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为什么总是听懂了,不会做,考试就凉,怎么办?

孩子在读初中时和我说过,课堂自我感觉最好的同学,往往就是那些学习中等或者中上等的同学,她们往往会将听得懂就认为是会做,其实这两者中间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普通学生与学渣差距在于,一个讲了能懂,一个怎么说都不懂,而中等生往上,大家都能听得懂题目,这个只是被动思维的能力,即照着做馒头的能力,大家的差距核心在于自主思维能力,即能否通过做馒头向导去做包子,有些需要再教一遍做包子,有些要点拨一下,有些却是能够举一反三了。

这就是差距的核心!

这里再延神说明下,为什么初二以后数学补课的效果越来越小,深知适得其反,其核心在于补习机构需要短期见效,依靠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获得成绩提升周期太长,即直接通过大量模型告诉怎么做,再题型量不多,对思维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会在成绩上有明显体现,但知识点深度对于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时,这种模式的劣势也就慢慢显现。





数学为什么总是听懂了,不会做,考试就凉,怎么办?

我是一名数学老师,带了很多届学生。

在我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给学生讲解难题,讲了一遍之后,问他们,会做了没?还有什么问题?

几乎全班所有的学生都自信地点头。

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老师我还不会。

但是当下一次碰到相似的题目,甚至原题时,能做出来的没有几个。

我相信这是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的情况。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讲解完题目过后的“我会做”是一种假想。

是你的大脑为了偷懒的“自我欺骗”。

人的大脑天生具有减少精力损耗的天性,而当你听完一道题目讲解过后。

再去仔细思考这道题背后的原理或者思路就会很消耗精力。

于此同时,你的大脑中又残存着一部分短暂性的记忆。

这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凭借着短暂性记忆来自己骗自己:

“这道题原来这么简单啊。”

“其实当时我就是这一点没有想到。”

“下次我就会做了。”

这样的想法会占领你的脑海,让你停止继续深究这道题,减少大脑精力的损耗。

但是,当时间一长,短暂记忆从脑海中消失,当下次你在看到这道题时结果只有一个:

它还是它,你还你是你。

你觉得自己好像在哪儿见过它,但你就是想不起来。

等到老师再一讲,你便又恍然大悟,觉得“就这?”。

再次只看一眼,就放在一边。

这样的结果便又循环往复。

那么怎样提高听讲的效率?保证老师讲过的题目下次一定会呢?

1.弄懂解题思路

其实,弄懂一个题目最关键的弄懂题目背后的思路。

这就是很多老师经常关在嘴边的“解题思路”。

很多老师在讲题时,都会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找到这道题目的落脚点?

怎样根据落脚点继续往下进行?

怎样取舍一道题目的不同思路?

这些都是老师在讲题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到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很多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只注重解题的步骤或者结果。

认为老师启发你的思考不重要。

这种想法是错的。

记住解题步骤和结果只是死记硬背。

只有真正的理解解题思路,下次再见到这道题目时,才能根据思路写出正确的答案。

2.注重课后的总结

你要知道,数学的解题思路不是单独存在的。

而是,相互联系,形成体系的。

如果说把一道题目的解题思路比作是一条线,如果想要取得好的成绩你得把一条条线连接成网。

等到下次看到题目时,你就能顺着“这张网”,抽丝剥茧,从而把这道题解出来。

但是老师在讲题的过程不可能把这道题目的解题思路连同其它思路一起讲出来。

因为这样太浪费时间了。

而且只有自己总结出来的才是自己真正理解的。

所以,想要建立数学思路的解题体系就要自己课后多花时间总结。

3.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数学界流传着一句老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所以,要想学好数学,不培养数学思维是不行的。

那么怎样培养数学思维呢?

说的这个方法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多听讲,多做题。

说的很简单,但坚持下来很难。

每一次老师讲题的过程中,就是对数学思维一个很好的训练。

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按照老师的启发点积极思考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能缓慢的塑造自己的思维。

所以,说白了,数学思维培养的唯一方法就是训练。

除了老师讲题外,自己多做题也能培养数学思维。

但是要注意,在自己做题的过程中,要刨根问题,多做总结。

不能为了刷题而刷题,要刷一题是一题,就有效训练自己一次。

在数学界还流传着一个概念:

“天下无题”

这里并不是让你刷完市面上所有的题,而是你已经形成了有效的数学思维。

当你看到一个数学题,你的第一反应不是我是不是在哪儿做过这个题目,而是从最原本的思维层面去思考它、分析它、解决它。

这时留在你脑海的已经不是具体的题目了,而是思维。

着就有点像武侠小说中“无招胜有招”的概念。

4.总结

数学成绩的提高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是一个漫长坚持积累的过程,不断练习,不断总结,不断总结。

一点一点训练自己的数学思维。

加油吧,少年!




谢邀。

按照学习的顺序,可以把学习大致分为听课,练习和测验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成绩。

先来说下上课这个环节。

有很多学生都有一样的困惑,每次总感觉自己上课的时候听懂了,但是课后只要一做练习,就感觉自己什么也不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主要是因为下面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对自己迷之自信。

有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觉得自己听懂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懂了,而是感觉自己懂了,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达克效应。

有个抢劫犯抢劫了两家银行,很快被警察抓住了,让警察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抢劫犯和其他的抢劫犯非常不一样,他没有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而是将自己完全曝光在摄像头下,素面朝天的去抢劫,当警察抓到他的时候,他也感到很困惑,他对警察说:“我明明在脸上涂了柠檬汁呀,你们为什么还能看到我呀?”

达克效应又叫做邓宁---克鲁格效应,这个效应说的能力较低的人,更容易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因为盲目自信产生高于实际水平的自我评价。

(达克效应的一个主要应用)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是这样,他们每次都觉得自己的真实水平并没有发挥出来,觉得老师给自己的成绩比实际要低很多。

而表现在听课上,就是有些学生会觉得老师上课讲的内容都非常简单,自己完全听懂了,但是这种所谓的“听懂”,只是因为他们不能对自己是否听懂进行客观评价造成的。要想克服这种现象,打破对自己的迷之自信,可以尝试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一:费曼学习技巧

费曼学习技巧是学习新知识,最简单易行的学习方法。具体的操作如下,当你觉得学会一个新的知识点或者新的题型时候,拿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写下这个题型或者这个知识点涉及的要点,如果有不会的地方,然后再回头看一遍;还可以尝试将学到了知识,讲给同学和朋友,如果自己能够把一个知识完整的讲解给同学和朋友,那么就证明这个知识点自己真正的掌握了。

(物理学家费曼)

方法2:康奈尔笔记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听得再好都不如自己写一遍更加有效。

学习理科的时候一定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迫使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的讲解,及时准确的理解上课的内容,而且还有利于课后复习回顾。

在所有的记笔记技巧当中,最适合做数学笔记的就是康奈尔笔记法。

康奈尔笔记法是笔记本分成三个重要的区域,其中一个区域记录上课的重要内容、关键词;另外一个地区记录上课的主要内容;第三个区域记录课后总结和反思。

【康奈尔笔记】

这些笔记本的模板在网上都能够找到,如果自己觉得找着比较麻烦,也可以在网上购买一本康奈尔笔记本。

关于练习的问题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听课只是知识的接受过程,要想熟练的掌握知识,还需要有大量的练习,即便是在上课的时候已经听得非常明白,可能过一段时间之后,之前会的知识很快就会遗忘,而练习可以抵抗遗忘,同时也能够加深自己对于之前学过的知识的理解。

然而在做练习时,很多同学经常会陷入到两个误区当中。

误区一:看着答案做练习

现在在网上有很多拍照搜题的软件,这些软件给学生找答案提供了方便,但是如果这些软件运用不当,结果是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是看着答案去做题,根本起不到任何练习的效果,甚至会对自己造成一种假象,觉得自己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熟练。

而解决的办法也非常简单,在练习之前一定要复习相关的知识点,复习的差不多之后,就合上课本、笔记本,只看题目,如果这道题目做不出来,那就再次复习,看哪个地方掌握的不太熟练,并做好标记。

误区2:注重质量,不注重速度。

绝大多数考试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知识掌握得不熟练,再加上考试不同于平常的练习,人在紧张的情况下大脑非常容易出现短路,那么这就造成自己平时会的知识,却在在考试中得不到分。

对误区二解决的办法也非常简单,就是很多老师经常说的要限时练习,即便是平时的课后作业,也要给每道题目制定一段时间,尽量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道题目解出来。

【一定要限时做题】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除了听课和练习之外,最后来说一下测验。只要是测验,当然是要建立错题集,但是有很多同学错过的题目整理完之后,还是会继续错下去。

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的原因是,知识没有形成体系,在数学学习中,知识的体系非常重要。

在中考和高考中数学的很多题目都不是考查一个知识点,一道题目可能会考查多个知识点,并且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是有联系的。

有很多同学容易看到的是显性的知识,也就是说他立马能够判断这道题在考查什么,但是看不到背后隐藏的知识点,这就造成了有些学生虽然也建立了错题集,但是错题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高中数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模块,就是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往往和解三角形,结合在一起考察。

那么既然是三角形,初中学过的关于三角形的知识一定要熟练的掌握,比如说重心、垂心、中位线、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等。如果在考试的时候,新旧知识没有建立起联系,也有可能会影响最终的解题思路。

针对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整理常考的题型,把每一个常考的题型背后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然后把能够结合在一起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搭建一个体系,用知识体系来解决解答考试题目。

----END-----

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赞,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作为一个曾经的数学学霸,数学竞赛获奖者,现在学霸的妈妈。回答如下:

一步一个脚印

数学特点就是,每一步都是可以严格推导的,开始可以一步步慢慢推导,每一步都要吃透,后面水平提升了就越来越快。

一开始可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是花费的时间都是值得的,千万不能囫囵吞枣,浅尝辄止、似懂非懂,为了形式上跟上进度,自己骗自己,不懂装懂,大面积的习惯性的“假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能因为怕同学笑话自己笨,就假装做起已经都懂了的样子,否则考试迟早要露馅。

学会举一反三

一定要不断强化:“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的意识。

不能为了考试而学习,不能为了追求暂时的成绩提升,而采用背题背答案的笨方法,一道题会做了,换个题面又懵了。所以要学着从题目里挖掘本质,这道题考察的是什么点?有哪些可能的题面?有哪些解法?

老师的课堂解法不一定是最佳解法,因为老师课堂的解法通常仅仅是为了讲授当前进度上的某个特定关联的知识点。

课余时间多加早餐,尽量去了解和学习更巧妙的解法。这样开拓思路和视野,形成升维优势,有利于整体数学水平的提升。

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重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要专门花时间去学习什么是数学思维,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平时多刻意使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学到的知识一定要及时活学活用。

数学学习不仅需要深度,也需要广度。需要提前熟知整个K12阶段数学领域知识的概貌,拥有全局视角。

数学的特点是,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关联性非常强,一环扣一环,前面的知识点是后面知识点的基础和前提。

数学学不好,多半是基础没打牢,当前进度之前的知识没学透,因为进度原因,被动地被牵着鼻子去学新的知识。这个时候一定要重视“清账工作”,课余额外及时花时间补习,去把之前的知识完全学透,千万不能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这样老账新账,就会越积越多,带来恶性循环,新的知识点也无法吃透。

学会给人讲题目

尝试把题目讲给其他的数学水平不如自己的同学,看看自己讲解的过程能否梳理清楚思路,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暴露自己那些“假懂的”推导步骤。教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教自己。

要想讲好可不容易,你需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切入,然后一步步理清你的思路,这对你的审题和做题的思路有很大的帮助。讲的过程还会发现你理解错误的一些点,还会发现原来还有更好的方法,经常在此过程中,都会自己说服自己。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尝试自己出题

培养从出题人的角度去思考的习惯,每道题都要搞清楚出题人这样出题是为了考察您那个知识点。

搞懂之后,尝试自己变换形式去设计题目。

如果通过长期训练,在平时就去养成读题的时候,从出题者角度审题的习惯。考试的时候,就能更快的想到正确的解题方向,避免做错题的同时还能缩短解题时间。


总之:平时都懂,一考试就懵,需要就以上几个方向先从自身找原因,然后遵循以上的方法花大量时间去训练和改进。慢慢地就会成为数学学霸,从而举重若轻,轻松应对考试。


欢迎评论区留言,发表不同意见。


欢迎关注作者头条号,获取更多如何成为学霸的干货经验分享。





数学的学习方法,可不是仅限于听懂了那么简单,必须要清楚还有几项基本功要打扎实呢,下面我分别说一说。

第一个基本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老师在数学课上讲的新课,都是围绕新知识点展开,学生必须要围绕这些知识点去理解并吃透,知识点一般对应有公式,有性质、有定理,这些算是工具。必须要熟练理解公式的含义,并能会将公式变形应用。

第二个基本功:逻辑推理能力的养成。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最为考验,如果给你一道题,你不会通过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你肯定无法建立解题的逻辑步骤。很多学生恰缺乏这种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才导致拿过题就无法下手。

第三个基本功:对相关知识点串联的能力。数学可不是单一的章节存在,很多学过的知识,都是相互有关联的,这是一个由浅到深的渐进式提升过程。因此,想把数学学好,前面两个基本功要打扎实,同时还要把以往学过的知识做有机串联的复习、巩固和应用。

第四个基本功:应对考试的能力。考试不像平时做练习题,你可以慢悠悠解答,而是有时间的严格限制,到了时间你做不完也必须要交卷。因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答题时间管理,有些同学平时看似一听就会,到了考试时因为时间不够用会着急,一急大脑就空白,严重者连公式都有忘记的。

第五个基本功:围绕知识点多做类型题,从而拓展思维能力。很多同学特别懒惰,平时只是课上听听,课下完成作业,这种没有质量的学习,很容易让数学解题思维得不到拓展训练。如果想考出好成绩,不妨围绕一个知识点,多找类型题练,见多识广就是这个道理。

综合以上几个基本功,请家长或提问的同学认真做对比思考,看看你以往是否建立起数学学习的思维模型,如果没有的话,建议你找好的数学老师帮你辅导,围绕这几项基本能力去下功夫。数学入门难,入了之后反而就容易了,关键看你是否勤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数学   考试   解法   知识点   基本功   课后   题目   思路   平时   思维   同学   老师   时间   方法   知识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