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我国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数不多,却被说大学生多得烂大街?

我国本科以上学历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确实不大。

但问题是,我们国家的产业现状是中低端过剩,高端不足。大多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

中低端产业可以创造很多工作岗位。但这些岗位,并不一定需要拥有大学本科学历才能够承担。

由于优质岗位就那么多,远低于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于是大家也就看到了这样的现状:

好的岗位,极度内卷。本科生连应聘资格都没有,某些岗位甚至只面向985高校毕业的硕博生招聘。

卷不过学霸,怎么办?只能主动下沉,去小县城发展。或是改行。

而如此一来,结果便是社会工作进一步向底层内卷,许多低学历或无学历的人,受到了来自大学生的竞争压力。

其实现在已经可以明显看到,每年都无数的大学生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更是有无数的低能或是心高气傲的大学生甚至找不到工作。

随着内卷和大学生下沉现象的加剧,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保安、保洁等工作,也会出现由大学生担任主力的情况。

大家想一想,这是一个读了十几年书的人应该有的结局吗?

如果寒窗苦读的终点是靠扫地维持生计,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意义在哪里?

所以,所谓大学生烂大街,既是找不到心仪工作的大学生的抱怨。也是原本有着就业护城河,但现如今受到竞争压力的本科以下人群的嘲讽。




回答了:一个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多,因为不要厌倦的学习再学习,因为广阔的天地里,知识是学不尽的,人活到老学到老才是人的精神生活。


为什么感觉我国本科和研究生人数不多,却被说大学生多得烂大街:在我国人口众多的国家里,现代的学习环境比过去好多了,因为是国家的富有,经济的发展下,你不要求学习就会跟不上形势,普遍的情况下都基本是大学毕业生,你才能进入社会的工作。


真正要继续学习的话,你还要不断的努力,考得起才能进入高门学院的,这样就形成了高学历的人员还是受欢迎的,所以人才还是要经得起磨炼,需要的是耐心学习的。现在最基础的是学习阅历都是大学毕业生了,因为你要生存在这基本的社会里牙,要容入社会(最基础的大学学历是要具备的)

~~人生美景(本人原创,不得抄袭)




事实胜于雄辩。先引用一组数字,截止二零二一年底,中国本科、硕士、博士分别占人口总数为8.86%、0.67%、0.057%;而美国同期则是17.4%、10.1%、1.04%。两厢比较差距就出来了,尤其是硕博的差距更大,还不包括素质衡量在内。

国家的实力表而面上比的是GDP的数字,而本质却比拼的是教育的优劣。任正非曾说过“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几乎被夷为平地,但是凭着先前造就的人才优势,短短几十年就又崛起为世界强国,所以人才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虽然人才培养要多元化,而相对来说经过严格选拔脱颖而出的本科以上学历,则囊括了人才的绝大多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本科以上教育的占比越高,则预示一个国家越有竞争力,越容易在残酷的竞争中赢得光辉的未来。

连续几年,中国每年单是毕业生就达近一千万,简直是天文数字,造成了就业的巨大压力。而像外卖这种具有高中文化就足堪胜任的行业,却涌进了大量的本科生,甚至硕博学历也不在少数,造成了巨大浪费。似乎本硕博已经多的烂大街,其实这只是假象,仅限于一二线城市而已。而在四五六线城市,人才却寥若晨星,好多小企业如大旱望云霓,盼望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帮助提升技术和强化管理,却望眼欲穿盼而不得。

浓度总是从高向低的方面扩散,最近就显现和证明了这种趋势。如有人从北上广深向小城市转移,因为生活压力太大不得已而为之。我所在的省汇城市,周围就有向中小城市寻求机会的逆行者。假如中小城市的大学生占比在净流入中达到一定高度,那么昭示着中小城市会向着有特色和充满竞争力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向好的端倪已经展露无遗并向深度发酵之中。

还有农村也是广阔天地,如何培育优质品种?如何提高单产?如何提高深加工等,渔业、林业也莫不如此。

百业待兴,百业待举,所以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当然教育应该勇立潮头并具有预见性,培养出真才实学的合格人才是第一要务,因此教育承担着国运和未来之责,确实任重道远。




怎么不多,本科生一亿多人,比好多国家人口都多,美国总共才三亿多人口,看占比没用,你14亿人口不也就一个国家主席,美国三亿人口同样一个国家总统,越高精尖的人才需要量越少,跟人口不成正比关系,反而跟绝对数量有关系。




公立大学大搞扩容扩招创收,私立大学文凭得到国家认可…那些又懒又笨高考门门不及格的也能混个私人学院的三本四本本科资格…

(图片来自网络)

商业化的大学模式是热闹非凡的,学校有创收作为驱动力。

当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转变成浅显的眼前逐利时,又怎能保证像同样商业化的工厂那样制造出批量的合格产品呢?

产品不合格,次品多了,出厂后怎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呢?

(图片来自网络)

####

而多与少,本来又是个相对概念

大学生多得烂大街?!

我感觉这个观念流行于世,在近四、五年以来,甚至都有点“甚嚣尘上“的意思了。

这种由很多社会人自然形成的潮流观念,它到底符不符合社会实际情况,它是科学的认知吗?

其实提问者已在问题中给出了相关的数据指数。

为了更科学地解析问答,我又查了近几年教育部关于我国近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正式数据。

见下面截图:

一、2019年高校毕业生:834万人


这一年主流媒体用了“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一词。

说明2018年就巳创“历史新高”了。

二、2020年高校毕业生:874万人

主流媒体又用了“再创新高“一词,大家注意到了吧?


三、2021年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增加35万人。


四、2022年高校毕业生:1076万人。又创历史新高


五、2023年高校毕业生: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


#####

大家从这五年的数据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数据呈现逐年爆炸似的迅猛上涨趋势。

每年数据不同,新闻主旨却在惊人地雷同:

大学毕业生人数又双叒叕创历史新高了!

主流媒体输送的概念传播速度,当然是惊人的不容置疑的。

年年创新高的毕业生数量,却并没有相匹配的年年创新高的就业指数报道

那数以千万计带着大学毕业生标签的人涌入社会,没有融入进社会的各行各业,人浮于“职”,无所事事,不正是“烂大街”的景观吗?

遥想当年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经典传说,有木有多了些许惆怅,凭添出那种“往事不堪回首”的由衷感概呢?

据官方数据统计,目前占总人口数比例尚低于百分之十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其实本来在我国并不应像其他低学历者那样真正地“烂大街”。

那些占比更大的真正“烂大街”的低学历者,当大学生们进入高校时,他们就已“捷足先登”进入了社会。这些“先到者“早已“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占有了社会中那些固有的职位资源。

本着先来后到先到先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社会规则,有剩余萝卜坑空出来给后来人的机率也就急速下降了。

总之,在就业前景普遍焦虑的当下,不是这部分人烂大街,就有那部分人烂大街。

饼子虽大,禁不住分的人多呀。

如何把饼做得再大些,够大家分,也是件考验智慧的大事。

而内卷白热化情形也将催生各种精于钻营的小人,使社会风气渐次堪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大街   大学生   中小城市   美国   本科生   新高   大学毕业生   毕业生   学历   人口   人数   研究生   感觉   我国   社会   国家   人才   数据   财经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