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死后发生了什么?84年曲折平反,秦桧又如何被认定为奸臣?

很遗憾,在赵构指使秦桧公然作恶杀害岳飞之后,南宋文武没有一个出头为岳飞鸣不平的,全都选择了明哲保身的策略。这里单说当时手中握有军队的武将,当时,“中兴四将”,也就是北宋灭亡之时,协助赵构在临安称帝的四大军队将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都选择了妥协,而岳飞也是“中兴四将”之一。

张俊勉强支应,默认杀掉岳飞议和还不算完,被剥夺兵权,回家当富家翁去了,就这,他也未敢对岳飞之冤做些什么;韩世忠只敢私下问秦桧“岳飞何罪?”并没有敢在正式场合抗争,结果只得到了秦桧“莫须有”三个字,随后退休,自号“清凉居士”,每日骑驴携酒只在西湖上游玩,绝口不谈一言兵事和岳飞事,其实是安享富贵去了,可以说,韩世忠他也是“直把杭州当汴州”的其中一个;刘光世本来也只是一名继承祖父辈势力的地方军阀,向来怯于与金人作战,此时正好真心“议和”以保持力量,更不会为岳飞去说什么话了。

文臣们身家性命都在秦桧和赵构手中,更没人敢说话了。

可谓万马齐喑!

其实,此时也不能就说这些人就是“旁观恶”的恶人,这是人性,毕竟,赵构和秦桧为岳飞罗织的罪名是谋反!而岳飞领兵在外确实也有谋反的能力。在古代皇权政治中,有谋反的能力确实可以算是谋反的证据。

但是,天日昭昭,天下百姓口口相传岳飞之冤,莫不咬齿痛恨。“天下冤之。市人闻之,凄怆有堕泪者。”

起初,靖康之后,北方人民的心依然是属于南宋赵家的,从来的文明上国之人忽然被一帮子蛮夷管制,任谁也不会习惯。而且,金国政权也比较暴虐,行政管理采取的军管制度,一切民政军政等权力皆归军队将领。而金国军队的根本制度是“猛安谋克”制,猛安是千夫长,谋克是百夫长。这些千夫长和百夫长权力很大,属于军政一体的权力,战时要领兵冲锋,和平时期也要带人种地,他们的后勤保障是需要他们自己筹集的。

哪一个会嫌后勤收入少呢!游牧民族历来是以战养战。可以想象,被金国占领的山东、河北等地的人民受到的荼毒,猛安谋克所到之处,征兵拉夫派款每天都在发生。何况,一开始的时候金国也在搞剃发易服(后来才放弃),从来的文明人忽然要被逼穿上蛮夷服装,非常难以接受。这些千夫长百夫长还有征地拆迁的权力,就连地方上汉族实力派的地主们也免不了被骚扰,种了几辈子的土地忽然就成了军屯,好好的良民忽然成了奴隶,好好的宅院忽然就成了军营,谁能不反抗?

家国情怀之外再加上眼前的利益被侵占,人民的反抗意愿是非常强烈的。于是,岳家军所到之处,应者云集,民众箪食壶浆以迎,各种抗金自发武装纷纷投了岳家军。岳飞当时收集了很多支起义军在麾下的,比如牛皋、杨再兴、梁兴、李宝等大将原来都是自发组织的抗金起义军领袖。

在人民汪洋战争的支持下,岳家军才成了“撼山易,憾岳家军不易”的岳家军,所向披靡,眼看着就直捣黄龙府了。

人民只是在捍卫家园,希望赵构的朝廷能提供帮助而已!他们心底里以为岳飞就是赵构派来帮助他们的,岳飞也是这样宣传的。

但是赵构私心里并不想把皇位拱手让给父兄,他选择了与金国和谈。为了显示他的和谈决心,他让秦桧杀死了岳飞,搞出了“莫须有谋逆大案”。


面对莫须有,在其位的那些食国家俸禄的大臣们闭口不言,百姓们又能做得什么?做得多了就是反贼!要诛九族的。一时间江北之地长城倒塌,民心顿失,抵抗运动也就烟消云散。

只是在赵构的眼中这种倒塌和烟消云散倒是很好,非常好!一片和平啊!天下无事。

但是天下怎么可能“天下无事”呢!金国南侵的国策早已确定,只是在养精蓄锐罢了,可是金国养精蓄锐也不咋的,宫廷内变不止,一时之间两国前线倒也安定了下来。

和平也就维持了下来,岳飞也就一直背着“莫须有”的反叛罪名。

岳飞被害14年后,秦桧病死,倒是也有几个人以为有机可乘,向赵构提议恢复岳飞名誉,我们不知道这些人是为了政治投机还是出于公道人心,我们只知道赵构干脆起用了当年杀害岳飞的主要帮凶之一万俟卨当了宰相,然后,为岳飞平反的声音也就消失了,没有什么人去抗争。

又六年之后,终于有重量级人物来帮忙了。

谁?

金人。

金主海陵王完颜亮悍然撕毁了“金宋合约”,宣布南侵。

赵构怕的就是金人,眼看又要用人打仗,为了收买人心军心,不得已下旨:“令见拘管州军并放令逐便。”

这道莫名其妙圣旨的意思是:解除对岳飞家人的监视居住,准许他们回去了老家。然而,对于岳飞之死未置一词。

这也是中国古代的国情之一,“皇家不认错。”尤其不能在正式文书上认错。

但是不认错,民心不可用啊!

金人咄咄相逼,情势很危险。

赵构这个人本事不小,帝王术玩的很溜,第二年,他就与他儿子演了一出双簧,宣布退位做太上皇,一切权力给了赵昚,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

宋孝宗特意私下接见岳飞儿子岳霖说道:“卿家纪律,用兵之法, 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中国人很宽厚的,这个皇帝私下接见了岳霖的“内幕消息”一传开,军心大震,南宋军人们莫不振奋。

这就是帝王术役人心的窍门之一:我知道你们的岳将军冤枉,我这里要开始、要准备努力为岳将军平反了,你们也要努力啊!请支持我这个新皇帝。

于是,宋孝宗请回了张俊,开始了隆兴北伐,可惜北伐失败,被逼又议和,岳飞之冤也就无人提起了。

政治是残酷的,岳飞被杀害已经二十年了,当事人很多都去世了,大家都要往前奔,谁会在乎一个没有实际用处的死人呢!尽管都知道他是冤屈的,除非是他的亲人。

对,岳飞的儿子最恨秦桧,他们才是为岳飞平反昭雪出力最多的人。

又过了三十年,时间到了1192年,宋孝宗也在位二十余年了,他好像也忘了岳飞之子岳霖,更没有为岳飞平反昭雪之意,皇家不认错嘛!毕竟现在是“和平时期”,也用你岳飞不着。

但是岳霖还在努力,三十年前,宋孝宗接见他之时,他曾经请求宋孝宗发还高宗曾经赐岳飞的御札、手诏,孝宗皇帝诏令准左藏南库给了他,算是掌握了岳飞案的最机密第一手资料。自此之后长达三十年,工作之余,他一直都在广泛搜集关于岳飞各种资料。

收集的资料越多,岳霖越明白岳飞之冤,可是南宋人偏安已久,经济繁盛,小朝廷的小日子不错,上下官员的日子都幸福着呢!没谁愿意下死力气去纠缠“历史问题”,偶然有人提起来,也就是一提罢了,说者悲戚一下,闻者叹息一番,就是无人去皇帝那里去正式争取为岳飞洗脱冤情。

1192年这一年,岳霖病重在床,眼看不行了,他把儿子岳珂叫到了跟前,给了他一副遗嘱,遗嘱说:“先公之忠未显,冤未白,事实之在人耳目者,日就堙没。余幼罹大祸,漂泊及仕而考于闻见,访于遗卒,掇拾参合,必求其当,故姑俟搜摭而未及上。苟能卒父志,死可以瞑目矣。”

这一年,岳珂只有九岁。可是这孩子很争气,六年之后,才刚刚十五岁他就考中了举人。

这很了不得,在宋朝,重文轻武,一个人考上了举人,那就是拿到了上流社会的入门证,何况岳珂既是岳飞的孙子又那么年轻,前途远大,一时间交游广阔了起来,这时候,岳家也有了经济能力,于是开始撰写《吁天辩污录》,专门讲解秦桧之构陷岳飞之证据,后来又写了《高宗宸翰》,专门刊载赵构关于岳飞的言论。在这期间他又考上了进士,工作之余,就是研究岳飞案。

可以说,经过岳珂努力,为岳飞翻案,让秦桧罪恶大白天下,已经有了完善的证据链。但还需要合法化,还需要赵家朝廷承认。这个工作很难,毕竟,在咱们中国,为亲人讳,为尊长讳,是美好传统是道德标准来的,要求皇帝说皇帝家祖宗的坏话,基本不可能。

这时候南宋赵家皇帝已经传到了第四位宋宁宗赵扩,金国又来帮忙。

其实,金国一直在帮忙,金国从来也未收起南侵的企图,每逢南宋新皇等级,他都是要来骚扰的,要钱要物要增加岁币,赵扩决定反击。

要打金人,就需要收拾主战派人心,赵扩下诏追封岳飞为鄂王,恢复一切政治待遇,同时,削去了秦桧的一切待遇。

然后,宣布北伐。

为了激发对金国的仇恨,岳珂的书《吁天辩污录》、《天定录》等当然也大范围发行了,后来岳珂又写了《鄂王家世集》、《鄂王实编年录》等刊行天下。这种书,既有娱乐八卦性,事管皇家秘闻,还有知识性,又切合了政治需要,当然大卖特卖,一时间洛阳纸贵,童叟妇孺皆知秦桧之罪,岳将军之冤证据确凿了。

尽管这一次没有正式官宣岳飞之冤,也没有直说秦桧之恶。

但也算是迈开了清算秦桧的第一步,也是为后来的历代大清算在民间种下了种子。

可惜北伐前线没有岳飞,还是打金国不过,北伐失败,为向金国谢罪,主战宰相韩侂胄被杀,秦桧的各种待遇又被恢复了。

但是呢!这样一折腾,秦桧的罪恶已经算是昭告天下人了,官方再怎么折腾,在人民心中,秦桧已经有罪了。除非赵家朝廷或者秦桧子孙有秦始皇的魄力,来一次废书坑儒才能改变历史。不过,这不可能,大宋天下一般是士大夫的,不可能废书坑儒再现。

然后又“和平”了二十余年,到了宋理宗当政。

宋理宗赵昀这位皇帝出身比较特殊,首先他不是赵构的直系子孙,他是很多很多年前应该继承宋太祖赵匡胤帝位的赵德昭的十世孙,可是大位被赵光义得了去,他们这一系赵家子孙到了赵昀,已经 没有任何爵位了,他的父亲只是一名小吏,连县官也不是,日常生活 与平民无异。

宋宁宗赵扩八个亲生孩子全部早夭,无人继承皇位,寻来寻去,也很有传奇性,是一个大雨天,担负寻找考察继承人任务的余天赐(看看这名字)为了避雨,停止了舟行,听了一个和尚建议上岸去了一个全保长家避雨,全保长正是赵昀的外祖父。当时赵昀正在外婆家做客,被外祖父叫出去陪客人聊天,一番交谈,余天赐惊为天人,“赵家还有如此人才!”报了上去,然后赵昀就被接到京城去了。

算起来,赵昀应该算是平民出身的皇帝,具有平民思想。

宋理宗当政四十一年之久,算是一个有作为的好皇帝的,正是在他的任上,联合蒙古灭亡了金国,算是为岳飞完全报了仇!

宋理宗知道民心在哪里,再加上他又不是赵构的嫡系子孙,他很干脆地发出了《赐谥告词》,告词里正式向天下人道出了岳飞的冤情,再一次追封为鄂王,并赐谥号“忠武”。

谥,行之迹也!

按照谥法,“忠武”这两个字要算是大臣死后最高的荣誉,必须文武全才才 可以,诸葛亮也是“忠武”这两个字。

岳飞之冤既然已洗,秦桧之恶当然要清算了,于是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公元1161年南宋第一任皇帝宋高宗赵构退位,将皇帝之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赵眘,这就是宋孝宗。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帝也一样,宋孝宗成为皇帝之后觉定北伐,要北伐就得重新启用一些主战派的将领,给岳飞平反就能树立榜样展现自己北伐的决心,但为岳飞平反很可能会牵扯到养父宋高宗。宋孝宗将杀害责任全部推给秦桧。秦桧是直接杀害岳飞的凶手,在昭告天下的诏书中写到赵构是被秦桧蒙蔽。岳飞的四个儿子也被重新录用。父亲沉冤昭雪,而岳飞的四个孩子始终牢记父亲精忠报国的叮嘱,攻打金国的时候,岳氏四兄弟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人在杭州的西湖边修造了岳坟、岳庙,永远纪念他。在岳飞墓前,人们又用生铁浇铸了秦桧、王氏、万俟、张俊的跪像,他们永远遭人唾骂,真正遗臭万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百夫长   岳家   千夫   奸臣   人心   莫须有   南宋   朝廷   子孙   曲折   皇帝   权力   儿子   和平   政治   正式   财经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