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如何看待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在国际上被称为“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已经结束七十年了,关于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还在延续,应该说现在国际社会还有它的影子。

当初,刚刚成立一周年的新共和国,出于国际主义义务和保家卫国的需要,果断出兵,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强国及军队殊死搏杀,硬生生地靠“鸡蛋碰石头”的精神,把这块“顽石”给“击碎”!

这一仗,不仅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更确立了中国精神,一雪中国近代屡败于西方列强的屈辱。

自鸦片战争到抗美援朝1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连续不断地经历了战争,在对外自卫战争中,鲜有独立战胜外敌的记录。

但是,1950年,这一历史都重写了。


为什么会发生朝鲜战争?

二战接近尾声,墨索里尼被吊死了,意大利退出了战争。

苏联红军的坦克快要开到柏林了,希特勒的下场可能还不如墨索里尼。

三个侵略成性的法西斯国家就只剩下日本了。

借用中国的俗话--日本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在狭窄的陕北窑洞里,毛泽东正在和他的战友们构思一个新的宏伟蓝图:“……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

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

党的七大就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拥有一百二十万人的大党,那么,我们的工作应当怎么做呢?我们的任务是什么呢?

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我要写一篇文章在七大开幕式上宣读,名字就叫‘两个中国之命运’!”毛泽东把手重重一挥。



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的同时,在中苏边境的密林中,一个英俊魁梧的中年男子正和他的游击队员们在一起。

他的祖国已被日本侵略者灭亡了35年。

出身于一个贫寒但充满民族主义情感的佃农家庭,自幼就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14岁就立誓朝鲜不独立永不回家乡,18岁就组建了朝鲜革命军,在中朝边境的雪山密林里,白山黑水间同日本侵略者最精锐的陆军部队关东军做殊死搏斗。

以他为首的朝鲜共产主义者们,是为朝鲜重新独立战斗得最坚决、最英勇,同时也是牺牲最惨烈的一群人。

此时,他们已经坚持打了15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了,他也从少年长成中年,并在血腥的战斗中成长为朝鲜共产主义者的领袖。

他,就是被朝鲜人民尊称为“瀚别尔”(一颗星)的金日成。

此刻,面对即将失败的日本侵略者他对身边的游击队员们宣告:“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我们要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强盛的新朝鲜!”

1945年8月8日午夜,在中苏边境大兴安岭一线,上百万苏联红军已经进入冲击线,等待攻击信号的降临。

而在此前的8月6日,美国已向日本广岛扔下了一颗原子弹,据说全城生物化为灰烬。

看来日本人已经撑不住了,得快点出兵对日作战,以获取自己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为苏联争取利益。


电话铃响了,斯大林起身接过电话。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打来的:

“部队已全部就位,就等最高统帅的命令了!”

“开始吧。”斯大林说道。

1945年8月9日0时,中苏边境线上,成千上万颗信号弹一起飞上天空,两万六千门火炮齐声怒吼,苏联红军由十一个合成集团军、一个坦克集团军、三个空军集团军、一个战役集群编组成的三个方面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盘踞中国东北四十年之久的日本皇军之花--关东军发动猛攻。

苏联对日宣战。

无论是战略战术还是武器装备,苏军均比日本军队超出整整一代。

已经占领德国柏林的苏联红军在士气上也远远超过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军官兵。

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顷刻土崩瓦解,武士道精神被绝对优势的苏军坦克机械化集群碾成齑粉。

与此同时,苏军太平洋舰队开始轰炸朝鲜北部港口并大量布雷。

同日,又一朵蘑菇云在日本长崎升起。

这个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国度,同时祸殃己身,给自己的百姓也带来了毁灭!

8月10日,彻底绝望的日本政府开始乞降。


日本军队和政府崩溃之快完全出乎美国人意料之外。

眼看太平洋上四年的血战成果要被苏联拿走,性格自卑又自大、在罗斯福去世后接班的杜鲁门急得乱骂:“愚蠢的罗斯福,麦克阿瑟是对的,根本就不应该让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后来,一个美国历史学家痛苦地写到:“在对日战争中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为的俄国人,竟成了日本战败的主要受益者。美国在对日作战中提供了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力、物力、智力,却失去了大部分胜利果实,并为共产主义的扩张开辟了道路。”

美国一直把战争当作一种投资,眼看利益被别人“赚取”就恼了。

美国人从此极度仇视苏联,并对臆想中的共产主义扩张产生病态的多疑、恐惧和乖张的举措。


这也为后来的朝鲜战争埋下了伏笔。


此时,美国的首脑们才认识到了朝鲜的重要性。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回忆录中承认,美国曾想独自占领全朝鲜,可惜兵力展开速度跟不上,登陆朝鲜就不能及时登上全日本。

不能同时拿两鱼,让美国只能“望朝兴叹”。

另外,在日本本土,日本兵的顽强凶悍让美国人头痛不已,美国不知道再这样打下去还要死多少人,还能死得起多少人。

仅仅马歇尔搞得登陆日本九州的“奥林匹克作战计划”预计伤亡就达一百万!而朝鲜和中国东北又是日本经营了几十年的坚固壁垒。

让美国军人去打这种血流成河费力不讨好的仗,美国老百姓会造反的!

所以罗斯福才想要拉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替自己承担伤亡,自己坐收渔利,于是才有了雅尔塔会议的斯、罗“分赃”。

美国曾经认为朝鲜对于美国没有多大的战略价值。他们认为只需要占领日本就够了。

但是,他们却认为在苏联的势力范围边缘必须要有美国的力量来遏制,所以他们希望--朝鲜成为阻止苏联进攻日本的缓冲地带。

只是美国人没有算计到日军在中国东北和朝鲜会败得如此之快,美军将领们清醒地认识到,已不可能在苏军之前抢占朝鲜,于是他们搞出了满足美国政治意愿又能符合军事现状的折中方案。

就这样,三八线--世界战争史


上最有名的纬度线诞生了。


美国人立刻将朝鲜划分方案提交给斯大林。


苏军马上加强攻势并开始抢占朝鲜北部,几个师的地面部队越过中国东北、跨过鸭绿江,急速冲进了朝鲜北部的崇山峻岭。

在金日成率领的朝鲜人民武装的协助下,1945年8月24日,苏军占领平壤。

苏军占领平壤后继续攻击,南进占领了三八线以南的仁川、汉城并与美军会师。

9月初,苏军依约全部退回到三八线以北。

随同南进的朝鲜人民武装实力不够,又受制于苏共的大国政治,只得含泪随苏军北撤。

朝鲜分裂!

联合国为什么会同意“入侵”朝鲜?

这里面当然是美国操纵的。

在美国纽约长岛成功湖畔,有一片面积18英亩的土地。

这片位于美国疆域经济政治中心的土地却不属于美国,并且也不属于任何国家。

从1946年起,这里成为联合国总部永久驻地。

在联合国总部门口,一排排旗杆上飘扬着五彩缤纷的各会员国国旗。

1950年6月25日,被中国人民称为“狗牙旗”的“中华民国”国旗兼中国国民党党旗还在这里挂着。


已经沦丧偏居一隅的国民党怎么还能代表中国呢?以至于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从当年的1月13日就拒绝出席任何联合国会议,他要以此抗议蒋介石的“中华民国”继续窃取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但,大错就此酿成。

趁苏联代表不在,无人反对,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联合国”设想的挪威人赖伊--联合国首任秘书长--违规操作,听任美国操纵主持了安理会。

结果,“谴责北朝鲜侵略行为”的第八十三号决议顺利通过。

这个决议可笑地违反了国际常识,因为世界公认一国内战只有革命与反革命之分,还从没有国内一部分人民侵略另外一部分人民的说法。

两天后,苏联代表错上加错,竟然又不到会,第八十四号决议案又通过了。

决议要求“联合国各会员国向大韩民国提供为击退武装进攻并恢复该地区和平与安全所必需的援助”。

八十四号决议彻底违反了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的《联合国宪章》,开始给美国的侵略战争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

会后,赖伊竟然又电告各成员国,询问他们打算为武装干涉朝鲜提供什么援助。

联合国竟然成了美国的帮凶,赖伊也成了美国的“国务卿”,这让人大跌眼镜。

美国就这样将“联合国军”这件最漂亮的战袍披在自己的身上了。

而美国总统杜鲁门更是振振有词地称朝鲜战争为“警察行动”,从此开创了一个被以后各届美国总统都遵循的先例--避免让美国国会宣战,使美国陷入整体战争的危局,而尽可能地拉联合国当虎皮,拿盟友当枪杆子。

7月7日,安理会上还是看不见苏联代表马立克的身影。


由于拥有否决权的苏联不在场,安理会又通过了以“联合国军”名义让美英等国军队到朝鲜作战的决议。

美国的小弟们为捞取美国经济援助,纷纷赤膊上阵,英法等另外十五个国家同意派出战斗部队参战,还有印度等四个国家派出医疗队进行卫勤保障。

就这样,十几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开始了进军朝鲜的侵略行为。

抗美援朝前夕,伟人一诺,奠定了抗美援朝的前奏

1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北京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会见了一位远方客人——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首相金日成的密使。

特使向毛泽东转交了金日成的亲笔信,介绍了朝鲜的近况。

朝鲜虽然被美苏两军和三八线分为两半,但朝鲜人民一直谋求统一。

金日成也一直想摆脱雅尔塔会议强加给朝鲜的枷锁,让朝鲜成为一个独立统一的国家;而美军则希望把朝鲜营造成能在“冷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军事基地,为此就不断破坏朝鲜统一进程。

麦克阿瑟更是找了个长期流亡美国的傀儡李承晚,不顾南北朝鲜人民的反对,于1948年7月12日强行成立“大韩民国”,把李承晚推为总统,成为美国在朝鲜的代言人。

北朝鲜不得已,于一个多月后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成为首任内阁首相,朝鲜正式分裂。

美国人和李承晚根本就不想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为了准备战争,1947年美军动用85万人,拓宽汉城至仁川、汉城至釜山以及横断三八线的战备公路,扩充以金浦机场为中心的飞行基地群,沿三八线构筑几百公里的战壕和交通壕。

1948年年底,朝鲜人民会议要求苏军撤出朝鲜,希望以此迫使美军同时撤军。

苏联撤军之后,朝鲜半岛形势骤然紧张,李承晚仗着美国人撑腰,不断挑衅,向前线秘密调集了四万一千人,三八线上枪声不断。

在苏军撤走半年以后,美国人才刚开始撤军,并向李承晚移交大批武器装备,仅火炮就达两千门之多。

特使说到这里时沉重强调:“我们估计李承晚发动战争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鉴于此,毛泽东毅然表示:

中国站在你们这一边,一旦情况需要,中国会派军队和你们一起并肩作战。

就是现在,我们也会向你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中国人民解放军里不是有两个朝鲜师吗?我们将这两个师连同全部武器装备都移交给朝鲜。

告诉金首相,我们一分钱也不要!

毛主席以大无畏的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就掷地有声地以大国应该有的姿态做出了承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魄力和胆识!


正如朝鲜特使所说,李承晚发动战争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就在这次会见一年之后的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

1950年7月6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一举拍板--调整国防战略部署,推迟解放TW,组建东北边防军。

1950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入朝,自此我中华数十万儿女,在这片热土上为保卫朝鲜、保卫家乡历经三年血战,留下了千千万万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续写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创造了战争史上不可磨灭的神话!

向英勇的中华儿女致敬!

世界看中国,他们怎么说?

毛泽东和他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中华民族史上的历史功勋无与伦比。

美国作家协会主席索尔兹伯里在评价长征时说:

“人类的精神一旦被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而朝鲜战争中,中华儿女表现出来的斗志就是“长征精神”的持续。

上甘岭再一次展示了那一代中国人的冲天豪气。

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面对即将到来的失败,这样说道:

中国人使用了大量的军队向我们进攻,而这种进攻仍然在继续进行。

结果联合国部队大部分被迫撤退。

目前,战场上的情况是不稳定的,我们可能要节节败退。

美国五星上将,第一任“联合国军”司令官麦克阿瑟说道:

美国是在完全新的情况下,和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强国进行一次完全新的战争。

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五星上将马歇尔说:

我们认为什么都知道,而实际上什么也不知道。

然而,对方却一切都知道,于是,战争开始了……

中国军队是一个幽灵,连个影子也没有。

他们的主要秘密——实力、位置和意图——保守得非常完善,所以他们的力量就增加了一倍……

我们如何体面地离开朝鲜呢?

美国四星上将、第二任“联合国”司令 李奇微说:

中国人是坚强而凶狠的斗士……

敌人通常在夜间行军,而且比我们熟悉地形情况。

他们习惯于这里的气候条件和清苦生活……

中国人在夜间进攻特别神秘莫测,不可思议……

中国人是勇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进攻……

脚踏胶底鞋的中共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的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的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逃离中国军队越远越好。

美国四星上将、第三任“联合国军”司令 克拉克说:

“朝鲜半岛的战争,是我们美国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因而,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痛苦……

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能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有威胁性。

我说更为强大的意思,是指共产主义的亚洲陆军已学会如何打近代的陆地战争。”


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四星上将范弗里特说:

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

中国军人在驻北韩两年半中,他们发动多次进攻,并作长距离推进……

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

他们所携带的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及美军的一半。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粉状而成的,装在一条长管形布袋里,必要时可维持16天。

中国军队医疗设备简陋,万不能和我们的医疗队、前线救护站以及完善的后方医院相比拟……

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的,奋不顾身的……

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四星上将 沃克则被志愿军战士吓破了胆,他说道:

闻到中国饭菜的味道就撤退。

中国军队肯定在一个什么地方等着我们。

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四星上将 泰勒无可奈何地说道:

敌人是非常狡猾的,他们很会运用战术,以降低我们的火力优势……

当他们与我们紧缠在一起的时候,又会像鼬鼠一样到处挖地洞,在许多地方掘开许多泥土,使我们根本不知道去哪里寻找他们……

他们有无限的耐心和勤劳。

美国中情报局局长、准将 弗农·阿·沃尔特斯说:

在朝鲜时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了,中国志愿军是我们美国两次世界大战以来所碰到的最强硬的对手。

北约北欧军队总司令、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抓获的英国俘虏 法勒·霍利克 上将说:

我当了一辈子步兵,同德国步兵,中国步兵打过仗,也看过美国步兵、苏联步兵打仗。

德国兵很优秀,但最优秀的我认为还是中国步兵。

日本陆战史研究普及会主编的《朝鲜战争》中写道:“中国军队进入北朝鲜,规定了严密的措施和严肃的纪律。例如,行军只限于夜间徒步,而且必须在日出之前完成隐蔽和掩蔽工作,做完饭,消除痕迹。”

美国海军陆战队战史承认:“这是一支第一流的军队。”


时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奥马尔·布雷德利直言不讳地说:“进攻共产党中国并不是一个能起决定作用的行动,不能保证朝鲜战争的结束,也不会使中国屈服。”

而美国前总统赫伯特·胡佛更直截了当说道:“联合国在朝鲜被中国打败了,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军队足以击退中国人。”

因此说,正是这场战争,真正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以至于几十年来,那些对我们虎视眈眈的“野狼”,常常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不敢再对我们乱起非分之想。

看完“对手”对这场战争带给他们的“心理阴影”,让我们满满的自豪感!

这场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美帝国主义愿意打多少呢,我们也就准备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罢手的时候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的时候为止!

——毛泽东

多么霸气的豪言壮语,这是毛主席的气魄,是中国人民愤怒的呼声。

朝鲜战场是我军同美军较量的练兵场。

通过这场血与火的较量,美军现在签字停战还算是明智的,不然,就要被我们赶到临津江里喂王八去了……

在经过三年的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没有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

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教训。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彭德怀元帅

严格地说,我们是从抗美援朝战争中,才充分认识到后勤工作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的。

——聂荣臻 元帅

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写道:“从广泛意义上说,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

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

它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

被二战著名将领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和巴顿奉为“精神导师”的美国军事家福克斯·康纳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三不”战争准则:第一,除非不得不战,永远不要开战;第二,永远不要单独作战;第三,永远不要长期作战。


而在两千多年以前《孙子兵法》的精髓所在,则是这样的道理:

兵法首先不是战法,而是不战


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


败之法;不是以少胜多之法,


而是以多胜少之法。


那么,这场战争给今天的中国带来了什么更深远、更有意义的启示呢?

朝鲜战争已经结束70年了。今天的中国一如既往地爱和平,但今天的中国的周边环境依然被一条由敌意的军事基地、军事联盟、核武、赌场和毒品以及恐怖主义等连续的“破碎地带”所包围。

日本评论家宫崎正弘利用一年时间,跑遍了中国的周边邻国,又对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态度,深入调查后发现: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地缘政治包围的国家”。

一些国家公然侵占中国领海、岛礁;一些国家肆意武装挑衅,辱杀华侨。

而在经济领域,正掀起针对中国的“暴徒般”的世界性贸易攻击,连海盗也来凑热闹。

而在国内,经过几十年的财富积累,民间崇尚拜金主义,人们沉浸在歌舞升平不思进取的安逸之中。

此时此刻,回忆、沉思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回味能战方能止战,和平永远在大炮射程之内,这些历史启示录尤其必要。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先有政治安排,方针政策,然后有大战略。

如果历史重演,那么就让我们再来一次!

以上史料来自于李峰的《决战朝鲜》。

《决战朝鲜》是一部全景式再现抗美援朝全过程的史书,令人信服地再现了中国军人越战越勇的真实面貌。

每每读来热血澎湃,精神振奋,好像穿越到了火线,在血与火、灵与肉的碰撞中,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切延伸……




这个问题因没有看过美国人写的韩战相关资料所以回答起来还是不准的。

但有三点还是可以肯定的:1、美国第一次遇到强劲的对手并且与之战成平局、故他们对志援军应该是非常遵敬的。

2、从历史来看他们达到了目的、而且有驻军、所以也可自认为胜。

另外由于南韩经济科技的发展这个盟友没成为负担而且有助于美国。

3、从历史的今天来看、北韩存在没有意义而且是负累、如同台湾、伊朗、俄罗斯成为美国人的另类棋子、从国际布局来看他们的只会更有利美国平衡盟友的作用、同时又消耗了对手、不仅从中获利、还增强了盟主地位。

美国在国际上只有一个原则:他建立的规则来区分敌与友其他都是说词、并可变。从短期利率来看美国可能并不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金日成   美国人   杜鲁门   苏联   战争   联合国   朝鲜   集团军   侵略者   作战   日本   美国   上将   中国   朝鲜战争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