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老年人都反感家里来客,为什么?

李阿姨住在一楼,她和老伴原来生活在村里,拆迁才搬到楼房。在村子里开着大门过日子习惯了,李阿姨住楼后也习惯开着门和窗户。

他们家每到周末都特别热闹,两个女儿两家加上儿子儿媳都过来,李阿姨和老伴会做一大桌子好吃的招待那三家孩子和大人。

周六上午李阿姨和她的儿媳妇吵起来。李阿姨家开着窗户和门,他们在屋里吵架跟在院子里吵没啥区别。后来她儿媳妇儿领着孩子往外走,儿子也抓着外套追了过去,李阿姨追到院子里对着他们的后背依然吵吵不停。

李阿姨看着儿子儿媳孙子开车离开,气得哭了起来,边哭边愤愤不平的跟邻居诉说起来。


周五晚上,李阿姨的小女儿打来电话说她女婿馋了,这周想吃炖牛肉和可乐鸡翅。李阿姨满口答应:“明天你们一家三口都过来,妈给他做,你再打电话问问你姐你姐夫他们想吃什么,赶紧告诉我,我跟你爸早点准备出来。”

这不,周六一大早,李阿姨拉着老伴就去了早市,拣新鲜的牛腩鸡翅排骨水果蔬菜买了一拉车,为又一个忙碌的周末做准备。

李阿姨的孙子一直跟爷爷奶奶一起住,这里是小学的学区房,离学校近,孩子上下学都方便。儿子儿媳有他们自己的住房,因为孙子住在爷爷奶奶这里,他们俩为了陪伴孩子,下班后也来这边吃饭,辅导孩子学习,所以十天有八天也住在这边,李阿姨家住的是大三居,有地方。

因为每个周末两个大姑姐都拖家带口的过来团聚,儿媳杜琳结婚后婆婆就给她提出的一个要求,就是周末必须过父母这边来,帮助她做饭招待。

在这个家里,婆婆手里握着给孙子的一套房产,儿媳妇也是人精,孰轻孰重她心里有数,婆婆得罪不起,再不乐意也不敢违逆,所以每个周五晚上,一般他们俩就住在婆婆这边,周六或者周日招待姐姐们。

这天早饭之后杜琳在刷碗,李阿姨跟她说:“你两个姐姐姐夫今天中午过来吃饭,东西我跟你爸都买回来了,牛腩早点炖上,时间越长越好吃,还有那个可乐鸡翅你拿手,多做出来点,你二姐夫爱吃,给他带点回去吃。还有你大姐爱吃的侉炖鱼,多切点五花肉,吃着香还不腥。还有把水果洗几样,孩子们得吃。”

李阿姨有三个个孩子,上头两个是女儿,最小的是儿子。两个女儿都近嫁,离李阿姨这里都不远。几家人周末大聚小聚不断。李阿姨喜欢儿孙满堂儿孙绕膝的那份热闹和满足。随着年龄渐长,她的身体有点吃不消,好在儿媳妇听话,逐渐把大部分活都推给了她。


跟往常一样,李阿姨采购回来,吩咐儿媳今天做什么。

正在洗碗的儿媳妇头都没抬说:“今天的饭我做不了,您自己做吧,一会儿我们要去我娘家看我爸妈。”

李阿姨一听就不乐意了,转身去了儿子的卧室,大声说:“你们今天不在家,应该提早跟我说,你们突然要走,这么多饭菜要做,你们扔给谁?提早说我可以不让他们来。你们俩这是要累死我啊。”

厨房里的儿媳妇听李阿姨这么一说,脸色就变了,话也就不好听起来:“您乐意这种没完没了的聚会,自己嫌累了就转嫁给我,可我也上一周班了,也很累,我也想休息,我也想睡个懒觉睡到自然醒,可是我没这个资格,我得忙几个小时做饭,他们走了,我还得收拾几个小时,我不累吗?”

“我爸身体不好,他们也想外孙了,我一会儿就带着孩子走,您儿子可以不去,让他帮忙,我又不是这家保姆。”

李阿姨说:“你明知道你俩姐姐都不会做饭,我这老腰突最近发作,你明明就是故意的嘛。”

“也说不上故意不故意,两位姐姐她们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做,到娘家来又吃又造,只懂得享受占便宜。”

杜琳话里带刺,上周公公婆婆说要卖一套独单给两个姑姐买车却没说有儿子的份儿,从那天开始,杜琳心里就憋了一股火,儿子心里也不高兴,毕竟这房子跟他们儿子有关。

这么多年了,婆婆偏心两个大姑姐杜琳心知肚明。别的不说,每到周末她们就拖家带口的回来,她们一家人团在客厅聊天喝茶嗑瓜子,只有她这个儿媳妇一个人在厨房里一忙就是几个小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没有一个人过来帮她一把。


“姐她们的毛病都是惯出来的,明天我必须走,以后周末看准时机也走,我也是有人疼的,我也回娘家聊天喝茶嗑瓜子,我不伺候了。”昨天晚上,杜琳就跟丈夫摊牌了。

对于父母要卖一套房的事儿,他们俩都特别有意见。当初拆迁的时候,他们姐弟三个每人一套房,每家100万。父母手里留下养老钱和一大一小两套房,说好的,将来大套给孙子,小套父母养老用。现在父母要卖了小套,意味着他们的养老房没了,就要一直住在给孙子的这套大三居里,目前来看这套房不一定能给到自己的孩子了。

他们小夫妻俩还算得清这笔账,心里自然不痛快。所以昨天晚上妻子说今天要回岳母家去他也没有告诉母亲李阿姨。

“妈,别吵了,您跟我姐她们一起做饭吧,没有杜琳这一家人就不吃饭了?”

李阿姨感觉到儿子这是站在了儿媳妇这边,就更生气:“你们这是不想让你姐姐们回家来吗?我跟你爸还活着,你们还没有这个权力,你们可别错打了算盘。”李阿姨这话说的就更难听了。

儿媳妇也怒了,扔下没有洗完的碗,转身进屋拉着孩子往外就走,见儿子也跟着媳妇往外走。李阿姨一把抓住儿子。儿子甩开妈妈的手,走了出去。

李阿姨随后跟着追了出来,一边追一边喊:“反天了这是,杜琳你带坏了我儿子。”

杜琳站住,跟李阿姨站在院子里又吵了起来。

“我下学期就把我儿子接走,我带坏了你儿子,还要带坏你孙子。”

李阿姨看到杜琳拿孙子反抗自己,火气更大了,回头就给儿子一巴掌。

“还不管管你媳妇?她这么对你妈对你姐姐,你是聋子是死人吗?去给我收拾她。”

“你这是干嘛?我姐姐每周都来看你你高兴,人家杜琳也是独生女,回家看看爸妈就不行吗?你咋就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想?不就是今天一顿饭没给做吗?谁规定的必须得儿媳妇做?吵来吵去不怕丢人吗?”儿子继续护媳妇。

“还不是你说卖房给姐姐她们俩换车引起的?当初你是怎么说的?你卖的等于是你孙子她儿子的房,她心里能不生气吗?”

“这么多年了,她再苦再累说过什么没有?卖她儿子的房子你们触碰到她的底线了。”

这时儿媳妇领着孩子走向了小区大门口,头也没回。李阿姨儿子发动汽车追了上去,三口人一溜烟出了小区,只剩下李阿姨老两口愣在院子里。

“谁家的大姑子回来,媳妇不得桌上桌下伺候着?我儿子被她灌了迷魂汤了这是,合伙来气我。”

叨叨完,李阿姨就走了进去,挺着老腰突,忙着给女儿女婿们做饭去了。


从这周开始,李阿姨的儿子儿媳周五不再住在父母这边,等两个姑姐过来之后让儿子悄悄告知他们,他们才才过来。到了之后也不主动干活,李阿姨叫杜琳她才进厨房帮助婆婆。李阿姨一下子又变成了主力。

吃完饭,杜琳找各种理由提前离开,也不给收拾,一大片盘子碗没人洗,李阿姨只能交给老伴去洗去收拾残局。一顿饭下来,老两口都腰酸背痛,两三天缓不过来。

儿媳还有绝的,她跟李阿姨的娘家侄女是闺蜜,两个人一合计,侄女一家也加入李阿姨家聚会,孩子大人又多出了三口。

李阿姨让闺女下厨房舍不得,她们也不会,笨手笨脚的碍事。不让闺女帮忙就得李阿姨自己做,可她身体真是顶不住了,毕竟岁月不饶人。

几个月下来,李阿姨不得不跟儿子儿媳低头,把家庭这种聚会改为一个月一次,还是请儿媳过来帮忙。关于卖房的事儿,李阿姨跟儿子儿媳也做了解释,房子不卖了,以前的协议不变。

其实他们家儿媳妇挺不错的,礼貌懂事儿,能干。每天忙里忙外都是她,尤其是周末,伺候一大家子,确实挺辛苦,年纪轻轻能这样任劳任怨,李阿姨应该知足。

李阿姨心疼自己的女儿,以前聚在一起都是她们等着吃现成的,活都让儿媳妇一个人干,这也不合理。儿媳每天上班,周末还得不到休息,她也累,婆婆应该体谅。

明事理的婆婆叫儿女来家里,应该领着孩子们一起动手,不能只累儿媳妇一个人。偶尔一次可以,周周如此搁谁身上也受不了。

李阿姨自从被儿媳“教训”以后,越发体会到了其中的苦,才理解了儿媳的不易。

现在,孩子们平时打电话问候她,不怎么混来打搅,她跟老伴难得这么清净,不吵不闹了,终于不累了。

孙子上初中也被他父母接走了居住,想孙子了,他们可随时可以过去看看,反正离的不远。





现在中老年人都很反感家里来客,包括我自己。倒不是怕花钱,主要原因有四个:

一,不喜欢外人的打扰。

家是私密的空间,是彻底放松自己的温馨港湾,每个人都喜欢在家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一旦有客人来到家里,正常的家庭生活就会被打扰。会感觉顿时失去自由,说话做事会变得拘谨起来。

习惯了在家生活随意,整天穿家居服的主人,只能被动穿上便服,而且出于礼貌,得提前收拾下屋子和自己,这样才能接待客人。


二,不喜欢接待的麻烦。

现在每个小区都有门卫,出入需要门禁卡或刷脸进出,客人来了不能顺利进入,得各种询问登记,进出都比较麻烦。

到了家里,无论是给客人穿鞋套还是换拖鞋,都让客人不会很舒服。

因为如果穿鞋套,客人还穿自己的鞋,特别有些穿着高跟鞋的女士,会感到脚累,想放松放松,会觉得没有穿拖鞋舒适;但是如果换拖鞋,客人又觉得不是自己的拖鞋,穿着有顾虑,怕染上脚气,有洁癖的人还会觉得穿别人的拖鞋脏。


泡茶倒水倒是没什么,有些客人要吸烟就麻烦了。

主人出于礼貌得发烟给客人,遇到不懂拒绝的客人,会弄得家里乌烟瘴气,主人还得被动吸二手烟。

三,不喜欢做饭的辛苦。

现代人经常在外面聚会,吃过各种大餐美食,而大多数中老年人的厨艺都赶不上餐厅的大厨。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主人为了好好招待一番,会努力做一些平时很难得做比较麻烦的菜,觉得这样的菜才拿得出手,不然怕客人觉得自己招待不周。

这样一来,不仅需要提前准备各种食材,还需要各种洗、切、蒸、煮、烧、煎、焖、炸、炖……,人越多,需要做的菜越多,这就辛苦了做饭的主人。


家里是夫妻接待的话,一般是一个人做饭,一个人陪客人聊天。如果家里有儿女帮忙在厨房打下手,会好一点,不然就累死了。

如果辛苦做的一桌子菜都光盘了,做饭的人倒还开心,如果都剩下一些,既不好收拾,又会让做饭的人感觉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被人认可,会觉得白辛苦了半天而不开心。

如果客人多,饭后一大桌子的碗筷,又是一个大工作量的活儿,又得在厨房洗刷收拾半天,会累得直不起腰。

四,不喜欢外人用卫生间。

卫生间是容易留下气味的地方,特别是马桶,属于与皮肤密切接触的用具,家人之间共用倒不用在乎细菌交叉感染,外人来使用是特别不能接受的。

虽然有换气扇可以排出气味,但是客人使用马桶后,心里真就不舒服了,即使客人走后彻底清洁消毒,心里也会留下一点阴影面积。

就算客人不上厕所,只是洗手,有时也会溅得满地是水,离开后也得收拾。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里养狗的家庭,更不喜欢家里来客人。一来因为狗狗见到外人来家里就会吠叫,叫声会打扰别的邻居;二来在为了避免狗狗伤到客人,会提前把狗狗栓起来,狗狗失去自由会很委屈不开心。

总结:现在中老年人都很反感家里来客,主要是不喜欢外人的打扰,不喜欢接待的麻烦,不喜欢做饭的辛苦。

我是@默嫣趣生活,乐于分享生活中的美好、趣事、妙招、美图和感悟。如果觉得我的回答不错,就请点赞支持一下,并分享给更多朋友吧![来看我][来看我]




潮爷也有这种想法。主要原因并不是来家里吃喝开支,现在不是60年,这年头,供几个人吃喝一段时间还是没有问题的。

主要是人家是客,中国人待客之道,必须有礼貌,方方面面都要注意,谈何容易?!

尤其是家庭主妇累呀,来客总得烧几个菜呀。至少要弄八九个菜上桌,这个买菜,择菜,切菜,炒,炖,烹调。就围着锅台转。过去古人云:锅前锅后一百里。

我家老伴,家里来客,锅前锅后全靠她一双手。前几年,她身体还可以,连续几天来客人,还没有怨言。近几年,她就感觉到有点吃不消了。一累,二也有点嫌烦了。

我呢,虽然会烧几个菜,但那只局限于自己吃。心里明白,我炒的菜是上不了桌子的,品相差,味道欠缺。所以,老伴从不让我动手。我只是烧开水,泡茶。端菜,准备桌上的碗筷,酒杯等。吃饭结束,收拾桌子,又是一项工程。

来家的客人,一般不好意思让人家插手。尤其是稀客,虽然累,但仍然宁可自己受点累。去饭店吧,又不是一两餐,而且老伴,这方面一直小气。很心痛花钱,虽然有怨言,一旦来客,她又下厨了。任劳任怨,可以评家庭劳模!

子女过年过节来,我再三叮嘱,最好约在一天。这样,一天就解决了。免得今天来一个,明天来一个。往往,累了几天,认为可以休息一天。结果,想不到的客人又到了。

你看看,只能心里怨言,表面上还不好说。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不是?




说句真心话我也很反感家里来客人,尤其过年的时候,不是我小气,实在是一个人站在厨房弄几桌人的饭菜真心太累了。

我公公每年过年都要请他兄弟姐妹们五个家庭二三十号人吃饭。对于只有120平的我们家来说,本来地方就很小,每次来这么多人,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客人们都得自己找地方坐,连我们床上都被孩子们给霍霍上了。

我今年32岁,自我生了孩子,孩子一岁多会走路以后,我家公公每逢我们回去了他就自动不进厨房了。

他虽然只有六十多岁,但他却说他该享福了,做饭的事该轮到年轻人来。我家婆婆精神有问题,她都需要人伺候所以做饭搞卫生的活儿自然而然落到了我身上。

我们家房子本身不大才120平米三房两厅。平时公公只买东西进来,却从不舍得把不用的破旧的东西出扔去,导致家里到处堆的都是东西,家里显得十分拥挤。用别人的话来形容就是转个身的地方都没有。

公公是个极其好客的人,每年过年,他总要把他的兄弟姐妹们几大家子的人全请来吃饭。我建议去店里吃,那样轻松不累,碗筷也不用洗。公公却死活不同意,他说大过年的去店里吃,不像话。


今年正月初三,公公又和往年一样一个一个给他的兄弟姊妹们侄子外甥女们打电话,让她们第二天来我家吃饭。

原本大家都推辞说太麻烦了,搞饭菜太累。可公公却站着说话不腰疼说不累,我不用做,都是我媳妇做。末了还千叮咛万嘱咐亲戚们第二天一定都要过来。

初四早上六点,还在睡梦中的我被电话吵醒,一看公公给我打的,我直接挂了没接。睡到七点我才起来。

起来后我进厨房一看,公公已经买了菜,把柜台堆得到处都是。

草草弄完自己,简单吃几口早餐,我开始忙活起来。

九点多,老公家的亲戚一下都来了,大大小小二十来号人。很尴尬的是,家里坐不下,公公咧嘴笑着招呼他的亲人们,又是端茶又是倒水。

我索性关了厨房门,洗洗切切起来。公公要求做三桌的准备,我不同意。我只愿意弄两桌。我说坐不下大家伙就挤一挤,站一站。

也许公公想的很轻松准备三桌和准备两桌是一样的。但他没想过,全程就我一个人在厨房忙活。

蹲在地上摘菜站起来的时候腿都麻木了,切菜切到手都起泡。外面闹哄哄的,打牌的打牌,看电视的看电视。

木地板上到处扔的都是瓜子壳果皮和小吃袋,拥挤的客厅里因为有十来个男士抽烟,顿时成了仙境,烟雾缭绕。

今天又碰到了近十年来最冷的春节,门窗一打开就冷得打哆嗦,不得已只能把窗户关了。

我出去瞧了一眼,平时不打牌的先生和公公也都坐在牌桌上,小客房里也安排了一桌。回到我自己房里一看,五六个小孩在我床上蹦得正嗨。

这一上午就我一个人默默的在厨房,没有一个人进来问一句我是否需要帮忙。

等我把所有的菜切好配好,该炖的炖该炸的炸,要蒸的都蒸了,已经十一点半。我连口水都没喝上又得开始炒菜。

快一点钟他们把两张桌子摆好,大家伙儿坐的坐站的站,上了菜吃了起来。

男士们那桌开始斗起了酒。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红酒喝了,公公又高高兴兴去拿米酒。几个年轻人估计喝欢了,一杯又一杯。

喝酒我倒是不心疼,我担心他们开车有危险。就顺带的劝了一句:等下你们得开车,不要过度劝酒。

我话刚落音,公公立马接上了:晚上也在这里吃晚饭,都不要走,来我这里就吃开心。实在晚上走不了,叫他们俩去给你们订房间。我听了那话简直无力吐槽。

收拾完女士那桌,我先清去理厨房卫生。这时候听到有人“哇”的一声,接着稀里哗啦的吐了一大片在地板上。

我跑出去一看,地上那一滩要多恶心得有多恶心。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

堂哥喝多了吐了,堂嫂跑过来凶了堂哥后准备去清理,公公阻止了她,指着我让我去清理。那一刻我当没听见,最后是先生清理的。

好在大姑吃了饭把客人们邀到她家去吃晚餐,所以她吃完饭就匆匆回去了。喝酒的到了下午两点多才散场,大家伙才浩浩荡荡去了大姑家。公公怕赶不上队伍跟着去了。

我负责收拾桌子厨房,先生负责扫地拖地,地上果皮各种壳装了两袋子。两个人搞了两个小时才弄好。

家里烟味,呕吐物的酸臭味夹杂着别说有多难闻,沙发上都吸满了烟味。我把门窗全打开,又点了一把檀香。

从早上七点多到下午四点多,差不多九个小时,我几乎屁股没挨凳子。

手都被水泡白泡皱了,腰都累得直不起来。这时候肚子咕噜咕噜响个不停,我才意识到自己忙着连午饭都没吃。

床上被熊孩子们搞得到处都是饼干碎,瓜子仁。我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体把床单被套都换了。

晚上大姑家吃饭我没去,俩孩子跟我在家。

过年就六天假,每次大姑姐一家初一来,我一个人忙前忙后;公公的兄弟姐妹们二十多号人的饭菜又是我一个。不嫌事大的公公觉得请了他兄弟姐妹不喊婆婆的兄弟姐妹怕婆婆娘家人说闲话,又把婆婆娘家人喊来吃一次,每年如此。

他家亲戚来了,他们一大家子有说有笑的其乐融融,就我一个人忙前忙后。我娘家亲戚每次就来一下,走马观花一样坐一下喝杯茶就走,从不在我家吃饭。爸妈和弟弟妹妹说我太累了,不忍心让我弄。

我很想不明白,过年就非的这样赶场一样这家吃一顿那家吃一餐吗?

也不知道春节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纯粹就是让妇女们过一个繁重的劳动节吗?就不能安安静静的在家里好好享受,真正意义上的休息一下吗?非要自己动手做的饭菜才有诚意,花钱下馆子吃就不行吗?

所以我很反感别人来家里做客,真的太累了。




一一现在中老年人都反感家里来客人,这样说有点太武断,不是反感客人到来,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招待客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一一说实在的,现在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谁家都不缺吃不缺穿,来了客了,掂到做几个菜还是很容易的。不像过去,逢年过节,家里一下增加十几口人,那可真得提前准备各种食材。记得有一年春节,我家从二十八开始,到初二早上,曾经三十几口人相聚,事先提早准备,亲属自带也不少,每天三大桌子美味佳肴,还好,那时年轻有劲,亲属们也都青春韶华,拉出菜单,一齐动手,很快丰盛的菜肴端上桌,收拾盘碗也快,接着好几桌玩麻将,热火朝天。

一一如今,兄弟姐妹都己步入老年行列,再加之父母离世,平时大多问候一下,相聚就减少了很多。再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已没有了原来的好胃囗了。

一一家里再来客人,不想在家里做了,一是体力不支,二是家里也不存放过多,都是现吃现买,少而精,三是厨艺不精,做不出鲜香的味道,因此,来了客人,就到饭店去吃。

一一真要是想到别人家做客,真得考虑老虑人家的难处,尤其是老年人,生活起居都是慢节奏,一下子家里来了好多客人,老年人走路都困难,何谈去採购更多食材,再加上锅碗瓢盆,盘子等都得翻出来清洗才能用,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张罗招待客人,茶水,水果,再加上做菜做饭,真累的够呛,吃完一大堆盘碗刷洗,已经没有体力了,那边人声鼎沸,谈笑风声,这边麻将桌上哟五喝六,主人还得侍候茶水,果品。尽兴后,客人走了,剩下的菜没吃完,扔了可惜,放在冰箱几天也吃不完。

一一所以,也要体谅老年人的苦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家里   孙子   大姑   儿媳妇   中老年人   儿媳   老伴   娘家   来客   公公   反感   婆婆   阿姨   客人   儿子   厨房   周末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