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时,如果慈禧太后不挪用水师经费过生日,如果北洋舰队弹药充足,战争能胜利吗?

如果谈论北洋水师海军经费被挪用的话题,那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可就有话要说了。

福建水师:1888年,国产第一艘铁甲舰龙威号建成完毕后可是划归到了福建水师,四年前经历了马江海战失败且差点遭遇全军覆没的福建水师正需要这艘军舰来壮大力量。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你李鸿章凭什么把这艘军舰划拨到了北洋水师的序列里?

南洋水师:1893年,我们的广甲、广乙和广丙三艘军舰前往北方会操(同时也为了躲避瘟疫和向北方送水果),这三艘军舰虽然不是南洋水师吨位最大和火力最强的,但它们却是南洋水师最新的军舰,广乙和广丙甚至还装备了最新式的120毫米速射炮。但李鸿章又是大笔一挥,凭啥又把这三艘军舰划到北洋水师的阵营里去了?

尤其是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后,清廷的宗旨是利用这个单位来筹划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水师,但作为主管的李鸿章却把全部的注意力和资源集中投放到了北洋水师的身上。这也直接导致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只能依赖于闽、粤、桂三省的地方筹集。

例如,福建水师每年能得到的理论经费只有60万两,但实际能拿到的钱只有60%—70%,有的年份甚至还不到这个标准。这笔钱也只够福建水师残余舰船的维护和官兵的开支,想购买和制造新军舰?门都没有!

所以在挪用经费的话题上,这其实是一笔糊涂账,北洋水师觉得委屈,可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却更加委屈!

至于甲午海战的弹药问题,这其实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根据各方资料的考证,绝大多数的北洋水师战舰根本不缺弹药。

丰岛海战受损的济远号和被击毁搁浅的广乙号,两艘军舰在开战阶段就遭到日军的高密度火力覆盖,舰上官兵甚至无法有效射击。两舰只在近距离阶段向日舰连开五炮(济远4中3,广乙1中1),但由于两艘军舰全部遭遇重伤,尽管这阶段的命中率不错,但日舰的命中率更好,重伤的两艘战舰只能加速逃跑。

随后的黄海海战,超勇号开战不到10分钟就身负重伤,直接丧失了战斗力,扬威号也在半个小时内燃起了大火,被迫逃离战场,最终又被济远号失误撞沉。致远号毁于锅炉爆炸,经远号在沉没前仍然持续不断的开炮还击,至少根据日方的记录来看,这艘军舰不存在弹药紧缺。至于逃跑搁浅又被日军击毁的广甲号,它在整个海战中几乎没开过几炮。

也就是说,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沉没的五艘军舰,没有一艘是因为弹药紧缺而遭到日军的趁机攻击。

很多人认为北洋水师缺乏弹药,主要是因为铁甲舰镇远号在黄海海战后仅剩15发305毫米穿甲弹,开花弹和150毫米主炮的炮弹已经全部打光。但是大家不要忘了,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打到下午5时30分许的时候,镇远号虽然只有15发大口径炮弹,但这些炮弹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可此时对面的日本联合舰队却选择了撤退。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的剩余弹药的确不多,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在战场上的发挥和日军首先撤退的结局。

甚至日军撤退后,北洋水师剩余军舰还进行过一定距离的追击,可见水师的弹药虽不宽裕,但完全可以再打一段时间。

如果非要纠结弹药问题,那北洋水师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定远号和镇远号上的开花弹数量不足,平远、超勇、扬威号上的260毫米和252毫米主炮的炮弹只有穿甲弹,但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

1、定远和镇远号虽然配备了八门305毫米主炮,但由于主炮是短倍径火炮,火炮只能使用短长度的炮弹(也可以使用长倍径炮弹,但风险系数极大,容易出现炸膛),而该款型号的开花弹中的黑火药只有几公斤,根本难以形成大范围杀伤。

2、至于超勇、扬威和平远,他们开战不久就纷纷退出战场,只有少数几枚主炮弹击中过日舰,就算是开花弹也难以造成太好的战果。

为什么缺开花弹,最直接的原因莫过于清朝的多个主力兵工厂的技术实力太有限,自产的开花弹的数量和性能都实难保证,可进口的爆破弹在战时状态下也很难迅速来到国内。没有自己的技术和产能,这种长时间消耗的战争本来就很难持续下去。




这个问题首先得看慈禧太后过生日花费了多少钱,然后再看这些钱用在海军上会产生什么结果。

那就需要弄明白三件事:

1.慈禧太后过生日花了多少钱?

2.把慈禧过生日的花的钱都投给北洋水师,能添置多少武器弹药?

3.如果北洋水师弹药充足,是否足以打赢甲午海战。

那么我们逐个问题分析。

一、慈禧太后花了多少钱?这个其实是很清楚的,主要是分以下几项:

1.服装费用23.1万两。

慈禧太后为了准备自己的寿宴,光是做的新衣服,就花费了231000多两白银,其中各种龙袍锦缎多达数百件。

2.戏台牌楼费用240万两。

为了庆祝太后寿宴,紫禁城到颐和园的道路两侧全部设戏台、牌楼,大约有60多处,花费240万两白银。

3.车辇费用18.3万两。

慈禧乘坐的轿舆金辇轿舆是60大寿专制的,共耗银76913两;加上慈禧备有的各类乘轿8乘,耗银12500两;还有光绪帝、后妃嫔乘坐的各式乘轿,耗银15000余两;再一个就是慈禧乘坐的黄漆车,光绪帝乘坐的朱红漆车,后妃嫔乘坐的黄油车共11辆,以及慈禧的役使宫女使用的青车30辆,修理旧车90余辆,耗银78900余两。以上共计耗银183000余两。

4.宫殿装修费用215万两。

紫禁城的所有装饰全部更换,各处张灯结彩,花费了90万两白银。颐和园装修花费近50万两白银,各处宫殿的修复花费40万两白银,慈宁宫修缮花费35万两白银。

5.赏赐礼物玩意儿100多万两,

为庆祝慈禧60大寿,专门打造的赏赐礼物等各项费用又是100多万两白银。

这样算下来,仅为慈禧过生日的中央财政各项拨款,就是大约596.4万两以上。地方督抚的花费和寿礼等物还不算。

但是这并非慈禧过生日的所有花费。在这以前,还修建了颐和园,准备慈禧过生日后颐养天年用。至于颐和园的修建费用,一图流说明问题:

楼上的图非常清楚了,颐和园共花费11079218两。

也就是说,慈禧为了过她的六十大寿,竟然总计花费了至少1703万9218两白银!

二、如果把慈禧太后过生日这1704万两投入到北洋水师,能买多少军舰?

这个是有记载的,以北洋水师主力舰为例:

定远级两艘,花费3399241两

致远级两艘,花费1697453两。

也就是说,每170万两,可购买定远级一艘,或者致远级两艘。

修颐和园这1704万两,全部用于买船的话,理论上说可购买8艘定远级铁甲舰花费1360万两,剩下的钱还可以购买4艘致远级巡洋舰护卫。

但是这个算法其实不准确,因为首先一个是汇率变了,1886左右银子兑换英镑是4.73两兑换1英镑,到了1894就是6.21两兑换1英镑,银价贬值约25%。

而新式军舰价格也贵,以日军吉野号为例,价格高达206万两,另外北洋水师的维修费、备件,和新式炮弹钱还得付。

所以,维修费这块儿首先要弥补至少约210万两。

杂七杂八加起来,七年先补欠账300万两比较合适。

然后,1704-300=1404万两。

这1404万两也不能全部买船,买船后,增加了人员和维护成本,按照年增加60万两运行费用,约三年计算,减去180万两。

剩1224万两买船,基本上就是增加6艘吉野,或者4艘涨价后的定远改进型的水平。而如果要买大船,如日本在英国订购的两艘前无畏舰,富士八岛号造价就是2088万日元,相当于1575万两,那这个买船的钱是不够的,还需要努力的再去找351万两才行。而光绪帝大婚是花了大概400万两如果能把这个钱也省下来,海军实力是差不多能赶上日本的。

也就是说不仅慈禧太后不能过生日,不能修园子,光绪也得把自己结婚的钱拿出来才行!

三、添置的这些军舰武器,能否打赢甲午海战:

应该说要是单纯史实那些海战,比如黄海大战,我军添置4艘定远级,那么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但是,问题是这就是日军的实力吗?拜托,日军还有:

第二游击队:金刚、大和、武藏、葛城、天龙、高雄、6艘

第三游击队:筑紫、爱宕、摩耶、大岛、鸟海、天城、磐城、八重山、8艘

鱼雷艇队全部。

真正的解决办法:组建陆军新军。

甲午之败,其实是败在陆军。所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购买多少新军舰,而在于组建新式陆军。

如果要是按照新军建制组建现代化军队,那么组建费用大概是150万两银子一个师,然后再加上一年约130万两银子(约180万银元)的费用的武器弹药训练费用。合计大概一个师280万两银子,就差不多了。

日军有7个师团,平时7万人战时20万人。

中国当时有能战陆军53281人。如果能用这笔钱中的1400万两,提前训练出5个精锐师,平时5万人战时扩充到15万人,那么加上原有的能战陆军合计20万大军,那么陆战在中朝边境甚至平壤,挡住日军是可以的。

海军这边,以300万两把平远级后续两艘建成,加上维修船只,采购新式速射炮和炮弹,那么海上维持个不败也可以指望。




日本和清朝的甲午之战,表面上是北洋水师资金被挪用,造成北洋水师没有钱购买新舰,没有船速快,炮击速度快的速射炮,没有先进的开花弹,只有大量的实心弹,为了省钱,使用了烟煤,造成了过早的被日本舰队发現目标,实际上是体制之战,腐朽没落的大清帝国,和明治維新以后的日本立国之战!

开战之前,北洋水師为了显示强大,向日本示威,特别到日本长崎走了一躺,由于船员在日本街上的行为引发纠紛,导致武裝冲突,虽然最后和平解決,看到了中國的坚船利炮,刺激了日本,从那个時候开始,日本天皇变三餐为两餐,省錢买军舰,天皇如此,王公大臣,百姓,都是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全民总动员,日本国民都是以中國为假想敌,一心一意打败中國,而同时间的中國,听說日本天皇每天只吃两餐,并沒有感到危險,反而觉得日本太穷,天皇吃饭都吃不起!而慈禧太後,为了过生日,挪用海军军费,整个大清朝都是歌舞升平之声,根本就沒有打仗的准备,当年的清朝已經非常腐敗,矛盾重重,其中满臣和汉臣有权力之争,汉臣又有湘军和淮军之争,李鸿章和翁同龢之間又有矛盾,大家都是各有各的心思,互相找麻煩,都是希望对手出事倒霉,而北洋水師的纪律也不严格,缺乏严格的训練,军官忙着赚錢养小老婆,平时都不在船上睡覺,而是在岸上吃喝玩樂,士兵偷懶,就这样的状态,再多的军舰,再好的大炮也是无用!所以到了甲午戰爭爆发的時候,似乎只有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水師在战斗,于其他人没有关系!上升的日本战胜腐朽没落走下坡路的清朝,一点都不奇怪!




慈禧太后挪不挪水师军费,与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失败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角度分析:

其一,当时的世界海军装备和技术的发展程度和趋势。从18世纪后期但十九世纪初期,正是世界工业发展的一次爆发期,海军舰艇从木质向铁甲方向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清朝当时走的是向外购买军舰的方式,并拥有一定能力的建造实力!但主要装备及舰艇上的武器都是进口欧洲列强国家,欧洲列强肯定不会将最先进的装备出售。当时的日本和清朝差不多,但日本国力更弱,采购数量也相对有限,不过却一直持续在购买和跟踪技术发展。

其二,清帝国在鸦片战争以前,在经济实力方面世界第一,甚至到慈禧时期,购买能力也是非常强悍的,所以,对清帝国而言庞大先进的舰队是随时都可以买到的(有点像现在的印度),有些时候就会放松,慈禧挪用海军军费过寿,只是这种态度下的一种表现。百年海军需要的是国家的持续资金、工业技术配套和重视度等的持续投入。清政府恰恰这几项全部没有重视。

其三,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启了全面持续的向西方列强学习的国策,从天皇开始直到日本的基层,都在为了让日本崛起而努力,无论是军舰购买、自行建造、配套的工业发展、人才培养和情报搜集等,都在全面持续的发展!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个人拙见多有疏漏欢迎指正点评!




不会!一个国家强盛决取于上层建筑,对官风民气的作则引领。如果弹药充足,将士用命,也只能说战役局部获取胜利一时。问题是贪腐成风,丧失斗志,离心离德的军队,战斗力是可想而知。

晚清政府对外妥协,软弱无能,对内残酷镇压,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主动为八国联军搬梯子上城墙,是绝妙的讽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纵然有邓世昌这样的英雄,又能怎样!诸君国人想想,再想想、、中国自古不缺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北洋   水师   弹药   海战   镇远   定远   颐和园   南洋   甲午   军舰   福建   日本   炮弹   日军   舰队   经费   慈禧   海军   充足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