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为什么没有一直成为国都?

从秦汉到隋唐,西安可谓是承包了中国半部封建史。它素来有着十三朝古都之称。那为什么在唐朝之后,却没有帝国在此建立都城了呢?

西安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多个朝代历史版图的中心,关于西安的帝王墓、诸侯墓更是数不胜数。对于这一点,小伙伴们只要关注一下西安地铁8号线就知道了。

西安地铁8号线,是唯一的一条环线,全长50公里。自开工以来,发现古代遗迹1574处,古墓葬1356座,古窑4座。由此可见,西安在古代的地位不容小觑。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朝代选择在西安建立都城,却在唐朝之后选择迁都呢?

最早在西安建立都城的是周朝,当时的周朝国都丰、镐就在今天的西安郊区。继西周之后,又有秦、西汉、新莽等十三国在此建立都城,西安可谓是独得恩宠,盛极一时。

西安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关中平原之上。四周山河围绕,东有黄河、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在这里建立都城,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黄河的冲积平原还带来了肥沃的土地。而且西安毗邻天府之国的四川,在战时不仅能依靠天险,还能获得来自四川“天府之土”的补给。

公元657年,唐高宗下诏迁都洛阳。至此,西安的都城历史结束了,之后的封建王朝再也没有来西安建都的了。

这是因为首先,在唐代以前,中国的敌人大都来自西北地区的匈奴。将都城建立在西安,离战区更近,传达军令也更加容易,有利于国家的稳固。而唐朝之后,中国的敌人大都来自于北方,如果距离战区太远,消息无法有效更新。

除此之外,国家肯定要调遣大批军队驻守边关。如果国都离边关太远,也容易造成地方势力割据,增加国家的不稳定因素。

其次,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有很多王公贵族世代居住在这里,都是要盖房造屋的。人口的增长使得西安的土地压力变大,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已经无法再满足西安城区的人口需求。

隋炀帝在开通大运河的时候,就希望用它来运送粮食。之后他干脆将都城迁到了不缺粮的洛阳。

之后隋朝被李渊夺取,重新建都西安。但在唐朝时西安的粮食问题也并未得到解决,经历安史之乱后,粮食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五代十国的混乱朝代开启,西安逐渐远离了国家政治中心。江南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优势显著,因此各国的君主也更加看好水利便利的洛阳。

古代的人还很重视风水,特别是对于国都的选址更是一件关乎社稷的重大决定。明朝时,朱元璋有考虑过在西安建都,派太子朱标前去视察,最后他最宠爱的太子朱标却死在了这里。

到了元明清时期,国都的建立都选在了北京。因为北京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着居庸关、山海关等重要关口。

北京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入口,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必争之地。它的战略地位提高,就导致了长安的战略地位下滑。

随后隋唐大运河的开凿也将北京和洛阳连接起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从南到北的大运河。也正是因为如此,北京逐渐开始变得重要起来,成为了全国的中心枢纽。而西安再也无法回到往日首都的荣光了。




作为一个资深历史迷,小编觉得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历史节点划分的很好,小编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你分析,为何唐朝之后在没有封建王朝定都长安(西安)。

第一,地理位置上讲。洛阳地域居全国之中,地舆位置险峻,洛阳可以恃险预防,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全国的佳誉,建都此处可以让天子坐镇中间,遥控全国,又能很好的预防。

第二,历朝战争破坏。缘故起因便是,西汉末年,王莽的更始,和绿林赤眉军的征战、安史之乱的破坏,对长安造成了主要的摧毁,繁荣已过的西安已经不如洛阳了。

第三,便是交通。隋唐时代是西汉之后第二个定都长安的大一统国度,隋唐固然建都长安,可是一向在建造东都洛阳,最出格的是隋炀帝,大运河修通之后,来自其他地域的粮食,绵绵赓续的运往洛阳,可是西安就不行了,没有运河,并且隋唐时代西安地域农业出产也下降,从史书中可以看到,西安附近的居民有的要出去乞讨,隋书唐书中都有记实。以是唐朝许多时代,帝王是栖身在洛阳的。

西安一带,农产物生产入不敷出,成为制约西安成长最大的障碍,而运河的开通,让洛阳开封的交通地位得到提升,所以洛阳开封一带,代替了西安的位置。

第四,便是此后中原政权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

西周,秦汉,三国两晋时代,异族入侵都是从西北过来,可是唐朝之后的首要威胁来自东北方,先是契丹族崛起,打压北宋,末了北宋是被来自北方的金朝所灭,南宋和金朝又被来自北方的蒙古所灭。

金朝和元朝都建都北京,明朝为了抵制来自北方的威胁,也迁都北京皇帝守国门,代替明朝的清朝同样来自北方,以是天然已经持续三代成为都城的北首都,成了清朝的首选。

先是洛阳开封的地形交通前提代替了西安,然后北京又代替了洛阳,从此就在也没有政权建都西安了。

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建都的规律是从西往东,从南往北。建都西安的都国力强势,建都洛阳的守旧,建都南京的偏安一方,建都北京的武力比较强大。




蟹蟹邀请:首先,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历史问题,曾经也引起过很多讨论。

一种说法是政治力量的分散;唐朝建立后,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大力提拔山东士人进入官僚系统,打击关陇贵族,武则天篡位时期,更是消灭大量关陇贵族集团,并迁都洛阳,为的就是打击关陇政治力量。打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皇权。关陇集团树大根深,对皇权有些极大的制约和威胁。打击结果就是政治力量的分散,安史之乱之后,中央无法控制地方,开启了藩镇割据的时代。关中在此时期频遭战乱,长安多次被攻破。公元904年也就是唐昭宗天佑元年,大军阀朱温烧毁长安城,带着皇帝迁都洛阳。到了宋朝建立时,长安已经失去作为首都的能力。关中人口大量流失,生产力不足,加上陇右之地尽失,战略空间大大缩小,此时中国的政治重心开始向东转移,经济文化也开始分别向东向南转移,此时过去建都,难以恢复发展,还要应对西北的威胁。

两宋时期,北方辽族、东北女真相继崛起,中原掀起大规模移民浪潮,中国经济重心、文化中心再次向东南转移。金朝定都北京,靠近其崛起之地,也靠近中原重心,便于组织人力物力南下,这也是北京作为首都的开始。后元朝在此定都,也有此原因,毕竟北京之南,一片平原。

到了明朝,关中早就失去往日辉煌,加上明朝时西北威胁较低,更多的威胁,来自北方蒙古和东北各部。战略中心早已转移。所以有了天子守国门。清崛起于东北,定都北京,军事上,进可攻退可守。经济上明朝经营多年,运河畅通,北京已经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定都这里太划算了。




我们都知道,西汉和唐朝都是建都于西安(长安)的,刘邦开始是建都于洛阳的,后来听了两个人的劝说之下,就决定迁都至长安,这两个人就娄敬(刘敬)和张良,那么他们是怎么说服刘邦呢?

其实娄敬与张良之所以认为长安比洛阳更合适建都的理由就是两点,第一,关中三面皆是险地,而东有函谷关,可以抵御关东诸侯,这个也就是战国时期,即使六国合纵起来一起攻打秦国,也被函谷关所拒。

第二,洛阳虽然也四面有险,但是洛阳所在的平原比较小,而关中平原再加巴蜀两地,土地肥沃,是天府之国,就靠着关中之地,就足以抗拒关东的诸侯国。那我们再来看看唐朝之后的几个朝代,又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唐之后,就是五代十国了,主要定都于洛阳、开封,为什么不先长安呢?这里面有几个原因,第一,关中的过度开发,导致关中根本就无力供应。第二,随着大运河的出现,经济也向东移,向南移,比如长江与江南地区越来越富庶,关中地区过于偏西,粮食不好运进去。

第三,五代主要是在中原地区,来自于北东南西四面的威胁,如果定都于长安,就有点鞭长莫及。

北宋的情况与五代的情况相差不大,另外,如果看北宋时期的地图,也能发现,长安的位置也是过于偏西北了。

到了南宋,那更是没得选择,只有半壁江山了,长安都不在南宋的疆域里。

到了元朝的时候,因为疆域的原因,那么长安也更是一点优势都没有了。

朱元璋发于南京,那么就建都于南京了,而他一度想迁都到长安,还让朱标到长安考察了一下,可惜朱标一回来就病死了,朱元璋可能认为长安是个不祥之地,后面也就没有再考虑了。

而朱棣之所以选择北京,原因也很明显,主要是因为他之前是燕王,他更愿意呆在北京那边,而到了清朝,那更是省事了,直接从沈阳迁都到北京。





自周秦汉唐的辉煌历史沉淀在关中以来,天下君王应该是无不希望定都西安,以此来表示自己中原正统君主之位。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多种原因交织,没法像我们打帝国时代一样,派一堆农民去挑地方造个城镇中心这么简单。

简单理一下后几朝定都情况:宋朝赵匡胤之所以定都开封,并不是因为一时心血来潮或者多方调研,而是因为他继承的是五代时期的后周王朝,而后周王朝的都城就是开封。

毕竟这是抛弃西安的开端,就说远一点,五代开始于朱温废掉了唐哀帝,篡唐建立了大梁国,史称“后梁”,定都开封。当时之所以定都开封,主要是因为长安已经在唐末战乱中被毁灭殆尽,长时间没法回复元气,八代私人传承古方,科学关爱,让男人精力回归,晚上和媳妇亲热更长久,嘉上两个a两个o与数字116的鹏友圈。而开封在唐朝作为漕运渠边的二线城市,发展的还不错,并且在唐末抵御叛乱时进行了扩建和加固,在战乱中保存完好,可以继续使用,于是形成了后来的开封府雏形。五代几十年间虽然王朝不断更迭,但开封府一直被作为中原的核心都城捂着好好开发。赵匡胤接下这个盘也是顺其自然。

至于南宋,呵呵,都是泪。

元朝并没有打算在中原待,马背才是真爱,so。

明朝史料有记载,朱元璋稳住阵脚的时候也是很不情愿定都南京,私心还是在孕育汉唐之盛的千年古都西安。但是由于当年北方元朝残余势力没有散尽,包括关中在内的西北地区也还有割据残党,所以朱元璋1368年先在南京称帝,把江山稳住先。

1369年,陕西平定了,大概是小情怀又躁动了起来,定都之事再次被提上议程,西安、应天(南京)、汴梁、北平、临濠(今安徽凤阳,朱元璋老家)几地纷纷上榜。

临濠:这个纯属私心,pass。

北平:虽然可以抵御外族,镇守北方,但还是有私心,想把北平给朱棣留着继续让他当燕王,pass。

汴梁:也就是开封,跟五代长安一样,也被蹂躏差不多,没法用了,pass。(由于南京靠南了,当年打算效仿前朝拿汴梁做两都,也就是说与南京相对的北京,最初是戴在汴梁头上哦~)

西安:明朝都建国20多年了,朱元璋仍旧在1391年派太子朱标巡视西安,考察建都的可能,可见情怀之深,考察结果不知何如,总之太子回来之后没多久便染病归西,迁都的事情就再也没提起过。

待到后来燕王朱棣篡位称帝后,也是心虚,本来就是非正当渠道上位,又是客场,于是索性直接迁都到了自己的大本营北平,改名北京。

清朝咱也不撒,当然直接吃现成的咯。

曾经的剧情发展是能在后世分析出个所以然,作为即将统领中原的封建君王,西安在他们的心中一直是个皇权圣地,定都的时候怎么也得把西安考虑上,才算告诉自己是要称帝而不是一方割据。只不过开国不易,百废待兴,开国皇帝们常理上都要选一个赶快能用的地方作为新都城,所以他们也只能按自己手里的牌面来决定历史的进程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西安   汴梁   关中   北平   都城   明朝   中原   洛阳   长安   大运河   元朝   国都   隋唐   南京   唐朝   北京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