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分类也很多,比如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细胞性贫血等等,那么,贫血是什么?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当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时则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这将引起一系列症状,甚至导致进一步的器官病变,这一临床综合征被统称为贫血。

目前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为: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

(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当然,贫血的正常范围受年龄、性别、海拔等诸多因素影响,应由临床医生进行具体判断。贫血患者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头晕,心慌,气短,面色苍白,指甲苍白,口唇及结膜苍白等常见表现,







我们在治疗贫血时,一定要找清楚贫血的原因,才能对因治疗,不建议自行服用保健类抗贫血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贫血就是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疾病,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叫做贫血。 也就是身体局部供血不足。贫血一般是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原因有很多种,比如缺铁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等,一般出现头晕、乏力、困倦、最主要的就是面色苍白。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由于直接测定红细胞容量比较复杂,不容易得到准确的结果,目前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在我们日常的检查中,可以通过血常规中的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的含量来判断是否贫血。我国现在使用的标准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可以诊断为贫血。

但是关于贫血的判断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成年人的血红蛋白浓度一般比婴儿、儿童和妊娠妇女要高,生活在高原地区如西藏的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比平原地区的居民要高,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缺氧,骨髓代偿性的生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以对抗缺氧的状态,是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所以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居民,血红蛋白的基线是不同的。还有就是在妊娠状态、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中,可能会因为机体存在过多的液体而导致血液被稀释,表现出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此时容易被误诊为贫血。与之相反,在某些存在腹泻、出汗过多、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中,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会增高,即使患者本身存在贫血,也不容易表现出来从而漏诊。因此我们在判断是否贫血时,应该综合自身的生理状态等因素考虑。

贫血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所以当我们发现有贫血的症状时,不要过度惊慌,也不要轻视,一定要及时就医,查明贫血的原因,以免贻误病情。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当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时则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这将引起一系列症状,甚至导致进一步的器官病变,这一临床综合征被统称为贫血。

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为: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当然,贫血的正常范围受年龄、性别、海拔等诸多因素影响,应由临床医生进行具体判断。




贫血的病因根据疾病类型不同而不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营养性贫血:主要由于缺铁、叶酸、维生素B12引起;

2、溶血性贫血:主要由于患者体内出现抗体破坏红细胞,随小便排出体外,常见于女性;

3、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较重,主要由于骨髓再生障碍引起,表现为三系均低,即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类细胞均降低,治疗过程较长,部分急性患者死亡率较高,目前治疗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50%-60%急性患者能够长期生存,20%患者经移植可以痊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血红蛋白   红细胞   下限   综合征   浓度   病情   器官   症状   性贫血   患者   血液   人体   疾病   地区   女性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