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微军事能力比麦克阿瑟强?杜鲁门为什么要换他去朝鲜呢?

迈特阿瑟屡屡败战,再不换蒋,迈特阿瑟要动原子弹报复中国人,迈特阿瑟已经失去理智,没有输过这么惨,咽不下这口气……美国人不能任由迈特阿瑟胡来!再一个是迈特阿瑟不听杜鲁门的指挥,这人飘了,不换不行。李奇微军事能力不迈特阿瑟强不强,这你没有看朝鲜战争吗?你不知道李奇微指挥比迈特阿瑟强吗?




杜鲁门为什么要用李奇微换下麦克阿瑟?是因为李奇微的军事指挥能力比麦克阿瑟更加出众吗?并不是!撇开彼时的世界政治格局、单纯从军事角度而言,麦克阿瑟“把战火烧到中国境内”的设想其实是没有什么毛病的。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与美国更加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如果战火烧到中国境内,中国将被迫、不得不与彼时的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在自家的国土上打持久战。就算中国打赢了,也会成为一片焦土,经济复苏更加无从谈起。这对于彼时刚刚从战火中安定下来的中国而言,是及其不利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中国坚定不移、一定要抗美援朝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麦克阿瑟忽略了政治,彼时美苏两国的冷战已经拉开了铁幕。中国不仅是彼时红色阵营的一分子,而且还是前苏联与美国之间的重要战略缓冲地带。一旦美国将战火烧到中国境内,前苏联将不得不直接面对美国的战争威胁!很显然,这不是前苏联和斯大林愿意看到的。彼时,一旦美国对中国本土动武,前苏联很难置身事外。如果前苏联介入了,那就不是局部战争,而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这是杜鲁门与麦克阿瑟之间的根本分歧,无法调和。麦克阿瑟是典型的军人,与艾森豪威尔那种军人出身的政客不同,他更注重的是军事层面的东西,对政治层面的东西往往嗅觉没有那么灵敏。杜鲁门恰恰相反,他是一个职业政客,他首先必须关注是是世界政治格局和国会山上那些“老爷”们的态度。宁可不打、小打,甚至打输了,也不能与前苏联和国会山上的“老爷”们彻底撕破脸……很显然,麦克阿瑟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又或者看到了也只当没看见……

杜鲁门为何要换下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这个人的军事指挥能力在二战期间已经证明了,不弱、而且相当强悍!也正是因为二战,麦克阿瑟在国内和西方世界积累了相当高的威望。但是,同样是因为二战中积累的威望,让麦克阿瑟有些“飘飘然”了,甚至忘了,彼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才是美军的总司令!

麦克阿瑟的态度相当简单粗暴——“我要把战火烧到中国境内,你批一下吧,我的总统先生!”此举已经让杜鲁门相当不爽了:“到底你是我的上级,还是我是你的上级?”更让杜鲁门不爽的还在后面,麦克阿瑟在杜鲁门尚未同意的情况下,便开始在媒体上大放厥词,甚至提出了要扔“大蘑菇”的设想。最后,杜鲁门不得不亲自出面,去帮麦克阿瑟“擦屁股”!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了。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总统制共和制宪政国家,“军人不得干政”是铁律。麦克阿瑟的行为已经等于是半公开地以军事向政治施压了,严重破坏了美国的政治生态平衡!离“军人干政”差不多就只剩一步之遥了。这已经不是杜鲁门能不能容得下他的问题,而且美国国会山上的“老爷”们答不答应的问题了!就算杜鲁门不撸了麦克阿瑟,国会山上的“老爷”们也不会放过他。

当然,麦克阿瑟在美国军界和民众中的威望太高,杜鲁门也不便强行出头。最终,老杜同志学着宋太祖赵匡胤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在解除麦克阿瑟兵权的同时对他进行授勋、“充分肯定”了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中的“巨大贡献”。“麦大帅”还能说什么?乖乖回家养老吧,再折腾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杜鲁门为何会选择李奇微

杜鲁门之所以选择李奇微,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他的军事指挥才能。这一点,在二战中也已经得到了证明,李奇微绝不是泛泛之辈!“礼拜攻势”就是李奇微搞出来的,让咱们志愿军着实吃了不小的亏。但是,这并不是杜鲁门唯一的目的,毕竟美国军中军事指挥能力强悍的将领彼时还是不少的。

之所以选择李奇微,还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他是接替因车祸丧命的沃克的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身处朝鲜战场的李奇微对战场局势比较了解,便于接手。更重要的是第二点,李奇微这个人是传统的职业军人,坚守“军人不得干政”的铁律。在李奇微的任期内,一切军事行动都是围绕美国最高层的战略意图展开的,李奇微只负责具体战术层面的问题,从不干预、倒逼战略决策层——“让我进攻,我就想办法发动最强有力的进攻;让我撤退,我就想办法安全地撤退……”而这,正是杜鲁门和国会山上的“老爷”们最愿意看到的。

综上所述,杜鲁门之所以用李奇微换下麦克阿瑟,并不是因为李奇微比麦克阿瑟的军事指挥能力更加出众,而是因为李奇微比麦克阿瑟“听话”!当然,军事指挥能力出众是必须的,作为二战名将之一,李奇微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是相当强悍的,否则杜鲁门也不可能看上他,不是吗?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李奇微的性格因素,这个人是传统美国职业军人,没有麦克阿瑟那些“臭毛病”,可以更好地贯彻美国最高决策层的战略意图。除此之外,熟悉战场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李奇微原本是美国陆军副参谋长,负责过战争全局的战术把控;又接替因车祸身亡的沃克出任了美第八集团军司令,熟悉朝鲜战场的环境,用他接替麦克阿瑟可以以最快速度进入状态。




历史真相是,早在韩军和美第八集团军被人民军赶到洛东江一线时,美军高层就有遣李奇微入朝的动议,以替换当时的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那还是1950年的8月间。主要原因在于,作为巴顿将军曾经的部下,“虎头狗”沃克在作战中的勇气可嘉,但机敏度远远不足,属于那种直来直去正面硬刚的悍将,然而在地形多山的半岛战场上,美军的战术发挥极不理想,不过李奇微婉拒了这项任命。


(李奇微中将)


作为二战时期欧洲战场的同僚,李奇微顾忌这么干会有损声誉,也会让沃克非常难堪。然而在志愿军发起的第二次战役中,沃克稀里糊涂翻车挂了,这个障碍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在1950年的最后几天里,在几乎不存在第二个候选人的情况下,美国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中将走马上任,出任美军在半岛最重要的地面部队职务: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所以要注意,问题中是存在暇疵的,李奇微最初赴朝并非接替麦克阿瑟的职务(老麦的总部在东京),而是就任麦克阿瑟辖下的集团军司令。


志愿军入朝参战时,美军在朝鲜有两大陆军作战单位,即西线的第八集团军(辖第1军和第9军)和东线的第10军(首任军长阿尔蒙德是老麦的参谋长),分别对东京总司令部负责,因此李奇微甚至都不是所有美军地面部队的总司令,不过第八集团军兵力最多、压力最大,司令官份量也更重, 那为什么会选择李奇微呢?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方方面面”他都是最合适的。


(第八集团军司令任上)


第一,李奇微曾经与麦克阿瑟有过交集并深得后者欣赏。


这一点很重要,毕竟第八集团军隶属于“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而那个70多岁的五星上将眼高于顶,甚至不把参谋长联席会议放在眼里,一般人就任此职,很难得到麦克阿瑟的认可和支持。而早在李奇微担任西点军校上尉教官的第二年(1919年),校长就换成了麦克阿瑟,所以两人属于老相识,1930年李奇微还担任过菲律宾总督顾问,而麦克阿瑟时任驻菲美军司令,二战后也曾经在亚洲成为过上下级。


因此麦克阿瑟对李奇微那是既了解也认可,李奇微赴朝就职前当然要先到东京拜谒总司令,而麦克阿瑟给予了他完全的信任和权力下放,这也是李奇微得以施展拳脚的重要保证,否则的话,仅仅放弃汉城一节,弄不好李奇微就得成为背锅侠。1951年4月,当麦克阿瑟被杜鲁门解职与李奇微进行职务和工作交接时,曾经当面说道:


“他们选择你来接替我的职务是非常正确的,即便他们没有这样的选择,我也会推荐你来接任我的职务”。


(左为沃克中将)



第二、李奇微还是马歇尔器重的建制派将领。


他们指的是谁呢?当然是华盛顿的陆军中央,二战期间美国陆军的重要将领,几乎都是马歇尔一手提拔起来的,李奇微也不例外。战前李奇微仅仅是一名上校助理参谋长(先后在第2军、第4军和第6军任职),逐渐进入马歇尔的视野并被记在小本子上,二战爆发不久,即调入陆军中央担任战争计划处处长,成为陆军参谋长的重要幕僚。1942年晋升准将外放第82师师长,而前任正是布莱德雷。


然后参加西西里登陆战、诺曼底登陆战,再晋升第18空降军军长,自然也就是艾森豪威尔的下属,所以李奇微在马歇尔的提携下,跟艾森豪威尔、布来德雷、柯林斯(二战时期的军长、集团军司令,朝鲜战争爆发时任陆军参谋长)都有共事的经历,共同属于二战结束后得势的一批将领,并且还是传统的建制派将领,比较守规矩,而不似麦克阿瑟那样桀骜不训。


所以李奇微在人事上的优势在于,能够得到杜鲁门总统、华盛顿陆军中央和远东美军总司令部同时的信任与认可,人事关系的复杂性,哪个国家军界都存在。


(李奇微和麦克阿瑟)


第三,李奇微是当时享誉美国陆军的战术家。


在狭窄的半岛上作战,在美国对战争的整体战略已经固定的情况下,尤其是跟战术灵活多变的志愿军交手,其实美军在战场上需要的是优秀战术家,而李奇微从接手第82步兵师,然后将其改造成为空降师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比大多数美军将领思想更为灵活,善于接受新事物和推出新战法,毕竟空降师在二战期间还属于全新的兵种,1943年7月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中,李奇微曾指挥第82空降师,实施了美军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夜间空降作战。


阿登战役期间,担任战略预备队的第18空降军紧急增援前线,为战役的最终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时任军长李奇微遂以战术机敏、行动果断享誉美国陆军。比较难得的是,李奇微不似那些喜欢呆在后方司令部的将军们,而是喜欢亲临前线掌握第一手情况,这对于他了解敌我双方的态势、特点和士气大有脾益,所以李奇微能够最早发现志愿军的弱点,提振美军濒临崩溃的士气并发动反攻。


军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正是李奇微把美国第八集团军从失败、濒临崩溃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并最终阻止了志愿军的攻势,虽然有些夸大,但是必须承认,这家伙确实是个挺难缠的对手。


(李奇微在前线)


第四、李奇微的资历和战功使其成为麦克阿瑟的接班人。


杜鲁门对麦克阿瑟的不满由来已久,一方面是这个老家伙极不尊重总统的权威和陆军中央,另一方面是麦克阿瑟对朝鲜战争的理念与美国政府完全格格不入,在杜鲁门和亲信们看来,这只是一场局部战争,美国的重心仍然在欧洲,不可能在远东投入全部的力量,差不多时见好就収。而麦克阿瑟站在军人的立场,拼命鼓吹要把战争扩大化,并且经常自作主张发表与美国政府态度相左的言论,终于被忍无可忍的杜鲁门拿下。


李奇微在1944年就已经晋升三星中将,所以资历是蛮够的,再加上朝鲜战场上的不俗表现,由他接替麦克阿瑟的全部职务是非常合适的,也难说杜鲁门、马歇尔(国防部长)、布莱德雷

(参联会主席)、柯林斯(陆军参谋长)早有此心。李奇微到任第八集团军是1950年12月26日,仅仅四个多月后就飞往东京接任联军总司令和远东美军总司令,明显是有点预谋的。


再过一个月以后的1951年5月,李奇微顺理成章晋升陆军四星上将,职衔正式配套。


(在威克岛,杜鲁门就已经起了杀心)




坦率地说,麦克阿瑟并不具备指挥大型战役的能力。

他是历史上最被高估的指挥官之一,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且虚荣的首席指挥官。他唯一提倡的打仗方法就是以更多的增援,更多的补给和更多的时间来压垮敌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的这种战法屡试不爽。

但事实上无论是在二战时期与日本人的交手还是应对中国志愿军的强大攻势时他都无法完全实施自己的作战理论。在珍珠港袭击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菲律宾机场的飞机被日军毫无征兆的突袭摧毁了,而他保卫菲律宾的"计划"给美国陆军带来了灾难,作为菲律宾的最高指挥官,他无视"橙色计划"的建议,忽略了加固巴丹半岛防线和保障后勤供应。数千吨的口粮和大米被日本人在马尼拉截获,美军驻守人员大量饿死。

在日本入侵之前美军在岛上长驻时期,没有理由不在巴丹半岛上建立一条环环相扣的防线,建立补给站和炮兵阵地。如果有这样的准备,美军至少可以坚持几个月,而日军则没有几个月时间可以浪费。然而,麦克阿瑟完全没能做到这一点。然后在科雷吉多尔的地道里生闷气的他在拒绝让饥饿的美国军队投降后,他因"疏散撤退工作"获得了荣誉勋章,这是对这枚勋章的侮辱,也是打在那些英勇战斗并遭受可怕伤害的人脸上的耳光,拼命战斗的他们只获得了一枚铜星勋章。

在之后的战争中,他不停地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争论,坚持进击菲律宾。或许拿下菲律宾在战略层次上无足轻重,但只要这样他就可以光荣回归,并为此拙劣地发动了许多不必要的战役,不过因为到那时,美国在火力,空中力量,供应和机动能力上具有异常的压倒性优势,以至于日本人根本没有翻盘的可能性,让得他在这种规模的战役中如鱼得水。

而在朝鲜,在他最初认为朝鲜人可以被美国的空中力量所威慑时,他就错了,错误地将美国军队零碎地投入战斗,使美军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而且他坚持认为中国人不会干预朝鲜事态的结论错得离谱,所以在面对中国军队的干涉时才会一败涂地,若是让他继续指挥朝鲜的美国军队,那朝鲜的局面很有可能朝着美国意料不到的方面发展。因此他被杜鲁门解雇了,杜鲁门解雇麦克阿瑟是有道理的。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强?当然,起码有好几个百分点吧!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不服会说,麦克阿瑟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什么彩虹师,什么太平洋战争等等。

咱也不想反驳,毕竟这一反驳就没法回答题主的问题了,咱就说几件事,您自己品。

首先太平洋战争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美国人都提醒麦克阿瑟要注意他的菲律宾,结果麦克阿瑟吼的号子到是震天响,什么固若金汤啦,什么铁桶一般啦等等,结果呢?仗还没打完,自己就先跑了,留下一句:“我还会回来的!”

咋说呢?这调子真真的熟悉。

结果丢下一个烂摊子交给了候补队员温莱特少将,因为少将这个身份带不了菲律宾的部队,还给温莱特提了一阶变成中将。

后来的事,大家伙也就知道,日本人给美国俘虏来了一个巴丹死亡行军。

光走路就被日本人给弄死了一万五还多,去了集中营,他也不好过。

再往后就是朝鲜战争,牛皮到是吹的震天响,说什么要在圣诞节的前夜将战争结束,让他的小伙子们回家吃火鸡,啃玉米饼。

结果咱三场战役打下来,麦克阿瑟的傲气彻底打没了。

就这?

说真格的,朝鲜战场上美国人换了三个将领,一个是麦克阿瑟,一个是李奇微,最后一个就是克拉克,就最后签字承认失败的那个。

三个人里头,被咱认为最难缠的敌人就是李奇微。

别人不知道,给小编的感觉,麦克阿瑟反而是最容易打的。

别的不说,三次战役结束之后,不仅麦克阿瑟本人的傲气被打没了,就连美国人也被打怕了。

回家就成为了美国大兵唯一一个能让他们开心的事情,其他的压根就谈不上感兴趣了。

至于南朝鲜那帮子家伙,当初靠着美国人的余威幸运的摸到鸭绿江边,把他们嘚瑟的,就敢往咱家里放枪放炮,结果只要干过这事的,一个挨着一个的都没有离开过鸭绿江畔。

所以后来南朝鲜的军队,一听到咱家的小喇叭声响直接就跑,拦都拦不住,在李奇微的眼里这压根就称不上军队这俩字。

就是这种摊子,在李奇微接手麦克阿瑟之后,把美国人的士气给提升了起来,作为一个将领李奇微绝对合格,至少比麦克阿瑟合格,您说呢?

当然作为敌人,咱的佩服李奇微的勇气。

所以李奇微要比麦克阿瑟强,这是毋庸置疑的。说道这里估计有很多小伙伴要说了:“人家麦克阿瑟是五星的,李奇微是四星的!”

咋说呢?不仅当过总统,还当过名将的艾森豪威尔,在说道给麦克阿瑟打下手的时候,他学到的技能,就是表演艺术。

说句中肯的话,麦克阿瑟很傲气,说句大白话,你说老天爷是老大,麦克阿瑟是第二,他会很生气的,如果把这个位置颠倒一下,估计他会很开心的接受。

俺觉得李奇微的强和不强的问题,应该解释清楚了,接下来咱要说说杜鲁门为嘛选李奇微。

首先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俩人就不可能蹲在一个马槽里舀食吃,思维都不在一条线上。

杜鲁门要求麦克阿瑟打一场有限的战争,而麦克阿瑟要求是全面开战,咋咋呼呼的都想攻入咱家地盘,还拿他们家核武器讹诈。

在杜鲁门看来,他们的重点是在欧洲,但麦克阿瑟作为亚洲的太上皇显然不会和杜鲁门唱一个调子。

所以美国在给麦克阿瑟搭配人员的就需要谨慎了。

当初美国高层想要给第八集团军找个头,因为沃克他们实在是看不上,沃克确实是一员悍将,但勇有余而谋不足的一个人,所以他们头一个想到的是李奇微,结果李奇微拒绝了。

咋说呢?李奇微这人心思是比较缜密的,别的不说他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头对麦克阿瑟有着大段大段的褒奖。

沃克和李奇微是欧洲战场的战友,再说沃克和麦克阿瑟的关系那铁的很,这么做的话对他来说显然不合适。

结果沃克走霉运开个车都能翻车,把自己给弄挂了。

好吧,问题以及不存在了,李奇微才接替了沃克的职务,第八集团军司令官,从而成为这个时间点上美国地面部队的头。

请注意这个时候的麦克阿瑟依然是老大,毕竟美国不仅有空军,海军还有外加一大堆盟友。

说是这么个说,其实李奇微能控制的也就是他的第八集团军,东线的第十军是直接受麦克阿瑟管理的,因为这个军的第一个军长就是麦克阿瑟的参谋长,你懂得!

咱把这个背景搞明白了,接着事就能说明白了。

为什么是李奇微过来,而不是其他人呢?

因为李奇微在西点军校当教员的时候,麦克阿瑟就是校长,你看俩人不仅是老相识,还存在着上下级的关系。

而这种上下级的关系,在二战结束后还保持着,所以他俩的关系不会太差,你比方说麦克阿瑟做他的菲律宾美军司令的时候,李奇微就是顾问。

也就是说李奇微过来的时候,最起码麦克阿瑟没有抵触的心里,要知道麦克阿瑟是个连他们家总统都看不上眼的人,他不顺心了,您晓得,上下级关系不畅通,那是灾难。

这也为后来接麦克阿瑟的活,能做好一个缓冲和铺垫。

那么李奇微和麦克阿瑟不对付的那些的关系如何?

李奇微是马歇尔一手提拔出来的,说是他的伯乐都不为过,二战那会李奇微也就是个上校助理参谋长,他在这个位置上就已经被马歇尔给惦记上了。

后来才有了机会和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等等这些人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再加上李奇微本人的性格,他是一个不会干出格事的人,方方面面都能照顾的到。

也就是说,李奇微至少和杜鲁门这些人没有撕破脸的机会。

最后一点,李奇微确实是一个人才,你比方说,挽救美国军队的士气和颓势,就很有方法,对战场观察的敏锐让他把握住了咱的弱点,并进行了总结,最终制定出方案,磁性战术等等。

关于这一点,别说是您了,就连很多史学家对这一点不会有任何怀疑。

其实在二战欧洲战场上的时候,他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要不然也不会让马歇尔把他看成千里马不是?

所以这么一比较,李奇微是最好接替麦克阿瑟的入选。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三星   麦克阿瑟   杜鲁门   朝鲜   艾森豪威尔   菲律宾   马歇尔   集团军   志愿军   总司令   参谋长   美国   将领   中国   美军   能力   财经   军事   李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