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讲,当兵的时候你和哪个省的战友最投缘?

我是潮汕人。

入伍在汉川沉湖军垦农场。

73年移防河南省信阳市五三劳改场。

部队成员虽然是五湖四海。

但毕竟是武汉军区,河南省独立师为基础。师,团,营,连。

河南籍,山东籍占60%。

我7年部队生活体验。河南老乡战友,山东战友都较诚实可交。



右起,开封胡建设。山东范世


法。潮汕甘鍚荣。郑州张克。平顶山黄忠元。山东张大成。开封牛胜利。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日。一四九团特务连战友相聚河南信阳市。




本人是广西人,服役期间,除了广西老乡亲,就是和广东战友玩得特别好,这些战友分布在广东广州,汕头,湛江,阳江,电白,信宜,清远,怀集,中山,云浮等地区,现在有空去转一圈,每个人见一面聊一个晚上,基本上一个月都转不出来,历史上就有两广一家亲的说法,在边境前线阵地担任防御作战任务,相互之间都比较默契,在执行战斗任务时彼此互信,所以说在连队相处比较亲密。退役几十年来大家都没有断联系,有空经常走动,生死战友,亲如兄弟。




我是安徽宣城市人,一九八六年十月入伍,南京军区驻福建三十一集团军某旅,新兵连三个月集训,下入老连队,担任坦克兵二炮手,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与兄弟省份战友结下了深刻的友谊!

那一年新兵,我所在老部队江西、安徽、浙江省各占30%,我所在地的宣城市就去了一百另六人,加上八五年入伍的安徽滁州市兵,一个连队将近45%安徽兵,很显然安徽兵当时在营连最多,而且最不团结,结团为伴,矛头多多,常常为点小事而争斗。(在部队很正常,关键时刻还是团结的,因为部队有“三大条例”约束个人的所为,纪律严明。)

当兵的人,从地方到部队锻炼有个过程,经过锻炼学习,渐渐的改变了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训练时很严挌,休息时间也要遵守纪律,老乡之间发生了冲突,就是抡拳头打起来,经过相互之间调解,很快也能和好。最怕的,就是没完没了,怀恨在心而去纠缠,最终连领导知道后,批评教育,甚至背上一个“连处分”而后悔莫及。

至于在部队和那个省的兵很投缘,这里不好意思去想象,因为当兵三四年,大家在一起生活,亲于兄弟,兵与兵之间虽有分歧,也由不得你去“拉帮结伙”,只是相互之间,谈得来多接触,谈不妥少碰头,真正遇上了窝心事,不痛快,约定一个偏僻的地方,抱个跤抡几拳头,服了就痛快了。(注意,这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手段,愿输就服,不许“报告”)

我在部队四年,算个“屌兵”吧,与老乡也干过几仗,不好意思战友让了点,基本上打赢的多,也吃过小亏,大家都不后悔,事过了,过一阶段时间也相互尊重了,这叫:不打不相识吧!

那个年头在部队,江西兵和安徽兵不太团结,爱斗!浙江省兵比较团结,而且处人处事很刁;山东兵,绝大多数在老部队是干部身份,惹不起!八八年来了一批河南兵,开始有点野,经过一段时间后,学乖了许多。当然了,福建兵是“地头蛇”,井水不犯河水,也不敢与咱皖赣兵斗,只能两也边逢缘,相互不打扰,相安无事。

当然了,还有上海,江苏兵,真的那时在老连队来的太少了,没形成气侯,与大家相处的都好。

…………~~…………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大家早就退伍回家了,有的在城市工作,有的在农村奋斗,还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正在“为人民服务”!战友,你们还好吧?上面我所描述的,就是那时一个阶段的真实军营生活,军人就是军人,敢做敢担,敢于直面回答问题,不掩盖事实,因为我们是真正的:好战友,好兄弟!不论走到何地,身上都有一股“正直的野性”!永不放弃!

个人观点,欢迎战友们(老兵)下带脏字去探讨,谢谢拜读!




部队是讲“五湖四海”的,不搞个人小圈圈。但从感情上来说,一般的人会和讲同一种语系的人比较投缘的,但也不是绝对如此。

当兵的时候,我似乎与河南省藉的战友比较投缘,也许我的先祖是从河南许昌一路南迁至广东有关,是广东的客家人,身上还有河南人的基因吧!

老钟我刚当兵时就没有特别投缘的的战友。我刚当兵时,我那个连队和我同一个县的老乡都没有,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南兵最多。

我是广东客家人,连里也不少广东兵,但大部分是粤东和粤西的兵,语系和客家话相差甚远,互相都听不懂对方的方言。

刚入伍时,不少四川、广西的客家人知道我是广东客家人,训练之余都用客家话和我拉家常,都自认是我老乡。我听到客家话就觉得亲切。

连长有一次到新兵班和我拉家常说,整个连队就你没有同县的老乡,会不会觉得孤单,我说不会呀,我觉得大家对我都特别关照的。

事实也是这样,当时营房不宽裕,战士们睡觉都一个挨一个睡,我的左右都是河南兵,所以平时和他俩说话就多,相对投缘吧!

也许我客家人的先祖是从河南南迁广东的,所以与广东原住民分别,被称为客家人。因此,我仍有河南人的基因,与河南藉的战友比较说得来。

我病了,他们照顾我,他们病了,我照顾他们。平时交流比较多,谈各自家乡的情况,谈自己的理想,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因此,新兵的时候,与来自河南的战友比较投缘。

要说投缘是大学毕业后的那段缘了。我太太从地方大学毕业分来部队,我是从军校毕业分来这个部队,由于都是学外语的,平时交接班,别的场合碰到,都会用外语打声招乎。

男女之间更是很少在一起,如果都是独身,值班之余都会一帮人在营区范围内散步。好像没有和哪一位比较投缘。我是情“呆子”,28岁了还不知道要谈恋爱。

直到有一天,收到我现在太太的一封简短约会信,见了面,她问我喜欢她不?我还有点措手不及,只是点了点头,直到她握住我的手,我才明白该恋爱了。

这是我在部队得到的最大的缘,在恋爱中,互相交流感情,才觉得互相原来如此投缘。我是农家子弟,她是某边防师师长女儿,我都有点不敢高攀,一开始连想都不敢想。交往时间长了,才觉得并不是高不可攀,最终我们结婚了。

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对同事,对部属,我都坚持搞“五湖四海”,不会对任何人有偏见。我的部属就常跟人说,我的X长啊,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他就高兴。话传回我耳朵里,我觉得是部下对我最大的嘉奖。

在部队,大家都是战友,同吃一锅饭,同哼一首歌,战友之间情深意长。特别是战时,这种情,这种意更能体现出来。我在别的文章里说过,我的命是湖南的一位老班长救的。

老钟认为,所谓投缘,是互相有共同的理想,在工作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一生的军旅生涯,多次变换岗位,与我投缘的人还是蛮多的,有上级首长,有同事,有部下,还有无数的战友。

这是老钟的观点,大家以为呢?




我要说我当兵时,和哪个省的战友最投缘,其实我当兵时和战友们都处的挺好,不论是新兵还是老兵,是城市兵还是农村兵,不论家里是当官的,还是家里是平民百姓,都和我合得来,处的都很好。

但要说最要好的,只有两个人,都是高干子弟。可能有的友友会说,是你巴结人家的,不,你说错了,因为我一直看不起巴结别人的人,我绝对不会去巴结任何一个人,不论你是领导和士兵。

反过来,这两个战友都是主动找我,都喜欢我,除我之外,不和任何人打交道。

其中一个战友,家在河南省,父亲在河南省军区和省委任职,而我们两人还不是一个排,他有事一回郑州,就告诉我,问我需要啥回来给我带,我只让他帮我带过一回书。

另一位战友老家是上海人,父母都是四七年前南下的老干部,因工作关系,都调入湖北省工作。这位战友,我们两人一个排,不一个班。

这位湖北的战友,也象我一样心地善良,脾气直爽,唯一和我不同的是,他认定的事,亲生父母也管不了。

他父亲一个学生在一个县当县委书记,这位书记的女儿喜欢战友,两家大人都愿意,但这位战友不愿意,双方大人都做工作,但战友死活不同意。

事后他让我看一张像片,是一个工程师的女儿,他告诉我,尽管这个女朋友长的没有那一位漂亮,但我就是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一个。

后来,那位县委书记还找过我战友,问为啥不喜欢他女儿,说咱俩家还是门当户对的,战友直接告诉他,我看不上你女儿。

我退伍之后,一直在为生活奔波,再也没有和这两位战友联系过。

我亲爱的战友,你们在哪里?你们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投缘   客家话   信阳市   战友   河南省   连队   客家人   安徽   河南   山东   新兵   广东   老乡   部队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