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上厕所的?

西汉皇帝上厕所的时候让宠妃弹琴伴奏,西晋首富如厕时十几个侍女守着,连带着西晋的驸马都染上了“坏习惯”,居然边上厕所边吃枣子。

吃完了枣子厕所也上完了,出来还不忘对侍女吩咐道:记得把枣子续一下,挺好吃的,侍女们听后都不禁笑了,这个“土老帽”,枣子是拿来塞鼻子的,可不是用来吃的。

按理说古人上厕所不就是应该随便找个草丛就完事了吗,怎么看起来比现代人还奢靡?

事实上,古人会玩得很,只要兜里够有钱,他们都能拉朵花出来。

关于学会上厕所这件事情,其实也是古代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体现,因为人的生理健康,是与卫生息息相关的,随着健康概念的诞生,古人们渐渐地把“排泄物”与自己生活的地方分开,于是便形成了厕所,在人们的观念里,厕所是令人“反感”的存在,但又必不可少。

在说文解字中,“厕”字最早是这样的:



我们都知道,现代的汉字,几乎都是由古人的“意象”演变而来,所以厕所的厕字也并不例外,“广”代表了平常居住的屋子,而“则”代表了屋子的侧屋,在侧屋之中,是有人在蹲着或站着如厕。

将住所和厕所分开,这正是古人卫生观念的体现。

厕字出现的时间不会太晚,这就意味着“厕所”这种半封闭式或者是完全封闭式的结构很早就出现了,那些在我们印象中“随地解决”的古人们,也许并没有那么随意。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们就已经有着很强的“洁癖心理”,因为在他们看来,一个住所的“雅观”决定着他们本身的君子风范,在《庄子》就提到这么一句话:

“观室者周于寝庙,又适其偃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一个人到另一个人家参观的时候,除了看他平时睡觉的房间啊,还有他存放书简的书房以外,还要特地“拜访”一下他如厕的厕所是否干净,最重要的是,他的厕所有没有“门”,因为偃的意思,就是给厕所装上一个屏障,类似于帘子或者屏风一类的东西。

在现代人来看,到别人家参观厕所,这是什么什么怪癖?但在那个物质贫乏的时代,这么做也不是不能理解的,毕竟能让人生出好奇心的事物,确实不多。

那么问题又来了,厕所的外表是弄得好看了,搞得像是那么个文雅的样子,但古人哪里有下水道,哪里有排污管,这排泄出来的东西该往哪里处理,假如在厕所里排泄了而没有处理掉,这跟随地解决又有什么区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也是想得很多办法,而实用的办法,就两种:

把厕所和猪圈“结合”在一起,打造最早的“可持续生态系统”,也就是让猪给吃掉。

用容器装起来,定期让人清理。

  • 一、先说说厕所如何与猪圈结合起来。

上厕所是上厕所,养猪是养猪,明明是两件事情,但聪明的人,就是能结合到一起。

众所周知,猪是杂食动物,因为什么都吃,所以好养活,猪也因此成为了人们最常吃到的牲畜,而如今的猪是喂猪饲料的,以前没有猪饲料的时候,也是吃人们的剩菜剩饭,但再往前追溯,如果在一个人连自己的肚子都吃不饱的时候,猪还能吃剩菜剩饭吗?

答案自然是不能,那剩饭剩菜都没了,人又要蓄养猪,该拿什么喂猪?

先秦时期的农业专家立即给出答案:

吃人的排泄物。

乍一看这个说法,很辣眼睛,但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

如今发现的很多古人遗迹中,不难看到一种如此结构的房子存在:

说这是养猪的猪舍吧,很像,但问题是,传统的猪舍是有一个专门让人进去喂食的小门,而这种结构的猪舍却没有,反而在上方多了一个小房子,小房子是有出入口的,能够供人进去。

事实上,这就是“厕所”和“猪圈”的结合,人在上面排泄,排泄物自然就往下掉,而在下方的猪会寻着味“饱餐一顿”,如此一来,人的卫生问题、猪的温饱问题就紧密结合并且共同解决了,这可谓是双管齐下,只不过就是哪里不对劲。

不对劲的地方大概就在于,猪最后也是要被人给吃掉吧,现在猪吃的是人的排泄物,人最后又把猪吃掉,怎么说都难免有些膈应,但生活所迫,能忍忍就忍忍了。

而在西汉时期,因为这种结构的厕所,还差点闹出人命。

西汉的文帝刘恒,他有一个宠爱的后宫名为贾妃,刘恒去哪里都喜欢带着他,而刘恒的保镖郅都在内心里对贾妃恨之入骨,觉得贾妃祸害皇帝,本质上就是祸国殃民,于是某一次出游,贾妃差点出事故了。

汉文帝带着贾妃到长安著名的园林“上林苑”出游,而贾妃在半路说需要如厕,汉文帝便欣然答应,然后在一旁等待贾妃,谁知道等着等着,一头猪闯进了厕所,把贾妃吓得嗷嗷大叫,听到贾妃的哭声,汉文帝慌了,派郅都去救,可郅都却巴不得贾妃被猪撞死,于是抗命不救,也不让汉文帝去救。

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史记》

后来郅都还给汉文帝讲了“天下妃子何其多”的道理,让汉文帝放弃了解救贾妃,但贾妃这边根本也没什么大危险,无非就是猪“寻着味”来找吃的了,吃了就自然走了,不过这件事也确实说起来好笑又后怕。

上着厕所的时候一头猪在旁边“清理”,怎么说都是不自在。

而西汉那个边如厕边让妃子“弹琴”的皇帝,也是汉文帝,不得不说同人不同命,刘恒上厕所还能听曲,他的妃子上厕所就要被猪拱。

  • 二、人工清理版厕所。

或许是“猪拱人”的现象频频发生,也可能是有些古人就是彻底的洁癖,认为猪吃什么东西都可以,但就是不能吃人的排泄物,于是便坚决猪圈和厕所分开,而排泄物该如何处理呢,这就不得不麻烦“仆人”来受罪了。

其实这种工作也并不复杂,就是有点废鼻子、辣眼睛。

这种厕所的设计也简单许多,一般来说,要不就是用一口“大缸”来做容器,要不就是用个木桶来做容器,我们暂且都将其称为“马桶”,反正到最后,都是有人抬走清理的。

而为了让人方便清理,马桶不能放在太低的地方,如此一来的话,人“蹲”马桶就要小心点了,因为承受人蹲马桶的,可能就只是两块平放在马桶上面的板子,如果一个不小心踩空了,那么就有可能踩到大运,更倒霉的就怕人掉进马桶里,直接拥抱大运。

而在周代的历史中,还真的人被泡在大运里了,最终还被淹死了,他就是晋景公。

在《左传》里面,就记载了这个故事:

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晋景公是个强人,他先后击败了楚国和齐国,让晋国强势了一段时间,而晋景公年老之后便开始生病了,有一回,晋景公做了噩梦,于是便召来桑田巫给他算命,桑田巫则表示晋景公吃不到即将收割的新麦子了,这句话就是说晋景公命不久矣。

听到这话,晋景公很生气,就非要吃新麦子,于是派人去割新麦,然后再让桑田巫看着他吃,最后杀掉桑田巫。

不久之后,麦子准备好了,晋景公也准备好了,桑田巫也抓来了,就当晋景公准备吃的时候,忽然肚子痛要去上厕所,晋景公就迈着仓促的步伐跑到厕所,然后一泻千里,可谁能想到,就是晋景公如厕的时候,他踏空了,整个人掉进了马桶里,然后被活生生淹死了。

被大运淹死,这种死法可以说是比砍头还难受,而桑田巫的预言最终还是灵验了,晋景公也成为了历史上死法最离谱的君主之一。

也是因为“马桶”安全性过低的缘故,所以人们渐渐将茅房“改造”,到了西汉时期,梁孝王的“厕所”就已经很高级了,在对梁孝王陵墓的考察时,就看到了一种相对现代人而言能够接受的结构了:

这种厕所的设计,其实就是如今坐式马桶好的雏形,从安全性上来说,这种安全性是很高的,也说明了在那个时代,古人的如厕方式已经无限趋近于我们如今的如厕方式了,就连厕所的设计都近乎相像。

所以为什么到了晋代的时候,石崇就能把厕所装修得富丽堂皇,并且安排十几个侍女在一旁伺候他,有化妆的,有剪指甲的,还有一直撒香料的,这种配备,根本就不是为了上厕所而准备的,更像是开聚会。

石崇厕,常有十馀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又与新衣箸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世说新语》

这就导致了石崇的朋友们从来不敢在石崇家上厕所,因为如厕本来就是很私密的事情,但是石崇却将自己的待遇给每一个客人都安排上了,要知道被人围着上厕所,那是有羞耻心的,是完全难以排泄出来的,所以石崇的炫富,反而导致很多客人“不能如厕”。

而西晋重臣刘寔(shi)也曾去过石崇的厕所,当他被侍女领到厕所的时候,他乍以为别人带错路了,带到了石崇的房间这里,可谁知道这就是厕所,刘寔一看这装修,这配备,这服务,根本就不是来让人上厕所的,典型是来炫富的,于是便提出换一个地方上厕所了。

但说了这么多古代的厕所,这些强调的一直都是古代富人、权贵阶级的如厕方式,那么普通的老百姓该如何解手,他们可没有这些上层社会的豪富,难不成都得蹲在草丛里?

事实上,蹲草丛里,这是古代普通老百姓最常见的方法,但蹲的这个“草丛”是有讲究的,比如他们更多的是蹲在田地里,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人的排泄物本身就是植物的“养料”,既然能养猪,一样能养植物,而如今很多的纯绿色作物,本身就是靠人的排泄物来培养长大的。

不过蹲草丛也主要是一些耕作的农民,在古代城市里的老百姓,他们在城里居住,附近也没有草丛这种条件,所以官府特地设置了“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的本质和家庭厕所没太大的区别,也是有“猪圈”和“厕所”相结合,以及马桶式的类型,而古代的公厕,里面还蕴含着一大笔“商机”,而盈利的方式自然不是收取百姓的“如厕费”,乃是将公厕里的“排泄物”拿来出售给种田的百姓,这些都是珍贵的化肥。

到了明清时代,城市里的公共厕所已经有很多了,这些公共厕所有相当一部分是“私人”建立的,因为这些公厕都是一笔笔财富,譬如在清初的一本小说中,就记载了一个名为“穆太公”卖粪商。

话说这个穆太公在城里起早贪黑地,就是为了给平常上厕所的的人提供最好的服务,比如准备厕纸,比如打扫卫生,而穆太公从早忙到晚就是为了将这些粪物拿去农户那里出售,可别小看这些粪物,一担就能卖出一银钱的价格。

随着生意越做越好,穆太公还开了“连锁店”,特地在公厕外写上欢迎语:

穆家喷香新坑,奉求远近君子下顾,本宅愿贴草纸。

穆太公也不亏是生意人,能够拉下脸求着别人来上厕所,所以穆太公的生意越做越好,虽然算不上豪富,但也装个盆满钵满了,而这个小说虽然只是小说,可艺术来自于现实,说明了在明清时期,整个城市的公厕问题,已然形成了合理的生态链。

所以古人的“厕所史”也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与此同时,西方的“冲水马桶”也因为中国陶瓷的传入开始出现,随着冲水马桶进入中国,百姓们的如厕体验又到了进一步的升级,而过去的那些厕所轶事也都不再重现,只是成为了谈笑的奇闻罢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当时,无论是国君贵族,还是貌美如花的妃子,都蹲在猪圈上面酣畅淋漓,猪则在下面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

这个画面看起来好像不够文雅,但在西周时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这样的,因为猪属于杂食性动物,当时的人们发现,用这种方式养出来的猪长得肥大壮硕。

这样,既节约了最珍贵的粮食,又及时处理掉了那些污秽之物,在保证卫生的同时,实现了人猪和谐共存,属于可持续发展经济。

人们把这种厕所叫“井溷”,它兼具了猪圈和厕所两种功能,其实就是在猪圈上面搭一个台子,台子四周简单遮挡一下,然后人蹲到台子上面上厕所,污秽之物则直接落到猪圈里面。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而且古人很早就知道了,吃住要与上厕所分开,只有保持好卫生才能不生病。

比如,人们在距今5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了一排排的土坑,专家经过研究确认这些土坑就是古人的厕所,而这些土坑也被视为我国厕所的起源。

其实,在“井溷”发明之前,贵族上厕所非常有意思,他们不想把自己的住所搞脏了,就想到了一个挖坑和填坑的方式。

每当贵族想上厕所时,就会带着奴隶一起外出,找到没人的地方后,让奴隶先挖一个坑,等贵族上完厕所后,再让奴隶把这个坑用土填上,这在《仪礼·既夕礼》中有明确记载:“隶人涅厕。”

记得小时候,我有个邻居特别喜欢干净,又非常懒,每当想上厕所时,他就拎着一把铁锹出去,找个没人的地方挖坑方便,其实这跟古代贵族上厕所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体来讲,这种方式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古时候地广人稀,可以到处挖坑方便。不过,后来人们觉得每次上厕所都得挖新坑,不但费奴隶,也有点浪费,因为有人发现猪喜欢这些污秽之物。

于是,人们就发明了“井溷”,也就是我们文章开头的那种上厕所的方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这种方式也不行。

因为古人认为,用这种方式养出来的猪“脏”,这种猪不仅祭祀的时候不能用,贵族也不会吃这种猪,可是古时候能吃得起肉的哪有平民,所以不能把“井溷”作为主要的养猪方式。

而且,蹲在猪圈上面上厕所,不但苍蝇多味道大,还得听底下的猪叫唤,如果上厕所快的到还能忍,可上厕所慢的却有点受不了,因为这实在太不文雅了。

于是,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决定改变这种上厕所方式,但由于之前的方式属于可持续发展经济,所以新方式也必须满足这一点。

这时候,聪明的古人发现,人类排出的污秽之物,除了喂猪之外,还是很好的肥料,种庄稼时如果撒上这些肥料,庄稼会长得非常饱满,而粮食是古代最珍贵的东西,这么做比喂猪还要划算。

据此,古人想到了一个新的上厕所方式——“蹲缸”,所谓“蹲缸”就是先在地上挖一个大坑,然后在坑里放上一口大缸,缸上再放几块木板,中间留足缝隙,人蹲在木板上面上厕所。

这种方式,可以完整收集人类排出的污秽之物,做到一点都不浪费,而且再也不用听猪叫唤了,虽然里面的液体偶尔会溅到身上,但也比“井溷”强多了。

不过,这也存在一个安全隐患,就是人蹲时间长了腿会麻,严重的还会头昏眼花,如果不小心踩偏了,顺着中间的缝隙跌到缸里,那就很容易出现危险了。

别说,我还真没夸大这种危险,因为春秋时期晋景公就是“蹲缸”时,掉到缸里淹死的,他也是我国古代唯一一个被厕所淹死的君王。

当时是公元前581年,晋景公生了一场大病,并且他突然做了一个恶梦,迷信的晋景公就召巫师桑田给他解梦,桑田说晋景公恐命不久矣,甚至都吃不上当年新下来的麦子。

晋景公听后自然非常不高兴,于是他就遍寻名医给他治病,想等自己吃上新麦子后,就把桑田给杀了,还别说经过医生的调理,晋景公竟然慢慢地好起来了。

这时候,晋景公就下令,新麦子一下来,必须马上给他送过来,等到新麦子送来后,晋景公第一时间让人用新麦子做饭,他要证明给桑田看,他一定能吃上新麦子。

然而,就当仆人给他做饭时,晋景公突然感觉肚子非常不舒服,晋景公知道这是“跑肚”的预兆,于是他连忙捂着肚子来到厕所“蹲缸”。

或许是之前的病导致他身体虚弱,进入厕所后竟然脚一滑跌到了缸里,等人们发现时,晋景公早就已经淹死了,这时候一个宦官站出来抖机灵,他说自己梦到背晋景公登天了。

这个宦官原本是想抬高一下自己的身价,但周围的大臣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晋景公刚淹死,还没人跳进缸里捞晋景公,于是大家一致同意派这个宦官进到缸里把晋景公捞出来。

而且,等这个宦官出来后,大家还让这个宦官给晋景公殉葬了,理由很简单,既然你梦到了背着晋景公登天,那你就得陪着晋景公走。

以上,就是题主所说的,古代君主淹死在厕所里的故事,这也说明“蹲缸”是件危险的事情,而且“蹲缸”也不太舒服,万一溅到身上点污秽之物就更不卫生了,于是古人就又开始了研发工作。

当时间来到秦汉时期,古人发明了“坐式或蹲式冲水”厕所,用这种厕所的人,不但可以坐或蹲在石头上,旁边还有扶手,万一腿麻了,也能扶着站起来,免去了掉入厕所的危险。

厕所底部留了一条沟渠,排出的污秽之物,用水一冲就顺着沟渠流走了,而且这种厕所还分男女,基本上跟几十年前用的那种公共厕所差不多,当然了能用得起这种厕所的只是当时的贵族。

而且,人们还发明了很多防臭的方法,比如在《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东晋时期,一个叫王敦的人娶了襄城公主为妻。

结婚之后,王敦在公主府里上厕所,结果一进入厕所,王敦瞬间就懵了,因为里面太富丽堂皇了,他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跟婢女再三确认后,才开始在里面上厕所。

古人上厕所不像现在,如今人们可以边上厕所边用手机上网聊天,可古人没有这些,又不好把书籍拿到厕所这种污秽的地方,所以一般只能干挺着。

但王敦这次却不觉得无聊,因为他对这个厕所的所有地方都好奇,于是王敦就开始到处打量,这时候王敦发现自己旁边有一个刷了漆的木箱。

王敦打开木箱后发现里面放了很多干枣,王敦心想公主真会玩,竟然还在厕所里放果品,于是王敦就拿出干枣吃了起来,结果由于上厕所的时间太长,一不小心竟把所有干枣都吃光了。

等上完厕所,王敦出来后就告诉婢女往里面填充一些干枣,并且还说干枣的品质不错很好吃,婢女听后忍不住地乐了起来,因为这些干枣是用来塞鼻子的,塞上鼻子后就闻不到臭味了。

通过王敦在公主府的经历,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古人不但发明了很好用的厕所,还想到了很好的除臭方式,其实除了用干枣等塞鼻子外,还有放香包等多种方式。

虽然,这种厕所已经非常先进了,甚至都想到了很多除臭方式,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会享受生活了。

当时的人们认为,冬天或者晚上时,上这种厕所太冷了,于是“虎子”就应运而生了,“虎子”就是古时候的夜壶,主要是男性用来小便的,一般都是晚上用完,天亮后倒掉。

“虎子”的出现让人可以在屋里就能上厕所,之所以叫“虎子”,是因为这东西只能由男性用,而老虎最能展现男性的雄风,这才按照老虎的样子设计了这个东西,并起名为“虎子”。

不过,到了唐朝时,因为要避李渊祖父李虎的名讳,所以把“虎子”改名为“马子”,不过“马子”虽然用起来非常方便,但只能上小便,而且也只有男性能用。

于是,到了宋朝时,人们发明了“木马子”,所谓“木马子”非常像一个加了盖子的木水桶,这样男女都能用,同时也能上大号,而且用完还能用盖子盖上,以免弄得满屋都是味,实在是个好东西。

不过,由于“木马子”不带冲水功能,所以用完之后,必须要由人拎着倒出去,这也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夜香郎”,他们会挨家挨户收马桶里的污秽之物。

由于“木马子”很方便,所以“木马子”沿用了很长时间,直到近代抽水马桶出现,“木马子”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包括明清时期的皇帝、妃子也都用“木马子”,因为紫禁城里压根就没有厕所。

不过,到了清朝时期,“木马子”已经很像今天的抽水马桶了,上面的坐垫非常舒服,有的甚至用高档丝绸包上棉花缝制而成,而且除臭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比如:香木、花瓣、香料等等。

而上完厕所后,用来擦屁股的东西,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先进,从最初的木棍、竹片,逐渐发展为纸张、布料,甚至是丝绸。

据说,慈禧用的手纸非常先进,要有专人用烙铁熨平,折成特定的样式,等慈禧用前,再由经过训练的宫女,口里含水,在纸上喷上一层细雾,以确保纸张的柔软和舒适度。

以上,就是古人上厕所的演化情况,其实这里的古人主要指的是古代贵族,至于古代普通人,几千年来都差不多,基本上就是“井溷”和“坐缸”,极个别的也有最原始的一次一挖坑方式。

其实,上厕所这个话题难登大雅之堂,因此人们也给上厕所起了很多别样的称呼,比如,古代一开始叫“更衣”,后来又改为“解手”、“方便”、“出恭”、“洗手”。

也有为了区分,直接说“大便”、“小便”的通俗说法,西方有说是“摘花”的,日本男子在野外时管它叫“打猎”。

同时,厕所也有很多名称,比如最开始的“井溷”,后来有称“窖”的,也有直接叫“茅房”的,文雅的说法管厕所叫“洗手间”、“盥洗室”,也有叫“东司”的,反正不同地方的说法不一样。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那里是怎么称呼的?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佳动力,谢谢大家!

文/学史知今




1948年9月,国民党将领王耀武在济南会战中失利后,就扮成小商人逃出城。经过寿光县的一个小村庄时,王耀武突然肚子痛,因为没有厕所,他就随便找了处草丛就地解决。谁知现场留下的一张厕纸竟将他暴露,解放军“顺纸摸瓜”,最终将王耀武擒获。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的嫡系王耀武成为山东的军政一把手,与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正面交锋。

在抗日战场上屡战屡胜的王耀武,在面对华东野战军时却连吃败仗。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将军的指挥下,在沂蒙山发动了孟良崮战役,王耀武一手带出来的整编74师被全部歼灭。

战役失利后,王耀武飞到南京,请求蒋介石放弃济南,退守二线防御,但这一建议并没有得到采纳。

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统一指挥下,发动了济南会战。解放军以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以18万人组成打援集团,将王耀武的14万人团团包围。

王耀武与解放军交战多年,知道在这样的兵力对比下,败仗肯定是吃定了。而且国军里向来派系争斗严重,见死不救,对于援军根本就不抱任何希望。

可是如果一枪都没打就投降也不是自己的风格,毕竟自己戎马一生,现在手上好歹还有大量先进的美式武器,怎么说也要奋力坚守一下。

但在济南坚守的关键时刻,吴化文率2万部临阵倒戈,断送了王耀武的最后一点希望,仅仅8天,解放军就攻战了济南。

战败后,王耀武先安排几个人打扮成自己从四个不同路口逃跑,来迷惑解放军,然后自己和几个手下乔装成商人,想逃到南京去,却在经过山东寿光县时出了意外。

在经过寿光县的一个小山村时,王耀武突然肚子痛,就着急地找了一个草丛解手,解决完擦擦屁股就走人了。

没想到,他们刚走不久就被解放军给抓住了。原来是他在草丛里留下的一张厕纸,被一个老乡发现了,老乡随即将这个线索报告了解放军。

解放军得到线索后,以这张厕纸为中心向四周进行搜索,“顺纸摸瓜”,最终将他抓获。

一张普通的厕纸为何会暴露行踪呢?这就要讲到古代厕纸的发展历史了

厕纸的发展可以简单用四个字来总结“从刮到擦”。

1、刮——从石头到“厕筹”

古代有史料记载的厕纸,叫“厕筹”,又称“搅屎棍”,就是用一根10-20厘米的木片或竹片打磨而成,可以随身携带。上完厕所后,就用随身携带的厕筹将PP刮擦干净,然后再用水清洗厕筹,可以反复使用。

中国人使用“厕筹”最早记载见于三国时期,有学者考证,厕筹应该是东汉时期随着佛教戒律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后来又从中国传到了日本,有点像戒棍。

你可能会说,东汉时期,我国的蔡伦不是发明了造纸术吗?为什么古人不用纸来当厕纸呢?

当然不可能了!蔡伦虽然发明了造纸术,但是当时的造纸成本还非常的高,纸张价格昂贵,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得起。

再者是东汉时期皇帝很重视文人墨客,有关学术的东西,纸和笔都是身份的象征,如果有人拿纸去擦PP,PP是舒服了,脖子上的脑袋就要搬家了。

当然,厕筹和厕筹之间也是有不同的,普通人家用的厕筹一般是用木片或竹片做成的,达官贵人用的厕筹可能会用银器或金器制作而成。

那么在“厕筹”发明之前,古人都是用什么来擦PP呢?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因为史书并没有记载。

但我们仍然可以推测得出来。

在10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宽阔的草原上劳动生活,他们最离不开的一样东西就是石头,打猎需要石头,做饭需要石头......因此,上厕所自然也离不开石头。

其实都不需要推到100多万年前,就是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还有很多人都是用的石头来擦PP的。因为那时的厕纸比较粗糙,不方便随身携带,在山里、地里劳动时,如果要急厕,也只能就地取材了。可以就地取材的除了石头,还有树叶。

2、擦——从“厕纸”到“卫生纸”

前面讲过虽然东汉时期,中国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但是中国的百姓却无法用纸来擦PP。那么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用纸张来当厕纸的呢?

是到了唐宋时期,特别是宋朝,经济发展迅速,造纸的技术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纸张生产数量也多了起来,慢慢地,有些纸张就被用来当厕纸,但是这时候使用的人依然不多。

一直到元朝,人们才开始广泛地使用厕纸,这是因为元朝是蒙古人统治,蒙古人天生粗犷豪迈,没有“惜纸如金”的概念,在蒙古人的带动下,厕纸得到广泛的推广。

但那时的厕纸纸质比较粗糙,使用前需要反复揉搓软化。

别说那时候,就说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普通人家使用的那种玫红色的厕纸也都非常粗糙,还能很清晰地在纸张上看到纸桨。

因为比较粗糙,用来擦PP还是会不舒服,穷人家就凑合着用,富人家则会让下人事先将纸张软化,再给主子使用。

说到软化这项工作,就不得不提到慈禧太后,她使用的手纸都需要宫女们二次加工,先用水喷湿,然后再用熨斗烫平。

而我们今天上厕所使用的卫生纸,出现至今也就一百多年的时间,是美国一对叫斯科特的兄弟无意中发明的,发明的过程非常的戏剧化。

斯科特兄俩经营着一家纸业公司,1890年,公司买下了一批纸,运输过程下起了大雨,使得纸张淋湿受潮无法销售。

由于这批纸张数量巨大,如果无法销售,公司将承担巨额的损失。兄弟俩赶紧召集公司员工开会,商量如何处理此事,刚好开会过程一个员工突然流鼻血,其他人慌乱中就扯了一把桌上受潮的废纸往他鼻子塞。

这个动作引起了斯科特兄弟俩的注意,他们扯下了一张纸,对着玻璃窗照射的阳光看,发现受潮后的纸比没受过潮的更加透明更加柔软。

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他们在纸上打上一排一排的小洞,便于撕成小张纸片,也就是现在卷桶纸的雏形,兄弟俩将这种纸命名为“桑尼”卫生纸巾,将它们卖至火车站、饭店、学校等地方,因其柔软好撕,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很快就风靡美国并走向世界。

而面巾纸的出现,则是在1924年,由金佰利公司生产制造出来的,这种面巾纸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纸巾了,雪白又柔软。金佰利公司为了造势,还请了电影明星来拍广告。

很快,这款雪白又柔软的纸巾就传入中国了,犹太人还在我国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合资纸公司,但由于价格昂贵,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只有富人才能用得起。

抗战爆发后,大量城市沦陷,纸厂什么的也都关停,加上日军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国内物资十分紧缺。

国内用纸都还是依靠进口,而王耀武在逃亡时使用的厕纸就是从美国进口的高级卫生纸,雪白又柔软,普通百姓尤其是农村别说用了,见都没见过。

因为战争,当时的百姓的厕纸基本又回到了原始状态,石头、树叶、秸秆等,就是八九十年代,我国开始自己办厂生产厕纸,也还达不到“雪白又柔软”的程度。

所以你可以想象,当时王耀武用的那张卫生纸在当时有多扎眼,自然逃不过当地“朝阳群众”的法眼。

说了古代人上厕所用什么,自然要讲到古代人的厕所是什么样子的

有人做过统计,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要上6-8次厕所。对于人类来讲,陪伴我们一生又必不可少的东西,除了床之外,就要属厕所了。

当然,厕所也不是一开始就是我们现在的样子,可以说厕所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

1、从粪坑到圂厕

在人类有文明之前,人类是没有厕所的概念的,人们基本上就是直接在野外的空地上解决需求的。但是随着人类的繁衍,人口密度的增加,大量的排泄物不仅容易传播细菌,也容易暴露行踪,引来野兽或敌人。

在距今5000多年的上古时代,半坡人发明了中国最早的厕所,但说是厕所,其实就是在露天挖一个空地,解决完后再用土埋上,等坑都填完后,下次再换个地方挖坑埋土。

因为上厕所这件事,是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做的,所以后来人们又在粪坑上搭建了小屋,可以用来遮风避雨。

但是这种厕所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一不小心,比如蹲得太久头晕很容易不小心掉进坑里,不摔死也会被淹死。

历史上就有一个很有名的人掉进粪坑死的,这个人就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26代君主晋景公。

晋景公在位19年,也成就了不少霸业,比如平定了赤狄(春秋时实力最强弱的狄族部落),克楚制霸、联吴制楚等,但这些都不如他掉厕所殉职来得有名。后世在讲到晋景公时,都只能想到这件事,就像讲起屈原也只能想起他投江的事。

这种粪坑其实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还到处都是,现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农村都还有这样的厕所。

只不过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的粪坑和古代粪坑不一样的是,古代粪坑一开始是建在猪圈上面的,当时的人们发现猪喜欢吃人类的排泄物,于是就将粪坑和猪圈连通,人畜粪合在一处,既减少了占地面积,又减少了污染源,方便清理利用。

因为和猪圈连通在一起,因此这种厕所叫做“圂厕”。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后吕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后,就是丢在圂厕里。这种圂厕现在在我国陕西、四川的部分农村地区还有。

但是圂厕有一个弊端,就是猪食用人类的排泄物容易引发寄生虫病,而且味道也不好,所以后来人们改由在猪圈旁而不是在猪圈上面建厕所,这样人畜粪也可以归在一处,也可以减少污染源。

2、从夜壶到马桶

人类上厕所并不是只有白天需要,晚上也需要。由于古时候治安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好,照明条件也没有现在好,晚上出去上厕所很容易发生危险。

特别是北方,冬天温度零下十几度,半夜要去小解,还得从暖暖的被窝里跑到室外,也是真心冻不住,所以人们就发明了夜壶。

据说这个灵感来源于刘邦。刘邦很不喜欢读书人,有一次,一个儒生想要谋个差事,就对着刘邦侃侃而谈,刘邦听得不耐烦,就直接把儒生的帽子拿下来,当面解开裤子在帽子里尿。

古代的夜壶一般都做成老虎的形状,所以称为“虎子”。为什么做成虎子的形状?据《西京杂记》记载,是因为西汉名将李广射死一只老虎,便“铸铜像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也”。

到唐朝时,因为开国皇帝李渊的爸爸叫李虎,为了避讳,就把“虎子”改名为“马子”。

随着人们对“马子”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能装尿液还要能装粪便,还要好清洗,因此“马子”的形状也随之变化,变成了桶状,这就是“马桶”的由来。

“马桶”一经发明,因其占地小、味道轻、方便清理广受城市居民的喜欢,但古时候的“马桶”没有自动冲洗功能,又不能随便倾倒,需要由专人来收。于是,当时就出现了一种专门收集运输粪便的职业,唐宋时期称其为“倾脚工”,明清时北京城称为“粪夫”,上海称为“倒老爷”。

因为粪便是天然的肥料,粪夫收集后会运送到周边的农村进行贩卖,获利颇丰。唐代张鷟的笔记小说集《朝野金载》,就讲到一个叫罗会的人,他们家世代以收粪为生,因而成为一方富豪:“(罗)会世副其业,家财巨万。”

而带有冲水功能的马桶,则是16世纪末,一个叫约翰.哈灵顿的英国爵士发明的,他发明冲水马桶的目的是为了将它献给他的教母,伊丽莎白女王。

不过呢,哈灵顿发明的这个马桶虽然使用起来很舒适,冲刷也方便,但是装置相对还是比较简陋,需要将马桶和下水管道连接在一起,才能把排泄物冲走,这样下水道的臭气很容易回流到室内,因此并没有在英国传播开始。

1775年,苏格兰一个叫卡明斯的钟表匠,对哈灵顿发明的抽水马桶很感兴趣,经过研究,对它进行了重要的改进,将马桶下方的管道设计成S形,并首次获得了专利权。

1778年,英国发明家约瑟夫.布拉梅进一步对抽水马桶进行了改良,不仅改良了抽水马桶阀门的设计,还将污水管道做成了U形,并因此取得了这款设计的专利权。

但是不管抽水马桶的设计怎么优化,在材质上面始终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障碍,当时使用的材质一般是木材,硬度低,又很容易漏水,而且不容易清洗干净。如果用石头,制造起来很难度较高。

所以,抽水马桶真正开始流行,是中国陶瓷开始向欧洲输出的时候,欧洲人在掌握了瓷器的制作工艺后,就开始用陶瓷来改造抽水马桶。

第一个将陶瓷用来制作抽水马桶的是英国一个叫马斯.特福德的商人,用陶瓷取代木材是抽水马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事,从此陶瓷抽水马桶就开始走向世界。

可以说,厕所的进步,就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尺度。古代人对上厕所的要求,也是随着社会发展,一步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温饱问题解决了之后,在上厕所方面也会要求更加体面更加方面。

其实对于我们今人来讲也是这样的,尤其七八十年代生活在农村的人,也都是经历过“厕所”的发展史的,从一开始看着有点危险的旱厕,再到分男女的公厕,再到坐便器,再到现代抽水马桶,其实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见证。




古时候的人怎么如厕呢?

古代人用厕筹来解决这一问题。称“厕简”。古代上厕,不用纸而用厕筹。筹为木或竹削成的小片。用毕后以水涤尽,以备下次再用。贵族之家,以锦襄盛筹,以备取用。纸张发明后,因价格较昂,仍用竹木筹。

很早以前的有钱人家,上厕所是要换衣服的。南朝的首富石崇家的厕所修得富丽堂皇,一般都有十多个身着艳丽服装的婢女准备好了甲煎粉、沉香汁、新衣服等站在门口迎候。

家中来了客人,看见这种光景,都不好意思去。王大将军不管这许多,脱了身上的衣服进厕所,大便之后,穿着婢女准备好的新衣服出来,神情中充满骄傲。从这一细节也不难看出,为什么古人会把上厕所称为“更衣”。

富人家有马桶,那穷人呢?

在更多的穷苦人家,是不具备“更衣”条件的,但是不论更不更衣,人们在排便时的痛快感受是无可替代的。这一肮脏但愉快的历程,所有的教科书中都不会记录,似乎只有欧阳修“马上枕上厕上”的读书方法很值得推广。

古代有公共厕所吗?

提起北京城,在世人眼中,那可是几朝帝都,王者气象。近几百年的文人恨不得把所有好词儿全用在这城市身上,以表示他们对“身居京城”的庆幸与感恩。

在16至19世纪的北京,也就是明王朝和清王朝时期,商业一片繁荣的背后,是公共设施的匮乏和管理的无序。偌大一个北京城,公共厕所寥寥可数,以致有“京师无厕”的说法传世。明代王思任在《文饭小品》中直陈时弊,将京城比喻成一个巨大的厕所。这是不是有些耸人听闻了?

事实上,情况远比这严重得多。由于寥寥几个公共厕所还都是收费的,如果不是出于体面或是别的什么顾忌,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人满大街找半天之后走进去的。“故人都当道中便溺”,不仅普通百姓这样做,一些官员也带头这样做。不仅男人这样随便,甚至女人也将便器直接倒在街上。自然是大便夹杂着小便,人粪夹杂着牛溲马尿,北京城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公共厕所,还是一个巨大的垃圾站。当真是“重污叠秽,处处可闻”(据清代佚名《燕京杂记》)。

直到清朝末年,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北京各街道遍修厕所,不准随地便溺。而且,出现了大粪车,以摇铃为号。

臭气熏天的北京城慢慢干净起来……




历史上曾有一则十分著名的如厕小段子,主角是我们东晋时期的王敦,虽然地位高崇,但人设是实打实的大老粗形象,娶了襄城公主。

结果头一次在公主府里上厕所,就闹出了大笑话,他把用来堵鼻子的干枣全给吃光了,心说还是公主会享受,出恭都有零嘴吃,也不觉得一边吃,一边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从这便可以以小见大,直观看到古人中的贵族如厕有多奢侈。

我们普通古人,当然没有干枣这类愉悦类物件,大多使用的工具是从厕筹至草纸,后者相对好理解一些,就是质地粗糙一点的纸。

厕筹就很有特点了,是采用竹子作为原材料,削成二指间宽的竹板,方便完后用其刮干净,不得不说我们古人还真是有手法,也不怕毛刺或者力气大了,刮出痔疮......

不过虽然贫贱有别,但纵使时移事异,吃喝拉撒睡的人类刚需,于本质上还是没有太大变化——特别是人有三急的上厕所,都是每个人有了感觉,必须要执行的事情。

只是千年前的古人和今人在上厕所的形式上还是有很大改变的。

我们今人无论是在家、还是公司,只要是在室内,都可以第一时间前往洁净清爽的卫生间解决烦恼,使用的是柔软的纸巾或湿厕纸,很多马桶还自带喷水功能,一边轻松自在的刷着手机,一边就把事情搞定了。

哪怕是在外面逛街和通勤时突然想上厕所,公共厕所的普及率也十分的高,再不济还有知名连锁商超和快餐店,都能做到干净卫生且有效率的解决人的生理烦恼。

可同样的事,换到古人身上就没那么简单。

首先得分别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人来看,毕竟“古人”这个概念着实宽泛,远到夏商周时代的人,近到明清两朝的人都算古人,中间横亘着漫长的风俗变迁。

上厕所这件事也被玩出了各种花样,从最初的只是排泄,到后来甚至很多皇帝宠幸妃嫔、宫女都在官房里,布置得那叫一个豪华奢靡,不仅丝毫没有气味尴尬的问题,还因可以顺带连澡都洗了,变成贵族们的“居心地”。

夏商周时的古人,按照贫民、中产和贵族来划分的话,贫民一般没有那么讲究,通常小便就挑一个四处无人时,躲在树后就可。

解大手则略微复杂一些,相对爱干净的一批人,会带着铁锹在家附近挖一个坑,使用完毕再随手掩埋掉,至于为何不走远一点挖坑,估计来不及吧。

而此时的中产,就是发展起畜牧业和农业的一类人,累积起的多年经验,让他们视污秽为一笔宝贵的饲料和肥料,通常会把厕所盖在猪圈的上方,就可以直接把排泄物掉落在猪食槽里,相当于给猪加餐了,此种方式沿用了许久,称作“井溷”。

至于给农作物施肥,则更为源远流长,采用“蹲缸”和“土坑”的方式,在缸和坑的底部放一个收集秽物的木桶,待桶的量差不多了,就挑去给庄稼当肥料。

二者相比来看,拿秽物当肥料对于古人的接受度会更高一些,虽说都是动植物的生长养分,可猪一旦吃着秽物长大,古人再杀来吃肉的话,总觉得心里犯嘀咕,如名门贵族几乎就不吃,因此很难卖到好价。

夏商周时代的帝王与贵族,其实上厕所的排场远不如后来朝代的人会享受,不过就是“蹲缸”做得大一些,踩着缸沿往上走时会有仆人搀一把,承载体重的木板会选的略考究一点。

可正因“蹲缸”做得气派了些,春秋时期的晋景公,竟然一命呜呼在了上厕所的过程中,堪称有史以来死得最为滑稽的君主了。

事情是晋景公一天做了个噩梦,巫师桑田解梦表示可能命不久矣,应该都来不及吃到新麦子,头铁的晋景公不信邪,打算用立刻吃一顿麦子,来打破活不久的预言。

可吃完麦子肠胃顿感不适,他急忙爬上蹲缸开始一泻千里,大约是蹲得太久低血糖+腿麻,起身时竟然摔进了缸里,活活溺毙在自己的秽物之中。

由此可见,这位巫师真是有点东西,不知是了解晋景公的性格有意激怒,还是真算到了他的命数,导致一代君主就这样憋屈地死了。

换个角度来看,夏商周时的君主和贵族,也以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致心思,把蹲缸设计得十分宽阔,不然不至于能溺毙一个成年人。

自春秋至明清,古人上厕所的习惯变化的不太大,顶多就是一些微调。

比如土坑会注意隐私,加上一道挡住关键部位的木板,蹲缸因危险性过大,逐渐被“坐便”代替,造型就是两个四方石块便于人坐,跟前还贴心的放置一个扶手石,让人完事后扶着起身,不知是否从晋景公的悲剧中得到的灵感。

贵族们则有官房和恭桶,官房主要是给主子们用的,既有铺设在一间特定的“卫生间”里的官房,还有可移动的便携官房,通常是木制,贵妇皮肉细嫩,会在上方缝一个绸子面的坐垫。

——如慈禧太后的官房就出了名的豪奢,桶底都会铺满晒干的枣干,也就是我们文章开头小故事中提到过的那个,而目的自然是为了驱逐秽气。除此之外,她使用的厕纸,也是宫女一张张摩擦过的细软纸质。

综上所述,古人上厕所的方式变迁,根据历史时期不同,具体会有一些差别。

夏商周时,野外挖坑、土坑和蹲缸是主流形式,其中建造在猪圈上的“井溷“,风靡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井溷“毕竟不卫生,苍蝇嗡嗡的飞,猪在底下嗷嗷的叫,喂出的猪也不好卖价。

待春秋至明清,有门的独立厕所和简易“坐便”,成为老百姓使用的主流,贵族也更新换代开始用官房,晚间一般都是小便,所以“虎子”就应需而出,其实就是夜壶,但没有盖子。

逐渐古人发现没盖的“虎子”味道窜得很,影响睡眠体验,到风雅的宋朝,就有加上盖子的“木马子”,夜壶被人使用了成百上千年。

一度到建国后的六七十年代,使用共用厕所的人家,还会晚上在床边放一个夜壶,便于临时有感觉了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5

标签:官房   桑田   排泄物   古代人   虎子   如厕   猪圈   污秽   麦子   马桶   古人   贵族   厕所   时期   古代   方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