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2的射速为什么能这么快?其他机枪做不到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MG42射速快,主要是因为设计原因。

具体什么设计,本回答很多人都说过了,萨沙不多说。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通用机枪来说,射速不应该太高,也不应该太低。

如果射速太低,机枪就不能形成足够的火力密度,不能压制敌人的机枪,难以占据战术。

但如果射速太高,也是不行的。

MG42的理论射速可以高达每分钟1200以上,这就太夸张了。

这会带来几个问题:

第一是弹药消耗量过高。

射速高的缺点,就是弹药消耗量很大。采用50发弹链的话,只要略微扣住扳机,子弹就会一下子射光,必须重新装弹。

所以有经验的MG42射手,只能采用长短点射,也就是扣动扳机就松手,一次性射出三四发或者五六发子弹。

这导致了MG42不容易像很多机枪尤其是水冷式重机枪一样,进行长时间火力覆盖扫射,战术上受到很大限制。

第二是需要不断更换枪管。

MG42不是重机枪,由于射速太快,需要不断更换枪管。而

英美两国的官兵都选择MG42更换枪管时进行突袭,,一举攻下MG42的阵地。新手更换枪管,需要7秒时间。

万般无奈下,MG42机枪手自己需要携带手枪,有时候弹药手也还背着步枪或者冲锋枪。

第三是容易将枪械打废。

德军在手册中明令禁止将标准250发弹链一次打完,如果是50发弹链,一分钟之内不得超过七条的射击,以免枪管寿命大幅减短,且减少枪管过热卡弹的发生。

第四就是训练机枪手不容易。

MG42射速很高,机枪班又无法携带很多弹药,对于机枪手的射击技术要求很高。

机枪手必须准确地射击,以优秀的技术击毙敌人,尽量不要放空枪。

所以,MG42新老机枪手实战的成绩,可能相差很大。而盟军士兵也会根据枪声,判断德军机枪手是不是新人。

MG42老机枪手无论局势如何险恶,盟军炮火怎么打击,都会沉稳的保持长短点射,而且频率不会变。

所以战后除了航空机枪以外,很少有MG42射速这么快的机枪,因为没什么意义。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怎么说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使用的每一件武器,可以说拿出来都是精品,以至于如今很多先进武器,都有这些武器的影子。

而MG42通用机枪是德军使用所有的枪械中,在实战中表现最为优秀的枪械。

不管是寒风呼呼刮的零下四十度的天气,还是大太阳晒的能把石头晒出油水的天气,只要扣动扳机MG42表示毫无压力,随时随地可以使用。

所以在二战结束之后,联邦德国依然在使用MG24的衍生型号。

其实MG42被人最为称道的并不是这些,而是题主说道的射速问题。因为MG42射速太高,就连射击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一般的机枪是那种哒哒的声音,而MG42的声音却是撕裂布条的声音。

当年盟军士兵在进攻德军阵地的时候,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这种撕裂布条的声音,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拿下对手的阵地。

比如盟军在进行诺曼底登陆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使用MG42的机枪手,他在九个小时里,打光了地堡中十二万发子弹。

在这种高速射击的过程中,他都没有时间去更换枪管,以至于最后枪管都打得通红,拔下来,挨着干草堆就能把草堆给点着了。

整个奥哈马海滩都打红了,几千人死在了这挺MG42之下,而这名机枪手都被人叫做奥哈马之兽。

当年愤怒的美军军舰,大炮在奥哈马海滩上打得轰轰响,依然不能阻止这挺机枪的发射,如果现在去奥哈马海滩,你还能看到一个个的弹坑,远远的看去就像月球表面一个挨着一个的环形山。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年机枪的射速,一分钟一般都是五六百,多一点八九百,而MG42如何做到一分钟可以发射一千二百发子弹呢?

MG42的高射速原因。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MG42的枪机结构,这是一种依据枪管短后座原理造出来的枪机。

我们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枪机,这个部件其实是很多零件结合到一块,在子弹击发的时候,互相配合完成上膛,发射,以及退壳所有步骤的部件。

所以这个部件如果完成这套动作的时间变短,那么理所当然的枪械发射子弹的时间就会跟着变短,射速自然而然地就会被提高起来了。

那么在这一个部件上如何操作,才能将射速提起来。

第一个方法,就是减轻枪机的重量。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越重的东西,就越需要费力地去推动,越是费力那么用的时间就会越多。

反过来说,枪机的重量变轻了,那么推动他需要的力量就少,使用的时间就会相应地变短。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的制式机枪MG41/59式7.62毫米机枪,它就是仿制德国MG3式机枪生产的。

至于MG3它是二战结束后,联邦德国在1968年装备的新型枪械,其实这东西除了口径和MG42不一样外,本质和MG42没多大区别。

所以MG3的枪机和MG42是一样的,而MG3的枪机和意大利的这款制式机枪的枪机,放在一起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MG3的枪机要小两圈。

MG3的射速可以到达一分钟一千三百发,而意大利的因为枪机重量变大的而原因,射速就只有一分钟800发而已。

说道这里,不免会产生一个问题。

机枪的射速不是越高越高越好吗?意大利仿制的时候,他们就不能弄一个质量轻一点的枪机吗?

怎么说呢?高射速是有弊端的,比如高射速下后坐力会变大,随之而来精度就会变低,跟着因为短时间内子弹发射得太多,更加的容易提升枪管的温度。那么在战场上,就会频繁地更换枪管,这可就耽误时间了,战场上的战机抢的可就是时间。

而想要压低高射速的机枪速度,这就需要专业的机枪手,一说到专业,这就意味着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培养。

所以机枪的射速提高了,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当然了如果遇到高射机枪就另算了,毕竟高射机枪是用来打飞机的,飞机的速度太快只能用高射机枪的射速来弥补精度,再说高射机枪还有专门搭配的架座,能够抵消后坐力带来的稳定性。

但话说回来,机枪说到底对付的目标就是人,所以太高的射速,在很多国家看来,是没有必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二战中其他国家的机枪射速大多数都维持在一千发以下射速的原因。

接着是关于枪机提速的第二个方法。

MG42采用的滚轴式闭锁,我们不说它是如何运作的,就说这个东西的特点。

枪机其实就是一个自动完成退壳上膛等一系列动作的东西,而滚轴式闭锁,它可以做到让枪机的这一系列循环周期性的时间变短。

周期性的时间变短,意味着枪机的运动时间也就变快,退壳装弹的时间也就变短了,这就无形中又提高了MG42的射速。

这就是从枪机上提高机枪射速的两个方法,一个是减轻枪机的重量,另一个就是缩短枪机往复运动的周期时间。

那么还有哪个部件可以做到,让机枪的射速提高呢?

这是一个叫做膛口罩的东西。

这个东西就装在枪口上,它是用来阻挡膛口冲击波的。

我们都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

而膛口罩的作用就是,当子弹从枪口飞出经过膛口罩,那么子弹会向后发出一个冲击波,而膛口罩就会顶住这个冲击波的冲击。

于是在这个作用力下,身管端面就会接收到这股冲击,这个力量一连串的向后运动,巧了枪机也在向后运动,那么枪机在这个力量的加持下,会以更快的速度向后退。

按照书面的解释就是枪机多出了一个加速度,那么枪机的往复周期时间就会进一步的缩短,素口意整体反应出来的表现就是,射速变快了。

依据这个原理,德国军工让MG42的射速达到了可以调整的目的。

怎么调整呢?膛口罩是卡在枪口上的,转动膛口罩,可以让膛口罩有不同的形式卡在枪口上,从而获得不同的冲击波力度。

冲击波的力度有强有弱,那么反馈给枪机的加速度就会有快有慢,这就达到了MG42射速快慢的调整了。

所以MG42机枪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射速,就是因为有这两个方法的加持,才做到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德国人当时为什么就弄出了有这么高射速的机枪。

德国人的高射速机枪。

话说一战结束以后,德国战败了。那么作为战场上的大杀器——机枪,给各个国家造成的阴影还是存在的。

毕竟过去都是集团冲锋,结果遇到机枪,冲锋的队伍和倒下的麦子一样,一片一片的。

所以德国作为使用机枪的受益者,在战败之后,一个《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德国军队就被禁止装备机枪和冲锋枪,这类大杀器。

而德国的军队人数也被限制在了十万人,部队从装备上和属性上,也变成了一支保安性质的部队。

那么德国面对被禁止的局面,别的国家越是不想德国有,德国就越是想拥有。

所以德国在被《凡尔赛条约》限制住以后,很多科研活动就转到了国外,或者直接隐藏起来,偷偷地搞研发。

那么在一战随后的十来年的时间,社会局势也在发生着改变,德国人想要拥有机枪的心思也就死灰复燃了。

当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德国人还是很畏惧《凡尔赛条约》的,对于公然违背这个条约,它是不敢去做的,毕竟明目张胆地去做,各个国家就会严厉的惩罚德国。

所以当时的德国,只能打一打擦边球,试探各国的底线,从而让自己的部队重新获得机枪的使用权。

于是最早的一批轻机枪就出现在了德国的装备中,这是一款被叫做MG13的机枪。

其实这款机枪,应该是水冷式德雷赛M1918式沁机枪改造的气冷轻机枪。

那么MG13如果单从外观上去看,是一款轻机枪,这种轻机枪并不是《凡尔赛条约》中严防死守的重机枪。

MG13装备到德国部队之后,各个国家因为种种原因,加上有那么点自扫门前雪的意思,所以他们对德国装备MG13睁一眼闭一眼。

怎么说呢?MG13是在《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下发展的一款机枪,所以它一出生,就自带着各种先天不足。

比如二十五发弹匣,当然还有少量的七十五发弹鼓的配备(太少了和没有没什么区别)。

所以让这挺机枪的持续性火力大打折扣。

其实说穿了MG13仅仅是德国的一个带有实验性质的小白鼠,在这挺机枪上,他们验证了风冷枪管,以及快速更换枪管的设计。

那么德国在机枪研发的前置条件都具备了,而且发现其他国家对于他们装备MG13没有太过激烈的反应,于是一款全新的装备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这就是MG42的前身——MG34。

这款机枪的研发,其实也是受限在《凡尔赛条约》之下的,因为不能装重机枪,德国人就研发了这款两不像机枪。

MG34通过外观观察,就是一挺轻机枪,有着轻机枪的很多特征,有枪托,有握把,还有两脚架。

但这款有着轻机枪血统的家伙,还有重机枪的特点,不仅可以使用弹链供弹,居然还可以使用三脚架。

啊!这是重机枪吗?不是!那么是轻机枪吗?你说呢?于是我们就把这种机枪叫做了通用机枪。

这其实就是打擦边球打出来的一个结果。

那么这种两不像机枪,也是有很大的优点,那就是装备了这挺机枪的部队,不仅得到了重机枪,还得到了轻机枪,而后勤部门只要供应一种子弹,一种零件就可以了,而且在训练机枪手的时候,也不用分什么重机枪和轻机枪手了,一块训练就完事了。

当时的MG34一出场,德国军队表示很满意。

怎么说呢?德国军方对于MG34的期望值是很高的,在看到它不仅可以做重机枪,还可以做轻机枪。

所以德国人又将MG34装备到了各种装甲车上了,所以MG34又多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对空射击,要求有高射机枪的能力。

好吧,高射机枪就是需要射速的一个东西,军方需要,必须安排上。

不过随着MG34大范围的推广之后,德军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MG34首先它是给步兵安排的轻重两用机枪,但它的重量对于步兵来说有点重。

当然这个问题还是次要的,最为主要的是,MG34的结构比较复杂,零件也多,这不仅会造成成本上的提升,同时也会提高生产的时间和困难度。

当时就算是将德国全部的工厂都开动马力来生产,依然满足不了前线的需求。

于是德国军方提出了要求:“能不能再便宜一点,再压缩一下成本!压缩它的生产周期!”

德国军工们听到这个要求,表示他们毫无压力,很快他们就推出了大名鼎鼎的MG42。

所以MG34和MG42机枪是一脉相承的,这让很多人都认为MG42是MG34的廉价版。

其实这两种机枪从外观上来看,没多大区别的,如果有区别,也就是MG34的散热筒是圆形的,而MG42的散热筒却是方形的。

怎么说呢?这种廉价版的MG42装备到了德国部队之后,盟军很多的间谍人员报告了这件事,认为德国已经不行了,原材料短缺的厉害,开始使用这种简化版的MG42。

可当美国和英国的军械专家拿到具体情况之后,才知道当时的德国采用了冲压技术制作枪械,而德国的这一技术,已经将他们甩开了一大截。

其实,话说道这里,我们就已经明白了,MG42通用机枪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射速,一个是德国人的理念,认为数量可以弥补精度上的不足,以及他们对于这款机枪的期望值太高了,不仅轻重机枪通用,还要达到装甲车上的机枪通用,还要兼顾做一下高射机枪。

这活太多了,机枪的射速上不去,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继承MG34所有特点的MG42,而MG42因为要压低成本,重量减轻的同时,以至于它的射速还比MG34快了不少。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MG42的射速快主要跟它的枪机结构有关。首先,MG42的自动原理采用的是短行程管退式,使用的枪机为反冲操作滚轴式枪机,简单来说就是枪管短后坐(枪管的后坐行程短,开锁后停止枪管后坐,由枪机完成剩余的后坐行程),其次,枪机的闭锁方式为滚轴式闭锁,如下图所示,为MG42机枪的枪机结构,注意机头部分的滚轴式结构:

▲MG42的枪机结构(此时处于闭锁状态)

▲枪管节套和闭锁槽

MG42的滚轴式闭锁属于刚性闭锁的一种,闭锁的时候机头处的两个闭锁滚轴会向外突出,卡在枪管节套的两个闭锁槽处,如上图2所示,为枪管节套结构,而闭锁后的滚轴则用来承受开枪时的膛压,所以,上图1中枪机的闭锁滚轴是向外突出的,此时枪机是处于闭锁状态,当要开锁时,枪机在燃气的作用下向后运动,滚轴会被顶出枪管节套的闭锁槽,回到机头的滚轴槽内,如下图所示,就是一个处于开锁状态的MG42枪机头:

▲开锁状态的机头

而这个滚轴式闭锁的优点是什么呢?就是枪机在开、闭锁时的机械动作小,更加平稳,速度更快,所以枪机运动时的循环周期相对来讲更短,而枪机的机械运动速度越快,也就意味着枪机完成开锁、抽壳、复进、压弹入膛等一系列的步骤时间越短,枪械的射速就越快,因此,MG42的射速为什么那么快?原因之一就是采用了滚轴式闭锁结构,使得枪机的机械运动循环周期短,除此之外,MG42的枪口处还加装了膛口罩,就是下图中的那玩意:
▲膛口罩

这个膛口罩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就是提高枪机的后坐速度,从而提高机枪的射速,注意看膛口罩的结构,顶端的那个孔是给弹丸通过的,而那个斜面则是用来阻挡高压燃气产生的冲击波的,当冲击波撞到到膛口罩的这个斜面时,就会有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在枪管上(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从而提高枪管的后坐速度,又因为MG42采用的是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所以,枪管后坐速度提高的同时,也就可以提高枪机的后坐速度,最终则是提高了机枪的射速。顺带说一下,这个膛口罩是跟枪口制退器一起组装的,并不是单独使用,如下图所示:

▲枪口制退器与膛口罩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MG42机枪的射速会有那么快,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枪机的机构和闭锁方式,其次就是膛口罩的加装也起到了增强机枪射速的作用,其实枪械的射速主要就在于枪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子弹火药燃气的一部分能量是要转化为枪机运动的动能的,而动能公式为:E=1/2mv^2,所以,当能量E一定时,枪机的质量m越小,那么其其运动速度v就越快,所以,想要提高机枪的射速,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减小枪机的质量,质量小了,枪机的后坐速度就越快,射速也就越高了,其他的机枪想要提高射速,达到MG42的这种水平,也不是不可以。




讲道理,调高枪的射速一点不难。反而相当多的枪还需要降低射速。

咱们知道MG42是一种枪管短后座原理的机枪,子弹发射的后坐力会让枪机带着枪管一起后坐一段距离,然后枪管和枪机开锁分离,枪机继续后退。

这个时候枪机质量的大小就决定了它运动的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慢,反之亦然。

比如上边这两个MG3(MG42战后7.62版本)的枪机。左边是正常的,射速1000-1300r/m。右边是意大利版的重枪机版MG42/59,射速降倒了800r/m。

另外,MG42还有个枪口装置

这玩意除了起到一定的制退器作用外,还能够加速枪管的后坐,这也一方面加快了射速。

所以说,MG42射速快是它有意为之。德国人当时就觉得单位时间内喷射更多的子弹是个提高命中率的好办法。而且MG42可以快速换枪管、弹链供弹的特性也使得它火力持续性比当时其他的轻机枪要好的多。

我的意思是,枪的射速太快也不是啥好事儿。尤其会带来耗弹太快、过热太快、无法控制这些毛病。而且提速降速可以通过减重,增重枪机和复进簧来实现。


其他机枪也能做到那么高的射速,比方说M1919在地面上射速仅有500左右。但是用在战斗机上的AN/M2 .30Cal的射速就能飙到1200-1500r/m。




机枪的射速和复进簧的弹力系数、和枪机结构都有关。要想提高射速,让复进簧弹力系数高一些,后座行程短一些(前提是能保证一次完整的抛壳装弹动作),以及改变枪机结构,这些措施都可以提高射速。

MG42的射速是1200发/分钟,采用的是枪管枪机短后坐,并在枪口有助退器,利用火药燃气加速后坐行程,这也是它射速更高的原因。不过这个射速在机枪里并不是最快的。

MG42的枪口助退器,别人在制退的时候它在助退,射速自然高

一战时期德国另一款机枪卡斯特机枪,采用双管制,一管发射式的后坐力为另一根枪管提供上膛的动力,交替发射可以达到1800发/分钟的射速。苏联二战时开发的7.62mm ShKAS机枪(ШКАС)更是达到了3000发/分的射速,不过这么高的射速时用来做航空机枪的。单管复进循环的机枪极限射速就是3000发/分左右,MG42显然还没达到这一水平。而美国人在二战时期在勃朗宁M2基础上研发出了1200发的航空机枪版本。所以MG42还真不是德意志科技天下第一的体现。

ShKAS机枪射速刚刚的,但只能当航空机枪来用

实际上一味的射速高并不是什么好事,高射速带来的精度下降,枪管易过热,寿命减少和火力持续性差的问题是不能被忽视的。比如我国的79式冲锋枪,自动模式下射速达1000发/分钟,扣住扳机2秒钟不到一梭子就打出去了,很难控制火力,作为冲锋枪这么设计完全失败。

79式冲锋枪,20发弹匣,>1000发/分射速,你就知道射速高了不是啥好事

对于机枪来讲,超过1000发/分的射速并非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机枪是远距离压制,机枪手最常用的是短点射(3-5发),中点射(4-10发),长点射(10-20发),并非是扣住不放,理论射速在实战中往往是打不出来的。这是因为持续射击后座太大,远距离没有精度可言(就算压制射击也得是有威胁才行);再者,持续射速过高极易造成枪管发热,毕竟大多数机枪只是气冷机枪,散热能力有限。所以即便是装备的MG42的德国部队,在手册中也明令禁止将标准250发弹链一次打完,如果是50发弹链,一分钟之内不得超过七条的射击,以免枪管寿命大幅简短,且减少枪管过热卡弹的发生。但由于MG42射速过高,且只能全自动射击,机枪手在实际操作时几乎无法打出3发的短点射,弹药消耗速度是比较快的。实际上二战大多数陆上使用的轻重机枪射速还是都在1000发/分以下,比如马克沁机枪是600发/分,勃朗宁M1919A4也是600发/分,92式重机枪550发/分,SG43 是700发/分,这个不是偶然。尽管MG42的高射速还是给盟军士兵带来了相当大的心理压迫感,但是精度差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盟军在机枪的射速上并未跟进德国的设计思路。

带三脚架的MG42

所以时至今日,各国装备的通用机枪和轻机枪仍然维持在1000发以下,比如苏制PKM射速650发/分,我国的88式通用机枪为800-1000发/分,美制M249班用机枪为750-1000发/分。更高射速的机枪,比如迷你岗转管枪,只能在载具上才能看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机枪   凡尔赛   机枪手   轻机枪   重机枪   枪管   后坐   枪械   德国   枪口   口罩   子弹   速度   时间   枪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