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退休时间相差三年,养老金相差一千多元?

因为越往后工资基数越高,缴费就高个人账户就多。我18年退休和我同单位同工龄2021年退休,一个月多我500多。因为早期缴费低比如说92年一个月缴几十元,到02年一个月交一千多。所以退休早的还是吃亏,如果按购买力计算早期的几十元顶现在的几百元。




有一次我路过社保局,进去问了这个问题,是不是算错了?因为我单位有人出现过算错问题,社保局查了一下没有算错。最后得出结论是别人晚退休,社保交的比我多,所以,退休工资比先退休的要多。只能怪国家早些年没有让我们交社保(行政单位),后来又要求交,我已经退休了别人还在交,所以比别人交的少,工资差别确实也太大了。




在机关事业单位,同一单位、同样职务、同样工龄(缴费年限)的人,退休时间相差两年或三年,养老金相差一千多元是很正常的事。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根据实际情况假设一些参数来计算)。

甲乙两人的出生年月相差两年,参加工作时间也相差两年,缴费年限都是40年,都是年满60岁退休,即:甲是1959年9月出生,1979年9月参加工作,2019年9月年满60岁退休;乙是1961年9月出生,1981年9月参加工作,2021年9月年满60岁退休。如果甲、乙两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相同,也就是其视同缴费指数相同,假设视同缴费指数都为1.8;两人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都为1.7;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过渡系数为1.4%。



根据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才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甲乙两人的缴费年限虽然都是40年,但甲的实际缴费年限只有5年,视同缴费年限则为35年;乙的实际缴费年限为7年,视同缴费年限为33年。再假设甲退休时的每月社平工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5200元,乙退休时的每月社平工资为6000元(每年平均上涨7.5%左右)。

在甲退休后,乙每月以社平工资的1.5倍缴纳养老保险2年,假设第一年的社平工资为5600元,月缴费基数为8400元;第二年的社平工资为6000元,月缴费基数为9000元。那么这两年,乙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就会比甲多16704元左右(不计利息,如果算上利息会更多些)。


按照以上条件,就可以分别计算出他们退休时在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这三部分的差额,然后再计算出总的养老金差额。

1、基础养老金差额。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根据上面的公式,代入数字计算:

甲的基础养老金﹦5200×[(1+1.7)÷2]×40×1%=2808元。

乙的基础养老金﹦6000×[(1+1.7)÷2]×40×1%=3240元。

这样甲乙两人的基础养老金差额=乙的基础养老金--甲的基础养老金=3240--2808=432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差额。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由于甲乙两人都是60岁退休,计发月数都是139)

根据这一公式,不难得出:

甲乙两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差额=甲乙两人的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39=16704÷139=120元。

3、过渡性养老金差额。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度系数。

根据上面的公式,代入相关的数字计算,结果是:

甲的过渡性养老金=5200×1.8×35×1.4%=4586元。

乙的过渡性养老金=6000×1.8×33×1.4%=4990元。

由此就可得出:

甲乙两人的过渡性养老金差额=乙的过渡性养老金--甲的过渡性养老金=4990--4586=404元。

4、甲乙两人的养老金差额(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差额)。

根据以上的三部分差额,就可计算出甲乙两人的养老金差额(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差额)。

甲乙两人的养老金差额=基础养老金差额+个人账户养老金差额+过渡性养老金差额=432+120+404=956元。

这一养老金差额还不是他们实际领到的养老金差额,只是理论上用新办法计算出的养老金的差额。实际领到的养老金还需进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

5、实际领到的养老金差额。

甲乙两人领到养老金并不是以上用新办法计算出的养老金差额。由于甲乙两人都是过渡期的“中人”,真正领到的养老金还需进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按比例发放,2019年退休的人员发放50%,2021年退休的发放70%。

为了计算出他们实际领到的养老金,还得进行一些假设,假设甲按老办法计算得出的养老金为6000元,按新办法计算出的养老金为8000元,职业年金为500元;乙按老办法计算得出的养老金为6500元,按新办法计算出的养老金为8956元(比甲高956元),职业年金为680元。按照老办法计算,他们的养老金确实相差不大,只相差500元。但是按照新办法来计算,他们实际领到的养老金(不含职业年金)为:

甲实际领到的养老金=6000+(8000+500-6000)×50%-500=6750元。

乙实际领到的养老金=6500+(8956+680-6500)×70%-680=7985元。

甲乙两人实际领到的养老金差额=乙实际领到的养老金-甲实际领到的养老金=7985-6750=1235元。

这是退休时间相差两年实际领到的养老金差额(不含职业年金的差额), 已经是一千多元了。如果退休时间相差三年的话,差额达到一千多元是就更正常了。如果视同缴费指数更高,社平工资增长更快的话,其相差额可能会更大。

因此,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时间相差两年,就有可能在养老金上相差一千元左右,其主要原因是社平工资增加了,计算出的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就会相差较大,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有一定的差额,再加上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后,新办法计发待遇高于老办法计发待遇的部分,晚退休的发放比例要高一些,这样就能使两人的养老金相差一千元左右。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跟你每一年缴的五险两金有关,跟你的个人账户有关,还有工龄、上年社平等等。平时工资高,那所缴的五险两金就高,个人账户也同样高,个人指数基数也会高,每个人都不一样。养老金分三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三是过渡性养老金,分别算出再相加就是你的临时性养老金。因上年社平工资年底才会出来,所以退休时按的是上上年社平工资计算的,等到年底上年社平出来后,再按上年社平工资做一次调整和补发,调整后的养老金才是你真正的养老金。个人指数基数是你每一年缴费跟平均缴费的比值,所以每一年的工资都很重要,这个最低的只有0.6,高的可以达到3,而基础养老金和视同缴费养老金的计算都跟这个个人指数基数有直接关系,所以国家才会说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比如你平时每年只缴最低档,别人缴最高档,养老金怎么可能一样。然后每个省份的社平工资都不一样,北京的最高,能上一万,而一些差的地方仅三四千,加上有人缴15年,有人缴40多年,工作年限不同差距也大。




因为他的缴费金额、个人账户余额、退休时的社平工资比你高了许多,所以每个月的养老金才会比你多一千多元。

职工退休时可以领取到多少养老金,要受到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缴费工资、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地社会平均工资、退休年龄等好几个因素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虽然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由于缴费年限、退休时间不相同,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存在不小差距;也有的人虽然同在一个城市,由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缴费金额不同,退休后每个月的养老金相差七八百元甚至一两千元,这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我们养老保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缴得多领得也多嘛。这也正是北上广深和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要比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退休人员的月平均养老金要高许多的主要原因。

题主和同事之间,你是2019年10月办理的退休,而她是2021年6月办理的退休,别看你们两人退休时间只相差了两年,由于这两年你这个同事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缴费工资上涨了两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比你更高,加上退休时计算养老金的社平工资也增长了两年,即使你们两人的工龄、职级相同,你的养老金肯定也要比这个同事更少。至于每个月的养老金少了一千多元,而不是少了400~500元,只能说你这个同事这两年的缴费基数、缴费工资增长的幅度比较大,个人账户余额比你高了许多,2021年计算养老金的上年度在岗职工社平工资,也比你2019年退休时的上年度在岗职工社平工资增长了许多。

由此可见,虽然退休时间相差两三年,但是由于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缴费工资、个人账户余额,以及计算养老金的社平工资都存在差距,不要说两者之间的月养老金相差一千多元是正常的,有时即使相差两三千元也不必大惊小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养老金   老办法   过渡性   年金   差额   基数   养老保险   上年   余额   年限   个人账户   待遇   工资   指数   基础   时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