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死后, 康熙是如何对待其族人及子孙后代的?

看过《康熙王朝》的观众想必都曾目睹过这样的一幕:“康熙帝智擒鳌拜”后,面对着押解捆绑着的鳌拜,此时的他被脱掉上衣,上身遍满伤疤、伤痕累累。在场所有人皆明白,这都是鳌拜在为清朝打天下的过程中所留下的伤疤,康熙帝看着此时的鳌拜,也不禁留下了眼泪。按照大清律例而言,鳌拜所犯下的三十条罪状足以至死,但其最终结局却让很多人有所诧异。权衡利弊之下,孝庄太后同康熙帝立足于综合时局,并非下达执行“处死鳌拜”的命令,只是将其监禁,终生再不复出。

主要背景

公元1661年,即顺治十八年,顺治帝(福临)因染病天花病死紫禁城。顺治帝的驾崩,是对之后鳌拜专权摄政的首要基础。顺治帝驾崩之前,立下遗诏以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为继承人,另外,顺治帝为更好地替年纪尚小的玄烨保驾护航,便又以“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希望这四位德高望重之满清功臣能够尽心尽德地辅佐年幼的康熙帝,更好地维护大清王朝的统治。其实我们不难理解顺治帝临死前的遗诏,身为帝王的他,只是一心一意想将满清王朝安安全全地托付下去。难以预料的是,“四大臣”的设立却是后来险些扼杀清朝统治的隐患。

公元1667年,“四大臣”之首的索尼因病先逝,鳌拜此时便更加肆无忌惮。但临死之前,索尼的最后一次尽忠实则危及到了此时权力正如日中天的鳌拜的专权。索尼奏请康熙:希望康熙能够顺承顺治帝14岁亲政的先例,为的就是能够遏制权臣鳌拜的气焰。同年七月,康熙帝亲政,但如此举动似乎并未对鳌拜的专权擅政产生过于有效的影响。晚清学者徐珂于《清稗类钞》中记载:“鳌拜当国,权势甚张,以帝幼,肆行无忌。”

面对如此形势,身为“四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及时上疏:“请求解除辅臣之任!”如若康熙帝决心采纳实施的话,那么便意味着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这三位辅政大臣的权力即将解除。这一奏疏的请求,可见苏克萨哈的忠心所在。众所周知,苏克萨哈的这一建议势必会触及权臣鳌拜的利益,如若果真卸任,那么鳌拜的如日中天便将不复存在。于是气急败坏的鳌拜便采取了“攘臂上前,强奏累日”的方法来强行逼迫康熙帝处死苏克萨哈。此时的康熙帝虽贵为大清君王,但掌权甚微,最终无奈之下,只得顺从鳌拜的建议,将忠心耿耿的苏克萨哈绞刑处死。此后,鳌拜先后把控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实权,从根本上对康熙帝的统治产生了遏制。

擅权专政太过,康熙智擒鳌拜

鳌拜擅权已到如此严峻之地步,如果康熙帝再不设法以对,恐怕爱新觉罗家族的天下真的可能从根本上得到颠覆。古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恐怕早已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了,年少的康熙帝能以如此策略智擒鳌拜,实在是令人敬佩!公元1669年,亲政的康熙帝先后将鳌拜的心腹亲信派遣各地,主要就是为了分散鳌拜于京城之中的势力,以便之后将鳌拜伏法作下准备。在此之前,康熙帝遍及朝中满人之中的贵族大臣,从他们那里寻求了几十名身强体壮的八旗贵族子弟,整日同康熙帝滞于宫中,名义上是嘻笑打闹,用来遮掩迷蒙鳌拜的眼睛;实则确实以练习摔跤(布库)为由,进而增强他们的体质,最终能够达到顺利制服鳌拜的目的。

同年五月,康熙帝以商讨边境军事之名急速将鳌拜召见入宫。皇宫重地对于平素来去自如的鳌拜而言,绝非是什么龙潭虎穴,只不过是家常便饭罢了,康熙帝由此第一步便把握住了鳌拜对其没有提防之心的心理因素。待鳌拜进宫面见康熙之时,康熙帝一声命令,训练数月的群孩便一拥而上,便同鳌拜扭打在了一起。即便鳌拜身经百战,素有“满洲第一勇士”的称誉,但此时的鳌拜毕竟已经年老乏力,身体综合素质早已大不如前。故鳌拜最终因体力不支,倒在了众少年的拳脚之下,鳌拜不得不束手就擒。

康熙皇恩浩荡,惠及鳌拜族人

如果真的以“三十大罪”来罪及鳌拜的话,那么鳌拜必然逃脱不掉“革职、立斩”的刑罚。但最终康熙帝却以“康熙诛鳌拜诏:“妄称顾命大臣,窃弄威权”的言行对其数三十条罪状一笔带过,只是判处了其免死禁锢的罪刑。公元1669年秋冬季节,仅入狱两月的鳌拜最终垂老病死于牢狱,享年六十岁。

其实我们应该可以从康熙帝对待权臣鳌拜的态度大致推断出康熙帝对于鳌拜族人的态度,康熙帝对于鳌拜一家还是比较仁慈的。

其子纳穆福:纳穆福在鳌拜如日中天之时,也曾一度嚣张跋扈,屡犯圣颜,鳌拜落狱之后,纳穆福随即也被投入牢狱,遭到了几年时间的监禁,之后无罪释放。《清史稿》记载:“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

其孙达福:祖父鳌拜的深重罪孽似乎并未对达福造成太大的影响,康熙晚年,达福承袭了朝廷对鳌拜的爵位追封。雍正五年的时候,雍正帝下令给鳌拜复一等公,并且再次让达福承袭。公元1731年,时任前锋统领的达福命丧征战途中。达福死后,雍正帝又令其子岱屯承袭爵位,岱屯卒后,其子于乾隆时期并未承袭一等公,只是承袭了都尉一职。之后鳌拜的子子孙孙们大都依据恩典,承袭了爵位。

其弟卓布泰、穆里玛:卓布泰于鳌拜得罪之后别夺去世职,数年之后,卓布泰又被康熙帝重新起用并且恢复原职。穆里玛相比于卓越布泰来说,结局就有些凄惨了,鳌拜得罪后,穆里玛受到了牵连坐死的结局。

总而言之,无论是鳌拜本人,还是鳌拜的族人,康熙帝对待他们都曾秉持着“明君仁风”的大度之态,实在是不失为一代仁君啊!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智擒鳌拜,并给鳌拜定下了三十大罪状。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世祖顺治皇帝福临驾崩。临终前,顺治皇帝将大清皇位传给了皇三子玄烨,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康熙大帝。同时,顺治皇帝安排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全力辅佐当时年仅8岁的康熙皇帝。

起初,这四人还能“遵循誓言,和衷共济”,但是原本排名四人中最后一位的鳌拜,权势不断提升,逐步开始专权施政,并与年轻的康熙皇帝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最终,在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皇帝在索尼的儿子索额图的全力协助之下,在武英殿通过十多个布库少年智擒鳌拜,并且当众宣布了鳌拜的三十大罪状,决定处死鳌拜。

然而作为“满洲第一勇士”,又是“第一巴图鲁”的鳌拜挣脱了控制他的布库少年,脱下了自己的上衣,露出了满身的伤痕,康熙皇帝不免为之动容,最终改为将鳌拜囚禁起来。

两个月后的康熙八年(1669年)七月,鳌拜在狱中是郁郁而终,结束起跌宕起伏的一生。


鳌拜之罪,罪在其本身,康熙并没有迁怒与其家人。

康熙去世后,其谥号为“仁”,在处理鳌拜一案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康熙的“仁心”和“仁政”。

首先,鳌拜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

鳌拜自皇太极时期就开始南征北战,攻皮岛、战松锦、追剿李自成、征讨张献忠,鳌拜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他始终站在皇太极一边,坚决支持拥立皇太极的儿子为帝,对于顺治皇帝也是有恩的。

其次,鳌拜只是专权,但是并没有谋逆。

鳌拜掌握大权是顺治皇帝的旨意,只不过鳌拜把辅政变为了专政,进而威胁到了皇权,但是鳌拜自始至终都没有谋逆之意,对于朝廷依然非常的忠诚。

再次,鳌拜只能算作是八旗内部的矛盾。

所谓鳌拜的罪状,多半是八旗内部的矛盾,甚至只能说是两黄旗和两白旗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包括换地之争、擅杀苏克萨哈等,这些都是属于多尔衮专政时期留下的后遗症。

也正是鉴于这种情况,康熙没有杀掉鳌拜,也仅仅是将其进行了囚禁。至于鳌拜的家族的其他人,康熙也没有进行过多的为难,特别是鳌拜家族的女眷,并没有受到处罚。

而实际上,受到鳌拜牵连的也就只有鳌拜的儿子纳穆福。纳穆福由于在鳌拜专政期间飞扬跋扈、仗势欺压同僚,因而康熙将其与鳌拜一同囚禁,在鳌拜死后,康熙随即释放了纳穆福。

至此,康熙对于鳌拜家族的处罚也宣告结束。


从康熙晚年开始,便开始了对鳌拜的平反工作。

年轻的康熙皇帝为自己能够除掉鳌拜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兴奋,并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件功绩加以炫耀。然而,过了三十多年后,康熙皇帝终于明白了鳌拜的功绩与付出,但是碍于情面,只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将鳌拜的家人洗脱了罪名,进行了重新的录用,并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恢复了鳌拜的名誉。

而在康熙去世后,雍正皇帝继位之后,更是为鳌拜做了彻底的平反昭雪,恢复其名誉和地位,并且恢复了鳌拜一等公的爵位,由其子达福袭承,并将其任以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到了乾隆朝时期,再一次重新平定了鳌拜的功过是非,最终中和了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对于鳌拜的评价及封赏,重新厘定鳌拜家族的一等男爵位。

鳌拜一案也就此盖棺定论了。




鳌拜,清朝三朝(皇太极、顺治、康熙)元老,是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的侄子,盛京八门总管卫齐的第三子。

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成年后就跟着皇太极南征北战,攻察哈尔,征朝鲜,伐明朝,都有着不俗的战绩,尤其是伐明朝。崇德二年,鳌拜帮助皇太极攻克了一直被视为心腹大患的“皮岛”,因此一战成名,功封三等男爵,赐号“巴图鲁”。



崇德六年,鳌拜在松锦会战力挽狂澜,最终同阿济格、尼堪等人击溃了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的13万大军,奠定了清军入关夺取全国统治权的基础,因此鳌拜得以功封一等梅勒章京,次年又升为镶黄旗护军统领,开始成为了清朝一个举重若轻的八旗将领,不久晋爵三等昂邦章京。1644年,清兵入关,鳌拜又接连帮助清朝灭李自成,定张献忠,并先后夺得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



鳌拜不但战功赫赫,且对皇太极也是忠心耿耿。1643年皇太极突然暴亡,清朝内部开始为帝位相互交锋,有人支持皇太极,有人支持多尔衮,因此是内讧不断。而在双方争执不断时,鳌拜同镶黄旗、正黄旗将领盟誓于大清门,坚持拥立皇太极的儿子为帝,并为此不惜兵戎相见,在多尔衮与豪格争执不休时,鳌拜等人纷纷离座,然后对众人说道“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是恩重如山,所以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这个时候鳌拜等人其实就是在威胁多尔衮,如果不让皇太极的儿子登基,我们就与你兵戎相见。



而后在这种形式下,多尔衮不得不作出让步,就这样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被扶上帝位,这就是顺治帝。

顺治一朝,鳌拜也是忠心耿耿,他不但替顺治开疆扩土,击溃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清势力。同时更是数次拒绝多尔衮的拉拢,一直都是死忠于顺治,为此更是接连数次差掉丢掉自己的性命,《清史稿.鳌拜传》载:“五年,坐事,夺世职。又以贝子屯齐讦告谋立肃亲王,私结盟誓,论死,诏宥之,罚鍰自赎。是年,率兵驻防大同,击叛镇姜襄,迭败之,克孝义。七年,复坐事,降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就是在这样的死忠下,顺治亲政后,对其是十分重用,先是晋升他为二等公,并允许其世袭罔替,不久又任命他为领侍卫内大臣,后又加衔太子太傅,官居一品。而后在顺治十八年,顺治去世后,鳌拜更是被任命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一起辅佐少年康熙治理国家。

但是在康熙一朝,晚年的鳌拜却似乎失去了曾经对于皇太极、顺治的忠心,他开始专权,开始将少年康熙束之高阁,然后独揽朝政。因如此,鳌拜最终也为自己的专权、擅权付出了血的代价,1669年五月,在康熙严密的布置下,鳌拜在皇宫中被擒,虽然最后康熙念他有功于大清免他一死,将他软禁于府中,但是不久,不知何故,鳌拜就死于府中。



当然前面我们也说了,鳌拜虽因专权被康熙清算,但是康熙念他有功于大清,所以并未对其赶尽杀绝,而只是抄家,夺爵,免官,鳌拜本人也只是被禁锢于府中,所以连鳌拜这位当事人都能得到幸免,他的子孙当然也得到了幸免。 据史载,鳌拜生有一子,名叫纳穆福。纳穆福本来也是要论死的,只不过后康熙怜悯其父鳌拜“效力年久,不忍加诛”,所以最后他也得以免死。

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作为鳌拜的亲子,他自然也跟随着鳌拜被禁锢于府中,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他运气好,禁锢没多久,鳌拜就突然病逝,而康熙似乎也觉得太对不起这位对大清功劳卓著的鳌拜,所以不久就解除了纳穆福的禁锢。而后纳穆福生有三子,长子双福,次子达理善,三子达福。



其中长子双福绝嗣;次子达理善,生有一子,名叫岱敏;三子达福生有一子,名叫岱屯。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念其旧劳,遂追封他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并让他的弟弟巴哈的孙子苏赫来继承。之后,苏赫因病去世,康熙就又让康熙的三子达福袭爵(《清史稿》说达福是鳌拜的孙子,其言:“仍以鼇拜孙达福袭”)。

雍正五年,鳌拜曾经的一等公爵位被恢复,同时雍正为其加封号曰“超武”,就这样达福承袭的爵位就变成了“一等超武公”。雍正七年,达福独子岱屯继承“一等超武公”爵位,而后岱屯在雍正、乾隆两朝历任散秩大臣、佐领等职。



随后,岱敏生独子德清,德清在乾隆二十年担任过二等侍卫,生有二子。岱屯生有三子,长子德胜、次子德明、三子德兴。后乾隆二十年,德胜继承“一等超武公”爵,但不久,在乾隆四十五年,乾隆“追覈鼇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一等超武公”被剥夺,德胜的爵位就变成了“一等男爵”。

而后德胜子庆玉在嘉庆十二年袭爵,庆玉子钟灵在嘉庆十九年袭爵,钟灵子贵麟在道光十三年袭爵,后因贵麟无嗣,由他的叔叔钟寿在道光二十三年袭爵。钟寿子鹤龄在咸丰四年袭爵,鹤龄子锡惠在同治四年袭爵。自此,锡惠一直袭爵到清亡,清亡后自然就没有爵位可继承。



之后,因史料缺失,锡惠的后代到了民国时期状况如何不得而知。不过据传,现如今大连庄河市蓉花山镇金家屯的大部分村民都为鳌拜的后人,这支是康熙的孙子“尔坠”的后代,但是有关于清史中并无“尔坠”这个人,所以到底是真是家,尚不可知。




1669年,满清权臣鳌拜被年轻的康熙生擒后,没有杀之,而是囚禁在牢里,但年老的鳌拜想不通,不到2个月自己气死了,没有人杀他。最早康熙等诸议政大臣对鳌拜及其家族的惩罚是,鳌拜和兄、子问斩,妻、女、孙为奴,家产没收,其族人有为官的全部革职后披甲当差。

当年明清皮岛之战,鳌拜请缨,攻克毛文龙固守的皮岛,被封巴图鲁。

过了4天,在正式对外宣布鳌拜处理内容时,有了些变化,可能康熙热血已平息,冷静下来后,觉得鳌拜对清廷效力几十年,先皇又对其十分倚重,所以免其死罪,削爵去职囚禁,但是保留了当年顺治封的一等公,并传给他儿子达福,以延续烟火,但是鳌拜的同党,比如大学士班布尔善、吏部尚书阿思哈都被处斩,结党行私的还有鳌拜的弟弟,任都统的穆里玛,鳌拜的侄子,任侍卫的塞本得,也被处斩。

图为鳌拜画像。

所以康熙没有杀鳌拜,仅杀了他的一个弟弟、一个侄子,妻儿和家产得以保全,他的哥哥赵布太免死拘禁,一个儿子那摩佛免死拘禁后放出,另一个继承一等公的儿子纳穆福,在康熙晚年时,复出重新任八旗佐领,并世袭。同为辅政大臣的遏必隆处理结果也免了重罪,苏克萨哈平反昭雪,文献记载于《清圣祖御制文集》。

鳌拜死后葬于八大公坟,为现在的朝阳区和平街一带。

康熙42年的时候,康熙皇帝想起当年除鳌拜的事,有点后悔,下令寻找鳌拜的子孙,进行优待补偿,虽然没有给鳌拜平反,但重新起用了鳌拜的子孙,出来做官,比如鳌拜的孙子达福任副都统。雍正的时候,不但给鳌拜平定,还重新封鳌拜为一等公,后加封超武公,这是个仅次于王的爵位,所以鳌拜的辉煌是在他死了几十年以后雍正一朝。




鳌拜依仗自己军功显赫,逐渐扼制康熙的权利,走上了专权之路,使得康熙有名无实。按常理,但凡想要控制皇上的辅政大臣,不管你是谁,有多大功劳,最终都是满门抄斩,并且祸灭九族!

那么,康熙究竟是怎样对待鳌拜的族人和子孙后代的呢?说出来估计您也想不到,今天我就给大家揭开谜底,讲述历史真相!

鳌拜——满洲镶黄旗人。出身将门,精通骑射。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皇太极病逝后,鳌拜成为顺治的议政大臣。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因患天花,病重去世。

鳌拜等四人接受遗诏为康熙顾命辅政大臣,负责辅佐康熙亲政。

在古代,权力才是最好的东西。一旦拥有了的权力,人就会变。

鳌拜也不例外,鳌拜自从登上辅政大臣的位置之后,就彻底变了样。

他凭借自己资格老、功劳高,日益骄横,嚣张跋扈,把持朝政,完全不把康熙放在眼里,开始走上专权的道路。

鳌拜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最终掌控议政大臣会议和内阁六部全部实权,使得康熙有名无实。

据康熙宫中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在康熙十五六岁时,四位摄政王中最有势力的宰相(即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勇气对他提出异议。”

可以说,此时的鳌拜已经对康熙的权力构成了严重威胁。

随着鳌拜与康熙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康熙下定决心铲除鳌拜。

朋友们,大家都看过《鹿鼎记》中少年康熙,在韦小宝帮助下擒拿鳌拜,但那个是戏说,情节不尽真实。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康熙是如何智擒鳌拜的?

第一步,康熙选招二十多位布库少年,训练他们摔跤;

康熙这样做的用意是:

其一:这群布库少年根本不知道鳌拜是谁,根本就不怕他。

其二、借以麻痹鳌拜,让鳌拜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天天只知道玩乐,根本不理会皇位和权利的孩子。

第二步,削弱鳌拜党羽的实力;

康熙将鳌拜的亲信分别派往各地,远离京城。并换用自己的亲信掌握京师的兵权。

第三步,去掉鳌拜武器;

话说康熙召见鳌拜,鳌拜习惯了带武器上朝。

当时正是索额图值班,索额图便说:鳌少保,皇上都亲政两年了,再带武器上朝有点不合规矩吧。”

鳌拜一听,说的也对,他也没想到这个小皇帝会算计他,于是根本就没有防备,把武器交给了索额图。

第四步,锯断椅子腿;

康熙把鳌拜要坐的椅子做了手脚,把椅子的一条腿锯断后,再用胶水沾上。

第五步,侍卫换人;

康熙把鳌拜坐的椅子后面站的侍卫,换成布库少年中摔跤最厉害的一个。

第六步,端茶送水换人;

康熙把给鳌拜端茶送水的人换成布库少年中摔跤第二厉害的。

第七步,热水煮杯;

康熙命人把茶杯在开水里煮一个小时后再放茶托上,而这茶托是凉的。

第八步,擒拿鳌拜。

鳌拜一拿茶托没事的,但他只要是拿起茶杯,肯定是烫手啊。

鳌拜烫手了肯定得哆嗦一抖,而他这一抖不要紧,胶粘的椅子腿肯定受外力折断。

这时候他椅子后面武功第一的布库少年用力一推椅子,鳌拜肯定向前倾而趴倒。

这时负责端茶武功第二的布库少年马上摁住鳌拜。

这时两人再大叫一声:“快来人啊!,鳌少保栽跟头了!”

鳌拜心里还在等人来扶他呢!殊不知这就是暗号。

瞬间,十多位布库少年一拥而至,鳌拜猝不及防,被摁倒在地,结果束手就擒。

康熙立刻宣布了鳌拜三十条罪状,应处以革职、立斩。

康熙八年,康熙帝在索额图等大臣帮助下,擒拿鳌拜。

鳌拜在入狱之后强烈要求见康熙,并把自己身上左一道、右一道伤疤亮给康熙看:“这都是救先帝于危难之时留下的疤痕”。

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结果,累累伤痕和对上两代皇帝的功绩,终于使他保住了性命。康熙念及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

康熙顿生出怜悯之心。之后念其功劳,免去死罪,囚于死牢。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见过鳌拜后说:“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

康熙还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皇帝,就在鳌拜被囚禁之后,曾多次看望鳌拜,并赏赐他各种好吃好喝的。

公元1669年秋冬季节,仅入狱两月的鳌拜闷闷不乐,不久后便忧郁而亡,病死狱中,享年六十岁。

朋友们,按照大清律例规定:鳌拜所犯下的三十条重罪足以至死,并且满门抄斩,祸及九族。

但鳌拜最终的结局却让很多人大为惊诧!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康熙只把鳌拜囚禁,家产抄没,对于其族人和子孙后代也并无杀戮伤害,或赏赐或重用。可以说康熙真是一位很仁慈的君主了。

接下来我再给大家讲讲康熙是如何对待其族人和子孙后代的:

一,鳌拜之子纳穆福;

鳌拜的儿子纳穆福,在鳌拜权倾朝野之时,也曾飞扬跋扈,根本没把康熙放在眼里。

据《清史稿》记载,熙亲自审讯之后下召:“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

鳌拜被擒后与儿子纳穆福一起被拘禁。等鳌拜去世后,纳穆福被康熙释放。

据《清史稿》记载:“鳌拜死禁所,乃释纳穆福。

纳穆福后来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双福、次子达理善、三子达福。

纳穆福虽然失去了爵位,但是保全了一家人的性命,也算是康熙皇恩浩荡了。

二,鳌拜的弟弟卓布泰、穆里玛;

卓布泰于鳌拜被囚禁后就被革职。在康熙十六年,因其和鳌拜关系并不亲密,又被康熙官复原职。

而穆里玛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因其在朝中权利也很大,康熙怕因为他,鳌拜的势力再死灰复燃,就把穆里玛杀了。

三、鳌拜的孙子: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又念起鳌拜功劳,便下令找寻鳌拜后代,准备再次起用为官,作为对鳌拜的补偿。

但鳌拜长孙双福已去世,且没有后人;但次孙达理善和小孙子达福都被找到,康熙一并授予官职,重新启用。

后来,由于达福屡力战功,被提拔为满洲正蓝旗副都统。达福的儿子岱屯袭一等公。孙子德成、德胜承袭骑都尉。

从此,鳌拜的子孙们都按皇旨,世袭爵位。鳌拜家族的名誉和地位也逐步在恢复。

朋友们,康熙在鳌拜犯下大罪之后,并没有对他的族人和子孙后代痛下杀手。

由此可见,康熙确实是一位胸怀仁厚的君王。

朋友们,鳌拜的经历警示我们:做人做事,谨记谦虚为上、初心未忘;切忌骄傲自满、刚愎自用。

在您实力和能力都不具备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挑战权威,否则鳌拜就是您的下场!大家认同我的看法吗,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先帝   族人   满洲   雍正   康熙   乾隆   太极   爵位   索尼   顺治   罪状   子孙后代   大臣   皇帝   儿子   少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