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何把都城设在河南开封?

很简单,因为形势需要,准确说是迫不得已。

北宋一朝,都城为现在的河南开封,而对于这个选址,有不少人均认为“十分糟糕”,是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说开封地处平原,除黄河外无险可守,一旦被敌军突破防线,就会出大问题。

那么,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事实上还真有一定道理。

但问题是,既然我们现代人都看到了这一点,难道古人就看不明白吗?实际上并非如此,早在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之后,就明确指出,开封作为永久性都城,并不是太合适。

而他的观点,与上述说法类似,同样也是认为开封无险可守。

并且,当时的赵匡胤认为,作为永久性都城,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得“据山河之胜”,大致意思就是利用地势,“以安天下”。

所以在当时,赵匡胤已经有了迁都的想法,甚至一度要在洛阳和长安之间,挑选一个出来作为新的都城。

但我们都知道,一直到北宋灭亡,都城始终都在开封。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在开国之初就已经有了迁都的想法,为何最终却没迁成呢?另外,在赵匡胤之后的北宋皇帝,又是为何非得把开封当做都城所在而不挪窝儿呢?

就这几个问题,我们一一进行分析。

先说赵匡胤为何会放弃迁都。

赵匡胤放弃迁都,可以总结为不得天时,不得地利,也不得人和。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黄袍加身,随即返回开封(当时叫东京开封府),经过一系列操作,最终登基称帝。

登基之初,自然是先以后周的国都东京开封府为大宋国都。

但在登基不久,赵匡胤就提出,开封作为永久性国都不合适,因此,就有了迁都的想法,而他当时的先具体思路,就是往西。

“吾将西迁者无它也,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赵匡胤

往西去哪里呢?结合赵匡胤“据山河之胜”的标准,那最好的选择,自然是有邙山及八关为屏障洛阳,以及据关中“形胜之地”的长安。

长安自不必说,汉、唐一直在这里定都,且就地形来说,是最符合赵匡胤要求的,而洛阳所说在地形上稍微次点,但也算是有险可以。

所以,赵匡胤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

甚至,赵匡胤还在开宝九年(公元756年)一度率众臣“西幸”,目的就是考察,到底是迁都到哪里好?并且为此还特意召开了会议,让大臣进行探讨。

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赵匡胤会执着于迁都呢?

当然,赵匡胤想迁都的第一个动机,就是前文提到的他想找一个能“据山河之胜”的地方当做国都,毕竟开封的地势也确实是无险可守。

而除了这个动机之外,个人认为,赵匡胤执着于迁都,还有另一重意思。

北宋立国后,赵匡胤的弟弟晋王赵光义,权势在不断的扩大,尤其是在开宝六年时,随着赵匡胤的心腹赵普被罢相,赵光义便成了北宋朝堂上地位和话语权仅次于宋太祖赵匡胤的人。

但久而久之,赵匡胤的权力,必然会受到赵光义的挤压,而对于这一点,相信赵匡胤心里是一清二楚。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匡胤就想到了迁都。

之所以会想到这个办法,是因为当时赵光义的主要势力,集中开都城开封,并且他本人也一直担任着开封尹的职务,因此就开封城内而言,赵光义的追随者颇多,故而地位极为崇高。

高到什么程度呢?当时京师开封的民众就常说,“好一条软绣天街”(暗指赵光义排场之大)。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赵匡胤来讲,他必然不愿意看到弟弟的权力超越自己,更不愿自己的权力被弟弟挤压。

但是若是直接对弟弟动手,赵匡胤没有必胜的信心。

要知道,赵光义当年可是亲身参与了陈桥兵变,他知道皇位是怎么来的,所以,一旦赵匡胤强行对弟弟动手,那赵光义再来新版的“黄袍加身”,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就得想个不显山不露水的稳妥法子。

而迁都,则是一个好办法,为什么呢?不管是迁都到哪里,那么就意味着,可以“另起炉灶”,同时也可以借迁都来洗刷内外人事,重新建立和培养自己的势力。

因此,找一个险要的地方当新的国都,是老赵想迁都的一个原因,而另一方面,则是想摆脱弟弟赵光义,重新把权力完全抓在自己手中。

不过可惜的是,老赵的想法和计划并没有成功。

在召集群臣商议迁都之事后,赵匡胤首先提出的第一个方案,是把国都迁至洛阳,但刚抛出方案,就遭到了大臣的强烈反对。

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是时任起居郎的李符,他向赵匡胤上书,提出所谓的“迁都八难”,逐一对迁都洛阳的方案进行了反驳。

“京邑凋敝,一难也,宫阙不完,二难也,郊庙未修,三难也,百官不备,四难也,几内民困,五难也,军食不充,六难也,壁垒未设,七难也,千乘万骑,盛暑而行,八难也”---李符

这所谓的八难,意思很好理解,也非常实际,总之就是,李符把迁都洛阳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想到了。

而从他的话中,其实也透露出一个意思,就是迁都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算是搁到现代,我们搬个家都极为费劲,何况是在交通不算太便利,运输不算太通畅的当时呢。

所以,李符之言,也并没有夸大其词,说的也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但对于李符的劝谏,老赵并没有听进去,当时他人在洛阳,甚至还想直接住下来,以表示自己非得迁都的坚定态度。

看到老赵如此坚定,大臣们也不敢说什么,而在这个时候,赵光义上场了。

史料记载,他“叩头切谏”,意思就是磕着头强烈劝谏,希望哥哥不要迁都洛阳,而老赵就说,不迁洛阳可以,等以后再稳定些,那就“当迁长安”。

好嘛,不让你迁洛阳,是想在开封呆着不动,结果你又整出一个长安,因此,赵光义当时就询问哥哥赵大,为啥非得想迁都。

当然,老赵肯定不会说,这都是为了防着弟弟你啊,所以,他就回答,是想找一个地势险要,有险可以的地方当国都,以保长治久安。

而在老赵说完后,赵光义说了一句“诛心”之语,当即就整的老赵无话可说。

“在德不在险。”---赵光义

啥意思呢?就是说,你想要长治久安,不在于国都的地势险要与否,而是在于德行,进一步讲,没有德行,你就是把国都放在更险要的地方,那也是白搭。

说完,赵大无言以对。

而看到包括赵光义以及众大臣都如此强烈反对,因此,赵匡胤也知道,强行迁都在当时来说未必是件好事,所以,他就不得不暂时打消了迁都这个想法。

但是,只是暂时,他内心深处,依然希望有机会能迁都别处,离开开封。

不过,天不遂人愿,老赵没能等来这个机会,因为在这次召开关于迁都事宜会议的之后,也就是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离奇去世,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老赵只能抱憾终身,放弃了他的迁都想法。

如果,老赵还能再活几年,同时利用这段时间,把受到五代战火摧残的洛阳或者长安进行修缮,并把相关的后勤工作安排到位,另外进一步的收拢权力,那么,他说不定还真能在有生之年,完成心中的这个迁都愿望。

但可惜的是,这些他都来不及去做,所以这也是为何说他在迁都这个事情上,不得天时、地利以及人和的原因。

再说赵匡胤之后的北宋皇帝,为何非得在开封挪窝儿。

前文提到,赵匡胤是因为不得天时、地利以及人和,所以被迫把开封当国都,而在他死后,剩余的北宋皇帝,又没有想过迁都至别处呢?

答案是没有,一直到靖康之变发生,北宋的皇帝都没有想过搬家这事。

赵光义自不必说,他本身就反对迁都,所以在他这一任,肯定不可能迁都,而剩余的北宋其他皇帝,同样也没有想过。

这问题就来了,开封的地势我们已经做出介绍,除有黄河这个一个天险外,算是无险可守,就算赵光义是因为自己的势力问题不想迁都,为何其他的北宋皇帝也不想呢?

而延伸出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开封究竟有什么好处,以至于北宋一朝,没人想挪窝儿呢?

要知道,自打靖康之变发生后,一直到现在,对于北宋定都开封而质疑的声音就不绝于耳,甚至在南宋时期,就有人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反思。

比如在南宋初期,就有一个叫做郑樵的史学家,由于他经历过靖康之变,因此对于这场祸乱,他的认知更为深刻。

他就提出,靖康之难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宋“因循前人,不易开故”,意思就是非得继续使用后周的国都开封当都城,以至于无险可依,这才让金兵轻易南下。

还有,明清时期,也有学者认为,河南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就是“四战之地”,所以定都在河南,尤其是开封,自然“岌岌可危”,乃是取“必亡之势”。

更有甚者,还拿出北宋和金举例,直接了当的指明,说打天下必须把开封握在手里,但坐天下,就千万不能当都城,而北宋和金的灭亡,就是把都城定在开封的原因。

到了近代,这种说法,同样大为盛行,总之就是,大部分说法,都把北宋亡国归结于定都在开封这个因素上。

严格来讲,这些个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但过于片面。

开封作为国都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我们一直说的无险可依,但是,其也不是没有一点优势。

首先就是“利战”。

北宋与汉、唐不一样,汉唐时期,北方尤其是河北,均握在自己手里,整体国家的边境,要往北去的多。

但经历了五代十国,尤其是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拱手让出后,到了北宋时期,河北大部分地区,都归辽国管辖。

这么一来,北宋北部的边境线,就必须往南压。

如果在汉唐时期,北方可以凭借天险或者要塞,分兵把守以据外族入侵,但在北宋,天险没了,要塞在别人手里,你让他怎么拒敌于门外?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以人为险。

也就是说,北宋必须在北边建立一个以大量人为基础的防线,以拒入侵,而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把国都定的离防线太远,势必就造成朝廷中枢对于前线不能第一时间把控。

要知道,宋朝“抑武”的方针,是立国之初就定下的,而作为北宋的皇帝,放心把大量的兵力以及指挥权,完全交给前线的大将吗?

当然不放心,所以,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国都的位置,定的离前线更近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快速获取前方信息,传达作战指示。

而开封,刚好符合这个要求,既不算离前线过近,也不算太远,真有什么事,朝廷也能迅速反应。

更重要的是,对于前方的状况,朝廷能了如指掌。

而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开封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利养”。

什么叫“利养”呢?北宋时期的开封,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漕运的方便,当时开封有四河可以漕运:即汴河、黄河、惠民河、广济河。

其中,尤其是汴河,在当时可以称作是南北水运交通干线,是南北交通大动脉一样的存在。

而漕运方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能保障快速的运输,而快速的运输就能保障有充足的粮食,而有了充足的粮食,才能够维持庞大的军队。

而能维持庞大的军队会干什么?自然是保卫国家边疆了。

另外,漕运的方便,同样也有利于民间商贾的交流,别的不说,《清明上河图》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上面堪称当时国际大都市的繁华汴京,就是最好的证明。

既利战,又利养,这就是北宋皇帝为何非得把开封定为国都,而不愿意挪窝的根本原因。

不过话说回来,北宋的皇帝,也不是不知道开封无险可依的弊端,他们也不傻,所以终北宋一朝,几个皇帝没事就加固开封,最终修成了坚城一座,加上在开封以及周边囤集了大量军队,目的就是想通过人为的加持,让开封抹去地势上的短板。

所以这么看来的话,北宋皇帝不愿意挪窝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不断加固的开封城,以及大量的军队把守有很大的信心而致。

而最后一个问题,既然开封是坚城一座,也有大量军队护卫,为何靖康之变还会发生呢?

实际上,有一个历史小常识,北宋靖康年的开封城,并不是被金兵攻破的,而是从内部被打破的。

金兵围攻开封,前后有两次,第一次,是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完颜宗望渡过黄河后,围住了开封城。

但结果,因汴京守御使李纲抵抗得力,完颜宗望而未能破城,期间,种师道还率领十万西军赶到了开封城。

不得已之下,完颜宗望撤军。

但在完颜宗望撤军之际,因朝中投降派占据上风,导致种师道和李纲的“武力护送”金军离开,顺便“痛打落水狗”的计划破产。

甚至,就连种师道之后为了补救,提出的集合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止金军再次渡河之计,也在投降派的干扰下失败。

最终,种师道郁郁而终,李纲则被外调。

到了金兵第二次围困开封,宋钦宗干脆不启用主战派李纲,而是把战、守、和的权力,均授予宰相何栗。

而何栗一边暗中向完颜宗翰求和,一边又把希望寄托在妖人郭京身上,迷信所谓的六甲神兵,就连当时的宋钦宗也信了这一套,居然安排郭京守城对阵金兵。

结果可想而知,郭京眼看失败,当即逃走,一同守城的张叔夜虽说死战,但奈何大势已去,最终,开封外城被金兵攻破。

到了外城被破后,宋钦宗慌了。

最终,在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的故意“戏弄”下(即不立刻攻下开封,而是佯攻恫吓),同时释放出想要议和退兵的信号,果然,慌成一团的宋钦宗上当了。

他放弃了坚守抵抗,也放弃了继续等待援军,而是主动出城向金兵摇尾乞怜,这么一来,主动权便全部落在了金兵的手中。

而掌握了主动权,金兵自然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因此,开封城便不攻自破。

说白了,靖康之难的发生,不是说城池不坚固,也不是说其位置不险要,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人身上。

按照当时宋钦宗以及他爹宋徽宗的德行,别说是把北宋的都城定在有险可依的长安或者洛阳,就是定在珠穆朗玛峰上,照样也是白搭,该破城还得破。

最后就是总结。

归根结底,北宋把都城定在开封,主要是因为结合北宋需要面对的局势,开封“利战”和“利养”的优点,能满足要求,至于说北宋亡国是因为都城位置选的不对,这种说法过于片面,都城在哪里只是外在因素,更多的因素还是人,人不行,怎么都不行。




大宋初建时,赵匡胤就认为:定都长安是上策,定都洛阳为中策,定都开封只是下策。

可是,大宋的都城后来一直在开封,直至“靖康之耻”,被迫南渡。

这是怎么回事呢?

赵匡胤“迁都”之议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在开封作了皇帝。

然而,赵匡胤并不认为开封适合作为大宋的永久性都城。

他很早就表明了态度,认为应该定都的原则应该是:“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

基于此原则,他认为定都长安为上策,定都洛阳为中策。

长安自不必说,“关中四塞”,依托关中“形胜之地”以制天下,最符合“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的设想。

洛阳的地势不及长安,那也有邙山及八关为屏障,也算是有险可依。

开封周围则是平原沃野,除黄河外,几乎无险可守。

因此,赵匡胤一直想要迁都。

不过,以其弟赵光义(后来的宋太宗)为代表的重臣则反对迁都,主张就在开封定下来。

立国之初,由于平定方镇叛乱和南方诸割据政权,赵匡胤只好暂切放下争执。

基本平定方镇叛乱和南方诸割据政权后,赵匡胤开始采取实质动作。

976年四月,赵匡胤率众臣“西幸”,“有迁都之意”。

众臣看出太祖心思,遂开始激烈反对。

有人提出洛阳“京邑凋敝”、“军食不充”;有人则提出“千乘万骑,盛暑从行”,从各个方面分析洛阳不可为都的原因。

显然,这些原因不可能打动赵匡胤,老赵没有理睬。

最后,老弟赵光义出面,“叩头切谏”,言辞恳切。

赵匡胤见反对意见过大,遂暂时放弃了立刻迁都的打算。不过,他仍然表示,等到条件成熟,还是要迁都!

当然,赵匡胤没有等到条件成熟的那一天。

半年后,赵匡胤就去世了,其弟赵光义继位。

赵光义从来就反对迁都,他做了天子,自然不会再讨论什么迁都了。

此后,开封,就成了大宋的永久性都城。

那么,大宋长期定都于此,此后再不主动迁都,有何内在原因呢?

定都长安、洛阳的现实困难

宋太祖出于长远考虑,想要效法汉唐,“据山河之胜”。

青山常在人易老,当时的长安、洛阳,也确实在地势上能满足这个条件。

不过,时过境迁,定都并不只是考虑“山河之胜”,还要考虑其他各种条件。

长安,已不是汉唐时的长安了。

西汉时,关中“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富甲天下。

不过,由于多年的过度开发和战乱,尤其是在大运河开通后,经济重心已经向东,向南,关中已经调弊。

长安的经济条件已大不如前,要迁都过去的成本过高,因此,尽管赵匡胤认为定都于长安是上策,但仍然没有考虑迁都过去。

洛阳的条件也已大不如从前。

由于洛阳到开封的水道已遭破坏,江淮等地租赋抵达开封后,要走较长的陆路才能抵达洛阳,运输成本很高。

总体来说,长安确实已不适合为都城,洛阳条件虽不如从前,但也是可以作为迁都备选的。

那么,开封有什么好,让北宋历代天子都定都于此呢,

这要看看大宋皇帝在想什么了。

强干弱枝

咱们看大宋的历史,替大宋皇帝操心,认为他最害怕的是北方的辽军骑兵。

大宋天子可不这么想。

他们最担心的,是地方上的藩镇。

自晚唐以来,天下乱哄哄的,不都是藩镇太强导致的吗?

怎么压制藩镇呢?

力主定都开封的赵光义就指出:惩唐季五代藩镇之祸,蓄兵京师,以成强干弱枝之势。

在统治中心集结压倒性军事力量,看谁敢造反?

开封正是能实现这一理想的最佳选择。

开封有四河可以漕运:汴河、黄河、惠民河、广济河。其中,汴河自隋唐以来就是南北水运交通干线,是南北交通大动脉,而开封正是汴河冢书。

借助汴河,西接黄河、渭水可达洛阳、长安;东南可通江淮、两浙、荆湖,并联系岭南、川蜀广大地区。

因此,天下的租赋可以便利地云集于此。

所以,当初反对迁都的李怀忠就表示:借此,“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

大量兵马集结于统治中心,强干弱枝,可以压制任何不安分的地方势力。

对辽作战的需要

后人多说大宋立都于无限可守的开封,是被辽长期压制的重要原因。

其实,正是因为宋辽态势,才使大宋必须立都于开封。

自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后,大宋在河北方向已无险可守。

有险可守时,朝廷尚可分兵据守险要关隘,大军自后方去支援尚相对从容。

然而,大宋没有这样的条件。

无险可守,就只有用人来构筑防线。

河北各州,大宋都要分兵防备,处处受敌。

因此,朝廷必须在对辽前线长期驻扎大军,以最快速度阻击辽军,否则,辽军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而大宋不可能放心委任大将统一指挥大军,一切统一部署,皆要由中枢负责。

这也意味着,在没有现代通讯手段的情况下,这也意味着指挥中枢必须靠近前线,否则,朝廷很难快速获取前方信息,传达作战指示。

开封是距离宋辽前方最近的大城,利于提高统一指挥的效率。

以开封的交通情况,可以快速集中河南诸路精兵,越过黄河径直北上即可抵达前方,效率高、速度快。

无险可守导致被压制的说法并不客观

开封无险可守,导致北宋统治中心时刻受辽人威胁,进而导致北宋出于被动,是常见的说法。

然而,这一说法并不客观。

西汉、大唐,定都长安。

长安确实有”四塞“,但汉初、唐初时,长安并不安全。

汉初时,河南地(河套平原)为匈奴所控制。河南地距长安不足千里,自此出发,匈奴骑兵只需急驰一二日即可抵达长安。

唐初时,太宗初登基,突厥即直扑而至,以至有”渭水之盟“这样的城下之盟。

相比之下,开封好歹还有黄河为屏障,比之汉初、唐初时的长安还是要安全一些的。

如此来看,北宋被长期压制,绝非因为开封无险,而是武力不振所致。

打不过别人,躲到哪里又能安全呢?躲到哪里又能不被压制呢?




在都城选择上,宋朝是一个最特别的朝代。因为别的统一的朝代,要么定都在长安,要么定都在洛阳,或者定都在北京。

无论是长安还是洛阳还是北京,都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有山川之险。就是说这些都城周围要么有高峻的大山,要么有宽阔的大河把都城拱卫起来,外敌很难攻进去。同时,这种“山川之险”在古代还是一种有龙脉的表现。古人很相信这一点,所以一般都会选择在这里。二是有文化积淀。长安、洛阳和北京这些地方都曾经多次用做都城,也就是说是几朝古都,因此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后世的王朝把都城建在这些地方,老百姓也比较认可。

但是开封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开封周围并没有山川之险,而是非常的平顺。虽说北方有一条黄河,但是敌军一旦穿过黄河,几天工夫就打到了开封城。同时,开封城也没有什么文化积淀,在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大统一的朝代把都城定在这里。这就使得开封作为一个朝代,其实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缺乏一种崇敬之感,似乎并不把它想得那么神圣。

既然如此,为什么宋朝还要把开封当作都城呢?我认为,宋朝之所以把开封选作都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宋朝时期的都城)

一、定都开封是一个历史选择。

为什么说宋朝选择开封是历史的选择呢?因为在五代时期,有四个朝代都把都城选在开封。

最早把开封选作都城的是后梁的皇帝朱温。朱温之所以把都城选在开封,是因为他作为唐朝的节度使,他的封地在梁地,因而都城也就在汴州(开封)。同时,朱温因为是篡夺了唐朝的皇位,所以他不敢把都城定在长安,也不敢把都城定在洛阳。如果定在这些地方的话,他受到的威胁就很大。因此他干了一件大事情,就是把洛阳的宫殿都全部撤了,然后把木头都扔进水里面,让木头顺着河水飘到开封,然后在开封修建宫殿。

李存勖建立后唐的时候,由于李存勖和后梁是敌对关系,李存勖并没有建都开封,而是建都洛阳。后来后晋建国的时候,又把都城定在了开封。这是因为石敬瑭是在打败了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夺取了李从珂的皇位后,建立的一个朝代。同时,李从珂又一把火,把皇宫给烧掉了,连传国玉玺也在那时候消失了。石敬瑭短期内在洛阳定都不太现实,所以他把都城迁到了开封。此后,辽国南下灭掉了后晋,但是后晋的大将刘知远又实现了复国,建立了后汉。刘知远,建立后汉以后也把都城定在开封。此后,后周建国的时候也把都城定在开封。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通过一个非常和平的陈桥兵变建立的国家,所以他也就将就后周的都城,把自己的都城也定在开封。

(赵匡胤)

二、定都开封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为什么说定都开封是政治斗争的结果呢?

虽然赵匡胤把都城定在开封,但是他也看出了开封没有山川之险,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如果定都开封,那么就需要非常多的军队来保护这座没有地利的城市。这样的话,朝廷里面的花费将会是非常大的。所以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都城迁到洛阳。如果定都在洛阳,整个京城的护理费用,就不会太高,而且国家还能够长治久安。

但是他的这个主张遭到了他的弟弟赵光义的反对。赵光义对赵匡胤说,一个君王能不能坐稳皇位,一个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在德不在险。赵匡胤一时语塞,于是就放弃了迁都洛阳的计划。

赵光义的这个说法其实是偷换概念。因为所谓在德不在险,是对于国内的统治而言。要想确保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打下来,定都在开封,显然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且事实上,北宋也亡于金国的南侵。当时金国南下的时候,虽然开封的禁军很多,但是他们根本就没办法抵挡,北宋很快就灭国了。当年赵匡胤的担忧,变成了现实。

那么赵光义为什么不愿意迁都到洛阳了?原来赵光义在很早的时候就试图夺得皇位,而整个开封都是赵光义的势力范围,毕竟他在开封经营了多年,而且他还是京兆尹。因此在这里,他就能够确保自己的地位。如果迁都到洛阳,那么赵光义就无法再确保自己的地位了。同时,根据历史学者的分析认为,赵匡胤之所以想迁都洛阳,也是为了摆脱赵光义的包围,从而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是后来赵匡胤发现赵光义庞大的势力已经成为既成事实,他不愿意再伤筋动骨,所以才放弃了迁都洛阳的计划。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宋朝定都开封,确实是一场政治斗争的结果。

(赵光义)

三、定都开封是宋朝国土狭小的表现。

宋朝没有定都长安也没有定都洛阳,一方面是因为长安和洛阳在经过五代的战乱以后,已经变得非常的败落。包括漕运各方面都很受限制,如果把都城定在这些地方,那么将无法养活整个庞大的朝廷机构,以及皇亲国戚。皇亲国戚及朝廷机构从贪图享受的角度出发,所以最终选择了开封。

除了这个理由以外,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因为宋朝的地域比较狭小,如果定都在长安或者洛阳的话,那么国都将不再是位于中心的地带,其统摄作用并不大。

应该说,宋朝定都开封有利有弊,确实整个开封得到了极好的发展,宋朝也丰衣足食,皇亲国戚也过上了和安宁幸福的日子。但是由于这里没有险峻的防护,最终宋朝被金国攻破了都城,整个朝廷不得不南迁,北宋也就变成了南宋。

(参考资料:《宋史》等)




开封虽然是“八朝古都”,但多为霸业政权,只有北宋这一个大一统王朝在此立都,这说明开封对于大一统王朝来说并非首选。相比较开封而言,北方的西安、洛阳、北京更受青睐,事实上宋太祖赵匡胤当年也有迁都洛阳、西安之意,只不过受诸多因素影响而作罢。这些因素当中有人为的干扰,也有客观的需求,在那个时期,开封无疑是最佳的定都对象。

(开封龙庭景区)

人为因素的影响

“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续资治通鉴长编》

当年宋太祖曾表达过迁都之意,其迁都的原则是挑选地理位置利于防御的,这样便可凭地理之险,裁撤一些不必要的军队。这与宋太祖强干弱枝的军事布局其实是吻合的,都城如果能据山河之险,则会比中央禁军更可靠。而这个想法被赵光义一句话噎死了,他对张匡胤说了句“在德不在险”,此话的意思就是治理国家是以徳为主,以徳服人还需要什么山河之险呢?这话赵匡胤怎么接?执意迁都就是不愿做一位以德服人的君主,这个坑他可不敢跳!只好在私下无人时,赵匡胤才对赵光义说“晋王之言故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赵匡胤剧照)

“京邑凋弊,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李符

反对宋太祖迁都的人除了赵光义,还有起居郎李符,他大概提出了迁都洛阳的八大难题。大概意思就是洛阳自唐末的长期战乱已经凋零,重建为都的成本太高,基础设施建设、人口迁移、土地划分等工作相当繁杂;军事上虽然易守难攻,但四塞皆需要重建防御体系,北宋立国不久,这样的巨大费用是无力承担的。

当时赵匡胤并未听取李符的建议,然后又蹦哒出来个李怀忠,此人为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他对赵匡胤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李怀忠的这席话其实点明了开封的主要优势,即漕运便利,从而能够养活首都规模庞大的人口(包括军队)。

我国古代运河开凿疏通的主线就是南北、东西互通,政治中心的东移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运河能接通到哪里。从西安到洛阳,关中地区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人口规模时,洛阳的地位便陡然提升,隋唐时期若非关陇政治因素,迁都洛阳必然会成形,而非只是一个东都。隋唐大运河的开凿,其核心目的也是将南方粮食、财富运往洛阳。

然而运河开凿、维护的成本相当高,隋朝开凿通济渠便是为了供养洛阳,此渠分为三段:西段自洛阳西苑,引谷水、洛水,东循阳渠故道由洛水注入黄河;中段自洛口到板渚,是利用黄河的自然河流;东段起自板渚,引黄河水走汴渠故道,注入淮水,从而联通黄淮。隋朝又在洛阳建设了五大粮仓,用于储存南方运输而来的粮食,这个“南粮北运”的大工程是隋唐时期洛阳得以维持繁华的保障。

(武则天时期东都洛阳复原图)

但这条路线因连接水系沙土较多,每年疏通河道之成本非常昂贵,而开封所在位置是通济渠东段,其中的汴渠连接黄淮两大水系,既能满足南粮北运的需求,同时也省去了中、西段运河的维护费用。所以赵光义说“京师屯兵百万,全籍卞渠漕运东南之物赡养之。若迁都洛,恐水运艰难”。因为在北宋建立之前,后汉、后周也是立都开封,几乎放弃了通济渠中西段的维护保养,北宋倘若迁都,则需再次疏通河道,当年隋炀帝修通济渠时可是动用了数十万民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宋初显然不具备这种国力。

(元朝河运情况)

再说个题外话,元朝末期大运河堵塞,元朝统治者也是考虑到疏通河道成本太高,故而选择了放弃内河航运,改由江南沿海码头向元大都运送粮食。所以朱元璋等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海岸线后,元朝的气数就尽了,朱元璋能够完成由南向北的统一,很大程度上源于此因。

这里是客观事实,我之所以按人为因素来讲,主要考虑到劝谏之人的动机,至于漕运的客观原因,后边再讲。无论是李符还是李怀忠的劝谏,赵匡胤都没怎么在意,但赵光义劝谏之后就不再提迁都的事儿了,毕竟张匡胤也不愿做一个无德之君。那么赵光义的动机是什么呢?

(赵光义剧照)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有个儿子叫赵德芳,这个人在“斧声烛影”事件中扮演了一个矛盾角色,他也是此事争议最大的诱发因素。很多学者提出张匡胤有意传位给赵德芳,那么赵德芳与迁都有何关系呢?殊不知,赵德芳的岳父焦继勳当时任河南府尹,治洛阳,而斧声烛影的另一位主人公赵光义则时任开封府尹。有人说开封府尹在北宋就是储君挂职锻炼的职位,其实在北宋开国之初,这个潜规则是不存在的,闲散宗室一样可以出任开封府尹。

(赵德芳剧照)

但既然历史上发生了“斧声烛影”的事件,就说明赵光义是觊觎皇位的,赵德芳不管有没有被立为储君的意向,至少迁都洛阳都对赵光义不利,因为赵光义的势力、人脉集中于开封。如果迁都洛阳,那么赵德芳的老丈人必然是其争夺皇位的有力后盾。所以迁都一事明面上有很多客观因素,但政治斗争的影子随处可见,迁与不迁都是人为因素主导的。提出“八难”的那位起居郎李符,最后也当上了权知开封府,这绝非是巧合吧?

客观因素

当赵光义说出“在徳不在险”以后,赵匡胤也给出了很直接的回应:“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之所以会这样说,赵匡胤是想通过据险来缩减军队规模,而留都开封,无险可守,则无法缩减军队规模,那么就需要源源不断的财力流入京师,以供养规模庞大的禁军。所以“在徳”二字就是空话,这只不过是赵光义向哥哥的政治发难,其实开封与洛阳的都城选址,最客观的就是落在禁军与漕运两个关键点。

(北宋禁军)

唐亡于藩镇是不争的事实,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就是为了杜绝藩镇,然后以中央禁军达到”强干弱枝“的功效。这种尝试在五代已然形成,后梁军事虽然仍然依靠藩镇力量,但“侍卫亲军”的概念已经形成。后唐灭后梁时,庄宗扩充的“牙军”已经初具禁军之形,但这种牙军在战后被遣返回原藩,还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央军。后唐明宗以此种模式兴起并夺取皇位后,便着手禁军制度的改革,从而形成了真正的“亲卫军”,并将其置于中央序列,是由国家供养的职业军队,北宋禁军便是延续了这种模式。

既然是职业军人,那就需要财政供养,换今天的话叫体制内铁饭碗。后梁军事力量主要依靠范镇,京师军队规模较小,所以后梁开平元年时,长安因战乱损毁,朱全忠迁都洛阳并未遇到供养军队的压力。此时虽也有过定都开封还是洛阳的争执,但“从近古之制”依旧是最主流的意见。何为古制?即“立四庙于西京”,也就是祭天,祭地的那套东西,重立皇帝“郊祀”之四庙,必于洛阳之南,这便是传统古制。所以当时朱全忠的军事基地在开封,定都却选在了洛阳,这是有历史情节的,也是禁军模式未成形的结果。

(郊祀活动)

梁末朱友珪篡位后,其异母弟朱友贞被授东京留守、开封府尹,这个不安分的弟弟于乾化三年(913年)率领开封的禁军发动兵变,诛杀了朱友珪,随后于开封定都称帝。当时关于这个定都也受到百官阻挠,朱友贞则以“贼平之日,即谒洛阳陵庙”为推脱,这既说明了洛阳在选都的历史情节,也说明了开封供养军队的战略地位不可替代。

后来后唐庄宗开始组建类似禁军的组织,置于洛阳周围,可由于洛阳周围粮食贫乏,导致了供养不足,禁军叛乱,庄宗也命丧叛乱。所以后来的后唐明宗只能把军队养在开封,行政中枢留于洛阳。后晋、后汉都是参照这个模式,但在皇帝行幸开封成为常例时,开封的都城化建设也逐步展开,直到后周太祖正式将都城定于开封。

这个历史发展就说明了洛阳在当时除了历史情节和险关要隘外,就再无可取之处!后唐以后的禁军规模动辄“卫士不下十万”,这十万人不事生产,享受“财政全供”,每年吃掉百万石粮食,其裙带家属、随军等,亦由中央朝廷安置补贴。不管管家承担的起否,首先要求一条畅通无阻的运输补给线通达屯兵处,这就对漕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前文说了隋唐修大运河以惠泽洛阳,而到了北宋建国时大运河是何等景象呢?据载,“汴水自唐末溃决,自埇桥东南,悉为污泽”,且当时江南属于割据政权,想通过漕运达到南粮北运几乎不可能。

在这一点上,赵光义看在了前头,他在力主定都开封时,一方面为太祖“强干弱枝”的思想而扩充禁军,一方面大力修浚汴渠相关水道,待北宋灭掉南唐以后,控制了南方大部分产粮区,这才使汴渠畅通无阻的将南方粮食运抵北方,惠泽了开封。在此之前,开封的屯军规模并没有北宋大,此地主要通过五丈河从山东调粮,岁入百万石而已。而汴渠疏通之后,岁入六百万石,这才是北宋禁军赖以拱卫京师的基础。而汴渠疏通之人力物力已经损耗巨大,再将古之通济渠全线修通,只为迁都,这种买卖谁看来都不划算!

赵光义为开封做出的规划与贡献,完全战胜了洛阳的历史“权威”,也彻底改变了五代以来洛阳行政、开封屯军的奇葩格局。加之宋太祖得国不正的后怕,志在铲除藩镇之害,故而也就认同了赵光义的规划,将行政、军事集权统归一城,实现“强干”的最大化。太祖口头表示迁都意在裁撤冗兵,其实早就默认了开封的战略地位,只不过他收复燕云未成。这一计划倘若达成,开封也就不会遭到后世诟病了,燕云若得,开封完全可以在北方屏障的保护下安然无恙,辽、金也就没那么容易南下入侵了。无论如何,北宋禁厢分治的军事布局对漕运要求极高,开封在当时远比洛阳更具优势,关中西安则早已落魄,根本不在选择梯队!




开封自战国时期就有建都的历史,简称“汴”,古称汴州、汴梁、汴京。先后有夏朝,战国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其中尤以北宋帝都影响最为深远。而其中北宋在开封建都既有无奈也有现实的经济和政治考量。


唐代定都在长安,东都是洛阳。两都立朝二百余年。但到晚唐时期由于藩镇割据,长安为战乱损毁,以及两都的过度开发,长安与洛阳已经不适应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国都了。梁太祖朱温将国都迁到洛阳,后来朱温儿子又迁都开封,洛阳与开封的都城之争就此开始,继任的王朝后唐,后晋,后汉期间,皇帝都在开封常驻,改朝换代都在开封、开封成为都城基本就这样确定了,直至后周太祖终于定都开封。而唐朝覆灭以后,最大割据政权政权梁唐晋汉周最大军事集团都在开封,而作为最初的继任者北宋也是割据政权,官僚体系已经形成,为了政权的巩固也只能定都于此。在平定各个割据政权之后,北宋曾经有过迁都的想法。可惜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一百余年之后,北宋的覆灭和落得如此下场,祸因是从一开始赵匡胤定都开封就埋下了。


开封不是国都的最佳首选,这不仅仅是赵匡胤的看法,也是周世宗柴荣的看法。所以柴荣对开封城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和加固,在旧城外增筑外城,内部扩建,干道拓宽至能通大车的三十步。经过扩建,开封外城南北长5.8公里,东西宽4.8公里。就此开封成为当时最大,最坚固的都城。由此也可见,柴荣是认可开封作为国都的地位的,而陈桥兵变赵匡胤登基以后,就有了迁都的想法,在基本平定各个藩镇以后,赵匡胤就着手迁都了,其中皇都之争主要在开封与洛阳。洛阳在地理位好安全角度来考量无疑是远胜开封的,还有一点就是赵匡胤自己出生在洛阳,赵匡胤如果能迁都洛阳,无疑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但赵匡胤 想法遭到群臣的一致反对,除了官僚体系的原因之外。从经济角度来看,迁都洛阳已经不现实了,五代战乱造成了洛阳的破败。重建洛阳的成本非常高。国家整个经济的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南方逐渐成为钱粮财富聚集之地。唐时长安人口数量庞大,对南方的钱粮依赖度非常高。导致唐朝皇帝在长安洛阳来来回回搬家,如果迁都洛阳,势必将南方大量的粮食运往洛阳。耗费巨大。而开封则由于水运便利,南方的钱粮可直接通过水运运至都城。转运洛阳得不偿失,有相当大的难度。从军事角度来看,赵匡胤篡位登基,对于武将造反十分忌惮,在政策上,对待地方采取弱枝强干的中央集权政策,京城 驻有大量的精锐部队。虽然开封属于四战之地。但长处是交通便利,有利于军事行动,以开封作为军事要地在后勤方面是有利的。北宋刚刚立国,处于国家分裂的时期,进行大统一战争是首要问题,侧重点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如果赵匡胤多活几年还是要迁都的。


从政治,军事,经济,交通和官僚等多个层面考虑,当时的开封确实是最合适的都城。赵匡胤迁都也有培养自己儿子赵德芳的意思,但赵光义为开封府尹时苦心经营多年,一旦迁都洛阳得以成功,他的经营势力就给将迅速瓦解,这对一直觊觎皇位的宋太宗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所以赵光义才对赵匡胤说了那句最正确的废话“江山在德不在险”,也是由于此,北宋对武将控制十分严重。始终未能夺回幽云十六州,由此便埋下了祸根。公元1126年,金军南下,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攻破北宋都城开封。定都开封确实是个错误。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都城   靖康   北宋   关中   藩镇   漕运   禁军   黄河   洛阳   长安   皇位   太祖   国都   宋朝   河南   皇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