护蹄壁和限制蹄底生长就好了。

这一想法,被古罗马抢先实践,他们创造了马蹄铁。后来,春秋中期,我们也不弱,也创造了简易的马蹄铁,那时并不是钉上去的,而是镶上去的。

发明马蹄铁的优点在于,不管是在山地还是平地,马都能奔跑,速度也明显提升,带飞了很多人。比如吕布的赤兔马,刘备的卢马,曹操的绝影,如果没有马蹄铁保护,它们早就病死了。缺陷在于,镶上去的不太牢固,容易掉,每次回来都需要检查和更换。在古代,因为要掉的缺陷,也左右了很多胜利走向,较出名当属英格兰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的王权争夺战,眼看理查三世发动总攻要胜利了,没想到战马一个趔趄,理查三世当即摔倒在地,部下都认为理查三世中箭了,一刹那间乱了阵脚和军心,被亨利伯爵趁机反攻并取得胜利。

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理查三世战马的马蹄跌松动了,突然的不适感让马一个踉跄,这关键的一摔让一个国家易了主。

可见,如果不给马钉马蹄铁的话,存在两种致命缺陷。

一是马蹄的形状是斜斜的梯形,不磨的话,脚掌的角质层会不规则地肆意生长,最后导致马站不稳,摔断腿不说,内部还可能充血坏死。

二是长期磨损也不行,这样会使脚掌的角质层快速脱落,后期又跟不上生长速度,也会磨得出血发炎,变成瘸腿马,影响马的健康。

看来,钉马蹄是趋势所向,是帮马掌塑性的好法子,对人对马都有利。大约在元朝时,人们才摸索出了蹄铁,并根据马的特点不断改良,从而影响了后世上千年。

三、铁钉牢牢钉在马蹄上,马不疼吗?

马蹄没钉马蹄钉前,就像人类没穿鞋一样。人会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码子的鞋子,其实马也一样,它们也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脚掌。人们也根据不同的马,冶炼出了不同种类的马蹄钉,做到了因马而钉。


这时有人会问,人的鞋子是穿在脚上的,不疼,而马的鞋子是钉在马掌上的,马难道不疼吗?答案是不疼,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上边说道,接触地面的部分叫蹄壁,这部分厚度在3厘米左右,就像人类的指甲一样,蹄壁是完全属于没有神经和血管的角质层。而角质柔软有弹性还悬空的蹄底,连接的神经和血管也不多,只有一点点。

人们的马蹄钉是呈不同的“U型”,斜着钉在蹄壁上的,只要不钉在柔软的蹄底上,就像你剪指甲一样不剪到肉,你不疼马儿也不疼,反而会很舒服。

给马儿“穿上鞋”以后,既不磨脚又能保护脚,增加了地面抓力,马也站得稳跑得快,对人和对马来说,都是受益的。

当然了,蹄铁也不是随便钉的。在之前,要用专门的蹄刀把蹄壁边缘修理平整,然后找到铁与蹄紧密结合的蹄铁,插上蹄钉。蹄钉的安放位置需要在蹄壁边缘和蹄底之间的环状白线处,钉入时,向外斜着穿出蹄壁,这样才不伤害蹄底。一般来说,钉尖会超出去,需要用刀具戳掉一部分,剩下的再用锉刀锉成弯曲状,紧贴蹄壁就行了。

别以为钉上去就完事了,后期保养非常重要。据我观察我姨夫的马,他一年需要更换两次马蹄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日常保养。马厩不能坑坑洼洼,最好平坦,不然马儿易摔倒。也要干湿适当,太干容易蹄裂和高蹄,太湿蹄底容易变软感染后形成广蹄。还要勤于打扫,日常还要帮马洗刷蹄子上的泥土残渣等。

第二:定期削蹄。就像人指甲长了要剪掉一样,马蹄的角质层也在不断地生长,每月可长1厘米左右,太长造成四肢畸形不说,还容易生病,通常1~2个月就要削一次。


削的时候,第一要找好角度,一般前蹄削成45~50度,后蹄削成50~55度。第二将马蹄削出白线。第三必须要削去蹄叉、蹄底等坏死组织(马儿会疼)。第四将蹄叉的侧沟、中沟凸显出来,保留蹄支。第五铲平。

第三:重新钉一副新的马蹄钉。马蹄钉的形状和大小,宽厚程度,钉子的大小和长度等,都必须按照该匹马儿的马蹄来定,不然太松太紧,或其它不合适的情况,都会影响马儿的脚部健康。

家马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脚,被人们强制穿上了“鞋”,那野马怎么办?

其实不用担心,野马经常在外奔跑,它一身轻松,不需要承担驮运的工作,自身体重控制着马蹄生长。通过研究,它们马蹄的再生速度和脱离速度是差不多的,因此不用马蹄钉,它们也生活得很好。

只能说马在野外生活得好好的,人们非要驯化后服役,从而改变了它们自然的生活方式,才造就了家马被钉马蹄钉的“悲剧”。

不光是马,驴和骡子也是需要钉脚掌的

对于部分地区的驴和骡子,如果长时间驮运和行走的话,它们也享受着和马一样的待遇,被人穿上了舒舒服服的“鞋子”,过着任劳任怨的生活。

现存的野马情况

中国作为现存野马(普氏野马)的故乡,在上世纪差点灭绝,幸好通过保护和人工繁育,让普氏野马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生存的野生马种,目前数量已有2000多匹。

希望通过人们的保护,某一天也能看见野马奔腾的宏观场面。

写在最后

马拥有健硕的体魄,矫健的四肢,耐磨的马蹄,它是天生的奔跑高手,是古代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它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达,马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不影响它的伟大。

马作为有灵性的动物,我梦想有一天,能骑上四蹄生风的骏马,奔腾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耳边围绕着“嗒嗒嗒"的蹄声,这生活才美妙!




通常,我们以为的不钉马掌的马蹄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马蹄可能会因为在软地上行走太多,或者是运动量不够,导致马蹄成为这样。这样的马显而易见无法从事运输以及载人需要。

还有,指甲里最容易藏污纳垢,当马蹄的指甲过长时,很可能导致马蹄发炎、生病。所以定期清理马蹄,并钉上马掌,可以有效阻止以上症状。

如果是载货或者载人马匹,由于负重较重,全身重量集中在4个马蹄之上。再加上行走时会遇到小石子等情况,很容易因为磕碰而撞坏马蹄,这种情况在自然界中很少发生,但由于人类经常使用马匹运输或者载人,以至于这种情况非常常见。

所以说,为马匹钉上马掌,其实是保护马蹄的一种措施。而且马掌主要钉在马蹄的角质层上,相当于人类的指甲,角质层没有痛感神经的分布,因此给马钉马掌,马是感受不到痛意的。

为什么野马不用钉马掌?

马的马蹄一共有两层,一层是活体角质,一层是非常坚硬的角质层,厚度大约是2-3厘米,人类钉上的马掌,主要是在这一层。

在野外时,马蹄会经常和地面发生摩擦,还会因积水的腐蚀以及微生物的作用脱落,所以野马的马蹄即使没有马掌的保护,也可以被保护的很好。

但是,野外的马蹄不需要承担运输和载人的工作,这使得它们身体负重不强,马蹄的再生速度和脱落速度差不多,因此野马不需要钉马掌。

其实,并非所有的马都需要钉马蹄铁,钉马蹄铁成本很贵,所以一些用于育种或者很少参与运输、载人的马匹就不会被钉马蹄铁,但也会请师傅定期清理马蹄,有些类似于我们人类的扦脚师傅。

野马为什么可以被驯化?

公元前4000年左右,欧亚地区的人们就已经驯化了野马。

马之所以可以被驯化,其实是因为它满足了6个关键因素。

  • 食物

被驯化的动物一般都是以人类农业副产品为食,比如:秸秆、谷皮等,如果动物太挑食,人类很难为它们提供食物,所以不能被驯化。

  • 成长期较短

成长期较短意味着人类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该生物投入使用或者食用,反之则不适宜被驯化。比如:大象,大象虽然也可以载人,但大象不仅吃的多,而且需要长达10年才会成年,一般家庭很难驯养大象。

  • 性格温顺

对于家畜以及家禽来说,性格最为重要,如果攻击力太强,比如:河马,咬合力超过鳄鱼,每年杀死的人比老虎还多,显而易见这样的生物并不适合当家畜。

  • 不能太胆小

鹿类动物很难被驯化的原因在于胆子太小了,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容易惊慌、逃脱,虽然现在农场里比较安全,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出没,但是远古时期的人类生活条件远没有今天安全,胆小的生物受到惊吓后,很容易逃窜,对人类来说风险不可控。

  • 可以在人类饲养环境下繁衍后代

生物的驯化需要一代代积累,尤其是家畜、家禽育种,人们会选择符合人类利益的症状,然后让它们繁育后代,比如:人类会选择长肉速度快的猪,进行育种。狗的繁殖也是如此,性格温顺的才会被保留下来,性格比较暴躁的会被人类无情地杀死。

就这样,经过一代代人为选择之后,生物的后代几乎都会符合我们想要的样子。

但如果该生物不能在人类饲养环境下繁衍后代,这意味着人类不能一代代对它们进行人工选择,导致生物很难被驯化。

  • 喜欢群居

太喜欢独居的生物不太容易被驯化,因为喜欢独居的生物大多有领地意识,在狭小的饲养空间里容易发生打斗,而人类又没有足够大的空间能容纳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早期人类在驯化动物时,会优先选择比较容易驯化的群居动物。比如:羊,羊群之中有头羊,人类只需要管理好头羊就可以管理好整个队伍。

马之所以被驯化,其实是因为它满足了这6个条件,在没有火车、动车之前,马儿承载着运输人类以及货物的主要功能,所以有人说:古时候人类的信息传播速度,取决于马儿的奔跑速度。




为什么要给马钉马掌,铁钉牢牢钉在马蹄上,马不疼吗?

马掌就是马蹄铁,这个词已经演化成对一种特定形状的形容词,足见它历史的悠久!对于马蹄铁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的罗马,那时罗马人就开始给偶蹄类牲畜钉上蹄铁!为什么要给牲畜钉上蹄铁?钉的时候这种鞋牲畜不痛吗?为什么野马野牛不需要?估计这是大家都思考过的问题!


马蹄铁干啥用的?钉的时候这种鞋牲畜不痛吗?

马蹄铁的用途,估计大家一会还转不过弯来,但如果各位穿过皮鞋的话,就知道给皮鞋钉铁掌是干嘛用的了,随着对足部健康的重视,很多朋友穿皮鞋的概率越来越小,而且穿的都是软底耐磨皮鞋,所以铁掌或者高强度耐磨掌可能很多朋友都没见过!但各位应该见过你女朋友的的高跟鞋可更换的跟底!


但想都不用想,铁掌就是代替皮鞋底耐磨用的,有它代替,皮鞋使用寿命会增加!马掌的功能其实是一样的,马作为重要的畜力,日行数十千米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此对于马蹄的保护,就像对汽车轮胎进行养护一样重要!


马蹄铁是怎么钉到马掌上的,马的脚就不会疼吗?

其实马蹄的成分就是角蛋白,和牛角以及人的指甲成分是一致的,只有活着这些不额外就会不断生长,刚好应对不断磨损,因此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下,但很多时候往往会失去平衡,有一些运动量比较少的偶蹄类动物,它的蹄会不断生长,甚至弯曲,行进时会夹带杂草,甚至勾到路边的各种藤蔓而摔倒!


因此给马蹄修正也是牧马人一项日常工作,当然修整马蹄并不会造成马的痛苦,因为角质蛋白中并没有血管和神经系统,修整马蹄对于马来说,就像人剪手指甲一样舒服!


而另一个极端则是过度磨损,这有什么后果呢?角质层磨损之后就会磨损到蹄骨和趾枕 ,到此时这匹马就走不动路了,就像就脚指甲剪过头了,露出了指尖上的嫩肉,此时你干啥都不自在,而马可能会更严重!


此时必须给马装一个假蹄,要么等马儿把蹄慢慢长出来!因此马蹄铁的作用估计大家都明白了,除了保证大运动量的马蹄有一个合理的磨损速度外,还有就是保护马蹄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跑动时防止马蹄开裂,如上图右侧开裂的马蹄!


钉马蹄有什么技术要求?

马蹄和马蹄铁的大小配合非常重要,两者配合不好,就像小脚穿大鞋或者大脚穿小鞋一样,严重影响奔跑速度,要是在古代战争时期,这个快慢就是生与死的差别,所以给马修蹄和钉马蹄铁,是一项切切实实的技术活!

马蹄行进时的正确角度

因此在马蹄钉马蹄铁之前,必须要先修正马蹄的形状与角度,然后再钉上马蹄铁,如果第一道工序比如马蹄没有修整好,那么钉上之后会各种不舒服,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这马有四只脚,稍微长短点马这活物会自己调整,但相差太大也会让马很不舒服!


英国皇家兽医医学院院士StephenO'Grady博士说:““修马蹄之前要了解力对蹄的影响,多余的力或压力导致蹄囊变形和内部组织疾病。”但因为马匹品种的不同,现在还无法确定到底哪种才是“正常”的蹄形。因此修马蹄时,马主和蹄铁匠可以观察马站着休息时的蹄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不同功能的马掌

因此这完全是凭借钉掌师傅的个人经验,他们的技术决定了这匹马穿的“鞋子”是否舒服,继而也将影响这匹马在古代战场上的战斗力,当然也将一项以后马蹄的健康,也就是说这居然还跟马的负重工作生涯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什么野马野牛不需要?

马是我们重要的畜力,在现代化交通工具普及之前,它就是人类最先进的交通工具,甚至到十九世纪中期,马匹仍然是全球各大城市的首选的“动力”,因此当年的伦敦才会陷入“马粪危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下笔者的其他文章!


牲畜会有主人为它处理,但野马怎么办?很显然它们是不可能有人帮其处理的,搞不好还会踢你一脚,这马脚可是很厉害的,轻者断根肋骨,重者取人性命!但野马为什么不需要钉马掌?


其实野马的奔跑条件和环境与家养马或者战马不一样,人类饲养的马大部分都工作在负重状态下,也就是像轮胎那样都是重载,当然此时磨损就会比较厉害,但野马每天都无忧无虑,无所事事,所以磨损就相对较小了!


但从理论上来看,野马也需要经常保护,要不然野生动物的寿命为什么会那么短呢?它们死于意外的概率比饲养的动物高十倍都不止,比如一只鹰,野生的只能活二十来年,但人工饲养最高可接近六十年,你说野马需要还是不需要钉马掌?


除了马以外,其实驴和牛也有人钉蹄铁,不过相对牛这些比较少而已,如果牛的主业是拉牛车,那么非常有必要对它的蹄子保护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马掌   马蹄   马蹄铁   铁钉   脚掌   战马   马儿   马匹   野马   角质   钉子   磨损   鞋子   生长   人类   速度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