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被刑拘30天后取保候审,判缓刑的几率大吗?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缓刑。缓刑是指法院依法宣判缓刑的罪犯,在判决生效后暂缓执行监禁刑或者死刑,改为在一定缓刑期内,进行社区矫正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因此,缓刑与刑期有所不同。



对于朋友被刑拘30天后取保候审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朋友是否已经被判刑。如果朋友已经被判刑,则判缓刑的几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如罪行的性质、情节、朋友的认罪态度、犯罪前后的表现、社会关系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法院判决的重要因素。



如果朋友还未被判刑,而是被取保候审,那么判缓刑的几率也需要具体分析,因为取保候审并不代表朋友已经被定罪。在此情况下,判缓刑的几率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会更多,例如案件的证据、法律规定、法官的判断等等。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无法简单地单独考虑判缓刑的几率大小。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朋友的情况如何,都需要严格遵守法律,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处理。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包括寻求合法的法律援助。





朋友被刑事拘留30天后取保候审,判缓刑的几率大吗?

能不能判缓刑取决于为什么取保候审。刑事拘留30天后被取保候审,案件会有以下几个方向。

  • 第一,被刑事拘留30天后,公安机关认为基本事实已经查清,犯罪情节较轻,没有提请逮捕必要,所以取保候审,之后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判处缓刑的几率比较大。
  • 第二,被刑事拘留30天内,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检察院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没有批准逮捕,公安机关继续侦查,取证结束后可以再次提请逮捕,也可以直接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是否被判处缓刑取决于最后查明的案件情节轻重。
  • 第三,刑事拘留期间提请检察院批捕,检察院认为不构成犯罪,则公安机关应当释放犯罪嫌疑人,撤销案件,但认为检察院意见错误的,可以取保候审,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可以做不起诉处理。
  • 第四,刑事拘留期间提请批捕,检察院认为无逮捕必要,公安机关取保候审,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做构成犯罪不起诉或者起诉至法院判处缓刑的几率比较大。
  • 第五,刑事拘留期间因病取保候审,这种情况下,能不能判处缓刑,取决于案件情节及性质,与是否取保候审无关。

以上就是对于刑事三十日取保候审,判处缓刑几率大小的分析,但这只是几率问题,最终是否能判处缓刑,还得法院最终判决结果。




你好,这个要看具体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被取保候审的条

根据我的法律,取保候审需要满足的条件是:①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③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④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从你的描述来看,你朋友的情况比较可能符合前述所列①、②项。

法院判决适用缓刑的条件

我国法律规定,适用缓刑的条件一般是:① 犯罪情节较轻,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②有悔罪表现;③没有再犯罪的危险;③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适用缓刑跟取保候审的条件基本相当,实质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不致再危害社会等。

取保候审和缓刑条件相当,能够取保候审的大概率,大概率可以判处缓刑

我们从以上缓刑和取保候审的条件可以看出,二者的适用条件基本相当,最实质的是情节轻微、认罪悔罪、不再具有社会危害性。

既然在此前能够得到取保候审,说明侦查机关也认为嫌疑人符合情节轻微,不再有社会危害性等条件。

到了法院,如果没有出现新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法院也会作出相同的认定,也就是法院通常也会认为符合取保候审的实质条件。

因此,原来取保候审的,到了法院一般大概率也会判处缓刑,甚至是免于刑事处罚或者单处罚金等非羁押刑。

当然,此前获准取保候审,法院并不必然一定判处缓刑

虽然在此前能够取保候审,侦查机关或者审查起诉机关认为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到了法院,有可能法院在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方面会有所不同,或者是出现了新的变化,或者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有不其他不适用缓刑的情形,都有可能导致判处实刑。

当然,此前取保候审在法院被判处实刑的概率相对小一些,实践中这种情况有遇到过,但是不多。

我是@文金发律师 ,历十余载律途风雨,经数百场讼战输赢。常思己过,休论人非。




一般来说,能取保得案件一般不会大。你朋友这是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罪。而且认罪态度好,把非法所得予以上交,而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数量金额也不是很大,缓刑几率非常非常大。因为法律出入很大,各个地方法官判罚不一样。但再怎么出入,我想你这个大多就是缓刑。

我们这里一个案件:他是邮政储蓄所得员工,他把500名客户的电话,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以100元一位得价格卖给他人,500名客户他卖了50000元,最后也是被取保了,后来判一缓一。那时候正是严厉打击非法买卖个人隐私罪得时候。他涉案金额比你大多了。

根据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九将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改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取保候审到底什么意思呢?从法律上定义,它就是一种刑事的强制措施,和拘留、逮捕是一样的,都属于刑事强制措施。拘留、逮捕是人在看守所里边,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而取保候审被告人却不用到看守所里边,人在外边,是相对比较自由的。可是取保候审它不是一个刑事的最终结论,它只是一个强制措施,案件仍然会移交到检察院,甚至会移交到法院。

那为什么刑事案件的被告人都痴迷于取保候审呢?因为在实践当中,不论取保候审在刑事诉讼法法中如何定义,如果被告人被取保候审了,那么他争取不起诉和缓刑概率就非常大了。这也是案件的当事人为什么在被拘留之后,第一时间想的便是要去做取保候审的原因。那么是不是由此就可以说只要被告人被取保候审,就可以不起诉或者缓刑甚至无罪呢?并不是这样的。

就如刚才提到取保候审之后,案件仍然会移交到检察院甚至到法院。而到法院之后会经过开庭,开庭仍然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定罪量刑。我们曾经听说过一个故意伤害的案件,当事人在公安阶段就被取保了,取保之后案件到了法院开庭,他也没有赔偿被害人。法官就对他做工作,若是他赔偿了,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最终可以判断缓刑。但他自己没找律师,觉得反正自己取保了便不用找律师,也不赔了。还听别人说只要取保了法院就会判缓刑,所以觉得留点钱给自己花不好吗?最终开庭后,法官因为该案件中没有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对他做出了实刑的处罚。

所以说取保候审后也不是一定会被判缓刑!大家一定要对此有所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几率   不起诉   拘役   朋友   被告人   有期徒刑   公安机关   检察院   概率   判决   法官   天后   案件   法院   情节   条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