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包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包拯给人的印象就是铁面无私、明辨忠奸,他是北宋官场上的一股清流。在小说演义中,包拯的形象更是被上升为文曲星下凡,和狄青这位武曲星共同守卫大宋江山。

但实际上,包拯当官的时间主要是宋仁宗时期。北宋开国的时候,赵匡胤制定了重文轻武的政策,他说过:“愿与士大夫共天下。”所以,北宋一朝是非常尊重读书人的,尤其是在宋仁宗时期。

宋仁宗虽然是个皇帝,但是他却是历史上最和气的皇帝了,他和朝臣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宋仁宗时期,像包拯这样的人才其实有很多,比如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司马光等等。在这些人里面,包拯的仕途可以说是非常顺利的、结局也是比较不错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来看看包拯的履历。

包拯28岁考中进士,年纪其实有点偏大了,所以他的父母这个时候也比较老,他们不希望包拯离家太远。于是,包拯就辞去了官职,在家里赡养父母。几年后,父母相继去世,又守了几年丧,直到他38岁的时候才出来当官。

包拯当的第一个官职是天长知县,做了4年后,调任端州知州。因为他为官清廉,辖区内政治清明,百姓安乐,所以2年后被调到中央去做了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是个得罪人的活儿,但是它正需要包拯这种清廉公正的官员来担任。做了3年监察御史之后,包拯又被派到地方担任转运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56岁那年,因为他推荐的官员获罪,作为担保人,包拯被贬去当了池州知州,这是他唯一一次被贬。但是,不到一年他就又被升了回去。这一次升迁,他成了代理的开封府府尹。很多人都以为包拯长期担任开封府府尹,但实际上,他只当了两年的代理而已。

后来,他又被升为右谏议大夫,最后官职升到了枢密副使。原本是要被升为吏部侍郎的,可惜他推辞了。一年后,64岁的他因病去世,宋仁宗追赠他为礼部尚书。

从这份履历上看,包拯仅有的一次贬官,是因为担保出了问题,而不是他自己本身的问题,也不是皇帝对他有意见。

那么,在风云变幻的官场上,包拯是如何做到善始善终的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的清正廉洁、不为私利。

包拯为官期间,所提的建议,无不是从事实出发;他所弹劾的人,无一不是贪官污吏、擅专的权贵。他言之有物,举之有理,跟明朝后期的那些网络喷子式的言官相比,优秀太多了。

他曾经提醒宋仁宗早立太子,宋仁宗问他想立谁。

包拯说,立太子是国家大事,他子孙都死了,立了谁当太子,对他都没好处。

可见,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国家大事。宋仁宗心里也清楚,所以即便包拯骂他的时候,唾沫星子喷到他脸上,他依然不会给包拯小鞋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包拯确实是个人才。

包拯虽然入仕的时间晚,但是能力不凡,不管做什么工作,他都一丝不苟,处理得井井有条。正是因为政绩突出,才能有升官的机会,才能被宋仁宗赏识,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除了官场,包拯的家庭又如何?

包拯原本是有个儿子的,可惜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儿子去世了,没过几年,唯一的孙子也去世了。这让他伤心了很久,很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包拯58岁那年,一个被他休掉的小妾孙氏生下了一个男孩儿,这就是包拯的次子包绶。孙氏被休的时候已经怀有身孕,包拯的儿媳妇崔氏是知情的。所以包绶出生后,崔氏一直都在帮忙照顾他,直到包拯六十大寿的时候,崔氏才把这个比自己小了二十岁左右的小叔子抱到包拯面前,让包拯开开心心地享受了几年的天伦之乐。

包拯去世之后,包绶就由长嫂崔氏抚养。包绶在包拯身边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包拯的公正清廉却刻在了他的骨子里。包绶的一生都在践行父亲的人生准则,直到他47岁那年去谭州赴任,路上贫病交加,病逝于现在的黄冈附近。死的时候,除了随身物品,身上只有46枚铜钱。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其实,任职开封府并非包拯仕途的顶点,也不是终点。

包拯是安徽合肥人,生于北宋公元 999 年。想起这个年份,就难免想起一种感冒药来,如果请包拯做代言人,效果应该不差。

公元 1027 年, 28 岁的包拯考中进士,授江西建昌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要求调职,被任命为安徽和州监税。父母又不许其远离,包拯干脆离职回家照看父母。没几年父母去世,守孝期满,包拯仍徘徊犹豫不忍离去。乡里亲友多次劝解,包拯才再次入京。

1037 年,包拯授安徽天长知县,此时包拯已在家 10 年,时年 38 岁。用八个字来形容包拯,那就是“孝字为先,大器晚成”。

不少人以为包拯是两朝元老或三朝重臣啥的,其实不然。包拯不论是考取进士还是在朝做官,都在宋仁宗一朝。宋仁宗 1022 年即位,包拯 1028 年中进士,包拯死后的第 2 年,宋仁宗才去世。

宋仁宗是宋朝的第 4 位皇帝,宋真宗第六子,活了 53 岁,当皇帝却当了 41 年,“狸猫换太子”等包公戏中的情节都发生在宋仁宗时代。

“开封知府”是人们对包拯最深的印象,其实包拯从 1037 年任天长知县至 1062 年去世,20 多年的仕途中,担任的职务两只手加两只脚都数不过来。

公元 1056 年,包拯担任开封知府,时年 57 岁。主政开封不过两年时间,在其 25 年的仕途生涯中并不算长,当然也就不可能有那么多包公断案的故事了。

开封是北宋的首都,同是知府,但职责和权重显然不同于其他州府,如同今北京市长和其他市长的区别一样。

作为帝都,历任开封知府中,除了包拯、寇准这些名人外,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这三位宋朝皇帝都曾担任过开封知府。

(宋太宗 赵光义)

北宋定都开封,但开封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从军事角度上来讲,开封并不是定都的首选之地,宋太祖赵匡胤也曾想迁都洛阳,但被宋太宗赵光义所劝阻。毕竟赵光义长期担任开封知府,在开封经营多年,自然不愿意离开开封府,这也才有了后来宋太祖传位赵光义的顺利进行。

假如真的迁都洛阳,赵光义未必能顺利成为大宋皇帝。 1127 年金兵一路南下,也就不那么容易发生导致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了。

开封知府只是包拯仕途生涯的一个短暂片段,在其整个仕途生涯中,涵盖了监察、行政、财政、军事等领域。他的政治贡献其实不在于担任开封知府,而在其任职监察机构时期。

宋朝的监察机构分御史台和谏院两大块,即御史和谏官两种,合称“台谏”。包拯在这两个系统中都曾担任过职位,发表过不少奏议,甚至将好脾气的宋仁宗怼得一愣一愣的。

包拯的耿直之所以能够实行。与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兴起和强悍,宋仁宗“共治时代”的外部环境有很大关系。在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不同声音被允许,人们也相信批评能让世界更美好。

从政治和政绩的角度看。包拯的同道和前辈不应该是狄仁杰,而是魏征。

(少年包青天)

除了监察系统,包拯仕途的另一主线是财政系统,铁面包公会算账,这个是很多人所忽视的。包拯先后担任户部判官、户部副使、各州转运使以及三司使等职,绝对是北宋时期一等一的经济学家和财经达人。

转运使和三司使听起来似乎不咋地,实则不然。唐朝定都关中长安,地狭人稠,粮草不济,需要从江淮等地运输钱粮租税到关中,开始设立转运使。到宋时,一路或一地的转运使逐渐成为一地的最高行政长官,除了掌管钱粮赋税转运,监察及地方官员的考绩也在其中,类似于明清时期的地方总督,包拯就曾担任过河北等多地的转运使。

三司使更是了得!在帝国财政系统中,本来分设掌管政府财政收支的度支机构,掌管全国租赋的户部以及盐铁专营机构,后来三个部门合并,称为“三司使”。户部都隶属于三司使,属于帝国的最高财政长官。

包拯晚年时,曾先后弹劾两任三司使,致二人相继被免。宋仁宗有意让包拯出任三司使,却遭到大文豪欧阳修的嘲笑,说是包拯弹劾了别人,自己却盯着这个肥差。包拯于是待在家中不愿就职,宋仁宗不许,不久才就职。

包拯后来又被授为礼部侍郎,但被拒绝,后又升迁至枢密副使,《水浒传》中的宋朝大宦官童贯曾担任过枢密使。枢密院是当时政府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包拯也算踏入了军界,担任二把手。

(开封府)

1062 年,包拯病逝,时年 63 岁。宋仁宗亲临吊唁并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一、生平简介

包拯(999~1062),北宋官吏。字希仁,泸州合肥县(今安徽合肥)人。初举进士,授建昌知县,因父母皆老,故朝廷授官,坚辞不就。及双亲亡,方 出任地方官。他清廉、明断,颇有政绩。旋升监察御史,主张练兵选将,加强边防,反对岁赂契丹。后历任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又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开封府等。 在朝时,素性刚毅,不阿权贵,数论斥权幸大臣,上书仁宗明听纳,辨朋党等;在地方则执法严峻,平冤狱、抑豪强,故贵戚宦官无不惮惧,为之敛手。民间称之为‘’包待制‘’,‘’包龙图‘’,京城内传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包拯一生清正廉明,铁面无私,坚持正义,打击豪强,善断疑案,任百姓诉冤,务得真情。锄豪强,罪奸枉,奖节义,申冤曲,一介不取,铁面无私,童稚妇女,群知大名,呼为‘’包青天‘’。 后官至枢密副使,死后追赠礼部尚书(从一品),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二、包拯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泛滥者,生不得放归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

包拯的这则家训,不是临终遗言。生前,他就刻石告诫。 它不仅仅令包拯家族,同样让非包氏的后人惊心动魄,肃然起敬。

翻开史书,若排序清官系列,敢保证包拯能稳居前三名,就在宋朝当时,人们都说包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狄青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其实这都反映了广大群众对这两位贤臣名将,为民除害,保家卫国英雄事迹的热爱、崇敬之情。特别是‘’包青天‘’早已成了清官的代名词。

三、一门荣耀

包拯垂誉至今,称颂不衰而历久弥坚,其在百姓中的口碑更高大,更伟岸。

那么包拯庄严肃穆的家训,对其子孙的影响又如何呢?

夫人董氏只生独子包繶,早亡无后。如夫人孙氏生个男孩,名包绶。长媳崔氏收养一子,名包永年。崔氏因使包拯后继有人,受到了宋哲宗的嘉奖,其嘉奖令就出自大文学家苏东坡之手。

包绶、包永年都做过洲县官。 包绶‘’生平清苦守节,廉白是务,遗外声利,罕有伦比。‘’其四十八岁那年,赴任谭洲通判,在路途中病故。1973年考古时,清理包绶墓,诚如史籍所载,仅从墓中取出墨砚、印鉴、碗罐等这些极简单的遗物。包绶夫人文氏,是当朝副相文彦博的小女儿,身世显赫,却也是‘’赋性寡欲,常不如荤,以清静自将‘’,严格遵循包拯家训。 包永年历任县主簿、县尉、县令等职,‘’凡厥莅官临事,廉清不扰。‘’死后,清理他的财物,‘’了无遗蓄‘’。 他们做到了一世清贫,两袖清风,与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官污吏,真乃天壤之别! 做官做到了如此清廉,包氏门风如此清白,怎能不令人感叹和敬畏!

四、千古流芳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包拯能青史留名,这乃是人生之最高境界,是其无与伦比的最美好之结局!

那么关于包拯自身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据《宋史-包拯列传》载:‘’…迁给事中,为三司使。数日,拜枢密副使。顷之,迁礼部侍郎,辞不受,寻以疾卒,年六十四。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这是正史的说法,谥号‘’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对包拯忠孝一生的高度肯定和评价。所谓‘’疾卒‘’,就是病故。

当然还有其它的说法,如在包拯墓志铭上有这样话:”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视事,疾作为归。上遣使赐良药,辛未,遂以不起闻。‘’ 就是说包拯从发病到死亡,只过了十三天的时间,是什么病来者迅猛。这些都给包拯的死亡添上了疑问。包拯在世之时,得罪了不少贪官污吏,有没有被害的可能?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现代专家对包拯的遗骨进行了研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安徽省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对包拯遗骨进行了研究。发现包拯遗骨中钙、铁、汞元素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高,而砷和铅的含量均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低或相近。 因而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基本上是正常死亡,但也不排除被毒毙的可能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虽然经过千年历史大潮的洗礼,但包拯传奇的一生,在人们心目中还是那么崇高和伟岸,‘’包青天‘’三个字,字字千钧,震聋发聩,千古流芳!




包拯64岁那年病逝在北宋都城开封,当时他已经担任枢密副使,相当于宰相的职位,主要分管军事。

包拯病逝以后,宋仁宗亲自到包家吊唁,并且宣布停朝一天,以表示对包拯的悼念。当宋仁宗来到包拯的家中,发现包拯的住所相当简陋。又听说包拯家中用具,和他没做官之前几乎没什么两样,这更让宋仁宗感到震惊。

包拯一直以来被民间称为包青天、包龙图,一直都是忠臣和清官的榜样,更有人将他认定为道德和正义的化身。

但是,64岁逝世的包拯,从政时间也仅仅只有24年。而他在民间传说中断案如神的形象,主要发生在他担任开封府尹期间。这一时期其实相当短暂,仅有一年半而已。

而且,包拯身边既没有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也没有南侠展昭,没有公孙策,甚至都没有那号称“上铡昏君,下铡黎民,中铡朝臣”的三把铡刀。至于民间传闻更广的斩驸马,斩国舅,斩侄子包勉,打皇后銮驾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桥段,在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

公元999年,也就是北宋建国40年以后。在安徽(当时称庐州)合肥一家姓包的大户家中,一个白净的小子出生,这个人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包青天”的包拯。

包拯的出生没有什么天降异象,也没有星宿下凡。在民间传说中,包拯和狄青,本是天上文曲星和武曲星转世。但是,文曲星和武曲星聊天,错过了投胎时间。结果仓促之间,武曲星转世成为包拯,文曲星转世成为狄青。这才造成,文官包拯一副黑头黑面的样子,而武将狄青却是一副小白脸的模样。

甚至在民间传说中,包拯是由兄嫂抚养长大的,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包拯父母双全。但是包家敬重嫂子这一习俗,也不是凭空而来,这是源于包拯的次子包绶。

包拯原先有一子两女,儿子叫包繶。在包拯50多岁的时候,包拯这个长子去世了。包拯的儿媳崔氏就在家中一直侍奉公公婆婆。

由于长子去世,包拯和夫人董氏一直都闷闷不乐。于是,崔氏就暗示董夫人身边一个丫鬟,近身伺候包拯起居。

果然,没多久这个丫鬟就怀孕了。但董夫人却不知情,认为这个丫鬟经常偷懒,就把她赶回家了。而崔氏则在暗中细心照顾这名丫鬟。

等到孩子出生以后,崔氏就将孩子抱回家暗中抚养。没过多久,等到包拯60大寿,崔氏将这个孩子抱出,告知包拯,这是他的亲生骨肉,包拯和董夫人喜出望外,乐得合不拢嘴。

等到包拯去世的时候,包绶也不过5岁。崔氏就拒绝了娘家人劝她改嫁的提议,坚持要将小叔子包绶抚养成人。等到包绶9岁的时候,董夫人也去世了。包家也就只剩下包绶和他的寡嫂崔氏。

崔氏将包寿抚养成人,又替他主婚娶妻,甚至找回了亲生母亲。而包绶对待崔氏,也犹如生母一样孝顺。在崔氏去世的时候,远在开封的包绶,连夜回家奔丧,并披麻戴孝。因此,民间也就有了“长嫂当母”这一说法。

包拯在29岁那年高中进士,被任命为建昌县知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西永修县。但是包拯却上奏,请求将他安置在家乡任职,以方便他照顾年迈的父母。于是,朝廷将他改任为河州监税。但是没过多久,包拯就辞官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等到包拯伺候双亲离去,又守完三年丧期,这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

此时,年近40岁的包拯,在乡亲们的劝慰之下,赶赴京城听选,被授予天长知县。

也许有人会认为,包拯耽搁了10年仕途,以后肯定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起色。其实则不然,在北宋,孝道是受到大力追崇的,这甚至是一个人道德品行的标准。而且,宋仁宗特别重视孝顺的人。可以说,包拯虽然少了10年的仕途经验。但是从另一方面,他又通过孝道,获得了巨大的政治资本。

4年之后,包拯获得升迁,调任端州知府,也就是今天的广东肇庆。在唐宋年间,广东绝对是边缘困苦之地。一般来说,这是流放朝官的地方。

但是端州盛产端砚,端砚属于皇家贡品。因此,被调到端州的官员,还有一项特殊的“福利”,就是可以搜刮上好的端砚。端砚深受京师士大夫的喜爱,拿一些上好的端砚,回去贿赂高层士大夫,就有可能重返朝堂。

但是这样一来,端州百姓生产端砚的数量,要比规定数目高达几十倍之多,无疑就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包拯到任以后,立刻就做出声明,百姓只需要制作朝廷规定数量的砚台,其他官员索要,一律不予理睬。仅此一项,包拯就获得了端州百姓的大力拥护。

很快,这件事就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中。等到包拯卸任端州知府以后,包拯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大事则奏劾,小事则举证“”。虽然监察御史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可以直接参与朝政,这等于给了包拯在朝堂上发声的机会。

在此期间,包拯提出了很多实用性的建议。比如,加强军队,重视边境,建议从重处罚贩卖私盐者等。他甚至还出使过辽国。为大宋赢得面子。而这些桥段,都被民间进一步加工,成为了奉旨差赈,斩国舅,斩皇亲国戚,放粮赈灾等,一个个不畏强权的故事。

此时,正值范仲淹主政,大力推广庆历新政。新政立主大力裁员,举贤任能等事务。这严重损害了既得利益团体的得利。因此,革新派与守旧派闹得一塌糊涂。

由于包拯是御史中丞王拱辰举荐,而王拱辰又是典型的守旧派。于是,包拯身上已经打上了守旧派的烙印。包拯现在还属于政坛新秀,守旧也没指望包拯能发多大力。

可没过多久,包拯上奏了一篇奏折。指出新政关于人事方面有重大缺陷。由于派到各个地方监察官员的按察使,权力过大。导致地方官员人人自危,属于矫枉过正。

守旧派一见到这篇文章,立刻喜出望外,他们都对得到包拯这个新生力量,感到欣喜若狂。他们正愁找不到机会打击革新派,现在革新派被抓住痛脚,守旧派怎么会放过这次机会,

于是,在守旧派一方口伐笔诛之下,范仲淹很快下了台,新政也彻底被废。但是,此时包拯又上了一篇奏折。他认为范仲淹等人应该保留官职,因为他们也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这一下彻底让守旧派懵逼了,你包拯到底是哪一面的?

不过,也正是包拯这种刚正无私,对事不对人的作风,也赢得了革新派的一丝丝好感。这也是日后,虽然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一直看不惯包拯,但也偶尔会替他说一两句好话的原因。

随后,包拯又去地方担任了几年转运使,在1050年,包拯进入知谏院。在几个月之内,包拯6次弹劾张贵妃的叔叔张尧佐。张尧佐靠着张贵妃,在一年内连续升迁4次,甚至一度成为包拯的上司。

包拯在廷辩之上,像宋仁宗陈词厉害,唾沫星子一度飞溅到宋仁宗脸上。宋仁宗回到后宫之后,冲着张贵妃发火,“你就知道问你叔叔要官儿,难道你不知道朝中还有一个包拯吗?”后来由于张贵妃的病逝,张尧佐被撤职,这一事件才平息。

包拯还7次弹劾前宰相宋痒,因为宋痒无功无过,包拯认为他就是不做事。包拯还7次弹劾同僚王魁,甚至一连干掉三个转运使。

1052年,包拯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这也是后来,包拯被称为包龙图的原因。不过,龙图阁直学士只是个荣誉称号,没有什么实权。

在担任转运使期间,包拯的儿子包繶去世。包拯上奏要求减轻负担,于是包拯被改任扬州知府,后来转任庐州知府。

没过两年,包拯因为担保的官员,在任期内有过失,包拯也被贬为池州知府。

但没过多久,包拯又被朝廷召回,这一次任命为开封府知尹。由于包拯铁面无私,对谁也不讲情面,谁都怕他。这一年,惠民河发洪水,可水患怎么也治理不了。于是,包拯就亲自去视察,结果发现很多王公大臣在河堤上修筑了豪宅。正是有这些豪宅挡道,才导致水患不止。于是,包拯下令,直接将这些豪宅推平, 由此一来,水患迎刃而解。

在他任开封府期间,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皇亲国戚,对他都恨之入骨,恨不得他早点离开。

于是,在他任职一年半以后,开封府尹换成了欧阳修。欧阳修处理政务就比较宽松,通常是雷声大雨点小,这让这些达官贵人们感到很开心。

包拯从开封府尹的位置退下来以后,担任了御史中丞和右谏议大夫。又过两年,包拯担任了给事中和三司使。没过多久,又被任命为枢密副使,最后,包拯病死在枢密副使的任上。

包拯为官24年,累计升官25次,平均一年升职一次。这样的升职速度,在历史上实属罕见。通常宋代官员升职,一般是三年一次。而包拯每次都是没有满任,就得到升迁。这于宋仁宗的喜爱,和同年官员的举荐是离不开的。

虽然,包拯39岁才出来做官,但是他高中进士那一年,有很多同年,在后期都担任宰相职位,比如王尧臣、韩琦、吴育、包拯、赵概、文彦博、吴奎等。而且,铁面无私的包拯,在担任言官期间,可以说是怼天怼地怼空气,但是就是没有怼过他的这些同年。不过,这也是宋朝官场生存规则,这也不能改变包拯铁面无私的形象。

说起包拯,我们就不得不提,中国历史上另一个清官——海瑞。包拯为官24年,能够一直升迁。而海瑞却被罢官,在家闲置16年之久。

同样是做官做到没朋友的包拯,为何能够一直官运亨通呢?这主要是因为,包拯不是太追求完美。

从民间的传说中,也可以看出,包拯的斗争是有一定策略的,他永远不会触碰天子本人。你看包拯处理的都是什么人?皇后娘娘,国舅,国丈,皇亲国戚。但是,一到天子本人的时候,不是打龙袍,就是大打銮驾。虽然也是指出天子的错误,但是给足了天子面子。

而海瑞则不同,对谁都是硬怼,可以说是直接打脸君王好吗?同时,明朝君王也不如宋朝,至少宋朝的君王,还是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海瑞可以说是生不逢时。

人们对包拯的喜爱,就是源于包拯“不畏强权,敢于为民请愿”的态度。同时,包拯身上还有“心清气正,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操,符合民众期盼安定的生活,追求清贫世界的强烈愿望。

因此,包拯才能一直活在人们心中。




“包拯不廉”,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上书弹劾包拯,一石激起千层浪,欧阳修又为何直斥包拯不廉呢?



包拯出身官宦之家,自幼得父母言传身教,遂养成忠诚厚道之品行。北宋仁宗五年,包拯考中进士,其仕途开端就由知县做起。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一直是包拯自勉之信条,其心中只有国家社稷百姓民生,遂一心为民请命敢于犯上直谏,从不顾惜自己的安危与名声。

包拯既没有传说中龙虎铡,也没有传说中的尚方宝剑,可其为百姓审奇狱断冤案一样法不容情,成为可以救百姓于水火,可以为百姓伸张正义的青天大老爷。

包拯不苟言笑,尤其对欲向其行贿之人更是一脸阴沉。包拯之刚正硬性,就连皇亲国戚都怵其三分,遂民间传言只有阎王老爷与这个铁面包老头用钱买不通。包拯就凭着如此清正廉洁忠君爱民之心,一路升迁至开封府尹。



话说北宋仁宗朝管理财政的三司使张方平,利用权力之便趁机以超低价格谋夺他人豪宅,后因事主出事而曝光。

包拯闻知此事,自觉三司使乃管理国家钱财要职,容不得一丝贪念,遂大力弹劾张方平。随之仁宗免去张方平之职,又任命宋祁为三司使。

可包拯却觉得宋祁虽没有贪污之实,但还有生活糜奢等诸多毛病,也不是三司使合适人选,遂又弹劾宋祁,吓得宋祁不等仁宗发话主动请辞。

三司使位置再次出现空缺,张方平有才无德,宋祁马马虎虎还行却有生活小节等问题,仁宗思谋良久也只有清廉自律的包拯是最佳人选。

于是宋仁宗立刻宣布包拯继任三司使,包拯性格直爽未做推脱即接任此职。朝野为此一片哗然,这也成为欧阳修弹劾包拯不廉耻之因。



其实欧阳修亦是清廉之臣,他弹劾包拯并无私人目的。只不过欧阳修更注重名声,注重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由此欧阳修认为包拯强势弹劾两任三司使下台,而自己未谦虚推让就直接上任,不仅给世人留下倨傲不懂礼仪之感,亦是取了不该取的东西。

欧阳修历经宦海沉浮,自知官场险恶,其弹劾包拯亦是深怕其被政敌抓住把柄诟病,遂给予提醒以回护包拯周全。

虽然包拯感觉欧阳修所言有些道理,并请辞回家休息了一段时间,但宋仁宗找不到三司使合适人选,最终依旧由包拯担起重任,而且包拯做的也相当称职。欧阳修看到包拯安全度过了舆论风险期,遂也就不再反对包拯担任三司使了。

包拯从不重视名声等虚的东西,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自己认为于国于民有利的事情,不管别人怎样看都会坚持去做。

包拯心中没有虚无名声掣肘,相比欧阳修而言是更为纯粹的廉洁之臣。由此宋仁宗对包拯为国为民不畏强权的刚正大为赞赏,一直信任重用包拯。



包拯年近七旬时已官至枢密副使,却依然夜以继日操劳国事,终有一天口吐白沫晕倒在朝堂之上。

宋仁宗闻听包拯病倒心急如焚,遂亲派太医诊治并送来汤药。可包拯病症未见任何起色,其弥留之际给只有五岁的儿子包绶留下家训遗嘱:如果包氏子孙日后为官贪污枉法,不能写入包家族谱,死后不能葬入祖坟。并要将此家训刻在院中照壁,以便日夜提醒训诫子孙。

从发病到去世只有短短13天,千古忠臣包拯撒手人寰,享年只有64岁。包拯生前为民不惧权贵得罪人太多,家人深怕有人报复盗墓,遂造了21口棺材,送殡之日同时抬出四方城门,然后分散建造21处坟墓 。

无人知晓何处才是包拯真正葬身之处。直到包拯去世九百余年后,我国才发现了真正包公墓,并通过高科技检验证实墓中骨骸确实是包拯,但发现其骨中汞元素含量远超正常人指标。难道古已有之的有关包拯被人毒害致死的传言是真的吗?



宋仁宗下毒说

有传言称宋仁宗在包拯病后赐汤药将其毒杀。但我们查找史料典礼寻不到宋仁宗想加害包拯的蛛丝马迹。

宋仁宗就是传说狸猫换太子,被包拯打龙袍的那个皇帝。可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却是屈指可数以仁治国的有道明君,对包拯直言冒犯之言从不以为逆。

有一次宋仁宗宠妃张贵妃吹枕头风,想为叔叔张尧佐谋个宣慰使的肥差。话说张尧佐为官并不贪婪,可包拯却觉其天资平庸,不能胜任宣慰使重担,遂连续七次上书坚决反对张尧佐担任宣慰使。

据说当时包拯侃侃而谈,唾沫星子喷了仁宗一脸,气的仁宗脸色变得惨白,以致君臣关系一度弄得很僵。但是宋仁宗并未发怒,反而听从包拯谏言撤销了张尧佐的任命。宋仁宗面对哭闹不止的爱妃,也只能无奈的说一句:“你想为叔父谋求个肥差,却忘了御史是铁面包拯啊!”。

既然宋仁宗被包拯当众直谏弄得如此下不来台,都未治包拯不敬之罪,那他在包拯老病之时又有何必要加害呢?



更何况包拯就是宋仁宗为巩固江山社稷竖起的一面标杆旗帜,包拯威名远扬离不开宋仁宗的信任支持。宋仁宗与包拯不仅是君臣,更像惺惺相惜互相成全的朋友。

而且北宋仁宗朝能涌现出大批诸如欧阳修、范仲淹等名垂千古之臣,皆离不开宋仁宗之仁德。那么于情于理,宋仁宗这样的仁君要害包拯不符合正常逻辑思维。

我们再看包拯死后,宋仁宗不但悲痛欲绝,命全部官员放假一天全到包府吊唁,同时又给包拯儿子包绶加封官职,并赐包拯孝肃之名。

我们试想如果宋仁宗毒杀包拯,为何善待包拯家人?为何如此悲痛欲绝?又为何赐给包拯“孝肃”这样高级评价?

再高明的演技,亦演不出那种失去朋友后痛彻心扉的悲伤。我们从仁宗在包拯死后表现来看,宋仁宗毒杀说不可信,这只是一个毫无根据的怀疑,根本站不住脚。不然宋仁宗就是演技超乎常人的天才演员。



仇家下毒说

也有人觉得包拯病程只有短短13天,而且包拯骨中汞元素含量超标,有可能就是其仇家毒杀。不过现代考古学家经过高科技手段再次检测,对包拯被人害死说存疑。

汞在古代来源除了砒霜,就是朱砂。砒霜所含主要成份是砷元素,可包拯骨骸中并未检测出砷元素,遂就剔除了包拯因砒霜中毒的可能性。

随后考古学家再次对包拯骨骸中汞超标问题多方检测求证,确定包拯尸体中汞应来源于朱砂。

古代经常在死者棺椁中放入朱砂防腐,以保持死者容颜不腐。由此宋仁宗痛失爱臣不忍其腐烂为泥,遂下令将朱砂放入包拯棺材中防腐,应属高概率事件。

再有朱砂还有中药功效,小剂量朱砂可以治疗疾病。后又经考古学家多方检测并查阅典籍求证,包拯生前确实服用过含有朱砂成份的中药。

由此如果朱砂作为防腐剂或中药被使用过,包拯骨骸中必然会汞含量超标,那么包拯就不是直接死于汞中毒,不是被人毒杀,大概率属于正常的生老病死。

我们根据朱砂素有清心安神之功效,再结合包拯病发时的症状推测,包拯大概率属于老年心脏病猝发。更何况包拯心底无私,在当时民间早已是神一般存在,纵使其得罪再多人,可谁又敢加害如此不惧鬼神刚正不阿之人呢?可见包拯确应死于正常的老年性心脏病之类疾病。



包拯一生嫉恶如仇苍天可鉴,其为国为民奋斗到最后一息终得善终。包拯逝后,包氏家训代代相传,其子包綬及后世子孙皆清廉为官清白做人,包公精神也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主流精神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守旧派   府尹   端砚   家训   铁面无私   知府   清廉   知县   朱砂   御史   仕途   宋朝   北宋   结局   父母   百姓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