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电话不接有什么后果?

我19年下半年做生意,就在各个平台上借了总共10w,刚开始挺好,每个月都能还上,结果20年赶上了疫情,打的我一个措手不及,没有收入,整的我全部逾期,借呗,花呗,美团,360,天天给我打电话,发催收短信,刚开始我也是接,就想协商的能不能延期,人家直接不行,必须今天下午就得还上,不然就到法院起诉我,刚开始我还挺怕的,后来我有个朋友说,没事的,都是吓唬你的,我才知道都是要债公司,再后来我也不接电话了,重新办了一张卡,开始找工作上班,等够一个平台的钱了,跟他们协商,给我把罚息减免了,我就还完。这几年疫情影响,确实有太多逾期的人,我有个朋友还不上房贷,银行直接把房子收回去法拍了,真的是太多太多了,虽然大家都不容易,毕竟钱还是要还得。咱们虽然穷,但是一定不能丢了做人的底线。还不上就慢慢还,我感觉这也没啥丢人的,人活一世,摔跟头很正常。






我是逾期的时候接了外包催收公司的电话后,后面就一直不接了,因为我已经把我的情况已经说了,大慨已经了解到这些外包催收公司后面会用什么套路和话术对我进行忽悠,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认为他们这些套路和话术就能吓唬、恐吓我还款,开始逾期接了几个外包催收公司催收员的电话,就可以从这些催收员口中分析一些问题出来,下一步就知道该这么做,而催收员就拿你没办法,而催收员打过来你不接,催收员还会被催收组长、催收主管骂一遍是常事,很多催收员都会被骂,而这时候催收电话不接也没有什么后果,你不欠催收员一分钱,催收员只是给催收公司打工,给催收公司赚提成,而催收员就得到一点点佣金,一但出事,催收公司首先把催收员推到前面做挡箭牌,就说什么事都是催收员做的,跟公司无关,往往很多90后、00后催收员不懂法律、不懂金融就这样被催收公司送进监狱坐牢的就不少,因为催收公司知道这些90后、00后年轻人没有经验,没有吃过苦,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很多90后、00后一代年轻人在长沙、成都、青岛、郑州、合肥、深圳、东莞一些催收公司上班,催收公司就把这些90后、00后拉在前面做了替罪羊就有很多,有很多90后、00后年轻人就是被催收公司送进监狱有的在里面呆了几个月,有的呆了几年,而催收公司一点事都没有,那么,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催收员打电话给你的时候,都没有主动报自己的姓名、工号、部门,所属贷款公司、银行,还是受贷款公司、银行委托的第三方催收公司,他们自己都在恶意躲避,而是支支吾吾,不肯告诉债务人自己的真实身份是属于贷款公司、还是银行,还是受贷款公司、银行委托的第三方催收公司催收员。就是怕说错话,被催收公司送进监狱坐牢,本身催收公司就是违法的,而债务人就没必要要接催收员电话,催收员这种情况下是违反了《互联网金融债务逾期催收自律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法律条款内容。以前没有这些法律规定,催收员可以反驳债务人的话,债务人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如今有法律法规来进行了约束,而债务人就可以拿这些法律来进行反击催收员,这就是法律依据和事实。催收员还没有反驳债务人的理由,这就是法律摆在催收员面前事实!




我全部逾期快六年了,网贷十几个,信用卡五张,从来没接过电话,银行官方电话都不接,怕个毛线,还是那句话,记住我的口诀:不接电话,不回短信,不加微信,拦截一开,生死靠猜,感觉自己没欠钱!




我从20年全面逾期至今有3年多了,我刚才用了1个多小时统计了一下(期间我换了3个手机,2个旧机还在只是没有用了),严格来说是不完全统计(可能有删掉的),有8977个催收电话!大概接了30多个电话,主要集中在20年至21年上半年。其它的通通不接(前天接了一个)!中间也收到催收函或所谓的法院通知,发到快递柜的差不多有10个,我只接收了1个,是京东白条的,其它在快递柜逾期后又被快递员原路返回。我现在的微信、支付宝、银行卡都正常,也没有收到法院传票(传票现在都是电子版的,一打开就知道是不是法院的)。当然说这并不代表着咱赖账有理,我是计划有钱了还是要协商还款的。




不接催收分子电话没有任何后果,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法规表明不接这种陌生电话,会违反什么条例,也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法规能证明催收电话的合法性,他们能代表什么?什么都不能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电话   债务人   传票   套路   疫情   外包   监狱   贷款   快递   法律法规   法院   后果   年轻人   银行   法律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