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死的最惨的有哪十位名将?

1.白起

南打楚国,北击赵国,打退诸侯国联军,长平之战大败赵国,使得秦国一家独大,但是在长平之战后由于种种原因,白起被赐死,一代名将没有得到善终,很让人唏嘘。

2.李牧

战国后期能与秦国军队相持的人,为人有勇有谋,多次击退秦军,最后因为宫廷政变,李牧深陷其中,被杀死,下场很惨。

3.吴起

一生没有过败仗,打得最不好的仗也是平手,最后却死在了贵族的手下,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下场很惨。

4.章邯

章邯是秦国末期名将,带领一帮乌合之众大破起义军,使得秦国回光,但是他的命不好,先后遇到项羽、韩信、赵高,在败给韩信后,自杀而死,一生没能实现理想。

5.李广

一生想要封侯,可是总是赶不上好时机,在第一次出征还被匈奴抓住,在最后一次出征没能赶上时机,羞愤自杀。

6.高仙芝

高仙芝是唐朝名将,在恒罗斯之战中给外国军队重创,安史之乱时奉命防备安禄山,在兵败后罪不至死的情况下被唐玄宗赐死,一代名将就这样告别舞台。

7.哥舒翰

本来有着反击的机会,可是却被催促出战,结果大败,本人也被安禄山俘虏,最后被杀死,如果当时坚持他的战略,安史之乱会很快平定。

8.岳飞

怒发冲冠冠凭栏处,北伐,过河,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死在风波亭。

9.袁崇焕

重创努尔哈赤,崇祯皇帝如果用好袁崇焕,也许能阻挡清军入关,可惜皇帝中了反间计,袁崇焕被凌迟,下场很惨。

10.刘铭传

在中法战争中重创法国人,取得基隆大捷,在后期被调回内地,当他听说台湾被割给日本人后,伤心过度,最后死亡。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望告知!




1、商鞅

死法:五马分尸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变法,从而让在秦国的国力一下子跃于各国之首。但因为执法过于严厉,得罪了不少贵族,于是在秦孝公死后,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就下令逮捕了商鞅,最终施以“车裂”之刑(即五马分尸)。一代名臣,下场如此悲惨。

2、韩非子

死法:毒死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着名的哲学家、散文家,也是“依法治国”的开山鼻祖。他的法家学说,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当时的宰相是李斯,由于这个宰相肚子里撑不了船,在秦王面前奸言两句,一杯毒酒,就让这个史上最伟大的法学家驾鹤西去了!

3、李斯

死法:腰斩

李斯不仅是辅助秦王嬴政横扫天下的政治家,也是小篆的发明人。现在泰山石刻据说好多都是他的手笔,同时他的文章水平也是屈指可数的,大家应该读过他的《谏逐客书》,鲁迅就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不过,就这样一个大人物竟被指鹿为马的小人赵高陷害,最终被腰斩于咸阳。

4、韩信

死法:诛杀三族

韩信是汉朝十大开国功臣之一,这无可争议,但他到底有没有谋反实在是个难解之谜。这样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千古名将,最终被吕后斩于长乐钟室,并诛杀父、母、妻三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两个有名的成语就和他相关。

5、晁错

死法:腰斩

为了加强对地方势力的控制,汉景帝接受晁错“削藩”的建议,严重打击了各地诸侯的势力。但各地诸侯(历史叫“七国”)也不是吃素的,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汉景帝实在没办法,只好拿出晁错做挡箭牌。可怜晁错那天正高高兴兴去上班(上朝),就稀里糊涂地被腰斩了,遭殃的还有他的所有亲属,全部都被处死弃市。

6、岳飞

死法:缢首

岳飞的命运是注定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宋高宗想让他死,要是仗打赢了,迎回被金人俘虏的两个皇帝,他这个皇帝自然就下岗了。秦桧也想让他死,如果岳家军凯旋归来,他这个“投降派”宰相的乌纱帽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了。于是这两个掌大权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勒死了岳飞父子!

7、刘伯温

死法:慢性中毒

人们常常将刘伯温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事实上二人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前看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刘伯温最终却并没能逃出朱元璋的手心。史书记载,刘伯温是吃了胡惟庸送的药之后,病情加剧而死的,但很多人认为这是朱元璋借胡惟庸的手将刘伯温杀掉的。

8、解缙

死法:雪地冻死

单从对华夏文化的贡献来说,解缙的确是居功至伟、史无前例的。他主持编撰的《永乐大典》,3.7亿余字,2万多卷,是当时古今文化的集大成者。然而,他虽然精通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但却对政治一窍不通。结果被汉王朱高煦诬告,打入大牢,一天深夜被锦衣卫帅纪纲灌得酩酊大罪,拖入雪地,不明不白地死掉了。

9、方孝儒

死法:凌迟,灭十族

方孝儒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朱棣夺得皇位后要他投降并命他起草诏书,他却写了“燕贼篡位”四字!朱棣要灭其九族,他破口大骂,灭我十族又如何?人本有九族,何来第十族?于是朱棣就把方孝孺的朋友和门生也列作一族,就凑够了“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凌迟处死!

10、袁崇焕

死法:凌迟

明朝末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戎马一生,为守卫明朝东北边疆、抵御清军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不幸的是遭奸佞陷害,致使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计,将他错杀,造成千古奇冤。更不幸的是,袁崇焕被处死时,竟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还将他生咬活割。





历史上最惨的十位名将1袁崇焕凌迟处死、2韩信诱杀灭三族、3斛律光被勒死灭门、4檀道济被冤杀、5岳飞被毒杀长子岳云被斩长女投井而亡、6熊延弼被斩传首九边、7黑齿常之被酷吏小人构陷狱中自尽、8高仙芝封常清得罪奸宦被斩于军中、9王镇恶于军中被同僚挟私报复诱杀、10郭崇韬被奸臣太后合谋诛杀灭门。




李牧,蒙恬,韩信,周勃,李广,李陵,关羽,张飞,邓艾,檀道济




历史上死的最窝囊的名将,当属兵仙韩信了。

韩信一生可谓传奇,少有人能活得像他这样潇洒。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兵灵活,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

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

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

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可惜封建王朝的开国武将,多数逃不过一个“鸟尽弓藏”的宿命。兵仙韩信也不例外,更可惜的是,韩信尽然是死于妇人之手,这是比“胯下之辱”更加难以接受的耻辱。

由于“死于妇人之手”的特殊性,因此与此有关的两个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钟室之祸”更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也让韩信成为历史上窝囊死去的名将,留给后人无限的叹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于秦朝末期、天下大乱之计,首先投奔项梁项羽义军,奈何未得到重用。

之后转投刘邦,仍不受重用,虽有夏侯婴推荐,仍然只是个治粟都尉。

后又经夏侯婴推荐,被丞相萧何看重,奈何还是不被刘邦重视。韩信一气之下,准备离刘邦而去。于是萧何上演了一出“月下追韩信”的大戏,并极力推荐,最终满足了韩信的愿望,成功当上了大将军。

这便是“成也萧何”的由来。

韩信当上大将军之后,果然不负众望,屡屡建功。


(1)制定“汉中对策”,设还定三秦之计。

(2)刘邦兵败于彭城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请命北伐拿下代国。

(3)刘邦收韩信精兵后,背水一战,击败赵国

(4)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奇兵的同时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

(5)全歼龙且二十万楚军。

(6)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致项羽身亡。

由于功高震主,称帝后的刘邦对韩信甚是忌惮,终于找借口将韩信从楚王贬为淮阴侯。由“王”到“候”,韩信心里的痛苦可想而知,便和陈豨商量好一起谋反(其实,谋反可能只是韩信的一时气话)。

当时刘邦已经亲率大军征讨陈豨,吕后便让萧何骗韩信入宫,一代兵仙就此陨落深宫。

这就是“败也萧何”的由来。


“钟室之祸”

一代兵仙的死亡方式也颇有戏剧性,吕后将韩信置于悬钟之下,让人用竹签捅死了。

这便是“钟室之祸”的由来。

(如此看来,吕后此人真是颇有艺术细胞,用竹签捅死韩信,将戚夫人做成人彘,还真是感性大于理性啊。)

“汉以六合为家,是赖淮阴之策”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对淮阴侯韩信的评价,短短十二个字,道尽了韩信一生的功劳。

韩信熟谙兵法,称自己用兵“多多益善”绝不是自我膨胀。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因此,关于韩信的成(俗)语,千百年来也流传甚多,仅仅有关战术的典故就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其余像“胯下之辱”、“推陈出新”、“一食千金”、“独当一面”、“国士无双”、“解衣推食”、“战无不胜”、“功高震主”、“金石之交”、“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置之死地而后生”等更是不胜枚举。

最后,用汉高祖刘邦的话,缅怀一下汉初三杰吧: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韩非子   名将   秦国   崇祯   秦王   淮阴   项羽   鸟尽弓藏   明朝   散文家   刘邦   宰相   妇人   下场   皇帝   古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