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农村,有什么潜规则呢?

一:必须要建一栋房子,且要有点模样。

二:土地是生存之本,不能随意贱卖、让给别人种或者被别人霸占。

三:至少有一个儿子,且不能只生一个孩子,多子则多福。

四:尊敬长辈,敬重长辈。

五:街坊邻居有人办酒席了,要去参加、随礼。

六:尊重当地风俗,外姓不与本地同姓论高低。

七:门口要有一辆小轿车。

八:有钱了,不要张扬,且不要骄奢淫逸。

九:别人家的孩子不要教育,不去指责,小孩子们打架了,找他的家人理论。

十:人不能懦弱老实,那样容易被人欺负,被人明目张胆的欺负。

十一:老婆宁可娶丑的,也不要花枝招展的,招人口舌。

十二:要懂得避嫌,男女也要有点边界,有点距离。

十三:别在人后嚼舌根,说不定马上就会让对方知道,并找上门来谩骂。

十四:孝敬父母,关心父母,多给父母买点礼品,把孝心既体现在心上,也体现在明面的事上。

十五:不去仗势欺人,不以权压人,和睦相处,为子孙积德。

十六:架桥铺路,该出的钱或者力,还是得出,别退缩。

十七:待人有礼,不以贵贱论亲疏。

十八:进门都是客,都要用心招待,别冷落了客人。

十九:家里要准备好招待客人茶叶、水果、零食等,随时欢迎招待来访的客人。

二十:左右邻居尽量和和气气,不违背原则的事,则忍让三分。

二十一:在农村建房子,要注意左右邻居,协商好,若有人已经建好了房子,切记地基不能高过那家。

二十二:孩子的名字要孩子的父母来取。

二十三:家丑不可外扬,自家的事,无论好坏都不要对外人说,免得被人添油加醋。

二十四:不谈论敏感性话题,以免被“坏心”人利用了。

二十五:婆媳关系要处好,婆婆毕竟是长辈,若没有大的原则性问题,尽量礼让三分。

二十六:夫妻之间要和睦,不和睦就是非多,说坏话的也多。

二十七:自家的人别搞窝里横,对待家人越横,在外人那里就越被轻视。

二十八:自家的事自家管,别人家的事别插手,不劝导、不拉架。

二十九:日子过得好也有人挑毛病,日子过得不好,更加有人说长短。

三十:别受他人的挑唆,耳朵根子别太软,别在别人那里听到的是风,回到家里就变成了雨。




1、称呼别人,不按年龄,按辈分!

2、在农村,生个儿子走到哪里,都是满脸春光!哪怕生的是第3个儿子!

3、死者为大,白事不能拒绝,不管你地位有多高!

4、女人在外面,你怎么穿没人管,但在农村,就要保守,不要什么都穿!

5、盖房子,左右两边的邻居一定要打招呼,否则有扯不完的麻烦!

6、茶八酒十,不要搞混了,否则就容易得罪人!

7、在农村,不管你在外面混了多少年,还是要说家乡话,莫说普通话!

8、女人不要和小叔子开玩笑,这在农村非常的有讲究!

9、给孩子起名字一定要避开长辈名字中的字,哪怕谐音也不行!

10、好男庆九过虚,好女庆十过实;也就是男过9岁,女过10岁!

11、公公不能睡儿媳的床,哪怕儿子儿媳不在家!

12、女人没结婚,做伴娘不要超过三次!


13、男人陪老婆回娘家,夫妻两个不要睡在一张床上!

14、女人离了婚,大年三十不能在娘家过夜!

15、去长辈家里,不要两手空空,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16、女人没有出月子,不要到别人家串门!真的会被骂!

17、去医院看病,当天不要去别人家里,更不要拿着药盒去别人家里!

18、人穷,就要少走亲戚,都怕被麻烦!


19、天黑了,没事就不要去别人家串门,农村睡得都很早!

20、腊月不搬家,正月不剪头,这是农村的讲究!

21、早上不借钱,下午不去看望病人!

22、在农村,去别人家做客,不要去别人的卧室,更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23、寡妇门前是非多,男人不要在寡妇门前多转悠!

24、在别人家串门,快到饭点就要回家,这是最起码的礼貌!


25、女人不要找比自己大很多的对象,这在农村是不被接受的,背后太多的指指点点!

26、借钱还不上,有钱没钱,话一定要到!没还上钱,就不要再借第2次!

27、不要和长辈开玩笑,你这是以小犯大,长辈会计较!

28、在农村,特别讲究礼节,来者即是客,搬凳子端茶,倒水少不了!

29、家里老人去世,在农村三年是不允许贴红对联的!

30、家里有蛇不能打,这在农村很有说法!


31、不要训斥别人家的孩子,这在农村真的会结仇!

32、男人没有结婚,不管你多少岁都不能去抬棺!

33、半夜醒来,发现窗帘没有拉,不要站在窗子边往下看!

34、在农村,结婚的时候,各种的闹,要多疯狂就有多疯狂,我这边是公公抱儿媳下婚车的!

35、在农村,不爱说话就是老实,这是默认的!

36、走夜路的时候,有人叫,千万不要回头!


37、家丑不可外扬,一天的速度可以让整个村里的人都知道!

38、饭桌上,不要翻菜,不要敲碗,更不要叭唧嘴,抖腿!

39、去寺庙,不能拍照,更不能用手乱指!

40、亲兄弟,明算账,尤其是结了婚之后,你不算账,就会有矛盾!

41、混得好,对亲戚,要么不帮,要么都帮!


42、家里有孕妇,最好不要搬家!

43、怀孕前三个月,除了家人,不要让外人知道!

44、女人不能在娘家坐月子!

45、枕头就是枕头,不要把枕头当成坐垫!

46、随身携带的玉,不要拿出来让别人随便摸!


47、男人脸打不得,女人腰碰不得!

48、家里来客,夫妻闹矛盾,再有气也要憋着,不要甩脸色!

49、小孩再可爱,也不要亲别人家的孩子,真的会让人家厌烦!

50、招待客人的菜一定要是双数!




1.家里儿子多。没人敢欺负

2.建新房,要和左邻右舍打招呼

3.初一十五不走亲戚

4.给孩子起名,要避开长辈的名字。不能和长辈重名

5.子女混得不好,父母也没面子

6.过年要出去给长辈拜年

7.老人要给小孩拜年红包

8.亲戚当官的村里人都跟着巴结

9.谁家最穷村里的人都看不起他

10.盖屋,屋顶不能比邻居高。

11.想要听村里的八卦信息就多和村头的老太太们聊聊天。老太太们都是万事通

12.嫌你穷的是村里人,恨你富的也是村里人


13.在城里买了房子不要说,容易招人嫉妒

14.见到长辈,要打招呼,见面不叫,会被人不懂礼貌

15.穷不走亲,富不还乡

16.红事遇到白事,先让白事,因为死者为大

17.走亲戚的时候,一定不要空手

18.倒酒要倒满,倒茶要倒半

19.敬酒,第一杯先敬长辈

20.吃饭,先让长辈动筷子

21.和长辈敬酒,一定要低于长辈

22.娘家舅大

23.爹亲叔大

24.逢年过节,嫁出去的女儿都要给父母送礼品


25.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26.去邻居家串门,到饭点及时回家

27.出嫁的姑娘,初一不能回娘家

28.帮亲不帮理

29.所有人都希望你过得好,但是不希望你过得比他好

30.秘密你只要告诉一个人,就会成为全村公开的秘密




谢邀请!

一,小姓氏不要招惹大姓氏的人,否则,一大宗族的人来集合起来围攻你。

二,外来迁移户不要和本地人发生矛盾,否则,你生存不下去。

三,兄弟少的人家,不要去招惹兄弟多的人家,否则,你死的很难看。

四,独女户或多女户的人,不要得罪侄子,否则,老俩口晚年悲凉,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要看侄子的脸色。

五,村干部,小人不能得罪,否则,小鞋穿不尽。

六,娘亲有舅,爷亲有叔,结婚舅为大,嫁女叔为尊。

七,穷莫做长子,富莫做幺儿。

八,长兄如父,长嫂如母。

九,爷奶只疼头孙子,父母只痛(爱)断肠儿。

十,痛内孙烧张纸,痛外甥手一指。

十一,杂姓杂姓,乱叫乱答应。

十二,本家称呼论辈分,不论年龄。

十三,问路带称呼,无称呼无人答应。即使答应了,也是手乱指路。

十四,农村人喜欢拉帮结派,所以,不要参与派系斗争。

十五,仇人富,恨人穷。人穷莫丧志,人富莫露头,要谦虚低调。

十六,修桥补路,修谱建祠堂要出钱,红白喜事要随礼,只能比人多,不能比人少。

十七,人敬人高,人踩人低,屋里欺负出来的,外面欺负进去的。

十八,三十日打老子,初一过来拜年!




2000年,参加工作第二年,妻子怀孕,行动受阻,单位筒子楼上下不方便,我刚到部委工作单位离着远,新买的房子还没有交付。不得已在一个师兄牵线搭桥下临时租住了和平里的一套平房,三间,就在当时中央爱乐乐团后面,那里有他们的练功房,每天都能听到各种乐器的声音。

老家东邻的东邻赵家长子当时在我们县教育局是一个中层领导,在村里有些威望,属于那种每次回老家村里老乡都凑过去攀谈几句的角色,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发现了肝脏上原本没有的东西。

当时村里一位姓周的“大能人”因为肝癌去世刚刚两年。那时候农村医疗条件落后,家庭财力更是捉襟见肘,那位周姓老乡虽然被称为“能人”,有些种地持家的本事,患了肝癌,同样没有能力去医院救治,只好在家里用土法硬扛着,最后是活活疼死的,据说临死时惨状见者落泪。

赵家顶梁柱发现肝不正常,一家人慌作一团,想想老周过世时的景象,紧张痛苦神情可想而知。

去了市里又去了省里,最后一家人在赵家顶梁柱单位——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到了北京。

临行前他们在我父亲那里要了我的联系方式,我父亲还打电话叮嘱我一定多帮助人家,到底是什么病还没有确定下来,人家一家人心里不好受,照顾人家周到一些。电话是我妻子接的,父亲从来都是打座机,他说手机号码太长,他记不住。

当时我除了正常上班,还在“光管”读着MBA,抽出点时间还要照顾妻子,每天忙的像一阵风,妻子说我安心忙我的事就行,接待、照顾的事她去处理。

我说你这么重的身子怎么行,他们来了应该去肿瘤医院或者协和医院,我先找个医生接待一下就行了,况且他的单位也来人,真有处理不了的为难事才会用到我们,到时候我请个假处理就行。

结果第二天上午我正在上班,他们就把电话打到了家里,让去接站。

妻子没有通知我,自己开着车去了火车站,挺着大肚子跑到出站口。

她不认识赵家顶梁柱,也不知道人家的名字,就在一块大纸板上写上我的名字,还特意标注了我老家村庄的名字,出来一个人就在人家跟前晃两下子,问人家是××村来的吗。

别说,她这种办法虽然笨点,效果不错,还真就接到了赵家一行人。

接到人后妻子反而傻眼了,他们一行竟然来了七个人!妻子原以为他们最多来四个人,一辆家用轿车也就接回去了,现在除了赵家五口人,他们单位还来了两个人,大包小包的东西也不少,妻子又叫了一辆富康出租车,才把他们接回家里。

一上车赵家老太太就问我妻子,我为什么没有去接站。妻子说我不知道他们到的具体时间,没法请假,所以安排她一直等着他们的电话。

老太太问:

昨天就跟你公爹说了,你公爹没告诉你们,怎么还告不下假来,啥单位啊,比县里的教育局管的还严?

妻子解释说不是请不了假,是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行程。

老太太说昨天说的,可不就今天来?不然还跑一趟告诉你公爹?

妻子没处理过这事,就打电话给我,说老乡来了,她已经接到,让我回家等着。

本以为他们七人早就安排好了住宿的情况,妻子想直接把他们送到酒店去,结果他们说还没有安排,妻子没法,只好把人都接到家里。

一共就三间屋,老太太一看说你们在这北京还住这破房,能找到这样的平房也是不容易。妻子解释说自己怀孕了,上下楼不方便,临时租了这么一套院子,再说离着我上班的地方也近。

老太太说过得不行就是过得不行,一家人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又指指我说,孩子,在外面混不下去就回家,让你叔给你在县里找个活干,我娘家院里孙子就是你叔给找的活,在教育局里打扫卫生,钱也不少挣,人家经常接触什么人,都是当官的,随便给个仨瓜俩枣,你就吃不了。

老太太的儿子按着村里习惯我叫叔,虽然一个村里,以前从来没有过交往,他们一家人眼睛都往上看,以前我和弟弟妹妹都上学,家里日子不好过,和他们家没有机会坐在一个饭桌上。

我赶紧说谢谢奶奶了,以后少不了麻烦叔。

老太太说你们爷们说话吧,我们娘们儿得歇歇,坐那长虫车累死人。

老太太和她的儿媳妇和两个孩子直接进了我们卧室,穿着鞋爬上床,盘腿坐在床上,她的儿媳妇斜倚在床头,两个孩子床上、地上、凳子上折腾。

我问赵家顶梁柱怎么安排的。

随行的县教育局的两个人说赵科长舟车劳顿,先找个安静点的地方休息两天,再找医院检查,住宿休息的地方不能太差了,赵科长是局里的领导,出差享受正科级待遇,你看着给安排一下。

我说那好说,出了这个院往西走,几站路,就是长城饭店和凯宾斯基酒店,再往西就是兆龙饭店,都是五星级酒店,你们看住哪里合适?

两人说我们又不常来北京,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悉,你看着安排就行。

我问他们的报销标准是多少?

两人说局里只负责部分治病费用,别的花费不管。

妻子见我有些压不住火,插话说那就住旁边的招待所吧,在小区里,安静,卫生也达标,你带着叔他们过去看看。

两人说招待所啊?是不是档次低了点,赵科长可是科长哩。

妻子说要不就影协商务酒店,就在南边百八十米路边,楼下就是电影院,旁边就是太白酒楼,吃饭娱乐都方便,标准间一晚上380,听邻居说环境很好。

这时赵家顶梁柱说那就影协商务酒店吧,别上远处去了,麻烦。

我见他们光说不动身,知道他们的意思,有心也装糊涂,妻子傻实在,说叔您们先歇歇,喝点茶水,冰箱里有别的饮料,想喝什么自己拿,就跟自己家一样,别客气,我们两口子过去定好房间,顺便把饭店包间落实一下。

妻子说完拉着我就走,我走到门口又不得不转身问他们,怎么个住法,订几间房?

老太太在屋里床上说我可不去酒店,楼上楼下怪吓人的,我们娘们就在这屋凑合两天得了,出门在外,哪有不吃苦遭罪的。

我想说在家里住不行,我妻子怀孕大着个肚子,不能让她没有住的地方。

妻子拉拉我的衣服,笑着对老太太说行奶奶,这几天您就住家里,屋子小委屈您老人家了!

老太太说金窝银窝也不如自己的草窝,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还不是为了给你叔看病,又不是出来享福的。

两个随行人员之一说赵科长必须住单间,我们局领导出差都是住单间,这是规矩。我睡觉不老实,呼噜打的震天响,和别人没法住。

行了,明白了,三个人三个标准间,这是逮着好吃的不撂筷。

妻子说好,就按着叔们的生活习惯安排,说着拉着我出了院子。

往南走了二十几米,妻子突然拉紧我的胳膊说老公你拉着我点,我觉得不舒服。

我一惊,见她脸色有些苍白,额头上都是细汗,走路有些踉跄,赶紧抱紧她问怎么了?

妻子说在车站帮他们拿行李抻着腰了,老太太有一个布包行李特别沉,她帮着拿,没注意,腰扭了一下。

看着妻子难受的样子,我有点怒不可遏,把妻子的胳膊架在我肩上,一只手搂着她的腰,说走,先去前面中日医院看看,回来就把他们赶走,一帮什么玩意,看着人五人六,对人情事理一点不懂。

妻子拦着我说不能义气用事,怎么说都是老家的人,再就是我爸的电话是她接的,那时我们结婚才两年,和父母在一起时间又短,相互不太了解,妻子怕自己作为儿媳妇在我爸妈那里落下不好的印象,对我说这一次就是有天大的委屈,也要把这件事善始善终。

我问她感觉怎么样?

妻子咧咧嘴笑笑说就是腰有点疼,放心吧,孩子没事,在肚子里乖着呢,耽误不了爸妈抱孙子。

我擦擦妻子额头的汗,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时河北大学驻京办事联络处也在小区里,不少这所大学退休的老教师也住在这个小区,办了一个三产就是招待所。

家里被老太太祖孙三代强行占据了,我只好先去招待所定了一个双人间,把妻子安顿在那里,她是孕妇,这一家人和两个随行者好像做人差了那么一点。

妻子拉着我的手说老公你不许发脾气,就是他们做的再过分也不能发脾气,他们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要往心里去,就是装也要装的高高兴兴把他们应付过去,咱们不为自己想,也要为还在村里生活的爸妈考虑考虑,别让爸妈在村里不好为人。

我说知道了,我忍着,像伺候大爷一样把他们伺候好。

妻子说你发誓。

我说好,我发誓,我不发脾气,把他们伺候好,让爸妈在村里好做人。

妻子说不行,你发毒誓,我怕你控制不住脾气。

我说发什么毒誓?

妻子说你就说如果冲着人家发脾气,我的腰疼就永远好不了。

我说这又是何必呢,为什么拿着自己的健康开玩笑,你还不如说让我出门让车撞了。

妻子突然眼圈红了,说我知道这样的毒誓没用,你不怕自己出意外,你最担心我出意外,我就拿我自己让你发誓。

我见妻子难过,只好说放心吧,发不发誓我也不会发脾气,我会按着你的意思去做。

妻子抱抱我,说老公,委屈你了。

再回到小院,屋子里像遭了贼,刚刚被洗劫过一样。

冰箱里的饮料几乎都拿了出来,一瓶瓶一盒盒摆在茶几上,我给妻子买的零食扔了一床,茶几上也堆了一堆零食,三个大男人喝着饮料吃着零食,聊的热火朝天。

零食是我给妻子买的,她怀孕后闹嘴,有时候半夜起来也要吃点零食,不然就睡不着。

两个孩子跑进另一间屋我的书房里,把我搜罗的一些小玩意扔了一地,几个鼻烟壶都摔碎了,一个孩子正拿着砚台砸我的文玩核桃,那是一对官帽,花了我不少钱。

我有点后悔没有提前把书房锁上,似乎也不能锁,不是待客之道。

书和资料扔了一地,打印好的论文稿子没有装订,在屋里像天女散花。

我的师哥师姐提前给我孩子买的玩具,本来塑封着挺好的堆在书房角落,也被两个孩子拆开,赵家顶梁柱拿着一个遥控器,玩一辆遥控坦克,对随行的两个人说,这玩意倒是挺稀罕,大城市里的人真会玩。

我是压了又压,不敢发火,担心毒誓真的会不幸言中,伤害到妻子。

赵家顶梁柱说安排好了?要不先去吃饭。

我说饭店定好了,先去吃饭,定了烤鸭和烤羊排还有基围虾,其它菜过去再点。

赵家顶梁柱说吃烤鸭还是全聚德,其他地方不正宗。

我只好说今天有点晚了,您们舟车劳顿也辛苦,先凑合着吃点垫补一下,有机会再去全聚德。

赵家顶梁柱说那倒无所谓,经常吃,也不稀罕那一口。

随行人说赵科长经常来北京出差,这里的馆子基本上也吃遍了,没什么新鲜玩意。

赵家顶梁柱说也不能那么说,也有没吃到的馆子,以后再出差有机会去尝尝。

我说走吧,先去吃饭。

踩着鼻烟壶的碎片进到书房想去拿点现金,平时我身上也就是装千八百块钱,连定酒店和酒席,用的差不多了。

书案上放着一个大家伙,我仔细一看竟是木刻的药王菩萨,偷偷推了一下,竟然还挺沉,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木头菩萨,闪了我妻子的腰。

木刻菩萨前面摆着苹果、零食,还有一个香炉,里面插着三支点着的烟。

我实在是无语,哭笑不得。

趁着出去吃饭把这一帮大神请出家门,我偷偷把钥匙放在门槛上,打电话给我在西城刑侦分局工作的师兄,让他赶快找几个人,开着车把家里重要的资料和贵重易碎的物品拉走先找个地方存起来,惹不起我躲得起,我的心脏实在有些受不了了。

我想赵家顶梁柱来北京之前,应该是基本确定了自己的病没有问题,否则不应该是那样的表现,不像是来看病,倒像是旅游。

可惜首都的医院毕竟水平更高一些,经过协和医院、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301医院、北医三院多次检查,赵家顶梁柱肝癌确诊。

听到这个消息,我竟然没有太悲伤的感觉,我为自己的冷血感到羞愧和惶恐。

确诊后,一帮人很快回去了,老太太问我,为什么你叔在别的医院检查都没事,怎么到了我这里,让我找了几家医院几个医生一检查,就得了恶病?

我和老太太解释不清,只好陪着难过。我妻子安慰老太太说奶奶别太担心,只是早期,辛亏发现及时,只要尽快治疗,康复还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老太太说又不是长在你身上,你当然说话轻巧。

他们临走时我去书房抱那尊木刻药王菩萨雕像。老太太说扔了吧,求他没用,是个假菩萨,亏得我天天磕头烧香,也没有帮上什么忙。

我看着书案上的药王菩萨,突然想到五祖慧能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们回去后没几天,父亲打电话给我,问我过得怎么样,是不是有很多困难,如果有困难就跟家里说,大忙帮不上,卖点麦子寄几百块钱还能做到。

我问父亲为什么这么说?

父亲说老赵家老太太回来后说你在北京住着小平房,整天上班连个自由也没有,哪有在城市里还住平房的,就跟电视上说的那个贫民窟一样,到哪里办事都是陪着笑脸,给人家点头哈腰的,连请他们吃顿正宗的烤鸭都吃不起,小莲(我妻子)大着肚子还要干活,还不如在县教育局打扫卫生的她娘家院里的孙子。

我说爸你别听他们瞎说,我们过得挺好的,要不您和妈过来住些日子,过些天那边房子装修好了您们就搬北京住着,亲眼看看我们过得好不好。

父亲说他不愿意住在北京,谁也不认识,到处都是人,离开家上个厕所都花钱,只要我们过得好就行了,如果真有困难,也不能委屈了小莲和孩子。

赵家顶梁柱还是倒了,半年后病情恶化,我问父亲家里随了多少份子。

父亲说随什么份子,咱家和他家没有这方面的来往,以前和他家连话也说不上,人家不和咱这样的穷人家交往,村里没有几家他们能看得上,赵家大小子出殡连个抬棺的人都没有,还是每人五十块钱雇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农村   孙子   顶梁柱   娘家   村里   北京   老太太   长辈   菩萨   零食   潜规则   家人   妻子   家里   父亲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