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六七十年代人们很少得三高疾病?

答:物质匮乏,哪来三高?

一、直白话:

三高富贵病,贫穷无法得,

上苍天平秤,眷顾穷苦人。

二、那个年代:

生活拮据,物质匮乏——

1、体检医生说:“三高,是富贵病—— 与饮食休戚相关。”

2、六七十年代,能够吃饱就心满意足。

3、那个年代,腌菜是我的主菜,如果能够放点油,那么美食。

4、以前,家长会,望下去全是苗条身材,如今绝大多数胖乎乎圆滚滚。

5、苍天最公平,眷顾苦水里泡大的一代❤️








那时人穷看不起病,有病抗着,死了是说拉肚子死了,头晕死了,医院只有个X透视机,什么高血压,糖尿病,谁也不知,那天死算那天,而今有病立马进医院,完全不同了,时代进步了,人民幸福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很少得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疾病,是因为吃的绿色产品,喝的是纯净水吗?还是其它原因呢?

众说周知,患三高疾病不仅要有人的内部因素,更多的是外部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活质量和人的饮食习惯。在六七十年代,人们生活极其困苦,不说农村人,既便是城里人,每月粮食也是有定量的,一般市民每月二十五斤,只有百分之二十是细粮(大米,白面),其它是玉米面,高梁面等杂粮。每个月每人仅半斤油,每月有一斤肉票。也就是说,别说当时没钱,就是有钱,因为没票,也不会买到肉。

而三高疾病用俗话说,就是富贵病,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过多的食用了油脂和肉食。六七十年代人们很穷困,每月的定量仅仅维持半饱,油和肉供应极少,虽然人们生活很难,但也有效的防止了三高疾病的发生。

而在当时最多的疾病是营养不良和浮肿。这些疾病也与饮食有关。我记的当时很多家吃不饱,除了捡拾菜店丢弃的烂菜叶外,还到河里去捞榨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榨莱。这些东西虽然也能充饥,但却很少产生造成三高疾病的因素。但长久食用,就会造成营养不良,贫血,和走路困难,有气无力。还有就是很多成年人,由于粮食少,孩子多,孩子处于生长阶段,吃的多。当攵母的就不舍得吃,让孩子多吃一些。而自己只能吃一点饭,剩下就是吃点盐,喝水充饥。长此以往,就会得浮肿病。尤其是腿,用手一按一个坑,浑身无力,坐下起来眼冒金星。


|




题主提的这个问题,实在让人无语,我用我的亲身经历,给你说一说那时候一个南方农村人一天的生活吧。

天未亮,主妇便起床,煮一大锅粥,很稀的。一家人起床,就着咸菜喝粥,那个孩子要是专捞粥米,是要挨骂的,然后大人出工,小孩上学,个把小时就饿了。

中午,大人小孩回到家,主妇煮一大盘青菜,盐是够的,油没几滴,吃的依然是早上煮好的稀粥,为了顶饥,必须大口吃菜,好点的家庭会煮些番薯芋头,能吃个饱。

傍晚,生产队的工做完了,可以回家了?不行,自留地还有一大堆活等着,不入黑别想回家。

晚上,终于可以吃到饭了,差一点的家庭,会在饭里加些番薯丝或芋头丝,菜?依然是没几滴油的青菜,但终于可以吃饱了。

至于肉,大多数年份都是过节才能吃上。

这就是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典型生活,每天都生活在饥饿之中,有资格得“三高”吗?




六七拾年代,人们的定量〈八大两〉,早饭是,早饭是山药粥,咸菜条,没有一点油,中午是玉米面窝头,咸菜条,一个月也吃不了现在一天的油。过年吃顿白面还的掺上点白棒子面,就这样时常接不上顿。穷人根沒有得这个病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周知   富贵病   疾病   玉米面   白面   番薯   高血压   芋头   咸菜   营养不良   定量   年代   原因   农村   感觉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