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千万不要回老家盖房子?

我来自农村,2018年听了父母的话花费35万(借了5万)在老家盖了三层楼,现在非常后悔,可以说肠子都悔青了!现在甚至想打九折卖了,无奈没人愿意买。

我是农村长大的人,工作十多年以来也就存了20多万元,这个钱本来是打算在镇上买房子用的,可是2018年时家里老房子因为下雨有一面墙出现了裂痕,父母打电话说要不要重新建造新房子,我思考了很久(镇上买一套要40多万),还是决定听从父母的话回家建房。

建房子前期我在家待了一个多月,主要是把对房子的一些框架和需求告诉了包工头,开始打地基时也在家,后来由于要赚钱就出去上班了,关于建房子的事情全部交给爸妈。

我这个房子是三间三层楼加隔热层,全部建造完成花了9个月时间,总共花了约35万元,其中有23万是我的钱,7万多是我爸妈的钱,还找亲戚借了5万。现在装修了两层,这是缺钱导致第三层没有装,现在虽然住进了新房子,但是我却很不满意,甚至是非常后悔。难怪有人说千万别回家盖房子。

一、不划算

我算过一笔账,老家盖房子连装修至少也需要40万,40万都可以在镇上买房子了,或者在县城买个60至70平的小房子也够了。

老家盖房子花钱多不说,人还特别操心,我爸妈在盖房子那一年人都老了很多,白头发也多了,人也瘦了一大圈,所以在老家盖房子太累太操心,太费钱,一点也不划算。

二、不值钱

老家盖的房子不像城里买的房子,众所周知,城里买的房子还有增值的可能性,而老家自己盖的房子想转手的话就算打折都难出售。

就拿我老家那套新房子来说,我曾经问过其他人有没有意愿买下来,别人直接表示不愿意,我说打个折32万出售,那人说他宁愿加20万去县城买房。这就是现实,地理位置决定房子价值,农村的房子就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三、对孩子教育有影响

以我为例,在老家盖了房子,以后孩子上学百分百是在老家,老家农村那个学校的教育水平肯定是比不上镇上和县里的,更别说和市里比了,差距较很大。

我发现一个问题,农村学校的老师没有一个是一本院校毕业的,省内一本都没有几个,都是一些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的,他们当中有些人居然还会接受学生家长的邀请去家里吃饭喝酒,过年也会收礼。

另外,像我老家这样的农村读书的孩子考上985、211大学的也是凤毛麟角,不能不说这和教育水平有关系。

四、老了以后孤独,看病不方便

住在老家房子里,以后老了真的会很孤独,因为现在老家的人都往城里跑,以后人会越来越少,老了以后就剩不多的老人在家里,与孩子们团圆的机会不多,很孤独的存在。

换句话说,如果住在城里,那一定会热闹很多,人多自然就热闹。老人难免身体上毛病多,在城里住的话看病都方便很多,而老家那种医疗条件,看个感冒发烧是够的,要是拍片子动手术之类的就不行了,还是要去到城市大医院,很麻烦,这样长途转院会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五、交通不便,娱乐活动少

老家盖了房子之后住在老家的话,交通方面是个问题,只能开车而不能选择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去机场也是麻烦的很,要开车几百里路程才到机场。

娱乐方面更是少之又少,正月想去电影院看个电影都不方便,唯二的户外娱乐活动就是和别人打篮球和老年人跳广场舞,要么在家里刷短视频看电视,挺无聊的。

六、一年只住半个月

老家盖房子最少都是两层楼,有些人喜欢攀比会盖三层楼四层楼,其实根本用不着那么多房子。

关键是那么多房子一年里压根住不了几天,只有过年那半个月住在房子里,其他350天都在外地上班。盖房子不住,放那里,为什么要盖?所以这是一个挺矛盾的事情。

七、后悔

还是以我家为例,盖的这个房子有些地方我不满意,第一个不满意的地方是房间太大,我最开始也是没有想到这一点,房间太大住着有些不适应。第二个不满意是楼梯和大门,楼梯太高,大门太窄。

但是这些不满意的地方都还能忍!最让我后悔的地方是自从盖了房子以后家庭矛盾变多了,我爸妈出了钱,花了那么多心血,我挺感激!但是我弟弟不同意,我弟弟大学刚毕业现在也住一起,我弟弟意思是他也要同样的房子。我爸妈就说这个房子有一部分就是我弟弟的,说再做个厨房就可以,那么我又不同意了,所以经常吵架。

我的意思是我花的钱那么多,我弟弟一分钱没出,怎么可能给他房子?所以我都想把房子卖了,然后把我爸妈那7万还给他们。

当然也有好的地方

老家盖的房子也有好处,例如有田地可以使用,空气也比城市好,还可以养鸡养鸭,最后就是安静一些,适合养老。




我拿着40000元,回家盖了二层平房。事后,朋友都说千万别回老家盖房子。他的经验丰富,告诉了我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


回老家盖房子,一般是回农村。对于农村很多家庭而言,出去打工,再挣钱回来盖房子,娶媳妇。这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朋友却说我是本末倒置,不应该这么做。


特别是回家盖房子这件事,更是大错特错。我起初并不明白,直到和朋友的一次谈话后,才知道我的思维真不如他。


朋友很早就辍学了,就去到城里打工。他最早做的就是房屋中介。他在城里呆了差不多有十年,看到了整个城市的发展,尤其是遍地拔地而起的高楼。


他说:“你这40000元,拿去投资城里的房子,才是更好。”我笑了笑,说:“这点钱哪里够啊,还不如回家盖房子,过日子呢。


随后,他和我分析了一个理由。如今城里正在发展,重要城区肯定是不行。但是,我可以去城周边的地区,还是可以有很多上升空间。


听了他说的话后,我辛苦挣的钱还真是用错了地方。其实,他说的我也了解过。我所获得的信息,没有他得到的多。


那次谈话以后,我确实也想过了这个问题。我确实做的决定有些不好。后来,我把这个房子低价转给了我的表弟。当时,他正愁新房这件事。


我重新思索了未来的事情。回老家盖房子还会对孩子有所影响。最近,我去了表姐家做客。表姐给我说了一件孩子读书的事情。


以前,孩子被家长安排上了很多培训班,就是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根据常规的教育政策来说,孩子根据户籍就读附近的中学。成绩优异者,也可以考到更好的中学。


不过,表姐说现在重庆政策变了。实际来说,就是不允许好学校把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招走,造成教育的不公平。


当我听了这个话后,我开始觉得这个事是个好事。学生就没有以前那么大的压力了。但是,我又想了一下,这似乎对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又不那么公平。


我没有再往深入去想。毕竟,我的孩子还没有进入上小学阶段。我应该把眼光放在更长远的地方。我要让自己的孩子至少在城里读书。这是无可厚非的选择。


在前一阵子,曾经有一个很火的电视剧《小舍得》,就是把目光聚集在小学生的升学问题,讨论到底该不该让孩子提前起跑。


我看了电视剧后,感触很深。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读书,还要在学校周边专门买一个房子。这就衍生出了“学区房”这个概念。无独有偶,我在周末上课时,接触到的孩子也多数是学区房才能到好的学校读书。


除此以外,如果你想要回老家盖房子,去农村老家发展,可以选择开店经营。现在,很多资源都在往农村倾斜。对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生鲜买菜已经是遍地开花。我老婆的姑妈就开了一家副食店,也开通了网上买菜的功能。


在农村,各家各户的关系都比较熟悉。建立一个群后,群里基本上都是熟悉的人。他们更愿意在熟人那里购买,然后下午去取就行了,非常方便。


另外,像大型电器类的商品,不懂网购的农民也可以去选择,后面由店员帮助下单。关于这一点,它在电影《一点就到家》里已经得到很好的体现。


结语

为什么千万不要回老家盖房子?一来因为农村生活的条件不如城里,比如医疗和卫生方面;二来因为孩子的教育更应该放在城里,能学到的东西会更多。


但是,如果你实在要把房子盖在农村,说明你选择了在农村生活,那么你可以按照我说的建议,开一个小店,做好农村的市场。或许将来有一天,你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独有天地。




前段时间我回老家呆了几天,本来打算要在老家购置一套房子的想法,被现实击的粉碎,觉得自己以前对老家生活充满憧憬,只是源于对童年记忆的怀念。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在城里工作、生活,再也不要对老家农村抱有期望和幻想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我们的真实写照。离家数载,家里父母双亲已去世多年,没有任何牵挂。近乡情更怯,怀着对老家生活的向往,我们踏入了老家地界。

下车之后,看到回村的路面已经硬化,不再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我高兴我欣喜,看着路边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楼房,感觉老家变化真大呀!

一路上,看不到一个人影,只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林和野草,有许多田地都已经荒芜,变成一人高的蒿子林。

走进村子死一般的宁静,没有鸡犬相闻,没有炊烟袅袅,更没有一个人影,村口的小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欢快的游来游去,却没有一个孩子捉鱼。


我正疑惑间,看到邻居大嫂蹒跚而行,看到我惊喜的打招呼,我问村里人都去哪儿了?她叹了一口气,说“村里现在哪还有人呢?都去西安打工去了?”我问孩子们呢?嫂子说“孩子都随父母进城读书去了,哪还有孩子呢?村里的学校已经撤并几年,去邻村上学。去年,邻村的学校也撤销了,现在一个变成养鸡场,一个变成养老院,连学校都已经没有啦!全村现在在家的人,连带自己一共只有7个妇女,一个男人,都是老弱病残,不能出外打工才留在村里的。”

我在村里转了一圈,发现家家房子盖的伟岸高大,门窗大部分用砖块堵塞,院子里的野草一人多高,埋没了路径,分辨不出哪里有路?村里的巷子也已经路面硬化,栽上漂亮的太阳能路灯,村口还放着垃圾箱,有专人负责清理运送垃圾,条件比以前好了许多,人气却是完全没有。

晚上睡在床上,窗外传来“咕咕咕”的叫声,周围万籁俱寂,看着黑乎乎的窗外,我吓得睡不着觉,爱人趴在窗户上听声音,我一把拉住他不让他靠近窗户,因为害怕。

等天明以后,爱人打算和我去山坡上看看,邻居大嫂劝我们说,看什么呢?坡上已经有野猪类的野兽,荒草丛生,土地已经退耕还林,要去的话手里拿个家具防身吧!


我听了打消这个念头,和大嫂聊天,大嫂说村里的光棍很多,足足有50多个,姑娘都要城里买房才能嫁给,村里人为了加紧在城里买房,有许多人连春节也在打工,村里的房子都空置着,白白花了钱白盖了,有的房子由于无人居住,已经开始漏雨。

我们又去县城看看,在县城遇到昔日同村好友,他当年因为孩子读书进城,在城里已经十年,当他听说我们打算在村里购置房产时,推心置腹地对我们说,有钱不如放在银行吃利息,为什么要回老家盖房呢?把挣来的钱往水里扔?实在不划算,有钱还是省城买房吧!村里已经没人居住,如果考虑以后回老家盖房养老为时尚早,回村养老的人,都是70多岁以上,身患疾病时日不多的人,只要身体健康,都是在城里打工、生活的,村里已经成为一个念想,就不要再投资了。


回城里的路上,我和司机师傅又说起这个话题,司机师傅和朋友说的话一模一样,劝我不要在老家盖房浪费钱,说这是无用功,是自己的深刻体会,自己当初和大家一样,热爱家乡热爱村里,当别人到处借钱在城里买房时,自己拿着辛苦积攒的40多万在村里盖房。

现在,城里的房子一套200多万,而自己在村里的房子已经成为老房子,没有一点价值,更重要的是,自己因为在老家盖房把钱花光,错过城里买房。现在,自己的儿子辛苦努力,只为了在城里买房,跟上时代潮流,让孩子在城里好好读书、扎根,儿子现在一直埋怨自己当初没有眼光。

这就是农村现在的现状,除了城市郊区,广大偏僻农村几乎都是这个样子,这也是在农村盖房的人,最深切最痛的经验教训,所以,一定不要在老家盖房,有能力还是要在城里买房,让财产保值增值,跟上时代潮流。





如果所有公职人员退休后都回乡养老,那是国之大幸。第一,可以缓解城市住房紧张,降低房价;第二,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乡风文明;第三,可以缓解城市医疗、交通、养老等压力;第四,可以拉动消费,助推经济发展;公职人员到农村建房居住,只要管理妥当,有百利而无一害。编者出这种问题有误导之嫌!




为了以后退休能回老家盖房子养老,前些日子,我抽空回了老家一趟。

毕竟老家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承载了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又加上自己的本家族都全部在这里。想到将来退休以后,能与本家族和儿时的伙伴居住在一块、并能叙叙旧……心中的憧憬顿时飞扬,不经意间便踏上了故土。

回到村口,已看不到过去的草房、瓦房和缕缕炊烟了,呈现在眼帘的是一幢幢高楼。这些高楼此时仿佛一座座森严壁垒,阻隔了儿时的热闹氛围。

偌大一个寨子,居然显得鸦雀无声。我来之前的一腔激情,逐惭被眼前的情景所淡化。一路上还认为,进寨子就会有儿时的伙伴和本家人与自己打招呼;可进入寨子里,到处显得沉寂,早没了儿时你追我赶的喧腾场面。

还好,我家族中的一位叔叔在家,爷俩唏寒问暖之后,我便把自己将来回老家盖房子的事,告诉了我的这位叔叔。可他刚把我的想法听完,一颗花白的脑袋竟摇得像“拨浪鼓”,并用他那几乎掉光了牙的嘴巴对我开了口:

“大侄子,你在外面漂泊了这么些年,也该回来了;何况你的根在这里。可是,你回老家盖房子的事,可能不太现实。在此,首先表明,作为你的叔叔,不是阻止你回来盖房;而是你的想法不可取。”

“你现在看到寨子里的这些楼房,大多数都是关门抵户的,稍后我带你转一转,凡是家门口不打水泥地板的院子,各种杂草长齐腰深了,这些人都不会回来打理。寨子一百多户人家,经常在家的也只有七、八户。”

“就连你这里的兄弟,他们都是长年在外。由于我留念老屋和土地,才没有跟着你的兄弟们到外面居住。现在我真的想不明白,年轻人放着家里不住,拖老带娃的一股劲往城里跑,就连你本族中的大部分兄弟,他们在城里建的建房、买的买房了。不是叔怕你回老家盖房,而是你把钱花在这个地方不划算,你今后连个娱乐和摆白的去处都没有。”

“就像我,想找个摆白的老伙计都找不着,要不是你时不时的来看我,我都快变成哑巴了。你看,寨子里这一大栋一大栋的房子,当初这些人花钱费米的盖了,而现在却没有人住,你说可惜不可惜?原来闹洋洋的寨子,如今变得冷清清的了。我还担心以后死硬翘翘了,你的兄弟们都不晓得。”

我叔叔说到这里,他的神情有些激动。我把叔叔安慰好后,怀着一颗空荡荡的心,向着不是老家而却是家的地方赶来……

此情此景,我才感觉老家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也才陡然觉察古人真的很会骗人,什么“荣归故里”、“叶落归根”等等相关的说法,在当下已经不怎么起作用了。就连儿时的伙伴、一脉相承的家族,也各奔东西了,之间往日的亲切感,逐渐从心底消逝。

是啊!每个人都需要打拼,都需要各自的生活,乡愁又何必去朝朝暮暮呢?只当心中的魂牵梦绕算了。由此看来,真正去老家盖房子,这全然是不可能的了。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虽然不再为回老家盖房的事纠结;但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的时候,满脸尽是茫然和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寨子   大嫂   镇上   村里   儿时   老家   叔叔   城里   事情   房子   农村   孩子   地方   学校   财经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