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难怎么办?

除了吃药,入睡难我试过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摩肚脐。

三年前有过一段焦虑状态,入睡困难到一两点钟都难以入眠,后来看中医,有个姓冯的大夫教我一个慢慢按摩肚脐的方法,我试过很多次,非常有效果。

具体的操作说起来很简单:平躺床上,头部落微高一点,以自我舒服能顺畅呼吸为准,然后把一只手放在肚脐上,用手心贴着肚脐顺时针画圈,动作轻柔缓慢,不可用大力。脑海里可以数数,每画一圈数一次,也可以不数,就想手心的热力慢慢注入肚脐里。

这个动作轻柔缓慢,同床的人都不会影响到。左右手累了可互换按摩。不过一般人抗不过十分钟,我失眠严重的时候最多数过三百就迷糊了,不过睡是睡了,睡不了多久就醒了,还是要接着做。

现在,每当有事情刺激到难以入睡的时候,还是会这么做,不要几分钟就不知不觉睡着了。

经历过失眠的痛苦,深知漫漫长夜的无助,真心希望所有的失眠朋友睡个好觉。




这个问题我很有发表权,我从2016年就开始失眠,一直到2019年底,到了今年才好,我说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


首先:说一下自己失眠以前的情况,2015年以前,我是一个特备能睡觉的人,一觉可以睡10几个小时,中间不带醒来的,我总是跟我老婆开玩笑,我是不是上辈子把下辈子的觉都睡没有了;


然后:说一下为什么会失眠:失眠不是没有原因的,我感觉我的原因是2015年底我换了一份工作,以前的工作是很固定的,每天都在一个地方上下班,吃住,生活,换了工作之后,因为是负责2个省的业务,所以每天都穿梭在不同的城市,每天都住在不同的酒店,生活变得一点规律都没有。接着就是我母亲查到了肺癌晚期,医生说只有6个月的存活时间,当时对我打击特别大,突然我就失眠了。


接着:说一下失眠的症状:也是入睡困难,不管白天又多困,白天不敢睡觉,我也试着睡过,躺在床上也睡不着,到了晚上,感觉眼睛困的不行了,但是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越睡不着就越害怕,越害怕就越睡不着,从晚上九点就躺在床上,一般都要到凌晨2点以后才能睡着,其实这个时候躺在床上是一件非常痛苦的时间,及时睡着了,其实也是浅睡眠,睡一个小时就醒了,有时候可以在床上躺一晚上,一晚上都睡不着。白天一点精神都没有,特别是两条腿,走路跟踩棉花一样,头也是,就是麻木了,跟别人说话都感觉很费劲,就这样,我坚持了3年;


最后:说下失眠是怎么好的,其实是怎么好的,我也不知道,期间也看过西药和中医,也吃过西药和中药,一点效果都没有,特备是吃中药的那段时间,越吃越睡不着,最后干脆不敢吃了,也试过泡脚、喝牛奶,根本一点都不管用,我个人觉得是信心,就是你对睡觉的信心,一旦你有那么几天睡眠好了,你建立起来了睡好觉的信心,你就不怕失眠了,之后你的睡觉的能力会越来越好,只要睡觉能够好一段时间,之后就不会失眠了,我觉得我失眠好的原因是这样的,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同




失眠主要是会让人们的休息不好,精神不振,长期这样会让失眠患者很容易患上其它的疾病,那么治疗失眠的方法是什么?下面是针对此所做的具体介绍。

1、调整时间,我们都知道人们容易入睡的时间是固定的。最好固定时间就寝,在此以前绝不要躺在床上休息,也不要在床上看书、闲谈。将睡眠时间固定化,可形成条件反射,一到睡眠时间就想睡。如睡眠时间为7小时,躺在床上时间不要多于7小时,这样就能更加珍惜睡眠时间,停止思维而很快入睡。

2、放松疗法也是自我治疗失眠的一种方法,主要的做法是去掉或松开紧身的衣物,比如发卡、腰带、胸罩。上床后如感身体某些部位不适,可轻轻自我按摩,然后自然地深呼吸,放松四肢,将注意力集中足底,也可集中于脐下3寸处的丹田,设想全身舒泰、松弛,切忌强行迸气。 3、自我失眠的治疗方法还与饮食方面有着极大的关系,因为饮食可以缓解失眠的产生的。早餐不宜过饱,可使白天少打嗑睡。而晚上睡前吃点点心,有助于睡眠,但不宜吃得过饱。

4、选择合适的睡眠姿式,良好的姿势对于睡眠也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向右侧卧,右腿在下曲屈,左腿在上伸直。这个姿势颇有讲究,称为“卧龙势”,认为可固肾保元、养心安神。

5、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便是用药来促进睡眠,必要时服用安眠药和镇静剂。加用维生素B1或氨基酸,可改善脑代谢功能,有利于调整睡眠,但不能长期使用,否则失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一招解决:晚上睡不着,难入睡

理论

晚上睡不着时,醒着时,你在做什么?你有两种行为。

一种行为,你觉得人生清醒时间多了,觉得非常喜悦,你珍惜这清醒时光,你轻松愉快地醒着,看书,写日记,思考,自由自在。

一种行为,你立即调用睡眠知识来判定自己失眠,你判定醒着有危害,然后你寻求离开这种危害,也就是离开醒着,追求“不清醒”。你认为不清醒就是睡眠,追求“不清醒”就是追求睡眠。

焦虑从此时产生。焦虑在你发现危害时诞生。没有危害,就没有焦虑。焦虑产生十分迅速,只要你有睡眠知识,你就立即焦虑。于是你以为焦虑和醒着是同时产生的,你以为醒着和焦虑共同危害了你。实际上,焦虑危害你,醒着不危害你。它俩共存,你以为是它们共同伤害你。

你是先有醒着状态,再有睡眠知识的调用,再判定醒着有危害,再由危害引起避害行为。避害行为就是焦虑。看到这一点,你知道焦虑由睡眠知识引起。你不在乎睡眠知识,那你就不会焦虑。

大量宣传失眠危害知识就是制造恐惧。恐惧产生焦虑,焦虑产生危害,焦虑让你更失眠。

知识都是历史的,它是特定条件的产物,你随意套用就会误导你。你该用自己的直觉,你困了,你就自然睡;你不困,你就自然醒着,正常生活。这样你就没了焦虑,不必努力追求睡眠,随机生活。

失眠者大多不了解睡眠。睡眠这东西脾气很怪,不要它,它偏会来;请它,哄它,千方百计地勾引它,它便躲得连影子也不见。你只要追求它,你就愚蠢了。你只管活着,他会自动来,你又何必多事追求?闲着不好吗?

实践

晚上醒着时,你可静卧,你可静坐,你可阅读,你可写日记。大脑想什么都可以,不要追求什么都不想,随意自然,享受生命每一刻。你放弃一切追求睡眠的措施和想法,只是轻松愉快地活着就好。睡眠来了,你安然入睡。这就是最简单实用的上乘生活法则,睡眠已在其中,勿要再寻睡眠方法。

晚上不要看手机、电脑、电视,这些非自然事物,让人浮躁,浮躁易生焦虑。

修养

长期失眠者都太在意自己身心状态,风吹草动,就会焦虑不安,这样就伤害了自己。提升修养,对于长期失眠者,其实至关重要。你提高了修养,你就不会为事物烦恼,更不会为醒着烦恼,超然物外,那么失眠就会不解而解了。

修养提升,简单但难言。我做个小的建议,愿你受益。

常读此诗,亦可开阔心胸,淡泊人生,修养提升只在无形阅读之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话说想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得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老是失眠一定是有原因的。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所以失眠成了人们的常见问题。有许多生活习惯会致使您的睡眠质量下降,如饮用咖啡或茶叶,晚间饮酒,睡前进食或晚饭较晚造成满腹食物尚未消化,大量吸烟,睡前剧烈的体力活动,睡前过度的精神活动,夜班工作,白天小睡,上床时间不规律,起床时间不规律等。下面为您总结一下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1、因身体疾病造成的失眠:失眠的身体疾病有心脏病、肾病、哮喘、溃疡病、关节炎、骨关节病、肠胃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夜间肌阵挛综合征、脑疾病等。

2、因生理造成的失眠:环境的改变,会使人产生生理上的反应,如乘坐车、船、飞机时睡眠环境的变化;卧室内强光、噪音、过冷或过热都可能使人失眠。有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有的人则非常敏感、适应性差,环境一改变就睡不好。

3、心理、精神因素导致的失眠:心理因素如焦虑、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等,都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生活的打击、工作与学习的压力、未遂的意愿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会使人产生心理和生理反应,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大脑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失眠。

4、服用药物和其他物质引起的失眠:服用中枢兴奋药物可导致失眠,如减肥药苯丙胺等。长期服用安眠药,一旦戒掉,也会出现戒断症状——睡眠浅,噩梦多。茶、咖啡、可乐类饮料等含有中枢神经兴奋剂——咖啡碱,晚间饮用可引起失眠。酒精干扰人的睡眠结构,使睡眠变浅,一旦戒酒也会因戒断反应引起失眠。

5、对失眠的恐惧引起的失眠:有的人对睡眠的期望过高,认为睡得好,身体就百病不侵,睡得不好,身体上易出各种毛病。这种对睡眠的过分迷信,增加了睡眠的压力,容易引起失眠。人难免有睡不好的时候,但有的人对这种暂时性的睡不好及其对身体的影响过于担心,一想到睡觉,就会条件反射地恐惧,老想着一定要睡好,反而使人更难入睡。这样就会形成害怕失眠—致力于睡眠—失眠—更害怕失眠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很可能演变成慢性失眠。

温馨提示:俗话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世界卫生组织对睡眠质量的好坏已统一制定了评价标准:30分钟内入睡;睡眠深沉,呼吸深长无打鼾,夜间不易惊醒; 起夜少,无惊梦现象,醒后很快忘记梦境;早晨起床后精神好;白天头脑清晰,工作效率高,不困乏。只有达到这个标准,人们的睡眠才是健康的。

只有找到引起失眠的因素并去除这些影响才会拥有一份健康的睡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肚脐   焦虑   修养   睡眠   白天   清醒   床上   不好   晚上   身体   原因   时间   方法   知识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