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感觉自己体内湿气重怎么办,该怎么改善?

湿气是万病之源!可结合热、寒、痰等邪气,形成湿热、寒湿、痰湿等,停聚在皮肤、关节、肌肉、脏腑,拖垮身体,形成多种毛病。如果身体湿气重,当然要祛湿!先把问题讲清楚,再分享一个调理小方法。

一、湿热:脸爱出油,容易疲倦,经常腹胀

湿气+热邪,会让人感觉又热又黏腻,周身困重。这类人脸上很爱出油,油光光的,容易长痘;身体就像裹了一件厚重的湿衣服,有困重感,动一动就觉得好累。

中医里常说的湿热,是指湿邪和热邪混在一起,深入到了脏腑,特别是脾胃湿热。脾胃湿热则胃口差、经常腹胀、大便稀溏粘马桶、小便短赤。

二、寒湿:身体怕冷、胃寒胃痛、关节冷痛

寒湿的典型特征就是身体发冷,四肢和脏腑都出现寒证。四肢由内而外的冰冷,久捂不热。胃沾了生冷就容易胃痛,往往喝了热水就稍微缓解。关节冷痛、肿胀,热敷则症状减轻。感冒时经常浑身发冷,需要捂着。经常流清鼻涕,爱打喷嚏。

三、痰湿:身体虚胖,懒言少语,容易腹泻

痰湿的人,往往没有明显的寒热表现。体型多虚胖,肉摸起来软软的,不紧实;身体和精神很容易困倦,表现为懒言少语;嗜睡,但精力和体力恢复得不好;大便次数多,软烂,经常拉肚子;容易咳嗽、哮喘、痰多、头晕。

湿气的复杂性在于,它可以和多种邪气结合,表现出多种问题。这也是中医认为“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的原因。但只要找到湿气的根——脾虚,就能逐渐祛除湿气。湿气一除,身体的寒、热、痰等邪气便势单力薄,自然逐渐瓦解和消失。

四、身体湿气的开关:脾

中医认为,脾统摄身体水液,是身体水湿的开关。正常情况下,身体即使摄入大量水分,也会通过脾统筹管理,一部分用于滋养身体,多余的则通过尿液、汗液等渠道排出。一旦脾虚了,就好比家里的水龙头坏了,关不上,身体就容易水湿泛滥。

身体湿气重,不但容易体虚,湿气也容易和内邪、外邪结合,造成身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才有了开头说的,湿气是万病之源。

要祛湿,就得把脾补起来。这方面是中医的强项,明朝御医陈实功在《外科正宗》里留下的食养方八珍糕,养脾胃特别好。

五、八珍糕健脾,关上水龙头

前面讲了,湿气很容易伤脾胃,所以湿气重的人,通常也有脾胃虚弱。通过食养的方式调补,可以避免寒凉药伤脾胃,也容易吸收,不容易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八珍糕的主要材料有八种,山楂、麦芽、莲子、山药、茯苓、芡实、薏米、白扁豆,都有药食同源熟悉,既能调理身体,性子还很平和,容易吸收。

这些材料搭配在一起,有四重作用:

一是山楂麦芽消食化积,给脾胃减负,让脾胃消耗变少,有余力恢复;二是茯苓、芡实、薏米补脾阳、祛脾湿,修好脾这个水龙头,收摄全身湿气;三是白扁豆调理消化不良,缓解腹胀腹痛腹泻,清理脾胃积弊;四是山药和莲子补脾虚和体虚,强壮脾胃和身体。

【做法和吃法】8种材料取等份打细粉,拌匀后加入大米粉、蜂蜜和温水,把面和好。做成小丸子蒸熟,每天吃3到5粒,孕妇不能吃。

特别提醒50岁以上人群,如果出现身体虚胖、困重乏力、胃胀胃痛、大便软烂粘马桶等脾虚湿气重情况,一定要及时调理。湿气一旦在脏腑生根,就很难拔除,如果身体还日益衰老,很容易积重难返。




曾经,我是一个湿气很重的患者,因为一次突发的疾病,让我意识到了排湿的重要性,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我未服一粒药,轻轻松松把湿气排除得干干净净。

2005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我被胸口的一阵异常剧痛惊醒,不能动弹,妻子赶紧拨打了120,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和化验,最后确诊为湿气过重所致。

之前我的体重偏胖,这与我的工作性质有很大的关系,我是电脑的程序员,白天经常在电脑面前一坐就是一整天,晚上回到家后也不想动,导致了湿气在身体里不断的加重。

我的湿气重主要的症状。现在回想起来,在犯病前的一段时间,我的体重短期里增长过快,大概涨了大概十多斤,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急性比较差,总是忘记事情,记忆犹新的是好几次忘记带车钥匙,然后又返回办公室取钥匙;通过医生的检查,发现我的舌苔厚重而且舌体肥大,舌头边缘有齿痕;脸色灰暗、缺少光泽;眼皮有点浮肿;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大便极其不正常,每次都会发现大便黏腻不成型,粘在马桶里面,很难冲洗干净,医生说,这就是湿气重最明显的特征,也是最需要重视的病理征兆。还有就是经常犯困,没有食欲,消化不太好,而且还伴有口臭,跟被人讲话是羞于开口。

这些都是在与医生的交流沟通后,我总结出来的当时湿气重的明显特征。

医生没给我开一粒药,给我的建议是:

1、保持作息规律

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晚上10点之前必须入睡,保证了充足的睡眠,才能通过汗液的方式排出代谢产物以及废物,帮助排除湿气。

2、每天坚持跑步

白天没时间,我坚持每晚跑步1小时,增强体质,加速新陈代谢,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以及水分,同时也提高了心肺功能。通过跑步明显感觉身体一天好过一天。

3、拔气罐

妻子专门上网买了拔气罐的器具,每周保证拔一到两次,让身体里面的静脉变得更加通畅,同时也具有分解脂肪以及减肥的效果,有效排除体内的湿气。

4、拒绝暴饮暴食,远离油炸辛辣食物

之前我比较喜欢吃油炸食品,尤其爱吃火锅喝啤酒,自从听了医生的建议后,努力克制自己的私欲,跟油炸和辛辣食物说拜拜。妻子主动的搭配我的饮食,选择具有利水祛湿功效的薏米红豆帮助我排除湿气,增强了脾胃的消化能力,加快了新陈代谢,有效的清理了胃肠道,更好的排出了我体里的湿气。

以上就是我调理身体,排出体里湿气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




如果湿气不严重,又不急的话可以选择食补,但见效慢些需要坚持。

我前几年的时候体内湿气也是很严重,舌苔好多白白的东西还有齿痕,有时候早上起床还会伴有口气,还有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贪睡,整天都想睡觉。

因为当时自己也不太懂,也不知道这就是湿气重的表现,就这样一直拖了两三年。后面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见别人说这种情况是湿气重的表现,可以食补(就是把一些可以去除湿气的食物煮来吃或是煲汤喝),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方法。

我当时也是选择了食补,因为比较简单方便嘛也不用去看医生那么麻烦。然后就在百度上面搜索了一些去除湿气的食补方法来做着吃,可能这种方法见效慢需要坚持吧,自己没有坚持下去选择了别的方法。希望大家不要像我这样,我相信坚持就一定能有效果,还有可以多运动对排湿也是有好处的。




如果感觉自己体内湿气重,第一时间不是该怎么祛湿,而是先确定是否湿气重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如果是湿气重则需要准确地判断是寒湿还是湿热,因为寒湿和湿热的用药是相反的。如果判断错误,可能导致湿气加重。

那么怎么看是不是湿气重呢?

湿气重的症状和脾胃气虚的症状还是比较像,不过还是有区别的。湿气重和脾胃气虚都容易出现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等表现

但湿气重还有脾胃气虚没有的症状,比如四肢困重,头沉重,整个人昏昏沉沉,提不起精神,舌苔比较厚或水水的,大便黏腻不爽,水冲厕所都很难冲干净

而脾胃气虚还容易表现为气虚,短气,心悸,头晕,眼花,脘腹不舒,胀满,大便不成形或便溏,舌淡苔少,或有齿痕等表现。

因此脾胃气虚和湿气重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那如果确定是湿气重,怎么办呢?

湿气重的话,我们就要分清寒湿和湿热,正常来说分寒热,很多人都是会分的。一个寒一个热,寒湿表现为肠鸣,嗜睡,身体困倦,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苔水滑或白腻,较为湿润不干。

湿热的表现为发热,身热不扬,头痛身重,口干口渴,或口黏腻,胸闷,心烦,小便黄,大便黏腻灼热,或便秘,舌苔黄腻或白腻且干。

可能有人会说,寒湿和湿热的症状都那么像,无法区分,怎么办呢?

那就看看舌质先,如果舌质是红的,体内肯定不会是寒湿,因为舌质红代表体内有热。

如果舌质是淡的,多为寒湿;

再看看舌苔,如果舌苔是黄腻,那也肯定是湿热;如果舌苔是白腻,不干,湿润润的,那多为寒湿;如果舌苔是白腻且干燥,无水分,那已经是湿热了,这时一般会有口干的症状。

那么区分了寒湿和湿热,怎么调理呢?

寒湿常用的药有:桂枝、艾叶、花椒、干姜、生姜、茯苓、白术、白豆蔻、佩兰、苍术、草果、砂仁、陈皮、生黄芪、炒薏苡仁等等;

湿热常用的药有:茯苓、生薏苡仁、赤小豆、猪苓、泽泻、车前子、车前草、冬瓜皮、玉米须、蒲公英、茵陈、金钱草、虎杖、栀子、黄连等等。

看到这应该很多人发现自己平时祛湿的方法很多都是错的,用药用反了,因为平时大家所说的那些祛湿的成分基本上都是祛湿热的。

可能有人还是会有疑问,虽然有一堆的药,也知道是祛寒湿还是湿热,但是自己不会搭配怎么办呢?

其实这个简单,这些药都是比较温和的,可以自行搭配,只是要考虑一下口味问题,因为祛寒湿的药几乎都是温热的,偏辛散,味道不太好。而祛湿热的药一般没什么味道,单独泡茶喝也是可以。

至于中成药的话,之前有很多介绍过,比如参苓白术颗粒、平胃丸、胃苓丸、二陈丸等都是用于寒湿的;湿热的话则用清热祛湿颗粒、茵陈颗粒、茵陈五苓丸、藿胆丸、连蒲双清胶囊等等。

不过不管怎么样,对于湿气重,我们要想办法让湿气通过三个方式排出,要么出汗,要么多排尿,剩下就是多排便。多排便适合湿热,寒湿是不适合的,因此出汗和利小便才是最为关键的。至于怎么样能达到这个目的,大家可以自行发挥。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在临床上碰到好多人都存在湿气重的问题,也专门进行过祛湿调理,效果也是因人而异。

如果想要祛除体内的湿气,首先要弄清楚湿气是如何形成的?知道了它的发病机制和来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中医方面来说,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主要是由于长期处于潮湿寒冷,阴雨连绵的环境中,就非常容易导致身体内进入寒气湿气。

内湿主要是跟脾胃有很大的关系。脾虚的人,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喜欢吃寒凉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导致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及时转化为水谷精微,最后形成湿气。

所以说,弄清楚内湿和外湿,就非常好办了。外湿只要能够脱离或者改变长期居住的环境,再加上饮食控制,加强体育运动,一般都可以慢慢得到改善。

内湿的话,主要是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以说调理脾胃就成了重中之重。首先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少吃寒凉油腻食物,不要暴饮暴食,饮食有节,晚上是的不要太多,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活动量,不但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速新陈代谢,还可以通过运动排出体内的寒湿。

我个人认为,根据我临床总结,祛湿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艾灸调理。艾灸不仅可以驱寒除湿,活血化瘀,还可以通经活络,健脾和胃。

关于艾灸调理,好多人还不是太认可,质疑疗效。但是只要接触了艾灸,很多人都会深信不疑。

艾灸调理方法很多,悬灸,隔姜灸,督脉灸,扶阳重灸,只要把侧重点放在调理脾胃上,坚持调理一段时间,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湿气   体内   艾灸   茵陈   虚胖   舌苔   脏腑   茯苓   脾胃   湿热   大便   症状   食物   身体   医生   感觉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