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到底在什么地方爆炸的?与青海有什么关系?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省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爆炸。青海与这次爆炸的关系是因为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青海曾经参与了对铀矿的勘探和开发。1958年,我国在青海省某地发现了富含铀矿的矿点,这为我国的原子弹研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原材料。此后,青海省先后成立了多个铀矿冶炼厂,为我国原子弹研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

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我国的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艰苦研究,掌握了核裂变的技术,并在1955年开始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此期间,青海省的金川、大通等地相继发现了大量的铀矿,这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据报道,我国原子弹研制的铀主要来自青海省。

青海省的铀矿勘探和开发工作为我国原子弹研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铀矿的开采也为我国的核能事业打下了基础。而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则是我国在原子弹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后,进行核试验的重要场所。在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实验,开创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新纪元。

总之,青海省在我国原子弹研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和核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则见证了我国在核武器领域的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重要基地。




时间回到1964年的10月16日下午3:00,随着在罗布泊的爆响,一朵乌云渐渐的升上空中,标志着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爆炸实验。

我们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技术的国家,也终于暂时摆脱了建国初期来自西方国家的排挤状态。当时各国态度不一,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终于有了底气。

原子弹计划早已经酝酿许久

早在新中国成立两个月左右,毛主席受邀访问苏联。苏联安排我们的主席参观了一些地方之后,又给我们放映了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纪录片。

这是在赤裸裸的炫耀,但是我们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面咽。其实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我们就已经在谋划原子弹,毕竟美国在日本投的两颗原子弹的震撼性在那里放着。

1949年我们拿出了一部分外汇,交给当时的留学生用来购买研究原子能的相关器材和书籍。在1950年的时候,我们又成立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由钱三强担任所长。

当年研究所成立之后,迎来了一大批具有实干精神的科学家。比如从外国留学归来的杨承宗,就带回来了10克的碳酸钡镭放射源,这可是研究原子弹的关键材料。

从笔尖到试验场的困难

1955年的1月15日,毛主席召开了秘密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重要领导人之外,还有像钱三强和李四光这样的科学家。从参会的人员上来看,就说明了这次会议的不同寻常。
钱三强先是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向参会的人介绍了原子弹的基本原理。随后李四光带来了一块铀矿石,做了一些简单的探测显示操作。

这场会议整整开了4个小时,最后一致通过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并且在第2年又成立了第三机械工业部,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展开了对于原子弹的研究。

由于当时中国一穷二白,只能向当时的老大哥苏联求助。我们也被迫签订了诸多不友好协议,才从苏联引进大量的科学家,共同投入到中国原子能的研究工作当中。

由于原子能研究工作涉及到保密、安全、交通等一系列的问题,最后决定把地点定在了青海的金银滩这处人迹罕至的地方。当然并不仅仅是人迹罕至,还有着其他的一些考虑。

从大的方面来看,青海相对于内地比较遥远。对于邻国苏联来说,离的距离也不近。而且新疆与西藏地大物博,相当于内地的好几个省加起来的面积,对于国界线来说,又离得比较远。

而且这里也是人迹罕至,就算是有意外发生也方便疏散人员。关键是距离西宁也不远,就算是需要什么物资,也可以很快的运送过来。因此才把地点选择在了这里。

1958年的冬天,第一批工作人员带着物资来到了这里,准备开始长期的工作。而由于此地的人迹罕至,也代表着这里并不适合人居住。

由于海拔比较高,连水都难煮开,每天吃的饭都是半生不熟。而且天气情况恶劣,狂风大沙的情况下,随时都可能威胁到科研人员的生命安全。

再加上当时内地正处于三年大饥荒,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经过了三年的艰苦奋战,总算在1962年暂时建造出来了大致的框架。

全民齐心争口气

与此同时在另外一边,所有的人员不可能都等着基地的建设,还分出了一队去寻找铀矿资源,否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地质部门在刚开始成立了三支队伍,但是面对中国地大物博的情况,就算是人数再多也是杯水车薪。急中生智下,终于想出来了一个办法:全民找矿炼铀。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大跃进时期,炼钢铁放卫星都是放在农民嘴头上面的话。上面布置下来的任务,就立刻调动了下面人的热情。

许多地区成立了地质队,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小半个中国的表层铀矿都被翻了一遍。由于当时的技术比较落后,自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最后只练出来了100多吨。

但是这100多吨的铀矿,却给我们的研发工作争取了非常大的时间。一大批的科学家立刻投入到工作当中,邓稼先告别了夫人,只是告诉他有任务。王淦昌隐姓埋名,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干嘛。

当所有人都鼓足力气要大干一场的时候,突然一盆冷水浇了下来。由于赫鲁晓夫提出来的一系列无理要求,被我们拒绝之后。他一气之下撤回了所有的专家,并且切断了对于中国的帮助。

当时的时间是1959年的6月份,为了记住这件事情,我们把第1颗原子弹的计划改名为596计划。随着苏联人员的抽走,也意味着我们将要面临的是一片空白。

没有计算器,我们只好靠着最古老的算盘,一个柱子一个珠子的拨,光是草稿纸堆满了一屋子又一屋子。同时为了后面进一步的研究氢弹,我们选择了内爆式原子弹,当然也意味着研究难度的加大。

青海研发基地,爆炸罗布泊

原子弹的原理是核裂变,但是内爆式能量不完全向内扩散。所以为了达到核裂变的要求,科学人员必须去找到最好的爆炸点。

而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陈能宽身上,跟着他一起的都是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子。因为当时的技术不成熟,使用的仪器也是最落后的。

比如说溶炸药使用的竟然是茶水炉,这个茶水炉还是问护国寺买的。除此之外,我们还没有金属药膜,只有找马粪纸代替。用人工代替机器搅拌,随之而来的则是有毒气体的侵害。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科研人员一点点的去研究,去探索。从北京长城下的试验场,到最后青海金银滩。再到爆炸点——罗布泊。我们一点点的做大做强,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62年基本上已经定型,而在1964年随着青海上空的一声巨响,中国原子弹爆炸的消息迅速传向全世界。我们在第二天发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并且宣布不再进行核试验。

而研究基地明明在青海,为什么最后选择了罗布泊?

其实没什么好纠结的,因为罗布泊的人太少了,也可以避免爆炸后的各种问题。而且别小看了10月16日下午3:00,这个时间点不是随便选的。

引爆原子弹很简单,但是爆炸后的处理以及数据收集是一个问题。选择时间点的不是什么物理研究人员,而是气象学家顾震潮,是他用五年时间算出来的最佳时间。

原来原子弹爆炸后,必须要求500米下的风向为西风,否则很有可能造成在场人员受到辐射。3000米以上风必须足够大,大到出走蘑菇云。避免蘑菇云融入雨水,随后落回地面污染水源。

总之乱七八糟的东西加起来,造成了地址、时间上选择的困难性。顾震潮用了五年时间测绘罗布泊上空的环境,才最终确定了这个时间。




第一颗原子弹确实是在罗布泊,不过和青海也不是没有关系,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都诞生在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代对外名称为“青海省综合机械厂”,代号221,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西海镇,不过现在已经不是核武器研制基地了,早就已经开放了。央视有一个纪录片《代号221》,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说回罗布泊,其实最初的选址并不是在这里,而是在敦煌,这一点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最初的意见是苏联专家给的,那个时候还有苏联的援助,中苏关系还没有闹掰。苏联专家建议选在敦煌,但是这个意见被否决了

中国第一任核试验基地司令员张蕴钰前往敦煌考察,最后和各专家研讨,认为敦煌并不合适。敦煌土地松软,高空风带着尘埃飘向黄河,大家都怕核尘埃以后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所以敦煌被否决了。

选择罗布泊是有理由的,第一有核国家的试爆都是在沙漠戈壁中进行(英国在海上)

第二,那个时候罗布泊还不像现在一样完全干涸,至少是有饮用水的。

第三、人烟稀少,不影响人们的生活,也更加保密


(罗布泊其实是一种代号,并不是在罗布泊湖区的部分,而是偏向于罗布泊湖盆西北方向80公里的孔雀河北岸的戈壁)所以第一颗原子弹是从青海运到新疆爆炸的,做的是火车,当年的火车司机讲到这件事情仍然是记忆犹新,感到非常自豪。

从青海西宁出发,列车白天停在车站,战士们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晚上才能开车,车头上面有三名战士,有一根电话线,随时向列车中的指挥部介绍情况。先到兰州,在经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全程2000公里,必须要准时到每一个站点。在那个还没有在火车上装测速仪的年代,火车司机凭借经验和双眼的判断,将时速维持在50公里每小时。

在经过哈密附近的黑风峡的时候,刮起了黑风暴,能见度只有十几米,但是列车依旧没停下,为了列车能够准点到达下一个站点在铁路旁边的通信电杆旁边每个十五米就有一个人站在那里,几个人绑在一起,摔倒了又踉跄的爬起来,艰难的举着手中的信号灯,向列车报告前方线路的情况。而黑风峡有一百多里路

如果说,原子弹是怎么爆炸的,我觉得是科学家的隐姓埋名,是战士的坚守,是每一个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功绩。




当然有关系,因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就在青海省原子城研制,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在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的,结束了中国的无核时代。中国从此成为核俱乐部第5个成员。此消息一出,中国上下举国欢庆。同时,这一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全世界。

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戴维营度假,随后马上结束休假回到了白宫,召开了一场国家安全会议,商议这件事情对美国的影响。当天的晚上,约翰逊在新闻上对美国的民众这样说:中国研发出了原子弹,是世界上最不幸的时刻之一。而英国作为美国的仆从国,必须和美国保持同一战线,所以它对中国研制出了原子弹表示恐慌,认为全世界应当禁止核武器的研究,因此还经常播放美国的言论。

而得知消息的苏联也并没有恭喜我国,反而落入了尴尬的境地。原因在于当年苏联和我国关系密切,而且还在1957年同意向中国转让原子弹技术,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撤走了所有援助我国的原子弹专家和技术。不过在苏联专家撤走后的,经过我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国终于研制成功了。

反倒是法国的表现出乎意料,他认为中国研究出了原子弹提高了本国的国际地位,而且中国的成就将会鼓舞亚非人民的反帝斗争。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到底在什么地方爆炸的?与青海有什么关系?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在新疆罗布泊爆炸的。它与青海的关系是:这些个吓死人的大家伙都是在青海生产制造的。

今天是1月7日,是中国第一枚实用氢弹试验成功纪念日。

四十九年前的1972年1月7日,我国彝族飞行员杨国祥驾驶强--5甲飞机,成功地投掷了我国第一枚实用氢弹,中国第一枚实用氢弹试验成功。在试验成功的前几天,由于挂弹推脱机构出现故障,试了三次均未能投下,飞机不得不带着氢弹返场着陆,想想还是很惊险的。

借这个机会,今天就来聊聊罗布泊试验场和马兰基地吧。

1、罗布泊

罗布泊,中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直白地说,罗布泊就是核武器的试验靶场。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1972年1月7日,中国第一枚实用氢弹在罗布泊试验成功。

1964—1996年,罗布泊一共进行过45次核试验,其中23次是大气核试验。

《人民日报》专门刊发号外,报道庆祝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首次核试验圆满成功

2、马兰基地

基地研究所原红山驻地部分营区


马兰基地,核试验基地的生活营区和大本营。马兰与罗布泊试验场相距三百多公里,之间有一条搓板土公路相连。

马兰基地当时对内名叫总装备部第21试验训练基地,代号为0673部队,后改为8023部队,再后来又改为89800部队。

马兰基地是中国名副其实的核武器摇篮。是一个曾经在地图上无法找到的神秘地方。

在马兰基地服役的军人退伍后,会有一个永远无法停止的任务:保守秘密。因此有许多的老兵到死时,都没人知道他的这段经历。

直到前些年,电视上播出《东方巨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纪录片后,人们才慢慢以知道了一些相关的信息。

马兰花

马兰基地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马兰基地名称是怎么来的呢?1958年秋,核武器试验基地创始人张蕴玉将军带领部队来到这里,看到此地虽然渺无人烟,却有着美丽的马兰花,于是就取名马兰。

3、《马兰谣》

“有一个地方名叫马兰,你要寻找它,请西出阳关,丹心照大漠,血汗写艰难,放着那银星,舞起那长剑,擎起了艳阳高照晴朗的天……”

这首《马兰谣》记录的就是被誉为“共和国原子城”的戈壁绿洲马兰的故事。

中国首次核试验爆心

马兰烈士陵园

毛主席为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题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青海   原子弹   罗布泊   青海省   敦煌   铀矿   苏联   我国   氢弹   核试验   新疆   核武器   中国   时间   基地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