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北会衰退?

东北没有衰退。只是经济增长慢了点。您去查一下从建国后东北支援全国的人财物有多少?首先四野南下留下了多少的子弟兵?其次钢铁工业分走了多少东北的技术工人?从建国后东北的资源日夜不停的流向全国各地。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东北人民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那时的东北经济占全国的百分之八十五。从某种程度上讲东北人民有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东北也是“雷锋精神”的产生地。真心的希望我们的东北能够再次振兴。




说点干货。

因为东北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

而这恰恰是中国竞争力较弱、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的支柱产业。

东南沿海靠什么起家?

“三来一补”。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人工、土地价格上涨,于是将利润低、污染大的低端产业向外转移。

中国有“人口红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教育程度高、纪律性强、市场广阔,自然就成了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但发达国家只是将低端产业转移了,中高端产业、重工业可还留在手中,并且指望这个吃饭呢。而这些产业恰恰是东北的优势产业,也是中国竞争力不强的产业——医药、化工、石油、汽车、特种钢、新材料、机床、工业设备、飞机、军工……

说白了,东南沿海发展的,是中国有竞争力,发达国家放弃的产业;东北发展的,是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两相比较,哪个容易成功?不言而喻。

而这是历史造成的。

重工业是骨,决定国家强不强;轻工业是肉,决定国家富不富。

民国先发展轻工业,“黄金十年”繁华一时,结果小鬼子一来,丢了半壁江山,差点亡国灭种。

新中国强敌环伺,处境艰难,又有民国的前车之鉴,所以建国初,便注重发展重工业。而工业基础最好,距离苏联最近的东北,自然成了载体,这形成了东北以重工业、央企国企为主的产业格局。迄今,大国重器,东北占了多半。

对于后发国家,重工业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来运营。因为,后发国家跟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品牌的巨大差距,一旦放开,在外国产品面前毫无竞争力,只能破产倒闭,可重工业又决定国家强大、安全与否。所以,对于大国,对本国重工业只能不计成本、不计回报地予以大力支持。苏联、中国,作为20世纪仅有的两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工业化都不是市场化的条件下实现的,都采用特殊手段才得以完成。

既然不是依靠市场化形成的产业,在市场化下,当然没有竞争力。所以,苏联转型后,工业体系崩溃,东北也在市场经济中衰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终于生存无忧,开始着手解决“民富”的问题。港口众多、历史包袱较少的东南沿海轻装上阵,什么赚钱干什么,怎么赚钱怎么来,这才有了经济上的迅速崛起。

东北能否像东南沿海那样发展?

难!毕竟东北决定着国家生存问题,如果像东南那么发展,发生战争咋办?靠锅碗瓢盆、服装鞋袜、玩具打火机?看看民国的下场就知道了。

但继续发展重工业、中高端产业,又面临着最发达的国家的竞争,没有胜算。这才是东北的困局。

比如,轴承行业。

中国的轴承行业基本全是国企,又以东北居多,并且全行业亏损。单看表象,很容易得出“国企无能,东北不行”的结论。单事实呢?参与市场竞争?国外的轴承物美价廉,谁用你的;提高技术质量?人家对你技术封锁,禁止精密设备出口,拿什么提升;破产倒闭,另外转行?轴承可是机械的“关节”,一旦人家对你封锁,工业体系都要瘫痪(参见这两年的芯片)。所以,国家不会允许这些国企轴承厂关门,只能硬挺着。相应的,人家能活着就不错了,你还指望靠它发家致富奔小康?想啥呢?类似这样的产业,在东北比比皆是。

而就算这点产业技术,随着90后期的下岗潮、倒闭潮,也消失殆尽(这段就不展开了)。

有人说,东北落后是人的问题,思想问题?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到底有多大?恐怕难说。毕竟是物质决定思想,而不是反过来。一个曾经诞生过雷锋、 铁人王进喜,以及前首富“小目标”的地方,说他们愚昧、懒惰、僵化、没见识?反正我是不信。

其实,最公平的办法,应该用东南沿海补贴东北,优先采购东北产品——毕竟,是靠东北的重工业,才保证了国防的安全,保证了工业体系的完备,东北的粮食保证了国家稳定,东北资源保证了工业的正常运行,也许东北提供的不算最好、最多,但起到保底作用,这才让东南沿海发展经济后顾无忧。不能成本让别人承担,红利却由你独享吧。

可这又与市场经济背道而驰。

只有等中国进一步强大了,把高端产业作为经济支柱,那时,东北有可能再次振兴——说句题外话,为啥欧美不像东亚那么内卷严重?因为东亚国家都集中在家电、手机、半导体等少数几个产业,而欧美的优势产业太多了。未来,中国要突破内卷,只能向其他产业扩展,而东北恰好在这些方面具有产业基础。




资源没了,大庆的石油都是国家,大兴安岭的木头也不能伐了,下岗失业,大工厂黄了,地方都变成小区了,没有就业的地方,重工业基本都没了,本身没有轻工业基础,农业机械化用不了那么多人,没有一个农业国家能富的,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冬季还冷,东北注重教育,孩子考大学基本上都不回来了,胡惟庸线以南工资高气候也暖和,没有人口支撑经济更完蛋, 所以东三省人口越来越少,经济越来越完蛋,以前是毕业的学生现在三十四十的也走了不少,生活成本除了房子便宜其他的比全国其他地方更贵,连汽车冬季都更费油,房屋还有取暖费,零下三十度左右,汽车能不费油吗,除非东北有非常大的政策优惠,不然不会好转。




温教授说的好,东北的重工业是上游企业,需要下游企业接盘,才能继续发展。但改革开放之初,过于相信美国给咱们输出的理念,要实行全球化。南方的下游企业实行招标,处于意识形态和个人的利益,全球采购产品,不再采购东北的重工业产品,东北的重工业一下子就垮了。比如哈尔滨的三大动力,南方水电火电不再采购他们的发电输电设备。而南方的轻工业属于下游企业,享受了全球化的好处,两头在外,来料加工,最后产业升级,一点点发展起来了。




历史上,被‬称‬为东方鲁尔的沈阳、东方巴黎的哈尔滨,都曾自称自己是共和国长子,建国初期东北的直辖市占了全国一多半,工业GDP也占了全国一多半。

而自2015年以来,东北经济迅速触底,三省GDP迅速下滑,辽宁一度负增长,似乎一夜之间,东北回到了解放前。


是什么原因,使得东北经济如此衰退,首先,是资源枯竭东北的煤矿铁矿,从北洋时期张作霖挖,民国时期日本人挖,新中国成立后更是从全国各地抽调人来挖。建国之初,仅一个占全国人口2%的辽宁省,就贡献了全国60%的炼钢量,直到全民大跃进之后才跌下去,如此长时间、高强度的开采,东北的资源,实际上早已濒临枯竭。


而且开采成本高昂,很多煤‬矿已经挖倔‬了九十多年,只剩些濒临枯竭的深层煤矿,采矿成本高昂,每吨成本400多,譬如黑龙江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四个矿务局,下属员工和家属,占了所在城市的七成人口。


其次,新中国建立后,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导致我国东南沿海实际上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漫长的海岸线与港口并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中国只能“自力更生”,工业依托于丰富的煤铁资源和基建基础的东北,就近发展老工业基地。但是随着中美建交,改革开放,东南沿海的港口优势开始显‬现,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成为了全球原材料最大的买入国,大量的原材料与能源通过海港运抵国内。


而东三省仅有辽东这么一个出海口,区域内也没有便于长途纵向运输的水道,而依靠陆运,成本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苏联   工业体系   重工业   轻工业   国企   发达国家   中国   沿海   东南   竞争力   成本   产业   国家   财经   经济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