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霍去病真的是庸才吗?吕思勉老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批评很厉害啊,到底应该信吕先生的,还是影视剧?

卫青和霍去病都不是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军事家,他们都是直接一步登天,靠着裙带关系上位,而且配备的都是最好的资源,得到的也都是绝佳的机会。

卫青是奴隶出身,是靠着姐姐卫子夫上位的,第一次带兵打仗就直接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带领一万人马出上谷作战。此前没有任何作战经验,也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理论学习。完全就靠自己是汉武帝的小舅子。

所以很多人都质疑卫青的军事能力,认为能够超过卫青、霍去病的大有人在,如果获得同样的资源和机会,很多人能够达到二人的成就,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完全凭借战果判断一个人的军事能力,肯定会有人会质疑,即便是废物如李广利,在第二次征大宛时也创造了非常辉煌的战绩。原因很简单,李广利也是汉武帝的小舅子,第一次失败了,还能有第二次机会,不但会有第二次机会,汉武帝为了让他找回场子,还给他配备了足够强的大的军队,还没等怎么打,基本上就把对方吓尿了。

司马迁虽然没有故意诋毁卫青,但还是刻意强调了卫青外戚身份,相对于对李广的描写,显然对卫青还是有些看法的。

不只是吕思勉先生有这样的看法,自古至今,对卫青的质疑一直存在,唐代大诗人王维就有“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诗句流传。

虽然有很多人质疑卫青、霍去病的能力,但是都无法否认他们所取得的战果,李广利也是凭裙带关系上位的,但是他就没有能够创造出卫青和霍去病那样辉煌的战绩,所以不可否认,卫青、霍去病还是杰出的军事家。司马迁虽然对他们凭裙带关系上位不耻,但也不得不承认,卫、霍二人“然颇用才能自进。”




霍去病,卫青,如果还是属于庸才的话,那李广确实应该拿自己脑袋撞墙了,而大汉王朝其他的那些各级将领也应该直接上吊自杀算了!

其实这种说法呢,真应该把老先生再请出来,问问他大汉王朝究竟谁才能算得上名将。难道说匈奴那帮家伙都是一群蠢猪吗?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如果匈奴人不强,匈奴不厉害,打仗起来很烂,其他人随随便便在匈奴身上都能找点场子,那么卫青,霍去病说他们以多欺少,没毛病!可问题就是匈奴强不强,匈奴几乎把大半个草原全给攻占下来了!把汉高祖刘邦围在白帝城动弹不得!汉王朝经过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才敢和匈奴人正面硬刚!

而且匈奴也不是传统意义上面的莽夫,他们也在积极地吸收外来文化,吸收各国的优秀的军事思想,技术和策略!你比如说最著名的大汉王朝的汉奸中行月,就曾经这个大国贸易之间的问题,好好的给匈奴单于上了一课,匈奴单于也表示能听从这样的命令!

对于大汉王朝来讲,匈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强悍的对手,对于那个时代的所有游牧民族和与匈奴为敌的人来讲,匈奴绝对是一个难缠的对手,可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大汉王朝把他给占上了。光靠军队人数光靠技术这可以吗?不行!你不说其他,李广带着军队出去,十有八九都是吃瘪!甚至于有的时候他还被匈奴人直接给抓住了!

早期大汉王朝针对匈奴人的作战,那要么就是地形不好,要么就是指挥将领无能,虽然掌握着绝对的兵力优势,但马邑之谋匈奴根本就不钻你那套,早期汉武帝派遣多路大军北征匈奴,(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派出去四路大军,其他的军队或者遭遇惨败或者无功而返,只有卫青的军队能够稍微找到匈奴人,并且斩获战果。更何况后期一个开挂的霍去病自带导航的男人,在大漠之上,匈奴人根本就无所遁形!

有谁能够比霍去病更强的,等到卫青,霍去病离世以后,请问吕思勉先生为什么,当时大汉王朝对匈奴的战略都会失败告终?

说白了,老先生利用的是什么,利用的是信息不对等,就是指告诉你某些关键的信息,对他有用的信息,据说其他大的环境之下所体现出来的信息,他是永远都不会跟你说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能够在自己所著的书里面,能够义无反顾地抨击霍去病,卫青是庸才!




吕思勉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历史学一级教授,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造诣颇深,是史学界书籍读得最多的学者,著有《中国通史》、《先秦史》、《吕思勉读史札记》等二十几本历史著作,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研究有目共睹,在史学界有一定的地位。

吕思勉先生对中国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不少研究历史的进步观点,比如他在民国时期提倡用白话文写史,他撰写的《白话本国史》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中国通史,主张研究历史要融合社会学,他撰写的《中国通史》不仅仅只是历史的发展,还有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但是,作为历史学家,也有一些偏颇的观点。

吕思勉著《中国通史》

下面摘抄一段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的原话来说明一下:

吕思勉《中国通史》第二十八章-汉武帝的内政外交:汉武帝的用兵是很不得法的,他不用功臣宿将,而专用卫青、霍去病等椒房之亲。纪律既不严明,对于军需,又不爱惜,以致士卒死伤很多,物质亦极浪费。只因中国和匈奴,国力相去悬绝,所以终能得到胜利。然此乃国力的胜利,并非战略的胜利。

这段话中,吕思勉先生主要有两个观点:

1、汉武帝用兵不得法,用人不当,即使打败匈奴也只是国力强大的原因,并非战略得当。

2、卫青、霍去病是靠外戚的裙带关系得到重用的,并且两人能力一般。

下面分别就这两个观点来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卫青与霍去病

一、汉武帝对匈奴的战略及用兵、用人问题

吕思勉不仅仅在《中国通史》有这们的观点,而且在另一本著作《吕思勉读史札记》中也有类似的观点,比如他认为匈奴人口相当于汉朝一个郡的人口,秦汉时期的代国都不惧怕匈奴,汉武帝举全国之力,劳民伤财、穷兵黩武,也没有消灭匈奴,所以汉武帝无能。

先说说汉武帝对匈奴用兵的终极战略是什么?

从汉武帝的用兵来看,他的战略是歼灭匈奴。汉武帝首次对匈奴用兵是马邑之谋,虽然没有成功,但从战略部署上看,汉武帝动用了举国之兵30万人,并设置好了包围圈,而匈奴只有10万人,这就是包围歼灭的战略。

汉武帝

从之后的河南(黄河以南)之战来看,汉军是主动出击攻打匈奴盘踞的河套地区,夺取了河套地区,并开始修建长城防御匈奴。从河西之战来看,汉军主动出击攻打盘踞在河西走廊的匈奴,夺取了整个河西走廊并打通了西域。

从漠南之战来看,汉军主动出关,到长城之外作战,寻找匈奴主力作战,攻击蒙古高原以南,阴山以前的漠南地区,大败匈奴,并夺取了这些地区,从漠北之战来看,汉军是深入大漠深处,这是华夏政权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寻求匈奴主力作战,力求歼灭匈奴主力。

汉武帝所有的用兵与作战,全部是出动出击,一步步将匈奴多汉朝的边境一直打到遥远的中亚,使得整个漠南漠北没有匈奴的王庭,这在之前的华夏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汉武帝对匈奴用兵地图

比如秦始皇时期,派出大将蒙恬对匈奴作战,只是将匈奴逐出河套,赶到七百里之外的大漠,然后筑起长城防御匈奴,并没有主动出关寻求歼灭匈奴,即使那个时候的匈奴实力完全不如秦朝,秦始皇也没有深入大漠对匈奴作战,所以秦始皇的北击匈奴只是驱赶匈奴,并不是要歼灭匈奴,战略目标与汉武帝不一样。

再比如战国时期的李牧对匈奴作战,他是一直对匈奴示弱,然后用计谋引诱匈奴主力出击,寻求一个机会包围并歼灭了匈奴的主力,同样也没有深入大漠寻求歼灭匈奴的战略,李牧对匈奴作战从战略上讲,叫主动防御,与汉武帝的战略也不一样,汉武帝的战略叫主动出击并歼灭匈奴。

在汉武帝之前的华夏历史上,中原政权从来没有大规模深入草原与游牧民族进行作战,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匈奴是游牧民族是其最大的特点,没有固定的王城和城池,如同一股流寇一样,想要歼灭匈奴是非常难的。

汉朝对匈奴的河西之战

汉武帝打击匈奴的战略与秦始皇、李牧都不一样,汉武帝是歼灭匈奴,秦始皇、李牧是防御匈奴,这是本质区别,吕思勉说汉武帝打败匈奴是国力的原因,这话也没有说错,错的是另一句,他说汉武帝战略不得当,个人认为这就不对了。

如果汉武帝只是防御匈奴,他根本不需要动用全部的国力,也能像秦始皇和李牧一样把匈奴挡在国门之外,但是这样的防御只是治标不治本,匈奴经常来骚扰然汉朝边境,时不时派出骑兵到边境抢掠一番,抢了就跑,打得过就跟汉军打,打不过汉军根本追不上,因为汉军没有足够的马,也没有任何办法来对付这样的匈奴。

匈奴全是骑兵,机动性强

就算汉朝在边境部署了重兵,但是汉朝与匈奴的边境长达几千公里,在某一个地方,又能部署多少兵力呢?还不是一样被动挨打,所以我认为汉武帝歼灭匈奴的战略是治本的唯一办法,就用骑兵对抗骑兵,到匈奴的地盘上寻找匈奴主力作战,然后趁机歼灭对方,只要匈奴主力被歼灭了,他样就没有能力再次到汉朝边境骚扰,从某种意义上说,汉武帝做着吃力不讨好的事。

汉武帝的确浪费了大量的国力、物力与人力,这不容否认,但是从最终的政治意义上看,汉武帝的战略是成功的,彻底把匈奴打垮了,为后来的西汉政权提供了便利,匈奴从此开始衰弱,再也无力跟汉朝对抗。

吕思勉认为汉武帝用将用的是卫青、霍去病这样皇后的亲戚,同样有失公允,西汉一朝并非全部是外戚将领,除了卫青、霍去病、李广利之外,其他将领大多都是功臣宿将,至于不用李广完全是正确的,李广只有匹夫之勇,没有大将之才,李广的一生没有打赢过一次像样的大仗,不是失败就是全军覆没,这样的将领谁敢用?

匈奴是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住所

汉武帝的用人用将总体上是没有问题的,卫青、霍去病虽然出身外戚,但是他们有才能,能打胜仗,这是最关键的,将领的作用不就是打胜仗,至于出身低,这显然不是问题,反而是汉武帝的用人唯才。

二、卫青、霍去病的能力问题

吕思勉先生说卫青、霍去病打仗纪律不严明,又不爱惜士卒,打仗浪费极大,并且还举出了漠北之战的实例,漠北之战出塞有14万匹战马,回来的时候不到3万匹,其他全部损失了,还提到李广利征大宛时,带了6万军队,3万匹马,回来的时候只有一万多人,一千多匹马了,损失都很多,并且都不爱惜士卒。

必须要说明一点,吕思勉先生这一观点同样有些偏颇,打仗不能光看结果,还要看过程,结果是卫青、霍去病还有李广利都打赢了战争,是胜仗,这是结果,汉军的损失的确大,但是汉军的敌人损失会小吗?

霍去病

霍去病在漠北之战中一次性斩获匈奴70443人,俘虏匈奴贵族83人,再加上卫青的战绩,整个漠北之战,匈奴损失9万多人,左贤王与右贤王部几乎损失殆尽,匈奴损失的战马绝对不少14万匹,就连匈奴单于一度也被认为在战争中死去,右谷蠡王暂时代理单于,直到伊稚斜单于狼狈逃回,可见匈奴的损失有多大。

汉军虽然损失巨大,但是敌人的损失更大,这难道不是胜利吗?如果这样也值得批评,那什么样的战争能用最少的损失获取最大的胜利呢?而且漠北之战是汉军历史上第一次长途远征,在冷兵器时代,如此长距离的远征只有游牧民族才具备能力,当时的霍去病远征漠北,来回行程超过了6000里路,又保持了闪电般的攻击速度,整个过程中全靠马匹提供补给,损失大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霍去病的漠北之战

至于说霍去病、卫青不爱惜士卒,史书中确实有这样的记载,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两人的能力,战争最重要的目的是打赢,就算将领再爱惜士卒,如果打不赢战争,士卒连命都没有,又有何用呢?比如李广,他就是爱惜士卒的将领,但是李广打仗经常打败仗,士卒经常全军覆没,连命也没有,有一次李广本人也被匈奴俘虏,全军覆没,这有何意义?

吕思勉先生还在《吕思勉读史札记》评价霍去病说:冠军侯霍去病不体恤士卒,又不学兵法,是不学无术之徒。他的成功,一是因为汉兵精而多,二是因为他的运气好

对于这样的说法,个人也是不赞同的,汉兵确实精而多,但是霍去病的胜利并非运气好,如果仅仅靠运气好就能打胜仗,那打胜仗也太过容易了,如果打一次胜仗是因为运气好,那么次次打胜仗就完全不是运气了,而是能力。

霍去病骁勇善战

霍去病从17岁开始参战,先后6次参战打击匈奴,合计取得战功斩获匈奴11万多人,这都是靠运气?显然不可能,吕思勉这个说法有点唯出身论了,不学兵法并不一定就不是个好将领,历史上有无数无师自通的将领,取得了不少战绩。

就拿汉朝来说吧,周勃是个吹鼓手,后来成为汉朝的名将与丞相,樊哙是个屠户,同样成为汉朝的名将与大将军,灌婴是个小贩,同样成为名将与太尉,他们学过兵法吗?他们都是底层的老百姓,照样在战争过程中成长起来,不能因为出身而否定霍去病的能力,也不能因为他没有学过兵法就认为他没有军事能力,很多时候战争本身就是将领们不断成长的学校。

别的不说,在茫茫草原与大漠,两个生活在中原的将领卫青与霍去病,多次进入草原,却没有一次迷路的记载,就很能说明问题了,与此成对比的是李广,数次深入草原,数次迷路,李广还是学过兵法,出身名门的将领,这又做何解释?

李广有勇无谋老打败仗

再举一个反例也能说明问题,如果说霍去病打胜仗靠的是兵精和运气,那霍去病与卫青去世之后,为什么汉朝再也没有将领对战匈奴能够百战百胜呢?兵还是一样的兵,李广利为什么对战匈奴不能取胜?还有赵破奴、公孙敖、李陵等人为什么都不能取胜?难道他们运气不好吗?当然不是,问题的根本就是能力不一样。

卫青与霍去病是西汉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将领,卫青七次出击匈奴,斩获敌兵5万多人,没有一次失败,霍去病也同样如此,两人面对的匈奴是历史上最强大的匈奴,比秦始皇与李牧面对的匈奴都要强,汉武帝时期的匈奴已经统一了整个草原,其人口虽然不多,但疆域相当大,当时的匈奴征服了东胡,打败了月氏,势力扩张到西域,整个蒙古高原成为匈奴的地盘。

战争不仅仅需要国力,同样需要将领的个人能力,并不是国家实力越强就一定会打胜仗的,否则历史上那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从何而来?国力的确是赢得战争的一个原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还包括一系列的其他原因,其中就有将领的能力。

卫青一直打胜仗从未失败,这就是能力

而卫青、霍去病正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回报了汉武帝的重用,如果他俩没有能力打胜仗,尽管他们是外戚,但只要打了败仗,早就可能被定罪处罚了,在汉朝打败仗是要承担责任的,李广有一次全军覆没,本来按罪当诛杀的,他靠交钱赎了一条命,一旦卫青、霍去病打败,就是同样的待遇,他俩只能靠自己的能力不断打胜仗,才能持续得到汉武帝的重用,这是用人唯才的表现。

所以,吕思勉对于汉武帝、卫青与霍去病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他多少是受了司马迁的影响,才有这样的评价。




“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几年常有些专家喜欢重新解读历史人物。例如某教授为秦桧正名;某教授重新解读《石壕吏》。连秦桧这样的大奸臣都有人为他翻案。说卫青、霍去病庸才就不足为怪了。我不知道这位教授如此“创新”目的何在?历史上卫青、霍去病可谓是励志楷模。卫青成长于槽枥之间(原为平阳公子骑奴)。虽然因其姐卫子夫而被汉武帝赏识,但历史上有多少皇后弟弟有成就?卫子夫只不过为卫青搭建了一个平台。如果不是他自己有能力在舞台上演绎,那么靠姐姐过一下皇亲国戚的富足生活而己,哪来标榜历史的丰功伟绩?尽管龙城之战有点占了李广的便宜(匈奴主力都围攻李广,因为李广在边疆抗击匈奴多年,有“汉飞将军”称号,匈奴人都忌惮他。而卫青此时只是一个青年将军,名不见经传。李广所带领的军队作为主力部队牵制了匈奴主力大军整整五天,用整军覆没的代价换取了卫青突袭龙城的有利时机)。但就这次龙城奇袭,作为一个刚上战场的青年将军,卫青果敢冷静,分析匈奴由于长途奔波和攻城而非常疲惫,而且大军倾巢而出,龙城守卫力量薄弱情况后,卫青率领一万骑兵穾袭龙城。可见卫青善于捕捉战机,是个军事奇才。在后来收复河套地区、漠南之战中,卫青、霍去病利用左贤王轻敌思想,乘夜奔袭,围追堵截,大迂回,大穿插作战,终获大胜。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重挫匈奴,匈奴主力撤出漠北。霍去病封狼居胥。此甥舅俩人是庸才?

这个时间段倒是有一人,如果教授要说他是庸才我赞同。他就是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兄弟,被封为贰师将军李广利。他跟卫青、霍去病一样都是汉武帝赏识的人。但他临危急躁,立功心切,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孤军深入,又加上指挥平庸,致使七万汉家儿郎白白埋身大漠。而他本人投降了匈奴,最后被匈奴所杀。

所以说卫青、霍去病是一等一军事天才,是人人仰慕的英雄。






不能说是庸才,漠北一战,封狼居胥,打得匈奴节节败退,十万大军一直北进两千多里。双雄打出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气势。

史学家文学家对卫青霍去病的评价是褒贬不一。

1、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卫青的评价强调他外戚的身份,忌讳卫青出身低贱且是私生子。司马迁对他低调怀柔的性格也不认同,司马迁所欣赏的英雄是个性张杨,如项羽、李广之人。

不过,司马迁在《淮南衡山列传》中也间接的赞赏过卫青,能身先士卒,爱护将士,把皇太后赏给他的金帛全部赏赐给将士。

2、史学家班固非常欣赏卫青与霍去病。他说“骠骑冠军,猋勇风云,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瀚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祁连。”当时流传着匈奴的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3、文人墨客的评价也是不一,李白诗日“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表示卫青不配作大将军。王维诗日:“卫青不败由天意”,认为卫青的成功全靠运气,裙带关系。

4、苏东坡更是赤裸裸的痛批汉武帝和卫青,在其《东坡志林》中这样写道“汉武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

意思是说汉武帝这个人很无德,不足称道,他蹲厕所不避卫青,而卫青这个奴才,只配给他擦屁股了。在苏东坡的眼里,卫青只是一个狗奴才。

5、古代的兵家对二人又持褒扬态度,三国时曹彰说:“大丈夫当学卫、霍,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何能作博士耶?”,岳飞说过:“卫青、霍去病,将之典范,吾当效之。”

6、史学家吕思勉对卫、霍二人的贬损,一方面是出于对汉武帝的贬斥,认为汉武帝用人以私,不用信臣宿将专用裙带人物。因此,卫、霍二人也是靠着皇亲国戚而走上历史舞台。

另一方面,元狩四年的漠北大战,汉军出塞十四万,回来的不到三万,损失惨重,吕思勉先生认为这完全是他们二人严重失职渎职,如果让李广指挥,也不至于损失这么大。举全国之兵,并没有灭了匈奴。

因此,吕思勉认为卫、霍二人成功的原因,一是兵精而多,二是“天幸”。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23岁便溘然长逝。霍去病年少成名却英年早逝,他的名气比卫青更大。

总之,人无完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单于   大漠   王朝   庸才   汉军   漠北   士卒   作战   汉武帝   汉朝   匈奴   将领   老先生   影视剧   主力   批评   损失   能力   战略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