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百岁名人,除了杨振宁、秦怡,还有谁?

我知道有吕正操(1904——2009)


大家知道,吕正操是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最开始他并不是共产党员,而是出身东北军,毕业于东北讲武堂,和张学良关系密切,既是他的秘书,副官,也是校友,在东北沦陷后,亲眼目睹日寇暴行,他义愤填膺,深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西安事变后他加入了共产党,在这里他如鱼得水,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日作战他打得最积极主动,战功赫赫。


鉴于他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的功勋,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后来被任命为铁道部长,开始了他另一段灿烂辉煌的人生。

中国铁路当时是非常落后的,偌大的中国没有多少铁路,总通车里程连印度的一半都没有,毛主席发出指示,想要发展好经济,保护好我们的新生国家,铁路发展就是一等一的大事,毛主席把这副重担交给了吕正操,是对他的信任,铁道部刚成立的时候,效率低下,人浮于事,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吕正操决定制定分级管理、统一调度指挥的全国铁路管理新体制,并且颁布新的的规章制度。不仅如此,吕正操要求大家不懂就学,从门外汉到内行,他带头学习铁路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旧中国只有东北的铁路相对发达,而其他地方的铁路很少,只有京汉,粤汉,津浦,陇海几条干线铁路,还都是单线铁路,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交通运输要先行,为了满足运力,开始了这些铁路的复线建设,同时,在我国的西南和西北等地,还没有一寸铁路,云南虽然有铁路,但是还要出国办护照才能乘坐,因为这是断头路,只和越南铁路相通。

摆在吕正操面前的任务十分繁重,面对这个局面,他拿出了当年打仗的作风,他以前在东北时期就接触过铁路,算得上不陌生,他非常重视加强新的铁路线路的建设工作,大家知道要想富,先修路,铁路一响,黄金万两,铁路对当地的工业基础的建立,并进一步发挥当地的潜在力量,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也是当时铁道部工作的基本方针。


吕正操同铁道部其他领导同志和有关人员精心仔细研究规划新线建设部署,在国家经济情况还很困难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尽量以最小的代价来争取最大的利益,后来经过党和政府批准同意了他提出的建成连接华北、西北、西南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增强沿海国防线路,新建兰新铁路,修建联络重要工矿地区及森林的铁路。


特别是西北、西南的铁路建设,是新线建设的重点,吕正操作为部长给予了极大关怀和重视,他知道,这也是毛主席对中国铁路的期望,在成渝铁路通车之际,毛主席亲笔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祝贺成渝铁路通车。


毛主席的题词鼓舞了广大铁路建设者,吕正操也是这样,他多次去新建设的铁路工地检查指导工作,在西北,他视察了兰新铁路施工工地,然后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宝成铁路的建设工地视察,他带领大家战严寒,斗酷暑,在严寒的冬天,他冒着凛冽的寒风,登上高山工地视察,慰问了职工队伍,带来了党和毛主席对大家的问候,在夏日,他不顾炎热的天气,率领大家去西北、西南等地检查新建设的铁路线路情况,可以这么说,当时在中国建设的铁路上到处都留下了他的汗水和足迹,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设计盲目提高标准,追求形式,不就地取材,施工组织不良等浪费现象,滕代远以铁道部的名义,发布一系列了降低新线工程造价的政策,在全国新线工程中贯彻执行,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浪费。

在吕正操的关心和领导下,宝成铁路1956年全线通车,这是一段天路,大家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为了打通四川的道路,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就是当时国家的重点任务,多少建设者把汗水和鲜血都洒在了这里,它穿越中国南北的分界线秦岭,特别是在通过秦岭时,由于海拔太高,火车不能一次通过,工程遇到了难题,吕正操多次鼓励大家集思广益,借鉴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经验,最后在这里修成秦岭大隧道,形成著名的宝成铁路CC大盘道。


别看这里的直线距离只有6千米,但是垂直落差却有680米,也就是说每千米就要上升110米,这个坡度对于火车非常困难,为了把坡度改为能够通行火车, 只能把铁路线修建为反复迂回盘旋,在短短6千米的直线距离内盘绕了足足27千米,以33‰的大坡度急速爬升,造成了很多乘客在火车上看总以为在走重复路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观音山展线,在这里可以看到三层铁路重叠的壮观场面,这个困难程度比京张铁路火车上坡时需要两辆机车前拉后推还要大,它需要三辆电力机车牵引才能驶上秦岭火车站。

而其他的火车线路也是捷报频传,集二线1956年初开始办理国际联运,兰新线1956年通车至玉门,其他开工的新线项目,多数都按期接轨通车,到1957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6万多公里,5年内增加近5000公里,铁路布局得到很大改善,吕正操出色的完成了毛主席党中央交代的任务。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以日新月异的状态在发展。成渝铁路通车,宝成铁路通车,1958年成昆铁路开工,毛主席对成昆铁路非常重视,吕正操认为成昆线路上很多地方很贫困,但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是由于交通状况差,好东西运不出去,因此铁路的修建不应当走直线,而是尽可能把当地的地区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所以吕正操经过和大家商议,认为宁可绕远路、多修路,也要把成昆铁路修长、修大,让大西南的经济和内地地区产生更紧密的联系,而当地的矿产丰富,火车开通后可以在当地建厂炼钢,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以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并且它还作为一条战备线路,为将来的三线战备未雨绸缪。


毛主席认为吕正操的意见很对,他指示一定要把成昆铁路修好,要是钱不够,可以从他的工资里面扣,即便没有路,毛主席也要骑着毛驴去看看,成昆铁路修不好,毛主席睡不好觉,总而言之,就是一定要想办法修通成昆铁路,这是一条比宝成铁路更艰难的线路,为了让毛主席放心,多少建设者克服千难万险,努力工作,把鲜血和生命都留在了这里,后来随着这些铁路的不断开通,它就像是一条条血管动脉,连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促进了国家各个地区的繁荣发展。

由于操劳过度,很多同志身体累垮了,但吕正操却依然精力旺盛,他以前就和张学良打网球,知道应该劳逸结合,没有健康的身体,怎么还谈得上工作?他坚持打网球一直到90岁,还是中国网球协会主席。


吕正操工作休息两不误,把毛主席党中央交代的事情办好,他还着手组织党的思想建设,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依靠职工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网,经过全体职工的努力,铁路交通网建设不断取得成效。

继原有规划的铁路通车后,武汉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也相继建成通车,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把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成一体,形成现在的京广铁路,对于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吕正操付出了巨大心血,确保了大桥的顺利建成。


而吕正操晚年还多次会晤老朋友张学良,并以老同学乡,老朋友,老同事的名义邀请张学良方便的时候回家乡看看,为两岸关系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吕正操能够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劳逸结合,心态平和,最可贵的地方却是他在做出了如此杰出的贡献后,却始终保持初心,他说他有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信仰人民。

永葆革命的激情,这是促使吕正操不断前进的动力,就像他长期领导的铁道部的火车一样,一直向前。









据统计,在1614名开国将帅中,活到一百岁以上的将军有72位,其中上将2位、中将7位、少将65位。今天简要介绍其中几位将军,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辽宁省海城市人,开国上将,106岁。曾任铁道部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萧克(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湖南嘉禾泮头小街田村人,开国上将,102岁。曾任 国防部副部长、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震(1914年10月5日-2015年9月3日),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开国中将,解放军上将,102岁。曾任国防大学校长、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曾思玉(1911年2月2日-2012年12月31日),江西省信丰县人,开国中将,102岁。曾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湖北省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等职。

△孙毅(1904年-2003年),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人,开国中将,100岁。曾任军委出版部部长,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总参谋部顾问。

△罗元发(1910年11月15日-2010年5月10日),福建省龙岩县龙门乡龙门村人,F,开国中将,100岁。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委顾问等。

△方强(1912年2月13日-2012年2月8日),湖南省平江县长寿街人,开国中将,100岁。曾任海军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

△阿沛·阿旺晋美(1910.2—2009.12),藏族,西藏拉萨人,开国中将,100岁。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会长。




我所知道的我高中校史上表达了的有周有光(111岁)

我认识的有我大学付院长夏光(103岁):

我认识的民主人士华荫堂(爱国人士资本家102岁)

我认识的高中校长教育家史绍熙(99岁)。




苏局仙,上海书法家。黄永玉,画家,文学家。




虚云 1840-1959,世寿‬119岁‬,中国现代高僧,现代禅宗代表人物。

吕紫剑 119岁 1893-2012,武术大师

李诚玉 118岁 1885-2003,武当山龙门派第24代道长。

宋美龄(1897年3月-2003年10月24日),女,海南文昌人,出生于上海[6],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享年‬106。

孙元良(1904年—2007年5月25日),享年‬103岁‬,国民党‬中将‬军长‬。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享年‬100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武汉长江大桥   平江县   秦岭   铁道部   长寿   新线   司令员   千米   上将   中将   中国   名人   铁路   线路   火车   财经   工作   杨振宁   秦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