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热衷斗蟋蟀,却为何被史学家评价为功绩堪比文景?

因为朱瞻基吃了他爷爷留下的时代红利。

斗蛐蛐(蟋蟀)确实是明宣宗的一大爱好,在宣德年间,朱瞻基对于蛐蛐的需求达到了一个可怖的境界,因为他不是玩一只或者两只,他每每向下面的官员讨要蛐蛐,那都是成百上千的要,他的爱好直接带坏了社会的风气。

因为蛐蛐这种动物通常都是在野外较多,而且它们体积小,在土里的洞穴生存,如此一来,为了捕捉蛐蛐,需要发动的人手往往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在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篇》中就记载到了朱瞻基当年为了求蛐蛐,甚至承诺给官做。

“苏州卫中武弁,闻尚有以捕蟋蟀比首虏功,得世职者。”

如果只是给钱,那么发动的只是老百姓,但如果给官,让很多人能够跨越社会的基层,打破阶级,必然会有各种有能量的人物加入其中,他们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讨个一官半职。

所以说朱瞻基把蛐蛐活生生推动成一个产业链,如果生在朱瞻基那个时代,那么评价一句“蛐蛐经济”是不为过的,而当时蛐蛐经济最热的地方,就是在江南地区,江南自衣冠南渡以来,就是天下信息最发达、经济起步最快的地方。

在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促织》中,就记载了一个读书人为了抓蛐蛐导致家庭破灭的悲剧,这虽然只是蒲松龄的文学创作,但艺术来自于生活,蒲松龄开篇就讲了这么一句话: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所谓促织,正是蛐蛐、蟋蟀,而当时的民间官场因为蛐蛐经济献媚成风,各地基层官员想的不是怎么治理天下,是如何抓到够好的,够多的蛐蛐给朱瞻基,明明这是一项看似不太奢靡的爱好,却活生生把朱瞻基堆砌成一个昏君形象。

可问题来了,也是这么一个“劳民伤财‬”的‬昏君,他又创造了一个盛世,那就是“仁宣之治”。

汉有文景之治,明有仁宣之治,史学家把这两个盛世并列,因为两者之间十分类似,都是从内部恢复国家经济、休养百姓的政策。

文景之治中,汉朝廷将天下的赋税直接减半,变成了“三十税一”,而人头税“算赋”则是从120文钱降到了40文钱,这种简单粗暴的优惠政策,直接让大汉朝的民间出现了显著性的繁荣,汉朝建立时,一个大的诸侯国有一万户百姓都是困难,可文景之治时期,几万户百姓的封国一大一大把。


而明代的仁宣之治,对于民间的治理理念和文景之治是相似的,都是政府减轻税务,促进百姓的积极生产性,仁宣之治的最大成就,那就是税粮的直线上升,在洪武年间,大明每年的税粮有两千多万石,而仁宣之治直接推动到了三千多万石,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两个时代最大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继“乱世”之后快速恢复的盛世,意思就是说,这两个盛世都是和之前的乱世相比较的。

文景之治脱胎于“秦末战乱”、“汉初叛乱”,仁宣之治脱胎于“元末战乱”、“靖难之役”、“永乐北伐”,战争把天下打得破碎,把百姓打得绝望,所以盛世的本身,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也可以视为一种“红利”。

正是因为刘邦打下了局面,汉文帝、汉景帝才能缔造盛世,正如修好房子的前提是房子破了,同样的道理,没有朱棣北伐打下的基础,国内也不存在如此稳定的发展环境,没有朱棣穷兵黩武对国家的消耗,也没有百姓对休养生息的迫切需求,所以朱瞻基是吃了时代的红利。

事实上,朱瞻基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皇帝。

他治理国家的风格,与朱棣大不相同,朱棣对领土问题、主权问题斤斤计较,可朱瞻基在位时期,却做了很多的让步,他对待北边的蒙古、辽东以外等地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而且还放弃了安南,在领土问题上,朱瞻基并不是一个伟大的君主。

史书说他为君温和,可朱瞻基也并非没有残暴的时候。

朱瞻基“弑师”之事一直是他皇帝生涯最大的污点,当年明仁宗即位后,安排戴纶担任太子朱瞻基的老师,是为太子洗马,可朱瞻基对于戴纶的教导却鲜有听从,自己还非常自以为是,贪图享乐,在表现上让戴纶十分不满,于是戴纶便向明仁宗如实汇报,这引起了朱瞻基的不满。

老师举报,一是为了学生好,二是希望家长能够干涉其中,可朱瞻基并不领情,怀恨在心,等他即位之后,他并没有直接对老师动手,还给予老师兵部侍郎之职,可戴纶还不知死活去劝谏朱瞻基,教育朱瞻基不要热衷于游猎,自此得罪死了朱瞻基。

要知道,他当太子的时候都敢不听你的话,他现在是皇帝你还想去牵他的牛鼻子,这不就是痴心妄想吗,于是戴纶后来因为小事被朱瞻基下狱,戴纶百般辩解,朱瞻基越听越来气,直接下令处死老师,把戴家人也一网打尽。

宣宗即位,加恩宫僚,擢纶兵部侍郎。……无何,坐怨望,并逮至京,下锦衣卫狱。帝临鞫之,纶抗辩,触帝怒,立箠死,籍其家。

除了戴纶以外,宣德时期,还有御史陈祚也因为劝谏朱瞻基不要因为玩乐荒废人生而受刑。

陈祚劝导朱瞻基多看经学,钻研文化,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陈祚意思,很有可能就是在暗示朱瞻基“爱好蛐蛐”的坏毛病,也是因为陈祚的话语刺痛了朱瞻基,朱瞻基愤怒地训斥陈祚“诽谤”他,于是将陈祚下狱。

时天下承平,帝颇事游猎玩好。祚驰疏劝勤圣学。……下祚狱,逮其家人十余口,隔别禁系者五年,其父竟瘐死。

大牢一蹲,就是五年之久,等到陈祚出狱后,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他没有能够在父亲临终前照顾以及去世后守孝,已然落下“不孝”之名,朱瞻基这一招可谓是杀人诛心。

而除了两个官员以外,朱瞻基对于自己的叔叔汉王朱高煦也是手段凶残,虽然朱高煦确实有错在先,但朱瞻基对朱高煦的隐忍都已经做得如此体面了,后来实在没必要活生生将朱高煦“烤死”,对朱高煦的刑罚,只能说是朱瞻基性格暴戾,平时只是擅长伪装罢了,和他父亲明仁宗,在骨子里就不像。

将历史对照,如果明仁宗相应的对比人物是汉文帝,那么朱瞻基确实很像汉景帝,甚至比汉景帝更凶狠,事实上,缔造文景之治和仁宣之治的第二位皇帝,都不是仁慈的人物,他们之所以被延续“仁慈”的称号,仅仅是吃了父亲的老本。

朱瞻基的政治成就:加速内阁制度的成型。

虽然朱瞻基对老师残忍,对言官藐视,可他在政治上却有很清晰的思路,什么人的话该反驳,什么人的话该虚心听从,他都清楚。

事实上,这种泾渭分明的人最可怕。

明仁宗时期,明仁宗改组了内阁制度,确立了大明另类“丞相”的存在,而朱瞻基即位后,对于治国有方的几位阁臣委以重任,因为明面上不能存在丞相了,所以朱瞻基引入了“票拟”这么一个东西。

他规定,奏折每天先送到阁臣们手上,然后让他们先查阅,在看完了奏折之后,他们要将他们的意见、方案写在另一份文件上,最后一同送到朱瞻基这里来,朱瞻基批复了就是通过方案,事实上,朱瞻基是肯定会通过的,这一切都只是给予阁臣们参政所要走的程序罢了。

这一个制度的创新,缓和了大明君臣的矛盾,以前朱元璋对臣子防得不行,将最高的执政权大包大揽,其实这加剧了皇权和臣子的矛盾,因为天下士子,如果不是为了治理国家,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努力,一旦科举的终点设计不好,那么王朝将有颠覆的危机。

朱瞻基深谙这一个道理,读书人万万不能得罪,这些有治国才能的人,也不能让他们的能力用在别的地方,最伟大的政权,自古以来都不是独裁,而是最优秀的人彼此配合,所以朱瞻基很懂人性。

皇权下放权力给内阁,这是朱瞻基在位这些年获得成功的最大因素,毕竟朱瞻基也是人,想要面面俱到,那是不可能的,正因为把工作分给了最适合的人,国家才管理得井井有条。

比如著名的“三杨”(杨溥、杨士奇、杨荣),就是仁宣之治最大的“打工人”,他们是朱瞻基在为这么多年的政治主力,朱瞻基有的时候都出去打猎去了,他们还在朝中帮助朱瞻基改文件,朱瞻基回来直接批复即可。

不得不说,朱瞻基最强的地方,在于有识人之明。

仁宣之治的基层管理:治理贪腐。

一个伟大的时代,不能仅仅是大方向、大命令的完备,同样还需要下面的执行阶层配合,例如宋代的王安石变法,王安石的方针是完美的,可下面的人不配合,甚至还用变法的条例进行贪污,那么这场变法注定是失败。

朱瞻基也很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为了发展,他要改变不良的官场风气。

虽然朱元璋对于官场的腐败痛恨至极,洪武四大案几乎都牵扯了贪污的官员集团,可权力滋生腐败,并非是以杀止杀能遏止的事情,所以永乐年间,腐败之风再度盛行,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监督机构:都察院身上。

宣德三年,朱瞻基改革都察院,将清官、名臣、被百姓称为“青天”的顾佐任命为都御史,让顾佐开启全面的纠察、反贪工作。

顾佐执政都察院期间,整个大明官场有将近八百名官员被查出有贪污的行为,种种罪名毫不掩饰,官官相护也成为了奢望,虽然这场自上而下的纠察引起了官场地震,却保证了百姓的利益、朝廷的利益没有受损,“老鼠们”被一网打尽,这是仁宣之治最终成型的一大因素。

因此不得不说朱瞻基是一个复杂、矛盾的人,他可以自己为了玩乐,给那些为他抓蛐蛐有功的人封官,可他却又懂得如何去管理朝廷、恢复社会,他是一个进退有度的君王,正是这种高难度的操控力,让朱瞻基在明代帝王里,有着别样的名声。

最高级的皇帝:不压抑欲望,不毁于欲望。

所以该如何评价朱瞻基,后世人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

从个人角度来说,朱瞻基做的很多事情有两面性,他能够对叔叔、老师、言官残暴,却又能够虚心听从能臣的建议,甚至是将权力下放给他们,他贪图享乐,爱好游猎,因为个人爱好劳民伤财,但他却又能够治理贪官,保证百姓利益,让社会井井有条的运行。

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明君,但他肯定不是昏君,而非要说他的时代伟大,可仁宣之治的本质就是在对朱棣时期的主战风格进行否定,宣德时期,大明失去控制的领土不少,朱瞻基就是在“弃纷争,求发展”,所以同时期的蒙古崛起,到了明英宗时期,不得不发动“明英宗北伐”来遏制蒙古。

虽然将仁宣之治比肩文景之治,可仁宣之治在后续上远远比不过文景之治,因为文景之治让汉武帝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汉武帝将匈奴民族赶出漠南,霍去病封狼居胥,可仁宣之治之后的大明,却是土木堡之变,开始由盛转衰。

这其中既有朱瞻基在军事上保守造成的落后,也有其选择继承人方法和培养方式上的错误,比如诱导明英宗发动北伐的太监王振,就是朱瞻基安排到明英宗,大明的衰落与王振、明英宗离不开关系,归根结底,朱瞻基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但不管怎么说,朱瞻基活出了一个真实的“人性”,他有欲望,他上演了欲望,也能够适当地释放欲望,而不是像那么彻底的昏君和完美的明君一样,要不就是昏庸无度,要不就是无欲无求,人不应该太丑陋,也不该太完美。

像朱瞻基这样的皇帝,就挺好。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何止是玩蟋蟀。

他虐杀亲叔、锤杀恩师,大明独一份。为了废后,太后大臣两头骗。因为官员劝他多读书,就要把人砍了。

他干的那些荒唐事,桩桩件件像昏君,像暴君。

可是他还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君、明君,甚至拿他的统治和开启大汉王朝辉煌的文景之治相比。

事情做到这份上,名声却这么好的皇帝,实在不多见。

这不是史学家偏颇,对他的荒唐视而不见。

而是因为,他虽然又蛮横,又贪玩,但是在明朝众多皇帝里,还算是个仁君。

更重要的是,帝国在他的统治之下,蒸蒸日上。那10年,是明朝的黄金时代,有迎来太平盛世的趋势。

他还奠定了明朝接下来的基本政治框架,让明朝得以稳定运行两百多年。


1、玩蟋蟀并不是什么“健康的娱乐活动”

《明朝那些事儿》里说,玩蛐蛐虽然不是什么健康的文体活动,却也不是什么不良嗜好。

但实际上,朱瞻基玩蛐蛐,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以至于他驾崩之后,张太后命令人把他的蛐蛐罐全都砸了。

景德镇曾经出土过一堆蛐蛐罐的碎片,据推测,是当时被淘汰了的瑕疵品。复原之后,专家惊讶地发现,这些蛐蛐罐的精美程度,比故宫的收藏都精美。

连次品都这么精美,成品该是何等精致!也可见当时宫廷的奢侈。


那么朱瞻基玩的蛐蛐都是哪里来的呢?

在明代王世贞《王 弇 州史料》里,收录了朱瞻基的一道密诏:

“敕苏州知府况钟:比者内官安儿、吉祥采取促织,令他所进促织数少,又多有细小不堪的,已敕他末后运自要一千个。敕至,尔可协同他干办,不要误了!故敕。”

促织,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蟋蟀、蛐蛐。这道密诏的意思是,近来送的蛐蛐,数量很少,个头也很小,不能满足朱瞻基的要求。所以朱瞻基命令苏州知府况钟,为他抓1000个蛐蛐送去。

大家都知道,皇帝想要1000个蛐蛐,那么办事的官员光抓1000个是不够的,总要多抓一些,提防路上的损耗。

更别提,当时朱瞻基是在北京。苏州到北京,对于明朝人而言,天遥路远,路上的损耗更不知道多少。

所以,朱瞻基想要1000个蛐蛐,把这1000个蛐蛐送到他手里,地方上少说也得备着几千只。


知府自然不可能亲自上阵去抓蛐蛐。这么艰难的任务,只能向百姓摊派。

抓蛐蛐是件技术活。

首先,要天黑之后才能抓。趁着夜色,听蛐蛐的叫声,判断方位,锁定蛐蛐的位置。

找到蛐蛐洞之后,就要想办法,挖地洞,挖墙脚,或者往洞里吹气、灌水,把蛐蛐给轰出洞来。

蛐蛐出了洞,也不会乖乖待在原地,而是会乱蹿乱跳。黑灯瞎火的,很容易一下子就跑没了。

古时候是没有手电筒或者路灯之类的,只能靠着灯笼、月光或萤火虫的光亮之类的,更增加了捕捉的难度。

更别提,朱瞻基对蛐蛐的质量是有要求的。光抓到蛐蛐还不算,抓得小了,还不满意。所以有时候抓了一整晚,可能都是无用功,抓不到一只合格的蛐蛐。


一时之间,江南流行起了全民抓蛐蛐的活动。

当时的江南流传着一句话: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

都说洛阳纸贵。朱瞻基对蛐蛐的需求量如此巨大,江南的蛐蛐价格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有的时候,一只上好的蛐蛐要十几两黄金才能买到。

我们都学过蒲松龄的《促织》。里面讲了宣德年间,一个读书人,为了完成县里摊派的抓蛐蛐任务,居然家破人亡的故事。

宣德,就是朱瞻基的年号。


虽然蒲松龄写的是小说,但这篇小说,却是有历史原型的。

朱瞻基的抓蛐蛐任务,的确给江南百姓带来了惨祸。

这件事记录在明代皇甫录的《皇明纪略》里:

“宣庙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跃去矣。妻惧,自缢而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缢焉。”

意思是,枫桥有一个粮长,用自己的骏马换了一只上好的蛐蛐,带回家里。他的妻妾们看到一只蛐蛐居然这么珍贵,按捺不住好奇心,打开来偷看。想不到,让蛐蛐给跑了。

妻子知道自己闯下了弥天大祸,便自缢了。

粮长回来之后,发现自己丢失了给皇帝的贡品,完不成任务了,又失去了妻子,惊恐之下,也跟着自尽了。

而这,只是当时多少悲剧的其中一件。

可见,朱瞻基这个看起来“无伤大雅”的爱好,背后是无数百姓的沉重负担和血泪。

他因为爱玩蛐蛐,而被称作“蛐蛐皇帝”,这并不是在黑他。


2、“蟋蟀天子”不止玩蟋蟀

朱瞻基毕竟是朱棣的孙子,虽然有着朱高炽的仁慈,却也继承了朱棣的蛮横和暴戾。

他会因为当皇太孙的时候,因为逃学,被老师告状到朱棣那里,而怀恨在心。等他自己当了皇帝,就找了个理由,把这个老师乱棍打死,还没收了家产。

他会因为一个大臣劝谏他,不要老出去跑马射猎,还是在宫里安心读书比较好,就把这个大臣全家下狱。直到多年后朱瞻基驾崩,这个大臣才被放了出来,但是大臣的父亲已经死在狱中。

他会因为从朱元璋开始就做官的老臣不肯陪他看戏、下棋,就把老臣贬去南京赋闲。

他为了扶自己青梅竹马的孙贵妃上位,无过废后,先对太后说,大臣已经同意他废后了,又对大臣说,太后同意他废后了。两头骗,废了原配皇后胡善祥,封自己宠爱的孙贵妃为皇后。


3、来自张太后的愤怒

朱瞻基的宫廷生活非常丰富。

玩蛐蛐,斗鸡跑马,玩鸟放鹰。

还热爱发展文艺事业,在陶瓷和宣德炉上投入了很多。

这些在后世看来珍贵的文物,但当时看来,造成了很大的财政负担。

前面说的,在景德镇出土的蛐蛐罐碎片,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次品都这么精美,可见送给皇帝的珍品是多么地奢侈。

可是为什么故宫里反而没有这些精美的珍品蛐蛐罐呢?


明朝人李贤在《天顺日录》为我们揭晓了这个答案:

“宣庙崩,太后即命,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吉之物,悉皆罢去。”

朱瞻基的这些玩乐之物,在他去世之后,都被他愤怒的母亲张太后下令砸掉、扔掉了。

除此之外,张太后和大臣们还裁掉了教坊司乐工和各种仓库管理人员等等,高达6000多人。

可见朱瞻基时期,宫廷的人员膨胀到了什么程度。

这些人都是要靠国库养的,是明朝财政沉重的负担。


但是,朱瞻基毕竟不是昏君。

作为一个皇帝,他干了这么多的荒唐事,这么蛮横而残忍,史书却对他毫不吝惜溢美之词,把他写成了一个贤明君主。

这是因为,他统治下的大明朝,是明朝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后世称为“仁宣之治”。

他虽然贪玩享乐,但是当时的财政还是承担得起。

皇帝的本职工作,他是干得非常好的。

1、平定汉王叛乱,成功制约藩王

26岁的朱瞻基登基的时候,接手的,并不是一片大好的局面。

他的爷爷朱棣虽然雄才大略,但是实在太能折腾了。在完成了丰功伟绩的同时,也把明朝搞得民怨四起,百姓不堪压迫。

接下来,无论谁做皇帝,都该改变路线,休养生息了。

但是摆在朱瞻基面前的,还不止这么一个难题。

眼下的燃眉之急是,他的叔叔朱高煦,准备造反了。


20多年前,正是朱棣起兵靖难,推翻了侄子朱允炆。如今历史仿佛又要重演。

但是朱高煦不是朱棣,朱瞻基也不是朱允炆。朱瞻基没有犯朱允炆的错误,他一听说自己的叔叔起兵了,立刻御驾亲征,以最快的速度兵临城下。

那时候的朱高煦,甚至都没来得及打出自己的封地乐安,就只能灰溜溜地投降了。

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汉王朱高煦造反的问题。但这并不是朱瞻基的最终目的。

因为,朱高煦的造反,以及当年朱棣的造反,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事件。不是他们脑袋一发热,就想当皇帝了。

而是因为当时的藩王手里有兵权,有能力和皇帝叫板。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也许能抵制住诱惑。但这么多人,谁能保证所有人都毫无野心呢?

而朱瞻基要解决的,正是这一个问题。


借着打败朱高煦之势,朱瞻基连续地对藩王进行削弱。

从那之后开始,好几个藩王都“不小心”被告发了府中护卫一些不安分的情况。藩王们赶紧知趣地自己辞掉了护卫。

朱瞻基一边宽厚地说,不至于不至于,他并没有打藩王们的主意,一边乐呵呵地接受了。

朱瞻基又时不时找借口,比如说边镇缺人,地方缺人,向藩王们“借兵”。一借,就有去无还了。

这么一来,藩王们手上的军权,就被削得差不多了。就算想造反,也有心无力了。

在朱瞻基之后,除了朱厚照期间,明朝再也没有藩王造反的事情发生。

而朱厚照期间那次造反,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根本没那实力。朱厚照知道之后,兴致勃勃地要御驾亲征,还没走几步呢,这件事就已经被地方解决了。

困扰明朝几十年,连朱允炆都搭进去了的削藩问题,终于在朱瞻基手上,彻底地解决了。


2、创立司礼监和内阁制,奠定明朝政治框架

一提到朱瞻基创立的司礼监,估计很多人都想到了“九千岁”,以及权势滔天的太监们。

甚至有些人觉得,这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但是如果没有司礼监和内阁制,明朝甚至有可能没法维持这么多年。

因为在朱瞻基之前,明朝的制度对皇帝个人能力的要求实在太高了。朱元璋废除了丞相之后,一切亲力亲为,皇帝的工作繁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甚至有人说,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以及朱棣的太子朱高炽,寿命都不长,就是因为替皇帝老爹干活给累的。

到了朱瞻基,他既没有丞相,也没有能帮他干活的太子。这么多的工作,他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啊。


朱瞻基的爷爷朱棣就不堪重负,开始逐步向臣下放权。而朱瞻基更加地变本加厉,最终形成了稳定的制度。

一方面,成立内阁,作为自己的秘书和顾问班子,帮助自己处理奏折和国家大事。

内阁处理的这些事,可以理解为给皇帝提的建议,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票拟”。但是要不要采纳,得皇帝说了算。

另一方面,成立司礼监。皇帝并不需要所有的票拟都过目,都自己决策,而是授权给司礼监的宦官。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披红”。

皇帝要做的,就是检查和监督他们的工作。

这奠定了明朝接下来200年的基本运营模式。这使得明朝摆脱了对皇帝个人能力的依赖。

后面的明朝,荒唐的、无能的皇帝层出不穷,可是哪怕皇帝几十年不上朝,都能维持得下去,靠的就是这一套制度。

可以说,很多人熟悉的明朝体制,就是由朱瞻基这个政治和管理的天才一手打造的。


3、与民休养生息,明朝顺利转型

前面说过,朱瞻基接受的明朝,由于朱棣太能折腾,百姓已经不堪重负。无论接下来是谁当皇帝,都该进行转变了。

这个转变是从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开始的。但是朱高炽只做了10个月的皇帝,帮助明朝转型的重担就落在了朱瞻基手上。

他干的很多事,是我们在上历史课的时候,学到每个朝代的治世的时候,都背过的:轻徭薄赋,虚心纳谏,仁政爱民,休养生息……

说起来好像简单,但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做到的。


不仅要有明君,还要有贤臣。

而朱瞻基时代,堪称大明276年来,君臣关系最融洽、最和谐的10年。

他的手下,文臣有出名的“三杨”进入内阁,为他出谋划策,武将有张辅威震四方,地方上有一批能臣干吏,还有一个被他破格提拔的于谦正冉冉升起,将成为明朝的一代名臣。

在他的统治之下,大明王朝的国力很快就得以恢复,蒸蒸日上。

用史书的话来说就是:

“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后世把他的这10年,和他父亲的10个月,合称为“仁宣之治”,认为这是可以和汉朝“文景之治”媲美的黄金时代。


写在最后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的倒数第二个皇帝,天启皇帝,在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多地饥荒民不聊生的情况下,拿了辽东一年的军费去修建故宫的三大殿,只为了皇家的面子工程。

但是很少人知道,朱瞻基这10年,一直没有重建朱棣时期被烧毁的三大殿。

在明朝的黄金十年里,皇帝一直维持着没有三大殿的现状,只因修建宫殿过于劳民伤财。

可见,朱瞻基是把百姓的生活,放在了皇家的面子之上。

他不是十全十美的皇帝,也会有局限性。

他蛮横而贪玩,在一些娱乐事件上花费过大,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但是他心里有一条基准线,绝对不能越过。

再怎么玩,也是在财政能负担的范围内。

他把皇帝的本职工作做得非常好。他的时代是明朝最好的时代。

只可惜,他的统治只有短短10年。他在36岁那年因病去世,8岁的太子朱祁镇登上了皇位。

朱祁镇,就是明英宗,明朝“土木堡之变”的当事人。

很多人都觉得,只要朱瞻基多活10年,土木堡之变绝对不会发生。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明朝的黄金时代,就此结束。




朱瞻基贪玩、好色,曾为了要房中术的医书,把太医关了足足大半年。他酷爱斗蟋蟀,为此劳民伤财,还经常扔下朝政去打猎。可史学家们都说:他堪比“文景”。

文景二帝,可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而朱瞻基却以荒唐著称。

朱瞻基有多荒唐呢?

  • 他酷爱斗蟋蟀,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劳民伤财,专门派人从江南找上好的蝈蝈运到北京;

《明朝小史》里载:“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

  • 他酷爱玩乐,经常一言不合,就扔下朝政,跑去打猎,没事还画点画,描述一下自己的娱乐生活;

  • 他宠爱孙贵妃,为此不顾大臣反对,坚决换皇后,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废后的天子。

要知道,在古代,皇后是一国之母,不能轻易更换,而废后是天子最大的污点。

但有趣的是,无论朱瞻基多么荒唐,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他堪比“文景”。

说实话,朱瞻基和文景二帝,一点都不相似。

汉文帝、汉景帝都是出了名的节俭帝王,他们生前几十年,“宫室院囿狗马服饰等无所增益”,穿的衣服极尽普通,死后更提倡“薄葬”

因为节俭,汉朝在吕氏之乱后,得以休养生息,这才出现了“文景之治”。

而朱瞻基接手明朝时,明朝同样内外疲敝,亟需休养生息。

可朱瞻基却不管不顾,吃喝玩乐,把自己玩成了“促织天子”。

要知道,“促织”这2个字,用在帝王身上,可不是什么好词。

为什么史学家对贪玩、好色、沉迷游戏的朱瞻基,如此高度评价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朱瞻基做了哪些事入手。

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他玩着玩着,就把国家带向了辉煌。

贪玩帝王的伟大功绩

朱瞻基是天生的帝王。

他是明宣宗,明朝的第5位皇帝。

他出生时,爷爷朱棣正在睡觉,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在梦中,朱元璋把象征着权力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棣醒来,恰好下人向他汇报孙子朱瞻基降生。朱棣大喜,马上去看望朱瞻基,并把他抱在手中,高兴地说:“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此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得皇位,并把朱瞻基封为皇太孙,一心一意要把皇位传给他。

不得不说,朱瞻基也真能干。

他虽然贪玩,但也干了不少正事:

其一,兵不血刃,干倒叔叔,平叛削藩。

朱瞻基是朱棣最宠爱的孙子,为了让他当皇帝,朱棣才把太子之位给了长子朱高炽。

只可惜,朱高炽身体不好,他只当了不到10个月的皇帝,就突然去世了。当时,朱瞻基还在南京,必须马上回京。

他的处境并不好。

他的叔叔朱高煦,正虎视眈眈,想要夺取皇位,还派了很多人去追杀朱瞻基。此外,朱高煦还聚集一支数量可观的队伍,想要造反。

但朱瞻基可比朱允炆厉害多了。

一路上,朱瞻基没有受伤,顺利回京登基,然后马上开始对付想要判乱的叔叔。

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勾结内应、联合兵马,正式开始造反。此时,朱瞻基已经准备良久。

必须承认,朱高煦根本不是朱瞻基的对手。

他还没来得及交战,就被张辅告发,而朱瞻基得知消息,不紧不慢,御驾亲征,还顺手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

“大军压境,只要交出怂恿谋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过失,恩惠礼遇与原先一样。否则等到开战,不管是被擒,还是你的部下把你当成奇货绑了献于朕,后悔也来不及了。

《明史·朱高煦传》:仍遗书高煦曰:“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今六师压境,王即出倡谋者,朕与王除过,恩礼如初。不然,一战成擒,或以王为奇货,缚以来献,悔无及矣。”

也不知道是朱瞻基运气好,还是朱高煦太怂。

总而言之,收到信后,朱高煦思来想去,居然直接投降了。

就这样,朱瞻基兵不血刃,平息了叛乱,并且借此机会,顺理成章开始削藩。

可能贪玩的人,都异常聪明。

朱瞻基没有杀掉叔叔朱高煦,而是把他及他的家眷,都带回了京城软禁,每天好吃好喝供着,逢年过节还去探望。

此后,他就没事给其他的叔叔写写信,说边镇、内地卫所人手不足,要抽调一些藩王府的护卫队,而且每一次都只调走不调回。

在明朝,藩王可以拥有护卫队,这是他们的核心精锐。

但朱瞻基先干翻势力最大的叔叔朱高煦,然后不紧不慢向其他藩王借兵,等到了后期,许多王府就连操办婚事都人手不够,他们就算联合起来一起造反,也无法和朱瞻基抗衡。

就这样,朱瞻基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完成了朱允炆一直想要完成的“削藩”大业。

其二,完善内阁和太监制度:解放了朱瞻基的双手。

明朝的制度,是存在问题的。

朱元璋太自负,他杀掉胡惟庸后,就废除了丞相制度,把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任何事情都有代价。

朱元璋独揽大权之后,就再也无法从繁重的朝政里脱身。

在位几十年,他全年无休,兢兢业业,曾8天之内,审批了奏札1660件,处理国事3391件。

“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朱元璋)

朱棣也没好到哪里去,基本上每天都要处理非常繁重的政务。

但朱瞻基就不一样了。

他爱好玩乐,喜欢琢磨好玩的东西,承受不起这样的工作强度。

为了解放双手,朱瞻基确立了内阁制度,并且任用太监。

用史书上的话来说,这叫做“司礼监联合辅政”

这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了。

简单来说,这个制度是内阁大臣先处理奏章,记上意见,然后拿去给皇帝看,皇帝就用 “批红”来进行决策。

如果皇上不相干,就可以找司礼监的太监,授权给他们来“批红”。

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皇帝可以拥有2批不一样的智囊团,彼此相互制衡。

可不要觉得让太监“批红”很荒唐,司礼监里的太监,都不是寻常人,他们有文化、有见识,要进行专门的考试,考进来之后,朱瞻基还会经常调任高级文官来给他们上课。

就这样,内阁—司礼监互相监督,一起干活,而朱瞻基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吃喝玩乐。

《明通鉴》:“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监之批红”“朝廷政令不由朝官,皆出自司礼监”。

当然,也有人认为,朱瞻基的这个改革,为日后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

但我认为,这实属欲加之罪了。

在朱瞻基设计的制度里,司礼监太监,必须精挑细选,还要经过培训,要找有文化有见地的人。

后期干政的太监,如汪直、刘瑾、曹吉祥……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这显然和朱瞻基的初衷相违背,极有可能是后世帝王抄作业,没抄明白

这账怎么算,也不该算到朱瞻基的头上。

其三,整顿吏治,对外得当,发展经济。

朱瞻基登基时,国家并不太平,全国各地流民泛滥、税收混乱、军屯败坏。

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朱瞻基专设“巡抚”制度。

这也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和现在的督查组比较像。

朱瞻基时期的“巡抚”,不是固定机构,而是临时机构

皇帝会挑选中意的官员,去进行交叉巡查、来回巡查。

不是个好干的活。

在朱瞻基时期,“巡抚”巡个十年八年的,是常态,更有甚者,会被派出去20年

“巡抚”的特权是,可以越过三司,直接向报告皇帝民情。

在外交方面,朱瞻基更是厉害了。

  • 他在位期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无数外国使团纷纷回访大明王朝;

  • 他派兵与安南战和;抵御蒙古,维护稳定局势;与日本贸易、与朝鲜交往……

可以说,朱瞻基在位时,国家一路扶摇直上,呈现出一片繁荣之势。

朱瞻基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他对民生的关心。

“坐皇宫九重, 思田里三农。”

  • 发生洪灾,他一定会亲自指定消灭蝗灾的计划,还几次告诫户部要好生治理,并专门写了一首《捕蝗诗》;

  • 发生水灾,他就接连减免赋税;所有修建城堡、堤坝、寺庙的活动,一律都被安排到秋后进行,坚决不许影响农业生产……

《明史·本纪第九·宣宗》六月己卯,遣官捕近畿蝗,谕户部曰:“往年捕蝗之使害民不减于蝗,宜知此弊。”因作《捕蝗诗》示之。

朱瞻基只当了10年皇帝,却硬生生把混乱疲敝的大明,修炼成了政治清明、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的盛世局面,也就是著名的“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的地位,和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基本相当。

这也是史学家认为朱瞻基堪比“文景”的最主要理由

写在最后

朱瞻基绝对是最特别的皇帝。

  • 你看,汉文帝汉景帝是出了名的节俭、勤政;

  • 你看,李世民也是被人们所称赞的天可汗。

而朱瞻基呢?

他被人冠上了一个玩乐的“促织天子”的名号,却真的玩着玩着,把大明王朝带得欣欣向荣。

别人要费尽心思才能完成的事,朱瞻基却玩着玩着就做成了。

当然,朱瞻基并非毫无缺点。

有人认为,朱瞻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武官太好了

朱棣重武,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传统,此后,明朝帝王都非常重视武官。

在明朝,武官的地位和俸禄都远高于文官,而且,武官犯罪,处罚规定也不同。

在《明大律》中,平民百姓和军官犯法,处罚的规定不相同,而朱瞻基直接把“不同”放大,甚至有意包庇。

  • 举个例子。

镇守宁夏的宁阳信陈懋,派手下违法出境捕鱼,被敌人抓获,还盗卖军粮、占夺军田盈利,与商人走私池盐,私遣军人离职经商……

但朱瞻基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连赃款赃物也没让他还回来。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懋在镇久,威名震漠北。顾恃宠自恣,乾没钜万。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

  • 再举个例子。

大同的参将曹俭、宣府总兵谭广等人,都犯过类似的罪,而朱瞻基都是轻拿轻放,基本没进行过处罚。

朱瞻基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明朝的士气、稳定了军心。

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是对军官的放纵,不利于长治久安。

当然,朱瞻基还有一个污点,那便是好色和废后。

他因宠爱孙贵妃而废后,但我认为:这事无需过多谴责。

男人嘛,总想把最好的东西都送给心爱的女人。

原皇后胡氏,是皇家硬塞给他的,论起来,孙氏,才是朱瞻基的心爱之人。

朱瞻基的废后,不过是感情上的偏爱。

另外,被废掉的皇后胡氏,也得到了朱瞻基的善待。

她一直住在长安宫,吃穿用度从无短缺。

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每个王朝都会经历从建立到鼎盛、再到消亡的过程。

明智的帝王,会把国家快速推向盛世,例如周代的“成康之治”,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都是如此。

朱瞻基,他开创的“仁宣之治”,也是切切实实地把明朝带向了一个顶峰。

你怎么看待朱瞻基?

欢迎留言。




大明洪熙元年五月,刚刚登基不足十个月的明仁宗朱高炽,由于服食大量春药和纵欲无度,使本就虚胖、羸弱多病的身体一下子就垮了下来,竟撇下他熬了二十年才好不容易得到手的皇帝宝座一命呜呼了。

明仁宗在北京驾崩的消息迅速传开了。在京中耳目众多的汉王朱高煦闻讯后,首先想到的竟是截杀远在南京的太子朱瞻基,使他不能还京继位。朱高煦派出一队精骑,从自己的封地乐安州( 今山东惠民)出发,准备在途中阻杀太子。不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太子朱瞻基似乎对父亲的崩逝及叔父的阴谋早有准备,已经另择小路急驰北返,在仁宗死后二十天,竟从南京赶到了北京近郊良乡,汉王朱高煦派出的那队杀手竟未能追上他。在良乡,朱瞻基接受了继位遗诏,飞驰入京,主持丧礼。没等朱高煦再有动作,朱瞻基便已在仁宗灵前即位称帝,成为明代赫赫有名的明宣宗了。


朱瞻基即位,改明年为宣德元年,史称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一直觊觎皇位的汉王朱高煦(宣宗叔父)悍然举兵造反,并学他父亲成祖朱棣的样子,以“清君侧”为幌子,要把他的侄儿朱瞻基从皇位上拉下来。谁知明宣宗有勇有谋,远非昔日优柔寡断的建文帝朱允炆可比,朱高煦也远不如其父、当年的燕王朱棣。明宣宗亲率大军将叛军困于乐安,兵不血刃,就生擒朱高煦父子,将高煦贬为庶人,囚禁宫中,后来高煦忤逆触怒宣宗,被活烹,其子死于禁所。高煦被擒、被烹,赵王朱高燧惊恐万分,已不能有所作为,朱瞻基为显示自己的宽宏大度,仅以臣下告发的协同谋反之迹,逼他交出护卫军权,削夺其主要兵力,仍保留其王位。

此后赵王朱高燧更加小心翼翼,再不敢越雷池一步。至此,明宣宗朱瞻基的地位已经不可撼动了。


明宣宗朱瞻基被史家称为英明之君。他和其父明仁宗一起开创了所谓的明代盛世——“仁宣之治”。

朱瞻基稳固皇位后,继续重用夏元吉、蹇义、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一批久经考验、富有治国经验的四朝老臣 (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同时十分注意攫拔任用正直而有才干的新人,还罢黜了一批无作为或滥作为的庸吏,惩治侵吞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

在明宣宗的大力倡导下,蹇义、夏元吉、杨士奇等大臣向其推荐了大批清廉正直的官员担任府、州主官。这些人中有许多成为明代有名的能吏、清官。其中最著名的是况钟。由于宣宗重用一批类似况钟这样的官员,使得宣德年间的政治较为清明。

除此之外,宣宗还比较注意了解和关心民间疾苦,并要求朝中带头节俭,反对那些向百姓横征暴敛以供帝王享乐和充实府库的做法。



宣宗认为,君王恭俭,则户口日繁,民众安居乐业,国家财赋自然也就充足。

为此,他蠲免田赋,开仓赈灾,救济苍生。他认为,不管哪里的土地都是国土,只要百姓得以安生就行,民安天下自安。正是因为这种民本主义思想,使得宣德年间的百姓苛役、租税较轻,生产、生活比较安定。

明宣宗朱瞻基以“促织天子”闻名天下。何为促织?就是蟋蟀,亦称蛐蛐。“促织天子”就是“蟋蟀皇帝”之意。原来,朱瞻基爱玩、爱斗蛐蛐是出了名的,似已玩蛐成癖,为搜求名贵稀有品种,他不惜一掷千金(这似乎和他极力倡导的节俭之风背道而驰),他对各种蟋蟀的习性了如指掌,几乎成了蟋蟀专家,即便是南宋“蟋蟀丞相”贾似道,恐怕也没有宣宗这般痴迷、专业吧。俗话说玩物丧志,明宣宗却多欲好动,除了沉溺于玩蛐蛐外,他的兴趣爱好还有很多,譬如蹴鞠(踢球)、射箭、投壶、马球、狩猎、训鸟、书画等等,他都异常沉迷且玩出了名堂。这么多的爱好,却没耽误治国,难道耽于玩乐的宣宗真的达到了治大国如烹小鲜之境界吗?


史上著名的盛世有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及明朝的永乐盛世等等。这些盛世都是当朝帝王们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兢兢业业搞出来的,唯独“仁宣之治(主要指宣德朝)” 是朱瞻基“玩”出来的。宣宗爱玩会玩,涉猎又广,但却没荒废朝政,还玩出一个盛世来,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明宣宗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朝的全盛期,经洪武、永乐、洪熙(中间还有个建文)的苦心经营,大明国力已经达于极盛。天下太平,民众安居乐业,除北方边境偶有狼烟外,兵戈不起,四海安宁,政事自然就没有那么繁杂了。除了北御鞑靼,永乐时大张旗鼓的下西洋也已停止,迁都北京时大兴土木的耗费也告一段落,国库的支出也大幅减少,百姓的负担亦大为减轻,自然海晏河清,国泰民安,国内的经济自然蓬勃发展,愈发繁荣。

在政治上,明宣宗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又有“三杨辅政”, 还有一大批清廉正直的官员治理州郡,替他分忧,所以他虽然被戏称为“促织皇帝”,爱好甚多,但都能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能有所节制,并未。因此,他没有像后来的明宪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神宗、明熹宗那样,耽于享乐,玩的昏天黑地,不务正业,成为史上著名的荒淫、怠政、不受制约的昏君。加上明宣宗受过严格的教育,师从“三杨”等名师,在军事上又受到祖父朱棣的指导,加上制定了正确的治国之策 ,又用对了人,在处理娱乐与工作上游刃有余,啥都没耽误,于是在玩乐中开创了一段四海升平的盛世。当然说他功绩堪比文景有些夸张,但至少让宋徽宗望尘莫及。




【插图源自网络】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何止喜欢斗蟋蟀,狩猎、巡游也是他的爱好,而且十分好色,但这些不妨碍他成为一代明君,被史学家评价为功比文景。


事实上,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最幸运的皇帝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朱瞻基刚出生的时候,祖父朱棣做了个梦,梦见了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暗示他,朱瞻基就是他的第三代继承人,他因此很喜欢朱瞻基,好圣孙的名号由此而来。

为了朱瞻基,朱棣坚定了发起靖难之役的决心,等到他当皇帝之后,为了确保朱瞻基的地位,就册封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为皇太子。

朱瞻基刚满十二岁的时候,朱棣就迫不及待地将他立为皇太孙,并开始在各个方面对他着重培养,为此朱棣耗尽了下半生的心血。

朱高炽继位之后,又在第一时间将朱瞻基立为皇太子,十个月之后朱高炽去世,二十六岁的朱瞻基继承皇位,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

可以说,朱瞻基一直都活在朱棣、朱高炽的关怀之下,从一出生就注定要成为皇帝,没有人比他的命更好了。

当然了,朱瞻基作为天选之子,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具备了很强的综合素质,比如说他艺术天分很好,诗词书画样样精通,而且对政务、军事也很熟悉,当时没有人觉得他会是个不合格的皇帝。


但是,也正是因为朱瞻基从小就地位尊贵,受尽百般宠爱,没几个人管得了他,所以他养成了任性贪玩的性格,尤其是他成为皇帝之后,开始毫无忌惮地疯玩,那他有多贪玩呢?

历史上,朱瞻基是个十分贪玩的皇帝,而且爱好十分广泛,除了斗鸡走马、玩游戏之外,他最喜爱的三个项目是狩猎、巡游和斗蟋蟀。

关于朱瞻基贪玩这件事,明史讳莫如深,但批评他的文臣大有人在,甚至有人说他到了放荡不羁的程度。

在朝鲜的史书当中,也对朱瞻基贪玩这件事做了记载,说朱瞻基沉迷游戏,竟然十天不去给太后请安,还导致了严重的后宫争斗。

在朱瞻基的三大爱好当中,排名第一的当属斗蟋蟀,他因此得了个促织天子的名号,这本不是什么不良嗜好,但因为太过奢华,还给百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因此饱受朝臣批评。

斗鸡走马,园情鹢首,往往涉略。友爱促织,亦豢驯鸽,万姓颇为风俗,稍渐华靡。

话说朱瞻基继位之后,心心所念的就是斗蟋蟀,但京城产不出好的蟋蟀,他感到十分苦恼,后来他听说苏州一带的蟋蟀品质很好,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准备找当地官员帮他抓蟋蟀。


这件事实在荒唐,一个皇帝找朝廷命官帮他抓蟋蟀,实在上不了台面,有损朝廷威严,为此朱瞻基又想了个办法,他给时任苏州知府的况钟下了一道密旨,以为这样就没人知道了。

当时,朱瞻基在密旨中是这么说的:

敕苏州知府况钟:比者内官安儿、吉祥采取促织,令他所进促织数少,又多有细小不堪的,已敕他末后运自要一千个。敕至,尔可协同他干办,不要误了!故敕。

朱瞻基说,他让内官安儿、吉祥采办的促织,也就是蟋蟀,数量少,个头还小,他很不满意,所以他要求二人继续采办一千只促织,并让况钟协助二人,还叮嘱说千万不要耽误了!

事实上,如果只是抓一千只蟋蟀,倒也没什么,但问题是况钟不能只抓这么多,因为苏州到京城路途遥远,考虑到损耗等因素,他至少要抓几千只才行。

起初,况钟觉得只是抓蟋蟀而已,倒也没什么,就下达了一道命令,让百姓帮着抓蟋蟀,官府拿出一些钱财来补贴百姓。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抓蟋蟀运动就展开了,但很快人们就发现,抓蟋蟀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抓蟋蟀是个技术活,因为蟋蟀活泼好动,不容易抓住,且蟋蟀擅长打洞,喜欢在房前屋后的缝隙里生活,这就加大了捕捉的难度;

其次,朱瞻基想要的是个大的蟋蟀,这样斗蟋蟀才有乐趣,但大多数蟋蟀都是个头小的,并不符合要求,百姓往往忙活了一个晚上,最后却一无所获。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由于高品质的蟋蟀很难抓,因此价格开始上涨,苏州百姓为了发家致富,更多人投入到这场活动当中。

最贵的时候,一只好的蟋蟀需要几十两黄金才买得到。

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

别以为蟋蟀这么值钱,百姓就可以发家致富了,事实上只有极少百姓可以做到,绝大多数百姓都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导致家破人亡,为什么呢?


原来,大量百姓为了抓蟋蟀而不再从事劳动,这就导致田地荒废了,结果蟋蟀没抓到,吃饭还成了大问题。

并且,大多数时候,抓蟋蟀是被内官强行摊牌给官员、百姓的任务,他们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没日没夜地四处抓蟋蟀,结果很多人因为遇到各种危险而死去,导致家破人亡。

还有些地方官员为了巴结朱瞻基,就花重金求购蟋蟀,比如当时枫桥的一个粮长,因为被摊牌了抓蟋蟀的任务,就用一匹骏马与人交换了一只高品质的蟋蟀,没成想他的老婆在打开蟋蟀罐子看蟋蟀的时候,蟋蟀跳了出来,结果被自家养的鸡给啄食了。

因为这件事,粮长担心任务没完成而受到惩罚,于是自杀而死,他的妻子见状,也不想活了,于是跟着自杀了。

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复伤其妻,亦自经焉。



当然了,朱瞻基要的一千只蟋蟀,最后被送到了他跟前,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了。

但是,之后朱瞻基又多次让各地官府协助他抓蟋蟀,他好斗蟋蟀的名号逐渐传遍明朝,斗蟋蟀这股风气也开始传开,蟋蟀的价格再次大涨,许多人因此发财,但更多人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除了斗蟋蟀之外,朱瞻基的其他爱好也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他经常以巡边为借口外出狩猎,每次都调动大军,可谓劳民伤财;他还时常进行田猎,毁坏了不少百姓的庄稼。

为了劝阻朱瞻基玩耍,胡皇后就说了他几句,他却勃然大怒,将胡皇后给废掉了,然后立孙氏为皇后,也就是孙皇后。

御史陈祚也曾上书批评朱瞻基,这本来是他的职责所在,但朱瞻基却十分生气,竟然违背朱元璋不杀言官的做法,下令将他杀掉了,还抓了他全家人。

就连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也对他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一直到他去世之后,张太后下令将他生前所用的玩耍之物全部摧毁,大量蟋蟀罐和陶瓷制品被打碎,这些东西都是他在位期间让人精心制作的,耗费了不少钱财,属于是奢侈品。

宣庙崩,太后即命,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吉之物,悉皆罢去。



如果我们只看朱瞻基贪玩这件事,很难相信他是个圣明天子,实际上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他虽然很贪玩,但影响不到整个国家,总体而言他是个很负责人的皇帝,在位期间干了几件事,一举奠定了他在仁宣之治中的地位。

那么,朱瞻基在位期间,究竟干了些啥,让他功比文景呢?

第一件事,彻底削弱藩王实力,使得明朝不再饱受藩王造反之苦。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在位期间册封了许多藩王,他们个个手握重兵,富得流油,对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加重了财政负担。

朱允炆继位之后,实施削藩政策,椰果导致朱棣起兵造反,但朱棣称帝之后,继续采取了削藩政策,但并未彻底解决问题。

朱高炽在位时期,以仁厚著称,对几个兄弟及各位藩王比较宽纵,结果导致这些藩王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朱瞻基继位之初,汉王朱高炽就起兵造反了,但他文才武略,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了朱高煦,并以此作为契机,将另外一个叔叔朱高燧的兵权给削弱了。


这当然是杀鸡给猴看了,其他藩王见朱瞻基连亲叔叔都不放过,自然要有所表示了,于是楚庄王朱孟烷、蜀靖王朱友堉、肃康王朱瞻焰等人相继上书朝廷,主动要求削去一到两卫,只保留少量将士作为护卫。

在短短数年间,朱高炽就削去了绝大多数藩王的军事实力,使得这些藩王再难以图谋造反。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朱瞻基穷追猛打,趁着藩王们实力被削弱的机会,颁布了许多禁令,比如藩王不得随意入京,藩王不能与大臣联姻,王府官员不得在地方兼职,藩王之间不能随意通信,等等。

总而言之,朱瞻基这么做,是为了进一步削弱藩王,让他们无法敢于朝政,也无法勾结在一起,没有任何危害。

在朱瞻基的打压下,藩王们或寄情山水,或吟诗作画作为消遣,或从事商贾活动以谋利,没有人再关心政治了。


第二件事,完善内阁和司礼监,明朝政治框架得以确定,皇权由此走上巅峰。

内阁制度其实在朱元璋时期就有,但直到朱棣时期,都只是个咨询机构,并没有什么实权,权力分散在六部九卿手中,皇帝则掌握最高决策权。

但是,在这种制度之下,皇帝就非常累了,而且事务繁琐,往往顾此失彼,效率也因此大打折扣。

朱瞻基继位之后,深感朝廷运转不顺畅,于是完善了内阁制度,从大臣中选拔顶级人才进入内阁之中,比如说三杨,并赋予他们票拟的权力,也就是让内阁成员在奏折上提意见,皇帝认为可行就同意,不可信就打回,让大臣重新提意见。

这么做的好处是,皇帝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做更多事情,甚至还有许多私人时间,这就是朱瞻基为何可以疯玩的愿意之一。

不仅如此,朱瞻基只要选拔出了好的大臣,不担心他们提的意见不好,还可以集思广益,这样做出的决策也就更加合理了。


当然了,内阁成员有了票拟权力之后,权势就大大增加了,难免有些人不好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瞻基又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完善司礼监,派人教太监们学习文化知识,继而选出优秀者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等职务。

司礼监的作用是,帮助皇帝在奏折上批红,也就是按照朱瞻基的意愿,用红笔写下同意或者不同意内阁成员的意见,并负责在一些文件上盖章,这么做是为了进一步节省皇帝的时间,同时作为内阁的制衡。

当然了,司礼监的崛起,对明朝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子朱瞻基之后,历朝历代的宦官干政事件层出不穷,但那是后话,至少朱瞻基的初衷是好的,他让自己最亲近的太监来制衡内阁,可以在朝堂上形成政治平衡,并且效果也确实不错。

内阁和司礼监权力的确定,奠定了明朝之后二百多年的政治框架,一个好处就凸显出来,哪怕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国家依然可以运转下去。

但缺点是,如果内阁或者司礼监中出现了“坏人”,那对国家的危害也是很大的,这是朱瞻基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之一。


第三件事,停止与蒙古人的战争,积极发展农业和经济,完成了明朝的转型。

我们都知道,明朝是消灭元朝才建立起来的,但事实上蒙古人一直都在,朱元璋在位期间发起了十几次北伐,朱棣也发起了数次北伐,但也没能彻底消灭蒙古人的势力。

朱瞻基继位的时候,明朝与蒙古已经打了七八十年了,早就疲惫不堪了,耗费了无数钱粮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还不如息兵罢战,与民生息。

但是,这只是朱瞻基一厢情愿的结果,蒙古人一直都在骚扰明朝边界,作为应对之策,他决定先武后文,也就是先用军事力量打服蒙古人,再与蒙古人坐下来谈判。

当然了,朱瞻基也是个聪明人,他抓住蒙古人内部不和的特点,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大胆册封一些蒙古部落首领为王,让他们帮着明朝打击另一些不服的部落,在将两者都削弱之后,明朝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总体而言,朱瞻基在位时期,明朝与瓦刺、兀良哈的关系相对较好,与鞑靼的关系交差,在三方势力的打击下,鞑靼一直被死死压制,无法对明朝形成威胁。

在明朝取得绝对优势之后,朱瞻基对蒙古各部又采取积极拉拢的策略,边境因此相安无事,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整顿军备,加强边境的方式力度。

今国家无事,边塞无警,可以安逸。然居安虑危,乃保邦之道。

朱瞻基一方面着手解决蒙古问题,另一方面在内积极发展农业和经济,并且通过改革官制和监察制度,以及加强对贪腐官员的惩处力度,为百姓创造比较好的生存条件。

除了停止对蒙古的战争之外,朱瞻基还积极与安南和缅甸等国搞好关系,国家因此太平无事。

总之,朱瞻基改变了明朝不断对外征战的历史,转而走向了一条不断自我壮大的发展道路,使得仁宣之治走向巅峰,一时之间四海威服,万邦来朝,也为后世之君创造了无穷财富。


第四件事,继续加强海外交流。

朱棣在位时期,曾数次派遣郑和下西洋,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到朱瞻基继位之时,有哈密回回、满剌撒丁、占城、琉球中山、爪哇等数十个国家来明朝上贡。

朱瞻基继位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明朝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再次派遣郑和下西洋,这也是郑和的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足足有二万七千多人出行,光是大型船只就有几百艘,历时三年而还(郑和在途中去世),为明朝增加了十多个藩属国。

之后,朱瞻基又派遣洪保和王景弘等人下西洋,虽然规模没有那么大了,但效果也都不错,巩固了明朝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宗主地位,为传播汉文化做出了贡献。


写在最后,朱瞻基固然是个爱玩的皇帝,甚至有些荒唐,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代明君,他作为一个守成之君,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奋发图强,解决了许多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为明朝走向繁荣昌盛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他于父亲共同创造了仁宣之治,也被史学家认为是可以与文景之治相媲美的。

通过朱瞻基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人是无法做到十全十美的,但作为皇帝必须有所偏重,朱瞻基没有因为玩乐而耽误国家大事,虽然造成了一些恶劣影响,但总体上无关大局,因此说他是圣明君主,是没有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汉王   文景之治   大明   明朝   宣德   蒙古   蛐蛐   蟋蟀   史学   功绩   内阁   贪玩   大臣   盛世   皇帝   评价   百姓   制度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