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种地,单干当年为什么取得历史性的大丰收?

单干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国内第一个搞单干的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当时有十三户农户偷偷的搞起来的,后面逐步的在凤阳县,安徽省,乃至全国推广。

此前由于农村计划经济一直都是搞集体农业生产,农民的积极性不高,而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这也充分说明了,人永远是生产力中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正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吹响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





一,中国农业在伟人毛主席农业学大寨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精神鼓舞下,中国农民勒紧裤腰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以举国之力兴修水利工程,70年代末期农业水利工程在全国基本完工,各种水利工程配套设施也基本按装到位。农田土地平整工程还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国家引进外国大型化肥生产厂也开始快速投产,对中国农业生产增产增收注入了强劲的后力。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小麦良种有效推广,使得中国农业粮食产量连年翻翻 ,成功的解决了中国人民吃饭问题。所以解决中国人民吃饭问题的根本是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时代创造的伟业。

二,生产队时代,1.每年生产的粮食首先必须完成国家的公粮任务,购粮任务。2.必须每个生产队要留足储备粮,(生产队产粮5--10%做为备战备荒粮)3.留足生产队里骡马牛畜牲的饲料,(生产队产粮的10%以上)4,生产队还要留足公积金,公益金粮,(生产队产粮的10%以上)5.生产队还要留足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用粮,(占产量10%)

6.在生产队时代每个生产队里必须要占生产队土地1/4面积种植棉花,我们生产队不足800亩土地,每年必须留地种棉花150亩,这就使得真正分到农民手里口粮就显得欠缺了,这也是当时社会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善良的中国农民都是理解支持的。这就给后来那些心抵邪恶之人留下了口舌。来恶意攻击毛主席时代。

三,为啥单干后农民家里的粮食突然就猛然增多了,农民家里粮食充足有余了,1,再不需要储备粮了,2,农民个人不需要留公积金,公益金粮了,3.生产队的畜牲饲料粮也拿回家了,4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粮也不需要留了,5.更重要的是也不需农民种棉花了,棉田变成了种植粮食,这个基数是非常高的。6.毛主席时代的农田水利工程,7优良的种子,8.充足的化肥供应这都是单干后粮食连年丰收的根本原因。与分田单干丝毫没有关系。




单干之风只可能是一吋之兴。

以国家层面鼓吹单干之风,就连老牌资本主义都只能是面面相觑。

一根筷子易断,十根筷子抱团。这是最浅显易懂的道理。




单干单干,中国数千年历史都不是单干?单干结果如何?就是大饥荒,就是土地兼并,就是人吃人!

旧中国那些农户没日没夜的单干有啥用?结果是几十年人口没有任何增长!而建国后集体化!三十年增长到九亿人,增加了整整一倍!

同样的土地我们养活了两倍的人口!

四亿人什么概念?美国到现在都不到四亿人!

真正解决粮食问题的是,水利设施建设!是农田改造!是良种普及!是农药化肥的大规模应用!是机械化生产!

把吃饱饭归结于单干,?去问问数千年单干的中国历史!单干解决过吃饱饭问题了没有?




人要脸.树要皮,单干当年是否取得历史性的大丰收大有人在,不否认单干带动了以前个别懒汉的勤劳,但是以偏概全居心不良不得人心。

40后到60后几乎健在,大集体种地低产多种因素造成。一、那时农药单纯使用六六六粉无法达到治虫根绝效果,二、使用的尿.粪远输现在多种样化肥,三、干部组织群众大兴水利水库疏忽了对农田大力管理把控,四、大集体其实在七十年代逐渐提升到亩产七八百斤是事实存在。

说一千道一万,单干真得取得历史性的大丰收吗?国家每年进口了多少粮食难道那些人能怱悠谁?不否认大集体吃的差没有大鱼大肉,但是每一个人一天最少要一斤以上大米和二斤以上地瓜。现在生活条件优越,每一个人口吃的动半斤大米实属罕见,更谈不上地瓜和蔬菜,都是以鱼.肉代替了生活食物。那么单干真的是历史性的大丰收一目了然,单干只是一小撮人为了摄夺大集体土地和财物而己,为了掩人耳目美其名为一分就灵.单干立马富的丑恶面具。

大集体的大中国都是自耕自种自给,单干反而大量进口玉米.大豆.大米,难道这就是单干取得历史性的大丰收吗?掩耳盗铃只能欺骗自己的良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凤阳县   历史性   公益金   储备粮   安徽省   生产队   水利工程   农田   化肥   中国   中国农业   粮食   当年   土地   农民   时代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