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115、120、129师,整编之初谁的综合实力最强?

应该是115师。队伍主要是中央红军,林彪、聂荣臻、罗荣桓、陈光、杨得志、杨成武、杨勇等大名鼎鼎的将帅,都在115师!




部队的综合实力包括哪些?应该是兵力数量、装备水平、兵员素质和指挥能力的集成,在红军主力大部分改编为第八路军之初,整个路军兵力共46000余人,其中林彪第115师兵力为15500余人、贺龙第120师兵力14000余人、刘伯承第129师13000余人,仅从第一条要素来看,第115师的初始兵力无疑是最多的,但这毕竟只是其中的一项。


(第120师政训处主任关向应)


一、兵员素质


这就涉及到三个作战师的官兵来源了,众所周知,第115师是由红一方面军主力、第120师是由红二方面军主力、第129师是由红四方面军主力分别完成改编的,但是也并不全面,其中有若干历史细节还需注意。首先,当时的红一方面军下辖红1军团和红15军团,红1军团实际上就是中央红军的“陕甘支队”,也就包括了曾经的林彪红1军团和彭德怀红3军团(番号取消),而红15军团是由徐海东的红25军和陕北红军的红26、红27军合组的。


新的红1军团等于是中央红军(或称原红一方面军)保存下来的精华,该军团被改编为115师343旅,战斗力当然一流;而红15军团的战斗序列中,原红25军战斗力很强(韩先楚、刘震等,但只有3000人),不过陕北地方红军的战斗力一般,所以由该军团改编的第344旅要比343旅略逊一筹。同时在115师改编中,还加入了陕南红军的红74师,因此可以看出,第115师并非大家普遍认为的那样,皆是中央红军和红25军系统。


(第115师师长林彪)


第120师是由红二方面军和陕北红27军、红28军、独立第1师、独立第2师、红军总部特务团合编而成的,二方面军主力为红2军团和红6军团,其中红2军团是贺老总在湘鄂西苏区拉起来的队伍,红6军团则是由江西苏区经过“小长征”到达湘鄂西的队伍。这两个军团的战斗力不弱,但是编制不太充实,因此在改编时补充了陕北红军的大部分队伍。


第129师是由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29军、红30军和四个独立团合编而成,注意陕北地方红军的编制虽大,人员却不多,且多数部队番号为1935年大会师以后新建。所以在八路军的三个师当中,整体兵员素质应该以参加长征的老红军数量比例为衡量标准,大略排序是第129师、第115师和第120师。


(第115师副师长聂荣臻)


二、装备水平


整体来看,还是115师装备水平最好和数量最多,因为中央红军出发时有86000余人,其中仅战斗部队即达50000人,经过长征中的不断减员,武器装备的质量反而被浓缩了,也就是剩下的部队虽然不多,但是枪械保有率、缴获中央军武器的数量比例却是最高的。同时红25军的装备水平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在1934年11月26日的独树镇血战中,红25军曾经集中了70多挺机枪作为突击火力,一下子把敌人打懵了。


红25军在跟陕甘支队会师时,还拨去了一批机枪作为支援,第115师的主力既然是这两个系统的部队,当然装备水平最好。尤其是两军会师初期,来犯的东北军“贡献”最大,比如在直罗镇战役中,缴枪3500余支子弹26万发。西安事变前后,为了准备共同对抗中央军,张学良在西安帮红军筹集了3000支步枪和60万发子弹,杨虎城则送给徐海东红15军团100箱子弹等等。


(第120师师长贺龙)



第120师在反围剿和长征过程中,打的多为杂牌军,那么缴获的装备无论质量和数量都不行,所以装备水平较差,根据参谋长周士第的日记记载:第120师完成改编时共有迫击炮4门,重机枪35挺,轻机枪143挺,花机关枪1挺,步马枪4091枝,驳壳枪788枝,手枪91枝,手提式枪67枝,马刀2把,刺刀117把,各种子弹276955发。


第129师的装备水平只能算一般,因为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扩张非常迅猛,兵力从最初的20000余人发展到80000余人,人数上去了装备水平肯定就被拉低了,尤其是红四方面军在大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敌人当时是川军,虽然缴获不少,可惜川军的装备水平兵力就不咋地。


(第129师师长刘伯承)


第129师东渡黄河的部队为9367人,一个旅部一个团留在了陕甘宁边区,这9000余人一共装备了迫击炮6门;轻机枪93挺;重机枪29挺、花机关和手提枪75支;马步枪4136支;驳壳枪/手枪632支;刺刀55把。 其中步马枪弹43012发、自来德2872发、手枪弹6051发、重机枪弹23222发、轻机枪弹27361发、冲锋枪弹310发,合计弹药为102828发,另有67枚迫击炮弹和203枚手榴弹。


所以在装备水平上,三个师的排序应为第115师、120师和129师。


(第八路军总指挥朱德)


三、指挥能力。


就苦战、恶战的次数和大兵团指挥能力来说,中央红军和红25军毫无疑问排名榜首,尤其是中央红军保持了大批军事干部,比如陈赓干部团的每一个兵,其实都是原来的连长、排长,再加上长期受主席的亲自领导和教育,所以第115师的各级指挥员军事能力普遍较高,开国将帅也是最多。比如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以及陈光、徐海东、黄克诚、杨成武、韩先楚、陈士榘等名将,堪称将星闪烁。


然后就是红四方面军了,因为徐帅的大兵团指挥能力炉火纯青,所以四方面军各级将领受益匪浅,涌现出一大批高中级优秀将领,像陈锡联、陈再道、王近山等等,并且在129师的改编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还从中央红军调拨了些高级干部过去,比如师长刘伯承、邓政委(先为张浩同志)、386旅旅长陈赓等,他们与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等共同组成了129师的领导层,使该师的干部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


红二方面军本来底子就薄,中下级指挥员多为地方干部出身,夏曦的一通乱搞更是雪上加霜,红二、四方面军会师时,将原来红一方面军的红32军划归二方面军作战序列(红9军团缩编而来),加一起才13000余人,也就是说原红2、6军团仅有万余人枪,部队总体数量不多,优秀指挥员的数量自然也不会多。


因此各级指挥员的数量、能力的综合排序,应该是第115师、第129师和第120师。


(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


四项基本条件不妨打个分,第115师分别为3分、2分、3分、3分合计11分,第120师分别为2分、1分、2分、1分合计为6分,第129师分别为1分、3分、1分、2分合计为7分,如此一比较就清晰了,八路军三个作战师的初始综合实力排名应为第115师、第129师和第120师,这是比较客观的。


对此连敌人都有所感觉,平型关战役后日寇在战报中评价第115师部队:“当面之敌几乎均为20岁以下少年兵,作战勇敢,远非之前所遇之敌可比”,在《华北治安战》中也承认早期的第115师可以跟日军达到“一比一的战力”。也正是因为如此,第115师在抗战胜利时发展的最好,囊括晋察冀军区和山东军区两大一级军区,而第129师发展为40多万人大军的晋冀鲁豫军区。


相比较而言,第120师发展起来的晋绥军区实力就稍弱些,当然也与所在地区的贫脊有一定关系。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




八路军三个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六位都是百战名将,建国后五位元帅,一位上将。

那么,由这样豪华阵容领导的三个主力师,就当时来讲,哪一个师的综合战斗力最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得看看这三个师的前身是哪支部队:

115师的前身:原红一方面军、原红25军和陕北红军。

其中最主要的部队组成部分是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15军团(红25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部分陕北红军合编为红15军团)。

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是长征途中的开路先锋,战斗力毋庸置疑,军团长分别是林彪和彭德怀,一个善打巧仗,一个善打恶仗。

红15军团军团长为徐海东,人称徐老虎,也是一员猛将,三位在当时都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将,所部战斗力自然非同一般,特别是经历了长征的历练,剩余下来的部队更是精兵强将,所以,刚开赴前线不久就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

120师前身:红二方面军(原红二、红六军团)。

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的军团长分别是贺龙和萧克,两大军团会师后不久就开始了长征,后奉命合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萧克为副总指挥。

红二方面军在贺龙、萧克的指挥下,一路披荆斩棘,出发时一万余人,胜利到达陕北时,仍旧有一万余人,是三大主力红军中唯一没有减员的部队,虽然所遇之敌略有不同,但也实属不易。

改编成八路军120师后,贺龙、萧克分别担任正副师长,也取得了雁门关大捷等战绩,后分兵开垦南泥湾、保护党中央,战果没有115师、129师辉煌。

129师前身:红四方面军。

原红四方面军没有军团的建制,军长相当于军团长,规模略有差别,徐向前总指挥一手带出来的红四方面军猛将如云、实力强悍,特别是与中央红军首次会师后,八万劲旅的规模,无论从装备还是人员上,都是另外两支红军所不能比的。

由于张国焘的错误行径,红四方面军经历了三次爬雪山、过草地,来回往返三次,后到达陕北,奉命组成西路军,大战马家军,两万余人血洒河西走廊,成了徐向前元帅一生的痛。

八路军初建,原红四方面军剩余的大部被改编为129师,刘伯承担任师长,徐向前成为副师长(原定是四个主力师,徐向前也是师长的名额,后被蒋介石缩减为后来的三个师)。

129师抗日战场上最为活跃,尤其是陈赓所部386旅,在陈赓巧妙指挥下,取得一个又一个出色战绩,打的日本坦克上面都写出了“专打386旅”的标语,当时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最能打的部队。

所以,就当是参战情况和取得的战绩来看,129师实力最强,115师次之,120师随后。

其实,八路军的正式称号只存在了不到一个月,就被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因八路军的称号已经在广大官兵中广为流传,故而一直沿用了下来。




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整编之初谁的综合实力最强?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逼着蒋介石走向了抗日战场,又来了个第二次国共合作,把原来的红军队伍改编成了八路军,江南的红军队伍改编为新四军。红军头上的八角帽红五星,换成了国军帽。

国民党同意把近四万多红军队伍分成三个师,九个旅的八路军队伍,由朱德出任八路军总司令,彭德怀出任副司令。下辖三个野战师,即一一五师、一二九师、一二零师,林彪任115师师长、刘伯承任129师师长、贺龙任120师师长。这三个八路军的师,相比较数林彪的115师,战斗力强,而且武器装备数量多,并且有五虎大将杨成武、杨勇、韩先楚、陈光、刘震等,也编在115师,所以他们率先在平型关消灭了日寇1500人左右,取得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彻底消灭了日寇不可战胜的嚣张气焰,为今后的抗日战争打了一场开门红胜仗,极大的提高了八路军的士气。

一二九师在刘邓的率领下,开辟了晋察冀根据地,长年战斗在太行山上,为牵制华北日军、建立华北根据地一二九师立下了汗马功劳。

120师的人员和装备相比较稍微差一些,中央军委就把该师留在了陕甘宁边区,他们在陕甘宁边区主要任务就是保卫党中央,开展农业生产,保障前方的供给。就像120师王震的359旅,中央经常表扬他们是生产模范。

总之八路军的这三个师,从人员装备上看115师比较人多,拥有15500多人,并且有六门迫击炮,各种机关枪59挺,步枪人人都有,子弹30多万发。129师拥有13000多人,120师拥有14000多人,这两个师的武器装备基本上相同,也拥有迫击炮、各种类型的机关枪、步枪、手枪、手榴弹、几十万发子弹等。这三师的战斗力相比较第一是115师、第二是129师、第三是120师。










应该是115师最强,老实说原本红军时期,是张国焘红四方面军军力最强,长征路上的分裂事件让四方面军损失过大,不过长征最先到达陕北的,还是红四方面军的徐海东红25军,这支部队相当能打,长征一路上在自己深受左倾肃反之害的情况下,依旧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到达陕北时,居然连自己在肃反中逮捕关押的三百多名受害干部,都一起带到了陕北。115师实际上就是红一方面军和红25军为主,加上陕甘边区原红26、27军编成,其中红一方面军,其实还包括了原准备编成红三方面军的彭老总红三军团,当年因为红一红三军团已经会师,直接编成了红一方面军,所以就没有了原定计划里还要编成的红三方面军。红军一路长征过来,武器补给主要是靠沿途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缴获,朱毛红一方面军和红25军一路上打的强军最多,因此缴获武器装备也最好。这方面贺老总红二方面军编成的120师就比较差,贺老总是天地会瓢把子家庭出身。

拉起队伍后,在长征路上,沿长江西进途中,江湖上的弟兄也很给面子,一路摇旗征兵补充也最方便,很多关卡过的也比较滑头,但是红二方面军由此从之前的反围剿战斗开始,交手的就多是很不认真,一打就跑的杂牌地方武装,武器缴获就差,江湖弟兄讲义气,凭贺老总的威望来撑排面的多,到了长征这种吃苦淘汰局,出局的也就多了点,所以二方面军到了陕北,编制缺口反而是最大的。

既然武器装备要靠打仗缴获,那么最初的投入,也就跟做生意一样,本钱厚的更容易发家,115师人多装备相对充分,东进以后发展也是最好最快,打下两大一级军区,而贺老总120师,在晋绥军区一块小地方,始终发展困难。

129师由原红四方面军为主组建,补充相当的陕北红军,长征过来跟装备水平在军阀部队里都快垫底的川军交手的多,也没捞到多少好处,还吃了西征失败的大亏,装备也不怎么样,但是从根本上看,129师是经过长征筛选的老红军战士最多的部队,其中还不乏李云龙那样四过草地都没被甩下的老红军,又归足智多谋的刘帅统领,其后发展也不差,到建国时,反倒是将星最为璀璨的一支部队。

但是在八路军刚刚组建时,确实是115师综合实力最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陕甘宁边区   平型关   陕北   方面军   师长   兵力   军区   红军   战斗力   军团   主力   部队   最强   水平   中央   装备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