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的地盘今在哪里?

“七擒七纵孟获”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不论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中,孟获留给大家的印象是一个身着皮草、孔武有力的“野蛮人”形象。但有意思的是,关于“七擒七纵”是否真实存在却存在争议,而且孟获有可能根本不是少数民族,而是汉人!

史书中关于孟获的记载

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汉晋春秋》

《汉晋春秋》中的这段记载,是《三国演义》里七擒七纵桥段的直接来源。这里边后面一段被罗贯中先生演绎的非常精彩,让人拍案叫绝,但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信息是“孟获者,为夷、汉所服”,说明孟获在南中地区的夷人和汉人很有威望,所以诸葛亮才会想尽办法安抚他。

益州夷复不从闿,闿使建宁孟获说夷叟曰:‘官欲得乌狗三百头,膺前尽黑,螨脑三斗,斫木构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夷以为然,皆从闿——《华阳国志》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雍闿越发的肆无忌惮。越巂xī郡叟帅高定、益州郡豪强雍闿、牂柯zāng kē 太守朱褒均发动叛乱,本来益州郡夷人不打算跟着雍闿一起搞事的,但雍闿派出了在夷人中颇有影响力的孟获,他忽悠夷人朝廷准备征收他们完全负担不起的资源,这才说动了夷人们。

定元部曲杀雍闿及士庶等,孟获代闿为主——《华阳国志》

公元225年,在诸葛亮南征之时,夷王高定的部曲杀了雍闿,孟获代替雍闿成为了他建宁郡叛军的首领。之后就发生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了,所以我们需要先捋一捋南中叛乱的来龙去脉!

南中叛乱的来龙去脉

《三国志·李恢传》中详细记载了各处的叛乱,并不是《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蛮族孟获那么简单。当时南中地区叛乱的主力,也是当地的汉族豪强,然后鼓动蛮夷一起作乱,而且背后还有东吴的身影。

223年4月刘备病逝,六月前后,益州郡的汉族豪强雍闿,策动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以及益州郡少数民族头领孟获等一起叛乱。他们杀死了益州郡太守正昂,又把接任的太守张裔抓起来送往东吴,越嶲郡则杀死了郡将焦璜,而牂柯郡则杀掉从事常颀,一起反对蜀汉政权。

当时蜀汉内外交困,诸葛亮采取先稳定外部,然后平定内乱的战略。诸葛亮先是和东吴修复关系,然后经过两年时间休养生息,亲自率一支军队从左路从成都进发,自安上县由水路攻向越巂郡;派遣李恢中路进军,从平夷出发按大道进攻益州郡;门下督马忠从右路进攻牂柯郡乱夷。

在诸葛亮进军的路上,叛军之间发生了内讧,越巂郡叛军首领高定的部曲杀了雍闿及其部下,孟获取而代之。然后三路大军捷报频传,诸葛亮按照“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恩威并施,诛杀高定、朱褒,收复了孟获,自此南中进入了一段平稳的岁月。

孟获到底是夷人还是汉人

分其羸弱配大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中的这段记载,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焦、雍、娄、爨、孟、量、毛、李八大姓是南中地区的汉人豪族。比如高定所杀焦璜,蜀汉重要将领李恢,李恢的姑丈爨习,叛军首领雍闿都是八大姓的代表人物。所以南中地区的叛乱,并不是我们印象当中的少数民族叛乱,恐怕是当地汉族豪强所挑起的。

因此,我更倾向于认为孟获其实也是南中八大姓之一,而且还有一个证据是孟获后来还跟随诸葛亮返回成都,担任御史中丞。当然孟获也有可能是汉化的夷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孟获的形象绝对不是身高力壮、衣不蔽体的蛮王形象,恐怕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汉族豪强。

参考文献:《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瞅着这题目,俺首先想到的是孟获这人。印象中这可是个猛人啊!那脑瓜顶上插一脑壳的鸡毛,一张四方脸,身材魁梧,这家伙走路都带着一股子风,呼呼的刮。摇头晃脑的,那张大脸蛋子就剩下俩字——不服!

而诸葛亮,摇着人家的鹅毛扇子,谈笑之间就把孟获七擒七放,把个孟获气的脑壳壳都冒青烟了,就差那火苗子往上窜窜了:“丫丫个呸!咋就老往你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手里砸,一砸还七次,俺服了!”

“没关系!咱要心服口服啊,嘴上说说这不行,你回去,咱再来一次?”诸葛亮到不是很在意这事,摇着鹅毛扇子说道。

“还玩?你快拉倒吧!都七次啦,俺不服?俺手底下那帮人已经服了,你让俺拿啥玩意再来一次,再说俺累了,不和你玩了。这么玩还不如回家睡大觉去呢?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比被你抓刺激多了!不打了!”孟获摇着脑袋瓜子,一脸嫌弃。

“真不打了!”诸葛亮笑着说道。

“不打了!真不打了!说死也不打了,你们汉人的弯弯绕俺整不过!再说你这人够意思,栽倒你手里边,不服都不行!搁其他人手里边,俺这脑瓜子早被摘下去了,当皮球的踢了。所以俺就是不要脸,他不也有个底线不是!七次就蛮可以了!”孟获掰着自己个比胡萝卜小不了多少的手指头说道。

好吧,七擒孟获这事,在咱这大华夏的地头,那算是家喻户晓了,基本上达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了。

所以大家伙对这孟获想要了解的更多一点,那也没啥稀奇的。

那么在三国演义里边,这孟获听着势力可不小,那么他的势力在哪里呢?

在那?

三国演义里边,一直在说南中,南中的?这到底是那块啊!

其实这块地,搁到现在包括了三个地方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就这面积不小了。

那么这么大一块地方,他分了七个郡,历史上叫做南中七郡。

这地到汉武帝手上的时候,先在这嘎达画出三郡,分别是牂柯郡,越嶲郡以及朱提郡。

那么牂柯郡其实就在贵州省贵阳市附近,管理十七个县。

越嶲郡这地就是现在的四川一部分外加丽江地区,大小也有数千里。

那么朱提郡这地大部分属于现在的云南,包括邵通市,曲靖市以及昆明市东川区,和贵州的一部分。

这时间到了汉明帝的手中,他又在这地划拉出一个永昌郡。

所以这地开头其实就四个郡,但后来刘皇叔进入了巴蜀地区,建立蜀汉政权。

接着后来诸葛亮来到这南中平定叛乱,来了个七擒孟获,为了方便管理,又把这四个郡重新划分,就形成了南中七郡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

所以这七个郡听着好像数目变多了,其实土地压根就没有变多,还是原来的地方。

那也就是说,诸葛亮掐着孟获脖子打的时候,其实南中应该只有四郡,而这四个郡都属于益州刺史部。

咱现在分析一下,这四郡都在谁的手里边。

想当年,刘皇叔夷陵之战中大败,搁永安这地就病逝。大家伙也知道搁过去,只要是一块区域的老大出了事,这块区域总得乱上一阵子,只要感觉自己脑壳够大的,这都想当个草头王嘚瑟嘚瑟。

这不这四郡里边有一个大姓,叫雍闿,这货蹦出来就想嘚瑟嘚瑟一番,他这就杀死了当地的太守,捎带还绑架了新上任的太守,这就号召南中四郡的人反叛。

这时间点上越巂酋长高定,也把他们的太守给弄死了,接着高定这就着急忙慌的给自己脑壳上按了一个王的字号,这就开始穷嘚瑟。

牂柯太守朱褒这一瞅南中有一半都乱了,他自己也想尝尝鲜,这不也就反叛了。

而永昌郡压根就不想闹事,人家集中火力搁城头上守住了这帮人的进攻,一直等到了诸葛亮的到来。

所以南中四郡,只有三郡反叛。

孟获的事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这里边咋没有孟获的事,他去哪了?”

孟获这人也是南中地区的大姓,他的威望要比那挑头的雍闿要高的多。

这雍闿闹事,感觉势单力孤,就找了孟获,让他出面说服南中的少数民族。

所以孟获是少数民族各个酋长的头,也就是说只要有少数民族的地,差不多就应该算是他的势力范围。

其实说道根子上,这些个少数民族的酋长,压根就不想闹事,就想平平安安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这就得了。

结果孟获这货,别看五大三粗的,耍了一个小心思,把这些个酋长给忽悠了,说是汉人要他们交一些不可能交出来的东西,如果不交这就大兵要压境了,这才把这些个酋长给忽悠来了。

事就是这么个事。过程简单说一下,诸葛亮一来分兵三路,一路进攻高定,一路敲死朱褒,中路突进。

结果事还没开打呢?高定就被雍闿弄死了,这一家伙就少了一个敌手,诸葛亮更加的得心应手,三不两下就搞定了朱褒和高定,最后迎战的就是孟获。

说道这里,俺插一句嘴,这七擒孟获的事,在《三国志》压根就没有,在《三国演义》中有。

所以就有这么一说,说是孟获这人是虚构的一个历史人物而已,没有真人。

可孟获的事在地方上,却有很多的流传,你比方说嵩明县城盟台路存有一座古盟台,那里就有一块古石碑,到了明朝的时候,还在这古盟台上修了一座武侯祠,而药灵山上还有洗甲池,说那是孟获的练兵场。

这有点子矛盾,到现在到底有没有孟获这人,历史学家都分成两派,掰扯不清。

可您要问:“到底有没有呢?”

俺肯定的回答,应该有,不然少数民族那地咋就那么多关于孟获的传说呢?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点个赞呦!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个好故事,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01

南中七郡

历史上的南中,就是今天的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大渡河以西、缅甸北部。

在三国时期,南中是蜀汉的一部分,包括:

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等七郡。

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拜唐蒙为都尉,设犍为郡,后从犍为郡分出牂柯郡。

同年,开邛都国,置越嶲郡。

犍为郡,治所在南广(今云南盐津县东),后移治僰道(今四川宜宾市),又移到武阳(今眉山市彭山区凤鸣镇);

牂柯郡,治所故且兰县(今贵州省贵阳市附近,一说在福泉市);

越嶲郡又称越隽郡,治所在邛都县(今四川西昌市东南)。

元封二年(前109年)以滇池为益州郡,分牂柯郡部分并入益州郡,并设置朱提郡。

益州郡是“南蛮”古王国滇国的领地,郡治在滇池县(今昆明市晋宁区);

朱提郡,由犍为郡属国改置,郡治朱提县(今云南昭通市)。

永平十二年(69年),汉明帝置永昌郡,相当于现在云南西部、缅甸克钦邦东部、掸邦东部等地区。郡治开始在嶲唐县,后迁到不韦县(今云南保山县)。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改益州为建宁,分建宁、越嶲置云南郡,郡治在(今云南祥云县云南驿镇)。

后又分建宁、牂柯置兴古郡,郡治宛温县(今云南砚山县西北维摩)。

这就是诸葛亮南征南中时,大致的地域和行政区划。

02

诸葛亮南征南中

《诸葛亮传》记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托孤诸葛亮。南中诸郡由于刘备病逝,全部叛乱。

建兴三年(225年)春,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南征,到了秋天就全部平定了叛乱。

对于平定叛乱的细节,没有更详细的记载。没有说明南中在哪里?孟获又在哪里?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从诸葛亮的参军马谡的史料中,看到一些细节。

诸葛亮要讨伐雍闿,马谡送出数十里。由于马谡做过越嶲太守熟悉当地的情况,临行前再次征询马谡的建议,马谡就建议诸葛亮“以攻心为主”,希望能够使他们真心归顺。

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斩杀雍闿,赦免孟获,以使南中人心归服。诸葛亮在世之日,南方不再反叛。

从马谡曾做过越嶲太守及诸葛亮平定南中,设置各郡来看,蜀汉对南中地区进行过管理,诸葛亮出征也到过云南地区。

但史学界对于诸葛亮南征的情况,存在很大的争议。特别是孟获其人,及其所在的区域都没有定论,具体说一下相关的情况。

03

孟获其人

关于孟获其人,史学界争议很大。

民国时期云南地方志专家张华灿先生作《孟获辩》就说“无是公”,意思是查无此人。

黄承宗认为,孟获人还是有的,但生卒年不详,籍贯和家世,多与南中大姓有关。

在云南昭通第三中学内,有著名汉代“孟孝琚碑”,是清朝光绪年间出土的,记载着汉代孟姓是当时南中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

对于孟获究竟是彝族人还是汉人也有争议。

一派认为孟获是南迁的汉族,一派认为是当地彝族。

认为孟获是汉族的一派认为,孟氏有朱提孟氏和建宁孟氏之分。朱提孟氏在西汉时期就有人在内地为官,而建宁孟氏是朱提孟氏南迁而来。

三国时期,有孟琰(朱提孟氏)、孟获、孟干、孟通等人。

但在彝族中有孟获是其祖先的传说,也有彝族人帮助诸葛亮打孟获的传说。

《三国志》没有记载孟获的事迹,史书《汉晋春秋》、《襄阳记》有记载。

陈寿曾经在蜀国为官,对于诸葛亮平南中,擒孟获,不管是几擒啦,总之这事不算小,何况是诸葛亮一生最出彩的事迹之一,陈寿一字不提,说不过去。

据《汉晋春秋》记载,孟获是“为夷汉所服”的首领,诸葛亮擒了孟获后,就把他带回了成都,任命为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可不是个小官,《三国志》不见孟获的蛛丝马迹,的确说不过去。

由此看来,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事,也别再去计较,就孟获有无其人还存在争议,更谈不上几擒几纵啦。

04

孟获地盘所在

在豹眼看来,孟获应该是有其人。

祭祀孟获的历史很久远,也有具体的实物资料。早在唐、宋时期就建有祠庙。在建国前西南诸省都还有祭祀孟获的祠庙,俗称孟获为“扫坛蛮主”。

这样看来,孟获活动的地盘,应该在彝族地区活动的范围之内。

目前,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越南等地。

其中,广西、越南,在三国时期属于交州,是孙吴的势力范围,自然抛出在外。

孟获最大可能是朱提孟氏南迁建宁,是建宁孟氏的后人。

建宁原是益州郡,郡治在滇池县(今昆明市晋宁区);诸葛亮平定南中改为建宁郡,

朱提郡,由犍为郡属国改置,郡治朱提县(今云南昭通市)。

这就是说,孟获很可能是从朱提(云南昭通)孟氏,迁到建宁(昆明晋宁区)孟氏的后人。

那么,今天昆明附近就是孟获的核心地盘。

由于建宁后来又有部分划给了云南郡(郡治在今云南大理市祥云县云南驿镇)和兴古郡(郡治宛温县,今云南文山州砚山县西北维摩)

由此看来,孟获的地盘最大可能是在昆明附近,延展一下,就是大理祥云附近及文山州的砚山,再扩大一些就是昭通市。

基本上就是云南省彝族分布的地区,这是孟获的地盘。其影响力可能超出云南,辐射到四川、贵州、缅甸等彝族地区,这个没法具体确定。

这只是豹眼的了解和推论,敬请友友们指教。




关于孟获此人,历史上究竟存不存在,还是一个谜题。虽然《三国演义》中用了大量的细节,描述了诸葛亮与孟获的七次大战,最终使得对方心悦诚服。但是在正史《三国志》中却是查无此人,其中只是提到刘备去世之后,南中叛乱,诸葛亮率兵出征平叛。



而与孟获的精彩战争,却是找不到一丝丝的痕迹。

但是若是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孟获的精彩对决,其实不难查访到孟获的老窝究竟在哪里!

从《三国演义》的记载中来看,孟获应该是属于云南一带,这里可以很好的与《三国志》结合探究。《三国志》中关于这次记载称叛乱方乃是南蛮土著人,而地点正是当时的南中,也就是如今的云南。

南中在汉朝之时,就属于汉朝的一部分领土。但是随着汉朝的国力衰弱,再加上边境自古以来就是动乱不断,天高皇帝远,东汉朝廷当时都是自顾不暇,对于少数民族的管辖自然就松懈了很多,后来曹操又挟天子令诸侯,更加给了南中地区作乱的机会。

所以在面对国力衰弱,蜀国更是无法与其他两国匹敌的局面之下,南中毫不犹豫的作乱来向东吴示好,以此来投奔。但是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孟获上演了七擒七纵,而每一次的地点都有着相应的描述。

一擒是白崖,今云南省弥渡县红岩;

二擒是邓赊豪猪洞,今云南省洱源县邓川;三擒与二擒的地点在一个县;

四擒是治渠山,今云南省永盛县境;

……

所以从这几个擒拿的地方,的确孟获的地盘是在云南不假。而既然得出了大体上的范围,再往精确的小范围划分,自然就容易的多。

从孟获的姓氏和民族入手,在当时孟姓在中原上还是非常少见的,但是在当时的少数民族区域内却不是这样.

史书《汉晋春秋》曾经记载过孟获此人,并且注明此人乃是夷汉所服的首领,这倒是与《三国志》记载的战事相对应。而当时的夷汉正是今日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中的彝族,所以不难猜想,孟获的地盘更为精确的可以定在如今彝族所在的区域。

而《三国志》的记载中,提到这场叛乱的发起者正是建宁的雍闿,而孟获正是雍闿所联合之人,因此对于孟获的地盘地位更多了一点信息,正是云南颈内彝族聚集之地的建宁。结合地图分析,如今彝族正是居住在楚雄、玉溪和昆明一带,所以最终将孟获所在的地盘定位成以曲靖为核心,周围的城市昆明、玉溪、邵通为半径画圆,就是孟获当日的地盘。

这么来说,其实当时孟获所占据的地盘还是挺大的。也难怪,在蜀国国力有衰弱走向昌盛之时,有一半的功劳都是孟获在起作用。作为当时蜀国作战过程中的后援和补给仓,孟获的归降对于蜀国简直是如虎添翼,若是没有孟获,恐怕蜀国根本没有能力与其他两国共分天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历史上没有孟获这个人。所谓孟获,只是当地蛮族酋长的意思。

三国演义中的孟获,地盘是所谓南中,也就是云南保山昭通以西,昆明以北,迪庆以南,缅甸东部和云南腾冲、瑞丽、怒江一带。

南中名义上属于益州管辖,下属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自从东汉以来,这里天高皇帝远,交通不便,山高水深,当地少数民族就不断叛乱。

这次孟获的叛乱,其实源于建宁郡豪族雍闿起兵反蜀汉,裹挟了除了永昌郡以外其他2郡,一共3郡起兵造反,向东吴示好。

少数民族领袖孟获只是被雍闿拉拢,准备捞一些现成的好处而已。

然而诸葛亮2万大军杀到后,雍闿部下恐惧,将雍闿杀死归降。其他2个郡,也被诸葛亮轻松打垮。

但少数民族领袖孟获不愿意投降,他凭借地形,继续和诸葛亮大军为敌,最终被击溃。

孟获带着兵逃亡,一面要求其他部落参战,继续和诸葛亮对抗。

诸葛亮大军南下追击,连续作战,终于在云南曲靖将孟获彻底打垮,后者投降。

只是南中的少数民族,并没有因此老实。说白了,很多少数民族刀耕火种,生存困难,必须要靠抢劫汉人为生。

所以,直到蜀汉灭亡,南中叛乱不断。

其实,直到雍正时期,南中才废除土司制度,形式上归属中国控制。

真正彻底将这里控制,还是新中国建国以后的事情了。在这之前,红军长征通过这一代,尤其是彝族区,也是极为艰难,频繁遭受袭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南中   益州   蜀汉   建宁   太守   永昌   彝族   汉族   大姓   汉人   叛乱   云南   少数民族   演义   地盘   地区   财经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