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的著名作家都有谁?

那太多了。


王朔,因为他对有人说过“中国净诗人自杀了,作家没一个自杀的”这句话非常不服气,他开玩笑说:“我准备我八十岁的时候,我这口烟抽的差不多的时候,我那时候要是有胆,我就豁出去给大家添一大堵,我挑一高楼当街跳下来拍死在这儿,让你们丫的恶心好多天。”

以王朔过往的生活作为以及他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的玩世不恭鄙视俗人俗事之气息,我相信,王朔他到了八十岁,他还真敢搞上这一出,不说他能恶心所有人吧!起码他能恶心恶心中国的作家吧。让葭明通说,2000年以后的二十年来的中国作家,真的没啥人能被称为作家,值得恶心恶心他们。

但是你说,王朔自己功成名就的,用自杀恶心人!他这不是有病吗?

还真是有病!

尼采说过——艺术家等于神经病。

很多人同意尼采这句话。尼采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神经病人。

据国外的一些资料表明:全世界那些比较著名的大作家中,9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疯病,有的表现为做人沮丧,有的表现为悲哀未来,有的表现为厌世现在,有的表现为直接讨厌人类,有的直接就自杀了。

老子不陪你们玩了!

有些人喜欢给这些不缺衣食但就是不满意身边事物的家伙们送一个病名,“躁郁症”,狂躁兼忧郁的神经病人。

“躁郁症”,简直是文学艺术家的职业病。

随便写几个外国名字:梵高、康定斯基、高更、叔本华、尼采、马克斯、韦伯、福柯、兰波、海明威、庞德、伍尔芙、陀思妥耶夫斯基、波德莱尔,还有舒曼。这些人,虽然不都是自杀者,但他们的生活,也都是世俗意义上的疯子,自离于正常人之外。

还有人说,高智商者的发疯是对社会价值虚无的主动拒绝和排斥,他们的发疯是为了表明他们为自己坚持的信念,不肯随波逐流,而向社会发动的个体抗议。

然而,谁在乎呢?

大家在乎的是他们的“著名作家”身份。

日本文学家川端康成向来瞧不起自杀者留下遗书,他在1962年曾经说道:“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果然,这家伙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四年后,含煤气管自杀了。

“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要说日本自杀的大作家,那是不少,太宰治、三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有岛武郎等。

中国自杀的也有,傅雷、邓拓、吴晗、以群、海默、杨朔、翦伯赞......

马克·吐温,杰克·伦敦也自杀了。




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投湖自尽的,却不解其因太复杂。

其中牵涉到老舍持续多年的婚内情变。

老舍夫人是胡絜青。这里要先让时光倒回1937年,38岁的已婚的老舍,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小他15岁的赵清阁,缘分从此展开,用鲁迅的话说是“一发不可收拾。”

赵清阁人长得漂亮好看,更是一位作家,与老舍同行,共同的职业语言比较多。随着交往增多,俩人惺惺相惜,感觉相见恨晚。

那时老舍已是有妇之夫,已与胡絜青结婚六年了。

当初老舍初识并心仪胡絜青,可是费了诺大功夫,用了半年时间,才打动胡絜青芳心的。

然而,时移事迁,老舍遇见了赵清阁。

是选择家庭?还是选择爱情?他经过一番艰难思考。老舍写过一个短篇小说《落叶无限愁》,故事的主人公即以他们三人为原型。

他也写过长篇小说《离婚》,描述男主人公老李追求诗意生活,想离婚又不敢离的两难心思。这是类比他自己的婚姻吗?

(《离婚》剧照)

老舍心里一直惦念着赵清阁,对此胡絜青心知肚明。解放后,赵清阁在国外,虽然客观上减少了见面,但老舍没忘记给赵清阁寄信,逢赵清阁生日,老舍仍以友人的名义给她送礼物。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无底线的触碰,胡絜青已是忍无可忍了。

1966年,运动已经掀起,被涉及的人人自危,战战兢兢。夫人胡絜青一咬牙贴出大字报,检举丈夫老舍的作风问题,批判他与赵清阁的恋情,这导致本已接受审查受围攻批斗的老舍身心受伤之后,精神再受重击。他不堪小将们铜头皮带抽打的凌辱,更不理解妻子的这个举动,最后的一根稻草从手边流走了,他绝望了,跳太平湖自尽。

(老舍与夫人胡絜青)

有个电视剧描述了这一情景。电视剧写的是一市民出门经过太平湖,看见有人坐在椅子上,回来的时候,已过去几个小时了,发现那人还坐在椅子上,望着湖面,神情呆滞,一动不动。

家是不用回了,此生已无可恋——老舍当时大约如是思前想后。随之的事件就是尽人所知的:半夜里,于无人处,于寂静时,投湖自尽,次日被人发现。

再说胡絜青,她是一位才女、著名画家,是为家庭尽职尽责的好女人。从战争年代,两人都挺过来了,和平年代却没有。她最后那样做,却让很多人不理解。

老舍曾说:“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谦虚像一个小石卵,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

1966年,他死后,墓碑上刻着他本人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算是他的墓志铭吧。

世说新旅年轻时,看《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其中有一段诸葛亮回击别人问难,提到了杨雄。诸葛亮评价道:“譬如杨雄,以文章名世。然屈身事莽,终不免投阁而死。”这是说,文人参与政治会招致意外的危害。有时候,你不找政治,政治会找上你。

有个语文老师,给学生讲作家的身世经历,顺便提到海明威。说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说海明威厌世,了结自己。拿了一把猎枪,躺在床上,枪口伸进嘴巴里,用脚跐扣动扳机,呯的一声响……那个老师后来很后悔对不谙世事的学生说这些。好在头条里的朋友们大多是成年人。

唉,死生之大,卒莫能迁。明代张溥在他的《五人墓碑记》里说:“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这话放在别一类人身上讲,就未必。

人民艺术家、文学巨匠的老舍,和出轨且自杀的老舍,这两面,总觉得无法合拢在一个人身上。

唉,打住,不说也罢。




王国维

王国维,国学大师,1927年6月2日于颐和园中昆明湖投湖自尽。

1989年,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三毛

三毛,本名陈平,中国台湾当代女作家、旅行家,1991年1月4日,在台湾荣民总医院逝世,是使用尼龙丝袜上吊自杀。

1993年,诗人顾城砍伤妻子谢烨后在一棵树上吊颈而死。

老舍

文革期间,老舍投太平湖自杀;傅雷,自缢而死;杨朔,服安眠药自杀;还有远千里、李广田、邓拓、陈笑雨、闻捷等等。

外国作家中,茨威格、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海明威、法捷耶夫等等。




1899年,川端康成、海明威、老舍三个大文豪出生,而三人最终都用自杀来终结了自己的一生。

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学界泰斗级的作家,《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生前的时候,川端康成是反对自杀的,不赞同为死而死。在作品之中,川端康成就说过:“无论怎样厌世,自杀不是开悟的办法,不管德行多高,自杀的人想要达到的圣境也是遥远的。”

同时,川端康成也是不赞同芥川龙之介、 太宰治等自杀的人。川端康成曾说过:我既不赞同、也不同情芥川龙之介,还有战后太宰治等人的自杀行为。但是,川端康成还是走向了自杀这条路。或许这对川端康成来说是一种灭亡美,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

川端康成也不是个例,日本自杀的作家并不在少数。

芥川龙之介,代表作有《罗生门》、《竹林中》等。在作品之中,芥川龙之介说过“人生,远比地狱更像地狱”。或许为了逃避这地狱,在1927年,芥川龙之介选择了服安眠药自杀,留下一封信说“自杀者也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自杀。我们的行为都含有复杂的动机,但是,我却感到了模模糊糊的不安,为什么我对未来只有模糊的不安呢?

芥川龙之介的死,就像多米诺骨牌一般,又有了后续几位作家自杀。1948年时,太宰治与读者山崎富荣在玉川上水投水自尽,这也是受了他的偶像芥川龙之介自杀的冲击,之前就曾多次自杀。到1970年,又有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三岛由纪夫正是川端康成的弟子,或许是受爱徒之死的影响,1972年川端康成自杀了。

当然,自杀而死的作家也并非只有日本的。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与川端康成同年出生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这是一个文坛硬汉,有着《老人与海》中的那种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但是,在海明威无畏的另一面也是脆弱的,他的作品中透露出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或许是因为这迷惘,也或许因为其他种种原因,海明威最终还是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另外,奥地利的茨威格是服毒自杀,英国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投河自尽等等。

再有中国的老舍,也是1899年出生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这是一个洒脱幽默之人,但最终还是没能顶住时代的压力,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其实,如同老舍命运的作家也有不少。比如,留下万金家书的傅雷,他与夫人朱梅馥双双自缢。

另外,高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卧轨而自杀。王国维是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鱼藻轩,遗书中写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还有三毛,以尼龙丝袜自缢而死。

虽然这些作家的出身和经历各有不同,但最终选择走向死亡的命运却极其的相似。这是心灵的救赎,还是难言的孤独,但终究没有了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哪怕如太宰治说的:

“我本想这个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可以支撑下去的理由。到最后,太宰治也没有了这样一个理由,或许又如他说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中国的作家,有勇气自杀的不多,老舍算一个,再就想不起来还有谁了。至于现今的作家,除了几个优秀的外,基本上不会自杀。因为他们的心理素质极好,脸皮也极厚,只要能出名,能挣钱,哪怕是自己奶奶的丑事,都可以写进作品里去。评论区哪怕骂的狗都抑郁发疯,他都能做到脸不红心不跳。这样没皮没脸的作家,怎么有勇气去自杀呢?当然,这样的作家为数也不是很多啊,希望作家朋友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川端康成   昆明湖   海明威   老舍   尼采   诺贝尔   自杀者   遗书   日本   代表作   中国   夫人   作家   理由   作品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