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容真的背叛了溥仪了吗?溥仪将婉容的孩子扔到熔炉中了吗?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婉容在清朝末年时期确实对溥仪忠诚,而溥仪将她视为亲人。但在溥仪流亡日本期间,婉容曾经与日本政府合作,支持日本人对满洲国的控制,并在日本战败后被指控为战争罪犯。然而,其他历史学家则认为,婉容在这段时间中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她的家人而被迫与日本合作。

至于溥仪是否将婉容的孩子扔到熔炉中,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溥仪和婉容的儿子晓云在1931年死于病情,死因是肺炎。这个谣言可能源于一些人对清朝末年历史的曲解或者意识形态目的的歪曲。历史应该以事实为基础,不能被错误信息所误导。




1935年,29岁婉容临盆,溥仪勃然大怒,不仅把婉容打入冷宫,还将婴儿扔进锅炉。2年后,婉容疯了,她喜怒无常、蓬头垢面、见人就骂。后来,婉容病逝,尸体被扔进臭水沟,下葬地点至今不明。

婉容是末代皇后,她和溥仪的感情非常好。

那为什么她怀孕了,溥仪反而勃然大怒,把她关进冷宫,把她逼疯呢?

她真的给溥仪戴了绿帽子吗?

还是事情另有隐情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婉容和溥仪的爱情。

末代皇后的宫廷爱情

婉容全名郭布罗·婉容,她出生于1906年,父亲是内务大臣荣源。

这是妥妥的贵族出身。

荣源的思想很开放,因此,婉容不仅接受了传统教育,还接受了西方现代化教育。

婉容的容貌端庄秀丽,16岁那年,在父亲操作下,她被选为了末代皇后。

这是父亲荣源想要的荣耀。

对婉容而言,这份荣耀,给她带来了无数灾难。

最初,溥仪选中的皇后,不是婉容,而是文秀。

只是,碍于多方压力,最终,溥仪把皇后之位给了婉容,并将文秀封为淑妃。

1922年,溥仪和婉容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

此时,距离清朝廷被推翻,已经过了11年,但他们的婚礼,还是办得很隆重。

据《清朝档案》记载,这场婚礼办了整整3天,宴请无数名流贵客,还请梅兰芳、杨小楼连唱3天戏。

不过,溥仪和婉容的婚礼,也算得上是清朝最节俭的皇帝大婚。

这场婚礼花了40多万银元,而当年光绪大婚,足足花费了550万银元。

按照清朝旧制,皇帝成婚当晚,只能和皇后圆房。

可溥仪没有遵循旧例。

大婚当晚,他只是在新房干坐了2个小时,然后就回自己的书房,独自睡去。

好在,十几岁的婉容,并不在意圆房这件事。

她性格开朗,思想前卫,会说英语,还能骑自行车,很快就和溥仪搞好了关系。

她手把手教溥仪骑车、打球,还手把手教他吃西餐。

他们一起用英文通信,还常常借着看望父母、老师的名义,一起出宫闲逛。

据《顺天时报》记载,单单是1923年,溥仪就带着皇后、淑妃,2次逛花园,3次游景山,还在景山的亭子里喝啤酒、汽水。

可以说,这是婉容生命里,最安逸的时光。

无忧无虑,内心充盈。

1923年,婉容的第一个生日,溥仪请人在她的淑芳斋唱了一整天的戏,还给婉容身边的仆人赏了不少银元。

后来,婉容染上吸鸦片的陋习,溥仪也给了无限的包容,还专门派人伺候她吸鸦片。

太监赵荣升,就是专门伺候婉容吸鸦片的人。

据他回忆:“皇后左边吸四口,在她倒过身子的时候,你得把烟具随着捧过去,再服侍她右边吸四口。”

然而,美好的时光,一闪而逝。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要求溥仪当天滚出紫禁城。

贵妃文秀宽慰溥仪:“搬出去也好,省得担惊受怕。”

皇后婉容却态度强硬:“反正我铁下心,今天不搬,不能搬!”

但再强硬的态度,到了冯玉祥的真枪实弹下,都变成了妥协。

当天下午4点,溥仪带着家眷,狼狈离开紫禁城。

颠沛流离下的风花雪月

离开紫禁城,婉容跟着溥仪“到北府、入租界”,并最终在1925年定居天津。

这是婉容生命里最快乐的时光。

她给自己烫了卷发,穿上新式旗袍,频繁出入百货商场。

溥仪也很享受这种“平民生活”,他时常带着婉容、文秀,在租界里坐汽车四处游玩,购物、溜冰、吃冰淇淋、参加舞会、体育比赛……

这段时间,溥仪时常带着蔡司牌的眼睛,手提“文明棍”,挽着烫了卷发的婉容,牵着3条哈巴狗,四处闲逛。

婉容20岁生日时,溥仪甚至准备请乐队来表演歌舞,来表示庆祝,这一想法遭到遗老们强烈反对才作罢。

在天津的6、7年,是两人感情最好的时期。

情到深处,溥仪对婉容说:“我现在没有这种能耐,你要那什么可以那什么,这点我可以谅解你。”

而婉容却坚定表示:“我不是哪种女人,我非得要求你和我同床共枕,不和我同床共枕也没有关系,只要你心目中有我。”

这些文字,都藏匿在两人来往的信件里。

而在这段时间,溥仪和淑妃文秀的感情,产生了巨大的裂缝。

1931年,文秀果断提出离婚,成了和皇帝离婚的第一人,还分走溥仪大半财产。

这件事,让溥仪丢了脸,史书将这次事件,称之为“淑妃革命”

一直以来,婉容都非常介意文秀的存在,处处挤兑,但她没想到,文秀离开后,自己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

怒火中烧的溥仪,把一切都怪在了婉容身上。

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溥仪坦言:“自从她把文秀挤走后,我对她便有了反感,很少和她说话,也不大留心她的事情。”

任人欺凌的末代皇后

文秀离开后,溥仪虽然对婉容有了不满,但并没有完全冷落她。

至少,溥仪需要婉容的存在,来证明自己是个正常男人。

婉容的贴身太监孙耀庭就曾回忆,溥仪曾把婉容抱在炕上亲热,让他在旁边看着,目的是为了反驳他不能行男女之事的谣言。

“溥仪在极力敷衍她(婉容),到储秀宫来纯粹是出于对外的影响考虑。”(孙耀庭)

而日本方面,也没有否认婉容的“皇后”身份,甚至还给她送了很多珍贵的珠宝。

但婉容的确遭遇了噩梦般的人生。

  • 第一件事,发生在川岛芳子护送她前往大连的路上。

当时,溥仪率先离开天津,前往东北。

1932年,日本派出川岛芳子,护送“皇后”婉容前去东北与溥仪团聚。

但在途中,婉容的哥哥润麒,因与日本军人极其熟悉,私下默许日本军官夜间进入婉容所在的船舱,并进行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这件事情,对婉容的打击非常大。

在此之前,她是高高在上的皇后,就算后来过上“平民生活”,也从未遭遇如此羞辱。


  • 第二件事,发生在抵达东北之后。

遭遇噩梦的婉容,急切地想要见到溥仪。

可等到了东北,她才发现,此时的溥仪,早已是日本人的“鱼肉”。

她的行动处处受限,甚至根本见不到溥仪。

后来,她大哭大闹,声称见不到溥仪,就无法确认他的死活,这才见到了溥仪。

见到溥仪时,婉容瞒下了这件事。

她一心想要离开东北。

1932年5月,婉容向顾维钧寻求帮助,希望能逃离东北,但事情失败了。

1933年8月,婉容再次找到机会,请人帮忙出国,却被日本三格格发现,就此失败。

此后,婉容再也没有逃离的机会。


  • 第三件事,是溥仪的猜忌。

经历了淑妃事件,溥仪对婉容充满了怀疑。

他甚至派出自己的二妹妹韫和长期监视婉容。

1934年3月,溥仪在伪满皇宫称帝。

日本日本秩父宫雍仁亲王,代表昭和天皇来新京长春祝贺,“皇后”婉容身穿凤冠锦袍,佩戴伪满徽章绶带,一同参与会见。

这是溥仪在伪满时,婉容少数几次露面。

他们夫妻的感情已经走向破裂,溥仪无法理解婉容的痛苦和挣扎,他给她的,只有猜忌。

最终,两人渐行渐远,也最终爆发了“秽闻事件”。

末代皇后的秽闻事件

秽闻事件,暴露于1934年下半年。

当时,溥仪突然早起,意外发现侍卫李体玉的嘴上,居然抹了口红。

溥仪心生怀疑,却并没有深究。

后来,一次,溥仪已经睡下,但大半夜他突然起来,到药库找药吃。而原本负责打更的李体玉,却不知道哪里去了。

他四处寻找,却见李体玉从楼上下来,双手提着裤子,神色慌张。

溥仪大怒,下令彻查,却查到了妻子婉容的头上。

根据溥仪身边的随侍李国雄回忆,这一次彻查,还查出了1935年,婉容生下了一个女婴,而这个婴儿,在哥哥润麒的帮助下,已经被扔进了锅炉。

溥仪大怒之下,将婉容打入了冷宫,不准任何人探望。

但这只是一种说法。


除此以外,关于秽闻事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据说,事情发生在1935年。

溥仪随身侍卫李越亭,正在和婉容发生不可描述的事情,被溥仪抓了个正着,暴怒之下,溥仪将婉容打入冷宫,并下令彻查。

当他查出有个女婴时,立刻将孩子扔进了锅炉。

秽闻事件的真伪

关于婉容生孩子事件的真伪,学界至今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是真的,有人认为是假的。

有人说,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自爆己短,只是后来被删除了。

有人开始辟谣,说婉容不可能有机会和侍卫生下孩子。

但无论事情是真还是假,婉容被打入冷宫,是无可争议的史实。

婉容被打入冷宫时,除了侍奉他的太监和老妈,任何人都不得探望。

而2年后,婉容的确疯疯癫癫,见人就骂,还加大了吸食鸦片的量,清醒的时候并不多。

曾经的婉容,是思想先进的少女,开朗幸福,但1935年后,她就变成了疯疯癫癫的老妇人。

但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我倾向于认为这个事件是假的。

  • 第一,和婉容发生关系的侍卫,名字不一样。

史料讲究细节对应,但众说纷纭的史料下,连侍卫的名字都无法对应,其实有些说不过去。

有些史料说侍卫的名字叫做李越亭、李体玉,也有人举《我的前半生》里的论据说是祁继忠。

婉容生活的年代,离现在并不遥远,连侍卫的名字都对应不上,很难说是真实。

  • 第二,溥仪的处理方式很奇怪。

在事件爆发后,溥仪的处置方式,非常奇怪。

他拿出了400大洋,叮嘱侍卫不许泄露秘密,然后遣散他们,并把婉容关进了冷宫。

这个行为,一点都不像一个被戴了绿帽的皇帝,能做出来的事情。

  • 第三,润麒曾为婉容喊冤。

在接受采访时,润麒作为事件当事人,曾为婉容喊冤。

他说:“婉容暴躁易怒、抽烟成性、跟溥仪的侍卫发生关系等等,这些事据我所知是没有的。”

  • 第四,记载婉容怀孕的史料,并不具有权威性。

关于婉容生子事件的说辞,最早来源于随从李国雄的回忆。

此外,《皇叔载涛》中则记载了婉容和李体玉生下孩子,并且孩子生下来就是死的,而扔孩子的,不是溥仪,而是婉容的哥哥。

仅有的史料,都是个人的回忆录,而且都自称亲历者,但在细节上根本经不起推敲。

  • 第五,伪满日本的相关资料,没有任何婉容怀孕的记载。

婉容生子事件,发生的事件,恰好处于婉容和溥仪被严密监控的时期。

可在伪满日本的相关资料里,我却找不到任何婉容怀孕的迹象。

综合上述理由,我个人认为婉容怀孕事件,大概率是假的。

作为末代皇后,婉容的结局非常凄惨。

1945年,溥仪撤出伪满皇宫,前往通化,而婉容则被护送着逃离长春。

此后,溥仪带着珍贵的珠宝,抛下婉容,逃走了。而婉容则被抓进了延吉法院监狱。

1946年,骨瘦如柴、无家可归的婉容,在监狱里离开了人世。

她的尸体曾被扔进了臭水沟,后来又被人用旧炕席一卷,埋在了荒山里。

去世时,她只有40岁,没有墓碑,没有坟茔。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1931年,婉容由川岛芳子偷运到大连。途中,婉容的哥哥为了示好,竟私下默许日本军官强奸了婉容。后又曝出婉容与侍卫偷情,溥仪勃然大怒,婉容才生下来的女儿也因此而死,尸体被扔入了锅炉中烧掉。

这些耸人听闻的事情,记录在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后私生女扔锅炉这一段因影响不好被删除。有不少学者认同此事,多撰文描写。可是,也有许多人不认同。如婉容的胞弟郭布罗-润麒,还曾就此事与人对簿公堂。

2004年,由滕文骥执导,李亚鹏、黄奕、蒋勤勤等主演的《末代皇妃》播出,其中就有婉容与侍卫通奸的情节。


当时婉容的胞弟,已有92岁高龄的润麒拍案而起,代请律师提起诉讼,认为剧方瞎编乱造,侮辱了自己的姐姐。

他说:“姐姐已经去世59年了,她和溥仪一样,已经成为了一位历史人物。我们要真实地再现她,不能任意胡编乱造,应还历史人物一个清白。而为了取悦观众,制造卖点,往历史人物身上泼脏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违背历史真实性的。”

另一位当事人,曾在婉容身边当过宫女的崔慧梅女士也替婉容喊冤,写了一篇《我要为婉容皇后呼冤》文章。

文中说婉容在伪满洲国后宫受到太监宫女及日本人的双重监视,根本没有秽乱宫廷的可能。而且婉容后来精神较差,经常需要太监宫女陪睡才有可能入睡,更没有机会。

所以,崔慧梅女士愿意以人格担保婉容的清白。


这下,两边都有支持者站了出来,两边都言之凿凿,婉容的背叛成为了罗生门。

那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婉容真的背叛了溥仪吗?

要揭开这层仿若罗生门的历史迷雾,得从溥仪和婉容的无性婚姻讲起。

三人行,却有一人“不行”

1906年冬天,婉容在内务府大臣荣源府邸诞生。

荣源为人开明,对婉容极为宠爱,不仅请人教她读书习字、弹琴绘画,还特意聘请美国人任萨姆女士为英语老师。

这让婉容思想既传统又开放,在家时恭顺父兄,出门后便换了个人似的,看电影、吃西餐、骑自行车等,俨然新时代女性。

1922年,16岁的婉容被端康皇贵妃看中,替溥仪选为皇后。此时的她出落得清新可人,可溥仪并没有看上,反倒先圈了长相一般的文绣。

三人初次相遇,就注定了悲伤的结局。


大婚当晚,溥仪并未进入婉容的婚房。

这里有两个说法,一是溥仪自卑于本身不能人道,不仅没入婉容的房,前一天也让文绣独守空房。

另一个,则是大婚当天溥仪特地下旨,让文绣不用跪迎惹得婉容不快,所以结婚当晚没有让溥仪进门。

当时的报纸特别报道:“婉容一怒之下实施闭关主义,拒宣统无得入闺房。”

这两个说法,我更倾向于第一个。因为按照清宫档案记载,三人在故宫的两年里,相处得比较融洽,并未有许多文章描述得那样勾心斗角。

既然溥仪不能人道,所以日常清宫戏中争宠的戏码就少了很多。再加上大清毕竟完了,也没那么多权力斗争。


按照遗留在养心殿的信件看,三人相处反倒颇有几分情趣。

如溥仪和婉容通信,皆用英文,彼此以 Henry 和 Elizabeth相称,婉容还曾手把手地教溥仪吃西餐。

而婉容和文绣相处,更像调皮的姐姐欺负老实的妹妹,妥妥一对小闺蜜。

在两人的信件往来中,婉容常自称“植莲”,文绣则自称“爱莲”。

有一次,婉容调笑文绣,文绣生了闷气,婉容特地修书一封表达歉意:

“爱莲女士吉祥,爱莲女士弹琴弹得好,爱莲女士唱得好,爱莲女士的娇病好点了? 爱莲女士进药了吗 ? 爱莲女士进的好,拉的香。”

文绣看后不禁莞尔,堂堂皇后如此不得体统,只能原谅一个。

又有一次,婉容又把文绣惹毛了,只能低声下气求原谅。

她写道:“是与君相互立誓,彼此且不得再生误会。不拘何事,切可明言...若有何获罪之处,还望明以见告为幸。不过自叹才德不足,难当君之佳偶尔。”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看来是我才德不足,才当不了你的“佳偶”。


后来,婉容女士又皮痒,写了一首《赠文绣》:

“明明月,上东墙,淑妃独坐在空房。娇弱飞燕常自舞,窈窕金莲世无双。”

明明自己也是独守空房,还好意思去取笑别个,婉容女士的心可真大。

两人的往来信件中,这类调皮的信件不少,大多由婉容所写。可见,当时的婉容活泼开朗,顽皮可爱,一片天真,也符合我们对花季少女的认知。

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日后的婉容大为转变,靠鸦片度日,乃至骨瘦如柴,荒凉去世?

照我看,不过是吃人的封建礼教罢了。

离开的文绣,离不开的婉容

我后来常想,她如果在天津时能像文绣那样和我离了婚,很可能不会有那样的结局。——溥仪《我的前半生》

1924年,冯玉祥入主北京,溥仪一家被赶了出来。三人只能移居天津租界张园和静园,在这里生活了七年之久。

这七年里,溥仪受到日本和满清遗老影响,积极寻求复辟,婉容和文绣过得更加忧郁惆怅。


尤其是文绣,她没有婉容讨人喜爱的活泼性格,与溥仪也没有“西洋文化”的共同话题,再加上反对溥仪依靠日本人力量复辟,渐渐受到冷落。

同一栋白色小洋房,溥仪和婉容住在二楼,留她一人住在楼下。

这里很多人采用溥仪的说法,认为是婉容从中作梗,才导致文绣受到冷落。

可《我的前半生》是溥仪自传,难免有倾向自己的心理,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文绣的不好甩锅给婉容。事实上,我没有找到任何史料证明婉容排挤文绣。

其实仔细想想也知道,此时溥仪已被赶出皇宫,沦落到被日本收留,婉容还有什么必要进行宫斗?之前在皇宫条件更好她都没有排挤文绣,现在发疯去做这种事情?

当然,按照后来文绣用剪刀捅自己小腹自杀,婉容却没有任何表示也可以看出,世事变迁下,两姐妹也越走越远。


1931年8月,文绣在妹妹文珊的支持下逃出静园,并向溥仪提出离婚。

她知道溥仪不会善罢甘休,干脆请来律师,向法院提出诉状:

“控告溥仪虐待文绣,使其不堪忍受。溥仪生理有病,同居九年,未得一幸。决意离婚,索要个人日常所用衣物和赡养费50万元。”

这下,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把溥仪不能人道的事(之前只是坊间传闻)锤得板上钉钉,更让溥仪的“皇家”威严大大扫地。

但溥仪此时不过一平民,只能同意文绣的请求,并签订了离婚协议书。

这件事,让溥仪面子丢了个精光,一直耿耿于怀,收拾不了文绣,就只能迁怒于婉容,在今后的日子中更加冷落婉容。


然而,文绣有勇气离开,婉容却没有。

对此,溥仪分析得很入木三分。他说,婉容心里还有封建礼教,看重“皇后”的身份,而文绣更看重自由。

即便婉容想开了,也想离婚了,她也走不了。文绣至少还有妹妹支持她,而婉容的父亲、兄长不但不会支持她,恐怕还要加以阻难,甚至是加以压力。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文绣比婉容更幸福。

堕落的婉容,与最后的挣扎

没有自由、没有性,也没有爱,婉容像被掏空的木偶,里面塞满了封建礼教的杂草,让她不得呼吸。

她开始迷上鸦片,用幻觉去麻醉自己。她万万没想到,更大的悲剧还在等着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土肥原贤二威逼利诱,把溥仪拐到了东北。溥仪走得急,又需要婉容打掩护,便把婉容留在了天津。后来日本派出女特务川岛芳子,全权负责婉容的转移。


在路上,婉容的哥哥卖妹求荣,把婉容卖给了日本人。此去,婉容连清白也没了。

经此一事,婉容的精神受到了极大刺激,她彻底认清了自家父兄的真面目。毕竟,连吸毒这件事,都是父兄的主意。

到很晚我才知道,早在她那次离津去大连的路上,她的哥哥就由于换取某种利益,把自己的妹妹卖给一个同行的日本军官了。——溥仪·《我的前半生》

来到伪满洲国后,她的行动受到限制,还遭受日本人和溥仪的双重监视,她无比渴望自由,多次计划离开溥仪,离开东北。

1932年5月,国联调查团到达大连,婉容派人化装成古董商密会中国代表顾维钧,请求顾维钧帮助她逃离东北。可顾维钧职责所在,没有答应。

后来,她又曾在1933年间,请求伪满立法院赵欣伯的妻子帮她东渡日本,也没有成功,才彻底放弃重获自由的心思。


连希望也丧失的婉容,越发堕落起来。溥仪冷落她,她便靠鸦片度日,还与人私通。甚至怀上了孩子,直到临产时才被溥仪发现。

溥仪大为愤怒,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填进锅炉里烧化,并和婉容的哥哥一起欺骗她,在宫外由哥哥抚养长大(这段情节在《我的前半生》出版前被编辑社删除)。

溥仪还想废掉婉容,可日本人不允许,他只能加倍在婉容身上泄愤。而婉容失去了女儿,又被更进一步针对,她的精神终于彻底崩溃。

在一日更甚一日的大剂量吸毒下,她精神失常,瘦得只有皮包骨,人不人,鬼不鬼。偶尔清醒时,便哭着骂她的父亲和哥哥,骂他们为了荣华富贵断送了自己的一生。

后来,日本投降,溥仪逃到苏联,又抛下了婉容。婉容被当地游击队俘虏抓进监狱,于1946年8月死在监狱中。

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


关于婉容的罗生门

婉容到底背叛溥仪了吗?

我认为是有的。究其原因,在于人性。

第一,《我的前半生》作为溥仪的自传,有独特的创作背景。溥仪没必要也不会说假话。

创作这本书时溥仪还是犯人,是作为检讨材料在写,是以“犯人求生心态”在写。连毛主席看完后都说“书中检讨的部分太多”“把自己说得太坏”,可见他对于自己的坏事没有遮掩。

这种情况下,婉容背着他出轨,给他带绿帽子的事情,不存在作假的必要。按照他本人爱面子的性格,能自己做主的话必定不会写出来(当初就给了私通的侍卫400两银元封口费)。毕竟,没有一个正常男人会写书宣传自己被老婆带了绿帽子。


第二,婉容后期迷上鸦片,越发寂寞与堕落。

婉容也是一个正常的女人,与溥仪结婚十多年却没有性生活,再加上精神的苦闷,与人私通尝欢是人之常情,甚至可能是她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

第三,出来替婉容说话的,恰好是婉容的胞弟和宫女。

作为婉容最亲近的人,婉容在他们眼里自然带上了滤镜,其人物形象很可能跟事实存在偏差。至少,《末代皇妃》依旧播出了,《我的前半生》里有关婉容的描写依旧一字未改。

结语

溥仪说,他先后有过四个妻子,却没有一个妻子,她们不过是解决问题的摆设,是同一个制度的牺牲品。那么,婉容就是牺牲品中最典型的那个。

她的悲惨命运,从出生起就被决定,从结婚起就被安排,半点不由人。

那个在偌大的紫禁城里,骑着自行车、穿着碎花裙的活泼背影,终究成为了特殊年代里女性不幸的缩影。




1931年,25岁的婉容,被哥哥偷偷卖给了一位日本军官,她不敢告诉溥仪,只能含泪忍受。

4年后,从未和溥仪有过夫妻之实的婉容,有了身孕,并且生下了一个女婴。

可孩子才出生半小时,就被愤怒的溥仪扔进了锅炉,而她却一无所知。

她以为等待自己的,只是一顿打骂,没想到,是长达10年的圈禁生活。

接下来的日子,婉容被溥仪关在一个小房间里,与外界完全隔离,每天唯一记得的事情,便是吸食鸦片。

很快,她就变得精神失常,疯疯癫癫。

病得最严重的的时候,她双腿都不能下地走路,需要人架着在地上拖动。

后来,因为被关在暗黑的房间里太久,婉容双眼也见不得光亮,只能用一把扇子挡着脸,从缝隙里看人。

1946年,婉容病逝,被人用破炕席一裹,随意扔到了荒山。


溥仪一生结过4次婚,娶了5个女人,除了在紫禁城娶的文绣和婉容,还有在伪满洲国娶的祥贵人谭玉龄,福贵人李玉琴,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娶的护士李淑贤。

婉容是其中家世最显赫的,嫁得最风光的,却是结局最凄惨的。

繁华三千终成梦,转身一世皆成空。

谁能想到,这个整日蓬头垢面、见人就骂的疯女人,曾经是高高在上的大清皇后,是穿着俏丽的华服,嘴里还时不时说着一口流利洋文的摩登女性。

作为大清最后一代皇后,婉容何至于沦落到如此境地呢?

婉容的悲惨命运,起源于父亲对权势的贪恋。

婉容,字“慕鸿”,满洲正白旗人,父亲是内务府大臣荣源,母亲是爱新觉罗氏,家世显赫。

她的名字,来源于《洛神赋》中的这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从小,父亲就精心栽培她,不仅教授她琴棋书画,还专门请了美国人教她英文。


婉容后来才知道,父亲费尽心思,其实只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将她嫁入皇家,自己当上人人艳羡的国丈。

1922年,婉容16岁,父亲终于如愿以偿,花了20万两黄金打点好一切,将她推上皇后宝座,嫁给了溥仪。

不过,溥仪最初选中的皇后,其实并不是婉容,而是一个叫文绣的女人。

但执掌后宫的端康太妃,对此并不满意。

因为文绣家境不好,长得不美,更不能代表端康太妃的利益,所以溥仪只好选了端康太妃钟意的婉容。

就这样,文绣变成了淑妃,提前一天进宫,第二天跪迎皇后。


虽然此时的大清王朝已然覆灭,但是帝后大婚,也算是办得风风光光,一场婚礼办了整整3天,戏也唱了足足3天,这些在《清朝档案》中都有所记载。

可奇怪的是,溥仪和婉容大婚当晚,并没有在坤宁宫的新房内久留,他掀开了婉容绣着龙凤的红盖头看了看,便坐立不安,不一会儿竟推开门走了。

婉容居然对着一盏孤灯,独守空房。

她以为,溥仪去了文绣那里。殊不知,溥仪哪里也没去,只是回了自己的养心殿独寝。

好在,婉容并未将圆房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毕竟,相比于文绣,溥仪婚后对她也算十分宠爱了。

他们一起学习英文,彼此用英文写信,互相起英文名字,溥仪还会亲切地叫她“伊丽莎白”。

他们一起逛园子,游景山,吃西餐,骑自行车,在紫禁城里度过了最惬意的两年时光。


不过,好景不长,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和一后一妃撵出了皇宫。

离开皇宫后,溥仪带着文绣和婉容,几经辗转,搬去了天津的豪华宅院静园。

此后,溥仪和婉容住在静园的二楼,文绣一人住在一楼。

3个人的婚姻,两个女人的争宠,注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从前在紫禁城,溥仪一直是偏向婉容的,到了静园,溥仪对文绣也日渐疏离。更可气的是,连侍婢们都嘲笑文绣,欺负文绣。

久而久之,文绣实在无法忍受屈辱,在表妹的支持下,1931年8月,从静园出走,继而登报与溥仪离婚。

北京《晨报》也曾发布报道:“文绣自民国十一年入宫,因双方情义不投,不为逊帝所喜,迄今九年,独处一室,未蒙一次同居,而一般阉宦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

这次的离婚事件,被称为“刀妃革命”,这既是文绣对封建礼教的挑战,更是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一时间,舆论哗然,溥仪变成了话题人物,不仅仅是因为他作为昔日的皇帝,竟然被一个妃子要求离婚,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难言之隐被揭开了!

溥仪不能过夫妻生活。

因为他年少时,曾经接受过清宫的启蒙教育,被一群宫女戏弄,伤了身体,导致他有生理缺陷,不能人道。

溥仪的最后一位妻子李淑贤,后来在自传《溥仪和我》中,也记载了婚后溥仪告诉过她,自己和文绣、婉容都没有夫妻之实,娶妻只是摆设,他知道自己没有康复的可能。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文绣和婉容同样都受无性婚姻所困。

在人生的岔路口,文绣为追求自由而离婚,婉容却甘愿成为笼中鸟。

相比于封建的身份和礼教,文绣明显更在乎自由,哪怕回归到普通家庭的生活,也在所不惜。

如果婉容也像文绣那般勇敢,或许她会是另一种结局。

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提到:“婉容更看重皇后的身份,她宁愿做个挂名的妻子,也不愿丢掉皇后的身份。”


此外,文绣的家庭是支持她冲破牢笼束缚的,而婉容的父亲和兄长,不仅不会支持她,反而会对她施加压力。

或许,作为一个女人,婉容也曾纠结过,但在名分和父兄的双重裹挟下,最终她还是选择了隐忍与妥协。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为了在这难熬的婚姻中寻得片刻的解脱,婉容在父兄的“帮助”下,开始吸食鸦片。

而婉容的哥哥,亲手将自己的妹妹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文绣成功离婚的同一年,日本间谍川岛芳子奉关东军的命令,将婉容接至满洲,与溥仪重聚。

但在离开天津,去往大连的途中,婉容的哥哥润良,为了换取某种利益,竟然将她卖给了同行的日本军官,供其享乐。


失去贞洁的婉容,事后不敢向溥仪提起一个字,也没脸告诉溥仪,自己居然被哥哥出卖了,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

1934年3月,婉容被封为伪满帝国皇后,但是此时的溥仪把当傀儡的憋屈和被离婚的羞耻,全都泄愤在婉容身上。

溥仪认为,文绣之所以会离开,完全是被婉容挤走的,是她没有处理好3人的婚姻关系,所以对她异常冷淡,甚至很少与她见面。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写过如下一段话:

“后来发生的事情说明,她究竟是个人,有一般人的正常需要。她是在一种非常奇特的心理下,一方面有正常需要,一方面又不肯或者不能丢开皇后的尊号,理直气壮地建立合理的生活,于是就发生了私通行为。”

难道,伪满帝国的皇后婉容,真的背叛溥仪了吗?

对此,婉容的师傅陈曾寿,好友崔慧梅都曾为她喊冤,说她没有做过对不起溥仪的事。

崔慧梅的反应最激烈,在看到一部电影里有婉容婚外恋情节时,崔慧梅十分气愤,第一时间登报,表示抗议,要求“还我皇后清白!”

但是无风不起浪,世人并不相信这些说辞,只觉得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挽回婉容声誉而已。

1935年,婉容有了身孕,在即将生产时,溥仪才得知此事,他既愤怒又生气,在屋内来回踱步。

先前文绣登报离婚一事,已经暴露了他的生理隐私,如今婉容又给他带了绿帽,这要传出去,不成了天下人的笑柄吗?

溥仪势必要弄个水落石出!

一番逼问下,婉容只好交待出私通的实情。

她被溥仪冷落后,先后和溥仪的侍卫李体育和祁继忠好上了。


溥仪听后,怒不可遏,赶走了身边的近侍李体育,又开除了被送去日本留学的祁继忠。

根据晚清历史专家贾英华在《末代皇帝最后一次婚姻解密》中记载:

“婉容怀孕后,纸包不住火,向溥仪摊牌,孩子生下后,溥仪可以承认是溥仪的;如不行,就悄悄放在外边养着。

溥仪觉得丢了丑,悄悄遣散了两名随侍,并提出离婚,但日本人坚决不同意……”

至于李体育和祁继忠的下场,贾英华也有所提及。

李体育后来回了北京,在一家医院饲养用于试验的小动物,而溥仪还去看过他,两人一笑泯恩仇,得知他过得不好,溥仪甚至还接济过他。

想比之下,祁继忠的下场就很惨了,去华北当了叛徒,成了伪军,最后被日本人杀害了。


而婉容这边,溥仪也自然是要出气的,在她生下女婴后,溥仪将孩子丢进了锅炉。

溥仪曾经在自传中写过自己曾将孩子扔进锅炉,后来被编辑给删了。

但是关于孩子被扔锅炉前,是否还活着,却无从考证。

有一种说法是,婉容生孩子的时候,身边并没有接生的医生,只有一个婢女,导致孩子生下来就是死婴,所以溥仪才将她扔进锅炉。

无论怎么说,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个孩子,在世上逗留了不足半小时,就永远地消失了。

而婉容却被蒙在鼓里,她只知道孩子被哥哥抱走代为抚养。

不过,婉容很清楚,自从选择背叛溥仪的那一刻开始,自己就没有回头路了。


1935至1945年这10年间,溥仪将她打入冷宫,圈禁在黝黑的房间里,唯一能够满足她的是,烟瘾上来后,给她提供鸦片。

婉容病得最严重的时候,双腿已经不能下地走路,眼睛也不能见光。

溥仪觉得他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以后不仅不再见她,还娶了第3任妻子祥贵人谭玉龄,和第4任妻子福贵人李玉琴。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溥仪带着金银珠宝出逃了。

婉容跟着李玉琴他们,先是逃到了通化的大栗子沟,后来又被解放军俘虏,来到了吉林延吉。

在此期间,福贵人李玉琴一路照顾她,让她感受到了人世间最后的温暖。

只可惜,因为战争的动荡,李玉琴也不得不自谋出路,离开婉容。

解放军曾经联系过婉容的哥哥润良,请他将婉容接走,不过,润良避之唯恐不及,拒不接受。

可怜的婉容,此时已经神志不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最后病入膏肓,死在了延吉的监狱里,年仅40岁。

她去世前,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尸身被破旧的炕席卷着,扔到了荒山之中,葬地不明。

纵观婉容的一生,曾经多么风华绝代,最后却死得如此凄惨,离开的时候,连一点尊严都没有,实在令人唏嘘。


身处同样的时代,同嫁一夫溥仪,文绣勇敢挣脱婚姻的牢笼,而婉容却放弃不了名分,为了自己“皇后”的尊号,甘愿做笼中之鸟,又确实讽刺。

但是细想一下,婉容的家庭,尤其是父亲与哥哥,也给她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成了婉容悲惨命运的“刽子手”。

荣源不同意婉容离开溥仪,润良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自己妹妹的贞洁,在婉容无依无靠病入膏肓之时,也如躲避瘟疫一般,拒她于千里之外。

文绣多少还能从自己的亲友中汲取一些力量,支持自己与命运对抗,但是婉容从被父亲嫁进宫的那天起,就成了家族攀附皇权的工具。

那个曾经像花儿一样,绽放在紫禁城的娇俏女子,在人生落下帷幕时,倘若尚存一丝意识,肯定也会感到无尽的悔恨和刺骨的心寒吧!




溥仪这个“皇帝”挺凄惨,虽然获得了特赦,可是却始终活得战战兢兢,一言一行也是小心翼翼,临了了,他写了一本“悔过书”取悦于人,还在书中揭了自己的短。

他所揭的这个“短”便是皇后婉容出轨的事,她不仅出轨了,还给别人生了个娃,你说溥仪气不气?

皇帝生气了,后果当然很“严重”!

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先后病逝,不过,慈禧这个讨人厌的老妪却在临终前指定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作为皇位的继承人。

溥仪以3岁之龄即位,一切军国事务自然得让摄政王载沣处理,他想亲政,怎么也得等到成年成亲之后。只是,时势可不会慢慢等他,1912年他便被袁项城给一脚踹下了皇帝宝座,所以说溥仪有当皇帝的命,却没有当皇帝的运。

1917年,张勋又将溥仪推上了皇位,可是此时已经15岁的溥仪还没来得及得瑟,便又被段祺瑞给踹下来了。

溥仪可谓是满腹心酸,这是闹哪样呀,唉!

虽然溥仪两度被人从皇位上踹下来,可是,没有人废了他的皇帝尊号,所以在紫禁城中他仍然是九五之尊的皇帝。

既然是皇帝,哪能没有皇后?

1921年,皇宫里的太妃们无聊了将近10年之后,总算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也总算可以行使她们作为太妃的权力了,纷纷忙了起来,紧锣密鼓地为溥仪选后选妃。

对此事最为热衷的莫过于敬懿太妃和端康太妃,敬懿太妃是同治皇帝载淳的遗孀,端康太妃则是光绪皇帝载湉的遗孀,因为溥仪是“兼祧”载淳和载湉,所以敬懿和端康可以说都是他的皇额娘,自然都能对他的婚事作主。

当时,摆在溥仪面前的是四个女孩的四张照片,他也不知道选谁,所以挑了一张看得顺眼的照片画了个圈,算是选定了这个女孩。

溥仪选定的女孩不是婉容,而是文绣。

这时候端康太妃不乐意了,说文绣长得不好看,家境也不好,所以拍板定下了婉容作为皇后,被溥仪选中的文绣则因为荣惠太妃一句“既然皇上已经圈过文绣,她是不可能再嫁给臣民了”,被封为贵妃。

婉容和文绣便这么戏剧性地成为了溥仪的皇后和贵妃,入了皇宫。

婉容作为皇后,为什么会背叛溥仪,出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呢?

第一,溥仪是一个已经退位了的皇帝,所以婉容虽是皇后,却享受不到作为皇后的荣光。

第二,溥仪虽然已经退位,但是他的“后宫”仍然没有停止过宫斗,婉容和文绣也曾斗得不可开交,但是溥仪却偏向文绣,这让婉容很不愉快。后来,溥仪将文绣闹离婚的原因归咎于婉容,因此更加冷落了婉容,让婉容倍感心累和孤独,孤独的人总会想着能够从别人身上获得安慰。

第三,溥仪小时候被玩坏了,所以他在生理方面没办法满足婉容。

最终,婉容出轨了溥仪的一个近侍——祁继忠,没办法呀,近水楼台总能先得月!

婉容毕竟是皇后,她能够接触到的男人实际上并不多,也只能从溥仪的近侍下手了,祁继忠但是也算颇得溥仪的欣赏,这才有机会接触到婉容,从而和婉容一起绿了溥仪。

溥仪自从文绣离开之后,便一直很少关心和关注婉容,所以对于婉容的出轨,他一直到了婉容即将生产的时候才知道,并且为此愤怒不已。

对于怀孕,婉容可以穿宽松的衣服骗过溥仪的眼睛,可是,生孩子的动静太大了,不可能瞒得住。

溥仪一听说婉容要生生孩子了,瞬间脸色一黑,气得发抖,因为他很明白,婉容生的孩子绝对不可能是他的!

所以,婉容的孩子一出生,便被溥仪派人给抢走了,然后一把扔进了一个烧得红红的熔炉里。

对于婉容,他本来想废了她的皇后尊号,但是日本人不允许,所以他最后选择另封一个贵人,以示对婉容的惩罚,他也因此又害了这个贵人——谭玉玲的一生。

对于祁继忠,他倒是想砍了祁继忠的头。但可惜的是,当时的祁继忠已经被他送去了日本学习军事,所以溥仪也是鞭长莫及,为了保住皇家颜面,只能塞钱给祁继忠,让祁继忠保守这个秘密。

祁继忠拿到了钱之后,确实保守住了这个秘密,所以几乎没人知道婉容曾经出轨并且生了一个孩子的事。

婉容出轨的事是溥仪自己揭自己的短,应该可信,毕竟即便他是在写“悔过书”,但是对于这样私密并且极为丢脸的事,他自己不说也没人知道,但他还是说了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川岛芳子   文秀   秽闻   紫禁城   伪满   孩子   熔炉   末代   侍卫   日本   鸦片   皇后   锅炉   皇帝   哥哥   事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