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排第二?

因为刘伯温没有那么神,徐达在洪武年初,确实还排不到第一功臣。

明朝建立于1368年,但是朱元璋正式分封功臣,却是在天下彻底尘埃落定的洪武三年(1370年),所以明朝的开国“六国公”,就是在这一年册封的,当时的朝堂还不是朱元璋用“胡惟庸案”、“蓝玉案”清扫功臣后的朝堂,仍然还是那个开国文武百官都在位的强盛时期。

比如六国公之首、朱元璋的“半师”:韩国公李善长,他就还在世,而且德高望重。

而刘伯温则不是在世与否的问题,他只被封了一个“诚意伯”,爵位比起李善长、徐达等人还要低两个档次,朱元璋一共分封了“六国公,二十八侯爵”,但这三十四人里根本就不包括刘伯温,换句话来说,刘伯温所谓帮助朱元璋问鼎天下的“神算国师”形象,也都是后人杜撰的,真正历史上的刘伯温,并没有那么重要。

先说六国公之首:李善长。

关于明初历史,有一个客观的事实就是,朱元璋的文人团队里,很多人提起刘伯温,甚至将刘伯温说成功高盖主的程度,可事实上,真正比刘伯温功劳高的李善长却鲜为人知,李善长才是朱元璋创业团队里的第一文臣。

李善长之所以在后世的名声越来越不显,一切都因为他在洪武二十三年被卷入了胡惟庸案中,李家满门几乎被抄斩了,所以韩国公李善长在明朝,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但再如何敏感,都不能否认他的功绩和存在,最起码在洪武二十三年以前,李善长在大明都是最顶级的文臣。

1354年,刚刚崭露头角的朱元璋带着兵马南下滁州,与此同时,李善长已经在乱世中选好了自己想要辅佐的人,正好就是没背景还年轻的朱元璋,这一年,李善长和朱元璋相见了,李善长学识渊博,精通法家道理,比朱元璋年长了十四岁的他,立即被朱元璋以礼相待,从此之后便成为了朱元璋这边的近臣。

朱元璋年少没机会读书,但从参加红巾军起一直到成为皇帝,他的知识和文学水平一直在不断进步,这种快速的进步都是李善长造就的。

而这世上两样看似平平无奇的东西,放在一起就能产生化学反应,而朱元璋和李善长就是这样的组合,朱元璋很聪明,是一个有天赋的人,潜力巨大,李善长思维敏捷,很多想法奈何没有行动实践证明,李善长的运筹帷幄,朱元璋的大胆去做,最终让朱元璋团队很快强盛起来。

比如有人来投靠朱元璋,朱元璋就会让李善长在旁观察,看看投靠者是否合格。

又比如朱元璋还不精通后勤的调节工作,李善长就帮助朱元璋管理后勤,让朱元璋有更多精力在前布置战略。

从下滁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明史》

李善长的能力很强,朱元璋手下的众将有目共睹,就连朱元璋的岳父郭子兴都对李善长这个人才“心痒痒”,想要把李善长从朱元璋的身边抢过来,为自己所用,但李善长很有底线,选择做一个从一而终的良臣,面对郭子兴抛出的橄榄枝,李善长坚定拒绝,这让朱元璋对李善长很是感激。

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正式建立起明朝政权之前的过渡政权,而对于朱元璋来说,建立一个体系,最难的还是如何完成管理和政权的同步,于是他把这个工作交给了李善长,朱元璋任命为李善长为相国,几乎是总理全部事务,而李善长也把这些事务经营得井井有条。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

因为李善长办事果决,写令文非常专业,只要是朱元璋想表达的意思,李善长很快就能写成整理好的文书,这让吴政权的内部效率变得十分高效,所以朱元璋的军队在前线打仗的时候,吴政权的百姓都是安定的,粮饷都是充足的。

光拿这一点来说,李善长的功劳就不亚于前线冲锋陷阵的将领们。

除此之外,朱元璋每每打下一块地盘,李善长就能很好地完成经略工作,而朱元璋征战天下是先南后北的,之所以自古以来先南后北的战略艰难,都因为南方的经济力量很难迅速转化为军事力量,可是李善长却能做到。

两淮地区的“盐税”、江南地区的“茶业”、豫章和会稽旧地的矿业,这些都是江南的财富,前两者可以生钱,吸引更多的商人繁荣南方,后者可以制钱,甚至是制造兵具,强大武装力量,所以朱元璋的先南后北成功都因为有合理的“经济—军事”模式转化。

完成这一步工作的,不是刘伯温,仍然是李善长。

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

因此在大明建立之后,朱元璋更是以李善长为文臣之尊,给他授予一个“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的荣誉身份,除此之外,李善长在洪武元年先被封为了太子少师、上柱国,在洪武三年被封为中书左丞相、太师,加爵韩国公,名列三十四功臣之首,而李善长也曾是大明王朝中权力仅次于朱元璋的人,因为他当过左丞相。

李善长的韩国公之爵,每年可以领的俸禄高达四千石,而刘伯温每年能领的俸禄仅是二百四十石,两者差距极大。

但也是这等荣誉加身的李善长,在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后,因为相权和皇权的冲突与朱元璋开始疏远。

胡惟庸其实也是李善长推荐扶持起来的,在胡惟庸之前,大明丞相杨宪就因为在丞相的位置上失职被朱元璋所杀,所以胡惟庸担任丞相后,他本身也是一个高风险存在。

洪武十三年,因为占城国来使无人接待,胡惟庸推卸责任给礼部,礼部又推回给胡惟庸,朱元璋因此大怒,下令彻查胡惟庸,搜出了胡惟庸一系列贪赃枉法的罪行后,处死了胡惟庸,此时胡惟庸“密谋造反”的事情尚未暴露。

但胡惟庸和李善长多少沾亲带故,基于李善长的相权立场也好,胡惟庸的亲戚也罢,李善长和朱元璋时间也出现了隔阂,而在洪武二十三年,已经死去了十年的胡惟庸“造反”计划被人曝光,李善长还被曝出知情不报的阴谋,朱元璋因此下令将李家满门抄斩,一代名臣李善长晚节不保,也是到了南明时期,才重新给李善长追封。

诚意伯刘伯温:政治地位并不高。

刘伯温确实是一个元末时期的奇人,他本为元朝的进士,后来入仕当官,所以刘伯温是有着一定程度政治经验的,但可惜的是,刘伯温这个人性子很直,容易得罪人,他确实是精通玄术、占卜之术,可这些并没有为他的性格带来多少城府。

1360年时,朱元璋听闻有刘伯温这么一号人才,因此“请”刘伯温出山,刘伯温年开始跟随在朱元璋左右。

刘伯温的内心里也希冀遇到明主,在朱元璋的团队中,刘伯温常常提出一些制度上的建议,朱元璋都欣然采纳,而让朱元璋“先取强,再取弱”的战略,正是刘伯温所倡议的,因此平定陈友谅,刘伯温有着一定的功劳。

不过刘伯温在朱元璋的团队里,一直都不是太受“欢迎”,因为刘伯温乃是浙江人,跟朱元璋以及他的核心武将团队们都是安徽人截然不同。

或许有的人觉得,只是安徽和浙江的差距罢了,不至于让刘伯温被排斥吧,事实上,如果朱元璋团队里的安徽人不多,那么刘伯温的确不会被排斥,可问题是,朱元璋的核心圈子就是靠“裙带关系”来维系的,刘伯温这种外来者就容易被排斥。

这也成为了刘伯温始终难以打进大明核心圈子的根本原因。

可在用人的想法上,朱元璋始终倾向重用刘伯温,他用刘伯温算玄也好,制定法律也罢,刘伯温都是那种正经官僚出身的人才,和李善长以及一众武将不同。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启用的丞相都是李善长一派的文人,朱元璋也试图让刘伯温上位丞相,可是刘伯温就因此遭受剧烈的政治斗争,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频频打压刘伯温,刘伯温对此也没有丝毫办法。

这里面或许有刘伯温的交际手段的原因,但出身和籍贯确实成为刘伯温在大明官场的一大桎梏,因此到了洪武三年的时候,刘伯温仅仅是被封为上护军、资善大夫、诚意伯,一年的俸禄只有二百四十石,连开国三十四功臣的行列都没挤进去,比他名气小了无数的“韩政”、“曹良臣”、“梅思祖”等人,当时的地位都比他高。

其实纵观整个明朝历史,刘伯温的名气和实际地位的差距是很不合理的,不合理到他竟然只是一个伯爵,如果要细究刘伯温被打压的根本原因,那么只能解释为李善长一脉的可以镇压。

首先,洪武三年的大型封爵,这个封爵的人数、爵位等等问题,都是李善长等人牵头制定的,虽然最终定夺的权力在朱元璋这里,可朱元璋终究还是要考虑李善长等人的意见,如果他们非要打压刘伯温,那么朱元璋也只能应允。

其次,刘伯温的“玄术”确实有些惹朱元璋忌惮了,因为朱元璋乃是一个布衣出身,他深知运气和天命的作用,所以他对刘伯温这种能“看到”气运的人多少有些芥蒂,既然有人愿意打压刘伯温,那么他也干脆顺水推舟了。

后来刘伯温乃是因为胡惟庸的“送药案”所谋杀,可胡惟庸却是朱元璋派去看望刘伯温的,刘伯温在家中服药而死到底谁是幕后主使,已经很难说得清了,但可以确定的是,刘伯温的待遇确实和能力、贡献不符,只不过他连命都保不住,再说爵位都无太大意义了。

徐达的真正爵位:中山王。

关于徐达,他和朱元璋另一员大将常遇春之间究竟谁的领军能力更强一直是后人争辩的热门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常遇春的武力比徐达要强出很多,在鄱阳湖一战中,常遇春阻挡下了陈汉太尉张定边对朱元璋的杀招,直接改变了未来天下大势。

徐达是朱元璋发小,当年汤和召集家乡友人朱元璋进入红巾军后,徐达随后也被朱元璋召入红巾军,一同打天下,所以徐达和朱元璋一样,是同时在红巾军中成长起来的。

在朱元璋攻占整个江淮地区时,徐达先后拿下了南京、京口以及安徽多个重要位置,让朱元璋在江淮一带有了牢固的基本盘,而徐达的潜力很大,在鄱阳湖大战中以少胜多,沉着冷静应战,最终击败大敌陈友谅,随后又拿下了湖南湖北等地,成为了朱元璋手下第一“开疆拓土”的大将。

而徐达的人生高光时刻就是在1367年末的时候,徐达受朱元璋之命北伐,对只剩下一口气的大元都城发动最后的进攻,徐达与常遇春分别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和“副将”北伐,在人事安排上,朱元璋确立了徐达的主导地位,打下了大都后,徐达也自然获得首功。

本来常遇春在这一战中表现也很突出,可惜的是常遇春因为卸甲风在返程的时候去世了,所以常遇春失去了很多继续上升的机会。

洪武二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盖了一座“功臣庙”,将徐达排在了功臣位首,虽然在次年的分封中,徐达只是排在了六国公的第二位,但在朱元璋的规划里,国公之位显然不是徐达的终点,而韩国公李善长,未来没有再上升的空间了。

洪武十八年,徐达因为背疽在南京逝世,在他去世后,朱元璋立即给徐达追封“中山王”,让徐达成为异姓王,虽然没有在徐达生前给予这等爵位,但朱元璋就是以此确定了徐达的地位在李善长之上,当时的李善长还在世,也还没有谋反案的问题。

所以看徐达的地位和排行,不能只看“国公”的排位顺序,徐达是特殊的,他与朱元璋有着深厚的友谊,也在乱世中成长起来,变成了天下第一等的人杰,因此他的一生传奇程度便值得别人对他敬佩。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大明开国谁的功劳最大?可能有人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刘伯温呀”。确实经过后世几百年的不断拔高,刘伯温的形象染上了一层仙气,仿佛朱元璋能得天下,全靠刘半仙的金手指指点。

在明武宗正德朝的时候,刘伯温已经有了“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这样的溢美之词。其实说穿了,不过是江南文人之间的花式互捧而已。资历浅、功劳低的刘伯温凭什么封公爵?还和李善长比,他也配?

至于开国战功第一的徐达为何会在公爵排名中屈居李善长之下呢?这个和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定位有关。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这两个问题。

李善长与刘伯温剧照

刘伯温的特长

  • “潇洒”的干饭人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作为元顺帝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的进士,刘伯温在大元朝官场上其实一直混得不太得意。中举之后的刘伯温没有官做,在家待岗了三年后才在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被授予了一个正八品的芝麻绿豆官:江西高安县丞。

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刘伯温一干就是五年。对于他这五年的表现,《明史》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有廉直声”。但是五年不升职谁也受不了,刘县丞一怒之下辞官回家,谁爱干谁干,反正老子不干了。

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休息了一年多的刘伯温再度出山,出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儒学提举司,设于各行省所在地,统诸路、府、州、县学校、祭祀、教养钱粮等事。每司设提举一员,从五品;副提举一员,从七品;吏目一人,司吏二人。看来辞官之后也是有所收获的,至少级别从正八品升到了从七品,了不起。

但是这份新工作刘伯温只干了大约一年,就再度辞职回家。此后的八年时间里,刘伯温在老家、丹徒、杭州等地隐居,一直潇洒快活到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这一年,刘先生已经42岁了。自23岁高中进士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只上了不到六年时间的班,真正我辈干饭人的楷模。即便如此,仍然不妨碍文人间的花样互捧。

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六》

刘伯温故居

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被认为是“再世诸葛亮”的刘伯温出山对付海贼方国珍。《明史》刘伯温本传对其在平叛行动中的表现大加褒扬,以至于笔者都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诸葛伯温”扇子摇几下,方国珍就要灰飞烟灭了。结果呢,元朝大军几次会剿方国珍,来一次败一次,江浙行省参政朵儿只班、左丞孛罗帖木儿等一二品高官先后被俘。最终元廷被迫对方国珍实施招安,剿匪不力的刘伯温则再度失业。

转眼又过了8年,时间来到了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50岁的刘伯温收到了一份来自于南京的工作邀约。虽然对方没有像当年的刘备一样三顾茅庐,赋闲多年的刘伯温还是主动和龙泉人章溢、丽水人叶琛一起再出发,这一次他的主公是一代雄主朱元璋。

  • 天象观察家

蒙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25岁的朱元璋加入郭子兴义军,开始了他的传奇生涯。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今南京),成为了一方诸侯。而直到至正二十年才加入阵营的刘伯温,在朱元璋集团中的资历确实太浅了。

那么资历不够,能否靠战功来弥补呢?很遗憾,也并没有。刘伯温归附朱元璋以后的主要工作,更多地在于观察天象。比如当陈友谅奔袭南京,一时人心惶惶之际,刘伯温指出“天道后举者胜”,鼓舞了众将士作战的信心。朱元璋准备出师九江讨伐陈友谅,刘伯温指出“今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后,此天命也”,意思就是此行必胜。当老朱和陈友谅在鄱阳湖上决战之时,刘伯温又提出“金木相犯日决胜”的说法。

换句话说,在朱元璋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刘伯温更多地以一个术士的形象出现,通过对天象的解释来坚定朱元璋集团的作战信心。至于实打实的战功,无论在《明史》还是《太祖实录》里面,都是找不出来的。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大封功臣,刘伯温和汪广洋一起受封伯爵。汪广洋的诰文中,有“就职从征,剸繁治剧,屡献忠谋,驱驰多难”这样的高度评价。而刘伯温的诰文中,所提到的最大功劳就是“累察乾象,多效谋猷”,说白了还是当一个术士来用。

朱元璋与刘伯温剧照

李善长的能力

  • 君臣一见如故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换句话说,李善长读过书,但是并没有功名,和刘基那些在元朝中过进士的文人是有区别的。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冬天,朱元璋带着徐达、汤和等嫡系小伙伴离开濠州,南下经略定远,最终目标是滁州。

南下滁州途中,李善长求见朱元璋,二人一见如故。熟知历史的李善长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来激励同样一无所有的朱元璋。同时提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的治军纲领,从维度上拔高了朱元璋的视野,为他今后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善长是个推崇法家的文化人,这在大老粗聚集的义军中极为罕见。朱元璋有了李善长的辅佐可谓如虎添翼,而他的主公、濠州红巾军领袖郭子兴甚至也打起了李善长的主意。颇有识人之明的李善长对郭子兴不屑一顾,坚决站到了貌似弱小的朱元璋一边,这反过来让老朱对他更为倚重。

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明史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五》

李善长剧照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率部渡过长江,攻克太平府。其本人出任太平兴国翼大元帅,李善长则是帅府都事。很快老朱攻克集庆,升任龙凤政权江南行中书省平章,李善长则出任参议。李善长既要参谋军事,又要制定规章制度,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忙得不亦乐乎。这个时候的刘伯温在干嘛呢?在吟诗作对,享受风花雪月。

太祖为江南行中书省平章,以为参议。时宋思颜、李梦庚、郭景祥等俱为省僚,而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多决于善长。—《明史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五》

正是有李善长在,朱元璋可以放心地用兵而不用担心粮饷问题。也正是有李善长在,朱元璋可以大胆地御驾亲征而不用担心老根据地的安危。《明史》中对于李善长在这个阶段的表现,是这样描述的:“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

吴元年(公元1367年)九月平定张士诚之后论功行赏,吴王朱元璋册封了三位国公。李善长、徐达、常遇春三人被封为宣国公、信国公和鄂国公,三人之中则以李善长为首。

对于朱元璋来说,评判手下的功劳,从来不单纯的以战功来计算。在他老人家看来,外出征战和居内留守,其重要性不分彼此。就拿本次平定张士诚之战来说,固然徐达、常遇春等领兵将领自然值得嘉奖,但担负留守重担的冯胜(冯宗异),其功劳也不能一笔抹杀。在创业阶段,有幸跟着朱元璋这样的老板,想必是人人乐于效劳的。

但从军在外,与经营布置在内者,任虽不同,其劳则一。冯宗异留守京城,军府之事独任其劳,亦宜受赏。—《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

徐达剧照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大封功臣,共封公爵6人,侯爵28人,伯爵2人。朱元璋在封赏之前特地事先声明“凡今爵赏次第,皆朕所自定,至公而无私”。意思就是本次不管是爵位、俸禄、官职还是排名,都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无人可以反对。至于李善长和徐达,这一次同时“进封大国”。李善长封韩国公,在公爵中排名第一。徐达封魏国公,排名第二。但是为了平衡,老朱给了徐达大明第一高薪:岁禄五千石。李善长则是第二高薪:岁禄四千石。

左丞相李善长虽无汗马之劳,然事朕最久,供给军食,未尝缺乏。右丞相徐达与朕同乡里,朕起兵时即从征讨四方,摧强抚顺,劳勚居多。此二人者,已列公爵,宜进封大国,以示褒嘉。余悉据功定封。—《明太祖实录卷五十八》

当年李善长将朱元璋比作刘邦,现在投桃报李,朱元璋也将李善长比作萧何。此时的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参军国事、韩国公李善长56岁,春风得意。

结语:从加入朱元璋集团开始,李善长一直就是幕僚中第一人。到明朝开国之时,李善长已经为朱元璋兢兢业业地服务了十七年。朱元璋集团所有的法律规章,税收粮草,都是李善长一手操办。在夺取天下的征程中,朱元璋可以没有刘伯温,但却一定不能缺少李善长。这就是为何李善长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而刘伯温只能封诚意伯,岁禄二百四十石的原因。




朱元璋建立大明三年后(洪武三年,1370年),按照功劳大小封了开国功臣六公、二十八侯、十一伯,分别如下(排名分先后):

六公——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二十八侯——中山侯汤和,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江夏侯周德兴,淮安侯华云龙,济宁侯顾时,长兴侯耿炳文,临江侯陈德,巩昌侯郭兴,六安侯王志,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桢,南雄侯赵席,德庆侯廖永忠,安南侯俞通源,广德侯华高,营阳侯杨璟,蕲春侯康铎,永嘉侯朱亮祖,颍川侯傅有德,豫章侯胡美,东平侯韩政,宜春侯黄彬,宣宁侯曹良臣,汝南侯梅思祖,河南侯陆聚;
十一伯爵——诚意伯刘基(刘伯温),东莞伯何真,徽先伯桑敬,忠勤伯汪广洋,天水郡伯赵天麟,陇西郡伯牛海龙,安定郡伯程国胜,太原郡伯王咬住,缙云郡伯胡深,康安郡伯孙虎,谯郡伯戴德。

看到这份敕封榜是不是感觉刷新了三观?人们印象中刘伯温应该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应该是比肩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地位,为什么封赏的时候仅仅排在第三十五位,还是个伯爵呢?

首先我们说说刘伯温为什么不是国公也不是侯爵。

1、时间短

刘伯温是大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被朱元璋征召的,朱元璋首次分封诸臣是在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跟随朱元璋仅仅十余年。

2、资历低

说这个肯定有人不同意,刘伯温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曾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怎么能说他资历低呢?

我们看一下刘伯温投靠朱元璋的时间,上面说了,刘伯温是大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被朱元璋邀请加入起义军的。这之前,朱元璋已经攻下集庆府,有了稳固的根据地,手中已经掌握了十万精兵,足以争霸天下,刘伯温的加入只能说是锦上添花。后来朱元璋论功行赏的时候,刘伯温之前的公侯几乎皆出自其加入朱元璋队伍之前的这些人。

有人说刘伯温属于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有冲突,朱元璋有意用淮西集团压制浙东集团。这种说法十分牵强。

这两个所谓的集团并不明显,即使真的存在的话,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应该也是搞平衡战略,就像影视剧《康熙王朝》里面康熙利用明珠和索额图的党争来互相牵制,怎么会扶持一方打击一方呢?朱元璋眼里,区别群臣远近的主要是出身和归附时间,最核心的成员就是早期红巾军时期与朱元璋一同起义的将领。

说到这里,就提到了刘伯温爵位低的另一个原因。

3、职位关系

我们看朱元璋的分封会发现:在所有公侯里面,只有李善长一个文官,其余都是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将军。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刘伯温只是个伯爵的原因。

刘伯温和李善长肯定是没有可比性的。李善长是最早期主动投靠朱元璋的,属于创业股东之一,并为朱元璋设计了总的战略方针。在朱元璋开疆扩土的过程中,李善长就像汉初的萧何一样,主持着后勤工作,为朱元璋提供了极大的保证。可以说李善长封公爵实至名归。

作为后期被邀请的刘伯温是谋臣出身,这在朱元璋眼里肯定是没有冲锋陷阵的大将重要的,刘伯温以文官位居伯爵之首,已经很不错了。

4、出身

刘伯温投靠朱元璋以前是元朝进士,数次出仕为官。也就是说在刘伯温眼里,元朝并不是不可救药的,这在朱元璋眼里减分不少。

其实不仅仅刘伯温的爵位不高,在封赏了刘伯温第二年(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就赐刘伯温告老还乡了。之后刘伯温在政治上就没有了什么作为,直到洪武八年(1375年),患病离世。




刘伯温不是朱元璋家乡的人,封公爵,定是文第一,武第二。所以刘伯温没封。




我可以断言,徐达和刘伯温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忌惮的两个人。徐达的领军能力,堪称天下第一,没有他打不赢的胜仗。刘伯温号称诸葛在世,智谋天下无双,就连聪明绝顶的朱元璋,都会自叹不如。

建立大明以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徐达的呢?

徐达无疑是大明王朝建国的第一功臣,不管是平定陈友谅、张士诚,还是北伐蒙元,徐达都是军事上的第一统帅。可以说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王朝,一多半都是徐达打下来的。

达言简虑精。在军,令出不二。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善拊循,与下同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尤严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闾井宴然,民不苦兵。---《明史》

所以他被评为开国六公中的第一位应该是稳的,可是结果出来以后,所有人都懵了。李善长居然排名第一,而战功卓著的徐达却屈居第二。倒不是说徐达心里会有怨言,只是所有人都看得十分明白,李善长哪一点能够跟徐达相提并论呢?

其实这就是朱元璋的高明之处。李善长是文职,是负责大军后勤的重要人员,自然是功劳不小,可是跟徐达比起来其实还差了很多。朱元璋之所以将李善长提拔为第一,就是为了打压徐达。

太平的宰相比太平的将军要重要的多。

在朱元璋的概念当中,现在已经建立了大明王朝,基本上也没有仗要打了。治理国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当年那些带兵打仗的武将,都可以退役回家享福了。徐达排名第二就是给这些人一个警醒,李善长这样的文官,在这个时候要比武将重要的多。

而且武将在太平时期,极有可能是不安定因素,所以朱元璋必须要打压这些武将。至于李善长这样的文臣,在朱元璋看来并没有多少威胁,提拔起来便可以为己所用。

当年汉高帝刘邦在建立大汉朝后,也将管理后勤的萧何封为功劳第一,那战功卓著的韩信自然也是不服气,其实刘邦和朱元璋这么做是一样的目的,就是为了提拔善于治理国家的文臣,转移集团重心。

刘伯温在朱元璋集团充当运筹帷幄的作用,相当于曹操的荀彧。

刘伯温是真的不简单,他加入朱元璋集团以后,帮助朱元璋分析天下形势,使得朱元璋终于认清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他告诉朱元璋,张士诚不过是守成之君,不足为虑。可是陈友谅却是心腹大患,必须要先解决陈友谅回过头来再对付张士诚就方便得多了。

而且在很多人都奉劝朱元璋投降陈友谅的时候,刘伯温站了出来充当了鲁肃的作用,他告诉朱元璋,但凡说要投降的人,都可以杀掉,陈友谅虽然兵势浩大,可是已经是骄兵,只要朱元璋这边沉住气,一定可以战胜陈友谅。

正是凭借刘伯温的分析,朱元璋才坚定了跟陈友谅决战的信心。所以没有刘伯温的话,朱元璋是不可能一统天下的。

那么朱元璋是怎么对待刘伯温的呢?

既然朱元璋要提拔文臣,刘伯温当是文臣中最聪明的一个,自然应该受到重用。可是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态度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他给刘伯温的爵位居然是伯爵,封伯爵的都是次一等将官包括朱元璋侄子辈分的人该有的封赏,而老朱偏偏给了刘伯温这么一个爵位。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明史》

而且李善长成为了宰相以后,刘伯温不过是一个御史中丞。为什么朱元璋要给刘伯温这么大的羞辱呢?其实朱元璋虽然爱惜刘伯温的才华,骨子里却十分反感刘伯温这种人。

刘伯温是元朝的进士,是非常有学问的人。因为厌倦了元朝腐败的官场,所以才辞官回家,由此可以看得出,刘伯温的性格是比较耿直的,他不喜欢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朱元璋是非常霸道的人,他才不管你愿不愿意,而且朱元璋没读过书,跟刘伯温比起来就是文盲级别,所以朱元璋认为,刘伯温打心眼里是瞧不起他的,他自然也不会让刘伯温多好过。

刘伯温的爵位看似是打压,其实也是一种保护措施。

在老朱眼里,刘伯温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他不希望刘伯温掺和到李善长那一帮人的事情当中去。淮西党羽众多,朱元璋本人就是淮西一党的人,所以他更加知道,剿灭淮西党才能让大明江山太平下来。

然而这帮人都是开国元勋,不能立刻就动刀子,只能让刘伯温远离这帮人,打压刘伯温,其实是为了让淮西集团更加猖狂。刘伯温完全可以跟他们较量,但这不是朱元璋的目的,朱元璋想要彻底剿灭淮西集团,所以必须要让刘伯温失去跟他们较量的实力。

可是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刘伯温居然会被淮西集团给害死。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说朱元璋害死了刘伯温,不过我更倾向于是李善长集团害死了刘伯温。正是因为刘伯温被害死这件事,彻底触怒了朱元璋,最终朱元璋出手,将淮西集团彻底颠覆。

总结:徐达功高盖主,刘伯温聪慧绝伦,这都是朱元璋所忌惮的。

刘伯温和徐达一文一武,是朱元璋最重要的文臣武将,可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会被朱元璋所忌惮。他们两个都有匡扶天下的才能,一旦脱离了朱元璋的控制,将来会不会对大明王朝有所影响,这是老朱心里没底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朱自私地打压了这两位开国元勋,就是为了保证朱明王朝能够平安长久。甚至到后来刘伯温被胡惟庸所害、徐达吃烧鹅病发,据说跟朱元璋都脱不了干系,这是朱元璋的自保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明朝   至正   功臣   大明   王朝   明史   爵位   元朝   太祖   丞相   韩国   公爵   伯爵   功劳   公元   集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