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薛丁山、薛刚,按功绩封号看,薛家将是不是一代不如一代?

在中国民间演义故事中,薛家将虽然比不上杨家将名气大,但也广为流传,知者甚多。薛家将起源于唐初名将薛礼薛仁贵,后面又经历了薛丁山和薛刚三代。在演义故事中,薛家是一门四元帅,祖孙三代皆封王。但从他们的功绩来看,却不免给人以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

先来说说薛礼薛仁贵。

薛仁贵历史上确有其人,在唐初名将辈出的时代,薛仁贵照样闯出了偌大的名头,是唐初赫赫有名的超级名将。

薛仁贵于唐太宗时开始投军,在唐朝东征高句丽时,薛仁贵作战英雄,一举成名,以至于让唐太宗说出了“朕不高兴得到辽东,朕高兴的是得到你”的话。薛仁贵真正成名却是在唐高宗李治在位时。

因救过李治,薛仁贵得到了重用。此后戎马生涯数十载,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丽,击败突厥。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经典故事。也因积功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封为平阳郡公。

在演义故事中,薛仁贵的神通更是被夸大了几分。演义中说他是白虎星转世,杀伐果断,功劳盖世,因有灭国之功,甚至还和太宗皇帝结拜为兄弟,最后被封为一字并肩王和平辽王。

再来说说薛仁贵的儿子薛丁山。

历史上的薛仁贵有五个儿子,并没有哪个儿子起名叫薛丁山的。结合薛仁贵五个儿子的事迹,一般人认为薛丁山的原型为薛仁贵的第五个儿子薛讷。

在演义故事中,薛仁贵新婚后不久就从军,留下了妻子柳金花在家,生下薛丁山后艰难求生。薛仁贵衣锦还乡,但父子二人并不相识,薛仁贵误射儿子,薛丁山被射中后一只老虎出现,将他驼到了云梦山王敖老祖处,薛丁山也因此学得了一身本事。

后来薛仁贵率军征西凉,中了圈套大军被困锁阳城。高宗摆下擂台选拔人才救援薛仁贵。薛丁山大展神威,击败所有对手,被封为二路军元帅,前往西凉救援父亲。在路上薛丁山上演了娶妻窦仙童、陈金定,三休三请樊梨花的戏码,最终救出父亲,却失误射中了薛仁贵的元神,导致薛仁贵死亡。

薛丁山后来也因征西凉有功,被高宗皇帝封为两辽王。这个两辽王就是因为世袭了父亲薛仁贵的平辽王,再加上被封为平西王,合起为称为两辽王。

最后说说薛刚。

薛丁山三个妻子共为他生下了四个儿子,分别起名为薛勇、薛猛、薛刚、薛强。薛刚为薛丁山和樊梨花所生。在演义故事中,薛刚为五鬼星转世,借他来报复薛丁山的夺妻之恨的。

薛刚性格暴躁,极其好斗,正义感极强,看不惯的事就要管一管,也因此得罪丞相张天佐。在元宵节花灯会了,被父亲薛丁山关了很久禁闭的薛刚偷偷跑出来,却正遇上了老冤家,张天佐的孙子张宝强。在追打张宝强的过程中,薛刚失误踢死了二太子李奇,害得高宗气死,惹下了滔天大祸。

武则天上任皇帝后第一个拿薛家开刀,将薛家满门上下二百余口全部杀死,铸成了一座铁丘坟。薛家上下只逃走了薛刚和侄儿薛姣,以及外出未归的薛强。

在《薛刚反唐》这本演义小说中,薛刚后来娶妻纪鸾英,生下了儿子薛葵。借助纪鸾英家族卧虎山的力量,再联络一批对武则天不满的忠良之后,薛刚在九焰山竖起反武则天的大旗。

后来薛刚扶保被武则天迫害的高宗之子庐陵王李显,自己被封为兵马大元帅。薛刚的兄弟薛强则扶保李治的另一个儿子李旦,也成为兵马元帅,最终兄弟倒好后共同合兵一处,推翻了武则天的政权。这就是祖孙三代四元帅的由来。后来薛刚也因此有从龙之功被封为郡王。

在演义故事了,薛仁贵是一字并肩王,这在民间传说中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权势也就仅次于皇帝。薛仁贵的儿子薛丁山则封为两辽王,也是王爵,极其尊贵。薛刚则是被封郡王,明显要次两辽王一等。

这样一看,貌似确实是祖孙三人一代不如一代。究其原因,其实除了能力方面的因素外,最主要还是和其所处时代有关。薛仁贵活跃时期大唐才建立没多久,内忧已经解决,外患尚未彻底平息,外面还有突厥、西凉诸国对大唐抱有敌意。

对武将来说,最好的立功时机就是对外征战,要有灭国之功自然会被封高位。薛仁贵多次对外征战,自然容易立功。到了薛丁山成长起来,也就只剩下一个西凉国能让他打打。等到了薛刚长大,大唐外患基本已除,如果不是扶保李显推翻武则天统治,薛刚压根没有立下大功封王的机会。这完全是受时代背景所限制,个人无法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辽东   生下   外患   大唐   郡王   西凉   祖孙   突厥   兵马   封号   功绩   元帅   名将   演义   皇帝   父亲   儿子   财经   薛仁贵   薛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