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茵陈茶有什么好处?如何制作茵陈茶?

多喝茵陈茶有以下好处:

  1. 清热利湿:茵陈茶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毒素,缓解体内湿气过重的情况。
  2. 保护肝脏:茵陈茶中含有多种保护肝脏的成分,可以帮助肝脏排毒和修复受损组织。
  3. 缓解皮肤瘙痒:茵陈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缓解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对于湿疹等皮肤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改善消化:茵陈茶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适。
    制作茵陈茶的方法:
  5. 准备茵陈草和水,一般来说,每次泡茶用5克茵陈草和200毫升水。
  6. 将茵陈草放入茶壶或者杯子中。
  7. 烧开水,待水温降至80℃左右时,倒入茶壶或者杯子中。
  8. 盖上盖子,浸泡5-10分钟,待茶汤变成淡黄色时即可饮用。需要注意的是,茵陈茶性微寒,不宜过量饮用,孕妇和体质虚弱的人群也不宜饮用。同时,茵陈草的采摘和加工需要注意卫生和质量,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提到茵陈茶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它是一种生长在山坡、路边的茶叶,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这种茶喝起来略带苦味,但是它却有着很多的功效。为了让大家了解这种茶叶,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的知识。


1.经常歌陈茵茶有什么功效?

说实话,我是个学西医的,对中医的理论并不懂,即便查阅中医的相关书籍,我还是不懂,这里我只能根据它的成分说一下它的功效。

保护肝脏:

根据日本人做的一些研究,陈茵茶中含有保护肝脏的成分,比如茵陈黄酮、斛皮黄素、异鼠李黄素、茵陈多肽等。这些成分大家不用明白,但是知道陈茵茶有这种作用就行。需要注意的是,陈茵茶保护保护肝脏的这种作用和它的采收时间有着一定的关系,8月底采集的陈茵有着比较强的护肝效果,以后再采集虽然也有这种作用,但是功效就有明显的下降。虽然陈茵茶有保护肝脏的作用,但是肝脏有问题的人还是要慎用,因为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它治疗肝病的一些不良反应还不明确。

增强人体的消化能力:

我们的中医很早就知道了陈茵茶具有利胆的功效,而且这种作用也得到了现代医的证实。陈茵茶的这种利胆作用主要是得益于里面含有的对羟基乙酮。利胆说白了其实就是指增加胆汁的分泌,而胆汁是能够帮助人体消化的,所以对于那些消化不太好的人群,可以适当喝一些陈茵茶来帮助消化。

扩张血管的作用:

冠心病估计大家都有所耳闻吧,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我们心脏上的一个大血管——冠状动脉狭窄所致,这种情况下心脏供血减少,所以会出现胸痛的作用。而陈茵茶中含有一些能够扩张血管作用的物质,它们可以帮助人体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所以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是有一定益处的。

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引起糖尿病并发症的两个原因就是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加和血小板聚集,所以有一些老年人得了糖尿病以后,还是需要同时口服阿司匹林的,这个主要就是用来预防并发症的。现代医学证实,陈茵茶中含有花生四烯酸钠,这种物质的存在能够通过降低醛糖还原酶、抑制血小板聚集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其它:

除了上述的一些功效之外,陈茵茶还有一定的抗菌、止痛、降低血脂和血压等的功效。

2.如何制作陈茵茶?

这个问题真的有点为难了,因为我压根就对这种茶叶不了解,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感觉它的制作还是不难的。

它的制作步骤主要是采摘→反复清洗→控水→放在太阳下晒→翻面→晒干的放在茶叶罐

这个步骤是很简单的,但是有一些需要注意,茶叶晒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用手碰到陈茵茶就碎,达到这种标准才可以。

3.陈茵茶的一些注意事项:

  • 正常人不可长期饮用:陈茵茶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如果长期喝对人体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这种茶并不适合长期喝。
  • 快睡觉的时候不喝:大多数茶都有一定的提神功能,如果快睡觉的时候喝,会让人亢奋,影响睡眠。
  • 陈茵茶不能作为药物看待:虽然陈茵茶有一些功效,但是它里面的这些有效物质含量是比较低的,并不能直接拿来治病,所以生病了还是得按照医生的嘱咐吃药。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茵陈蒿,中医以它的地上部位入药,一般在农历三月至四月釆用。农谚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之说。茵陈性微寒,味微苦、辛,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历史上最有名的应用,就是东汉末年神医华陀,用青嫩茵陈蒿草治疗流行性黄疸病。历来除了治疗黄疸外,还用其治疗小便不利、湿疹、皮肤瘙痒等。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茵陈蒿当中含有苯氧基色原酮类及茵陈素,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20余种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具体的药理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胆作用,2、清热利湿,3、降压作用,4、增强免疫力。由此茵陈蒿有很好的防病治病及保健功能。

湿热体质的朋友常喝茵陈茶是有好处的,对调理湿热体质有明显的作用。湿热为患的黄疸(即黄疸性肝炎、胆囊疾病)、湿疹、皮肤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茵陈茶配合其它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要注意,“是药三分毒”,药物都有偏性,茵陈属微苦寒之品,茵陈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特别是虚寒体质、不是湿热发黄者应忌用。由于茵陈蒿有渗湿的作用,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与其它野菜一样,春季服食茵陈蒿的方法很多,可蒸食,可凉拌,也可在煮粥时把茵陈蒿直接放入锅中同煮,茵陈蒿粥味道也比较鲜美。具体应用因人而异。至于茵陈茶的制作,一般是釆摘鲜嫩的茵陈蒿洗净晒干,妥善保存,泡茶服用时与一般茶叶泡服类似。根据各人的口味习惯,适当可添加白糖或冰糖等调味,也可在茶水中加红枣或甘草等。





有句俗话说的好:“三月茵陈四月蒿。”意思是说到了农历三月,鲜嫩美味的茵陈是这个季节的时令美食。而一到四月,茵陈的蔓就变得结实粗硬,转眼便成为随风摇曳的蒿草了。茵陈是一种天然野菜,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其嫩叶可以食用,而根也是凉拌的好食材。有些人甚至把茵陈当茶叶泡水喝,特别是有些乙肝患者。有些人对这个茵陈茶很感兴趣,于是问,多喝茵陈茶有什么好处?如何制作茵陈茶?今天笔者就跟大家聊聊茵陈茶。

多喝茵陈茶有什么好处?

茵陈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幼苗,性微寒而味苦,归脾、胃、肝、胆经,可清热利湿退黄,常用于湿热黄疸及湿疮疥癣等症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陈能保肝、利胆、降血脂、降血压、扩张冠脉、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并有抗菌消炎和解热镇痛等作用。很多人喜爱喝茵陈茶,主要是因为茵陈茶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对于乙肝患者来说确实具有清肝利胆、保肝降酶、清湿热、退黄等良好的功效。中医认为茵陈茶也特别适合一些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及有肝火旺盛征象的乙肝患者使用。

如何制作茵陈茶?

制作茵陈茶的步骤比较简单,大体如下:第一步当然是采摘(一般需要在二月采摘,而且需要采嫩苗),然后反复清洗干净,接着控水,放在太阳下晒(晒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用手碰到陈茵茶就碎),再翻面,最后晒干并放在茶叶罐。泡茵陈茶时与一般茶叶类似。根据各人的口味习惯,可在茶水中加红枣等。每天取干茵陈少许,大枣两枚,泡茶服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轻身益气、保肝利胆,实为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

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人都是可以喝茵陈茶的,但是体弱偏寒、脾虚血亏者慎喝茵陈茶,以免出现腹泻、呕吐等不良症状,甚至加重自身病情。此外,不要长期饮用茵陈茶,更不要将茵陈茶当作保肝利胆的药物。




说起茵陈,我们就不能不提张仲景,因为以茵陈为主要组成的名方“茵陈蒿汤”就出自他的《伤寒杂病论》,此方为治疗湿热黄疸的千古名方,后世凡习中医者,无人不知。

那么茵陈有何功效呢?

茵陈,是利湿退黄之要药。药性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利胆退黄、清利湿热的功效。常用于肝胆湿热之症候。比如黄疸、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等病症。茵陈对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特别是出现黄疸的肝损伤有很好的利胆退黄的作用。
但是,我们不建议无病之人喝茵陈茶,茵陈性微寒,味苦,久服容易损伤脾胃。另外,过量服用还会出现嗜睡、流涎、头晕恶心、腹泻、上腹部不适的症状,甚至出现急性肝胆损伤、心律不齐等。茵陈的应用,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方可!毕竟是药三分毒,尤其是药性苦寒或者辛温类中药,大多不能久服!
如果是为了健脾祛湿,平时可做为药食同源的药材可选用薏苡仁、山药、赤小豆等,三者可以一起熬粥做早餐。


关注重症行者-阿锋,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茵陈   茵陈蒿   黄疸   湿热   并发症   茶具   肝脏   体质   功效   茶叶   糖尿病   成分   中医   人体   作用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