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

回答:

《心经》上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相,空就是性。我们要用实相两个字来讲色空,实就是空,相就是色。「说名为相,显其胡来胡现」,这个拿镜子做比喻。我们照镜子,镜子没有东西,空的、干干净净的。「胡」是外国人,中国人从前我们是汉人,外国人都叫胡人,胡是外国人。外国人照镜子,镜子现外国人的面孔。「汉来汉现」,汉是中国人,中国人照镜子,镜子里头现中国人的面孔。「虽寂而常照」,镜子干干净净,绝对不染,它常照,它不是不照。照的时候有,不照的时候就没有了,这个大家懂。如果更深体会一层,原来正在照的时候也没有。正在照的时候,镜子里头何尝有相?如果镜子里头真有相,我们人走了那个相还在,那就真有。人走了之后,镜子没有相。正在照的时候就没有相,你能够体会这一点,你就开智慧了。用这个来比喻我们的自性。




哲学思想中有一种普遍的共识,即“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期盼与恐惧——没有发生的盼望着早一点到来;已经到了的,又巴不得早点离去。

但是,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离去;为什么来,为什么走,却不可预测,因而无人知晓。世界就是如此这般循环往返。

佛教中的“色”,并非是我们熟悉的“色”;更不是“好色之徒”的“色”。佛学词典中的“色”,指的是一切物质,世间万物一切“有色、有形、有相”的东西。

佛学中的“空”比较好理解;来自于梵语,词根就是印度人发明的“零”;空,反义词是“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对于“空”的解释不尽相同。

佛教所说的空意思多样;说到底,不外乎“人空、法空“。人空又称生空、我空;法空;打破主张诸法恒存不变的迷执,认为诸法皆由因缘和合所生,并无实体存在。

简单说,佛教的“空”就是“假”和“不实”;空与色的关系,相当于“有”和“无”,阴阳的轮回。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都是视觉感知的对象——这也是认识的辩证统一。

佛家认为,世间看到的空,它是空也不是空;佛家认为,空中有实,循环再循环。重复再重复,无实无空。




“色”一般是指眼能见到的物质。譬如说一个大元宝。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拿在手里,怎么能说是“空”的呢?

“空”并不是没有它不存在!是指“空性”。

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如下:

金元宝是有原子构成。再向下分解有原子核,再向下分解就是夸克。再向下分解,就是振动的“弦”了!目前,科学水平就能分到这里了。那就是“能量”。能量目前科学仪器是看不到的。这并不代表不存在它没有!这种能量态就是“空性”。

物质与能量是可以转换的。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要只把它理解为颜色。
如赤橙黄绿青蓝紫……
从广义上说,色可以指一切
物质,一切的人和事,指法。
叫色法。
颜色只是一种衬托,它不一
定有形体,如花是红色的。
这红只是色彩,辉映在花上,
就成红花。有形有体有像的
可触摸的是那朵花。花就是
一个物体。
由因缘可以生出很多的物质
来。这叫缘生法。
世间所有的法都是从缘而建
立起来的。但缘生之法无体
性,体是空寂的。不可常恒
而久住。是有生成就有坏灭
的。
所以才说“色即是空,空即
是色”。




【原创】色就是可见有颜色的可见物。万物都有颜色。包括淡色、杂色、无色(比如水)、美色。而他她它牠们都会在一定时间(从几十年到几亿几十亿年)不存在。他她它牠们,也就是空。宇宙再咋么变(大爆炸、塌缩),宇宙是永恒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夸克   梵语   色即是空   佛家   佛教   佛学   照镜子   分解   外国人   能量   镜子   世间   物质   颜色   中国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